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上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上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上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上)

绪论

第一节概述

植物景观是属于立体空间、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共同组成的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

植物造景必须既讲科学性又讲艺术性。利用植物材料造景必须既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特性,又要考虑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的生态关系。

种植设计概念:也称植物造景、景观种植或植物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为园林树木学。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功能

园林植物有防护功能、建造功能和艺术功能。

一、防护功能:

调节气温

增加湿度

制造氧气

二、建造功能

1、营构主体

植物就像盖房子用的建筑材料一样,因而也有人称园林植物为植物材料。

2.创造空间

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感应到的范围围合。

3、遮蔽败景

种植密林、高灌木或者高绿篱都可以遮蔽败景;还可以用绿篱遮蔽晚间汽车发出的眩光。

4、界限标志

三、艺术功能

(一)隐蔽园墙,拓展空间

(二)分隔联系,含蓄景深

(三)装点山水,衬托建筑

(四)渲染色彩,突出季相

(五)散发芬芳,招蜂引蝶

第三节种植设计基本原则

一、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园林艺术需要

1、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以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园林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

四、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

在树木配植上,应兼顾速生树与长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

五、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对比与和谐

第一章园林树木学概述

第一节园林树木的进化系统分类

对园林树木进行分类,主要是便于识别和应用树种。

一、植物命名法规:

(一)植物拉丁名的由来及其作用:

双名法既能反映植物界中若干相近种所组成的植物群体的亲缘关系,又能便于国际间科学交流。所以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法定形式。

(二)要点:

1、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属名+(种加词)种名。最后附以命名人姓。

2、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种名则以小写开始;命名人的姓氏,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采用缩写形式。

3、学名唯一性。同属植物必须用同一个属名。重复现象以最先发表并符合命名法规的为有效。(1754.5.1,林奈《植物种志》以后)

4、已废弃的学名不能再用于另一植物。

5、畸形植物的学名一律取消。

6、合法学名一经发表,永不可更改,并将永远和命名人名字相连。

二、植物检索表:

有两种形式:内缩式、平行式。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

园林树木属于应用学科,它无意追究各类植物的演化过程,也无须论证其亲缘关系、树种起源的先后等,然而它们的生长习性、观赏内容及其在造景中的作用,必须掌握。

一、按树木的性状分类

(一)针叶树类:

?常绿针叶树:雪松、桧柏、柳杉、罗汉松等

?落叶针叶树:金钱松、水杉、落叶松、池杉、落羽松等

(二)阔叶树类:

1、乔木类:树形高大,主干明显。

?常绿阔叶乔木:香樟、广玉兰、楠木等

?落叶阔叶乔木:枫杨、悬铃木、国槐、银杏等

2、灌木类:即无明显主干,或主干极矮者,树体具有许多长势相仿的侧枝。

?常绿阔叶灌木:

?落叶阔叶灌木:

3、藤本类:茎细长,不能直立,须依附其它物体向前延伸。

?常绿藤本:

?落叶藤本:

4、匍匐类:形状似藤本,但不能攀缘,只能伏地而生,或者先卧地后斜升。

(三)竹类:

二、按树种观赏特性分类:

(一)花木类

以灌木和小乔木的比重大,寿命较长,可以年年开花,富有立体美,栽培管理简易。

(二)叶木类:

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以终年观赏,彩叶缤纷,用以美化环境、布置厅堂,管理较花木类更为容易。

(三)果木类

利用果实的色、香、形、量进行造景。无意追求其实用价值,但必须经久耐看,不污染地面、不招引虫蝇。

(四)荫木类:

包括庭荫树和行道树。

?庭荫树:须具有茂密的树冠、挺拔的树干、花果香艳、叶大荫浓、树干光滑而无刺,可供人们树下蔽荫休息。

?行道树:须具有通直的树干、优美的树姿、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分枝点高,不妨碍人行和车行,同时要伤口愈合快、耐修剪、萌芽力强、抗烟尘、病虫害少、种苗来源广、大苗移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

(五)蔓木类

按生长习性和攀缘方式分为:

?缠绕型:以茎蔓在依附物上旋绕

?攀缘型:依靠特定器官进行攀缘。

(六)林木类

泛指适用于风景区及大型园林绿化地中成片种植,以构成森林之美的树木。依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

(七)竹类

成林速度快,竹林寿命长。

(八)篱木类

绿篱形态上:枝细、叶小、常绿为佳,“一慢三强”:生长缓慢;基部萌芽力或再生力强;能适应或抵抗不良环境、生命力强;耐修剪、成枝力强。

彩叶篱、花篱、果篱、刺篱

第三节园林树木各器官的观赏特性

?根

?树干

?树枝

?叶

?花

?果实与种子

?其他

第四节园林树木环境因子

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之为生态因子(因素)。同其它生物一样,园林树木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主要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

第二章种植设计类型与基本形式

第一节种植设计原理

一、空间建造原理

有生命的绿色植物以其特有的点、线、面、体形式以及个体和群体组合,形成有生命活力的复杂流动性的空间。

在设计时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最先要考虑的,其次才是观赏特性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植物材料可以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从而形成实空间或虚空间。

?在垂直面上,树干如同室外的柱子,以暗示的方式形成空间的分隔。

?如同建筑的顶平面一样,植物同样能限制、改变空间的顶平面。

植物的叶丛是影响空间围合的第二个因素。

1、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2、半开敞空间:这种空间与开敞空间有相似的特性,不过开敞程度较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3、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

4、全封闭空间:这种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其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

5、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朗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二、美学原理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

?美学原理相关内容。

三、生态学原理

1、环境分析——植物个体生态学原理

2、种群分布与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

3、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学原理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第二节种植设计类型

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

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是指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

?规则对称式种植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大型建筑物环境、广场等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具有庄严、雄伟、整齐、肃穆的艺术效果,有时也显得压抑和呆板。

?规则不对称设计没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和对称中心,景观布置虽有规律,但也有一定变化,常用于街头绿地、庭园等。

二、自然式

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自然式种植设计常用于自然式的园林环境中,如自然式庭园、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自然

式小游园、居住区绿地等。

三、混合式

混合式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吸取规则式和自然式的优点,既有整洁清新、色彩明快的整体效果,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具人工美。

第三节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一、孤植

孤植树主要是表现树木的个体美。

◆要求: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体形要巨大,树冠轮廓要富于变化,树姿要优美,开花要

繁茂,香味要浓郁或叶色具有丰富季相变化

二、对植

在进出口、建筑物前等处,在其轴线的左右,相对地栽植同种、同形的树木,使之对称相适应。

◆要求:外形整齐美观,两株大体一致。

三、列植

一般是将同形同种的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排列种植(单行或双行,亦可为多行)。也可以反复种植异形或异种树,使之产生韵律感。

四、丛植

一个树丛系由二株到九、十株乔木组成,如加入灌木,总数最多可数十株左右。树丛的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但其单株植物的选择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其观赏效果要比孤植树更为突出。

配置的基本形式如下:

?两株配置:二树必须既有调和又有对比。一般来说两株树的距离应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

?三株配置:三株配合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栽植时忌三株在同一线上或成等边三角形。

三株配合是树丛的基本单元,四株以上可按其规律类推。

?群植:群植系由十多株以上,七、八十株以下的乔灌木组成的人工群体。树群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类。

林植:是较大规模成片成带的树林状的种植方式。

第三章生态种植设计

第一节原生植被的保留

?在整个生物圈中,植被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原生植被是大多数场地选择和规划的基本考虑之一。

?在各地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第二节植物群落特征

设计师应从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外貌中理解种群间的关系。这为设计师设计出健康、稳定的植物景观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了解景观植物群落的特征致关重要。

一、群落概念

植物群落是某一地段上全部植物的综合。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种间的数量比例,一定的结构和外貌,一定的生境条件,执行着一定的功能,其中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它们是环境选择的结果,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在时间上是整个植被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景观设计的实质是改造自然群落和创造栽培(人工)群落。

?在一个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个体的配置状况,主要取决于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该地段具体的生境特点。

植物群落的基本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组成

我们把组成一个群落的全部植物种类称为该群落的种类组成,它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

2、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多度与密度

?多度是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多度最大的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种。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

?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

●优势种、伴生种和稀有种:

?一个或几个物种依赖他们数量大小、产量以及其活动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称为优势种。

?少数的优势种在种群中控制种群结构及其内部环境,而大量的伴生种和稀有种决定了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

3、外貌

?生活型

?生活型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

?群落的高度

?温暖多湿地区植物群落高度大;否则反之

?群落的季相

4、大小

植物群落大小是指具有相同结构和物种组成的群落在空间分布上的大小。

5、边界

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有最适宜的分布区域和过渡带,其表现形式是被限定在一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范围之内。即植物群落分布的边界要受到环境条件严格的制约。

二、群落中物种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上讲,两个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有:无作用(o)、正作用(互惠共生、偏利共生等)(+)、负作用(竞争、偏害共生等)(-)三类。

三、群落的演替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即为群落的演替,主要表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等发生变化。

?景观设计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对群落生长发育和演替的逐步了解,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改造自然群落,引导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植物群落类型

?林地:指以乔木或亚乔木为群种组成的植物群落。

?疏林草地:指由为数不多、旱生型、低矮分散的乔木或灌木与大量的草本植物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落。

?灌丛:具有木本结构、层次多和浓密分枝的特点,是由丛生在一起,并且缺少中央主干的低矮植物组合而成。

?草地:通常指生长在黑钙土或栗钙土上的多年生丛生、以禾本科草为主的草本植物群落。

?水生植物群落:指生长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份超饱和环境中的植物群落。

第三节生态种植设计

19世纪中后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植物景观设计中。他们模仿自然风景(起伏的地形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等),出现了以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为基本内容的生态设计思想。

?自然植物群落是一个经过自然选择、不易衰败、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因此,对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无疑对正确理解种群间的关系会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调查的结果往往可作为种植设计的科学依据。

第四章园林花卉的种植设计

第一节花卉概述

一、花卉的含义

?狭义的花卉仅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广义的花卉除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有观赏价值的花灌木、开花乔木、藤本、地被植物及盆景等。

二、花卉的价值

园林花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环境美化与保护、文化生活和经济利用等方面。随着园林花卉业的发展,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1、环境美化与保护价值

?花卉在园林建设中常用来布置花坛、花境、花台、花丛、庭院、公园、草地及绿化带等,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工作、娱乐和休息的环境。

?对城市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2、文化生活价值

?花卉也可作文化生活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媒介。

3、经济利用价值

?园林花卉业的崛起,给国民生产创造了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

?园林花卉有着广泛的用途,许多种类可以食用、药用、作香料和工业原料等。

三、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世界园林之母”

第二节花卉的分类

园林花卉的范围十分广泛,种类繁多。既可按自然科属分类,也可按生长习性与形态特征分

类,还可以观赏用途、原产地以及对温度、光照的要求分类等等。

一、以生长习性与形态特征分类

(一)一、二年生草花

1、一年生草花:一年内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包括春季播种,夏、秋开花,秋后种子成熟,冬季枯死的草本植物。

2、二年生草花:这类花卉跨年度生长,故又称“越年生花卉”。即第一年秋季播种,幼苗越冬,第二年春季或夏季开花,种子成熟后植株枯死的草本花卉。

(二)多年生草花

1、宿根花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年开花结实后,大多地上部分枯死,而根部留存在土壤中不死,宿根过冬。来年春暖后重新萌发新枝。

2、球根花卉:此类花卉地下部分具有肥大而富含营养的变态茎或变态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体又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

①球茎类:地下部分的茎短缩肥大,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革质皮,质地坚硬。春季或秋季以球茎或子球繁殖。

②鳞茎类地下部分的茎极为短缩,形成鳞茎盘。鳞茎盘上长有肉质鳞片状叶,整个鳞茎由鳞叶包裹而成球形。

③块茎类地下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条状,具芽眼,新芽从芽眼上萌发。

④根茎类地下茎肥大呈根状、多肉质、有明显的节,节上有侧芽。肥大者可抽枝发叶,节上也能生根,春季用其根茎繁殖。

⑤块根类主根膨大成块状,其中不具芽眼。在根茎分界处有芽。外有革质厚皮。根系从块根的末端生长。

(三)木本花卉

1、乔木类:树形高大,主干明显,侧枝从主干上发出,枝叶繁茂。

2、灌木类:植株矮小,无明显主干,从茎基部分技成丛生状态。

3、藤本类:其茎枝不能直立生长,茎蔓能攀缘在其它物体上生长。

(四)肉质多浆类花卉

多原产于热带半荒漠地区。它们的叶大多变成针刺状,而茎则多变成肉质,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以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

(五)水生花卉

此类为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上的观花及观叶草本植物。主要有荷花、睡莲、菖蒲、凤眼莲、千屈

莱、菱角、慈菇等。

(六)草坪(地被)植物

以多年生丛生性强的草本植物为主,大多能自然繁殖,供园林或庭院中覆盖地面用。结缕草、狗牙根、早熟禾、蟛蜞菊、酢浆草、紫花地丁等。

二、以观赏用途分类

?观花类

?观叶类

?观果类

?观茎类

?芳香花卉

?观景类

第三节花坛与花境

花坛与花境是园林花卉露地应用的两种主要形式,能将建筑、周围环境有机融为一体。

一、花坛

定义:花坛是指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形体范围内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的华丽图案和鲜艳色彩的设施。广义的花坛还可以包括盆栽观赏植物摆设成各种形式的盆花组合。

(一)花坛的作用与功能

?美化环境,组织交通,渲染环境气氛以及弥补风景园林景色的不足;

?在功能上既可以作为环境的主景.也可以作为配景应用。

(二)花坛的分类

1、依花材分类

?盛花花坛:也称花丛式花坛,主要由观花草本植物组成,表现盛花时群体的色彩美或绚丽的图案景观,可由同一种花卉的不同品种或不同花色的多种花卉组成。

?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的精美图案或装饰纹样。

2、依空间位置分类

?平面花坛:花坛表面与地面平行,主要观赏花坛的平面效果。

?斜面花坛:花坛设置在斜坡或阶地上,花坛表面为斜面,是主要的观赏面。

?立体花坛:花坛向空间伸展,具有竖向景观,四面均可观赏,也可以将植物材料与雕塑结合,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景观。

3、依花坛的组合分类

?独立花坛:即单体花坛,常设在广场、公园入口等较小环境中。

?花坛群:由相同或不同形式的多个单体花坛组合而成,但在构图及景观上具有统一性,多设置在较大的广场、草坪或大型的交通环岛上。

?花坛组:与花坛群不同之处在于各个单体花坛之间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

(三)花坛设计

1、花坛布置的形式:

在广场上布置的花坛,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广场面积的1/5。

2、花坛植物的选择

植物应根据花坛类型和观赏时期的不同而变化。

?盛花花坛应以草本观花植物为主,而且宜选用矮生且花朵繁茂的品种。

?模纹花坛最好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观叶植物,同时还要具有植株矮小、萌蘖性强、分枝密、叶小、耐修剪等特点。

3、花坛习用花材(作业)

4、花坛设计图绘制

①环境总平面图

?应标出花坛所在环境的道路、建筑边界线、广场及绿地等,并绘出花坛平面轮廓。

?依面积大小,通常可选用1:100或1:1000的比例。

②花坛平面图

?应表明花坛的图案纹样及所用植物材料。用阿拉伯数字或符号从花坛内部向外依次编号,并与图旁的植物材料表相对应。

?表内项目包括花卉的中名、拉丁学名、株高、花色、花期、用花量等。

③立面效果图

?用来展示及说明花坛的效果及景观。花坛中某些局部,必要时需绘出立面放大图,其比例及尺寸应准确,为制作及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立体阶式花坛还可绘出阶梯架的侧剖面图。

④设计说明书

?简述花坛的主题、构思,并说明设计图中难以表现的内容,文字宜简练,也可附在花坛设计图纸内。

?对植物材料的要求,包括育苗计划、用苗量的计算、育苗方法、起苗、运苗及定植要求,

以及花坛建立后的一些养护管理要求。

花坛用苗量计算如下:

二、花境

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一)花境的类型

1、从设计形式上分

?单面观赏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种植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

?对应式花境:在园路的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这两个花境呈左右二列式。在设计上统一考虑,作为一组景观,多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变化。

2、从植物选材上分

?宿根花卉花境:全部由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组成。

?混合式花境: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

?专类花卉花境。由同一属不同种类或同一种不同品种植物为主要种植材料的花境。

(二)花境的作用与位置

?可设置在公园、风景区、街心绿地、家庭花园及林荫路旁。

?是林缘、墙基、草坪边界、路边坡地、挡土墙等的装饰方式;

?花境的带状式布置,还可起到分隔空间和引导游览路线的作用。

(三)花境的设计

1、单面观赏花境,宽度约3—4m;双面观赏花境,植物中间高,两侧渐低,宽约4—8m。

2、各种花卉配置时应考虑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形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整体构图必须完整,一年中有季相变化。

3、选择适应性强,可露地越冬、花期长或花叶兼备的植物。

4、花境设计图绘制

(1)花境位置图

?用平面图表示,标出花境周围环境,如建筑物、道路、草坪及花境所在位置。

?依环境大小可选用1:100一1:500的比例绘制。

(2)花境平面图

?绘出花境边缘线,背景和内部种植区域,以流畅曲线表示。

?在种植区内编号或直接注明植物,编号后需附植物材料表,包括植物名称、株高、花期、花色等。

?可选用1:50—1:100的比例绘制。

3、花境立面效果图

?可以一季景观为例绘制,也可分别绘出各季景观。

?选用1:100一1:200比例皆可。

此外,如果需要,还可绘制花境种植施工图及花境设计说明书。

三、花台、花池与花丛

四、花卉应用的其它常见形式

第五章草坪的种植设计

第一节草坪概述

所谓草坪是指草本植物经人工建植后形成的有美化和观赏效果或能供人休闲、游乐和适度体育活动的坪状草地。

一、草坪设计类型

(一)按功能不同分

1、观赏草坪:专供观赏,不允许游人入内。

2、游憩草坪:供散步、休息、游戏及户外活动用的草坪。

3、体育草坪:

4、护坡草坪:防止坡面水土被冲刷,尘土飞扬的草坪。

5、交通安全草坪:

(二)按草坪组成成分

1、纯(单)一草坪:由一种植物组成的草坪。

2、混合草坪:由多种植物材料组成的草坪。

3、缀花草坪:以多年生矮小禾本草或拟禾草为主,混有少量草本花卉的草坪。

(三)按规划设计的形式不同分

1、规则式草坪:

2、自然式草坪:

(四)其它

二、草坪植物选择

1、适应于北方地区的草种有:野牛草、结缕草、羊胡子草及近年从外国引进的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剪股颖等;

适应于南方地区的草种有:狗牙根、假剪草、细叶结缕草等。

2、游憩活动草坪和体育草坪应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草,如狗牙根、结缕草、马尼拉、早熟禾等;

3、干旱少雨地区则要求草坪草具有抗旱、耐旱、抗病性强等特性,如狗牙根、野牛草等,以减少草坪养护费用;

4、观赏草坪则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等,如天鹅绒、早熟禾、马尼拉、紫羊茅等;

5、护坡草坪要求选用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的草种,如结缕草、白三叶、假俭草等;

6、湖畔河边或地势低凹处应选择耐湿草种,如剪股颖、细叶苔草等;

7、树下及建筑阴影环境选择耐荫草种,如细叶苔草、羊胡子草等。

三、草坪坡度设计

(1)体育草坪坡度

①草地网球场的草坪由中央向四周的坡度为0.2%—0.8%,纵向坡度大一些,而横向坡度则小一些。

②足球场草坪由中央向四周坡度以小于1%为宜。

③高尔夫球场草坪因具体使用功能不同而变化较大,如发球区草坪坡度应小于0.5%,果领(球穴区或称球盘)一般以小于0.5%为宜,障碍区则可起伏多变,坡度可达到15%或更高。

④赛马场草坪直道坡度为1%—2.5%,转弯处坡度7.5%,弯道坡度5%—6.5%,中央场地草坪坡度1%左右。

第二节草坪的空间划分

在同一块草坪上,为了同时满足众多游人与个别游人需要,应进行空间大小的划分。

一、草坪的立意

草坪上植物配植的立意,就是以植物的配植来体现草坪空间环境的设计意图。

1、开阔园林空间的创造

开阔的空间感,并不完全决定于面积大小,还可借助地形、树木或其他造园素材,保留其一定的透景面。在植物的选择与配植上,则以高、阔、深、整的手法来体现。

2、较封闭园林空间的创造

草坪面积宜小。草坪周围以密集树丛遮挡,并借助建筑物、山石和植物,形成景观,而不宜再开辟视野宽阔的透景面。

3、“咫尺山林”意境的创造

二、林缘线处理

?林缘线是指树林或树丛边缘上树冠投影的连线。

?林缘线处理就是植物配植的设计意图反映在平面构图上的形式。

三、林冠线处理

?林冠线是指树林或树丛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

?同一高度级的树木配植,形成等高的林冠线,比较平直、单调,但更易体现雄伟、简洁的表现力。

?不同高度级的树木配植,它能产生出起伏的林冠线。

第三节草坪的主景与树丛组合

一、草坪的主景

园林中的主要草坪,一般都有主景。草坪的主景通常是孤立树,或反映植物群体美的花坛或观赏树丛,还可以是植物与建筑、山石组合。

二、成“林”式树丛组合

草坪上的树丛要造成“林”的意境,树种宜选择高耸干直的大乔木,一般一二个树种,七八株树,自由栽植,郁闭即成林。

三、隔离树丛的组合

?在草坪的边缘,结构比较紧密的树丛起隔离作用,常常用以划分草坪空间。

?隔离树丛的树种宜以枝叶发达,浓密、枝条开张角度小的灌木为宜。

四、背景树的组合

常用的形式有:

?花木以紧密结构的树带为背景;

?色叶木或花木做孤植树时,用高大的树群、树林为背景;

?一个树丛以另一个树丛为背景;

?有的树丛往往借助其他园林要素或自然环境为背景。

背景树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

?树种要单纯

如果用不同的树种,则要求其树冠形状、高度及风格大体一致。

?结构要紧密

背景树要形成完整的绿面,以衬托前景。

五、庇荫树的组合

注意:

?南北长、东西短者庇荫面积大;反之,则庇荫面积小。

六、树木间距

?首先依据于立意和使用功能。大草坪为满足群众性活动的需要,要求树木间距在5-15m。

?树木的间距还依不同的树种及不同树龄而异。

成年树的树木间距一般为:

?阔叶小乔木为3-8m;

?阔叶大乔木为5-15m;

?针叶小乔木为l-5m;

?针叶大乔木为7-18m;

?一般灌木为0.5-5m。

?树丛组合内部的树木间距,可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1、满足功能要求

2、满足树木生物学特性的要求

3、满足美观的要求

4、注意经济效果

第四节草坪植物配植的色彩、季相与装饰

草坪上植物配植的色彩与季相,影响整个草坪空间的景观和艺术效果。

一、叶色

?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深浅不同,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

?常用的色叶木有银杏、枫香、无患子、重阳木、三角枫、五角枫、乌桕、柿树、悬铃木、红枫、鸡爪槭、红叶李、麻栎、香樟、红叶小檗、火炬、黄栌、白蜡、黄连木、红叶桃等。

二、层次

?植物分层配植不仅影响草坪的空间感,它也是讲究植物色彩搭配的最主要方法。

?由于透视的关系,前几层高差宜小,后几层高差宜大,各层色彩要明显。

三、季相

?随季节变化而产生植物周期性的不同貌相,称为季相。

1、植物色彩丰富,交替出现优美的季相。

2、配植上主次分明,姿态优美。

3、注意了前后景的变化。

四、草坪的装饰

第六章水景的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受。

?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是非常重视的:在我国南、北古典园林中,几乎无园不水;

西方规则式园林中也同样重视水体。

第一节概述

一、园林植物与水的景观关系:

?景观作品中植物是“体”,水则是“血”。

?园林中各类水体均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倒影)

?园林植物与水体配合,产生深远的艺术境界。(生命力、色彩、意趣)

?植物造景与水体造景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水生植物的价值

?观赏价值:清新、舒畅,营造野趣。

?生态价值: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

三、水生植物的种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

?(1)浮叶植物:睡莲、满江红、萍蓬莲等。

?(2)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水葱、泽泻、雨久花、香蒲、菖蒲等。

?(3)沉水植物:金鱼草、轮叶黑藻等。

?(4)滨水植物:水杉、落羽杉、竹类、水松、木芙蓉等。

四、水生植物造景

?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体为载体或与自然水体相连。

?种植时宜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设置深水、中水、浅水栽植区,分别种不同植物。

?水生植物只是水景的点缀,不宜过密布置,喧宾夺主。

?对于要求治污功能较强的水体,应选择一些耐污强又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如千屈菜、水葱、德国鸢尾等。

第二节水面植物配置

一、水面常用植物:

?面积广阔的水面常用荷花、王莲、芦苇等。

?面积狭小的水面常用睡莲、凤眼莲、菖蒲、泽泻、千屈菜、水芹、风车草、慈姑等。

二、水面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水面植物材料不可过多,覆盖面积不超过水面积的三分之一。

?可通过设置隔离带或盆栽的形式控制植物范围。

?污染重、有异味或不美观的水面可完全覆盖。

第三节水边的植物造景

一、水边植物配植的艺术构图

?色彩构图

?线条构图

?透景与借景

二、水体边常用植物

?乔木:几乎所有的乔木都可使用,常用的有柳树、桃树等。落羽杉、水杉可耐一定的水淹。

在日本常用松类,如黑松、白皮松。

?灌木:素馨、迎春、杜鹃、连翘、榆叶梅等。

?藤本:紫藤、络石、常春藤等。

?草本:水仙、龟背竹、马蹄莲、菖蒲、千屈菜、落新妇属、芦苇、慈姑、鸢尾等。

三、各类水体旁植物的配置

1.湖:面积大,气势宏大,周围用体量较大的乔灌木为主,以形态和色彩上的季节变化来强化水体的生气。应把水面、岸边、远山结合起来创造景观。

2.池:面积较小,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增加层次。

3.泉:多指自然的涌泉,植物宜简,水中可植水草,随水摇曳。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整理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 2.古代陶瓷的专着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着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着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着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着有《竹人录》,?园林专着有《园冶》,? 刺绣专着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工艺专着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着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答案--中国美术史试题4套汇总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4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2分,2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 )。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D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3、《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C )。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4、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B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5、“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C )。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6、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7、阿房宫是( A )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A.秦代 B.汉代 C.东周 D.战国 8、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 B )。 A.《避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9、《读碑窠石图》作者是( A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 宁 D.燕文贵 10、《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D )。 A.周昉 B.黄荃 C.周文矩 D.顾闳中 11、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 A )。 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12、六朝时期谢赫所著的( A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美术史论专著,在画史上享有不朽的声誉。 A《古画品录》B《叙画》C《历代名画记》D《画山水序》 13、王蒙的山水常用(A )皴。 A牛毛 B披麻 C豆板 D解锁

2019天津工业大学825艺术设计史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825科目名称:艺术设计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手工艺时代的设计和近现代设计史。 试题涉及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工艺美术、产品、视觉传达、建筑等,重点考察考生对设计史中重要品类和工艺特色、设计运动、设计流派、设计理论、设计师、设计实践活动的掌握,以及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与区别的把握。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手工艺设计时代40% 重点是中国古代染织、漆器、青铜器、瓷器、家具设计以及建筑和园林设计。 2、近现代设计史60% 重点包括: (1)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风格、新古典、维多利亚风格包括建筑和家具及园林设计。 (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3)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表现,以及各个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设计风格、设计思想。(包括芝加哥学派) (4)装饰艺术运动。 (5)德国设计的发展:工业同盟、包豪斯以及乌尔姆学院。 (6)从现代主义到国际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美术变革时期的一些重要流派,如构成派、俄罗斯先锋艺术、风格派、立体主义、野兽派等,以及它们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设计师及其成就,现代主义设计的综合特征及其优劣。北欧设计的特征。国际主义的概况、特征及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7)美国的设计 美国在20世纪商业设计的发展,重点研究罗维、N.B.盖茨等设计大师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思想;以及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包括流线型的流行。 (8)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包括:孟菲斯设计、波普运动、新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解构主义风格。后现代设计发展的契机、特征、著名的设计师及其作品、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分析。 (9)战后各国设计的概况:包括德国、日本、意大利设计的发展。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2、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河北美术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 任课教师: 班级: 时间: ! 教案首页

第一章

一、新课导入 、 当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空间。街头绿地设计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设计容易形成简洁、自然、开放的景观。本文分析了城市街头绿地中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论述街头绿地设计的重要性。 二、授课内容 1、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及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概念 街头绿地指道路红线以外,沿城市道路布置,面积不大的开放性公共绿地。转盘、花园、广场以及街头小游园都属于街头绿地的范畴,其主要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游憩、娱乐场所其大小不一,变化多样,因地制宜是它们的主要特色。便利性、开放性、分布广泛性是其基本特征。 城市街头绿地存在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主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但是在有些街头绿地中休憩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休闲健身器材数量不足等。据调查,一般来说对居民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充足的休闲座椅58%,丰富的植物种类42%,交流空间40%,充足的休闲健身器材31%,休闲活动30%,其它7%。由此看来,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休憩设施设计是街头绿地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群落色彩树种较少,仅局限用少量的彩叶树种以及极少数的常绿树种,有的地方甚至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且地被植物和灌木栽植杂乱无章。这样会造成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

中国艺术设计史

36中国艺术设计史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彩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彩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半坡型:半坡型彩的鱼形花纹,起先是写实的手法,;马家窑型:马家窑型艺术特点是:点喝螺旋纹;2比较唐宋器物造型;总体来说唐代器物饱满圆浑,丰硕雄健;与唐代器物相比,宋代器物受到朴素简约的审美风尚影;3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设计制作达到相当 1 简述原始社会彩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彩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的瓷。可大致分为:半坡型、马家窑型、庙地沟型、半山型、马厂型、大汉口型、龙山文化等。 半坡型:半坡型彩的鱼形花纹,起先是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喝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艺术特点是:点喝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次,马家窑型彩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2 比较唐宋器物造型 总体来说唐代器物饱满圆浑,丰硕雄健。饮食器中,模拟瓜果花卉形状的器型品类大为增加,

如瓜棱壶受外来文化影响,出现了高足杯、兽面杯等造型体现异域风格的器物。常见的有圆形、菱花形、葵花形,盘口多曲的典型特征。碗的造型和盘近似,多棱、多曲碗是唐代碗的代表。壶的造型出现了执壶,短颈,腹部硕圆丰满。罐类器具器体饱满,气势雄强,生动体现盛唐气象。 与唐代器物相比,宋代器物受到朴素简约的审美风尚影响,造型洗练,比例高度和谐,花口盘、花口碗与唐代相反。梅瓶、玉壶春瓶、斗笠碗是宋代器物的代表,以玉壶春瓶为例。造型:口稍侈,细颈,腹部微呈椭圆形,造型秀丽,富有曲线美,体现了宋代器物造型简约,比例和谐完美的特点。 3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设计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商周至战国时期直到汉朝家具都还很低矮,屏风多置于床上,南北朝时期床逐渐普及开始出现其他各种形式高坐具。唐代家具是人们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度阶段,唐后期出现桌椅。隋唐家具逐渐向高型成套化发展。宋代家具式样呈多样化发展,出现大量装饰性线脚。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也有新发展,雕式工艺仍然发达。明清家具达到高峰。 4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 明代及前清家具的特点通常的说法是“精、巧、简、雅”四字。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这些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由于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这些材料日见匮乏,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 2.古代陶瓷的专着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着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着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着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着有《竹人录》,?园林专着有《园冶》,? 刺绣专着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工艺专着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着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 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着,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着 19、明末宋应星所着《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教学重点难点概要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项目五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12学时) 一、内容概述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项目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技能。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类设计任务,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各类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程序。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二、单元设置与教学重点难点 (一)单元一学校绿地规划设计 1. 教学重点 (1)校园绿地的用地组成 (2)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 (3)校园绿地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4)园林水景 (5)题名点景 2. 教学难点 (1)校园绿地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2)题名点景 (二)单元二工矿企业绿地规划设计 1. 教学重点 (1)工矿企业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 (2)工矿企业绿化的用地组成 (3)工矿企业绿化的基本原则 (4)工矿企业绿地各部分的设计 2. 教学难点 (1)工矿企业绿地组成部分绿化设计 (2)工矿企业树种的选择 (三)单元三医疗机构绿地规划设计 1. 教学重点 (1)医疗机构的用地组成 (2)医疗机构绿化的基本原则 (3)医疗机构绿化树种的选择 (4)医疗机构绿地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5)特殊性质医院的绿化设计对比分析 2. 教学难点

(1)医疗机构绿化树种的选择 (2)不同性质医院规划设计的要点 (四)单元四机关单位绿地规划设计 1. 教学重点 (1)机关单位绿化的基础知识 (2)机关单位绿地的环境特点 (3)机关单位的绿地组成 (4)机关单位绿地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 2. 教学难点 (1)机关单位绿化设计立意构思 (2)机关单位绿地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 (五)单元五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1. 教学重点 (1)校园绿地的组成、功能、特征和类型 (2)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程序 (3)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4)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2. 教学难点 (1)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立意构思 (2)校园主题景观的表达 (六)单元六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角色演练)1. 教学重点 (1)校园绿地的组成、功能、特征和类型 (2)校园绿地设计程序 (3)校园绿地设计的原则 (4)校园绿地设计的要点 2. 教学难点 (1)如何根据设计项目的特点进行设计立意构思(2)校园绿化设计的主题与景观表达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111 附答案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 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四是注重装饰美。 21 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 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 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27、第一次把“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正式提出来的是_罗维 28、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29 体现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是好莱坞风格 30、美国新艺术以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和蒂夫尼的玻璃制品为代表。 31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的新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 32 后现代主义,又称为历史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在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33、罗伯特·文丘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34、最集中反映“波普”风格的艺术设计是英国,并在这个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35、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

园林规划设计教案汇编

绪论 一、几个有关的概念 学习园林规划设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园林;园林在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很多:大到国家公园、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城市、城市公园等;小到庭院一角,广义上都可以称为园林;甚至整个地球(Erthscape P lanning)、国家、地区都可以看作一个园林。 园林是一门高超的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性艺术。它一方面是现实的生活环境,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又是反映意识形态、精神面貌的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说明园林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廊、榭等)、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 1.园林 (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功能要求(精神及物质生活需要)、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规律,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创造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和建筑、道路布局,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 (2)园林的内容:园林包括各类公园、花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休息疗养胜地等。其内容有蘩简之别、规模有大小之分。但都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山水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小品和植物。因此,堆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便成为了园林建设的四项主要内容 (3)园林与社会的关系: 园林是一种社会物质财富,它的建设是利用并改造自然的过程;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建设过程之中要涉及到很多的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可以说园林的建设、发展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经济与科技水平。 园林是一种艺术品,其风格与文化传统、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带有一定的阶级烙印。不同的国家、民族、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园林的社会性质和服务对象也有所不同。从而世界上形成了不同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园林流派和艺术体系。园林的兴衰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园林与社会生活同步前进。

中国美术史模拟试卷(答案)

中国美术史 姓名 一填空题 1. 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2. 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打制法。 3.陶器依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器、炊煮器以及储藏器。 4. 陶器据其陶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陶、灰陶、白陶以及黑陶四种类型。 5. 从彩陶的装饰工艺来看,主要分为素陶、彩陶以及印纹陶。 6. 新石器时代在工艺装饰与艺术审美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7.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代表了彩 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8. 青铜艺术是夏商周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代表。 9. 依据青铜器使用的性质,可把其分为礼器和非礼器。 10.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 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它们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杰出水平。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12.汉代墓葬石雕中最为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群。 13.在汉画像石研究中,一般认为厚葬和孝悌是汉画像石产生、发展 以及广泛盛行的历史原因。 14.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唐宋摹本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 传·仁智图卷》。 15.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传世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兰亭序》。 17.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论。 18.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19.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 20.东晋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最具代表性 的山水画论著。 2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 22.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23.昙曜曾在云冈石窟主持营建了5个大型的洞窟,史称昙曜五窟。 24.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25.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的第一部断代画史。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学生用) 一、选择题部分(30题) 1. 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 C.雅典卫城 A.凯旋门 B.城市规划 C.雅典卫城 D.金字塔 2. A.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A.彩绘 B.刻画 C.堆贴 D.拍印 3.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 A.锡,以降低熔点。 A.锡 B.银 C.汞 D.金 4. 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 B.靛蓝 A.朱砂 B.靛蓝 C.石青 D.石黄 5. A.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A.明代 B.清代 C.唐代 D.汉代 6. A.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A.宋代 B.六朝 C.秦 D.元 7.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 C.唐代 A.宋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8.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 A A.威廉·莫里斯 B.彼得·贝伦斯 C.格罗佩斯 D.约翰·拉斯金 9. 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 C.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A.1907 B.1851 C.1919 D.1952 10. 以下哪一位不属于包豪斯的师资 B.莱特。 A.康定期基 B.莱特 C.莫霍里·纳 D.约琴夫·艾伯斯 11. 意大利设计师罗莫齐设计的棒球手套形沙发是 C.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A.波普风格 B.宇宙风格 C.现代主义风格 D.国际主义风格 12.在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董仲舒 A.董仲舒 B.孔子 C.刘安 D.管仲 13.在宋代又称为“生色花”的典型纹样程式的是 C.折枝花式 A.团花式 B.穿枝花式 C.折枝花式 D.几何纹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出自于 B.《老子》 A.《荀子》 B.《老子》 C.《墨子》 D.《庄子》 15.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 C.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15 B.16 C.17 D.18 16 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 A.造型美,四是注重装饰美。 A.造型美 B.色彩美 C.形式美 D.简洁美 17 所谓“深衣”,就是在 D.上衣下裳的基础上将上衣和围裙连接起来。 A.上衣 B.下裳 C.围裙 D.上衣下裳 18 下列不是煮食器的是 C A.鼎 B.甗 C.觯 D.鬲 19 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 C.12—15 世纪的西欧、中欧。 A.5—10 B.10—12 C.12—15 D.16—17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整理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 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 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 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 四是注重装饰美。21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C )。 A、主题部队 B、混合部分 C、军事指挥部 D、弩兵 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C )。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繇 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 A )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千里江山图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A ) A、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b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C )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 A ) A、陈洪绶 B、崔子忠 C、丁云鹤 D、吴彬 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C )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10、《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A ) A、吴有如 B、郑曼陀 C、张聿光 D、马星驰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A 2、C 3、C 4、A 5、D 6、B 7、C 8、A 9、C10、A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D )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A ) 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B )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B )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园林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而没有不是艺术的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广场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二、绿地 ◆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包括了环境和质量要求较高的园林,又包括了居住区、工业企业、机关、学校、街道广场等普通绿化的用地。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 ◆效法自然的布局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池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诗情画意的构思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景,联想生意。组景贵在“立意”,创造意境。 ◆园中有园的手法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分为景点、景区,使景与景间既分隔又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创造了在“咫尺山林”中开拓空间的优异效果。 ◆建筑为主的组景园林由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组成,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占地多(据调查占15—50%),且园林建筑常居主景的控制地位,居于全园的艺术构图中心,并往往成为该园的标志。即使在各景区,亦均有相应的建筑成为该景区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南宋北宋之说。又自秦汉始即根据宫苑和私家园林条件要求不同而各自发挥其性。至今中国园林已有北方宫宛、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四、园林的三个层次 1.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 (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 2.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设计城市围绿林绿地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生态绿化等。 3.大地景物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价价、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 五、中国园林简史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园林三大系统发源地----中国、西亚和希腊,都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从散见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史籍记述园林的文字中,可以大致了解当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艺术形象和创作思想。研究园林技术和园林艺术专著的出现,以及园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情。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东西方园林发展的进程也不相同。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例,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例,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园林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秦汉时期园林的形式在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在广大地域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它的特点一是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二是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如汉武帝刘彻的上林苑、建章宫。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呜,士大夫为逃避世事而寄情山水,影响到园林创作。两晋时,诗歌、游记、散文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有重大影响。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所描述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情景,对园林布局颇有启示。谢灵运的《山居赋》,是他经营山居别业的感受,对园林相地卜居的原则,因水、因岩、因景而设置建筑物和借景手法,以及如何选线开辟路径、经营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中国美术史 一填空题 1. 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2. 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打制法。 3.陶器依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器、炊煮器以及储藏器。 4. 陶器据其陶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陶、灰陶、白陶以及黑陶四种类型。 5. 从彩陶的装饰工艺来看,主要分为素陶、彩陶以及印纹陶。 6. 新石器时代在工艺装饰与艺术审美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7.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代表了彩陶艺术的 最高水平。 8. 青铜艺术是夏商周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代表。 9. 依据青铜器使用的性质,可把其分为礼器和非礼器。 10.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 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它们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杰出水平。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12.汉代墓葬石雕中最为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群。 13.在汉画像石研究中,一般认为厚葬和孝悌是汉画像石产生、发展 以及广泛盛行的历史原因。 14.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唐宋摹本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传·仁智 图卷》。 15.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传世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兰亭序》。 17.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论。 18.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9.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 20.东晋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 论著。 2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 22.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23.昙曜曾在云冈石窟主持营建了5个大型的洞窟,史称昙曜五窟。 24.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25.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的第一部断代画史。 26.唐代画家周昉首创水月观音,成为中国佛教美术中的佛画样式之一,世称“周家样”。 26.张萱和周昉是唐代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27.王维在画史上的重大影响是他的“破墨山水”。 28.在中国书法史上,张旭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29.在五代花鸟画史上,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为黄筌、一为徐熙,但画风迥异,人们多 以“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形容。 30.宋代的宫廷画院是“翰林图画院”。 31.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家,史称“瘦金书”。 32.北宋画院的天才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山水画代表作是《千里江山图》。 33.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法,为高远、平远、深远。 34.南宋四家是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