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考查题及标准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考查题及标准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考查题及标准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考查题及标准答案

1.AT89S51内部四个并行I/O口各有什么异同?作用是什么?

答:MCS-51单片机共有四个8位双向并行的I/O端口,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一个输出驱动器和一个输入缓冲器。但这四个端口的功能不全相同,P0口既可作一般I/O端口使用,又可作地址/数据总线使用;P1口是一个准双向并行口,作通用并行I/O口使用;P2口除了可作为通用I/O使用外,还可在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作高八位地址使用;P3口是一个多功能口除具有准双向I/O功能外,还具有第二功能。

2.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那组工作寄存器?他们的地址是设呢么?CPU如何确定和改变当

前工作寄存器组?

答: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第0组工作寄存器,地址是00H~07H,可通过对PSW状态字寄存器

中的RS1和RS0两位的设置来确定和改变CPU当前使用的工作寄存器组

3.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

是计算机。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

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多

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

机中的CPU。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

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为了满足嵌

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

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4.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

答: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如下功能部件:(1)1个微处理器(CPU);(2)128

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3)4K Flash程序存储器;(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

口、P1口、P2口、P3口);(5)1个全双工串行口;(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1个看

门狗定时器;(8)一个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9)25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0)1个看门狗定时器。

5.简述P0,P2口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答:(1)P0口和P2口都可以作为I/O口使用,P0口作为输出口输出高电平时要外接上拉电阻。

(2)P0口作为地址(低8位)/数据总线使用,P2口作为地址(高8位)总线使用。

6.AT89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与振荡周期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机器周期的时序如何划分?答:时钟周期是单片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机器周期则是完成某一个规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机器周期为6个时钟周期,共12个振荡周期性,依次表示为S1P1、S1P2、… S6P1、S6P2

7.AT89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定义的?当主频为6MHz的时候,一个机

器周期是多长时间?执行一条最短指令需要多长时间?

答:时钟周期:晶振的的振荡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

机器周期:1个机器周期由12个时钟周期组成。它是计算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的时间单位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1个指令周期由1~4个机器周期组成

12/6=2μs,指令周期最短为2μs

8.请结合AT89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框图,阐明其大致组成。

答:由图可知,其大致由运算器、控制器、片内存储器、4个I/O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振荡器等功能部件组成。

9.堆栈有何作用?一般应设在什么区域?

答:作用:保护现场及断点

一般应开辟在用户寄存器区

10.程序计数器的符号是什么?AT89S51系列单片机程序计数器有几位?它的位置在哪里?

答:程序计数器的符号是PC;有16位;它的位置在CPU里。

11.程序存储器的空间里,有5个单元是特殊的,这5个单元对应AT89S51单片机5个中断源的

中断入口地址,请写出这些单元的地址以及对应的中断源。

答:64K程序存储器空间中有5个特殊单元分别对应于5个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

址,见下表:

12.EA

答:EA引脚的作用是该引脚有效(低电平)时选用片外程序存储器,否则计算机上电复位后先选用片内程序存储器。

13.简述51系列单片机的四个控制引脚的作用

答:RST:复位控制引脚

/EA:片外/片内ROM选择控制端

/PSEN:片外ROM读选通信号

ALE:地址锁存信号

14.AT89S51内部数据存储区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各有何作用

答:(1)寄存器区

(2)位寻址区

(3)用户寄存器区

(4)特殊功能寄存器区

15.CPU与外围设备间传送数据有哪几种方式?试根据每种方式的特征分析其适用的场合。

答:传送数据方式:1 无条件传送方式;2查询传送方式;3中断传送方式;

4直接数据通道传送方式

适用场合:无条件传送方式适用于外围设备信息变化缓慢时,CPU与外围设备的数据传送;

查询传送方式不能用于处理突发事件,只能用于可预知事件的数据传送;中断传送方式适用于处理突发事件,且CPU可同时为多个外设服务;直接数据通道传送方式适用于高速传送数据且大批量传送的场合

16.简述程序计数器PC的作用。

答:程序计数器PC总是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即其内容是随程序进行而变化的。

是保证程序顺序执行的重要特殊功能寄存器。

17.说明伪指令的作用。“伪”的含义是什么?

答:伪指令是程序员发给汇编程序的命令,只有在汇编前的源程序中才有伪指令,即在汇编

过程中的用来控制汇编过程的命令。所谓“伪”是体现在汇编后,伪指令没有相应的机器代码产生。

18.简述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响应过程。

答:CPU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顺序采样每个中断源,在下一个机器周期S6区间按优先级顺序查询中断标志,如查询到某个中断定标志为1,将在接下来的机器周期S1期间按优先级进行中断处理,中断系统能过硬件自动将相应的中断矢量地址装入PC,以便进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一旦响应中断,CPU首先置位相应的中断“优先级触发器”,然后由硬件执行一条长调指令,把当前的PC值压入堆栈,以保护断点,再将相应的中断服务的入口地址送入PC,于是CPU接着从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处开始执行。对于有些中断源,CPU在响应中断后自动清除中断标志。

19.中断服务子程序跟普通子程序的异同?

答:(1)中断服务子程序有5个中断源

(2)中断服务子程序不需要在主程序中被调用,而是满足条件自动触发

(3)从指令上看中断用RETI,子程序用RET

(4)在调用普通子程序时有可能被优先级高的中断子程序打断

(5)两者入口地址不同,中断有固定入口地址

20.89S51单片机的CPU是如何判别中断源是否有中断请求发生的?

答: CPU是通过测试TCON和SCON中相应的中断标志位来确定是否有中断请求的发生以及是哪一个中断源的请求

21.中断响应需要满足那些条件?

答:一个中断源的中断请求被响应,必须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1)总中断允许开关接通,即IE寄存器中的中断总允许位EA=1。

(2)该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即该中断源对应的中断请求标志为“1”。

(3)该中断源的中断允许位=1,即该中断被允许。

(4)无同级或更高级中断正在被服务。

22.何为中断优先权?它是怎样规定的?讲清中断嵌套的概念。

答:中断优先权是指CPU在处理中断请求时,当几个设备同时中断请求时,CPU应先处理优先权高的中断请求,而后处理优先权低的中断请求。

中断优先权的3条原则:(1)多个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先响应优先权高的中断请求;(2)优先权级别低的中断正在处理时,若有级别高的中断请求,刚CPU暂时中断正在进行的中断服务程序,去响应优先权级别高的中断请求,在高级别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后返回原来低级别中断服务程序继续执行,这称为中断嵌套。(3)同级别或低级别的中断源提出中断请求时,CPU 要到正在处理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返回主程序并执行了主程序的一条指令后才接着响应。

23.位地址7CH和字节地址7CH如何区别?位地址7CH具体在片内RAM中的什么位置?

答:字节地址7CH是片内数据存储器中的一个地址单元,该地址单元中可以存放8位二进制数,位地址7CH是内部数据存储器中位寻址区中的一位,该地址单元中可以存放1位二进制数。位地址7CH具体在片内数据存储器字节地址为2FH中的第4位(2FH.4)。

公式:位/8+20=字节

24.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状态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答:PSW是一个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存放程序的状态和指令的执行状态,供程序查询和判别用。PSW字节地址为D0H,其每一位还有位地址,各位位置如下:

CY:进位标志位。在执行加、减法指令时,如果运算结果的最高位(D7位)有进位或借位,

CY位被置“1”,否则清“0”。

AC:半进位标志位。在执行加、减法指令时,其低半字节向高半字节有进位或借位时(D3

位向D4位),AC位被置“1”,否则清“0”。AC位主要被用于BCD码加法调整,详见DA

指令。

F0:用户自定义标志位。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对F0赋以一定含义,由用户置位、复位,作

为软件标志。

RS1和RS0: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它们的0、1组合状态用来确定当前工作寄存器组,前已

详述。

OV:溢出标志位。在补码运算,当运算结果超出-128~+127的范围时(溢出),OV位被置“1”,

无溢出,OV位为“0”。

P:奇偶校验标志位。每条指令执行完毕,A中有奇数个1,则P=1,否则P=0。该标志位用

在串行通信中,常用奇偶校验的方法检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5.51系单片机的存储器课划分为几个空间?各自的地址范围和容量是多少?在使用上有什么

不同?

答:AT89S51的存储器空间可以划分为以下4种,分别是: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

器,内部数据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

片内程序存储器地址范围为0000H-0FFFH,4KB;

片外程序存储器地址范围0000H~FFFFH,64KB。

内部数据存储器地址范围为00H~7FH,128B,

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范围0000H~FFFFH,64KB,

内部程序存储器与外部程序存储器统一编址,当EA为高电平时,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读

取程序,达到4KB后跳到片外程序存储器的1000H开始读取程序;当EA为低电平时,直接

从片外程序存储器的0000H开始处读取程序。在程序中做通用存储器使用。

内部数据存储器专用于控制、管理片内算术逻辑部件、并行I/O口、串行I/O口、定时器/

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功能模块的工作。

外部数据存储器,当单片机内部128个字节的数据RAM不能满足系统工作的需要时,可以通

过它的外部总线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

仪器分析实验思考题答案合集汇编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1、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是由那些组分组成,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氯化钠,柠檬酸钠,冰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是提高离子强度,柠檬酸钠是掩蔽一些干扰离子,冰醋和氢氧化钠形成缓冲溶液,维持体系PH值稳定!2、测量氟离子标准系列溶液的电动势时,为什么测定顺序要从低含量到高含量? 答:测什么一般都是从低到高,每测一个你都冲洗电极吗,不冲洗的话,从低到高,比从高到低,影响小。还有就是防止测到高浓度的溶液使电极超出使用范围。 3、测定F-浓度时为什么要控制在测定F-离子时,为什么要控制酸度,pH值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答:因为在酸性溶液中,H+离子与部分F-离子形成HF或HF2-,会降低F-离子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LaF3 薄膜与OH-离子发生反应而使溶液中F-离子浓度增加。因此溶液的酸度对测定有影响。氟电极的适用酸度范围为pH=5~6,测定浓度在10^0~10^-6 mol/L范围内,△φM与lgC F-呈线性响应,电极的检测下限在10-7 mol/L左右。 二、醇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1、如何进行纯物质色谱的定性分析? 色谱无法对未知纯物质定性分析(这里所谓未知就是你对它的分子组成、结构一无所知),除非你已经知道它可能是某种物质或某几种物质之一,那么你可以用这几种物质的标准品和待分析的纯物质样品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照,保留时间相同,则证明是同种物质。 为色谱峰面积; A i 为相对重量校正因子,f(甲醇)=1.62、f(乙醇)=1.65、f(正丙醇)=1.05、f(正f i 丁醇)=0.87 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1、 2、制作标准曲线和进行其他条件试验时,加入还原剂、缓冲溶液、显色剂等试 剂的顺序能否任意改变?为什么?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1 Keil C51的使用(汇编语言)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Keil C51(汇编语言)和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的操作和使用,能够输入和运行简单的程序。 二.实验设备: 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一台、具有一个RS232串行口并安装Keil C51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及环境: 在计算机上已安装Keil C51软件。这个软件既可以与硬件(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连接,在硬件(单片机)上运行程序;也可以不与硬件连接,仅在计算机上以虚拟仿真的方法运行程序。如果程序有对硬件的驱动,就需要与硬件连接;如果没有硬件动作,仅有软件操作,就可以使用虚拟仿真。 四:实验内容: 1.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选择芯片确定选项。 2)加入C 源文件或汇编源文件。 3)用项目管理器生成各种应用文件。 4)检查并修改源文件中的错误。 5)编译连接通过后进行软件模拟仿真。 6)编译连接通过后进行硬件仿真。 2.按以上步骤实现在P1.0输出一个频率为1Hz的方波。 3.在2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在P1.0和P1.1上各输出一个频率同为1Hz但电平状态相反的方波。 五:程序清单: ORG 0000H AGAIN:CPL P1.0 MOV R0,#10 ;延时0.5秒 LOOP1:MOV R1,#100 LOOP2:MOV R2,#250 DJNZ R2,$ DJNZ R1,LOOP2 DJNZ R0,LOOP1 SJMP AGAIN END 六: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选择芯片确定选项 如图1-1所示:①Project→②New Project→③输入工程名test→④保存工程文件(鼠标点击保存按钮)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终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干的空白处。1分×35=35分) 1、十进制数-47用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为:11010001B。 2、89C51含4KB Flash ROM,128B的RAM,在物理上有4个独立的存储器 空间。 3、若8031单片机的晶振频率fosc=12MHz,则振荡周期为1/12us ,状态周期为1/6us ,机器周期为1us ,执行MUL AB指令需要时间为4us 。 4、假定A=85H,R0=20H,(20H)=0AFH。执行指令:ADD A,@R0后,累加器 A的内容34H ,CY的内容1 ,AC的内容1 ,OV的内容1 。 5、假定DPTR的内容为8100H,累加器A的内容为40H,执行下列指令: MOVC A,@A+DPTR 后,送入A的是程序存储器8140H 单元的内容。 6、PSW中RS1 RS0=10H时,R2的地址为12H 。 7、ROM在物理上分为片内ROM 和片外ROM ,在逻辑上两者统一编址。 8、MCS-51单片机当EA=1时,首先使用的是片内程序存储器,存储容量超过4KB时开始使用外部程序存储器;EA=0时,则仅仅使用片外程序存储器。 9、MCS—51单片机访问片外存储器时,利用ALE 信号锁存来自P0 口的低8位地址信号。 10、欲使P1口的高4位输出1,而低4位不变,应执行一条ORL P1,#0F0H指令。 11、12根地址线可选4KB个存储单元,32KB存储单元需要15 根地址线。 12、设80C51 fosc=12MHz,定时器工作在方式0,则最大定时时间为8192μs。 13、异步串行数据通讯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共三种传送方式。 14、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最多可以有 2 个嵌套。 15、8031单片机指令MOV是访问内RAM ,最大范围为256B ,MOVX是访问外RAM ,最大范围为64KB,MOVC是访问ROM ,最大范围为64KB 。 二、单项选择(1分×15=15分) 1、MCS-51上电复位后,SP的内容是(B) (A)00H (B)07H (C)60H (D)70H 2、80C51是(C)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控制技术实验室

实验一 熟悉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及常用指令实验 (2 课时,验证型)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 8051 典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熟悉 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2) 掌握单步执行程序,查看专用寄存器和单片机 RAM 的执行结果。 3) 掌握 8051 的寻址方式及常用指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基本指令练习。 2) 数据传送(循环方式) 。 3) 位操作指令。 4) 8051 内部 RAM 的 40H~4FH 置初值 A0H~AFH,然后将 40H~4FH 的内容 传送到外部 RAM 中的 C000H~C00FH 单元,再把外部数据 RAM 中的 C000H~C00FH 单元的内容传送到 8051 内部 RAM 中的 50H~5FH 单元。 5) 调试下列程序,熟悉程序调试手段,观测程序运行结果。 ORG 0000H SJMP MAIN ORG 0030H MAIN: MOV SP,#6FH MOV R0,#40H MOV R1,#30H MOV 30H,#40H MOV A,#40H MOV @R0,A ?哪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与 A 中内容相等 INC A MOV A,@R1 ?A 中的内容?哪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传给 A PUSH ACC POP 32H ?SP 指针的变化?32H 中的内容 MOV A,#5FH SWAP A ?A 中的内容 ?上面程序为顺序执行的程序 XUNHUAN1: MOV R0,#30H MOV R7,#10H CLR A ?这 3 条指令的作用 LOOP1: MOV @R0,A INC A INC R0 DJNZ R7,LOOP1 ?R7 的作用 ?循环程序执行完之后,指出 32H,37H,3BH, 3FH 存储单元中的值,为什么? XUNHUAN2: MOV R0,#30H MOV R1,#40H

仪器分析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 是 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 表示柱效能。 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间分类可分为型 和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 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曲线。 5、高效液相色谱是以为流动相,一般叫做,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6、通过色谱柱的和之比叫阻滞因子, 用符号表示。 7、层析色谱中常用比移值表示。由于比移值Rf重现性较差,通常 用做对照。他表示与移行距离之比。 8、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则是、以达到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 二、选择题

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__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______。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6、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和(C) 8、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在线考试试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核 《单片原理及应用》 说明:共100分,每题20分,在下题中任选5题。 1.MCS-51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分配的?当振荡频率为10MHz时,一 个机器周期为多少毫秒? 参考第二章第四节。MCS-51典型的指令周期为一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每个状态周期由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一个机器周期=6×一个状 态周期=12×一个时钟周期=12× 答: 为使单片机能够完成取指、译码、执行指令等操作,需要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以产生必要的时序。单片机振荡电路中的振荡信号对应的周期叫振荡周期(时钟周期)。对振荡周期12分频后得到的信号周期叫做机器周期,即12个时钟周期,是1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宽度为6个状态周期,并依次表示为S1~S6。每个状态周期由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Mcs51单片机的111条指令,执行时,所花费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一个机器周期=6×一个状态周期=12×一个时钟周期=12×=12×1/10=1.2 us=0.0012ms 2.指出下列指令中画线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MOV R0, #55H ;立即寻址 MOV A, 2AH ;直接寻址 MOV A, @R1 ;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R0, A ;寄存器寻址 ADD A, R7 ;寄存器寻址 MOVX A, @DPTR ;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DPTR, #0123H ;立即寻址 MOVC A, @A+DPTR ;基址加变址寻址 INC DPTR;寄存器寻址 参考第三章第二节指令寻址方式 3.外部RAM中从1000H到10FFH有一个数据区,现在将它传送到外部RAM中2500H单元 开始的区域中,编程完成上述功能。 参考第三章第三节数据传送类指令和第六章第二节外部存储器扩展 START: MOV R0,#00H MOV DPTR,#1000H LOOP: MOVX A,@DPTR MOV DPH,#25H MOVX @DPTR,A MOV DPH,#10H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二00一年三月

实验一I /O口输出实验—LED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2、掌握I/O口的使用及驱动能力的概念; 3、熟悉移位指令和软件延时程序。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计算机1台 2、PROTEUS单片机教学实验箱FB-EDU-P51A 三、实验原理 如下图所示,用单片机控制LED的亮与灭,在实验图中将MCU的P1口与LED的阴极相连,当P1口给低电平时,LED发亮,当P1口给高电平时,

四、实验内容 1、利用51单片机及8个发光二级管等器件,构成一个流水灯单片机系统。 2、用Keil C51软件创建程序 3、对程序进行编译与链接,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4、实验板验证 (1)用ISP下载hex程序到CPU (2)按连接表连接电路 (3)检查验证结果 五、实验报告 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写出详细实验过程;画出实验原理图,写出单片机控制程序,写出调试步骤与仿真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六、预习要求 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2、单片机I/O口的使用以及软件延时程序的编写。 七、实验参考程序 ORG 00H START: MOV R2,#8 MOV A,#0FEH LOOP: MOV P1,A LCALL DELAY RL A ;循环左移 DJNZ R2,LOOP ;判断移动是否超过8 位, 未超过继续循环 LJMP START DELAY: MOV R5,#20 ;延时程序,延时0.2s D1: MOV R6,#20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与答案

二、填空题(共15题33分) 1.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应满足的条件是红外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分子跃迁时所需的能量和分子的振动方式能产生偶 极矩的变化才能产生分子的红外吸收峰。 3.拉曼位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 ______________无关,而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拉曼光谱是______________光谱,红外光谱是______________光谱;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后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二者都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两种光谱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5.带光谱是由_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的,线光谱是由__原子或离子的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产生的。 6.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增加入射光的强度,测量灵敏度增加 原因是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呈正比 7.在分子(CH 3) 2 NCH=CH 2 中,它的发色团是-N-C=C<

在分子中预计发生的跃迁类型为_σ→σ*n→π*n→σ*π→π* 8.在原子吸收法中,由于吸收线半宽度很窄,因此测量_______积分吸收________有困难,所以用测量__峰值吸收系数 _______________来代替. 9.用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铁谱可用作_谱线波长标尺来判断待测元素的分析线. 10.当浓度增加时,苯酚中的OH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将向__低波数方向位移. 11.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在特定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故根据其特征光谱的()进行定性或结构分析;而光谱的()与物质的含量有关,故可进行定量分析。 12.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及()的特性,而不是它的整个分子的特性。 13.一般而言,在色谱柱的固定液选定后,载体颗粒越细则()越高,理论塔板数反映了组分在柱中()的次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

实验1 计数显示器 【实验目的】 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实验容】 (1)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2)学习ISIS模块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图纸、选元件、画导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 (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 (4)理解Proteus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作用,完成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步骤】 (1)观察Proteus软件的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结构 (2)在Proteus中绘制电路原理图,按照表A.1将元件添加到编辑环境中(3)在Proteus中加载程序,观察仿真结果,检测电路图绘制的正确性 表A.1

Switches&Relays BUT BUTTON 【实验原理图】 【实验源程序】 #include sbit P3_7=P3^7; unsigned char x1=0;x2=0 ; unsigned char count=0; unsigned char idata buf[10]=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void delay(int time) { int k,j;

for(;time<0;time--) for(k=200;k>0;k--) for(j=500;j<0;j--); } void init() { P0=buf[x1]; delay(10); P2=buf[x2]; delay(10);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x1=count/10; x2=count%10; P0=buf[x1]; delay(10);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7

一、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8051基本型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容量为 C 。 A、16KB B、8KB C、4KB D、128B 2、8051基本型单片机内部RAM容量为D。 A、16KB B、8KB C、4KB D、128B 3、当优先级的设置相同时 若以下几个中断同时发生 A 中断优先响应。 A、外部中断0 B、T1 C、串口 D、T0 4、在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可以作为时钟输出的是 C 引脚。 A、EA B、RST C、ALE D、PSEN 5、当CPU响应外部中断1 的中断请求后 将自动转向 B 。 A、0003H B、0013H C、000BH D、001BH 6、为了能够使MCS-51单片机在正常工作中及时服务于多个外设 以下传送方式最适用的是 D 。 A、异步 查询 传送 B、同步 无条件 传送 C、DMA传送 D、中断传送 7、已知1只共阴极LED显示器 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 若需显示数字1 它的字形代码应为(A )。A、06H B、0F9H C、30H D、0CFH 8、已知1只共阳极LED显示器 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 若需显示小数点“.” 它的字形码应为(A)。A、7FH B、0F9H C、30H D、80H 9、已知1只共阴极LED显示器 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 若需显示小数点“.”共阳极 它的字形码应为(A )。A、80H B、0F9H C、30H D、7FH 10、下列数据字定义的数表中 (C、D)是错误的。 A、DW “AA” B、DW “A” C、DW “OABC” D、DW 1ABC2H 11、若P1口接有一个4×4的行列键盘 则P1口一定有 C、D 。 A、8位输入口 B、8位输出口 C、4位输入口 D、4位输出口 12、以下指令中能够产生WR信号的是 B、D 。 A、MOV @R0,A B、MOVX @R0,A C、MOVX A @DPTR D、MOVX @DPTR,A 13、8031单片机的定时器T1用作定时方式时是 A、B 。 A、以内部时钟频率为定时基准 12个时钟周期加1 B、以内部时钟频率为定时基准 1个机器周期加1 C、以外部脉冲为定时基准 12个脉冲加1 D、以外部脉冲为定时基准 每个脉冲加1 14、DAC0832在单片机系统中是一种 B、D 器件。 A、输入 B、输出 C、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 D、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15、家用电器中使用的单片机应属于计算机的 B 。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 D.数据处理应用 16、对程序存储器的读操作 只能使用 D 。 A MOV指令 B. PUSH指令 C. MOVX指令 D. MOVC指令 17、若82C55的PC口接有一个4×4的行列键盘 则PC口一定有 C、D 。 A、8位输入口 B、8位输出口 C、4位输入口 D、4位输出口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立即数寻址方式是操作数本身就在指令中 而不是它的地址在指令中。

仪器分析实验考查试卷

仪器分析实验考查试卷 (笔试,共100分,考试时间1小时)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年级:06 专业:环境、材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F-,以()为工作电极,以()为参比电极,浸入试液组成工作电池。测定标准溶液系列要按浓度由()到()的顺序进行测定,原因是()。 2. 色谱分析法中,对物质进行定性的依据是:()。 3. 火焰法原子吸收光谱中,对仪器灵敏度影响较大的实验参数有:()、()和()等。 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吸收池中试液的加入量应控制在(),拿取时手不能接触(),若表面有少许液体时,应用()纸擦干净。 5. 气相色谱中,常用载气有:()和()等;常用检测器有:()

和()等。 6.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己烷中的微量苯时,以()为空白调零。 7.邻二氮菲与Fe2+可形成()色络合物,λmax为()。 8.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绘制实验中,KBr的作用是:()和()。 9. 液相色谱中常见的流动相有:()、()和()等。 二、简答题(1-5题,每题8分;第6题12分;共52分) 1.电导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实验中,所得到的曲线为什么是先下降、后上升? 2. 乙酸正丁酯中杂质的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实验中,实验条件若有所变化是否影响测定结果,为什么?

3.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为什么选用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而不用蒸馏水? 4. 火焰法原子吸收光谱实验中,从实验安全上考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2012.10)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2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1)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1) 实验二:中断实验 (4) 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 (6) 实验四:串行口实验 (9) 实验五:矩阵式键盘输入识别 (13) 实验六:LCD循环显示设计 (19) 第二部分单片机硬件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试验箱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地址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接口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用电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实验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P1口亮灯和P1口加法器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简单I/O口扩展(选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8255控制交通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128*64LCD液晶显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P3口地址的操作控制8位LED流水点亮,从而认识单片机的存储器。 二、实验原理图 实验参考电路图如下: 三、参考实验程序 //流水灯实验 #include //包含单片机寄存器的头文件 sfr x=0xb0; //P3口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是b0H,通过sfr可定义8051内核单片机 //的所有内部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对地址x的操作也就是对P1口的

(精校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卷面共有100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 一、单项选择题(33小题,共33分) [1分](1)要MCS—51系统中,若晶振频率屡8MHz,一个机器周期等于( A )μs A 1。5 B 3 C 1 D 0.5 [1分](2)MCS—51的时钟最高频率是 ( A )。 A 12MHz B 6 MHz C 8 MHz D 10 MHz [1分](3)下列不是单片机总线是( D ) A 地址总线 B 控制总线 C 数据总线 D 输出总线 [1分](4)十进制29的二进制表示为原码( C ) A 11100010 B 10101111 C 00011101 D 00001111 [1分](5)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这位科学家是:( D ) (A)牛顿(B)爱国斯坦(C)爱迪生(D)冯·诺伊曼 [1分](6)在CPU中,控制器的功能是:( C ) (A)进行逻辑运算(B)进行算术运算 (C)分析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D)只控制CPU的工作 [1分](7)下列数据中有可能是八进制数的是:( A) (A)764 (B)238 (C)396 (D)789 [1分](8)MCS—51的时钟最高频率是 (D ) A、6MHz B、8MHz C、10MHz D、12MHz [1分](9)-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B) A、 11101111 B、11101101 C、0001000 D、11101100 [1分](10)要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片外RAM,它的指令操作码助记符应是( B) A、 MOV B、 MOVX C、 MOVC D、以上都行 [1分](11)若某存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C ) A、1KB B、2KB C、 4KB D、 8KB [1分](12)PSW=18H时,则当前工作寄存器是(D ) A、 0组成 B、 1组成 C、2组成 D、3组成 [1分](13)所谓CPU是指( B) A、运算器与存储器 B、运算器与控制器 C、输入输出设备 D、控制器与存储器 [1分](14)PSW=18H时,则当前工作寄存器是(D ) (A)0组(B)1组(C)2组(D)3组 [1分](15)P1口的每一位能驱动( B ) (A)2个TTL低电平负载有(B)4个TTL低电平负载 (C)8个TTL低电平负载有(D)10个TTL低电平负载 [1分](16)二进制数110010010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A) A、192H B、C90H C、1A2H D、CA0H [1分](17)一3的补码是( D ) A、10000011 B、11111100 C、11111110 D、11111101 [1分](18)对于8031来说,脚总是( A ) A、接地 B、接电源 C、悬空 D、不用 [1分](19)进位标志CY在( C)中 A、累加器 B、算逻运算部件ALU 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D、DPOR

西南科技大学单片机原理实实验四及代码

2.1实验四中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 Keil C单片机程序开发软件。 Proteus仿真软件 DP51-PROC单片机综合实验仪。 三、实验容和步骤 容: 利用外部中断输入引脚(以中断方式)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要求:每产生1次中断,步进电机只能步进1步。 实验程序: 使用INT0的中断服务程序控制步进电机正向步进;使用INT1中断服务程序控制步进电机反向步进。 设计思路: ①主程序在完成对INT0和INT1的设置后,可进入死循环(等待中断请求)。 ②为便于实验观察和操作,设INT0和INT1中断触发方式为边沿。 ③步进电机的转动控制由外部中断的服务程序来实现。 ④当前步进电机的相位通电状态信息可以使用片RAM中的一个字节单元来存储。 设计参考: ①主程序需要设置的中断控制位如下: IT0和IT1 外部中断触发方式控制0=电平1=边沿(下降沿) EX0和EX1 外部中断允许控制0=屏蔽1=允许 PX0和PX1 中断优先级级别控制0=低级1=高级 在同级别(PX0=PX1)时INT0的优先级高于INT1 EA 中断允许总控制0=屏蔽1=允许 ②外部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0003H 外部中断0 0013H 外部中断1 预习: 1)编写好实验程序。 2)根据编写的程序和实验步骤的要求制定调试仿真的操作方案。 实验单元电路:

1)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共有4相,当以A →B →C →D →A →B …的顺序依次通电时,电机就会正转,若按相反的顺序依次通电,电机就会反转。每顺序切换一相(1步),电机旋转18°,切换的频率决定电机的转速(切换的频率不能超过电机的最大响应频率)。根据图2.4中的电路,当BA (插孔)输入为高时,对应的A 相通电。 2) SW 电路 开关SW X 拨在下方时,输出端SWX 输出低电平,开关SW X 拨在上方时,输出端SWX 输出高电平。其中SW1和SW3具备消除抖动电路,这样,SW1或SW3每上下拨动一次,输出端产生单一的正脉冲(上升沿在前,下降沿在后)。 3) LED 和KEY 电路 步骤: 1) 在S : \ STUDY \ Keil 文件夹中新建Ex04文件夹(该文件夹用于保存本次实验的所 有容),通过网上邻居将服务器上本次实验共享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拷贝到S : \ STUDY \ Keil \ Ex04文件夹中。 2) 在Keil C 中创建一个新工程,新工程保存为S : \ STUDY \ Keil \ Ex04\Ex04.uv2, 然后选择单片机型号为Generic 中的8051。 3) 设置工程选项,将工程选项设置如下: 图2.5 单脉冲电路原理图 +5V +5V 图2.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 LED1 LED8 +5V 图2.6 LED 和KEY 电路 +5V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相对寻址是以PC的当前值为基准,加上指令中给出的相对偏移量形成目标地址的方式。 2.AT89S51单片机的1个机器周期含有12 个晶振周期或 6 状态周期。 3.AT89S51单片机进行扩展时,用P0 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用P2口作为地址总线高8位。 4.假定累加器A的容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单元的容送累加器A中 5.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部分组成。 6.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控制寄存器中有2个中断标志位,它们是TI和RI 7.在进行BCD码加法运算时,紧跟ADD 或 ADDC 指令后的指令必须是DA A 指令 8. JNC rel指令执行时,当CY位为0时程序发生跳转。 9.单片机位寻址区的单元地址是从20H单元到2FH单元,若某位地址是10H,它所在单元 的地址应该是22H 。 10.外部中断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3H,定时/记数器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11.串行口工作方式2为9位异步通信,若SMOD=0,f OSC = 6 MH Z,则其相应波特率为6×106/64 b/s 12.堆栈应遵循先进后出规律,堆栈指针的符号为SP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T89S51单片机的( d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 a)P0 b)P1 c)P2 d)P3 2.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b) a)RAM b)ROM c)寄存器 d)CPU 3.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0010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b) a) 7542H b) 7542 c) 75.42H d) 75.4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1、单片机是将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 RAM 和ROM 以及 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 2、 单片机89C51片内集成了 有 5 个中断 源。 3、 两位十六进制数最多可以表示 4、 89C51是以下哪个公司的产 品? 4 KB 的 FLASH RO ,共 256 个存储单元。 C ) A 、INTEL B 、AMD C 、ATMEL D 、PHILIPS 8、当CPU 访问片外的存储器时,其低八位地址由 P0 口提供,高八位 地址由 P2 口提供,8位数据由 P0 口提供。 9、在I/O 口中, P0 口在接LED 时,必须提供上拉电 阻, P3 口具有第二功能。 10、是非题:MCS-51系列单片机直接读端口和读端口锁存器的结果永远是相同 的。F 11、 是非题:是读端口还是读锁存器是用指令来区别的。 T 12、 是非题:在89C51的片内RAM 区中,位地址和部分字节地址是冲突的。 F 13、 是非题:中断的矢量地址位于 RAM 区中。F 14、 M CS-51系列单片机是属于( B )体系结构。 A 、冯诺依曼 B 、普林斯顿 C 、哈佛 D 、图 灵 15、 89C51具有 64 KB 的字节寻址能力。 16、 是非题:在89C51中,当CPU 访问片内、夕卜ROM 区时用MOV 指令,访问片 外RAM 区时用MOV 指令,访问片内 RAM 区时用MOV 旨令。T I/O 口、定时 5、在89C51中,只有当EA 引脚接 Flash ROM 。 高 电平时,CPU 才访问片内的 6、是非题:当89C51的EA 引脚接低电平时, 内是否有程序存储器。T CPL 只能访问片外ROM 而不管片 7、是非题:当89C51的EA 引脚接高电平时, CPU 只能访问片内的4KB 空间。F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罗钧付丽编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2010年5月 目录 实验规则 (2 实验一单片机监控程序实验(4学时 (3 附1.1:LAB2000P实验仪 (9 附1.2:验证实验程序 (10 附1.3:K EIL的使用步骤参考 (17 实验二 A/D转换实验 (3学时 (21 附2.1:验证实验程序 (24 实验三 D/A转换实验 (2学时 (25

附3.1:DA转换实验程序 (27 实验四单片机系统综合实验( 3学时 (28 附4.1:实验仪中的温度传感器电路 (30 附4.2: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控制接口电路 (31 实验规则 为了维护正常的实验教学次序,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顺利的完成各项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安全,特制定如下实验规则: 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内容,预习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本次实验的基本原理;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明确实验任务。 二、实验时,认真、仔细的写出源程序,进行调试,有问题向指导老师举手提问; 三、实验时注意观察,如发现有异常现象(电脑故障或实验箱故障,必须及时报告指导老师,严禁私自乱动。 四、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波形、逻辑关系及其它现象,记录的原始结果必须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离开。 五、自觉保持实验室的肃静、整洁;实验结束后,必须清理实验桌,将实验设备、工具、导线按规定放好,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做实验: 1.实验开始后迟到10 分钟以上者;

2.实验中不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不爱护仪器,表现不好而又不服从教育者; 七、实验后,必须认真作好实验报告,在规定时间里必须交给实验指导老师,没交实验报告者,视为缺做一次实验。实验报告要求必须包括: 1.写出设计实验程序; 2.总结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八、一次未做实验,本实验课成绩视为不及格。 以上实验规则,请同学们自觉遵守,并互相监督。 实验一单片机监控程序实验(4学时 实验预习要求: 1.按照附3学习使用Keil软件。 2.熟悉键盘和显示器接口及工作原理。 3.根据实验原理,读懂验证实验程序,并写出设计性实验源程序。 4.思考题: (1从附1.2监控程序可以看出:六位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存放在单片机哪个位置? (2参考图1.1A与监控程序,键盘上若数字键7被按下,单片机怎样判断该键被按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031系统中,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方法。 2.掌握键盘扫描和LED八段码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格式)

成都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评定成绩:评定教师: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二:基本的输入输出 学生姓名:薛佳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1603013135 同组学生姓名:谢志宏指导老师:曾一江,袁曦 实验地点:2209 实验日期:2018 年11 月1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进一步熟悉Keil软件的单步和断点的调试方法,熟悉proteus软件的仿真环境,掌握用proteus软件绘制原理图,加载程序进行仿真的基本方法;熟悉片内I/O查询方式输入输出的仿真输出编程方法及无条件指令LJMP与SJMP的应用,完成片内I/O口查询方式输入输出的仿真调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采用查询方式判断SU1开关是否闭合,如果开关闭合,采用循环程序控制方式控制4个灯

轮流点亮,延时方式采用软件延时。 三、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一台,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单片机开发板一个。 四、实验步骤 (一)建立设置工程,保存文件 使用keil软件工程建立,输入程序并保存工程SY3.Uv2及SY3.ASM的文件,并对工程进行设置 (二)编译,链接 编译,链接程序,修改编译错误,并生成SY3.HEX文件用于Protues仿真 (三)调用延时程序 将断点设在RET处,设置PC=0100H点击运行,看程序从0100H是否能执行到断点RET 处 (四)调试主程序 1.调试前段程序 调试时,先将“断点”设在LOOP1处,然后按复位按钮使单片机”复位“,程序从0000H 开始执行,看开关为“0”时程序是否停在LOOP1处,若不是,则用单步方式细调。 在调试P0~P3端口时,可选择打开P0~P3口的监视窗口。 2.调试后一段程序 第一步先检查调用指令是否正常。检查调用指令时,将“断点”设在标号DL Y即0100H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相对寻址是以PC 的当前值为基准,加上指令中给出的相对偏移量形成目标地址的方式。 2.AT89S51单片机的1个机器周期含有12 个晶振周期或 6 状态周期。 3.AT89S51单片机进行扩展时,用P0 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用P2 口作为地址总线高8位。 4.假定累加器A的内容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 程序存储器1031H单元的内容送累加器A中5.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部分 组成。 6.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控制寄存器中有2 个中断标志位,它们是TI和RI 7.在进行BCD码加法运算时,紧跟ADD 或 ADDC 指令后的指令必须是DA A 指令 8.JNC rel指令执行时,当CY位为0时程序发生跳转。 9.单片机位寻址区的单元地址是从20H单元到 2FH单元,若某位地址是10H,它所在单元 的地址应该是22H 。 10.外部中断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3H ,定时/记数器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001BH。 11.串行口工作方式2为9位异步通信,若SMOD=0,f OSC = 6 MH Z,则其相应波特 率为6×106/64 b/s

12.堆栈应遵循先进后出规律,堆栈指针的符号为SP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T89S51单片机的( d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 a)P0 b)P1 c) P2 d)P3 2.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b) a)RAM b)ROM c)寄存器 d)CPU 3.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010101000010 则 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b) a) 7542H b) 7542 c) 75.42H d) 75.42 4.下列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CY的指令有(d)。 a)ADD A,20H b)CLR c)RRC A d)INC A 5.CPU主要的组成部部分为(a) a)运算器、控制器b)加法器、寄存器 c)运算器、寄存器d)运算器、指令译 码器 6.AT89S51 的CPU是(c)位的单片机 a)16 b) 4 c)8 d)准16 7.AT89S51复位后,PC与SP的值为(b) a )0000H,00H b)0000H, 07H c) 0003H,07H d)0800H,00H 8.当需要从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采用的指令为(b)。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LED 流水灯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单片机并口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 学习集成开发环境MedWin的安装与使用。 4. 学习STC单片机在线下载软件STC-ISP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所谓流水灯就是4 个发光二极管(LED)轮流点亮,周而复始。实验板上以P3口作输出口,接有四只发光二极管,当单片机的引脚输出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为高电平时息灭。编写程序,使4 个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时间间隔约0.5 秒。 三、实验电路连线 实验板上与本实验有关的硬件如下图所示。4 个LED上串联4 个限流电阻,以防止其电 流过大而烧坏。单片机的主时钟为11.0592MHz。 四、实验说明 1、P3 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 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 口用作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 置“1”。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输出时需 要接上拉电阻,P3 口内部有弱上拉,若将外围电路设计为低有效, 高无效,则无需再外接上拉电阻。 2、为使每次点亮一个LED,应使P3.4~P3.7 4 个端口中有 一个为低,其余均为高,延时一段时间后再点亮另一个LED。 3、编写for 循环构成的软件延时子程序,在MedWin 下模拟 执行,根据MedWin 显示的执行时间,调整循环变量的终值,使延时时间约0.5秒,在晶振频率为11.0592MHz情况下,循环终值约27000。程序如下: void delay(void) { unsigned int i,j,k,l; for(i=0;i<=27000;i++) {j++; k++;l++;}; } #include void main (void) { unsigned char i,c[4] = {0xef,0xdf,0xbf,0x7f};// 从左往右流水 i = 0; while(1) { P3 = c[i & 3]; i++; 11 delay(); } } 五、思考 1、如何使点亮的LED 从右往左移动? 2、如何使点亮的LED 从两边往中间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