公司年度科技发展计划

公司年度科技发展计划

深入贯彻公司发展思路,根据公司技术创新规划目标,明年科技工作将继续围绕产品开发、营业转型重点展开。

一、科技工作目标

根据公司技术创新规划,结合本年度科技工作完成情况,制定了明年科技工作目标:

1、研发投入1000万元,营业投入占比1%;

2、科研新增效益1000万元;

3、申请专利10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0件;

4、科技政策利用500万元;

5、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0%以上。

二、重点开展的研发项目

明年重点组织开展6个项目研发,具体为:

1、高精度研磨扩孔器

研发用于研磨304、316、Cr13等新材质扩孔器,提高扩孔器寿命。满足下游企业研磨新材料的生产需求。

主要研发内容:①化学成分优化性研究,满足使用工况;②铸造工艺研究,保证铸件质量;③氧化工艺的研制与过程控制;④特殊表面结构设计研究;⑤特殊表面加工工艺研究。

研发路径:

①开展化学成分优化性研究,确定7~8种材料进行工艺试验,收集试验数据;

②根据试验数据,确定2~3种试制材料;

③与合作公司合作,分别开展2~3种试制材料的产品试制(铸造、氧化工艺研究,刻槽与氧化工艺最优设计方案研究等),上机试用。

2、针式辊轴开发

研发用于研磨新材料的针式辊轴,提高针式辊轴耐磨性和机组精度控制能力,延长机架寿命(比现有合金球墨铸铁机针式辊轴提高1倍以上),减少更换机架次数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企业研磨高钢级生产需求。

主要研发内容:①工艺路线设计;②高速钢材料设计;③铸造、热处理及机加工工艺设计。

研发路径:

①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高速钢材料(已拟定十几种材料)正交试验,收集试验数据;

②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优选材料2~4种;

③与合作伙伴合作,以确定的优选材料和最优工艺分别开展产品试制(离心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机加工工艺研究)、上机试用。

3、103磨削设备研制

本项目是公司设备拓展的首个项目,由公司设计的103磨削设备,首台试制悬臂吊车,制作标准为公司标准,材料、焊接、探伤、油漆等通过认证。

主要研发内容:①103磨削类设备长型薄板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②开展油漆方案研究,满足公司油漆要求(涂层总厚度min280um、拉拔试验最小试验压力5MPa)。

研发路径:

①开展控制焊接变形技术研究,确定合理拼装顺序和焊接工艺;

②与油漆供应商联合研发,制作油漆试样进行相关检测,获得试验数据,确定油漆方案。

4、142精研控制机自主设计研发

142精研控制机为4辊控制机,最大线速度为110mpm,最大延伸率2%,控制机出入口最大张力20ton,最大研磨力1100ton。

主要研发内容:①辊系结构研究与设计;②系统研究,确定系统技术参数与要求;③控制机延伸率控制技术研究;④快速换辊技术研究,换辊装置设计。

研发路径:

消化吸收140系4辊控制机设计技术(技术转让内容之一),以控制机项目为基础,开展142精研CGL 4辊控制机自主设计研究。

5、过渡区切料刀研制

切料刀为双曲轴连杆式切料刀,剪切速度max.0.3~1.75 m/s,剪切力max.1170kN,2台200kW、转速700rpm的电机驱动。

主要研发内容:①毛坯及机加工制造技术研究;②切料刀配管技术研究;③切料刀装配技术研究。

研发路径:

①开展铸件铸造、超厚板和铸件焊接及变形控制研究,开展工件加工检测技术研究,解决机架、刀架、曲轴等制造难题;

②刀架材料选择,铸造和热处理以及预装、配作垫板合装加工研究;

③曲轴材料选择,锻造和热处理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加工工艺和辅助工装,检测技术,磨偏心夹具及专用量具等研究;

④研究整机机械装配调试、液压、润滑、气动配管、精度调试技术,曲轴轴承游隙确定及保证方法、刀缝调整系统精确定位及刀缝精确测量、刀架和刀盒合装保证刀片直线度0.005以内、刀架和曲轴合装保证曲轴轴向窜动不大于0.005,刀架平行与刀片0.005。

6、框架研制

框架为口字形结构,接合面堆焊不锈钢。框架为薄板拼焊而成,冷却水经过框架内连接。口字形结构框架焊接要求高,且框架箱型薄板焊接,刚性差,易变形。

主要研发内容:①框架焊接、加工等制造技术研究;②开展框架结构

研究,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研发路径:

①调整工艺顺序,消除粗加工、焊接应力,解决框架加工精度难题;

②制定合理拼焊顺序,解决焊接空间狭小的技术难题;

③原结构为多板小角度焊接结构,产品角度难保证、制作成本高,拟从结构上进行研究,采用整板折弯替代原焊接设计,以简化框架制作工序,降低成本。

④框架通水孔原设计为堆焊后加工孔,成本高、制作困难,拟采用替代孔与框架焊接,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三、其他计划开展的科技工作

1、修订完善《研发工作管理办法》,关注立项评审、实施过程管控、研发费用统计报送、成果产出和结题验收,强化研发项目全过程管理;

2、开展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3、申报高新技术产品,提高高品销售占比;

4、开展行业标准修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