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福建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项7-统计与概率(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福建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项7-统计与概率(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福建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项7-统计与概率(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 福建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项 7-统计与概率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专题 7:统计与概率

一、选择题

1.〔福建泉州 3 分〕以下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

B、抛掷一枚硬币,一定正面朝上

C、投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小于7

D、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1%,买1 张一定不会中奖

【答案】C。

【考点】随机事件。

【分析】根据事件的分类的定义及分类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A、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只有 1~6 个点数,所以掷得的点数小于 7 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正确;D、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 1%,买 1 张中奖或不中奖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应选 C。

2.〔福建福州 4 分〕从1,2,﹣3 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

A、0

B、1

3 C、2

3

D、1

【答案】B。

【考点】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概率。

【分析】画树状图:

应选 B。

图中可知,共有 6 种等可能情况,积是正数的有 2 种情况,故概率为2 1 。

6 3

3.〔福建漳州 3 分〕以下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A、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

B、打开数学书,恰好翻到第50 页

C、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恰好正面朝上

D、一天有 24 小时

【答案】D。

【考点】必然事件。

【分析】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可判断:A、是随机事件,应选项错误;B、

是随机事件,应选项错误;C、是随机事件,应选项错误;D、是必然事件,应选项正确。应

选D。

4〔福建三明 4 分〕有 5 张形状、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印有

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和圆五种不同的图案、将这 5 张卡片洗匀后正面朝

下放在桌面上,从中随机抽出一张,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1 2 3 4

A、B、C、D、

5 5 5 5

【答案】C。

【考点】概率,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的图形是中心

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菱形、圆 3 个是中心对称图形,

∵共有 5 张不同卡片,

3

∴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应选 C。

5

5.〔福建漳州3分〕九年级一班 5 名女生进行体育测试,她们的成绩分别为 70,80,85,75,85

〔单位:

分〕,这次测试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79,85

B、80,79

C、85,80

D、85,85

【答案】C。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数据 85 出现了两次最多为众数;中位数

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

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 70,75,80,85,85,∴中位数为 80。应选 C。

6.〔福建厦门 3 分〕以下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是1

B、掷一枚普通的正方

体骰子,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是偶数

C、抛掷一枚普通的硬币,掷得的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

D、从装有99 个红球和1

个白球的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红球

【答案】C。

【考点】必然事件。

【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根据定义即可判断:A、是随机事件,应选项错误;B、是随机事件,应选项错误;C、是必然事件,应选项正确;D、是随机事件,应选项错误。应

选C。

7.〔福建龙岩 4 分〕

A、7.8 环

B、7.9 环 C. 8.l 环D、8.2 环

【答案】C。

【考点】加权平均数。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从而他们本轮比赛的平

均成绩是:

〔7×4+8×2+9×3+10×1〕÷10=8.1〔环〕。应选 C。

8.〔福建南平 4 分〕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B、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5

C、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D、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 和1 之间

【答案】B。

【考点】概率的意义。

【分析】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故本选项正确;B、∵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 1 和 0 之间,

故本选项错误;C、∵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故本选项正确;D、∵随机事件发生的概

率介于 0 和1 之间,故本选项正确。应选 B。

9.〔福建南平 4 分〕以下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南平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B、了解闽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了解南平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D、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答案】D。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A、了解南平市的空气质量情况,由于南平市地域大,时间多,不能全面调查,应

选项错误;B、了解闽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由于工作任务太大,具有破坏性,不能全面调查,

应选项错误;C、了解南平市居民的环保意识,由于南平市居民人口多,任务重,不能全面

调查,应选项错误;D、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任务不重,能全面调查,应选

项正确。应选 D。

10.〔福建宁德4分〕“a是实数,(a-1)2≥0”这一事件是 .

A.必然事件

B.不确定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随机事件

【答案】A。

【考点】必然事件。

【分析】“a是实数,(a-1)2≥0”恒成立,故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它是必然事件。应选 A。【二】填空题

1.〔福建龙岩3分〕一组数据10,14,20,24、19,1 6 的极差是▲。

【答案】14。

【考点】极差。

【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可求得:极差为 24-10=14。2.〔福建龙岩3分〕袋子中有 3 个红球和 6 个白球,这些球除颇色外均完全相同,那么从袋子

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

【答案】2 。

3

【考点】概率。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

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因为个袋子中装有 3 个红球 6 个白球,共 9 个球,所以随机

地从这个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6

=

2

9 3

3.〔福建莆田 4 分〕数据1,2,x,-1,- 2 的平均数是 1,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答案】1。

【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由题意可知,〔1+2+x -1-2〕÷5=1,∴x =5,

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2,-1,1,2,5,∴中位数是 1。

4.〔福建福州 4 分〕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约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

石落在地球上,那么落在陆地上的概率是▲、

【答案】3 。

10

【考点】几何概率。

【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看陆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多少即为所求的概率:由题意知: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约为 3:7,即相当于将地球总面积分为 10 份,陆地占 3 份,所以陨石落在陆地上的概率是3 。

10

5.〔福建漳州 4 分〕口袋中有 2 个红球和 3 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口袋中随

机摸出一个

红球的概率是_ ▲、

2

【答案】。

5

【考点】概率。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

二者的比值就

2

是其发生的概率。所以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5

6.〔福建三明 4 分〕甲、乙两个参加某市组织的省“农运会”铅球项目选拔赛,各投掷 6 次,

记录成绩,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x-甲=13.5m, -x乙=13.5m,S 2甲=0.55,S2乙=

0.50,那么成绩较稳定的是▲〔填“甲”或“乙”〕.

【答案】乙。

【考点】方差。

【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因为 S 甲2=0.55>S 乙2=0.50,方差小的为乙,所以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

7.〔福建厦门 4 分〕某年 6 月上旬,厦门市最高气温如下表所示:

那么,这些日最高气温的众数为▲℃、

【答案】30。

【考点】众数。

【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30 出现 3 次是最多的数,所以众

数为 30。

8.〔福建南平 3 分〕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_ ▲、

1

【答案】。

4

【考点】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概率。

【分析】画树状图如下:

甲甲1

共 4 种等可能情况,正面都朝上的情况数有 1 种,所以概率是。

4

9.〔福建南平 3 分〕某次跳绳比赛中,统计甲、乙两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况如下表:

班级参加人数平均次数中位数方差

甲45 135 149 180

乙45 135 151 130

〔1〕甲班平均成绩低于乙班平均成绩;

〔2〕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大;

〔3〕甲班成绩优秀人数少于乙班成绩优秀人数〔跳绳次数≥150 次为优秀〕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只填序号〕

【答案】②③。

【考点】算术平均数,方差,中位数。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分析三个说法: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均为 135 次,故①错误;方差表示数据的波动大小,甲班的方差大于乙的,说明甲班的成绩波动大,故②

正确;中位数是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甲班的中位数小于乙班的,说明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②③。

10.〔福建宁德 3 分〕甲、乙俩射击运动员进行 10 次射击,甲的成绩是7,7,8,9,8,9,10,9,9,9,乙的成绩如下图.那么甲、乙射击成绩

的方差之间关系是S 2

【答案】<。

▲S 2乙(填“<”,“=”,“>”)、

【考点】折线统计图,方差。

【分析】由,甲的平均成绩=〔7+7+8+9+8+9+10+9+9+9〕

÷10=8.5

乙的平均成绩=〔8+9+7+10+7+9+10+7+10+8〕÷10=8.5

∴S 2=[2×〔7-8.5〕2+2×〔8-8.5〕2+5×〔9-8.5〕2+〔10-8.5〕2]÷10=0.85,S 2乙=[3×〔7-8.5〕2+2×〔8-8.5〕2+2×〔9-8.5〕2+3×〔10-8.5〕2]÷10=1.45。∴S 2<S 2乙。

【三】解答题

1.〔福建泉州9分〕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某校从 800 名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 200 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统计,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甲

0.3=200,

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求频数分布表中a 、b 、c 的值、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请你估计该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掌

握程度达到“优秀”的总人数、

【答案】解:〔1〕∵抽样的总人数为60÷∴a =100÷200=0.5;b =200×0.15=30;c =200×0.05=10。

根据较差的频数为 10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800×0.3=240,

∴估计该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达到“优秀”的总人数为 240 人。【考点】频数〔率〕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1〕由频数〔率〕分布表知,优秀的频数 60,频率 0.3,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

关系可求得抽

样的总人数,从而求得良好的频率a 为 0.5,一般的频数b 为 30,较差的频数 c 为 10。〔2〕根据频数分布表可知优秀学生的频率为 0.3,该校有 800 名学生,即可估计出该校学

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达到“优秀”的总人数。

2〔福建漳州 8 分〕漳州市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

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

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人数

72

60

48

36

24

12

〔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不合格一般优秀成绩等级

〔2〕假设“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那么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_▲人达标;〔3〕假设该校学生有 1200 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解:〔1〕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一般

优秀

50% 不合格

20%

良好100 a

一般b0.15

较差c0.05

〔2〕96、

〔3〕1200×(50%+30%)=960〔人〕

答:估计全校达标的学生有 960 人。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成绩一般的学生占的百分比=1-成绩优秀的百分比-成绩不合格的百分比,测试的学生总数=不合格的人数÷不合格人数的百分比,从而求出成绩优秀的人数,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将成绩一般和优秀的人数相加即可。

〔3〕该校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中成绩达标的人数=1200×成绩达标的学生所占的

百分比。

3.〔福建福州 10 分〕在结束了 380 课时初中阶段数学内容的教学后,唐老师计划安排 60 课

时用于总复习,根据数学内容所占课时比例,绘制如下统计图表〔图 1~图3〕,请根据图表

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 1 中“统计与概率”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度;

〔2〕图 2、3 中的 a =, b =;

〔3〕在 60 课时的总复习中,唐老师应安排多少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

【答案】解:〔1〕36。

〔2〕60;14。

〔3〕依题意,得45%×60=27。

答:唐老师应安排 27 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

【考点】扇形统计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

【分析】〔1〕先计算出“统计与概率”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1﹣45%﹣5%﹣40%〕×360°=36。

〔2〕根据数与代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得数与代数的课时总数,再减去数与式和函数,即为a 的值:a = 380 ? 45%﹣67- 44 = 60 ;再用a 的值减去图 3 中A,B,C,E 的值,即为b 的

值; b = 60- 18- 13- 12- 3 = 14 。

〔3〕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用 60 乘以 45%即可。

4. 〔福建泉州 9 分〕四张小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 1、2、3、4、它们除数字外没有任何区别, 现将它们放在盒子里搅匀、

〔1〕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求抽到数字 2 的概率;

〔2〕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不放回再抽取第二张、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并求抽到的数字之和为 5 的概率、

【答案】解:〔1〕P 〔抽到数字 2〕= 1

4

〔2〕画树状图:

从图可知,两次抽取小卡片抽到的数字之和共有 12 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抽

到的数字之和为 5 的有 4 种,

∴P〔抽到的数字之和为 5〕= 4 = 1

【考点】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概率。

12 3 【分析】〔1〕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共有 4 种等可能的结果,而抽到数字 2 的占 1 种, 利用概率的概念即可求得抽到数字 2 的概率。

〔2〕利用树状图或列表展示所有 12 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抽到的数字之和为 5

有 4 种,利用概率的概念即可求得抽到的数字之和为 5 的概率

5. 〔福建三明 10 分〕某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 90 周年,组织全校

1800 名学生进行党史知识竞赛、为了解本次知识竞赛成绩的分布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统计表:

分组 频数 频率 59.5~69.5 3 0.05 69.5~79.5 12 a 79.5~89.5 b 0.40 89.5~100.5 21 0.35 合计

c

1

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a=,b=,c=;

〔2〕上述学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组范围内;

〔3〕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次抽样成绩,那么成绩在 89.5~100.5 范围内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度;

〔4〕假设竞赛成绩 80 分〔含 80 分〕以上的为优秀,请你估计该校本次竞赛成绩优秀的学

生有人、

【答案】解:〔1〕0.2,24,60。

〔2〕79.5~89.5。

〔3〕126°。

〔4〕1350、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中位数,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用样

本估计总体。

【分析】〔1〕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可求解:a=1﹣0.05﹣0.40﹣0.35=0.2,b=3÷0.05×0.40=24,c=3÷0.05=60。

〔2〕上述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应该是第 30 和31 个成绩的平均数,而第 30 和31 个成

绩都落在 79.5~89.5 组范围内。

〔3〕求出 89.5~100.5 所占的百分比×360°即可求出结果:360°×0.35=126°。

〔4〕求出优秀率,总数去乘以优秀率得到结果:1800×〔0.40+0.35〕=1350。

6.〔福建厦门8 分〕甲袋中有三个红球,分别标有数字 1、2、3;乙袋中有三个白球,分别标有数字 2、3、4、这些球除颜色和数字外完全相同、小明先从甲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红球,再从乙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白球、请画出树状图,并求摸得的两球数字相同的概率、

【答案】解:画树状图:

图中可见,共有 9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字相同的有 2 种,

∴P〔两个球上的数字相同〕=2 。9

【考点】树状图法,概率。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由题意画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摸出两球的数字

相同的情况,求出概率。

7.〔福建莆田 8 分〕“国际无烟日”来临之际、小敏同学就一批公众对在餐厅吸烟所持的三种态度(彻底禁烟、建立吸烟室、其他)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 1、2 的统计图、请根据下面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2 分)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中赞成彻底禁烟的人数有 人:

〔2〕(2 分)本次抽样凋查的样本容量为

〔3〕(2 分)被调查者中、希望建立吸烟室的人数有 人; 〔4〕(2 分)某市现有人口约 300 万人,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赞成在餐厅沏底禁烟的人数约有 万人、 【答案】解:〔1〕82。〔2〕200。〔3〕56。〔4〕159。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读图易得:不吸烟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 82 人。

〔2〕用彻底禁烟的人数除以所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人数:〔82+24〕÷53%=200

人。

〔3〕用总人数乘以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百分比即可:200×28%=56 人。 〔4〕用 300 万乘以赞成彻底禁烟的百分比即可:300×53%=159 万人。

8〔福建南平 10 分〕在“5·12 防灾减灾日”之际,某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安全逃生知

识”测验根据这部分学生的测验成绩〔单位:分〕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

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人

18 16

14

12 10 8 6

请根据上述图表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4

题:

〔1〕分别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 〔2〕假设从该校随机 1 名学生进行这项测验,0估计6其0 成7绩0 不80低于90 8100分0 的分概数率约为_▲、 【答案】解:〔1〕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2〕0.7。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 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概率。

【分析】〔1〕根据 60~70 组的频数为 2,频率为 0.05, 可求出调查的总人数:2÷0.05=40;从而求出 70~80 组的频率:10÷40=0.25;80~90 组的频数:40×0.4=16。据此

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成绩不低于 80 分的概率=80~90 组的概率+90~100 组的概率=0.40+0.30=0.70。

9. 〔福建龙岩 10 分〕为庆祝建党 90 周年,某校团委计划在“七·一”前夕举行“唱响红歌”

分组 频数 频率 60≤x<70 2 0.05

70≤x<80 10 80≤x<90 0.40

90≤x≤100 12 0.30

合计 1.00 分组 频数 频率 60≤x<70 2 0.05 70≤x<80 10 0.25 80≤x<90 16 0.40 90≤x≤100 12 0.30

合计 40 1.00

班级歌咏比赛,要确定一首喜欢人数最多的歌曲为每班必唱歌曲。为此提供代号为 A、B、C、D 四

首备选曲目让学生选择,经过抽样调查,并将采集的数据绘制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

根据图①,图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有名,其中选择曲目代号为A 的学生占抽样总数的百分

比是%;

〔2〕请将图②补充完整;

〔3〕假设该校共有 1200 名学生,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全校共有多少名学生选择此必唱歌

曲?〔要有解答过程〕

【答案】解:〔1〕180;20%。

〔2〕∵选 C 的有 180-36-30-42=72〔人〕,∴据此补图:

为72 人,

〔3〕∵喜欢人数最多的歌曲为每班必唱歌曲,代号为 C 的曲目喜欢人数最多,

∴喜欢 C 曲目的人数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为72÷180=40%。

∴估计全校选择此必唱歌曲共有:1200×40%=480〔名〕。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根据选 D 的学生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数42÷

84 360 =180,根据选择曲目代号为 A 的学生数除以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数

36

180

×100%=20%。

〔2〕根据抽样调查的总数减去喜欢 A、B、D 的学生人数即可得出答案补图。

〔3〕根据该校学生总数乘以选择必唱歌曲学生所占的比例即可得出结果。

10.〔福建宁德 8 分〕据讯:《福建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 36894216 人.人口地区分布的数据如图 1.另外,我省区域面积分布情况如图 2.

⑴全省常住人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人〔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⑵假设泉州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 22.03%,宁德占 7.64%,请补全图 1 统计图;

⑶全省九地市常住人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人;

⑷全省平均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市,达人/平方千米.

〔平均人口密度=常住人口数÷区域面积,结果精确到个位〕

【答案】解:⑴3.689×107。

⑵泉州人口36894216×22.03%≈813 万人,宁德人口36894216×7.64%≈282

万人。

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⑶282。

⑷厦门,2076。

【考点】条形统计图,面积分布统计图,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中位数。

【分析】〔1〕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 1 还是小于 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 1 时,n 为它的整数位数减 1;当该数小于 1 时,-n 为它

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 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 1 个 0〕。 36894216 一共 8 位,从而36894216=3.6894216×107。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 的数字起,后面所有

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所以36894216≈3.689×107。

〔2〕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求出泉州、宁德人口,补全条形统计图。

〔3〕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

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 250,256,265,278,282,353,481,712,813,

∴中位数为 282。

〔4〕用平均人口密度=常住人口数÷区域面积计算各市的平均人口密度比较即可。

11.〔福建宁德 10 分〕如图,均匀的正四面体的各面依次标有 1,2,3,4 四个数字.小明做

了60 次投掷试验,结果统计如下:

朝下数字 1 2 3 4

出现的次数16 20 14 10

⑴计算上述试验中“4朝下”的频率是;

1

⑵“根据试验结果,投掷一次正四面体,出现 2 朝下的概率是.”的说法正确吗?为

3

什么?

⑶随机投掷正四面体两次,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法,求两次朝下的数字之和大于 4 的概率、

10

【答案】解:⑴“4 朝下”的频率:

60

=

1

6

1 3

1

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 60 次试验中,“2 朝下”的频率为 并不能说明“2

3

1

朝下”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只有当试验的总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才会稳定在

3

相应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

⑶随机投掷正四面体两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

1 2 3 4

1 〔1,1〕 〔2,1〕 〔3,1〕 〔4,1〕

2 〔1,2〕 〔2,2〕 〔3,2〕 〔4,2〕

3 〔1,3〕 〔2,3〕 〔3,3〕 〔4,3〕 4

〔1,4〕

〔2,4〕

〔3,4〕

〔4,4〕

总共有 16 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而两次朝下数字之和大于 4

的结果有 10 种。

10 5

∴ P (朝下数字之和大于4)

= 16 = 8

。 【考点】概率的意义和计算,列表或画树状图。

【分析】〔1〕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 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据此直接求出“4 朝下”的频率。 〔2〕根据概率的意义作答。

〔3〕列表或画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找出次朝下数字之和大于 4 的结果数, 概率的求法计算。

第一次 第二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