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钢组织性能与检测

冷轧带钢组织性能与检测
冷轧带钢组织性能与检测

2 冷轧加工性能与生产条件

2.1 加工性能

冷轧带钢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冲压加工领域,冲压加工有剪断、成形两个工序组成,冲压成形是最中心的工序。近年来,在迅速发展的冲压成型理论的分析方面,对加工性能引入了成形性、磨合性、形状稳定性等概念。重点放在加工性能上。

当考虑加工性能时,必须考虑成形中的问题(即不发生断裂和裂纹而能成形的问题)和成形后的问题(即正确保持成形件尺寸精度)。

一般认为冷轧带刚在冲压加工性能方面比较优越,这是因为通过控制生产条件,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各种特性。对于热轧带钢工艺来说,控制化学成分和热轧温度几乎是控制加工性能的唯一手段。与此相反,冷轧带钢是通过冷轧和退火、晶粒调整、利用析出相(如AlN)改善各向异性等提高延性,能采用的手段很多,这是冷轧带钢的优点。当然,对冷轧带钢的质量控制也很难。

2.2 加工性能和生产条件

平整冷轧带钢以极软钢为原料,比如S08AL、SPHD等低碳钢,热轧后至少通过压下率40%以上的冷轧,在退火再结晶结束后,经受1%左右的平整轧制。

2.2.1炼钢条件

冶炼工艺要点:

(1)冶炼

①入炉铁水应经过铁水脱硫预处理;

②炉前留氧操作,精炼进行铝的合金化。

(2)精炼

①经RH真空处理,保证低的、稳定的C含量;

②应保证过程温度的稳定性,避免在AHF加升温铝。

(3)连铸

①连铸过程应保证保护浇铸,采用无碳和低碳保温材料、保护渣,避免过程回碳;

②连铸坯规格为210mm*1100m,控制中间包温度为1550-1565℃℃,拉速为0.4~1.0m/min,

依据钢水成分和温度等进行调整;

③人工检查连铸坯有无角红裂、结疤等缺陷。

炼钢主要是控制化学成分和纯度,含碳量越低,材料越软,加工性能越好。碳和磷都是使抗拉强度提高的元素。为得到好的深冲性能,必须降低含碳量,但是含碳量过低,含氧量增多,屈服点上升,延伸率下降。含硫量低成形性好,但一般含硫量在0.025%左右时,除浓度严重偏析部位外,对成形性能影响不太大。当含硫量低于0.025%左右时,夹杂物的影响消除了。

为了防止热扎时由于硫造成的裂纹,有必要使锰含量在0.25%左右,但是,增加锰含量之后,材质变硬而性能不好。

铝镇静钢低温卷取,冷轧后退火,晶粒变成沿轧制方向变长的饼形晶粒。如图2-5所示,这种晶粒显示出优良的冲压性能,钢水在采用真空处理脱碳时,有降低碳而不增加氧的优点。为使碳形成碳化物,同时为了发展适合深冲的结晶织构,也采用添加钛、铌等措施。

图2-4 等轴晶粒(S08Al)图2-5 饼形晶粒(S08Al)

2.2.2 热轧条件

对于深冲板而言,为保证低碳铝镇静钢冷轧成品的冲压性能,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表明,在热轧时,应采用“三高一低”制度,即高的加热温度、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及低的卷取温度,避免进入两相区轧制,得到形状等轴、尺寸均匀细小的,AlN析出量少的铁素体组织。

图2.6 SPHD钢热轧组织

根据GB/T6394-2002标准进行评定,确定热轧组织晶粒度为9级,如图2.6。热轧是控制AlN的溶解与析出的关键工序。在板坯加热过程中AlN分解固溶于奥氏体中,所以高温加热利于溶解。热轧后急冷至AlN快速析出温度范围以下,使得AIN来不及大量析出,经冷轧后在退火缓慢加热过程中析出。铝脱氧镇静钢其过饱和固溶体强烈的分解温度高于600℃。研究表明,AlN在600℃以上时开始析出,在800℃时析出最快,600℃以下AIN析出很少,几乎不析出。由于深冲板SPCD热轧时从粗轧到精轧的温度都在850℃以上,避开了AlN快速析出的温度区域600~800℃,因此低温卷取对避免AlN的析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2.3 冷轧条件

冷轧条件中冷轧压下率是重要因素,而压下率是被轧件厚度和轧机能力所左右的,通常为40%-90%的范围内。

热轧板作为冷轧坯料在冷轧机组中进行轧制变形,所得到的冷轧板组织为形变铁素体,其组织形态是沿轧向伸长的,含有大量位错和亚结构(如胞状结构和微变形带等)的晶粒。SPCD钢冷轧板金相组织如图2.7所示:

图2.7 纤维状组织

冷轧变形量是影响冷轧板组织结构的关键因素,随着变形量的增大,长条晶粒形状越明显,位错密度越高,冷轧织构也越明显[31]。

2.2.4 退火条件

在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以及加热和冷却速度是重要因素。退火温度的下限必须在再结晶的温度之上,但是,压下率越高,退火温度变得越低。在退火过程中发生再结晶和晶粒继续长大,调整温度和时间可使钢材得到适宜的性能。虽然晶粒越大强度越低,延伸率、n值、r值有变好的倾向。但另一方面,在加工时,由于表面粗糙的所谓桔皮状缺陷,故通过调整退火温度来改善钢材的冲压性能是有限度的。

①全氢罩式炉

强对流全氢罩式退火炉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间歇式退火炉,其主要优点是利用氢气的强还原性和密度小、导热率高等特点,与高速旋转的炉台循环风机相配合,使炉内气体具有高的流动速度和传热速度,炉温均匀。因此,冷轧钢卷经退火后,表面清洁光亮,力学性能优良、均匀。

罩式退火炉是以钢卷堆垛的形式对钢卷进行加热和冷却,以达到再结晶光亮退火的目的,通过对加热罩热电偶温度和炉台热电偶温度的控制来实现对工艺的控制,如图2-7所示。罩式炉退火的特点是炉内带钢各点温度不均匀,且加热、冷却时间较长。通过控制冷点、热点温差所反应的时间,来保证整个钢卷的力学性能满足要求,并通过适当方式的氢气吹扫,达到光亮退火的目的。因此,在保证组织和性能均匀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退火时间和氢气吹扫量,提高产量,减少消耗。

HT-加热罩电偶温度CT-炉台控制电偶温度

图2-7 炉内钢卷温度分布测试图

②退火工艺制定的原则

a 加热、保温制度制定原则

图2.SPCD钢的全氢罩式炉退火工艺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带钢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恢复其塑性变形的能力。研究表明,冷轧带钢在加热过程中将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三个不同的过程,这些过程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而且因材质、变形量不同,其每个过程进行的温度范围也不同。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就是将冷轧带钢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通过对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控制,达到控制其性能的目的。

罩式退火炉内不同垛位的钢卷和同一钢卷的不同部位其温度是不同的,每一炉钢卷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一个温度最高点(热点)和最低点(冷点),试验测得热点通常在钢卷的边部,冷点通常在钢卷心部靠内侧。退火过程的每个阶段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因此只要将冷点和热点的温差(通常称为ΔT)控制在过程进行的温度范围内,就能达到对退火过程的控制,从而控制最终产品性能。

b冷却制度制定原则

根据国内外关于冷轧退火带钢的论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快速冷却的出现,人们普遍认为罩式炉内钢卷冷却速度应当是越快越好,因为罩式炉的冷却速度本身是慢的,不影响钢的性能,快冷可以提高炉台效率,改变“台罩比”。生产实际采用的热处理制度中,吊加热罩以后的冷却速度是不加限制的。

在罩式炉冷却过程中,冷却速度的制定,主要是考虑避免粘结、出炉时钢卷表面不氧化和加热罩、冷却罩匹配利用的问题。

C 氢气吹扫制度制定原则

全氢退火工艺中,氢气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作为带钢加热冷却的介质;二是吹扫带钢表面残留的乳化液。退火后的带钢表面质量与氢气吹扫工艺有密切的关系。典型的罩式炉退火过程中,保护气体成分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曲线见图2-7。

图2-8 退火过程中保护气体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

从图2-8可以看出,炉内气氛中CH

4两次达到最大值(即图中CH

4

的峰值),第一个峰

值在加热过程中温度达700℃左右时出现,此时CH

4

中的C来源于轧制油中,应被吹掉;另

一个峰值出现在加热结束的保温段,CH

4

中的C主要来源于钢中,为了不使钢脱C,此时产

生的CH

4不应被吹走。由于化学反应方程C+2H

2

=CH

4

在600℃以下反应停止进行,因此冷却

段CH

4含量大大降低,在CH

4

达第二次峰值后,H

2

含量接近100%。从图2-8中还可以看到,

在加热阶段即300~500℃时,保护气体中乳化液烟气含量迅速增加,该温度段为乳化液蒸发阶段,在设置氢气吹扫方式时,应采用大流量氢气吹扫。

2.2.5 平整条件

在1%压下率轧制时,屈服平台基本消除。平整轧制对冲压性能影响不太大,但是延伸率随压下率的增加而降低。还必须考虑滑移线要求的程度来选择压下率。

4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锻造、冲压、轧制、挤压、拉拔等压力加工工艺生产各种工程材料。各种压力加工方法都会使金属材料按预定的要求进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成品或半成品。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毛坯和零件,更重要的是使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得到改善,所以塑性变形是强化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金属塑性变形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4.1 塑性变形

4.1.1 单晶体塑性变形

从力学性能试验中可知,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形。金属变形包括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通过塑性变形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这是和变形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分不开的。

图4-1 应力的分解

4.1.2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

如图4-1所示,当受到外力作用后,将在金属内某一晶面上产生一定的正应力(dN)和切应力(r)。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单晶体内晶格是规则的,而在应力作用下,晶格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正应力的主要作用是使晶格沿其受力的方向进行拉长,在正应力作用下,晶格中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此时正应力的大小与原子间的作用力平衡。当外力消失以后,正应力消失,在原子间吸引力的作用下,原子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表现为受拉长的晶格恢复原状,变形消失,表现为弹性变形。当正应力大于原子间作用力时,晶体被拉断,表现为晶体的脆性断裂,所以,正应力只能使晶体产生弹性变形和断裂。

切应力的主要作用则可以使晶格在弹性歪扭的基础上,进一步造成滑移,产生塑性变形,如图4-2所示。具体情况如下:在产牛的切应力很小时,原子移动的距离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晶格发生弹性歪扭,若此时去除外力,切应力消失,则晶格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变形,就是弹性变形。若切应力继续增加并达到一定值时,晶格歪扭超过一定程度,则晶体的一部分将会沿着某一晶面,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移动,通常称之为滑移。滑移的距离为原子间距的正数倍(图4-2中表示滑移了一个原子间距)。产生滑移后再去除外力时,晶格的弹性歪扭随之减小,但滑移到新位置的原子,已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处于平衡状态,于是晶格就产生了微量的塑性变形。

图4-2 切应力作用下的晶体变形图

4.1.3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包括两种,即滑移与孪生。

(1)滑移

滑移是单晶体塑性变形最普遍的方式。在晶体在进行塑性变形时,出现的切应力将使晶体内部上下两部分的原子沿着某特定的晶面相对移动。滑移主要发生在原子排列最紧密或较紧密的晶面上,并沿着这些晶面上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方向进行,这是因为只有在最紧密晶面以及最紧密晶向之间的距离最大,原子结合力也最弱,所以引起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的切应力最小。品格中发生滑移的面,称为滑移面,而发生滑移的方向则称为滑移方向。晶体中每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可以组成一个滑移系,在晶体中的滑移系越多,则该晶体的塑性越好。

现代理论认为,晶体滑移时,并不是整个滑移面上的全部原子一起移动的刚性位移,实际上滑移是借助于位错的移动来实现的,晶体中存在着一个正刃形位错(符号上),在切应力,作用下,这种位错比较容易移动。这是因为位错中心前进一个原子间距时,只是位错中心附近的少数原子进行微量的位移,故只需要较小的切应力。这样位错中心(上)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便由左向右一格一格地移动,当位错到达晶体表面时,晶体的上半部就相对下半部滑移了一个原子间距,形成了一个原子间距的塑性变形量。当大量的位错移出晶体表面时,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由此可见,晶体通过位错移动产生滑移时,只需位错附近的少数原子作微量的移动,移动的距离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所以实际滑移所需的切应力远远小于刚性位移的切应力。具有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金属,塑性变形基本上是以滑移方式进行的,例如铁、铜、铝、铅、金、银等。

4.2 回复和再结晶

经范性形变的金属或合金在不同温度加热后,会发生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在较低温度发生回复;温度较高时发生基体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通过回复和再结晶,金属或合金从热力学上不稳定的冷变形状态转变为热力学上较稳定的新的组织状态。

回复

经范性形变的金属或合金在室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退火时,金属或合金的显微组织几乎没有变化,然而性能却有程度不同的改变,使之趋近于范性形变之前的数值,这一现象称为回复。由于加热温度比较低,回复时原子或点缺陷(见晶体缺陷)只在微小的距离内发生迁移。回复后的光学显微组织中,晶粒仍保持冷变形后的形状,但电子显微镜显示其精细结构

已有变化;由范性形变所造成的形变亚结构中,位错密度有所降低,同时,胞状组织逐渐消失,出现清晰的亚晶界和较完整的亚晶。回复时形成亚结构主要借助于点缺陷间彼此复合或抵销,点缺陷在位错或晶界处的湮没,位错偶极子湮没和位错攀移运动,使位错排列成稳定组态,如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小角度亚晶界(见界面)此即所谓“多边形化”。回复过程的驱动力来自变形时留于金属或合金中的贮能。回复后宏观性能的变化决定于退火温度和时间。温度一定时,回复速率随退火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力学性能(硬度、强度、塑性等)的回复速率通常要较物理性能(电阻、磁性、内应力等)的回复速率慢(见图4-4)。

再结晶

当退火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时,在变形金属或合金的显微组织中,产生无应变的新晶粒──再结晶核心。新晶粒不断长大,直至原来的变形组织完全消失,金属或合金的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过程的驱动力也是来自残存的形变贮能(见图4-4)。与金属中的固态相变类似,再结晶也有转变孕育期,但再结晶前后,金属的点阵类型无变化。

图4-4回复和再结晶过程中组织性能的变化示意图

再结晶核心一般通过两种形式产生。其一是原晶界的某一段突然弓出,深入至畸变大的相邻晶粒,在推进的这部分中形变贮能完全消失,形成新晶核。其二是通过晶界或亚晶界合并,生成一无应变的小区──再结晶核心。四周则由大角度边界将它与形变且已回复了的基体分开。大角度边界迁移时,核心长大。核心朝取向差大的形变晶粒长大,故再结晶过程具有方向性特征。再结晶后的显微组织呈等轴状晶粒,以保持较低的界面能。开始生成新晶粒的温度称为开始再结晶温度,显微组织全部被新晶粒所占据的温度称为终了再结晶温度或完全再结晶温度。再结晶过程所占温度范围受合金成分、形变程度、原始晶粒度、退火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常用开始再结晶温度和终了再结晶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衡量金属或合金性能热稳定水平的参量,称为再结晶温度。

晶粒长大

再结晶完成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金属或合金显微组织中有新晶粒通过晶界的迁移而将相邻的其他新晶粒吞并掉,发生了形成更大尺寸的再结晶晶粒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晶粒长大。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晶界能。晶粒长大的过程是金属或合金单位体积中晶界能不断减小的过程。通常有两种情况,即晶粒的正常长大(normal grain growth)和晶体的异常长大(anomaly grain growth)。前者以晶粒长大速率较均匀、长大时晶粒的形状和尺寸分布基本不变为特征;后者则以基体的某一小范围内只有很少几个晶粒发生快速长大为特

征。为区别起见,将正常长大称为聚合再结晶,异常长大称为二次再结晶;异常长大前则称一次再结晶或加工再结晶。晶体的正常长大多出现于纯金属或单相合金中。若金属基体中含有第二相弥散质点,或很强的单一取向结构时,则发生异常长大。CSP工艺下SPCC在不同退火阶段中显微组织变化的金相照片,(如图4-5)。

(a)530℃;(b)545℃;(c)560℃;(d)590℃

图4-5退火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取样的金相组织

1)由图4-5金相组织可知:545℃开始有明显的再结晶晶粒在晶界生成,但在530℃的金相组织中很难看出是否发生再结晶。560℃已有一半以上的晶粒发生再结晶,590℃时再结晶完成89.47%,此时可以认为再结晶已经基本完成,由此可知,再结晶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的,并不是在具体的某一温度下完成。

2)金相组织可知,冷轧组织是带状形的,且带状晶粒的颜色不同,有的发亮,有的发暗,由于腐蚀液相同(4%的硝酸酒精),且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腐蚀的,所以可断定,颜色不同,是由于晶粒取向不同所造成,从图4-5金相组织中可以看出再结晶率先发生在颜色深的晶粒上,再结晶是形核和核长大的过程,形核首先是在能量较高的取向上发生,因此,颜色深的晶粒取向储存的变形能高于颜色浅的晶粒取向。

金属或合金进行范性形变时的温度,可低于或高于再结晶温度。前种变形常称冷作、冷变形或冷加工;后者称热加工。金属或合金在热加工的同时伴有回复、再结晶或晶粒长大等过程,这些也可能产生于变形后的保温或冷却过程中。热加工过程中所伴生的回复和再结晶,称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

工业上常借助回复完成消除应力的退火,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借助再结晶消除形变组织,使合金具有某种特定的性能,如一些经受大变形的软磁合金即可借此获得有利的再结晶织构而有最佳的磁导率(见硅钢片)。金属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是制订合理的热加工工艺规范的重要依据。工业上还称金属或合金在指定时间内(一般0.5~1小时)完成或达到规定程度的再结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再结晶温度。由于在一小时内完成再结晶过程所需的温度

范围很窄(在典型情况下,提高退火温度10℃,再结晶过程所需时间便可缩一半),所以往往将其看作某一固定的温度:高于它可完成再结晶;低于它则无再结晶。但实际上它受时间、材料断面尺寸等因素影响,不应视为金属的一种特性。对特定材料于一小时的保温条件下,描述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尺寸、变形量和退火温度三者关系的再结晶图,是制定生产工艺的重要参考依据。图2是纯铁退火1小时的再结晶图,由该图可知:温度一定时,当范性形变量达到某一临界值(称临界形变度,一般在2~10%左右)时会出现晶粒的急骤长大,在金属塑性加工的生产中通常要力求避免这种临界形变度;有时也可利用这种特性生产大晶粒(甚至单晶)材料。一般来说,形变量越大,晶粒越小;形变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晶粒越大。

图4-6纯铁退火1小时的再结晶图

回复过程的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硬度法、密度法、电阻法等;检验再结晶的方法有强度法、金相法、X射线衍射法等。

再结晶退火

将经过冷变形加工的工件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使工件发生再结晶,从而消除加工硬化的工艺。

再结晶

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均发生变化:原先的等轴晶组织,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大,其晶粒沿变形方向逐渐伸长,变形度越大,则伸长也越显著;当变形度很大时,其组织呈纤维状。随着组织的变化,金属的性能也发生改变:强度硬度增高,塑性则逐渐下降,即产生了“加工硬化”。

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又会发生相反转变。新的无应变的晶粒取代原先变形的晶粒,金属的性能也恢复到变形前的情况,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再结晶温度与金属本性、杂质含量、冷变形程度、保温时间、材料的原始晶粒度等有关。再结晶所产生的晶粒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变形程度的大小,在某一变形度变形,再经退火处理后晶粒异常粗大,该变形度称为临界变形度,它使材料性能恶化,是压力加工中切忌的问题。

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均发生变化:原先的等轴晶组织,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大,其晶粒沿变形方向逐渐伸长,变形度越大,则伸长也越显著;当变形度很大时,其组织呈纤维状。随着组织的变化,金属的性能也发生改变:强度硬度增高,塑性则逐渐下降,即产生了“加工硬化”。

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

粒而性能也发生明显变化,并恢复到完全软化状态,这个过程称之为再结晶。

再结晶晶核的形成与长大都需要原子的扩散,因此必须将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上,足以激活原子,使其能进行迁移时,再结晶过程才能进行。通常把再结晶温度定义为:经过严重冷变形(变形度在70%)以上的金属,在约一小时的保温时间内能够完成再结晶(>95%转变量)的温度。再结晶温度与金属变形度、杂质含量、冷变形程度、保温时间、材料的原始晶粒度等有关。

化学成分对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化学成分对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铬(Cr):铬是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 2、碳(C):碳具有双重作用。碳是不锈钢中仅次于铬的第二号常用元素,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含量及其分布状态。 3、镍(Ni):镍是稳定奥氏体元素。镍是不锈钢中第三号常用元素,它在钢中起扩大奥氏体区、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作用。铬不锈钢加入一定量的镍后,组织的性能都发生明显变化。镍能有效地降低素体钢的脆性,改善其焊接性能,但对抗应力腐蚀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对于奥氏体钢,镍能降低钢的冷加工硬化趋势,改善冷加工性能,使钢在常温和低温下均具有很高的塑性和韧性。 4、锰和氮(Mn、N):锰和氮可以代替镍。锰是奥氏体形成的元素,它能抑制奥氏体的分解,使高温形成的奥氏体组织保持到室温。锰稳定奥氏体的作用为镍的1/2,2%的锰可以代替1%的镍。含锰钢具有冷加工硬化效应显著、耐磨性高的优点。缺点是对晶间腐蚀很敏感,并且不能通过加钛和铌来消除晶间腐蚀。 氮也是稳定奥氏体元素,氮和锰结合能取代比较贵的镍。氮稳定奥氏体的作用比镍大。与碳相当。氮代镍的比例约为0.025:1,一般认为氮可取代2.5% ~6.5%的镍。在奥氏体中氮也使最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之一。氮和铬的亲和力要比碳与铬的亲和力小,奥氏体钢很少见到Cr2N的析出。因此,氮能在不降低腐蚀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不锈钢的强度,研制含氮不锈钢是近几年来不锈钢工业的趋势。 5、钛和铌(Ti、Nb):钛和铌可以防止晶间腐蚀。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00 ℃温度区加热,常发生沿晶界的腐蚀破坏,成为晶间腐蚀。一般认为,晶间腐蚀是碳从饱和的奥氏体以Cr23C6形态析出,造成晶界处奥氏体贫铬所致。防止晶界贫铬是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如将各种元素按与碳的亲和力大小排列,顺序为:钛、锆、钒、铌、钨、钼、铬、锰。钛和铌与碳的亲和力都比铬大,把它们加入钢中后,碳优先与它们结合生成碳化钛(TiC)和碳化铌(NbC),这样就避免了析出碳化铬而造成晶界贫铬。从而有效防止晶间腐蚀。 6、钼和铜(Mo、Cu):钼和铜可以提高腐蚀性能。不锈钢的钝化作用是在氧化性介质中形成的,通常所说的耐腐蚀,多指氧化介质而言。在非氧化性酸中,

铸铁的分类及特性

铸铁的分类及特性 从铁碳相图中知道,含碳量大于 2.06%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尽管铸铁强度、塑性、韧性较差,不能进行锻造,但它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减摩性、切削加工等一系列性能特点;另外其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铸铁的分类 铸铁的常用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石墨化程度;二是按石墨结晶形态。 按石墨化程度可分为: ①灰口铸铁:即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石墨化的铸铁,其断口呈暗灰色。 ②白口铸铁:即第一、二和三阶段的石墨化全部被抑制,完全按Fe—Fe s C相图进行结晶而得到的铸铁。 ③麻口铸铁:即在第一阶段的石墨化过程中便未得到充分石墨 化的铸 铁。 按石墨结晶形态分: ①灰口铸铁:铸铁组织中的石墨形态呈片状结晶。 ②可锻铸铁:铸铁组织中的石墨形态呈固絮状。 ③球墨铸铁:铸铁组织中的石墨形态呈球状。 2.铸铁的编号基本性能及用途

(1)灰口铸铁:根据GB976 —67所规定的编号、牌号用“HT 表示灰口铸铁,后面两项数字分别表示其抗拉和抗弯强度的最低值。女口HT20 —40表示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最低值为200MN/m2 和 400MN/m2。 灰口铸铁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切削加工性,优良的减摩性。 良好的消震性和缺口敏感性,故而灰口铸铁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承受压力和要求消震性的床身、机架、复杂的箱体、壳体和经受磨擦的导轨、罐体等。 (2)可锻铸铁:按GB978 —67规定牌号以“ KT”和 “ KTZ ” 表示可锻铸铁,其中“ KT”表示铁素体可铸铸铁, “ KTZ ”表示珠光体可锻铸铁,牌号中的两项数字表示其最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可锻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普遍较灰口铸铁高,但由于其成本高,故而应用不是很广泛,主要用于制造一些小型铸铁。 (3)球墨铸铁:按GB1348—78规定,球墨铸铁以“ QT” 表示,后面数字同可锻铸铁一样。 球墨铸铁不仅具有远远超过灰铁的机械性能,而且同样也具有灰铁的优点,如良好的减摩性、切削加工性及低的缺口敏感性,甚至可与锻钢媲美,如疲劳强度大致与中碳钢相近,耐磨性优于表面淬火钢等。此外,球墨铸铁还可适应各种热处理,使其机械性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球铁主要用来代替钢,如铁素体球墨铁可代替35、40#钢,珠 35CrMo、40CrMnMo 及20CrMnTi。 光体铸铁可代替

质量部组织结构图

福州鑫三标贸易有限公司品管部组织结构

品管组织各岗位职责 品质部职责 1.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写与审查? 2.组织编写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 3.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内部审核的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回收及存盘? 5.负责规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验收标准? 6.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方案”进行登记﹑检查和评价? 7.编制和管理“质量记录总览表” ? 8.负责产品样品﹑采购产品样品及主要原辅材料的验证? 9.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验证? 10.负责各工序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及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

11.负责不合格计量器具及对已检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评审? 12.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13.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检验和试验状态的确认? 14.负责对QMS﹑过程﹑产品监测的数据分析管理。 质量部主管 1﹒公司行政人事制度﹑质量方针﹑政策的遵照与执行? 2﹒质量制度的制订与推动执行? 3﹒本部门工作之领导﹑推动﹒所属职能人员工作的督导与评价? 4﹒组织品检体系的设计﹐窗体﹑规程之拟定? 5﹒负责质量策划﹑质量仲裁﹑质量执行效果的签定﹐公司各部门质量业绩的考核? 6﹒质量异常的研究﹑改善?

7﹒质量培训计划和制定与推动执行? 8﹒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9﹒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10﹒质量信息收集﹑传导与回复? 11﹒负责对QMS过程﹑产品监测的数据分析管理? 12﹒协助管代建立和维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文控文员 1.编制和管理“QMS文件总览表”? 2.编制和管理“质量记录总览表”? 3.编制和管理“适用法律和法规和外来标准总览表”? 4.部门文件之汇集﹑归档? 5.负责QMS文件的打印﹑发放﹑回收及存盘工作﹒

品质部组织结构图

有限公司 质检部部组织结构

品管组织各岗位职责品质部职责 1.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写与审查﹔ 2.组织编写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 3.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内部审核的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回收及存盘﹔ 5.负责规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验收标准﹔ 6.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方案”进行登记﹑检查和评价﹔ 7.编制和管理“质量记录总览表” ﹔ 8.负责产品样品﹑采购产品样品及主要原辅材料的验证﹔ 9.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验证﹔ 10.负责各工序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及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 11.负责不合格计量器具及对已检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评审﹔ 12.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13.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检验和试验状态的确认﹔ 14.负责对QMS﹑过程﹑产品监测的数据分析管理。 质量部主管

1﹒公司行政人事制度﹑质量方针﹑政策的遵照与执行﹔ 2﹒质量制度的制订与推动执行﹔ 3﹒本部门工作之领导﹑推动﹒所属职能人员工作的督导与评价﹔ 4﹒组织品检体系的设计﹐窗体﹑规程之拟定﹔ 5﹒负责质量策划﹑质量仲裁﹑质量执行效果的签定﹐公司各部门质量业绩的考核﹔ 6﹒质量异常的研究﹑改善﹔ 7﹒质量培训计划和制定与推动执行﹔ 8﹒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9﹒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10﹒质量信息收集﹑传导与回复﹔ 11﹒负责对QMS过程﹑产品监测的数据分析管理﹔ 12﹒协助管代建立和维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岗位名称:质检部副经理; 直接上级:分管副总经理; 下属岗位:质检科科长、质管科科长; 岗位性质:负责全面主持本部的管理工作; 管理权限:行使对公司质量检验,计量、质量管理工作的指挥、指导、协调、监督、管理的权力,承担执行公司规程及工作指令义务;管理责任:对其分管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主要职责:

材料结构组织与性能 带答案

一、什么是材料?三大材料材料是指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各种性能的物质,是人们生活及组成生产工具的物质基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二、材料的性能分类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加工和处理中所应具备的性能,如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切削性能、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等) 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或载荷与环境因素(温度、介质和加载速度)联合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决定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冶金质量、残余应力及表面和内部缺陷等内在因素,也决定与载荷性质(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应力状态(拉、压、弯、扭、剪等)、温度和环境介质等外在因素。1. 强度指标弹性变形阶段的强度指标(弹性极限σe =F e/A0(MPa)式中:σe为e点对应的应力,F e为e点对应的载荷,A0为试样原始截面积。弹性模量σ=Eε,其中比例系数E 即是弹性模量)塑性变形阶段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σs=F s/A0(MPa)屈服强度σ0.2=F0.2/A0(MPa)在S点附近,此时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一个平台,表示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其对应的应力叫屈服极限σs。但对于大多数合金钢或淬火回火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无屈服平台出现,此时,规定以产生试样原始长度0.2%的塑性变形所对应的应力作为条件屈服极限,称为屈服强度σ0.2。抗拉强度σb=F b/A0(MPa))断裂阶段的强度指标(断裂强度σk)2.塑性指标延伸率(δ=ΔL/L0×100%=(Lf-L0)/L0×100%)断面收缩率ψ=(A0-A1)/A0×100%式中A0为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1为试样断裂后缩颈处的最小横截面积。3.韧性指标冲击韧度(a k=A k/A N(J/m2)式中A N为试样缺口根部的原始截面积。)断裂韧度静力韧度4.硬度指标布氏硬度(HB球压头测定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d) 洛氏硬度(HR圆锥压头测深度) 维氏硬度(HV 四棱锥压头同布) 肖氏硬度(HS从一定高度处自由落到试样表面,根据冲头的回弹高度来表征材料硬度的大小) 四、应力应变曲线设试样单位面积的载荷为应力σ,试样单位原始长度的伸长为应变ε,则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材料经由弹性变形——屈服——塑性变形——断裂等几个阶段。 五、金属的键结构金属的原子结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少,易于脱落,而形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移动而形成所谓的电子云。电子云带有负电,另一方面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带有正电而成为阳离子,因此,电子云和阳离子之间所作用的引力和离子相互间及电子相互间的斥力之间形成平衡而发生结合。这种结合叫做金属键。金属晶体因为有自由电子的存在,其导电性、导热性好,并且结合力的方向性小,原子会尽量高密度排列,富于延展性,强度的变化范围大。 六、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指其内部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体。2.晶体结构金属的许多特性都与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有关,因此分析金属的晶体结构是研究金属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3. 阵点把晶体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4.晶格用一系列平行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三种常见的晶体结构。 5.晶胞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研究晶体结构。6.晶格常数为了描述单位晶胞的大小和形状,以单位晶胞角上的某一阵点为原点,以该单位晶胞上过原点的三个棱边为三个坐标轴X、Y、Z(称为晶轴),则单位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就由这三条棱边的长度a、b、c描述,称为晶格常数。 7.轴间夹角通常α、β和γ分别表示Y-Z轴、Z-X轴和X-Y轴之间的夹角α、β、γ。晶格常数(a、b、c)和轴间夹角(α、β、γ)是描述晶体结构的6个参数。面心立方结构“fcc”,体心立方结构“bcc”,密排六方结构“hcp”。 七、单晶体与多晶体由很多晶粒组成的,叫多晶体。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每一晶粒相

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

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 不锈钢,它也是一种以铁—碳为基础的铁碳合金。只是为了出于耐腐蚀和物理及工艺性能的需要使之比普通钢多了一些合金元素。由于这些合金元素的加入,导致钢内部组织发生变化,所以在钢的性能上反映出来,这类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不锈钢常用的元素和对其性能影响最大的有:硅、钛、铌、氮、铜、钴、碳、铬、镍、锰等。其中铁是最基本的元素,百分百含量也最大。 一. 决定不锈钢耐腐蚀行的主要元素是铬 在生产检验时要测定的元素有:碳、硅、锰、铬、硫、磷六种,但决定不锈钢性能的元素只有一种—铬。 1. 铬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的重要表现,是最普通的腐蚀破坏,其实质是金属在介质中发生离子化。 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标准电极电位:金属 正离子+电子 金属 镁 铝 锰 锌 铬 铁 镍 锡 铅 铜 银 金 电位 (V ) -1.55 -1.3 -1.1 -0.762 -0.51 -0.44 -0.23 -0.136 -0.127 -0.34 0.799 1.5 金属的电极电位愈负,它在电解液中愈不稳定,即容易变为离子状态;反之就愈稳定,不易离子化。由于电极电位造成的电化学腐蚀,不一定发生在两种不同的金属之间,在同一种金属内部(共晶体、共析体)及同一零件两个部位也容易发生。如长期露出水面和在水下的同一种钢材腐蚀程度就不一样。 铁,标准电极电位为负值,欲使之耐腐蚀,就必须提高它的电极电位。实践证明,把铬加入铁基固溶体后,可使其电极电位提高,并当铬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突变。当含铬量达到1/8,2/8,3/8……的比例时,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呈跳跃式增高,腐蚀大幅降低,这一规律叫n/8定律。 当铁—铬合金固溶体中铬含量达到1/8时(即12.5%),原子n/8定律发生第一次突变(电极电位由-0.44升至+0.2伏),这时,就能抵抗大气,水蒸气,稀硝酸的腐蚀。如0Cr13~4Cr13钢。 2. 铬吸收铁的电子使之钝化 钝化是由于阳极反应被阻止,引起金属及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的现象。构成金属与合金钝化的理论主要有:薄膜论、吸附论、电子排列论。 其主要理论就是薄膜论:自加入一定的铬以后,表面形成一种富铬氧化膜,隔绝了介质腐蚀的作用。阻碍了金属的离子化,使金属耐腐蚀性能提高。这一理论是基于元素的核电子理论……。比如,在铁—铬合金中,一个个原子可使五个铁原子钝化(1/6……16.7%)形成分子。 例:铁—铬合金在65%沸腾硝酸中的腐蚀率与含铬量的关系:(基本符合n/8定律) 铬(%) 4.5 8 10 12 16 18 20 24 30 腐蚀率(mm/Y ) 3930 44 10.67 3.96 1.07 0.66 0.46 0.30 0.20 对含铬的钢种来说,并非所有含铬钢都可做不锈钢使用,不锈钢含铬量的最低含量为12.5%的原子,换算为重量则为: %7.118.5552 5.12%5.12=?=?铁原子量铬原子量 ………………即含铬不锈钢的临界含量

铸铁牌号对照表及性能

铸铁 牌 号 (白心)可锻铸铁性能及相关数据 '); //--> 材料名称:(白心)可锻铸铁 牌号:KTB450-07

标准:GB 9440-88 ●特性及适用范围: 坯料在氧化性介质中进行脱碳退火,焊接性较好,只适宜铸造壁厚在15mm以下的铸件。国内应用较少,国外有用作水暖管件的 ●化学成份:wC=2.2%~2.8%,wSi=1.0%~1.8%,wMn=0.3%~0.8%,wS≤0.2%,wP≤0.1%. ●力学性能: (1)抗拉强度σb (MPa) 当试棒直径:d=9mm时,≥400;d=12mm时,≥450;d=15mm时,≥480 (2)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 当试棒直径:d=9mm时,≥230;d=12mm时,≥260;d=15mm时,≥280 (3)伸长率δ (%) 当试棒直径:d=9mm时,≥10;d=12mm时,≥7;d=15mm时,≥4 (4)硬度:≤220HB (5)试样尺寸,试棒直径:d=9mm;d=12mm;d=15mm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由供方定) 金相组织:小断面尺寸:铁素体。大断面尺寸:表面区域--铁素体;中间区域--珠光体+铁素体+退火碳;心部区域--珠光体+退火碳 中日美部分不锈钢化学成分对比表 '); //-->

球墨铸铁性能及相关数据 '); //--> 材料名称:球墨铸铁 牌号:QT600-3 标准:GB 1348-88 ●特性及适用范围: 为珠光体型球墨铸铁,具有中高等强度、中等韧性和塑性,综合性能较高,耐磨性和减振性良好,铸造工艺性能良好等特点。能通过各种热处理改变其性能。主要用于各种动力机械曲轴、凸轮轴、连接轴、连杆、齿轮、离合器片、液压缸体等零部件 ●化学成份: 碳 C :3.56~3.85 硅 Si:1.83~2.56 锰 Mn:0.49~0.70 硫 S :0.016~0.045 磷 P :0.035~0.058 镁 Mg:0.041~0.067 注:RxOy:0.033~0.049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600 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370 伸长率δ (%):≥3 硬度:190~270HB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由供方定,以下为某试样的热处理规范,供参考) 930℃,2h正火空冷, 600℃,2h,回火空冷 金相组织:珠光体+铁素体

质量部组织机构图

品管部组织架构图 图中各缩写词含义如下: QC: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E: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LQC: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SQA:Source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控制DCC:Document Control Center 文控中心PQA: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制程品质保证FQA: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DAS:Defects Analysis System 缺陷分析系统FA: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CPI: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 连续工序改善CS: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TRAINNING:培训

一供应商品质保证(SQA) 1.SQA概念 SQA即供应商品质保证,是通过在供应商处设立专人进行抽样检验,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从最源头实施品质保证的一种方法。是以预防为主思想的体现。 2.SQA组织结构 3.主要职责 1)对从来料品质控制(IQC)/生产及其他渠道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把结果反馈给供应商,并要求改善。 2)根据派驻检验员提供的品质情报对供应商品质进行跟踪。 3)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品质隐患。 4)根据实际不定期给供应商导入先进的品质管理手法及检验手段,推动其品质保证能力的提升。 5)根据公司的生产反馈情况、派驻人员检验结果、供应商对投诉反应速度及态度进行排序,为公司对供应商的取舍提供依据。 4.供应商品质管理的主要办法 1)派驻检验员 把IQC移至供应商,及早发现问题,便于供应商及时返工,降低供应商的品质成本,便于本公司快速反应,对本公司的品质保证有利。同时可以根据本公司的实际使用情况及IQC的检验情况,专门严加检查问题项目,针对性强。 2)定期审核 通过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供应商进行审核,有利于全面把握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要求改善,从而从体系上保证供货品质定期排序,此结果亦为供应商进行排序提供依据。 一般审核项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品质。 B.生产支持。 C.技术能力及新产品导入。

中、低、高碳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

碳钢 主要指力学性能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碳钢也叫碳素钢,含炭量WC小于2%的铁碳合金。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低碳钢 低碳钢(low carbon steel) 又称软钢, 含碳量从0.10%至0.30%低碳钢易于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 焊接和切削, 常用於制造链条, 铆钉, 螺栓, 轴等。 碳含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因其强度低、硬度低而软,故又称软钢。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一部分优质碳素结构钢,大多不经热处理用于工程结构件,有的经参碳和其他热处理用于要求耐磨的机械零件。 低碳钢退火组织为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其强廖和硬度较低,塑性和韧性较好。因此,其冷成形性良好可采用卷边、折弯、冲压等方法进行冷成形。这种钢翅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碳含量很低的低碳钢硬度很低,切削加工性不佳,淬火处理可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低碳钢有较大的时效倾向,既有淬火时效倾向,曩有形变时效倾向。当钢从高温较快冷却时,铁素体刮碳、氮过饱和,它在常温也能缓慢地形成铁的碳氮州物,因而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筻种现象称为淬火时效。低碳钢即使不淬火而空冷也乏产生时效。低碳钢经形变产生大量位错,铁素体中自碳、氮原子与位错发生弹性交互作用,碳、氮原子聚身在位错线周围。这种碳、氮原子与位错线的结合体称岁柯氏气团(柯垂耳气团)。它会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形变时效。形变时交比淬火时效对低碳钢的塑性和韧性有更大的危害性在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上有明显的上、下两,爪屈服点。占上屈服点出现直到屈服延伸结束,在试样表面出现d于不均匀变形而形成的表面皱褶带,称为吕德斯带。刁少冲压件往往因此而报废。其防止方法有两种。一种高预形变法,预形变的钢放置一段时间后冲压时也会产生吕德斯带,因此预形变的钢在冲压之前放置时间刁宜过长。另一种是钢中加入铝或钛,使其与氮形成稳目的化合物,防止形成柯氏气团引起的形变时效。 低碳钢一般轧成角钢、槽钢、工字钢、钢管、钢带{钢板,用于制作各种建筑构件、容器、箱体、炉体和农』机具等。优质低碳钢轧成薄板,制作汽车驾驶室、发电机罩等深冲制品;还轧成棒材,用于制作强度要求不i的机械零件。低碳钢在使用前一般不经热处理,碳含{在0.15%以上的经渗碳或氰化处理,用于要求表层{度高、耐磨性好的轴、轴套、链轮等零件。 低碳钢由于强度较低,使用受到限制。适当增加碳钢中锰含量,并加入微量钒、钛、铌等合金元素,可大大提高钢的强度。若降低钢中碳含量并加入少量铝、{量硼和碳化物形成元素,则可得到超低碳贝氏体组够其强度很高,并保持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质量部组织架构

质量部 一、质量部组织架构: 二、质量部岗位工作职责: 1、质量部经理岗位工作职责: 第一条 质量部经理对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直接负责,协助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做好内部审核的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条 负责公司行政人事制度﹑质量方针﹑政策的遵照与执行; 第三条 本部门工作之领导、推动。所属职能人员工作的监督与评价; 第四条 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文件的编写与审核,保证质量制度的推动执行; 第五条 负责组织品质检验体系的设计,窗体、规程的拟定; 第六条 负责质量策划、质量仲裁、质量执行效果的签定,公司各部门质量业绩的考核; 第七条 负责质量异常的研究、改善;质量信息的收集、传导与回复; 第八条 负责质量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第九条 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第十条 负责对质量事故、质量缺陷进行追踪分析,并对质量事故、质量缺陷提出处理意见。 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第十一条 负责贯彻实施公司计量管理条例,保证公司计量器具、仪器的准确、灵敏、安全、可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第十二条 协助管理者代表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 品质控制组长 文控 文员 质量部经理 品质工程组长 生产线品质控制员PQC 最终品质 控制员 FQC 来料检验员 IQC 产品抽检员 不良品分析、缺陷分析 连续工序改善及客户服务 计量管理 产品试验 实验室

2、品质控制组长岗位工作职责: 第一条品质控制组长受质量部经理监督,直接向质量部经理汇报; 第二条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 第三条负责产品质量、组织纪律和环境卫生的管理以及QC人员的管理、样品的管理、相关QC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制程正常运作、品质稳定和提升; 第四条负责指导QC的工作,协调QC的工作,合理安排QC的工作; 第五条负责控制品质不良率和提升产品良率; 第六条负责对所属人员工作纪律和现场卫生等5S的管理与监督; 第七条负责对所有品管作业文件、检验规范等资料、样品和品管检具的管理; 第八条负责检测设备及公司计量器具的规范操作、维护保养; 第九条负责新进QC入职的岗前培训和所有QC的岗中培训与指导及对所属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包括新产品检验标准、SOP、限度样品、作业指导书的量产前培训以及各产品检验标准、SOP、限度样品、作业指导书、各岗位职责的岗中培训); 第十条及时妥善处理现场出现的和客诉客退的品质异常以及相关日常工作事务; 第十一条与其它部门人员密切沟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第十二条对各品质报表进行审核并按时上交; 第十三条按期完成工作报告及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质量指标; 第十四条遵守与推动质量方针、目标,执行公司质量制度、程序。 3、品质工程组长岗位工作职责: 第一条品质工程组长受质量部经理监督,直接向质量部经理汇报; 第二条负责制订品质控制计划和品质培训计划,并对QC和员工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包括新进员工的岗前品质要求培训); 第三条负责所有进料/制程/出货/客诉/客退品质管控、缺陷分析和品质处理(包括对外联络); 第四条负责生产连续过程改善及生产工序能力评价; 第五条负责客户投诉处理; 第六条负责检具设计、量具识别与分析;量仪设备自校或外送计量校准; 第七条负责制订品质检验标准; 第八条负责内部标准样品的签署、限度样品/拒收样品的制订或审查; 第九条负责跟进打样、试产状况,分析品管过程; 第十条负责督促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不锈钢的性能与特性.

不锈钢的性能与特性 一、不锈钢的组织性能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在工业中常用的钢铁材料中可以遇到的化学元素约二十多种。对于人们在与腐蚀现象作长期斗争的实践而形成的不锈钢这一特殊钢系列来说,最常用的元素有十几种,除了组成钢的基本元素铁以外,对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影响最大的元素是:碳、铬、镍、锰、硅、钼、钛、铌、钛、锰、氮、铜、钴等。这些元素中除碳、硅、氮以外,都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过渡族的元素。 实际上工业上应用的不锈钢都是同时存在几种以至十几种元素的,当几种元素共存于不锈钢这一个统一体中时,它们的影响要比单独存在时复杂得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考虑各元素自身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它们互相之间的影响,因此不锈钢的组织决定于各种元素影响的总和。 合金元素的作用—— 不锈钢含有基本金属(Base)铁和主要元素Cr、Ni,通过添加Cr、Ni以外的元素制造具有各种特性的不锈钢。 二、不锈钢的特性 1.一般特性

◆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 ◆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耐腐蚀性好 ◆强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 ◆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 ◆因为不必表面处理,所以简便、维护简单 ◆清洁,光洁度高 ◆焊接性能好 2、品质特性 2-1不锈钢的品质特性

2-2不锈钢的品质特性要求 ※各产品由于用途的不同,其加工工艺和原料的品质要求也不同。 2-3 品质要求特性微细项目 (1) 材质: ①DDQ(deep drawing quality)材:是指用于深拉(冲)用途的材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的软料,这种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延伸率较高(≧53%),硬度较低(≦170%),内部晶粒等级在7.0~8.0之间,深冲性能极佳。目前许多生产保温瓶、锅类的企业,其产品的加工比一般都比较高,SUS304 DDQ用材主要就是用于这些要求较高加工比的产品,当然加工比超过2.0的产品一般都需经过几道次的拉伸才能完成。如果原料延伸方面达不到的话,在加工深拉制品时产品极易产生裂纹、拉穿的现象,影响成品合格率,当然也就加大了厂家的成本;

常用球墨铸铁的性能和特点

常用球墨铸铁的性能和特点 ①灰口铸铁。灰口铸铁的组织由石墨和基体两部分组成。基体可以是铁素体、珠光体或铁素体加珠光体,相当于钢的组织。因此铸铁的组织可以看成是钢基体上分布着石墨。 灰口铸铁包括普通灰FI铸铁和孕育铸铁两种。灰口铸铁价格便宜、应用最广泛,在各类铸铁的总产量中,灰口铸铁占 80.o%以上。影响灰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主要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灰口铸铁中的碳、硅含量一般控制在碳 2.5%~ 4.0%,硅 1.0%~ 3.0%。 ②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机械洼能接近于钢,因铸造性能很好、成本低廉、生产方便,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球墨铸铁的成分要求比较严格,与灰口铸铁相比,它的含碳量较高,通常在 4.5%~ 4.7%范围内变动,以利于石墨球化。 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远远超过灰口铸铁,而与钢相当。因此对于承受静载的零件,使用球墨铸铁比铸钢还节省材料,而且重量更轻。不同基体的球墨铸铁,性能差别很大,球墨铸铁具有较好的疲劳强度,实验表明,球墨铸铁的扭转疲劳强度甚至超过459钢。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承受动载的零件是带孔或带台肩的,囡此用邀墨铸铁来岱益钢制造某些重要零件,如曲轴、连杆和凸轮轴等。 ③焉基铸铁。蠕墨铸铁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强铸铁材料。它的强度接近于球墨铸铁,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耐磨性;同时又有灰口铸铁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导热性。蠕墨铸铁是在一定成分的铁水中加入适量的蠕化剂经处理而炼成的。蠕化剂目前主要采用镁钛合金、稀土镁钛合金或稀土镁钙合金等。蠕墨铸铁在生产中主要用于生产汽缸盖、汽缸套、钢锭模和液压阀等铸件。 ④可锻铸铁。可锻铸铁是由白口铸铁通过退火处理得到的一种高强铸铁。它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可以部分代替碳钢。按退火方法不同,这种铸铁有黑心和自心两种类型。黑心可锻铸铁依靠石墨化退火来获得;白心可锻铸铁利用氧化脱碳退火来制取。 可锻铸铁常用来制造形状复杂、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的零件,如管接头和低压阀门等。这些零件用铸钢生产时,因铸造性能不好,工艺上困难较大,而用灰口铸铁时,又存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与球墨铸铁相比,可锻铸铁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工 艺处理简单等优点。尤其对于薄壁件,球墨铸铁还容易生成白口,需要进行高温退火,这时采用可锻铸铁更为适宜。 ⑤耐磨铸铁。在铸铁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得到。耐磨铸铁是在磨粒磨损条件下工作的铸铁,应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白口铸铁就属这类耐磨铸铁。但白口铸铁脆性较大,不能承受冲击荷载,因此在生产上常采用激冷的办法来获得耐磨铸铁。 ⑥耐热铸铁。耐热铸铁是在高温下工作的铸件,如炉底板、换热器、坩埚、热处理炉内的运输链条等。在灰口铸铁中加入铝、硅和镉等元素,一方面在铸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继续氧化;另一方面提高铸铁的临界温度,使基体变为单相铁素体,不发生石墨化过程,因此铸铁的耐热性得到改善。

品质部组织结构图

宁波通驰电器有限公司品管部组织结构

品管组织各岗位职责品质部职责 1.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写与审查? 2.组织编写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 3.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内部审核的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回收及存盘? 5.负责规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验收标准? 6.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方案”进行登记﹑检查和评价? 7.编制和管理“质量记录总览表” ? 8.负责产品样品﹑采购产品样品及主要原辅材料的验证? 9.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验证? 10.负责各工序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及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 11.负责不合格计量器具及对已检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评审? 12.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13.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检验和试验状态的确认? 14.负责对QMS﹑过程﹑产品监测的数据分析管理。

质量部主管 1﹒公司行政人事制度﹑质量方针﹑政策的遵照与执行? 2﹒质量制度的制订与推动执行? 3﹒本部门工作之领导﹑推动﹒所属职能人员工作的督导与评价? 4﹒组织品检体系的设计﹐窗体﹑规程之拟定? 5﹒负责质量策划﹑质量仲裁﹑质量执行效果的签定﹐公司各部门质量业绩的考核? 6﹒质量异常的研究﹑改善? 7﹒质量培训计划和制定与推动执行? 8﹒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9﹒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10﹒质量信息收集﹑传导与回复? 11﹒负责对QMS过程﹑产品监测的数据分析管理? 12﹒协助管代建立和维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文控文员 1.编制和管理“QMS文件总览表”? 2.编制和管理“质量记录总览表”?

3.编制和管理“适用法律和法规和外来标准总览表”? 4.部门文件之汇集﹑归档? 5.负责QMS文件的打印﹑发放﹑回收及存盘工作﹒ 6.制程质量管理能力分析与质量改良? 7.进料﹑在制品﹑成品质量检测规范的制订与推动执行? 8.品检样品的制作与检测? 9.量规﹑检验仪器的校正与管制? 10.负责来料﹑半成品﹑成品物理性能的检测工作﹐并作好相应的检测记录? 11.负责检测室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数据及产品检测记录的管理? 12.负责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检测室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 13.质量数据的汇集﹑汇总﹑分析? 14.品质报告之制作与发布? 15.品管图之绘制? 16.质量成本之计算﹒ 来料检验(IQC) 1﹒负责按照IQC检验规程对原辅材料进行来料检验或验证﹐并做好检验状态标识及检验记录工作?2﹒来料检验不合格时﹐有责任向品检主管反映?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1.C 碳是铸铁的基本组元,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碳石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碳渗碳体的形式存在,也正是碳在铸铁中的这种存在形式可把铸铁分成许多类型可把铸铁分成许多类型,在灰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7%-3.8%的范围内,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高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粗大的片状石墨,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但挠度较好;低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珠光体和细小的片状石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挠度较差。由于灰铸铁的成分位于共晶点附近,因此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对于亚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增加碳含量能提高流动性,反之,对于过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只有降低碳含量才能提高流动性。在QT中含C量高,析出的石墨数量多,石墨球数多,球径尺寸小,圆整度增加。提高含C量可以减小缩松体积,减小缩松面积,使铸件致密。但是含C量过高则降低缩松作用不明显,反而出现严重的石墨漂浮,且为保证球化所需要的残余Mg量要增多。 2.Si 硅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能减少碳在液态和固态铁中的溶解度,促进石墨的析出,因此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其作用为碳的1/3 左右,故增加硅量会增加石墨的数量,也会使石墨粗大;反之,减少硅量,会使石墨细小。在灰铸铁中,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1%-2.7%的范围

内,一般碳硅含量低可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流动性稍差;反之,碳硅含量高,流动性好,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当薄壁铸件出现白口时,可提高碳硅含量使之变灰;当厚壁铸件出现粗大的石墨时,应适当降低碳硅含量,并达到提高机械强度和硬度的目的。Si是Fe-C 合金中能够封闭r区的元素,Si使共析点的含C量降低。Si提高共析转变温度,且在QT中使铁素体增加的作用比HT要大。 HT中C、Si 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提高碳当量促使石墨片变粗、数量增多,强度和硬度下降。降低碳当量可以减少石墨数量、细化石墨、增加初析奥氏体枝晶数量,从而是提高灰铸铁力学性能常采取的措施。但是降低碳当量会导致铸造性能降低、铸件断面敏感性增加,硬度上升加工困难等问题。 3.Mn 锰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除少量固溶于铁素体以外,大部分溶入共析碳化物和渗碳体中,以复合碳化物的形态存在,加强了碳化物的形成,因此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故增加锰量会增大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数量。在灰铸铁中,锰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5%-1.4%的范围内,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中和硫的有害作用,生成MnS及(F e、Mn)S 化合物,以颗粒状分布于机体中。这些化合物的熔点在1600℃以上,不仅无阻碍石墨化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石墨化非自发性晶核。二是稳定和细化珠光体,在此含量范围内,随锰含量的增加,铸铁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降低。 在QT中Mn的作用是形成碳化物和珠光体。对于厚大断面的QT件来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及答案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2011级硕士研究生适用 一、名词解释(20分) 原子半径,电负性,相变增韧、Suzuki气团 原子半径: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是概率分布不同,因此对原子来说不存在固定的半径。根据原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原子半径一般可分为三种: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瓦尔斯半径。通常把统和双原子分子中相邻两原子的核间距的一半,即共价键键长的一半,称作该原子的共价半径(r c);金属单质晶体中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金属半径(r M);范德瓦尔斯半径(r V)是晶体中靠范德瓦尔斯力吸引的两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如稀有气体。 电负性:Parr等人精确理论定义电负性为化学势的负值,是体系外势场不变的条件下电子的总能量对总电子数的变化率。 相变增韧:相变增韧是由含ZrO2的陶瓷通过应力诱发四方相(t相)向单斜相(m相)转变而引起的韧性增加。当裂纹受到外力作用而扩展时,裂纹尖端形成的较大应力场将会诱发其周围亚稳t-ZrO2向稳定m-ZrO2转变,这种转变为马氏体转变,将产生近4%的体积膨胀和1%-7%的剪切应变,对裂纹周围的基体产生压应力,阻碍裂纹扩展。而且相变过程中也消耗能量,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断裂韧性。 Suzuki气团: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这种不均匀分布的溶质原子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也成为Suzuki气团。 二、简述位错与溶质原子间有哪些交互作用。(15分) 答:从交互做作用的性质来说,可分为弹性交互作用、静电交互作用和化学交互作用三类。 弹性交互作用: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主要来源于溶质原子与基体原子间由于体积不同引起的弹性畸变与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形成Cottrell气团,甚至Snoek气团对晶体起到强化作用。弹性交互作用的另一种情况是溶质原子核基体的弹性模量不同而产生的交互作用。 化学交互作用:基体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 静电交互作用:晶体中的位错使其周围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晶格体积发生弹性畸变,晶格畸变将导致自由电子的费米能改变,对于刃型位错来讲,滑移面上下部分晶格畸变量相反,导致滑移面两侧部分的费米能不相等,导致位错周围电子需重新分布,以抵消这种不平衡,从而形成电偶极,位错线如同一条电偶极线,在它周围存在附加电场,可与溶质原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 三、简述点缺陷的特点和种类,与合金的性能有什么关系(15分) 答:点缺陷对晶体结构的干扰作用仅波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的缺陷。它的尺寸在所有方向上均很小。其中最基本的点缺陷是点阵空位和间隙原子。此外,还有杂质原子、离子晶体中的非化学计量缺陷和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缺陷等。 在较低温度下,点缺陷密度越大,对合金电阻率影响越大。另外,点缺陷与合金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间隙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

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

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在工业中常用的钢铁材料中可以遇到的化学元素约二十多种。对于人们在与腐蚀现象作长期斗争的实践而形成的不锈钢这一特殊钢系列来说,最常用的元素有十几种,除了组成钢的基本元素铁以外,对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影响最大的元素是:碳、铬、镍、锰、硅、钼、钛、铌、钛、锰、氮、铜、钴等。这些元素中除碳、硅、氮以外,都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过渡族的元素。 实际上工业上应用的不锈钢都是同时存在几种以至十几种元素的,当几种元素共存于不锈钢这一个统一体中时,它们的影响要比单独存在时复杂得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考虑各元素自身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它们互相之间的影响,因此不锈钢的组织决定于各种元素影响的总和。 1.各种元素对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1-1.铬在不锈钢中的决定作用 决定不锈钢性属的元素只有一种,这就是铬,每种不锈钢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铬。迄今为止,还没有不含铬的不锈钢。铬之所以成为决定不锈钢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钢中添加铬作为合金元素以后,促使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向有利于抵抗腐蚀破坏的方面发展。这种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说明: ①铬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 ②铬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 钝化是由于阳极反应被阻止而引起金属与合金耐腐蚀性能被提高的现象。构成金属与合金钝化的理论很多,主要有薄膜论、吸附论及电子排列论。

1-2. 碳在不锈钢中的两重性 碳是工业用钢的主要元素之一,钢的性能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碳在钢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不锈钢中碳的影响尤为显着。碳在不锈钢中对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碳是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并且作用的程度很大(约为镍的30倍),另一方面由于碳和铬的亲和力很大,与铬形成—系列复杂的碳化物。所以,从强度与耐腐烛性能两方面来看,碳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 认识了这一影响的规律,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使用要求出发,选择不同含碳量的不锈钢。 例如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最起码的不锈钢——0Crl3~4Cr13这五个钢号的标准含铬量规定为12~14%,就是把碳要与铬形成碳化铬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后才决定的,目的即在于使碳与铬结合成碳化铬以后,固溶体中的含铬量不致低于%这一最低限度的含铬量。 就这五个钢号来说由于含碳量不同,强度与耐腐蚀性能也是有区别的, 0Cr13~2Crl3钢的耐腐蚀性较好但强度低于3Crl3和4Cr13钢,多用于制造结构零件,后两个钢号由于含碳较高而可获得高的强度多用于制造弹簧、刀具等要求高强度及耐磨的零件。又如为了克服18-8铬镍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可以将钢的含碳量降至%以下,或者加入比铬和碳亲和力更大的元素(钛或铌),使之不形成碳化铬,再如当高硬度与耐磨性成为主要要求时,我们可以在增加钢的含碳量的同时适当地提高含铬量,做到既满足硬度与耐磨性的要求,又兼顾—定的耐腐蚀功能,工业上用作轴承、量具与刃具有不锈钢9Cr18和9Cr17MoVCo钢,含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