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4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4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4

第四次实验

第一部分线性控制系

统的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和掌握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伯德图)的构造及绘制方法。

3) 了解和掌握利用频率法建模的方法、步骤和基本原理。

4) 掌握二阶开环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L(ω)和相频特性φ(ω),实频特性Re(ω)和虚频特性Im(ω)的计算方法。

5) 了解和掌握欠阻尼Ⅰ型二阶闭环系统中的自然频率Wn、阻尼比ζ对谐振频率Wr和谐振峰值L(Wr)的影响,及Wr和L(Wr)的计算方法。

6) 了解阻尼比ζ对开环参数幅值穿越频率Wc和相位裕度γ的影响及幅值穿越频率Wc和相位裕度γ的计算方法。

7) 了解和掌握Ⅰ型二阶闭环系统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和幅相曲线的构造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于稳定的线性系统,当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其输出也是一个正弦信号,频率和输出信号的频率相同,但幅值和相角发生了变化。其幅值和相角只与系统参数及输入正弦函数的频率有关,即每改变一次角频率,都将得到一个幅值比和相位差,这两个值分别属于频率特性中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上的两个点。不断改变角频率,所测得的一组值构成了频率特性。对一般系统,输入为

x(t)=Xsin(wt+)

t->∞时:输出为

y(t)=Ysin(wt+)

幅值比为A=,记A(w)幅频特性,相角差为φ= ?,φ(w)为相频特性。

频域分析法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它以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作为数学模型,以伯德图或其他图表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二阶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电路如图

(1)按模拟电路连接电路

(2)描绘系统的闭环对数幅频、相频

特性曲线。

用MATLAB画出该二阶闭环系统的伯德图进行对比。

程序如下:

num=25;

den=[0.1,1,25];

sys=tf(num,den);

margin(sys)

[gm,pm,wcg,wcp]=margin(sys

)

所得的结果如图所示:

我们发现与实验所得伯德图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正确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伯德图)的构造及绘制方法,学会了利用频率法建模的方法、步骤和基本原理。

五、思考题

1. 实验建模和机理建模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实验建模?

答:实验建模是建立在实验之上的,我们不知道其内部机理,即通过实验来得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进而分析系统的作用。而机理建模是建立在系统的内部机理之上,列写出方程式,从而获取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来分析系统。

在不知道系统内部构成,系统机理复

杂,不易机理建模,或者对系统内部

某一机理不是很清楚时,就通过实验

建模的方法,得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进而分析系统。

2. 采用相同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分别完成对积分和比例积分微分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推导。

答:积分环节传递函数为

G(s)==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 =Kp++KpTds

3. 改变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增加或减少积分环节,观察其相频曲线中相角的变化从而分析思考积分环节的作用。

答: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积分环节的作用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4. 说明实际应用中,开环和闭环的不同。

答:开环没有反馈而闭环有反馈。5. 仔细观察对比开环和闭环幅频特性,可以发现在低频和高频段两条曲线趋向重合,请分析原因。

答:在低频和高频段,开环和闭环的幅频率特性逐渐趋向于相同的状态,所以两条曲线逐渐趋向重合,而在中频段,闭环和开环的幅度受到频率的影响较大所以两条曲线的差别较大。

第二部分串联超前校正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超前校正的原理。

2) 了解和掌握利用闭环和开环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完成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的计算方法。

3) 掌握在被控系统中如何传入超前校正网络,构建一个性能满足指标要求的新系统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状态反馈是在被控对象已确定,在给定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要求设计者选择控制器(校正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使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一个性能满足指标要求的系统。频域法校正主要是通过被控对象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伯德图)观察和分析实现的。

超前校正的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使中频段斜率由-40dB/dec 变为-20dB/dec并占据较大的频率范围,从而使系统相角裕度增大,动态过程超调量下降,并使系统开环截止频率增大,闭环系统带宽增大,响应速度也加快。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按照模拟电路图连接电路。其开环传递函数G(s)=

2) 为便于实验中响应曲线的观察,由函数发生器输出矩形波(连续的正输出的阶跃信号)作为输入系统的输入Ui,用虚拟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采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

号。

运行相关程序,选择“线性系统时域分析”选项,再单击“启动实验项目”按钮,弹出实验界面,调节函数发生器使之输出矩形波幅度为2.5V左右,正脉冲宽度≥3s。

3) 运行、观察、记录。

单击“开始”按钮,得到一个完整波形之后,单击“停止”按钮,用示波器观察系统阶跃响应,被测系统输出的时域特性曲线

然后移动游标测量超调量、峰值时间及调节时间。

未校正系统的时域特性曲线

超调量为Mp=57.2%,峰值时间为tp=0.332s,调节时间为ts=1.8s

运用matlab画出伯德图

在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的开环伯德图上测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γ=19°。

加入串联超前校正后系统的时域特性曲线以及运用matlab绘制的伯德图

实验结果:系统校正之前超调量为57.2%,调节时间为1.8s

,加入超前校正环节,超

调量变为了17.7%,调节时间变为了

0.38s,可以发现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运用系统的伯德图来得到系统的串联超前校正的参数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用基本环节来构建超前校正网络的方法。

五、思考题

思考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结合。

答:在频域上,超前会提高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滞后会降低开环截止频率,这是频域上最明显的特征。时域上比较直观,超前校正可以改善动态性能

但是由于对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减小了,所以抗干扰能力下降,滞后校正可以改善稳态性能和增大稳定裕度,但是相对的也会使响应速度变慢。

实际应用中,经常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用超前校正来改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用滞后校正改善稳态性能,提高稳态精度。二者结合,会使系统得到很好的校正。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语言实验六磁盘文件存取实验报告

第六章磁盘文件存取实验(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理解文件、目录的概念; 2.了解FCB(文件控制块)方式文件管理方法; 3.掌握文件代号式文件存取方式; 4.学习使用文件指针读取文件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windows; 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单元 DOS功能调用中断(INT 21H)提供了两类磁盘文件管理功能,一类是FCB(文件控制块)方式,另一类是文件代号式存取方式。 对于文件的管理,实际上是对文件的读写管理,DOS 设计了四种存取文件 方式:顺序存取方式、随机存取方式、随机分块存取方式和代号法存取方式。文件的处理步骤 A)写之前必须先建立文件、读之前必须先打开文件。 B)写文件之后一定要关闭文件。通过关闭文件,使操作系统确认此 文件放在磁盘哪一部分,写后不关闭会导致写入文件不完整。 1、文件代号式存取方式: 当用户需要打开或建立一个文件时,必须提供文件标识符。文件标识符用ASCII Z 字符串表示。ASCII Z 字符串是指文件标识符的ASCII 字符串后面再加1 个“0”字符。文件标识符的字符串包括驱动器名、路径名和文件名。其格式为 [d:][path]filename[.exe] 其中d 为驱动器名,path 为路径名,.exe 为文件名后缀。 中断 21H 提供了许多有关目录和文件操作的功能,其中文件代号式存取方式常用的功能如下: 2、操作目录的常用功能 39H——创建目录 3BH——设置当前目录 3AH——删除目录 47H——读取当前目录 有关中断功能的详细描述和调用参数在此从略,需要查阅者可参阅相关资料 之目录控制功能。 3、用文件句柄操作文件的常用功能 3CH——创建文件 4EH——查找到第一个文件 3DH——打开文件 4FH——查找下一个文件 3EH——关闭文件 56H——文件换名 3FH——读文件或设备 57H——读取/设置文件的日期和时间 40H——写文件或设备 5AH——创建临时文件 41H——删除文件 5BH——创建新文件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时段: 成绩: 工学院自动化系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K R K R R R Z Z s G 200,1002)(211 212==-=-=- =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3所示。 三、实验内容 按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 ② 惯性环节11)(1+= s s G 和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s s G =)(1 ⑤ 比例+微分环节(PD )2)(1+=s s G 和1)(2+=s s G ⑥ 比例+积分环节(PI )s s G 11)(1+=和s s G 211)(2+=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1-3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

①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s G 和2)(1=s G ②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1+= s s G 和1 5.01)(2+=s s G 11)(1+= s s G 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子程序有关基本知识,学会子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主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调用关系及调用方法; 3、掌握汇编语言字符串处理方法; 4、掌握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数制转换程序实现方法。 二、实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惠普64 位一体化计算机及局域网; 2、软件环境:windows 8,红蜘蛛管理系统,MASM for Windows。 三、实验相关知识 把功能相对独立的程序段单独编写和调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供程序使用,就性成子程序。子程序可以实现源程序的模块化,可简化源程序结构,可以提高编程效率。 1) 子程序的定义语句格式 汇编语言子程序以proc 语句行开始,以endp 语句行结束。如: 过程名PROC near[或far] 过程体 .......................... 过程名ENDP 在主程序中用CALL 过程名调用。主程序和子程序之间传递参数通常通过栈来进行,当然也可以用某些缺省的寄存器或内存来传递。但以通过栈来传递参数程序的通用性最强。 2) 子程序调用说明 子程序从PROC 语句开始,以ENDP 语句结束,程序中至少应当包含一条RET 语句用以返回主程序。在定义子程序时,应当注意其距离属性:当子程序和调用程序在同一代码段中时,用NEAR 属性;当子程序及其调用程序不在同一个代码段中时,应当定义为FAR 属性。当由DOS 系统进入子程序时,子程序应当定义为FAR 属性。为执行子程序后返回操作系统,在子程序的前几条指令中设置返回信息。 3) 子程序使用中的问题 A、主程序调用子程序是通过CALL 指令来实现的。子程序执行后,通过RET 指令, 返回主程序调用指令CALL 的下一条指令,继续执行主程序。一个子程序可以由 主程序在不同时刻多次调用。如果在子程序中又调用了其他的子程序,则称为子程 序的嵌套。特别是当子程序又能调用子程序本身时,这种调用称为递归。 B、调用子程序时寄存器及所用存储单元内容的保护。如果子程序中要用到某些寄存器 或存储单元时,为了不破坏原有的信息,要将寄存器或存储单元的原有内容压栈保 护,或存入子程序不用的寄存器或存储单元中。 C、用于中断服务的子程序则一定要把保护指令安排在子程序中,这是因为中断是随机 出现的,因此无法在主程序中安排保护指令。 D、调用程序在调用子程序时需要传送一些参数给子程序,这些参数是子程序运算中所 需要的原始数据。子程序运行后要将处理结果返回调用程序。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 的传递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地址,统称为参数传递。 E、参数传递必须事先约定,子程序根据约定从寄存器或存储单元取原始数据(称入口 参数);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称出口参数)送到约定的寄存器或存储单元,返回到调用程序。参数传递一般有下面三种方法:用寄存器传递:适用于参数传递较少、

2003-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889数据结构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北京理工大学《889数据结构》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北理工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北理工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北理工。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北理工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北理工《数据结构》全套资料包含: 一、北京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历年考研真题 2016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15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14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13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08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07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06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05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04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2003年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真题 二、北京理工大学889《数据结构》考研经验总结。 注意了:北理工889数据结构是近几年开始的科目,以前都是跟其他科目综合考试,2008年之后真题为回忆版,请大家了解好了再买,这些都是纯真题,买后不能退款。 三、北理工《数据结构》期末试题10套及答案。... 四、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复习提纲。 五、北理工《数据结构》考研题库及答案。 六、、严蔚敏《数据结构》全套教学视频48课时。(电子版) 七、、严蔚敏《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以下为截图及预览: 2007年真题

自动化控制实验报告(DOC 43页)

自动化控制实验报告(DOC 43页)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013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〇一五年五月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一(3.1.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达式 2. 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典型环节的结构图及传递函数 方 框 图 传递函数 比例 (P ) K (S) U (S) U (S)G i O == 积分 (I ) TS 1 (S)U (S)U (S)G i O == 比例积分 (PI ) )TS 1 1(K (S)U (S)U (S)G i O +== 比例微分 (PD ) )TS 1(K (S) U (S) U (S)G i O +== 惯性 TS 1K (S)U (S)U (S)G i O += =

环节 (T) 比例 积分 微分 (PI D) S T K S T K K (S) U (S) U (S) G d p i p p i O + + = =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改变被测环节的各项电路参数,画出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曲线,观测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运行LABACT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下的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中的相应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具体用法参见用户手册中的示波器部分。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所示。 图3-1-1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传递函数: 1 (S) (S) (S) R R K K U U G i O= = = ;单位阶跃响应: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语言实验报告实验五 子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五子程序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结构; 2.熟悉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方法; 3.熟悉利用汇编语言子程序参数传递方法; 4.熟悉汇编语言字符串处理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5.掌握利用汇编语言实现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数制转换程序实现方法。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windows; 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 A)子程序知识要点: 1、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语句; 过程名 PROC [near/far] 过程体 RET 过程名 ENDP 2.子程序结构形式 一个完整的子程序一般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子程序的说明部分 在设计了程序时,要建立子程序的文档说明,使用户能清楚此子程序的功能和调用方法. 说明时,应含如下内容: .子程序名:命名时要名中见意. .子程序的功能:说明子程序完成的任务; .子程序入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所需参数及存放位置; .子程序出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结果的参数及存放位置; .子程序所占用的寄存器和工作单元; .子程序调用示例; 2、)掌握子程序的调用与返回 在汇编语言中,子程序的调用用CALL,返回用RET 指令来完成。 .段内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指令与子程序同在一个段内。因此只修改IP; .段间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与子程序分别在不同的段,因此在返回时,需同时修改CS:IP。 3.)子程序的现场保护与恢复 保护现场:在子程序设计时,CPU 内部寄存器内容的保护和恢复。 一般利用堆栈实现现场保护和恢复的格式: 过程名PROC [NEAR/FAR]

17春北理工《操作系统》在线作业

2017秋17春北理工《操作系统》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操作系统中有一类程序,其执行过程不可中断,该程序叫做:( ) A. 过程 B. 子程序 C. 原语 D. 模块机制 正确答案: 2.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使用计算机的程序一级的接口为() A. 原语 B. 进程管理 C. 命令接口 D. 系统调用 正确答案: 3. 请求分页系统管理中,若把页面的尺寸增加一倍,程序顺序执行时,其缺页中断次数一般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正确答案: 4. 以下关于主存空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主存储器的空间分成三部分:系统区、用户区和缓冲区 B. 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接口信息、操作系统的管理信息和程序等存放在主存储器的系统区 C. 所有的程序存放在用户区 D. 存储管理是对主存储器空间的各部分如系统区、用户区等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 5.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闲区在空闲区表中按()次序排列 A. 容量递增 B. 容量递减 C. 地址递增 D. 地址递减 正确答案: 6. 一个功能强的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 A. 连续结构 B. 串联结构

C. 索引结构 D. 三者都不对 正确答案: 7. UNIX系统中,()是实现把一个进程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功能的机制。 A. 普通文件 B. 特殊文件 C. 目录文件 D. 管道文件 正确答案: 8.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 是任意的 D.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正确答案: 9.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采用动态重定位,在必要时可以改变装入的作业在主存中的存放区域 B. 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支持“程序浮动” C. 采用静态重定位的系统不支持“程序浮动” D. 采用动态和静态重定位的系统都支持“程序浮动” 正确答案: 10. 吞吐量是指:( ) A.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信息量 B. 操作系统响应进程命令需要的信息量 C. 完成作业或进程所需要的信息量 D. 都不对 正确答案: 11. 计算机系统的二级存储包括() A.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B. ROM和RAM C. 超高速缓存和内存储器 D. CPU寄存器和主存缓冲区 正确答案: 12. 最佳适应算法通常是将空闲区按()排列 A. 地址大到小 B. 地址小到大 C. 空间大到小 D. 空间小到大 正确答案: 13. 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最简单的方案是( ) A. 分页式存储管理 B. 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C. 分段式存储管理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典型环节的时域相应 实验地点: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7 年 3 月22 日 指导教师:乔学工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TDN-ACC+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相应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或TD-ACS)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下面列出各典型环节的方框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实验前应熟悉了解。 1.比例环节 (P)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K S Ui S Uo =) () ( (3)阶跃响应:) 0()(≥=t K t U O 其中 01/R R K =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对照曲线: ① 取R0 = 200K ;R1 = 100K 。 ② 取R0 = 200K ;R1 = 200K 。

2.积分环节 (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TS S Ui S Uo 1 )()(= (3)阶跃响应: ) 0(1)(≥= t t T t Uo 其中 C R T 0=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 取R0 = 200K ;C = 1uF 。 ② 取R0 = 200K ;C = 2uF 。

1 Uo 0t Ui(t) Uo(t)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 0.4s 1 Uo 0t Ui(t) Uo(t) 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0.4s 10V 无穷 3.比例积分环节 (P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3)阶跃响应: (4)模拟电路图: (5)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取 R0 = R1 = 200K;C = 1uF。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②取 R0=R1=200K;C=2uF。 K 1 + U i(S)+ U o(S) + Uo 10V U o(t) 2 U i(t ) 0 0 .2s t Uo 无穷 U o(t) 2 U i(t ) 0 0 .2s t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试题

一、数制转换,以下数为带符号数,表达成字节或字的形式:(10分) (-327)10 = ()2 (70b6)16=()10 (11010001)2 =()10 (0101010101011001)2=()10 ( 2572)10 =()16 二、指出划线部分的寻址方式,并计算其物理地址:(10分) 已知: (CS)=2100H, (DS)=2400H, (ES)=2800H, (SS)=2600H, (BX)=0600H, (DI)=0200H, (SI)= 0300H, (BP)=0400H, BUF=1000H 1、MOV CL ES:[1500H] ;寻址方式:物理地址: 2、CMP SI, [DI] ;寻址方式:物理地址: 3、ADD AX, BUF [BP] [SI] ;寻址方式:物理地址: 4、CALL WORD PTR CS:[SI] ;寻址方式:物理地址: 5、LEA DX, [BX+SI] ;寻址方式:物理地址: 三、已知一程序数据段如下,请在右边表格中填写该数据段数据存储的形式。(12 分,未初始化的单元填写“xx”) DATA SEGMENT Array C=50H BUFFER DB 'B',0BH, B_BYTE LABEL BYTE DATA1 DW 0FFAAH ORG $+1 DATA2 DW B_BYTE DATA3 DW C DATA4 DB 3 DUP(20H),0FFH DATA ENDS 四、写出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并逐条注释每条指令。

1. 该程序段执行后,BX= .,为什么?(用图表示)(9分)ADDR DW PROC0,PROC1,PROC2,PROC3,PROC4,PROC5,PROC6 DW PROC7,PROC8,PROC9 LEA SI,ADDR ADD SI,2 MOV BX,[SI] INC SI INC SI PUSH BX MOV AX,[SI] INC SI INC SI PUSH AX PUSH BP MOV BP,SP MOV DX,[BP+2] CALL [SI] … PROC1 PROC MOV BX,1 RET PROC1 ENDP PROC2 PROC MOV BX,2 RET PROC2 ENDP PROC3 PROC MOV BX,3 RET PROC3 ENDP 余此类推… (9分)2. 下面这段程序的功能是。

北理工应用文在线作业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文写作在线作业答案 北理工应用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阶段第一阶段 第2阶段第二阶段 计划的标题同许多事务文书一样,不必写明时限 写总结不一定要按照完成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调查报告可以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供领导决策参考 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任务作出预想性安排的文种是 总结的开头包括的内容,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 调查报告在格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一般包括 计划的种类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其内容分,可将其分为

综合性计划和 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成绩收获、____________、经验体会等几部分内容 关于计划的主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总结主体的主要内容包括 条款式合同适用于工程承包、科技合作、合作生产、技术引进等内容比较的经济合同。 招标、投标文书最为突出的两大特点是竞争性和公开性。 我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下列计划标题拟定恰当的一项是 写作调查报告,在表达方式上,要做到 一篇演讲稿的结尾以极富鼓动性的言辞号召人们为某种目的、某种理想而行动起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叫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各项内容中不能省去的一项是

是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完成某一项审计工作后,向委托者或授权者提交的情况书面报告。投标书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设计并送给投标单位的。 审计报告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3阶段第三阶段 个人请柬应一人一柬,夫妻也不可合写一柬。 撰写欢迎词要大量选择感情色彩浓烈,感染力量强大的形容词、比喻词、象征词。 启事的标题可以只用事由表示。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被称作(),它将消息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概括出来,并吸引读者。 通讯写作首先要注意 不管是欢迎词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愉悦心情,还是欢送词表达亲朋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具有的特点是( )。 着重记述社会变化、风土人情和建设状况,并在报纸上常以“巡礼”、“侧记”等形式出现的新闻体裁是____________。 广播稿主要使用语言来影响听众,所以_________是其最大特色。 消息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从写作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四类。 请柬结尾的礼貌用语有 一般书信常用于个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是个人写给单位或集体的 申请书内容比较单纯,一般一事一书 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联系接洽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体,它只具有介绍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属于 下列材料不适合写贺信的是 下面关于悼词写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书信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目的和范围可分一般书信和( )两大类 下列语句叙述有错误的有 报告要反映工作实践,是可以运用某些修辞手法写得生动些,但有些修辞手法是不能使用的。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响应曲线,测定过渡过程时间T s 2、建立二阶系统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的响应曲线,并测定超调量及过渡过程时间T s 四、实验原理及实验数据 一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 由电路图可得,取则K=1,T分别取:0.25, 0.5, 1 T 0.25 0.50 1.00 R2 0.25MΩ0.5M Ω1MΩ C 1μ1μ1μ T S 实测0.7930 1.5160 3.1050 T S 理论0.7473 1.4962 2.9927 阶跃响应曲线图1.1 图1.2 图1.3 误差计算与分析 (1)当T=0.25时,误差==6.12%; (2)当T=0.5时,误差==1.32%; (3)当T=1时,误差==3.58% 误差分析:由于T决定响应参数,而,在实验中R、C的取值上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导线的连接上也存在一些误差以及干扰,使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是本实验误差在较小范围内,响应曲线也反映了预期要求,所以本实验基本得到了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结果可看出,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是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特征有T确定,T越小,过度过程进行得越快,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二阶系统 图1.1 图1.2 图1.3

系统传递函数: 令 二阶系统模拟线路 0.25 0.50 1.00 R4 210.5 C2 111 实测45.8% 16.9% 0.6% 理论44.5% 16.3% 0% T S实测13.9860 5.4895 4.8480 T S理论14.0065 5.3066 4.8243 阶跃响应曲线图2.1 图2.2 图2.3 注:T s理论根据matlab命令[os,ts,tr]=stepspecs(time,output,output(end),5)得出,否则误差较大。 误差计算及分析 1)当ξ=0.2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 2)当ξ=0.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3.7%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 4)当ξ=1时,超调量的绝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6% 误差分析:由于本试验中,用的参量比较多,有R1,R2,R3,R4;C1,C2;在它们的取值的实际调节中不免出现一些误差,误差再累加,导致最终结果出现了比较大的误差,另外,此实验用的导线要多一点,干扰和导线的传到误差也给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误差。但是在观察响应曲线方面,这些误差并不影响,这些曲线仍旧体现了它们本身应具有的特点,通过比较它们完全能够了解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不影响预期的效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可以看出,当ωn一定时,超调量随着ξ的增加而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时没有了超调;而调节时间随ξ的增大,先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后又增大了。 经理论计算可知,当ξ=0.707时,调节时间最短,而此时的超调量也小于5%,此时的ξ为最佳阻尼比。此实验的ξ分布在0.707两侧,体现了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随ξ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2.2 图2.1 图2.3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算术运算类操作实验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了解汇编语言中的二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BCD 码的表示形式; 2、掌握各类运算类指令对各状态标志位的影响及测试方法; 3、熟悉汇编语言二进制多字节加减法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4、熟悉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乘法和除法指令的使用; 5、掌握符号位扩展指令的使用。 6、掌握 BCD 码调整指令的使用方法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 windows; 2、软件环境:装有 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 1、加减法处理指令 主要有加法指令 ADD,带进位加法 ADC,减法指令 SUB,带进位减法指令 SBB。 2.乘除法指令和符号位扩展指令 主要有无符号数乘法指令MUL,带符号数乘

法指令IMUL,无符号数除法指令DIV,带符号数除法指令 IDIV,以及符号位从字节扩展到字的指令 CBW 和从字扩展到双字的指令 CWD。 3.BCD 码的调整指令 主要有非压缩的BCD 码加法调整指令DAA,压缩的 BCD 码减法调整指令 DAS,非压缩的 BCD 码加法调整指令 AAA,非压缩的 BCD 码减法调整指令 AAS,乘法的非压缩 BCD码调整指令 AAM,除法的非压缩 BCD 码调整指令 AAD。 8088/8086 指令系统提供了实现加、减、乘、除运算的上述基本指令,可对表 1 所示的数据类型进行数据运算。 表 1-2-1 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对于两组无符号数,087H 和 034H,0C2H 和5FH,试编程求这两组数的和差积商,并考虑计算结果对标志寄存器中状态标志位的影响:(1)实验流程 将一组 操作数 分别用 ADD,SUB,MUL,DIV 运算 (2)实验代码: DATAS SEGMENT BUF1 DB 087H BUF2 DB 034H BUF3 DB 4 DUP(?);此处输入数据段代码 DATAS ENDS

西安交大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日期2014 年12月22 日专业班号交报告日期 2014 年 12月27日姓名学号 实验五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验设备 1.硬件平台——NI ELVIS 2.软件工具——LabVIEW 二、实验任务 1.使用NI ELVIS可变电源提供的电源能力,驱动直流马达旋转,并通过改变电压改变 其运行速度; 2.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3.通过编程将可变电源所控制的马达和转速计整合在一起,基于计算机实现一个转速自 动控制系统。 三、实验步骤 任务一:通过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 任务二: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任务三:通过程序自动调整电源电压,从而逼近设定转速

编程思路:PID控制器输入SP为期望转速输出,PV为实际测量得到的电机转速,MV为PID输出控制电压。其中SP由前面板输入;PV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得到;将PID 的输出控制电压接到“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模块的电压输入控制端,控制可变电源产生所需的直流电机控制电压。通过不断地检测马达转速与期望值对比产生偏差,通过PID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达到直流电机转速的负反馈控制。 PID参数:比例增益:0.0023 积分时间:0.010 微分时间:0.006 采样率和待读取采样:采样率:500kS/s 待读取采样:500 启动死区:电机刚上电时,速度为0,脉冲周期测量为0,脉冲频率测量为无限大。通过设定转速的“虚拟下限”解决。本实验电机转速最大为600r/min。故可将其上限值设为600r/min,超过上限时,转速的虚拟下限设为200r/min。 改进:利用LabVIEW中的移位寄存器对转速测量值取滑动平均。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五实验报告概要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子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五子程序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结构; 2.熟悉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方法; 3.熟悉利用汇编语言子程序参数传递方法; 4.熟悉汇编语言字符串处理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5.掌握利用汇编语言实现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数制转换程序实现方法。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windows; 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 A)子程序知识要点: 1、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语句;过 程名PROC [near/far] 过程 体 RET 过程名ENDP 2.子程序结构形式一个完整的子程序一般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子程序的说明部分 在设计了程序时,要建立子程序的文档说明,使用户能清楚此子程序的功能和调用方法. 说明时,应含如下内容: .子程序名:命名时要名中见意. .子程序的功能:说明子程序完成的任务; .子程序入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所需参数及存放位置; .子程序出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结果的参数及存放位置; .子程序所占用的寄存器和工作单元; .子程序调用示例; 2、)掌握子程序的调用与返回在汇编语言中,子程序的调用用CALL,返回用RET指令 来完成。 .段内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指令与子程序同在一个段内。因此只修改IP; .段间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与子程序分别在不同的段,因此在返回时,需同时修改CS:IP。 3.)子程序的现场保护与恢复保护现场:在子程序设计时,CPU内部寄存器内容的

保护和恢复。 一般利用堆栈实现现场保护和恢复的格式:过程名PROC [NEAR/FAR] PUSH AX PUSH BX . . PUSH DX . . . POP DX . . . POP AX RET 过程名ENDP 4.子程序的参数传递方法 1.寄存器传递参数这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参数传递方式。 2.存储器单元传(变量)递参数 这种方法是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前,将入口参数存放到约定的存储单元中;子程序运行时到约定存储位置读取参数;子程序执行结束后将结果也放在约定存储单元中。 3.用堆栈传递参数 利用共享堆栈区,来传递参数是重要的的方法之一。 B)字符、字符串输入输出知识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从键盘输入数据并将结果等内容显示到屏幕上,方便程序控制及查看结果。汇编语言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分成两类,一是单个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一是字符串数据的输入输出。都可以通过DOS功能调用来实现,下面就分别介绍下用来实现数据输入输出的功能调用的使用方法。 1、单个字符输入 单个字符输入可以利用DOS的1号功能调用来完成,使用方法为: MOV AH,1 INT 21H 这两条语句执行后,光标会在屏幕上闪烁,等待输入数据,输入的数据以ASCII 码形式存储在AL寄存器中。 2、单个字符输出 单个字符输出可利用DOS2号功能调用来完成,使用方法为: MOV DL,’?’ MOV AH,2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语言练习题及答案1

一、 1.请任意输入一个字符串,将该串倒序后在屏幕上显示。 DATAS SEGMENT BUF DB 40 DB ? DB 40 DUP(0) ACC DB 0 CHAR DB ? DATAS ENDS STACKS SEGMENT DB 100 DUP(0) STACK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SS:STACKS START: MOV AX,DATAS MOV DS,AX MOV AH,0AH LEA DX,BUF INT 21H ; 输入字符串 MOV AH,0EH MOV AL,0DH INT 10H MOV AL,0AH INT 10H ;回车换行 LEA SI,BUF MOV AL,[SI+1] MOV AH,0 MOV ACC,AL INC SI ADD SI,AX L1: MOV DL,[SI] MOV AH,02H INT 21H DEC SI DEC ACC CMP ACC,0 JNZ L1 MOV AH,4CH INT 21H CODES ENDS END START 2.请任意输入一个字符串,统计其中空格和A的个数,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DATA SEGMENT BUF DB 100 DB ? DB 100 DUP(?) CHAR DB 0 ACC DB 0 SPACE DB 0 CHARA DB 0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DB 100 DUP(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DS:DATA,CS:CODE MAIN PROC FAR MOV AX,DA TA MOV DS,AX LEA DX,BUF MOV AH,0AH INT 21H ;输入 字符串 MOV AH,02H MOV DL,0DH INT 21H MOV DL,0AH INT 21H LEA SI,BUF MOV AL,[SI+1] MOV ACC,AL MOV SI,2 L: CMP BUF[SI],' ' JZ LSPACE CMP BUF[SI],'A' JZ LCHARA INC SI DEC ACC CMP ACC,0 JZ SHOW JMP L LSPACE: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73809

-150-100 -50 50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及阶跃响应分析 1、比例环节 可知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一个常数: 当Kp 分别为0.5,1,2时,输入幅值为1.84的正向阶跃信号,理论上依次输出幅值为0.92,1.84,3.68的反向阶跃信号。实验中,输出信号依次为幅值为0.94,1.88,3.70的反向阶跃信号, 相对误差分别为1.8%,2.2%,0.2%.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实际输出满足理论值。 2、 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传递函数为: (1)T=0.1(0.033)时,C=1μf (0.33μf ),利用MATLAB ,模拟阶跃信号输入下的输出信号如图: T=0.1 T=0.033 与实验测得波形比较可知,实际与理论值较为吻合,理论上T=0.033时的波形斜率近似为T=0.1时的三倍,实际上为8/2.6=3.08,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满足理论条件。 3、 惯性环节 i f i o R R U U -=TS 1 CS R 1Z Z U U i i f i 0-=-=-=15 20

惯性环节传递函数为: K = R f /R 1,T = R f C, (1) 保持K = R f /R 1 = 1不变,观测T = 0.1秒,0.01秒(既R 1 = 100K,C = 1μf , 0.1μf )时的输出波形。利用matlab 仿真得到理论波形如下: T=0.1时 t s (5%)理论值为300ms,实际测得t s =400ms 相对误差为:(400-300)/300=33.3%,读数误差较大。 K 理论值为1,实验值2.12/2.28, 相对误差为(2.28-2.12)/2.28=7%与理论值 较为接近。 T=0.01时 t s (5%)理论值为30ms,实际测得t s =40ms 相对误差为:(40-30)/30=33.3% 由于ts 较小,所以读数时误差较大。 K 理论值为1,实验值2.12/2.28, 相对误差为(2.28-2.12)/2.28=7%与理论值较为接近 (2) 保持T = R f C = 0.1s 不变,分别观测K = 1,2时的输出波形。 K=1时波形即为(1)中T0.1时波形 K=2时,利用matlab 仿真得到如下结果: t s (5%)理论值为300ms,实际测得t s =400ms 相对误差为:(400-300)/300=33.3% 读数误差较大 K 理论值为2,实验值4.30/2.28, 1 TS K )s (R )s (C +-=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成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 专业方向工业工程与制造 班级110715 学号11071113 学生姓名吕龙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一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实验时间2013.10.30 实验编号同组同学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s。 2.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ζ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超调量σ%及过渡过程时间Ts。 三、实验原理 1.一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为: 模拟运算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由图得: 在实验当中始终取, 则, 取不同的时间常数T分别为: 0.25、 0.5、1。 记录不同时间常数下阶跃响应曲线,测量纪录其过渡过程时 ts。(取误差带)2.二阶系统: 其传递函数为:

令,则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根据结构图,建立的二阶系统模拟线路如图1-3所示: 图1-3 取,,则及 取不同的值, , ,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测量超调量σ%(取误差带),计算过渡过程时间Ts。 四、实验设备 1.HHMN-1型电子模拟机一台。 2.PC 机一台。 3.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4.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 1. 熟悉HHMN-1 型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2. 断开电源,按照实验说明书上的条件和要求,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 3. 将与系统输入端连接,将与系统输出端连接。线路接好后, 经教师检查后再通电。 4.运行软件,分别获得理论和实际仿真的曲线。 5.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实验结果图形,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完成

北京理工大学DSP实验一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利用DFT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实验一 利用DFT 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一、 实验目的 利用DFT 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研究不同数据长度、补零、加窗等对频率分辨率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 1.连续周期信号相对于离散周期信号,连续非周期信号相对于离散非周期信号,都可以通过时域抽样定理建立相互关系。因此,在离散信号的DFT 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时域抽样的步骤,就可以实现连续信号的DFT 分析。 2.利用DFT 计算连续周期信号X (t )的频谱的分析步骤: (1) 确定周期信号的基本周期T0; (2) 计算一个周期内的抽样点数N 。若周期信号的最高次谐频为p 次谐波pw0 ,则频谱中有2p+1根谱线;若周期信号的频谱无限宽,则认为集中信号90%以上(或根据工程允许而定)能量的前(p+1)次谐波为近似的频谱范围,其余谐波忽略不计。取N>=2p+1; (3) 对连续周期信号以抽样间隔T= T0 /N 进行抽样,得到x[k] ; (4) 利用FFT 函数对x[k]作N 点FFT 运算,得到X[m]; (5) 最后求得连续周期信号的频谱为X(nw0)=X[m]/N 。 三、 实验内容与分析 对1 23πππ+x(t )=cos(2ft)+cos(2f t)cos(2f t) ,

其中123f 2,f 2.5,f 3,t ms kHz kHz kHz ===的单位为 进行频谱分析: 1.由f 3,f 2h s h kHz f =≥ ,选择10kHz 的采样频率对x (t )进行时域采 样。 2.由x(t)可知,min f 0.5k Hz ?= ,下面取不同数据长度对x (t )进行频谱分析: (1) 对连续时间信号采样后取L1=10、L2=20两个数据长度;

北理单片机总体题库 选择题 带参考答案

1 . 8051是(C )。 A 、CPU 8051 单片机为(B )位单片机。 A 、4 位 B 、8 位 B 、微型计算机系统 C 、单片机 D 、微处理器 2 . C 、16 位 D 、32 位 3 . 某机器数为10000000B ,若代表0,则是(B 形式 )形式,若代表-128,则是(A ) A 、补码 B 、原码 C 、反码 D 、无符号数 D 、2和2 4 . 8031单片机内含定时器和串行口的个数分别为(A ) A 、2和1 8031单片机内有(D B 、1和2 C 、3和1 5 . )定时器/计数器。 A 、2个13位 B 、2个8位 C 、1个13位, D 、 2个16位 1 个8位 6 . 8031 单片机所用的电源是(C ) A 、±15V B 、+15V C 、+5V D 、±5V D 、键盘 7 . 下列那种设备不属于输出设备 (D )。 A 、打印机 B 、光驱 计算机CPU 由(A )构成。 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 、运算器和ROM 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C )。 A 、汇编语言 B 、自然语言 C 、显示器 8 . C 、RAM 和定时器 C 、机器语言 D 、控制器和译码器 9 . D 、高级语言 1 0. 8位二进制所表示的无符号整数,其相应的十进制数范围是(A )。 A 、0-255 B 、1-256 C 、1-255 D 、0-256 1 1. 9CH 是用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的十六进制数,那么相应的十进制数是(D ) A 、156 B 、-28 C 、99 D 、-100 1 2. 十进制数-1用二进制补码表示,该补码是(A )。 A 、FFH B 、00H C 、FEH D 、81H 1 3. 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的整数范围是(D )。 A 、0~255 B 、-127~+127 C 、-127~+128 C 、92H D 、-128~+127 D 、EFH 1 4. 十进制数-110的二进制补码表示是(C )。 A 、EEH B 、91H 1 5.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英文字符编码系统是(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