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道德中间状态对德福关系的证伪.doc

2019年道德中间状态对德福关系的证伪.doc
2019年道德中间状态对德福关系的证伪.doc

道德中间状态对德福关系的证伪

声明:此文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谢绝转载,著作权

和作品使用授权属作者个人)

内容摘要:在道德中间状态或者说不道德状态,道德自身是未完成的,而

幸福又是自在自为的,道德与幸福之间根本谈不上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所以

在道德中间状态,探讨德福一致或者不一致的问题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在道

德中间状态,德福一致或不一致的命题是个伪命题。道德信念追求的德福一致

只能是一种设定,这种设定出自于人们之间良好的友谊。

关键词:道德中间状态道德幸福证伪

德福关系的问题一直是道德哲学所探讨的主题之一,探讨德福关系的问题

基本上可以转化为互补的,但本质上表达了对同一道德问题的追问:有德的人

为什么不幸福?不道德的人为什么生活的很好?归根到底也就是德福一致或者不

一致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康德认为:"道德学根本就不是关于我们如何谋求幸福的学说,而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配当幸福的学说"[1](P134)。他认

为有德只是配享幸福的条件,为了使德福一致,也就是为了实现至善,他认为

除意志自由外,还要进行道德公设:"灵魂不死"、"上帝存在"。这样在纯粹理

性中排除出去的上帝又被实践理性请了回来,"上帝存在"为德福一致提供了一

个最高保证,"灵魂不死"的意义就是此生没有享受幸福来生可以享受。

黑格尔认为现实中道德的完成是永远达不到的,现实中的道德状态只是未

完成的道德状态,也就是处于道德中间状态,那么道德中间状态相对于完成的

道德状态来说是一种不道德状态。我们所探讨的道德中间状态对德福关系的证

伪主要是说:在道德中间状态,探讨德福一致或者不一致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道德中间状态或者说在不道德状态,道德是未完成的,道德与幸福之间

根本谈不上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道德中间状态,德福一致或不一

致的命题是个伪命题。

一、道德与幸福的和谐设定

在道德世界观中,道德与自然、义务与现实的关系和矛盾构成道德世界观

的基本问题,黑格尔认为康德解决上述矛盾时固执于道德的观点,而没有过渡

到伦理的层次,他认为康德"把道德科学贬低为关于为义务而尽义务的修辞或演讲"[2](P137)。黑格尔认为应辩证的看待道德世界观的基本矛盾,他的"道德世界观的辩证法是:在现实中道德与自然、德性与幸福不统一;但在道德自我意识、在道德信念中又必须肯定这种统一"[3](P551),并且追求和实现这种统一,即道德同一自然,义务同一现实。

首先从道德与幸福的自在来说:道德与幸福之间是不一致的。在道德世界

观中,道德自我意识以纯粹义务为本质,也就是说纯粹义务是道德自我意识唯

一本质性的目的与对象,纯粹义务是为了义务而义务。道德自我意识把个体性

的世界或者自然一般当作与自身相对立的、否定性的"他在","他在"有其自身

的特殊目的,"他在"或自然相对于以纯粹义务为目的的道德自我意识来说则是

无意义的现实,因为道德自我意识越自由,道德自我意识的否定性对象"他在"

或者说自然也就越自由,道德与自然是对立着的。自然是在自身中完成了的个

体性的世界,自然有其自身的进程和规律。在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中自然

也许能使道德获得幸福,也许不能使道德获得幸福。道德自我意识的现实行动

只是自身履行了道德义务的行动,但却不能因为有履行道德义务的行动就必然

获得相应的幸福和享受,"因此,道德意识勿宁具有充分理由来抱怨它本身与特定存在之间的这种不相对应和不公正的情况,在这种不公正的情况下,道德意

识只可具有它作为纯粹义务的对象,却不得看到它的对象和它实现了的自我或

自身"[4](P126)。

纯粹道德义务相对于具体的道德行为来说是抽象的和空洞的,而幸福这个

概念的所有成分都是来自经验的,履行了抽象义务的道德自我意识不能从经验

世界中获得幸福,"因为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和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绝非一回事…"[5](P63)。道德与自然或者说现实是对立的、不相干的,因此道德与幸福的和谐并不是现实的,但"道德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应该是自在的[或潜在的]和谐,不为现实意识所知的和谐,相反,呈现于意识中的倒不如说只是道德与自

然两者之间的矛盾"[4](137)。虽然道德与幸福就自为层面来说是不一致的,但道德信念要求我们坚信这种统一,并在现实中达到德福一致,否则现实世界将

是恶行肆虐,善恶因果律失效的世界。为此,道德自我意识必须诉诸于道德行

为把信念中的和谐变为现实的一致。

其次从道德与幸福的自为来说:道德意识绝对不能放弃幸福,绝对不能将

幸福从它的绝对目的中排除掉,享受包含于作为道德意向的目的中。黑格尔的

道德哲学是辩证的,道德自我意识在道德世界观中的运动规律是:先确立一个

环节然后再转向另一个环节,继而将第一个环节扬弃掉;而当确定第二个环节

时又重新颠倒这第二个环节,反而以其对立面为本质。道德与幸福的不和谐是

道德自我意识在道德世界观中运动的一个环节,是要被扬弃的环节。道德世界

观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虽然道德与幸福就自在方面来说是不一致的,但人们在

现实和观念中又希望实现这种统一,即希望善恶因果律在现实世界发挥应有的

作用,所以道德意识决不能放弃幸福,决不能把幸福这个环节从道德义务的绝

对目的中排除掉。黑格尔道德哲学的辩证法必然要求扬弃掉道德与幸福不一致

这一环节,进而转入道德与幸福或者现实相和谐这一环节。

道德自我意识此时不严肃的对待不和谐,而是严肃的对待道德行为。现实

的道德行为是不同于抽象的以纯粹义务为目的的道德自我意识的,个别的自我

意识在现实的道德行为中抱有道德并不能放弃幸福的信念,个体的此种信念和

关于这种信念的知识本来就构成着道德运动的一个绝对环节,一句话,实践着

与纯粹义务相对的众多义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在道德行为中坚信德福一致。道

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就是道德与自然相作用的现实过程,道德行为一方

面连接着道德义务,一方面连接着现实。道德行为是作为道德义务与现实的中

项而存在的。个别的自我意识在道德行为中也就是在道德与自然相作用的现实中,直观到现实自我的享受与幸福,由此可知享受和幸福虽然不直接包含于纯

粹义务中,但却包含于实现了的道德概念中,"但这样一来享受也就包含于作为意向的道德中了,因为道德并不力图保持自己为一个与行为相对立的意向,而

是勿宁力图有所行为,换句话说力图实现自己"[4](P127),道德力图有所行为

也就是道德诉诸于道德行为使自身实现于现实中,使义务同一现实。个别的自

我意识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中获得享受和幸福,所以享受与幸福不仅包含于

实现了的道德概念中,也应包含于意向的道德目的中,于是现实的道德行为将

当初认为不能实现的,只当作公设和彼岸的那样的东西实现出来了,"因为行为只不过是内心道德目的的实现,只不过是去产生一种由道德目的所规定的现实,或者说,只不过是去制造出道德目的现实本身的和谐"[4](P137)。在完成了的

行为中,抽象的道德自我意识表现为个别的现实的道德自我意识,道德自我意

识在现实中实现了自身,享受就寓于这种现实之中,所以道德目的的实现同时

也就包含着被称为享受和幸福的那种道德目的的实现。由于有道德行为,道德

与现实或幸福的不一致被倒置,从而成为一致。

最后从道德与幸福的自在自为来说:道德与幸福之间的一致是被设定的--

不仅是概念上的,而且也是现实上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道德行为确立了道德

与幸福相一致的第二个环节,这第二个环节的出现虽然是道德行为的使然,但

这第二个环节不过也是黑格尔道德哲学辩证法的一个环节,也是要被扬弃掉的。道德行为的出现使德福一致成了现实,"但是,现实的行为事实上只是个别意识的行为,因为行动本身只不过是一种个别的东西,而它所产生的事业(或作品)

只不过是偶然的作品"[4](P138),个别的自我意识的道德行为是具体的、偶然的,那么由于偶然性的道德行为而出现的德福一致也不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此时道德自我意识并不严肃的对待个别的自我意识的道德行为,因为道德整个

目的的实现不能建立于个别的行为之上,道德整个目的的实现要建立于道德自

我意识自身的普遍道德行为之上,也就是纯粹义务的完成和实现。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意识和意志的同一,而"思维和意志的区别无非就是理论态度和实践态度的区别"[2](P12),作为客观精神阶段的道德意识本质上是行动的意识,体现了精神的实践态度。由于我们把道德与纯粹义务同等看待,也就

是说纯粹义务是行动的意识,纯粹义务应该在整个自然中表现出来,"纯粹义务本质上就是行动的意识,因此无论如何应该有所行为,绝对义务应该在整个自

然中表现出来,道德规律得以成为自然规律"[4](P138),也就是在现实中以道

德同一自然,以义务同一现实。但是在现实的行为中没有与纯应粹义务相的普

遍道德行为,出现的只是具体的、偶然的履行了众多义务的具体的道德行为。

这样道德无法彻底完成自身,也就是纯粹义务无法实现,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

道德,正因为道德是未完成的,所以"道德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或者换个说法,因为只当意识经验到了它自己与自然的同一时自然才成为考虑的对象,让我们

把自然换成幸福来说--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和谐是被设想为必然存在着的,或者

说这种和谐是被设定着的。因为设定或要求,意思就是说,有某种尚非现实的

东西设想为存在着"[4](P127),所以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在概念和现实中都是被

设定的。

二、道德中间状态的呈现

自然既包括客观自然即道德意识以外的整个社会现实,主要是自然秩序和

社会秩序;也包括感性自然,感性自然是"意识的自然",是以意愿的形态并作

为冲动和欲望而出现的感性。道德与幸福在现实中是不一致的,道德与客观自

然或现实的和谐是被设定的,因为道德与客观自然或现实的和谐是世界的终极

目的。那么我们在设定道德与客观自然或现实相和谐时为什么还要设定道德与

感性自然相一致呢?因为道德与感性自然的一致是道德自我意识本身的终极目的,是自为形式下的一致,"道德是自在的:要想它实现出来,世界的终极目的就不能是已经实现了的,道德意识但就必须是自为的,并且必须有一个与它相对立

着的自然,但道德意识必须是在自身中完成了的"[4](P139),如果世界的终极

目的实现了,也就是至善实现了,那么自在自为的道德自身就成了多余。然而

道德与幸福在现实中并不一致,世界的终极目的并没有实现,这才需要道德对

感性自然的克服而产生的道德主体,或者说通过"修身养性"而实现的道德主体

不断的向这一终极目标前进。在道德意识的自为状态,道德意识必须克服主体

自身的以冲动与欲望状态而出现的感性,道德意识诉诸于道德行为并与感性自

然相作用的过程中完成自身,这就导致出第二个公设:道德与感性自然相和谐。

道德自我意识设定其自身的目的是纯粹的,它以纯粹义务为自身的目的;

而感性自然具有为它自己所固有的特定本质性,也就是说,有着个别目的。此

时就出现了道德自我意识的纯粹目的与感性自然的个别目的的矛盾。道德自我

意识为了实现世界的终极目的就要求扬弃感性的个别目的,即扬弃感性自身的

欲求与冲动。但感性的欲求与冲动是现实的意识或主体的现实存在,无论道德

扬弃感性的要求是多么的强烈,但行动却是那么的虚弱无力,因为道德自我意

识的纯粹义务是那么的抽象与空洞。但道德自我意识又要实现自身的终极目的--以道德同一感性自然。实现同一感性自然的目的,道德就不能只是自在的,而又必须是自为的。道德虽然与感性是对立的,但吊诡的是道德的自为又必须借

助于感性,诉诸于感性的欲求、冲动。道德以感性作道德与现实的中项:"它行动起来使它的目的成为现实,而这个应该正被扬弃了的有自觉的感性却正是纯

粹意识与现实之间的这个中项,就是纯粹意识为实现自己而用的工具或器官,

也就是所谓冲动、欲求"[4](P139)。因为,欲求和冲动正是自身实现着的自我

意识,即欲求与冲动具有道德行为的性质。欲求与冲动是自我意识,是自我意

识或主体自身所具有的感性的现实形态,冲动与欲求本身就是行动的意识。它

是一种冲动力与中介,这个中介一方面联系着道德义务,另一方面联系着现实,冲动与欲求的冲动力以义务来同一现实,在此具有非理性色彩的欲求与冲动却

被道德自我意识理性的使用。

道德自我意识终极目的的实现诉诸于感性其实也只是道德精神完成自身的

一个环节,黑格尔的道德哲学辩证法的内在逻辑要求是要扬弃这一环节的。因此,道德自我意识并不严肃的对待感性的欲求与冲动。在黑格尔的精神运动中,意识与意志是精神的两种形态,意识思维的意志,意志是行动的意识,所以道

德自我意识自身就是行动的意识,道德行为则是冲动形态的意识。感性的欲求

与冲动虽然也是一种意识,但是它与道德自我意识并不是同一的。道德自为虽

然借助了感性的欲求与冲动,但它只是作为中介与冲动力而存在的,并不是道

德自我意识自身的普遍道德行为。道德的完成主要在于道德意识自身的行为,

所以说道德完成自身借助于感性的欲求与冲动只是道德自身辩证发展的一个环节。但这是否说明感性的冲动与欲求是一种空虚的形态呢?冲动与欲求恰恰是感性最直接、最现实的形态,冲动与欲求有自己固有的规定与内容,"因为感性是一种自然,这种自然本身中就有它固有的规律与弹簧"[4](P140),道德并不是

感性的冲动和欲求自身的效准。对于道德来说,感性自然完全是"他在"或否定物,那么就道德与感性的对立来说,为了在观念和现实中达到道德与感性自然

的统一,并实现道德自我意识的终极目的只有扬弃感性这一条路。对于感性的

扬弃也就是道德自我意识并不严肃的对待欲求与冲动,反而认为道德自我意识

本身就是行动的意识。道德自我意识诉诸于自身的行动就可以实现自身,所以

道德与感性自然的和谐是被设定的,现实中呈现的是道德与感性自然的对立。

为了道德自我意识自身终极目的的完成,除了设定感性符合于道德外,还

可以使道德符合于感性,而后一种符合乃是道德的自我意识所不可以做的,为

什么说是道德自我意识所不可做的呢?因为道德以纯粹义务为目的,而感性具有自身的个别目的,道德符合感性无疑是放弃纯粹义务的神圣性,现实世界将陷

入混乱的欲望与冲动中,道德自身也会成为虚无的存在。如果个体认为的道德

就是如何符合自身的感性需求,此时个体陷入极端的自私自利反而认为是一种

道德行为,现实世界就失去了善恶评判的效准性。所以"和谐竞是在意识的彼岸,在一个朦胧的远方,在那里既不能再作任何确切区别。也不能再作任何明确把握,因为我们刚才曾试图把握这种同一,而结果证明这是办不到的"[4](P140),

既然道德与感性自然的同一证明是办不到的,因此双方之间的和谐只能是设定的。

但我们的道德观念又追求道德与感性自然的统一,并力图实现这种统一。

以道德统一感性自然是道德自我意识自身终极目的的完成,虽然这种统一只是

某种设定。在这种完成了的状态中,道德与感性自然的对立消失了,感性正以

某种不可捉摸的方式符合于道德。但道德自我意识并不认真的对待道德的完成,因为,假如道德的完成即道德真是出现了,则道德意识就会把自身扬弃掉,道

德的完成时刻也就是不再需要道德的时刻。道德的完成是一种设定的理想状态,道德以纯粹义务为目的,感性自然的个别目的是与纯粹义务的目的不一致的。

道德与感性自然的和谐既然是自在的设定的,那么道德自我意识为了自身的完

成又必须是自为的,必须以自身的行为来实现这种和谐,必须在现实中永远向

前推进并追求这种和谐。道德与感性自然的不和谐使道德处于未完成的状态,而"道德意识所以认识到它的道德是未完成的,乃是因为有一个与道德相反对的感性和自然影响了它,感性和自然一方面混浊了道德本身使之不成纯粹的道德,一方面高出一批义务来使道德意识在实际行为的具体事件中陷于困惑

"[4](P144)。道德与感性自然对立着,道德自我意识终极目标的实现或者说道

德与感性自然的和谐应当是个不断前进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自身的

完成即道德与感性自然的和谐成了一项永远有待完成的任务,因此对于道德自

我意识而言能够算得上有效准的,倒反是一种并没有完成的道德中间状态。至此,道德自我意识所要认真对待的恰恰是未完成的道德中间状态。

三、对德福关系的证伪

对于以上的讨论,我们至少明白了两点:首先是道德与幸福就自在来说是

不一致的,或者说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只是一种设定;其次是在现实中,道德自

身处于未完成的道德中间状态。如果在道德中间状态既扬弃了德福一致的断言,又扬弃了德福不一致的断言,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在道德中间状态探索德

福一致或不一致是毫无意义的。

首先就道德中间状态扬弃德福一致的断言来说:现实中的道德既然是没有

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说没有完成的道德是不纯粹的道德,也可以说是不道德。道德自我意识并没有认真的对待道德的完成,其所重视的是道德中间状态或者

说不道德状态。道德中间状态或者说不道德状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方

面的特征是道德中间状态虽然应该是道德趋向于完成的一种前进进程,但吊诡

的是,道德中间不能是前进的进程,因为前进的结果是道德的消亡。道德中间

状态就是道德在现实中所处的未完成的样态,也就是道德与自然、义务与现实

未统一的样态,它并不是靠循循渐进的道德行为接近于至善状态。至善的实现

或者说道德的完成恰恰是不需要道德了,道德中间状态需要道德恰恰说明现实

还是不道德的。如把道德中间状态当作一个向至善前进的进程,则将以道德与

意识本身的虚无或消亡为目标;第二方面的特征是道德中间状态并不表明道德

是可计量的,也就是说有数量上的大小差别的。道德中间状态不是道德在现实

中多一点或少一点的样态,而是道德与自然、义务与现实相分裂的状态。道德

中间状态或者说不道德状态的出现是道德的自在与自然的自由不相一致的结果。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如果把自然科学的研究

方法应用于伦理道德的研究则是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忽视。研究人的道德问题

的道德是不能借助于数学的量的概念而精确的计算自身的,即道德的完成并不

是数量的累加,因为从根本上说"只有一个德行,只有一个纯粹义务,只有一个道德"[4](P141)。道德中间状态就是未完成的道德状态,或者说是非道德状态。道德以纯粹义务为目的,而感性自然有自身的个别目的,道德与自然的和谐只

是一种公设,也就是一种假设,道德与自然无论是与主观自然还是客观自然之

间的和谐并不是必然的。

道德自我意识认识到自身处于道德中间状态,道德是未完成的,未完成的

道德其实并没有资格要求幸福。但在道德中间状态或者说现实中,自我意识也

能获得享受和幸福,黑格尔认为这其实是出自自然的恩赐。因为幸福是自在的,未完成的道德要求幸福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根据,而只是自然的偶然或任意,自

然可以让它幸福,也可以让它不幸。所以在道德中间状态,道德与幸福和谐一

致的断言被扬弃了。

其次就道德中间状态扬弃德福不一致的断言来说:道德与幸福的不一致或

者不和谐是这样一种样态,也就是人们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中认识到有道德的人

时常遭逢不幸而痛苦万分;那些不道德的人却时常是幸福的,并且相对于有道

德的人来说生活的更好。人们从生活经验或直觉中获得的这种看法正确吗?因为经验不具有必然性,它常常把欺骗和偶然性带给我们。黑格尔认为在道德中间

状态或者不道德状态,人们的这种看法或者生活经验只是对事情的颠倒,"因为,

既然道德是没有完成的东西,即是说,既然事实上没有道德,那么关于道德遭

遇不幸这样的经验能有什么意义呢?"[4](P142)也就是说在道德中间状态,探索道德与幸福的不和谐或者不一致成了无意义的命题。人们论证的德福不一致或

不和谐的命题不是就某时或某地的不和谐和不一致来说的,也不是就德福关系

的平均状态来说的,而是指在道德中间状态,德福之间的必然性关系来说的。

人们认为有些人不该得到自在自为的幸福,黑格尔认为那只是"披上了道德外衣的嫉妒"。在道德中间状态也就是不道德状态,道德与幸福之间并无必然性,有德有福只是出于现实世界的偶然与任意,出于自然的恩赐,因此"通过道德世界观的这第二个方面,还有第一方面的另一个断言,即假定着道德与幸福不相和

谐的那一断言,也随同被扬弃了"[4](P142)。

道德中间状态是没有完成的道德状态,或者说是不道德状态。在道德中间

状态,道德以纯粹义务为目的,自然是自由的,道德与自然、义务与现实的一

致只是设定的。道德中间状态扬弃了德福一致或不一致的断言,也就是说道德

与经验世界中的幸福是不相干的,两者并无内在的必然联系,不道德的人生活

的很好的断言只是一种嫉妒。在道德中间状态,道德的未完成与幸福的自在自

为导致了道德与幸福之间根本上谈不上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在

道德中间状态,探讨德福关系,也就是德福一致或不一致的命题根本就是毫无

意义的,或者说就是个伪命题。既然在道德中间状态根本谈不上德福一致或不

一致的问题,为什么经验中的人们还是总希望有德有福或者无德无福呢?黑格尔的解决方式是诉诸于人们之间的情感、友谊、及善良的愿望,他论述道:"这其实是出于良好的友谊,由于友好,所以竟然愿望他们那些人和自己都能享有这

种恩赐这种机遇"[4](P142)。而没有看到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P18),社会中的人所处的阶级阶层是不同的,所获得的幸福与享受也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THE MIDDLE STATE OF MORALITY FALSIFIES THE HARMONY OR DISHARMONY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Abstract The morality is well aware of its not being complete,and happiness is implicit and exists for

itself In the middle state of morality or the condition of no morality.It is no meaning to discuss harmony or disharmony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in the middle state of incomplete morality.We can say that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and happiness is false in terms of the nature.The harmony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is postulated.Our moral consciousness about the harmony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comes from the good friendship among people.

Keywords The middle state of morality morality happiness falsify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基于语义的访问控制模型及其推理机制

36卷 第3期 ol.36 No.3 2010年2月 Februar 基于语义的访问控制模型及其推理机制 沈海波 (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 430068) 摘 要:对语义Web 上资源进行访问要求授权决策充分考虑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但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不能处理该问题。结合基于本体的语义描述技术和基于语义规则的推理机制,将不同的语义内部关系归纳为包含关系,提出一种面向语义Web 的基于语义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其语义授权推理机制,并提出一个推理实现系统。 关键词:基于语义的访问控制;本体;Web 本体语言;推理 Semantic-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 and Its Reasoning Mechanism SHEN Hai-bo (College of Computer,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Abstract 】Access to resources on the semantic Web demands the access decision take into account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among entities under this environment, but traditional access control models fail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By combining Semantic Web Rule Language(SWRL) rule and Web Ontology Language(OWL) ontology, and reducing different semantic interrelations to the subsumption relation, a Semantic-Based Access Control(SBAC) model for semantic Web is presented, and its semantic authorization inference mechanism is discussed. A reasoning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SBAC model is proposed. 【Key words 】Semantic-Based Access Control(SBAC); ontology; Web ontology language; reasoning 计 算 机 工 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第V y 2010 术· 文章编号:1000—3428(2010)03—0162—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09 }O ·安全技1 概述 目前的Web 因结构简单、语义缺乏,其未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作为Web 技术的拓展,语义Web(Semantic Web)是下一代Web 的发展方向,其实质是增强网络资源内容和功能的语义表示,以满足分布式主流计算环境语义互操作的需要,使软件Agent 对WWW 上异构和分布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的、有效的访问和检索。语义Web 的出现和发展给其资源的访问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1],而传统的集中式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机制,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访问控制列表(ACL),并不完全适合现在的语义Web [2-4]。为了对语义Web 上的资源访问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本文采用结合基于本体的语义描述技术和基于语义规则的推理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访问控制(Semantic-Based Access Control, SBAC)模型。 2 SBAC 模型及其实现架构 2.1 SBAC 模型 本文提出的SBAC 模型定义如下: (,,) {|(,,,,) {(,,)|}(,,) C O SBAC OB AB Oprs OB Ont Ont SO Ont OO Ont AO Ont C R H rel A AB s o a s SO o OO a AO Oprs CA Permit Deny ===∨=∨===±∈∧∈∧∈= 在SBAC 中,OB 是本体基(Ontology Base),包括用于授权决策的本体SO , OO , AO ;SO 是主体本体(Subject Ontology),其中的主体是需要访问客体的活动实体;OO 是客体本体(Object Ontology),其中的客体是被主体访问或修改的实体;AO 是行为本体(Action Ontology),其中的行为依赖于主体对客体所实施的行为的类型,每种行为类型是行为本体中的一个概念。 在本体的五元组定义中,C 表示概念(Concept)集,其中的概念是特定领域中一类实体或事物的集合;R 表示关系集合,其中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联系;H C 表示概念层次或分类层次,是一种有向关系, 表示C 1是C 2的子概念;是一个函 数,表示概念之间的非分类关系(通常指语义关系),rel (R )=(C 1,C 2);A O 表示使用某种逻辑语言表达的Ontology 的公理集。 (,,,,)C Ont C R H rel A =C H C C ?×12(,)C H C C :rel R C C →×AB 表示授权基(Authorization Base),它包括明确的授权规则。一个授权规则表示为形如(,,)s o a ±的三元组,其中, s 是SO 中定义的主体实体;o 是OO 中定义的客体实体; a 是AO 中定义的一种行为。访问权限以授权规则存储于AB 中,且,其中,S , O , A 分别表示主体集、客体集和行为集。 AB S O A ?××Oprs 表示作用在授权基AB 上的操作集,定义为(,,)Oprs CA Permit Deny =。其中,是决策函数 (,,)CA s o a :{true,f CA S O A alse}××→,如果(,,)s o a AB +∈,或者存在 一条授权规则(,,)i j k s o a AB ∈,使得(,,)(,,)i j k s o a s o a +→+,则(,,)true CA s o a =。如果(,,)s o a AB ?∈,或者存在一条授权规则(,,)i j k s o a AB ∈,使得(,,)(,,)i j k s o a s o a ?→?,则 (,,)CA s o a = 。在其他情况下,false (,,)false CA s o a =。 许可一个授权(s ,o ,a )意味着可在AB 中插入一条规则,其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ABA243) 作者简介:沈海波(1963-),男,教授、博士,主研方向:访问控制,网络安全 收稿日期:2009-08-12 E-mail :jkxshb@https://www.360docs.net/doc/4410647070.html, —162 —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七章 逻辑基本规律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 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 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 并不违反逻辑规律。 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 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 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 “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 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 并且非q”的形式, 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 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 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 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 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 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 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 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 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对此,有议论说: “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它 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据说光北 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不过,人口普查时,统计数 字表明,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并没有失调。可见,我国的男子汉并不算少, 大概是分布不合理吧?” 答:这段议论先偷换了概念,后偷换了论题。一开始,“男子汉”是指具有 大丈夫气概的男子,后偷换成指一切男人。议论的题目本来是“什么是男 子汉”,最后却转移到男女的比例上了,违反了同一律。 2.甲问:我做菜的手艺不错吧? 乙答:很实惠,很实惠。 答:乙的回答表面上转移了话题,不正面回答问题,违反同一律,实 际上隐含着对问话人做菜手艺的批评,不正面批评,巧妙地避免主人的难 堪,是一种变格修辞手法,不违反同一律。 3.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大纲 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一)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二)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社会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三)马克思深刻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在对自然的认识中尚能坚持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一)基本内容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二)功能定位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促进科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 (二)主体性原则 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特别要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地伟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地根本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整体的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特别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四)具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具体的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分析任何社会问题,都要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之内,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时间特性等方面具体的考察研究,从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社会事件的了解和掌握。 (五)发展性原则 坚持发展地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以对现实的把握为基点,去回溯社会发展的历史、展望社会发展的未来。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 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 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 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 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

描述逻辑的介绍

第一章描述逻辑的介绍 摘要: 这篇介绍提出了了描述逻辑作为表示知识的形式化工具而发展的动力,以及用传统DL创建的所有系统下潜在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另外,我们还提供读者关于整本书的总揽和阅读的向导。 我们首先阐述描述逻辑和早先的语义网络和框架系统的关系,这代表了该领域的继承性。我们分析了过去工作所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然后,我们介绍了描述逻辑语言的特点和相关的推理技术。 描述逻辑语言被认为是知识表示系统的核心,它考虑到DL知识库的结构和相应的推理服务。然后将看到一些已经实现的基于描述逻辑的知识表示系统和第一个使用类似系统构造的应用。 最后,我们阐述了描述逻辑和计算机科学另外领域的关系。我们也讨论了基本的表述语言的一些扩展,包括将原先在实现系统中提出的和处理某些应用领域提出的一些特性集成进形式系统。 1.1简介 在知识表示和推理领域的研究通常关注能够有效的建立智能应用的提供高层世界描述方法。在这里所说的”智能”指系统在其明确表示的知识中发现隐含的结果的能力。这些系统因此被称为基于知识的系统。 知识表示的途径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发展,这也是该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这些途径分为两个层次:基于逻辑的形式系统,这是从谓词积分演算(predicate calculus)可以毫无疑问的用来获得世界的事实的直觉而演化来的。非基于逻辑的表示的系统,这是从构造一个或更多的认知概念而发展的,比如,从人类经验或人类记忆和人类执行一些任务如算法模糊解决而产生的网络结构和基于规则的表示系统。尽管这些方法常常为专用的表示系统而开发的,但最终的形式化通常被期望能服务于一般的用途。换句话说,从不同的特定的思想(如早期的制造系统)创造的非逻辑系统演化为可作为通用目标的工具,期望能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类型的问题。 另一方面,因为一阶逻辑提供了非常有力和通用的机制,基于逻辑的途径从一开始就具有更广泛的目的。在一个基于逻辑的途径下,表示语言通常是一阶谓词的一个变量和验证逻辑序列的推理。在非逻辑途径下,常常基于用户图形接口,知识通过一些ad hoc数据结构来表示,推理也通过类似的操纵数据结构的ad hoc过程来完成。在这些特定的表示系统中,我们发现了语义网络和框架。语义网络是在Quillian的工作后发展的,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形状的认知结构来表示知识和系统的推理。以后的框架系统也有类似的目标,该系统依靠一个”框架”的概念作为一个原型和依赖在框架间表示关系的能力。虽然语义网络和框架具有重要的不同的不同点,但是在它们的认知直觉动机和特性上,两者有很多共同的基础。事实上,它们都被认为是网络结构,这里的网络结构针对的是表示个体的集合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使用术语基于网络的结构来代表在语义网络和框架后潜在的网络。 由于它们更多的以人思考为中心的起源,基于网络的系统常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以及从实际应用的观点看比逻辑系统更有效率。不幸的是由于它们缺乏精确的语义特征而不能完全让人满意。由此带来的最终的结果是,在许多情况下,尽管具有相同外观的组件和相同的关系名称,而每个系统的行为和另外的系统不相同。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给表示系统提供语义,特别是给语义网络和框架提供语义,这有一个直觉就是通过挖掘层结构的概念可以获得表示的灵活性和推理的有效性。 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在这个方向上认识到框架(至少它们的核心特征)能够依靠一阶逻辑赋予语义。这种表示的基本元素以下列为特征的:一元谓词,表示个体的集合;二元谓词,表示个体间的关系。然而,这样的特点没有抓住语义网络和框架与逻辑相关的限制。事实上,虽然逻辑是指定这些结构意义的天然的基础,框架和语义网络(大多数)并不需要所有的一阶逻辑的机制,仅需要它的部分片断。另外,不同的表示语言的特征将带来不同的一阶逻辑的片断。这事实带来的最重要的后果是认识到在基于结构的表示中使用的典型的推理形式可以通过特定的推理技术来完成,而不必需要一阶逻辑理论证明。而且,在不同的一阶逻辑中的推理导致不同的计算复杂度问题。 后来带来的实现是,在标志术语系统下开始了描述逻辑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使用表示语言建立在建模领域基本的术语。后来,重点在语言承认的基于概念的构造集合,提出了概念语言的名称。

逻辑学作业题A

逻辑学作业题A 一、填空题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 A 、可同真,可同假 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 、不可同真,可同假 D 、可同真,不可同假 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本质论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构成 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由于科学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科学难以定义,但仍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考量科学及其特性。 (一)科学的各种形象 A、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真理性知识体系——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B、科学是人类驾驭自然的一种力量——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典型的、发达的、高级的认识活动——一种方法 D、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E、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科学的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 3、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和接受 4、可检验性——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检验 非科学——凡不具有可检验性 包括两部分: 伪科学(假科学)——实为非科学,却伪装成科学。 宗教、神学、意识形态——中性 伪科学与科学的不同特征 科学 非科学 相关性思维原则 相似性思维原则 追求确证或否证 回避规范检验 精确性、真实性、开放性 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系统化与“积极”统一 零散、负面 科学划界问题的相关理论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 1、归纳主义的科学观——实证原则 科学始于观察 科学的观察(正常感官、忠实记录、不带偏见)——观察陈述——科学理论的基础 1、归纳主义的科学观 在科学理论能被证明为正确的限度内,它们是在经验提供多少可靠的基础上借助归纳法支持而得到证明的。 证实原则: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有意义。 归纳主义科学观的问题 1、如何从有限数目的观察陈述所提供的有限证据基础上得到一般性的不受限制的全称判断? A、观察陈述的数目必定大(必需) B、观察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予以重复(必要) C、没有任何公认的观察陈述和推导出的普遍定律发生冲突(必不可少) 2、观察依赖于理论 观察和前提理论难免有错(易谬性) 3、归纳原理如何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正确的逻辑原则: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必是真.(演绎推理) 归纳论证——有可能是: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 ∴归纳不能单根据逻辑得到证明 2、证伪主义的科学观 波普尔——反对归纳主义用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来划界,认为科学与非科学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具有可证伪性——可证伪性原则。 逻辑依据:全称陈述与单称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 如何理解“可证伪性”原则? 任何命题或科学假说体系,要被承认具有科学定律或理论的地位,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必须是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那么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 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错误的。 证伪主义的条件限制: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实际上并没有被证伪(尚未出现反例)——非常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坚持可证伪性? 逻辑上的可靠性 只有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才能提供信息。 可证伪性程度 可证伪度越高,理论就越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 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再次,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实践活动高于理论活动,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思想和现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题与答案

导论 1.什么是社会?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2.什么是方法?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今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于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所差异,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因此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上包含了人文学科的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哪些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补充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 案补充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古希腊的“第一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也称“形而上学”。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希腊人有一种“理论心态”,即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特征分析:(1)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之后提出“认识你自己”、“善即知识”的重大意义在于,科学真理就是你的生命行动,从事科学(哲学)就是成为人。(2)人一旦体验到“真理”,就会服从真理。(3)真理就是至善,人的德性与德行是关于善(知识、真理)的结果,知识与价值同一。(4)真理的“体验”是在理性、逻辑、思维中的清楚明白,逻辑就是“直观”、“呈现”那个“至善”。(5)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比喻中的理念论之意义。(6)理念或概念是全部科学的伟大工具之一,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系统表达。 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

一、导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克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答: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发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进而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客观性原则; 第二,主体性原则; 第三,整体性原则; 第四,具体性原则; 第五,发展性原则。 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什么是开发的科学体系? 答: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展示出自己所特有的开放性。我们应当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直面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种理论和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今世界的面貌,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心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面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缜密的思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简答题) 答: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实践释意法”,主要是指: 1.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2.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化的理论总结; 3.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与行为准则,就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就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与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就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与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就是社会中的人,她们对研究对象来说就是主体,而本身又就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就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就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就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与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与发展。人类历史就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 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瞧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再次,实践活动就是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实践活动高于理论活动,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思维就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就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就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凡就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思想与现实的统一。 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导论 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 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 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 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 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1. 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4. 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 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坚持。 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题答案解析

.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 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