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 学科教案第2课时

自然科学基础  学科教案第2课时
自然科学基础  学科教案第2课时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教案第___2_课时编写教师:

比热容 教案 (教师版)

学生姓名 [] 学科 [物理] 教师姓名 [程小可] 课时 [第次课] 授课日期 [2012.03.] 知识框架: 海滨附近,在中午时,风经常由海面吹向陆地,到了晚间,风又常常由陆地吹向海洋.你知道这是什么缘吗?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大。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大,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温较慢,陆地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升温比较快.于是在白天,由于陆地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陆风.晚上则反之. 正确理解比热容 (1)比热容是为了研究热传递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在物态保持不变时,物体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改变量以及构成物体的物质本身都有关系,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自然会想到用相同的质量数,相同的温度改变量来讨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最简单的相同质量数便是单位质量,最简单的温度改变量便是l℃,所以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l℃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意义:反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 (3) 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比热容表:各种物质的比热容可以在比热容表中查到,从表中可以看出,物质不同,比热容也不同,可见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例: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正比 D、是它的特性之一,其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比热容除了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其它因素是无关的.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它吸收的热量、质量,以及温度变化是无关的. 故选D.点评:此题有些同学可以会误选ABC,依据就是公式Q吸=cm(t-t0); 解答有关比热容的题目时,首先根据比热容的定义来分析.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物质有许多特性,如已学过的密度等,所谓特性是物质所具有的,它具有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即使有些变化也是很微小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是相同的物质,不论其形状,质量,温度高低,放置地点如何,它的比热容一定是相同的. 例1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若() A、甲、乙质量相等,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乙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C、甲、乙质量相等,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则甲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说明: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甲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可以借助热量公式Q=cm△t分析.解答:解:A、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甲、乙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关系不知道,甲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故A错;B、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但甲、乙质量大小关系不知道,无法比较升高温度的关系,故B错;C、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甲、乙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比热容大的甲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成数(教案)人教版

第2课时成数 【教学内容】 成数(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成数的理解。 2.成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新课讲授】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成数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2课时-成数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2课时-成数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 能力目标: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或百分数。 3. 情感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灵巧解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成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成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 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1. 请学生回答: “一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2. 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

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板书设计: 第2课时成数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 20% 三成五二十分之七 35%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六、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观察物体(2)教案 (优选.)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例2和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2.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文体、圆柱体、球。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除了观察已知的物体外,请同学们思考,若是已知一个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是否能由此推测出这个物体是何立体图形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1.出示不同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小组下发,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别在自己小组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并画

出图形。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其中三人按课本第69页例2中小朋友的方位围绕桌子站好,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剩下的一名同学判断这三张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画出的。 3.交换角色,小组间交换物体,进行多次观察活动。 4.小组内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5.讨论: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活动中都非常认真。(出示例2图)相信大家很快能判断出课本上这幅图中的三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 6.小结:小长方形是观察者从侧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英看到的,横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从正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刚看到的;竖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站在右边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强看到的。 知识点2 由物体的某个面,判断是何立体图形 1.出示一个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是观察者看到的某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推想——什么物体从某一面看是正方形呢?从这个角度,就能得出结果。 3.学生汇报、交流。 (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正方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长方体) 4.小结:同学们答得都对,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故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沪科版】2018年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第 2 课时 热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比热容,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2.能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比热容的定义,及其和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锻炼学生的推导能力和动手计算能力.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 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 固. 【新课引入】 师 我们知道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 关,请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说明热量、温度、质量、比热容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计算出物体温度 改变时吸(放)热的多少?要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 P42-43 公式和例题,推导初末温度、质量、变化温度的表达式,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 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比热容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利用比热容的公式判断比热容的大小.

生 1:据 c ?
Q吸 可知 Q 吸、m 一定,通过比较Δ t 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m△t) Q吸 可知 m、Δ t 一定,通过比较 Q 判断 c 的大小. (m△t)
生 2:据 c ?
教师点拨总结后用多媒体展示例题讲解. 例题 1 通过比较Δ t 的大小判断 c 的大小 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以看出( )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解析:由于两个加热器相同,当加热时间相同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Q 甲吸=Q 乙吸,由图像可 知,Δ t 乙>Δ t 甲,又由 c ?
Q吸 可知当质量 m、 (m△t)
Q 吸相同时,c 乙<c 甲.故选 A.
答案:A 例题 2 通过比较 Q 的大小判断 c 的大小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 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________加热时间长些.(填“甲瓶”或“乙瓶” ) (3)此实验表明________比________的比热容小些.
解析:本题中用气球膨胀的大小表示煤油和水温度上升的大小,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反映了煤油和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二)(2课时)

观察物体(二) 第1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 形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在图形上写出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教材例1。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2.解决问题。 (1)摆一摆。 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图中的形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 摆好后,交流、展示。 (2)看一看。 提问: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摆好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①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②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 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摆好的几何体,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3)连一连。 课件展示: (4)说一说。 提问:谁能说说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组织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①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②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③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1~2题。 第1题: 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太理解或不懂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例1: 教学反思 1.在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数教学设计

第2课时成数 【教材分析】 “成数”是百分数的应用知识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尤其是在农业方面。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成数”的意义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以油菜籽的产量和工厂的用电量为例,来讲述成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成数的意义很陌生,但是有了以前学习的百分数的应用题和上一节课所学的折扣做铺垫,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会很快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的含义,会进行成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2.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的计算,进一步了解成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成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还有在上一节课学习的折扣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另一种应用——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探究新知】 1.成数的含义。 师: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五。这里的“二成”和“一成五”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 那么“一成五”就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师:“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表示什么意思? 生1:表示油菜籽比去年增产20%。 师:“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五”表示什么意思? 生2: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15%。…… 师小结: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如: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题目。 学生自读题目,教师提问:“节电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生3:“节电二成五”表示减少25%。 (2)师:怎样计算?根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后口述,教师板书算式。) 350×25%=87.5(万千瓦时) 350-87.5=262.5(万千瓦时)

比热容教学设计优质课

(2)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展示反馈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 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点拨知识归纳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比热容与生活 (三)热量的计算 1.公式:Q=cmΔt 五:检测巩固 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k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3.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2课时《成数》课堂作业附参考答案

第2课时成数 一、选择题。 1.七成五写成百分数为()。 A.7.5%B.75%C.750%D.0.75% 2.去年蔬菜产量10000吨,今年产量15000吨,今年比去年增加()。 A.五成B.十成C.一成D.一点五成 3.小丽家有一块菜地,去年产白菜2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五, 今年的产量是()千克。 A.2200 B.2400 C.2500 D.2600 二、李大爷的一块农田去年种水稻,产量是10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后,产量 比去年增产三成,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三、某商店上个月盈利5000元,这个月的盈利比上个月减少了一成,这 个月的盈利是多少元? 四、听农村的大伯说,他们家今年收了9600千克玉米,比去年增产了两 成,则大伯家去年收玉米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七成五写成百分数为(B)。 A.7.5%B.75%C.750%D.0.75% 2.去年蔬菜产量10000吨,今年产量15000吨,今年比去年增加(A)。 A.五成B.十成C.一成D.一点五成 3.小丽家有一块菜地,去年产白菜2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五, 今年的产量是(C)千克。 A.2200 B.2400 C.2500 D.2600 二、李大爷的一块农田去年种水稻,产量是10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后,产量 比去年增产三成,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1000×(1+30%)=1300(千克) 三、某商店上个月盈利5000元,这个月的盈利比上个月减少了一成,这 个月的盈利是多少元? 5000×(1-10%)=4500(元) 四、听农村的大伯说,他们家今年收了9600千克玉米,比去年增产了两 成,则大伯家去年收玉米多少千克? 9600÷(1+20%)=8000(千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第2课时 成数

第2课时成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把成数转化为百分数后,再根据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9页例2、“做一做”和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提问:比15少10%的数是多少? 学生讨论解答,教师指名回答,进行点评。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百分数的应用,像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上节课我们学的折扣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用的百分数的另一种形式——成数。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也可以借助课本。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小结: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5%。 2.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读题,提问:“节电二成五”说明什么?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学生根据理解汇报,教师订正:“今年比去年节

《比热容》优秀教案

比热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探究会说出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②通过学习会说出比热容的概念和物理意义,并且会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③.通过学习会推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三、教学难点 热源的选择及对加热时间的限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四、教学教具 比热容演示器、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介绍新疆气候的特点之一:日气温差较大。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日气温差在20~25℃。在吐鲁番,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4.8℃,最大日气温差曾达50℃。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若羌县,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6.2℃,最大日气温差达27.8℃。一天之内好像经历了寒暑变化,白天只穿背心仍然挥汉,夜里盖上棉被方能安眠。这些现象在全国是罕见的。 播放图片,介绍海边的故事:中午,砂子很烫而水不烫;傍晚,砂子很凉而水不凉

设问: ①新疆日气温差为什么很大? ②同样的日照情况下,为什么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呢?是因为沙子和水是不同的物质么? 引入新课,比热容 二、进行新课 比热容 (1)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 议一议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谁吸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②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有关,与温度变化有关 猜一猜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什么因素有关?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 做一做 用不同物质比一比吧! 看看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设计 怎么验证你的想法?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说一说设计思路 ①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②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放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水和煤油),用相同的两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5-13 我要投稿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灵巧解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 成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成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二、教学成数

师: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师: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几?,也即百分之几? (学生回答) 师: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今年苹果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学生回答) 1、请学生回答: “一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二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二成五”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2、出示例10:水北庄村民小组前年收水稻4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去年收水稻多少吨? 师: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表示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的量?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如何列式解答? 学生1:多收了一成五,表示多收了15%。 学生2:单位“1 ”的量是前年收水稻的产量。 学生3:列式为:46+46×15%,因为是求46吨的15%是多少?或者:46×(1+15%),是求46吨的(1+15%)是多少?

教案《观察物体》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二)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 教学难点: 1.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昨天的知识。(出示课件三幅图片1是38页的做一做、2是40页练习一、3是40页练习二) 今天我们将两个物体进行组合,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中的奥秘和乐趣。 二、新授新课 活动一: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1、师:(分别出示两个物体)你知道这个物体叫什么名字吗? 生:一个是球体,一个是圆柱体。 2、、观察球体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球体,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分别从上、下、左、右去看,无论怎样看,这个球都是圆形的。 生2:我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师:是的,同学们,球体无论从哪个位置上观察,给我们的视图感觉都是圆形的。(设计一道题

总结出:球体从不同位置上观察,我们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 3、观察圆柱体 (1)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圆柱体,观察时注意: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视线都必须垂直于被 观察物体的表面。(师演示给学生看) (2)师:任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把你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和同学说一说,小组内有 疑议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交流。 (3)学生自由观察 (4)学生汇报。 生1: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上面,它是圆形的。 生2: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侧面,发现它是一个长方形。 生3: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在侧面观察时,看到的不是长方形,看到的是带有弧度的图形。 师:你能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吗?(学生画看到的图形) 师:那你能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看到的吗?(学生演示) 生1:老师她观察的方法不对,她的视线不是垂直看的。 生2:她的视线不垂直,所以她同时看到圆柱的上面和侧面。 师:刚才观察方法不对的同学,请用正确的方法再来观察一下好吗?(学生演示)生3:我觉得观察圆柱体的侧面时应该离远点看,如果在近处看的话,我们看到的图形也会是这样的。 师:那同学们就由从近到远的方式再试一试。(学生观察) 生:我发现了距离越远看着越像长方形。 …… 师: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 真看,老师将这个圆柱体由近向远处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生:这样看就是一个长方形了。 师:是的,长方体的侧面,从远处看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上确实是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再看,老师现在把这个圆柱体变矮了,你再看它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呢?生1:我看到了,它是一个正方形。 生2:我发现了,圆柱体的高矮不同,它的侧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总结:圆柱体的高矮不同,它的侧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有善于总结,其他的孩子一定要多向他学习。活动三:观察球和圆柱体的组合图形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对这两个物体不同位置的形状已经有了清晰的表象,现在老师就把两个单一的几何体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组组合形体,让我们继续观察

六年级数学下册二百分数第2课时成数教案人教版.doc

第2课时成数 教材第9页相关内容。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成数的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2.经历运用成数和百分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3.体会成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能应用成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多媒体课件。 师: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学过的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另一种应用——成数。 一、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1.师让学生明确成数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常用成数表示,通称“几成”。 师:上面报道中增产“二成”……“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板书: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1)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2)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师强调应先找准单位“1”。 二、利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

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意,理解题意: (1)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2)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列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350×25%)=350-87.5=262.5(万千瓦时)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成数是农业生产和各行各业发展变化情况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相比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生理解“成数”也不算太难。教学时,通过联系实际问题讲解,让学生明确解题时要先确定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明确“成数”问题实际上是百分数问题的一种应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一、新课导入 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得多,同样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温度升高得多一些?相反,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温度下降得多? 二、新课教学 1.热量公式推导。 (1)学生思考: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2 kg 的水从10 ℃加热到90 ℃,怎样计算 水吸收的热量? 教师点拨: 问题1:1 kg 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 1=4.2×103 J 问题2:2 kg 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 2=2×4.2×103 J 问题3:2 kg 的水温度升高8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 3=80×2×4.2×103 J 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Q 与c 、m 、△t 三者都成正比例关系。(Q 是放出或吸收的热量,m 是该物质的质量,c 是该物质的比热容,Δt 是物质温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得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 吸=cm ·△t =cm (t -t 0) 思考:怎样计算放热物体释放的热量呢? 引导学生得出放热公式:Q 放=cm (t 0-t ) 2.应用Q =cm △t 进行计算 例题: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到质量为10 kg ,温度为20 ℃的水中,如果传入水的热量 是5.46×106 J ,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 解:按Q 吸=cm (t -t 0)计算得出t =150 ℃,水温上升到150 ℃,考虑到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所以水温实际升高到100 ℃。 三、课堂小结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2.Q 吸=cm (t -t 0)和Q 放=cm (t 0-t )。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7页课内精练 第3节 比热容 比热容?????定义 单位:J/(kg·℃) 热量?????公式Q =cm △t ?????Q 吸=cm (t -t 0)Q 放=cm (t -t 0)单位:J

《观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法学法】观察、猜想、推理、验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探究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4、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5、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 1、出示P39做一做图,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五、作业布置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学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学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课堂教学反思】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

成数名师教学设计

成数名师教学设计 成数名师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页。相对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成数”不算太难。本课时从实际问题引入,进而把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 (二)核心能力 在理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成数的实际含义,并会准确进行成数和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2.通过独立思考,运用迁移类推,能将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在分析、归纳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理解成数的含义,会将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 (五)学习难点 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成数问题。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成数》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成数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一些成数的相关例子,有助于学生了解成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形成对成数的初步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引入 师: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比如,我们来看看,老师搜集到的一条新闻。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 2.探究新知 (1)理解成数的实际含义。 ①自学课本前三自然段,理解成数的含义。 ②反馈:说说什么是成数,可结合课前搜集的例子加以说明。 ③练习。 七成五表示(),改写成百分数是();半成改写成百分数是()。 ()÷20=0.6=()%=()成。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成数接触较少,但有了学习折扣的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后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考查目标1】 (2)用成数解决问题 ①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预设1: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九年级第四章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第一课时教案 濮阳市第一中学魏薇 课题: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比热容的概念,会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2、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热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2、通过查比热表认识不同的物质比热一般是不同的,学习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比热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物理含义;能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教学 难点 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教学 课件 比热容教学课件 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利用多媒体素材引入新课 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是一样的吗? 实验探究,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后进行实验 三、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该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J/(kg·℃)或J/(kg·K) 3、比热容的物理含义:(以水的比热容为例) 4、对比热容的理解: 四、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哪些应用利用三峡气候变化这种 现象引入新课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 相互交流,提示学生注 意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 中的具体应用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总结出结论:不同物质 的吸热本领是不一样的 教师给出比热容的概念 及单位。 举例说明比热容的物理 含义,以加深学生对比 热容的理解 教师用教学模拟课件来 学生积 极参与 讨论, 在与同 学的相 互交流 过程中 加深对 现象的 本质认 识 与教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观察物体

第 2 课时观察物体( 2 )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例2 和例3。 【教学目标】 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2. 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 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文体、圆柱体、球。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除了观察已知的物体外,请同学们思考,若是已知一个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是否能由此推测出这个物体是何立体图形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1. 出示不同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小组下发,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别在自己小组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并画出图形。 2.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其中三人按课本第69页例2中小朋友 的方位围绕桌子站好,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剩下的一名同学判断

这三张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画出的。 3. 交换角色,小组间交换物体,进行多次观察活动。 4. 小组内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5. 讨论: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活动中都非常认真。(出示例2 图)相信大家很快能判断出课本上这幅图中的三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 6. 小结:小长方形是观察者从侧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英看到的,横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从正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刚看到的;竖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站在右边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强看到的。 知识点2 由物体的某个面,判断是何立体图形 1. 出示一个正方形。师:这个正方形是观察者看到的某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推想——什么物体从某一面看是正方形呢?从这个角度,就能得出结果。 3. 学生汇报、交流。(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正方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一 个长方体) 4. 小结:同学们答得都对,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故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十六第4、5 题。 答案:第4题:③①② 第5 题: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学习了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