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优秀教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

省级优秀教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
省级优秀教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中的一

篇讲读课文。该文短小精悍,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

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

活轻松和谐的画面,赞赏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点穴式”阅读一点突破,引导学生在品

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比喻的妙处,深入认识比喻并提高运用比喻的能

力。

【教学目标】

能疏通浅易文言文,赏析并恰当使用比喻。

【使用修订】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与良好的家庭教养。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比喻的妙处,并尝试运用。

【使用修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文言语汇,学习猜读、猜译方法,梳理内容。正确、流利朗读文章。

一、解"咏"

以形声字法解析“咏”字内涵,揭示"咏”的作用,为读文张力。

明确:

1.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2.举例:《咏柳》《狱中咏蝉》《咏鹅》《卜算子咏梅》

3.总结:古人很喜欢咏物,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读“咏”

1.生自由读,提出并交流困难字词音、形及辨识方法。骤、差、拟

预设指导:

“骤”(形声字,本义是“马奔驰”,本文引申为“迅疾,猛快”,以此结合“白雪纷纷何所似”理解“纷纷”。)

“差”(多音多义字,进行读音及意义辨析,解释为“大致还可以”,初步体会胡儿的创作时机、动机。)

“拟”(形声字,引出“比喻”。)

2.指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读并思考:因何咏,谁咏,怎样咏,谁评价咏?

3.交流,按问题复述故事,渗透疏通文意方法。

预设指导:

结合注释,明确关键信息,按“六要素”法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日期

【教学目标】运用咬文嚼字,感受比喻魅力,提高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

三、析“咏”

1.挑读,找出“咏"的句子,思考:胡儿与谢道韫各自用怎样的方

式“咏”雪的,你认为效果如何?

2.小组讨论。

3.师生交流。

明确:

①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一个“似”字提供了即景赋诗的标准之

一,即文字形式上采用“比喻”。

②“欣然曰”提供了即景赋诗的标准之二,即情感基调上体现风

雅情致。

③咬文嚼字并通过姿态联想,体会“撒盐空中”与“柳絮当风”在

表现“白雪纷纷”上的区别;体会“差可拟”与“未若”所表现的创作

者创作心态的区别;两相结合,最终体会二比喻在体现风雅情致上的区

别。

④强调“咏”的标准,得出比喻如何才能使用精妙的规律:要符合

表达情境,合乎表达目的,突出表达效果。

4.再次自由读文,并思考:“公大笑乐”,“笑”与“乐”是否重复,

以此可见“公”对二咏的评价怎样?

预设指导:

“笑”是浅层次的,表现了谢安对儿女们表现出敏捷才思的满意与

欣慰;“乐”是更高层次的,是谢安对谢道韫赋诗的肯定与赞扬,类比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5.结合复述与赏析,背诵全文。

四、拓"咏”

以《咏柳》为例,说一说贺知章的“咏”好在哪里。

预设指导:

品味“碧玉”质感、“丝绦”垂感、“剪刀”巧感,由“妆”引深,

体会柳的女儿态、女儿情。

五、展“咏”

1.创设语境,尝试运用:

大雪三日,雪晴,谢公又日集,望雪慨然曰:“白雪皑皑何所似?”

假如你是谢公儿女,你如何“咏”?

2.师生交流。

【板书设计】

形似:撒盐空中——柳絮当风

咏(比)

神达:雅(表达情境)

【教学反思】

日期

【教学设想】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该文短小精悍,写人简绝传神,重点依靠对话展现人物。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补白”阅读进行突破,引导学生在品味对话描写的过程中体会留白的妙处。

【教学目标】

能疏通浅易文言文,能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知道敬辞与谦辞。【使用修订】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与良好的家庭教养。

难点:品味对话,体会留白的妙处。

【使用修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文言语汇,学习猜读、猜译方法,梳理内容。正确、流利朗读文章。

一、初读文本,正音辨形晓义

1.生自由读,提出并交流困难字词音、形及辨识方法。

预设指导:

“舍”(多音多义字,区分名词与动词及读音差别。)

“不”(通假字,讲解通假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广义上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字、异体字。“通”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某字”;二是表示异

体字。即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

2.师生交流,互解互通。

二、再读文本,猜译通文意

1.指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读并结合文本注释初译。对初译过程中不理解意思的语句进行勾画。

2.小组先交流初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师生共同交流,解决有难度的翻译词句。

教学预设: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中的主语省略现象。

②“尊君”“家君”所引起的古代常见敬辞与谦辞。(知道、了

解即可,不做运用。见P31。)

③重点字词:期、去、乃、不、委、引、顾。

4. 指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读并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

怎样的?

5.交流,按问题复述故事,渗透疏通文意方法。

预设指导:

结合注释,明确关键信息,按“三要素”法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品味对话,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与良好的家庭教养,体会留白的妙处。

三、三读文本,通言悟情

1.挑读,找出表现“客”的句子,尝试有感情朗读。思考:“客”

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①“尊君在不”一个“尊君”表明了“客”具有一定的修养。

②“怒曰”句,表明了“客”的失态,深入体会“便”字,说明

“客”的第一反应所彰显的修养不够,失风度。

③“惭”句表明了“客”的坦诚认错的态度。

综合来看:“客”具有一定身份地位,具备一定修养,但修为不够,幸有知错就改的态度。对陈元方的塑造起到对比作用。

2.挑读,找出陈元方对“客”的回答与反应的语句,思考:如果

根据语境给陈元方的回答加上语气以及动作反应加上表情的话,你怎样加?

①“答曰”句,补“礼答曰”,含“彬彬有礼”,因为其并未直接回答“否”,而是回答了父亲不在的缘由,说明其实知道内幕且有自己是非判断标准的。

②“君与家君”句,可补“愤然”,也可补“肃然”,应对“怒”或“不顾”,即“反击”或“无视”。

③“不顾”句,可补“遂”或“拂袖”,即无视。

综合来看:陈元方内心里有是非标准,知礼晓信,以理服人,其修养修为,与“时年七岁”形成强烈反差。

3.思考:《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结合文本,你如

何理解“方正”?

拓展话题:要不要给“客”一个热络元方的机会?

4.师生交流:待人以礼,又待人以理。不失礼,亦不失理。

四、四读文本,读出情境

1.分角色朗读,穿插进“元方礼答曰”“元方愤然答曰”,体会对话的情境。

2.背诵。

五、拓读

请以“我看《世说新语》里的孩子们”为话题,开展读书活动,完成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开展专题交流。

【板书设计】

圆:有礼(外)

元方

方:有理(内)

【教学反思】

日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优质教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优质教案(全套)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Target Navigation【目标导航】 Key words and phrases: guitar,sing,swim,dance,draw,chess,speak,join,club,tell,story,play chess,speak English,be good at Key sentences: (1)—Can you swim? —Yes,I can./No,I can't. (2)—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Skills:能够熟练地谈论表示能力的话题,以及自己的意愿。 Emotion:通过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特长和特点,赏识他人的特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methods【学法指导】 通过听、说等一些活动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和能力,再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会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善于抓住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Learn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学习重难点】由can构成的各种句式。 Teaching Steps【教学过程】 Autonomous Learning Scheme【自主学习方案】 预习指导与检测 (一)预习指导 1.预习Page 1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 2.朗读Page 2的句子,能英汉互译。 (二)预习检测 Ⅰ.汉译英。 1.吉他________ 2.唱歌________ 3.游泳________ 4.跳舞________ 5.画画________ 6.下国际象棋________ 7.讲英语________ 8.参加________ 9.音乐俱乐部____________ 10.艺术俱乐部____________ 11.游泳俱乐部____________ (Keys:1.guitar,2.sing,3.swim,4.dance,5.draw, 6.play chess,7.speak English,8.join,9.the music club,10.the art club,11.the swimming club) Ⅱ.完成书中第一页1a的练习。 Classroom Learning Guidance Scheme 【课堂导学案】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一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主题概述 《咏雪》: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聪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懂礼貌。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今义: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与人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间。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委任。 6.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三)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 (四)重要虚词 1.乃 去后乃至(副词,才) 2.而 相委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 3.之 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完整句子应为“以撒盐于空中差可拟”) ②过中不至。(完整句子应为“过中友不至”) ③待君久不至,已去。(完整句子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初中体育课教学案例

初中体育课教学案例 威远县新店中学——王威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承担了初中一年级的体育课,因此,广播操就是新学期的首要教学内容,广播操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因此要圆满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就必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仅以我教广播操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说明我是如何进行教学的。 1、准备部分 在这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我的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级进行趣味游戏,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是比较“稚嫩”、孩子气还很重,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部分 因为广播体操有硬性的教学要求,注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书面要求进行教学,所以除了尽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外,我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分的强调“教”,而是“教”与“学”并重。在动作传授完以后,我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讨论,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动作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领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已

经分组,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比较简单,只是一些课堂的常规,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让其在课后加强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不仅教学经验比较欠缺,在管理学生方面也不能达到完美的要求。广播体操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在难度较大的教学教程中,总是有个别的学生调皮捣蛋,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我基本都采用了微笑处理,效果不是理想。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应该在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区别对待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010-9-20

七年级英语优质课评选教案

现在进行时(the Present Continous Tense) 第二课时 Ⅰ.教材和学生分析: 1.本课时属于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 2.本课时从正在进行时的句型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实施。通过了解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变换其否定句,一般疑问并作肯否回答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到语言的使用需要语法知识。 3. 本次授课中,采用分组制,小组回答问题PK赛,胜出者以苹果做奖励。Ⅱ.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s): 1. 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和构成 2. 能够掌握并应用现在进行时的基本句型,能灵活地将含有正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变为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否回答。 3. 能掌握基本的句型:What is/are …doing?He/She/It/They is/are ……. Ⅲ.学习方法(learning methods): 1.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2.讨论学习(Discussing learning) 3.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 Ⅳ.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引入。 T gives greetings to students. How are you today?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tep 2. Do some review. 复习。 1.The 4 rules of the verbs (how to change its original form into its present form) 2. Some exercises. Step 3. 新知探究 1.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它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它有助动词be(am/is/are)加动词-ing形式构成的。 2.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句子得出:

《世说新语》二则

8.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咏雪》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二)诵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2、全班齐背,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 (三)疏通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和《词语手册》,自己先把课文口译一遍,然后在班级交流,逐句请学生来翻译。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四)合作研讨 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文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就此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明确:融洽、欢快、轻松。后一问要学生各抒己见。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

一年级体育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余飞教学背景: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经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另外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教学中让学 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自己的基础练起,按基础的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 案例描述: 在一节跳绳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拿着绳子站着不动,有的学生将绳子放在地上跳来跳去,有的学生双脚跳非常的吃力,有的学生原地跳的非常好,还有的学生举手说自己已经可以进行行进间跳绳。我首先做了一下示范,然后就号召同学们从自己的基础练起,按基础的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基础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的人为一组,共 分了四个小组,设立小组长。第一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第二组练习原地换脚跳或编花跳或两人一组一带一跳;第三组练习前摇双脚跳或前摇单脚跳;第四组由我亲自带领练习原地的摇绳、起跳、停绳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了,各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开动脑筋,积极创编,利用绳做游戏。有的三个人一组跳大绳,有的同学指导其他的学生

跳绳,还有学生利用绳子几个同学前后一排像小火车似的跑。看到学生们这么高兴的进行练习,我适时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夸奖与鼓励:“你真行!”“跳的真好!”“真不错!”“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再试试看,好吗?”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他们活动得愉快、轻松、自信积极。下课铃打响了,他们仍兴致勃勃,对我说再给他们几分钟时间。 分析与反思: 在课堂上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情感,化情感为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习自主化,鼓励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获取知识,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学习目标】 1.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2.总结归纳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生日的询问和应答来学习日期的表达法。 3.能够询问或确认他人的年龄及生日日期。 【学习重点】 1.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2.总结归纳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生日的询问和应答来学习日期的表达法。 【学习难点】 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学习提示 Review the questions by asking and answering in a question chain. Task 1

?学习提示 Preview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on P45.Students mark the new words and Chinese meanings in the text. 【学法指导】 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记。八减t,九去e,f来把ve 替,整十改y为ie,然后再加th。假如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Task 2 ?学习提示 完成3a和3b的任务,让学生结对自由对话。 【学法指导】 ?介词in/on用法 (1)on常与“日期”“星期”搭配,表示“在具体的某一天”。如: on October 2nd 在十月二日 on Monday 在星期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Ask your partner a question chain like this. T:How old are you? S1:I'm thirteen. T:When is your birthday? S1:My birthday is on October 16th. T: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

七年级体育课全套教案

第1课时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习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习,在练习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习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习,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2、学会发展健康体能的方法!

七年级英语上册教案37〔优秀篇〕

Lesson 29 A Birthday Card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课标要求的“四会”词汇:paper,inside,poem,rose,present,soft。 2.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制作贺卡的口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与贺卡制作有关的词汇:make,card,picture,write,draw。 2.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生日祝福的口语。 3.掌握以下重点句子: ①Jenny is making a birthday card for her. ②And inside the card her family will write something for Grandma. ③She is using paper and crayons to make the card. ④Happy birthday! ⑤Have a wonderful birthday!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Lesson 29 A Birthday Card 1.Words: paper,inside,poem,rose,present,soft 2.Sentences: Jenny is making a birthday card for her. And inside the card her family will write something for Grandma. Happy birthday! Have a wonderful birthday! 68、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69、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 70、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71、路靠自己走,就算再坎坷,也要自己过。 72、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73、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能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有限。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 74、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 75、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76、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77、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78、命运从来不会同情弱者。 79、不怕万人阻挡在前方,只怕自己先行投降。 80、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81、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82、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更多。 83、现在不努力,将来拿什么向曾经抛弃你的人证明它有多瞎。 84、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85、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86、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 87、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历的苦难。 88、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少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 89、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90、现在不努力,将来拿什么向曾经抛弃你的人证明它有多瞎。 91、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92、比我差的人还没放弃,比我好的人仍在努力,我就更没资格说我无能为力! 93、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94、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 95、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96、累么?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97、如果你坚信石头会开花,那么开花的不仅仅是石头。 98、过所爱的生活,爱所过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才能生活快乐,快乐的工作,才有快乐人生,生活的理想其实就是理想的生活!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知识讲解

中小学体育课案列及分析 ----呼啦圈的功效 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教师、学生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体育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学的资源来源于生活,呼啦圈的开发来源于学生的一次课件活动,在课间及放学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利用一些呼啦圈,自发地开展玩圈的游戏活动,并且轻松活泼、兴致盎然。我深受启发,在一次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讨活动中,我以“圈的游戏”为主题,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课中我结合体育新课程教学理念,对素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创编教材,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资源的开发性,努力将新课程理念回归到课堂中去。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了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情绪高涨、参与性强,同时使教学资源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案例描述: 本课充分挖掘呼啦圈的健身功能,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丰富想像、合作创新,课堂中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场面,实现小小呼啦圈带来的功效。

一、以导激情:与呼啦圈建立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戏圈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 1、以“我们来玩圈”引入课的学习; 2、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各种圈的游戏;比比谁玩得花样最多? 二、以导激思:激发学生积极想像、创造、开发呼啦圈的健身功能,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生成了以下一些圈的游戏方法:1、老师问学生,你们能用呼啦圈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单脚跳圈、双脚跳圈、单跳双落、左右交换跳等等。2、学生合作用圈创造各种跳跃的游戏“如各种拼图的跳跃游戏、造房子等等3、在跳圈的基础上我们能用圈进行各种跑的游戏吗?教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下被调了起来,他们开动脑筋又玩出了带圈跑、障碍跑、接力跑等方法。教师充分运用这些通过学生想象设计的生成的资源,开展了个人表演、同学比赛、小组展示、集体模仿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体验、充分展示。 三、以导激练:在教师的情景的创设下,让学生进行各种跑跳游戏的综合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跑跳游戏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小组设计的是飞跃水潭,用圈做小河,

七年级英语优秀教案

七年级英语优秀教案 小学时只是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初中才是学习语法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语法知识学好了,以后学习更难的语法知识会得心应手。而学习的方法,最好是通过边学边做笔记的方式,要学习到的语法知识做简单的分类,根据重要以及难易的程度,来安排以后的复习计划。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七年级英语教案,欢迎查阅! 七年级英语教案1 知识目标: (1)复习Wh-questions。 (2)学生收集朋友的有关信息特别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3)学生能用不同的句型来介绍个人信息,如: My…’snameis…;His/Her favourite hobbyis…;He/She is…years old,…centimetershigh.He/She lives in…etc。 技能目标:(1)听说——学生能从听力中抓住描述人物的信息。(2)写——学生能把听到的信息正确地填入表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

【课堂学习过程】 I Sing a song. II.Duty report(Ask the students some Wh-questions about the duty reporter) III.Listening 1.Get ready for the listen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length n.长度,height n.高度,birth n.出生,blond adj.金色的. 2.Explain how to do the two parts of the listening. A.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table for the first time to listen. B.Write the numbers 1-4 under the correct photos for the second time to listen. 3.Read the dialogues after finishing the listening.Pay attention to the Wh-questions. IV.Practice in pairs. 1.Practice the dialogues in pairs. You:…

七年级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乒乓球教学 韩力 西三十铺中心校 2017.10.11

乒乓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就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时使用。台湾和日本则称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 我国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让学生在学习中和游戏中体会兵乓球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七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三、教学特色: 乒乓球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积极利用教育资源,增进示范直观性,减轻示范的视觉差,提高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 1.自然导入 通过乒乓球比赛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乒乓球上,并引导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学习与讨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兵乓球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认识当今乒乓球世界体育排名(男子、女子) 附带图片简介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3.认识乒乓球运动的“大满贯” ?乒乓球运动的“大满贯”是指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单打冠军、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世界杯单打冠军。 ?现在,国际乒坛上一共有10位大满贯运动员: ? 1.瓦尔德内尔 ? 2.邓亚萍 ? 3.刘国梁 ? 4.王楠 ? 5.孔令辉 ? 6.张怡宁 ?7.张继科 ?8.李晓霞 ?9.丁宁

世说新语两则 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第一单元)优秀教案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1c) 【学习目标】 1.重点单词:guitar,sing,swim,dance,chess,draw,speak,join,club 2.重点短语:play chess,speak English,play the guitar,art club,music club 3.重点句式: Can you swim?Yes,I can./No,I can't. I want to join the art club. 【学习重点】 1.play the guitar,play chess,speak English 2.含情态动态can 的一般疑问句及简略回答 【学习难点】 1.含有情态动词can 的一般疑问句及简略回答 【自主学习】 一、预习课本P1新单词并识记,完成下面的汉译英。 1.吉他____________ 2.唱歌____________ 3.游泳____________ 4.跳舞____________ 5.画______________ 6.说____________ 7.加入____________ 8.俱乐部____________ 二、认真预习1a,1b,1c,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型。 1.下棋 2.说英语 3.弹吉他 4.艺术俱乐部

5.音乐俱乐部 6.你会游泳吗?是的,我会。 7.我想加入艺术俱乐部。 【课堂导学】 Step 1情景导入 Hello, everyone. We all know that Jay Chou is a very famous singer. He has many talents, he can sing, he can dance and he can also play the guitar. Can you sing? Can you dance?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Please tell us your talents. 环节说明:由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周杰伦过渡到询问对方的才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收到关于教学目标的信息。 Step 2完成教材1a-1c的任务 1.利用图片,呈现词汇(sing,swim,dance,drum)及新句型Can you...?(3分钟) 2.听1a录音,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并将活动和图片中的人物匹配。(3分钟) 3.听1b录音,并将按你所听到的顺序编号。(2分钟) 4.听1b录音,核对答案并给予做对的学生掌声鼓励。(2分钟) 5.小组练习,让学生模仿1a,1b。使用Can you...?Yes, I can./No, I can't.编对话,并表演。(5分钟) 参考案例 1.A:Can you swim? B:No, I can't. 2.A:I want to join the art club? B:Can you draw? A:Yes, I can. 6.小结训练。(3分钟) (B)1.I want ________ the art club. A.join B.to join

七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doc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学校:都匀民族屮学年级:七年级人数:53人授课教师: 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2、游戏(托球往返接力) 1、认知n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垫球技术在排球技术屮的重要性,并能基本掌握领会垫球的 动作要领。 2、技能n标:通过本课教学使90%同学能掌握基本垫球技术,使70%同学能简单s垫2 — 3 球。 3、情感H标:通过热球学习和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及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 探究学习,培养M结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感。 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预期R标 开始部分(2r 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网、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一、慢跑(W阅)全体呈两路纵队冇序的绕足球场进行慢跑。 准备部分 (5')二、徒手操(4x8拍) ①头部运动 ②扩胸振锷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腹背运动 ⑤前4步压腿运动 ⑥侧压腿运动 ⑦膝关节运动 ⑧手腕踝欠节运动 一、组织队形寅 布课的内界任务 R标及要求。 二、耍求: 精祌饱满,语言亲 切。 一、教师组织学生 有序的进行慢跑。 二、说U令,带 领学生一起做徒 手操 三、说提示性口 令,指导学生动作 做到位。 叫、徒手操顺序应 从h至下。 一、按要求成四 列横队排列。 二、耍求: 快、静、齐。 一、成两路纵队进 行热身跑。 二、跟随教师U 令认真做准备活 动。 三、动作做到位 明确0标,建 立良好的 师生关系和 学习氛围。培 养学斗:的£| 信和tl △ 尊。 1、有序的慢 跑能增强,生 组织能 力。 2、要求学生 能充分发挥 集体的力量, 发扬M 结协 作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解 语文版

22.《世说新语》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过:超过。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委:丢下,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惭愧。 辄:当即。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耳:罢了。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定:评定,评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刘义庆(403~444),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刘义庆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丰富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其中,最著名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后临川王国被废除,后裔不明。 2、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世说新语》大部分篇幅描写士族阶层的“名士风度”,还有一些记载了晋司马氏的暴政、豪门士族的享乐生活,此外还有称颂好人好事的内容。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记言叙事巧妙结合,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是《世说新语》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雏形,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许多故事被后代作家常做为创作素材加以利用。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期行》 本文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 《乘船》 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途中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二、文章脉络 《期行》 全文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去后乃至”),与陈太丘的朋友失约。 第二层(“元方时年……”到文末),元方以礼责问父友,体现了少年元方的机智。 《乘船》 华歆:难之在前,后则救助→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王朗:纳之在前,后则欲舍→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三、重难点导析 ⑴以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两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话,而人物的性格都是由人物的语言来体现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客人的“非人哉!……”的粗野指责的语言,是客人没有修养,不懂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陈纪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一番话,体现了虽然年龄小,却

体育(心得)之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体育论文之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摘要】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教学所选用的内容,特别是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欢愉。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会更加有利于让孩子主动参与,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案例介绍 (一)学习内容: 小学一年级(水平一)《快乐的小青蛙》 (二)学习目标:

1、知道“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概念。 2、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做到前脚掌用力蹬地,动作连贯、协调,为下了阶段立定跳远的学习奠定基础。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参与,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充分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 (四)片段介绍: 组织: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两个大大的同心圆,老师站在圆心,学生成圆形站在外圆。情境设置,小游戏导入。 1、师问:同学们见过青蛙吗?它们是怎样跳的?你们学学好吗? 2、老师话音刚落,有同学一边“呱、呱”的叫着,一边在原地蹦跳,有的则手舞足蹈的一会儿跳起,一会儿四肢着地趴在地上,气氛非常活跃。 3、老师又问:如果遇到危险,青蛙还像你们这样跳,合适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