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解决问题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第4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板书: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二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

例3 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35÷=5

第5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

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2)6×4÷3

24÷3=8(人) =24÷3

=8(人)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55页例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板书: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 例 3 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35=5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5页例4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乘除法口算题

班级姓名 用时 ( )分钟做对()道题 3×6= 18÷9= 18÷6= 15÷3= 36÷4= 81÷9= 20÷5= 8÷8= 30÷6= 9÷3= 4×7= 16÷4= 12÷4= 18÷2= 24÷4= 4×4= 20÷4= 24÷6= 2×5= 9×8= 4×8= 7×5= 8÷2= 10÷5= 9÷3= 5×6= 1÷1= 18÷6= 6÷1= 9÷3= 12÷2= 9×7= 45÷5= 30÷5= 24÷6= 16÷4= 32÷4= 45÷9= 40÷5= 5÷1= 21÷3= 30÷6= 9×5= 6×3= 4÷4= 25÷5= 36÷6= 5×9= 14-7= 42÷6= 24÷3= 5 +9= 6×6= 25÷5= 32÷4= 3×9= 9×4= 33-9= 32-4= 8+72= 3×6= 42-5= 20÷5= 50-7= 10÷5= 26+7= 9÷3= 18+6= 30÷5= 20+4= 5+67= 2×5= 9×3= 5÷5= 18÷6= 12÷6= 12÷6= 15÷3= 20÷4= 30÷6= 24÷4= 8÷4= 42÷7= 42÷6= 24÷3= 20÷5= 14÷2= 18÷3= 48÷6= 12÷3= 7×5= 16÷4= 32÷4÷4= 72÷9+7= 4×2×7= 1×5×9= 7×9-7= 6×6+20= 8×4-8= 8×3÷6=

班级姓名 用时 ( )分钟做对()道题 30÷5= 24÷6= 25÷5= 20+5= 18÷3= 8×6= 39-24= 32÷8= 19-7= 12+6= 12÷6= 30÷6= 15÷3= 25÷5= 20÷5= 24÷4= 20÷4= 15-6= 36÷6= 8+13= 7×8= 27-8= 8÷4= 10÷2= 5×7= 25+9= 18÷3= 30÷5= 20÷4= 16÷4= 25+5= 3×6= 18÷3= 30+6= 25÷5= 6×4= 20÷5= 24÷4= 18-6= 6×7= 18÷6= 4×5= 18÷6= 8×5= 5×9= 17-9= 3×6= 12÷4= 12÷6= 18÷3= 15÷5= 3+18= 30-18= 77-8= 24+6= 30÷6= 7×8= 20÷5= 18-6= 15÷3= 9×7= 51-8= 8+12= 36-7= 24÷6= 24+6= 16÷4= 25+9= 10÷5= 35+6= 20÷4= 27-8= 39-24= 36÷6= 18÷3= 8+4= 5×9= 42÷6= 21÷7= 48÷6= 24÷4= 81÷9= 36÷4= 8×4= 27÷3= 32-8= 7×5= 27+9= 4 ×7= 32÷4= 9÷3= 42÷7= 63÷7÷3= 36÷9×8= 3×2×7= 1×6×9= 7×8-7= 7×6+20= 8×4-8= 4×4÷8=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 案 第四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授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本P19页例,练习四第4、、6题。 教学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 谈话,出示例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 思考:看看例4和例,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一课时】 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利用7、8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创设学生能够独立尝试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使学生在经历求商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用7~8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熟练应用7、8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三、教学难点 在用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出示主题图。 2.观察:在这幅图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3 .思考:请回忆2—6口诀求商的方法,独立思考,列式计算,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4.小结:今天,我们将根据2—6的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利用7-8 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用7的口诀求商 (1)教师:每行有7面小红旗,能排这样的几行呢?你能够解决吗?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2)思考:他们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说一说求商的过程 (3)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2.教学用8的口诀求商 (1)思考:刚才我们已经会用7的口诀进行求商,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 (2)教师:启发学生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让学生在不断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小结:说一说怎样用口诀求商。 (三)拓展延伸 ⒈计算下面各题 思考: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2. 解决问题:拔河比赛 (1)观察图片,掌握数学信息 (2)分析数量关系,提出数学问题 (3)独立解决: ①获胜队员每人能得几本书? ②失败队员每人能得几本书? 3.电影院每张票8元,一共有40元钱,能买几张票呢?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练习题.pdf

《表内除法(二)》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把下面的口诀填完整。 三()二十一五八()二()十八 四()二十八()七四十九()()六十四 二、看图列式。 ()×()=()想口诀: 42÷6=()想口诀: 42÷ 7=()想口诀: 三、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48 ÷ 6 49 ÷7 8 ×7 36 ÷ 6 35 ÷7()<()<()<()<() 四、有24个桃子,请你分一分。

(1)如果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五、在()里填“+”“-”“×”“÷”。 10()3=7 42()7=6 25()5=30 7()8=56 32()4=8 19()9=28 12()8=4 5()6=30

《表内除法(二)》同步测试(第2课时) 一、想口诀,写算式。 七九()六()五十四 二、填一填。 三、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看谁算得都对。 45÷9= 40÷5= 32÷4= 59-40= 36÷4= 32-8= 7×8= 81÷9= 43+9= 12÷4= 63÷7= 21÷7=《表内除法(二)》同步测试(第3课时) 一、口算。 32÷8= 63÷7= 18÷3= 81÷9= 56÷8=28÷4= 40÷5=45÷9= 49÷7=32÷8= 54÷6= 21÷3= 二、解决问题。 1、购物。 (1)小青用27元钱买了3包薯条,每包薯条多少元? (2)每块蛋糕3元,小青有24元,他能买几块蛋糕? 2、二年级有6个班,每班栽了6盆花,一共栽了多少盆花?把这些花送给一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可分得几盆花? 3、日记本原来9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4个24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4、手套毛巾茶杯帽子 8元 5元 9元? (1)买4个茶杯,一共需要多少钱? (2)36元一共买了4顶帽子,一顶帽子多少钱?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含答案)[优质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表内除法(二)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A、54÷6 B、54÷9 C、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A、7-6 B、7×6 C、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 A、8的2倍是多少 B、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C、8是2的多少倍 4、8+8()8×2 A、﹥ B、﹤ C、= 5、一个数减去45得19,这个数是()。 A、26 B、64 C、34 6、学校有4个篮球、12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倍。 A、5 B、2 C、3 7、有故事书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5倍,科技书有()本。 A、30 B、3 C、11 8、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A、12÷6 B、35÷7 C、42÷6 9、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32 B、25 C、36 10、如果口=4,◎=9,○=15,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A、口+◎-○=30 B、○-◎+口=2 C、○-◎-口=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40是5的________倍,算式:________。 12、动物园有8只大猴子,小猴子有32只,小猴子的只数是大猴子的________倍。 算式:________。 13、每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27根小棒可以摆________个三角形。 算式:________。 14、把35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________个。 算式:________。 口决:________。 15、在横线上填“>、< 或=” 16÷8________9×2 27÷9×3________3×8÷3 45÷9________4×1 27÷3×5________4×5÷5 8+14________7+15 9÷9×9________18÷2 16、填上合适的数。 9×________ =54 49÷________ =7 8×________ =24 42÷________ =6 5×________ =30 ________÷8=2 17、 是的________倍,列式:________。 18、△△△△○○△△△△○○△△△△○○△△△△○○ △比○多________个,△是○的________倍。 19、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8×________﹤36 5×________﹤15 6×________﹤40 54﹥________×8 12﹥________×3 28﹥________×7 20、如果□+□+※+※+※=21,□+□+※+※+※+※+※=27 那么,□=________,※ =________ 三、应用题(共5小题) 21、同学们参加跳远比赛,平均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4次。有多少个同学参加了跳远比赛? 22、一本字典10元,一把剪刀2元,解决下列问题。 (1)买一本字典和两把剪刀,需要多少钱? (2)用买一本字典的钱,可以买几把剪刀?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 1、△△○○○○○○左图△有()个,○有()个,○的个数是△个数的()倍。 2、42里面有()个7。 3、3个8是(),9的6倍是()。 4、40是5的()倍。 5、6×9=(),表示()个()是()。也表示()的() 倍是()。 6、72÷8=(),表示()里面有()个()。还表示把()平均 分成()份,每份是()。 二、口算 8×4= 32÷4= 4×9= 56÷8= 14÷7= 27÷3= 81÷9= 16÷2= 54÷6= 4×9= 35÷5= 3×7= 9×9= 6×8= 56÷8= 2×9= 三、竖式计算 54÷9= 8×7= 42÷6= 6×5= 56÷8= 20÷4=

四、列式计算 1、5的9倍是多少? 2、28里面有几个4? 3、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 5、3个7是多少? 6、36是9的多少倍? 五、应用题 1、食堂买进24袋大米,8袋面粉。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几倍? 2、在3月植树活动中,第二小组植树5棵,第三小组植树棵数是第二小组植树棵数的7倍,第三小组植树多少棵? 3、哥哥把21本书平均分给小里、小军和小明,小军分到多少本?

4、妈妈买回来24米布,然后平均分成了4块,每块是几米?如果每块做2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 5、在暑假里,小华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小华每天看9页,8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下68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思考题(补充条件,并解答) 1、共有24个糖,每盘放6个,? 2、体育室有9个篮球,,体育室的足球有多少个?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 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

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方法: 游戏参与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学情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1、第39页例2,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结合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 4 × 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 七()六十三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挂小旗整齐? (2)有多少面小旗?列式得出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有56面小旗,怎样挂小旗整齐?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挂8行,每行有多少面小旗? 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4)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案

除法 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结合平均分中等分的情况教学除法的含义。例4的编排分为4个层次:首先根据小精灵的提示,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然后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成的过程和结果;最后介绍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 利用“平均分”引出除法运算,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进学生对除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后面对除法的认识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

。 除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学 1、设置情景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幅画是什么吗生:大熊猫。 师:那你们知道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吗 : 生:竹笋或竹子……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是一只大熊猫。 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只大熊猫它的名字叫宝宝,今天,宝宝要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做客,于是一大早宝宝就起床到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它想把这些竹笋分给自己的朋友们吃。可是分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显得公平一些呢 生:平均分(板书)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的,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提出问题 |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表内除法(二)》作业

表内除法(二) 基础题来&源@:~中教^#网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来源:zz*step.co#~%m@]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8 8×2 (1)﹥(2)﹤(3)=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能力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二、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来源:*zzste@p^.~co%m]提高题 一、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二、解决问题。 1、 (1)买8个羽毛球要多少钱?中国教&^*%育@出版网 (2)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个乒乓球价钱的多少倍?[ww@w.zzstep.&%com*#](3)买2副乒乓拍的钱可以买几个羽毛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法》教案 设计说明 1.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般被称为等分和包含分,为了让学生借助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除法概念,本节课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获得平均分的直观经验;再通过说一说、填一填的活动,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 2.通过多种表征的转换,渗透模型化思想。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结合例题探讨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是如何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的。通过从实践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转换,在渗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时,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2)举例说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2.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4情境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然后汇报结果。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第二种分法:先两个两个地分,再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第三种分法:三个三个地分,每盘也分了3个。 (2)小结: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每盘放3个竹笋。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认识除法算式。 (1)引导学生探究: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熊猫解决了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表示方法。 (2)揭示课题:这样的算式大家都没有学习过,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运算——除法。(板书课题:除法)像这样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板书算式:12÷4=3)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介绍除号的写法: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除号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同学们试着写一下。(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2)师指着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练习读除法算式) (3)小结:只要是平均分的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问“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激发学生的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二 练习题

《表内除法二》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 倍?这题是求()。 (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8×2

(1)﹥(2)﹤(3) =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三、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 五、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小学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大全

除法口算题 81÷9= 10÷2= 12÷4= 15÷5= 48÷8= 45÷5= 27÷9= 64÷8= 14÷7= 16÷4= 36÷4= 81÷9= 45÷5= 18÷6= 28÷7= 21÷3= 36÷4= 35÷5= 18÷6= 35÷7= 18÷3= 10÷2= 21÷3= 10÷5= 25÷5= 63÷9= 64÷8= 56÷7= 42÷6= 30÷6= 20÷4= 24÷4= 16÷4= 27÷9= 21÷3= 15÷3= 49÷7= 12÷4= 15÷5= 63÷9= 64÷8= 9÷3= 20÷5= 18÷3= 12÷6= 40÷5= 28÷4= 21÷7= 45÷9= 56÷7= 48÷8= 49÷7= 21÷7= 18÷6= 72÷8=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一) 一、填空。 (1)45÷5=9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也表示45是()的()倍. (2)6×8=48表示()个()相加得48;还表示8的()倍是48. (3)8的2倍是();8是2的()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5)黑羊36只;白羊9只;()羊的只数是()羊的()倍.

(6)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二、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 三、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优质教案

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即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PPT课件、师生平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

(完整版)二年级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二下解决问题(一) 班级姓名 1、(1)30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去浇树,每组有几个同学? (2)30个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有5组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一共有多少人? 2、(1)一本书有42页,芳芳每天看6页, ? (2)芳芳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7天看完, ? (3)芳芳看一本故事书, 7天看完, ? 3、一瓶药45片,爷爷吃了18片,? 4、图书角有一些书,同学借走了55本,还剩下28本,?

5、图书角有24本书,平均借给6个小朋友,? 6、(1)有20个红萝卜,每只小兔吃4个,? (2)有20个红萝卜,一只小兔每次4个,? (3)有20个红萝卜,小兔吃了4个,? (4)小兔有20个萝卜,又收了4个,? 7、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分几本? 8、一口井深12米,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每天爬2米,几天能爬上来? 9、小明6天写了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个需要几天可以写完?一共要几天能写完?

二下解决问题(二) 班级姓名 1.(1)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 (2)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3)二(2)班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有5个兴趣小组,问二(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2、(1)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有自然风光的、世界名胜等共4类,平均每类多少张?(2)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平均每类6张,问有多少类明信片? 3、(1)一本故事书30页,平均每天看5页。问多少天看完? (2)一本故事书30页,分为5天看完,问平均每天看几页? (3)一本故事书一天看6页,分5天看完,问故事书有多少页?

二年级数学除法试商教案

《竖式与试商》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知 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24÷6= 4 36÷6= 6 18÷9= 2 16÷4= 4 20÷5= 4 12÷4= 3 8 ÷2= 4 14÷7=

15÷3= 5 64÷8= 8 72÷9= 8手势游戏:()里最大能填几 2×()<13 ()×5<49 ) 7 ×()<48 9 ×()<29 ()×6<41 8×()<52 4 ×()<2 5 ()×3<17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例:43÷7= ;

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做一做 26÷4=3 59 ÷7= 计算后,仔细观察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74÷8= > 8×9+2= 46÷7= 28÷5= 7×6+4= 5×5+3= 直接写出下题中的商和余数。 (1)33÷8= (2)34÷5= (3)64÷9= (4)28÷3=

基础练习 , (1)26里面最多有()个3. (2)27里面最多有()个5. 综合运用 1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 (1) 只要除数比余数大,就符合要求。 四、对比反思,全课总结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1 试商时,商与除数的乘积要靠近被除数,但要小于被除数。 2 有余数时,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 (二)列好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55页例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板书: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 例 3 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35=5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5页例4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