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08国贸吴敏2008221112110031

进入新世纪,国企改革仍面临很多问题,下面列举以下六大问题,有待逐步解决。

一、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外的国有企业脱困问题突出,难度很大

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实现,指的主要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一般不包括国有非工业企业和国有小型工业企业。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的为6599户,占39.1%。当时说的要摆脱困境的就是这6599户。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只占全部国有企业的一小部分。据财政部相关资料,1998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不含国有金融企业)共23.8万户。可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国有企业的比重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脱困的范围有限,绝大部分国有企业脱困问题没有解决。

国有企业脱困和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经营陷于困境,亏损严重,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运转,工资发不出去,人心涣散,企业改革肯定很难深入下去,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很难顺利进行,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当然,企业可以围绕脱困搞一些改革,但是,大量陷于困境的国有企业,企业负债率高(不少企业已超过100%)、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技术落后又缺乏技改资金等,都是企业很难自己解决的。这需要政府的援助、政策的支持。有些脱困,比如该破产关闭的企业按正常程序退出市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本身就是改革的内容。可见,脱困和改革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还很重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进展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识不统一,思想障碍大。有些人经常挥舞“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大帽子吓唬人,使一些地方不敢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有些地方只敢偷偷摸摸地搞放开搞活转制。事实上,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越慢,国有资产流失越厉害,财政的包袱就背得越重。因为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开放后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特别是其中大型企业)外,一般国有企业由于其经营机制一下子难以适应,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容易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亏损,不少国有企业在放权让利中出现“内部人控制”,蚕食国有资产,以致出现国有企业承包一轮、国有资产流失一轮的可怕局面。

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也不利于顺利推进改革,比如,国有小型企业“一卖了之” 是不对的。但是,有的批评文章竟提出只有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卖,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党的政策一直明确,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出售也是其中一种形式,主要是要按中央政策,卖得公平,市场定价,安排好职工。又如不能把国企改革笼统地说成“国退民进”。因为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是有进有退,国有资本要在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前述四大行业和领域集中和发展,而不是只退不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尽管在前述四大行业和领域国有经济要发展,要前进,但是,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是还会降低的,在市场化程度高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而不是所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国有经济逐步减少或退出后,是要让民营经济替补和发展的。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国退民进也是符合实际的。

要加快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这后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仍然是真正的目的。

真正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应是股权相对分散、均衡的,不应一股独大。按照这一要求,今后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时,要尽可能多吸收非国有资本入股,包括积极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并占相当的比重,即使是属于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四大行业和领域,多数也不一定由国有股绝对控股,而可以相对控股,有的甚至可以采取持金边股的办法,以改善股权结构。少数需保留国有独资或国有股绝对控股的,也要象上海广电集团那样,由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大体均衡地共同持股,避免一家说了算,以利于政企分开、持股者相互制约、形成较合理的治理结构等。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碰到种种困难说明了这一点。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方面改革,是国有企业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脱胎换骨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真正攻坚战。如果能在2010年前基本完成,可算是取得巨大的成绩,中国大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大大提高。到那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能确立起来了。

四、加紧探索和建立国有资产有效的管理体制

第一,改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我们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国有企业至今还有近20万个,国有企业的资产(实际上应为资本)实行统一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能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也做不到。特别在实行分税制以后,更显得不合理。地方财政投资办企业,怎么其资产又变为国务院所有了呢?这是说不过去的。应当承认由哪一级财政投资兴办企业,其资本即为该级政府所有。由中央财政投资兴办的为中央政府所有,由省级财政投资兴办的为省政府所有,市、县、乡级也是如此。这不但有助于清晰产权,也有利于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应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统一。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体是计委管立项,经贸委管日常运行,财政部管资产登记,大型企业工委和组织部门管人事任免。这些部门都可以说自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对企业发号施令,但是企业一旦出了问题,各部门又可以互相推诿,不承担责任。这样的体制显然是不顺的。政府应有专门的机构,专司国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统一,不再多头管理。

第三,完善三个层次的管理形式。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形式。这几年各地在探索中涌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和深圳的做法,它们分别建立地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机构如投资公司、控股公司等——企业或公司这三层次的国有资本管理和营运体系。第一层次,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这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同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实现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同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离,地方政府将国有资本的经营权以授权方式交给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营运;第三层次,众多的企业或公司,国有投资公司或控股公司通过出资对企业或公司参股或控股,取得所有者权益,实现了出资人最终控制企业同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离。

五、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仍然任重道远

这几年,国家采取一些重大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企分开。2000年,国家撤消了内贸、煤炭、机械、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有色金属等九个国

家局,党政军机关与所管理的企业脱钩工作已陆续展开,取消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等。但是,直到现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任务远未完成,有几个重大问题还有待逐步解决。

第一,政府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象时有发生,国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状况仍有待消除。由于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尚未很好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政府多家部门分头管理国有资产、营运和管理干部任免等现状很难有根本改观。国家往往运用权力照顾国有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外贸经营权、兼并破产等方面相当突出,甚至国家对国有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使非国有企业感觉受到不公正待遇;不少地方政府还搞市场封锁,保护本地落后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国家又常常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还要求企业承担办社会的职能。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国家不能再用行政权力对国有企业予以特殊照顾。这就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企进一步分开。

第二,改革审批经济体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各方面对原来的审批经济体制反映强烈,要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一般认为,改革的目标是改审批经济为企业自主投资决策。对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的项目,应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由企业依法自主投资,政府不再审批。

第三,打破行政和部门垄断。当前我国行政和部门垄断还相当严重,这很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

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显重要,但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缺口大,亟待解决

改革的深入,要求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今后的目标是,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养老保障制度,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也很重要。要依法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年增大的严峻局面。有关部门预计,光是“十五”期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为29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为325亿元。建立可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机制和有效营运、严格管理的机制,日显重要。特别是扩展新的筹资渠道,更为紧迫。政府已经决定,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以及将利息税等收入充实社会保险基金。还可考虑通过发行国债、提高社会保险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办法,充实社保基金。在社保基金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是防止挪用和被个人与部门侵吞。可以考虑吸收象智利等国成立多家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有效管理的成功经验,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有,在逐步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的同时,对目前城市出现的部分贫困群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需要尽快普遍建立起来。

深化国企改革,除了要着重解决以上六大问题以外,还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以便形成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分配能多能少的机制。还要加强企业管理。管理能出效益,科学管理是企业搞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要把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和加强管理很好结合起来。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27--多措并举推动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走向纵深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5 多措并举推动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走向纵深【时事材料】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2018年,中央企业持续加强和改进国资监管,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主要在四方面集中体现:一是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二是更加突出以管资本为主,国资监管方式不断优化;三是加大违规责任追究力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有效落实。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创历年最好水平。2018年国资监管系统收入利润创历年最好水平。国资委数据显示,2018年,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增加值12.4万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1%,上交税费总额3.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增加值7.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国有经济与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代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以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较大。相对来说,大的结构必然具有的生产力也较高。中国目前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集中反映在国有经济方面。 2.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大变局之下,要以国企改革为中心,深化改革,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克服面宽缺少突破、虚而不实两大顽疾,使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以体现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 3.国有经济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20xx年,省、**市国有企业改革会议后,A市市为了全面推进国有 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了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并轨”工作任务,力争实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副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副市长**。企业主管部门和涉企业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为了确保改制任务取得成效,市委、市政府副市级领导干部对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实行责任包保,一包到底。市里从副乡级后备干部和主管部门的改制工作骨干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国企改革推进工作组。市直各部门彻底转变工作作风,为国企改革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改革的思路和做法:(1)掌握准确数据,扎实推进改革为了把国 企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掌握准确数据,自20xx年年初以来,A市市国企改革工作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截止20xx年10月末,完成了市属41户国有工业企业的企业财务审计、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企业土地情况调查、企业职工债权情况调查、资产评估、查档汇总、补偿测算等工作。(2)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千方百计活化企业资产, 将国企改制与招商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重组改建和县域经济突破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实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进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吸引域外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通过招商,专门招商的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一打捆使用改制资金鉴于各改制企业 资产在短时间内暂无法变现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国企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市财政全力筹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并在年度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块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改制的先期垫付资金。一是对改制企业实行统一打捆,审计评估的办法,由市财政统一支付审计评估费,减少企业改革成本支出;二是财政承诺以承债贷款的方式,保证企业“并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4)国有资产管理局全部接收企业资产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制,确保社会稳定,杜绝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好与存量资产差的差异性,保证国企改革在操作上的统一性,未改制的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全部由市国资局全部接收,实行统一公开处理。企业改制成本由市财政统一先期垫付。(5)争取软贷款资金按照“前后照应,统一谋划” 的原则,在保证完成省里下达的确10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任务的同时,我市加大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力度,截止20xx年8月30日,全面完成了市属41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 任务。应该说,在改制成本的筹措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在省里的支持下,市财政以承债贷款的方式,向开贷款了35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了国有企业改制。鉴于“并轨”试点工作的政策性和时限性,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同意市属八系统的国有下岗职工享受“并轨”政策,参加“并轨”试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发挥各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抢时间,争速度在“并轨”政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八系统92户企业享受“并轨”政策的呈报工作。为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有利条件。七、国企改革工作的验收组织好国企改革验收工作,是实现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国有资本退出到位的关键所在。国企改革工作是否如期完成任务,不留任何后遗症,重要的是看所有参与改制的企业是否按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清查一制定”的要求落实了改制的各项工

国企改革的成效及经验总结

国企改革的成效及经验总结 国企改革的成效及经验总结 一、国企改革的成效 (一)突出国企投向,全面优化了企业设置 本次国企改革设置着力围绕“城区”和“园区”两篇文章,突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政府控制性资源、公用事业”四大投向,全面优化企业设置,凡不属于这类投向的企业全部进行关闭、注销或逐渐退出,全区国有企业从29户,优化设置为12户。通过调整国企投向,全区国有企业的投向更加明确,主导和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改变了原来的数量多、分布散、作用差、实力弱的国企设置格局。 (二)推进改革重组,全面提升了企业综合实力 本次国企改革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重组,既涉及兼并重组9户,又涉及关闭、注销5户,同时还涉及社会化2户。通过重组,国企由29户变为12户,在数量上大幅度减少,在经营投向上更为集中,在规模和实力上进一步提升,国企资产规模由整合前的平均每户19亿提升到45亿,提升了一倍多。 (三)理顺管理体制,全面规范了国企监管 一是实行了管办分离和出资人关系理顺,全区国有企业第一次实现了由国资部门集中监管;二是明确了国资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国资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管理侧重规范和效益,行业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侧重项目和技术标准;三是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和《重庆市**区国有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国资监管突出了对“人、财、物”及重大事项的监管,规范了企业的运行,既做到了对国企监管的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又能与其他管理部门协调一致。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的良性运行,规范运行提供了保障。 (四)实施政企分开,全面规范国企负责人职务管理 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全部实现了与企业任职身份脱钩,并按照《重庆市**区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免办法》公开选配了8户经营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和规范管理。 (五)实施市场化薪酬,全面建立了国企经营业绩激励约束机制 出台了区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办法,实行企业负责人和企业人员薪酬与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 5、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6、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从哲学上看,材料中的要求 A.抓住了主要矛盾 B.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 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全面的观点7.“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8、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也有弊,主要是弊大于利,因而我国坚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思想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一分为二的观点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④ 9、“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主次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②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③次要矛盾处理好了,可以为解决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反之,会增加解决主要矛盾的困难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其他矛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0、高科技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力量和决胜关键。

国企改革的逻辑探究

国企改革的逻辑探究 2012-2013-2、文理基础学院 20120440319 456-60-陈开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企改革的 定位与出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不妨用逻辑学的思维来探究国企改革的路径 与改革的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不能忽视,国企改革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这 个主题不能变。 正文: 逻辑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谈任何问题,都要首先明确它的前提;谈改革,就要 明确改革的出发点及其归宿,也就是说,要明确为什么改革、改革是为了什么。这 是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从改革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并给以斩钉截铁般 的明确回答。他说,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 主义。因此坚持喝发展社会主义成了国企改革的前提。 一、国有企业改革思路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 路决定的。2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改革战略指导 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概括起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党的十 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从党的十二届三中 全会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即所 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相应地,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 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等 三个阶段。下面依次对这三个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1984) 早在改革以前,人们就逐步认识到国家对国有企业管得过多过细的弊端。毛泽 东在 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中曾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 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 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 管理自主权”。基于当时这种共识,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是 很自然的事。 国有企业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开始了。1978年10月四川选择了宁江 机床厂等六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5月,国家 经委等六个单位,选择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进行扩大 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试点得到许多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拥护。1979年7月,国务 院发布了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 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五个文件,要求地 方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办法选择少数企业试点。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

20xx年,省、**市国有企业改革会议后,A市市为了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了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并轨”工作任务,力争实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副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副市长**。企业主管部门和涉企业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了确保改制任务取得成效,市委、市政府副市级领导干部对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实行责任包保,一包到底。市里从副乡级后备干部和主管部门的改制工作骨干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国企改革推进工作组。市直各部门彻底转变工作作风,为国企改革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改革的思路和做法:(1)掌握准确数据,扎实推进改革为了把国企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掌握准确数据,自20xx年年初以来,A市市国企改革工作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截止20xx年10月末,完成了市属41户国有工业企业的企业财务审计、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企业土地情况调查、企业职工债权情况调查、资产评估、查档汇总、补偿测算等工作。(2)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千方百计活化企业资产,将国企改制与招商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重组改建和县域经济突破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实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进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吸引域外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通过招商,专门招商的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一打捆使用改制资金鉴于各改制企业资产在短时间内暂无法变现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国企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市财政全力筹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并在年度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块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改制的先期垫付资金。一是对改制企业实行统一打捆,审计评估的办法,由市财政统一支付审计评估费,减少企业改革成本支出;二是财政承诺以承债贷款的方式,保证企业“并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4)国有资产管理局全部接收企业资产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制,确保社会稳定,杜绝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好与存量资产差的差异性,保证国企改革在操作上的统一性,未改制的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全部由市国资局全部接收,实行统一公开处理。企业改制成本由市财政统一先期垫付。(5)争取软贷款资金按照“前后照应,统一谋划”的原则,在保证完成省里下达的确10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任务的同时,我市加大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力度,截止20xx年8月30日,全面完成了市属41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应该说,在改制成本的筹措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在省里的支持下,市财政以承债贷款的方式,向开贷款了35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了国有企业改制。鉴于“并轨”试点工作的政策性和时限性,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同意市属八系统的国有下岗职工享受“并轨”政策,参加“并轨”试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发挥各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抢时间,争速度在“并轨”政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八系统92户企业享受“并轨”政策的呈报工作。为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有利条件。七、国企改革工作的验收组织好国企改革验收工作,是实现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国有资本退出到位的关键所在。国企改革工作是否如期完成任务,不留任何后遗症,重要的是看所有参与改制的企业是否按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清查一制定”的要求落实了改制的各项工作。近日,按照“四个到位一个推动”的要求,由市委、市政府组成工作组深入到企业进行改制验收,总结企业改制工作。对国企改制完成的企业和在改制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回顾一年来的国企改革工作,自20xx年年初以来,工业总公司(企业改制办)在主管市长的亲自领导下,完成了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职工债权情况调查、资产评估、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测算等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具有容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限性特别强的特点,工业总公司(企业改制办)全体工作人员抱着为历史负责、为政府负责、为职工负责的认真态度,面对繁杂的工作,全体人员静下心来,审慎研究和周密布置,自20xx 年正月十一上班后,在历经数月的改制工作中所有人员起早贪晚不分昼夜努力工作,改制期

2018高考真题 第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与发展观 1、(全国卷Ⅱ.2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含,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C )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全国卷Ⅲ.2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北京卷.27)“窗含西的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D )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江苏卷.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D )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江苏卷.29)下列选项与图4漫画《盲目加工》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D ) 图4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D.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6、(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事物,其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训练:多措并举推动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走向纵深(含解析)

多措并举推动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走向纵深 【时事材料】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2018年,中央企业持续加强和改进国资监管,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主要在四方面集中体现:一是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二是更加突出以管资本为主,国资监管方式不断优化;三是加大违规责任追究力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有效落实。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创历年最好水平。2018年国资监管系统收入利润创历年最好水平。国资委数据显示,2018年,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增加值12.4万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1%,上交税费总额3.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增加值7.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国有经济与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代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以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较大。相对来说,大的结构必然具有的生产力也较高。中国目前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集中反映在国有经济方面。 2.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大变局之下,要以国企改革为中心,深化改革,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克服面宽缺少突破、虚而不实两大顽疾,使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以体现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 3.国有经济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

深化国企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深化国企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当前,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以“两个置换”(“资产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为标志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已经接近尾声。相比之下,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部分省市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迟缓,国有企业数量多、国有经济分布领域广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成为改革滞后型地区。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改革滞后型地区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迫切需要加快改革步伐;2005年初国务院已经通过了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4年规划,2008年底之后国有企业退出只能走依法破产之路,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为改革滞后型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设定了最后期限。今后几年是改革滞后型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奋起直追的关键时期,是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最后时期,也是决定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重要时期。 一、改革滞后型地区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瓶颈 当前深化改革滞后型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面临“制度瓶颈”、“资金瓶颈”和“冗员瓶颈”三方面的制约。 “制度瓶颈”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现有体制和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并助长了特困企业不愿破产和拖延破产的倾向。破产是扭亏无望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按照现有制度安排,如果不实施破产,政府为下岗职工交纳保险费,发放最低生活费,一旦企业破产,职工上岗无望,职工处境未必比维持现状好;按照政策规定,企业破产对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是按照破产企业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发放的,对特困企业来说,破产越早,职工拿到的经济补偿金越少。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推迟破产对濒临破产企业的职工来说是最优选择,而大量濒临破产企业不实施破产,势必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体进程。其二,现有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财政、银行、国土、人事、社保、就业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不同,对待国有企业改革的态度就不同,出台的配套政策差异很大,导致企业无所适从;一些职能部门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不一致,步调不协调,导致一些政策难以落实;受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大多数地市级的国资委成立时间不长,统筹和协调国有企业改革的权限和能力不够。其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进展缓慢,不少非国有部门还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国有企业改革最集中的矛盾焦点是职工身份转换和再就业安置。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很差,债务、人员负担沉重,深化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钱”和“人”构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资金瓶颈”和“冗员瓶颈”。 改革滞后型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在转换职工身份时普遍存在改革资金匮乏、改

兰陵县国企改革的措施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兰陵县国企改革的措施 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006年以来,在兰陵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兰陵县明确“以企业破产清算为主要手段,力争彻底解决”的企业改制基本思路,从法律上实现企业彻底清算、从行政上基本清除信访,力争不留任何后遗症,县内国企改革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国企改革的现状 兰陵县共有纳入改制计划的企业14家,分别是:苍泉酒业、县发电厂、美术公司、县造纸厂、嘉德集团及嘉德食品公司、石膏矿、佳田水泥公司、苍松公司、县化肥厂、县泉山水泥有限公司、特种水泥厂(二水泥厂)、开元机械厂、临工集团苍山县工程机械厂、黄埔集团,目前上述前12家企业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后2家的情况如下: (一)临工集团苍山县工程机械厂。该公司改制由市国资委负责,后因职工上访,市政府成立工作组,县政府协调人员参加,目前工作组已完成调查摸底情况。因工作组是市属人员,近几年没有过来,因而工作未有进展。存在的问题是因企业没有当时档案,职工也没有书面证据材料,对于下岗的职工提出的经济补偿等权益难以界定落实。 (二)黄埔集团。2010年12月22日,县政府由时任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连栋任组长成立黄埔集团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1年5月10日由县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破产

管理人。截至目前,职工债权已兑付完毕,职工失业金正在办理中。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企业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实行了县六大班子领导分别联系改革企业和分别挂钩企业改革工作的制度,县主要领导经常调度,部分破产企业工作组大组长是县领导;分别组建了破产工作组,抽调业务精、作风实的工作人员,采取全脱产的方式深入企业直接参与指导企业改革工作,为企业发展想办法、出建议,促使其走出困境,为我县企业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方便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我县的企业改制工作大多采用了职工代表参与的方式,便于集思广益,增加了透明度,非常有利于职工思想稳定。 (二)妥善处理矛盾,彻底解决企业破产改制问题。一是努力做好改制企业职工稳定工作。企业改制涉及破产企业职工4000多人,稍有不慎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职工上访。尤其是企业改制破产到现阶段,遗留问题多,协调难度大,破产改制工作不是短时间能彻底完成,部分职工权益得不到解决曾引起职工大规模上访。兰陵县从职工自身权益出发,努力给予协调和解决,解决不了的给予积极解释,妥善处理了企业职工上访问题。二是做好改制企业职工退休的申报工作。有效解决了部分破产企业符合条件的职工退休,不同程度地缓解了破产企业年龄大且下岗职工生活困难问题。三是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对破产企业职工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鼓励改制企业职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并对退休职工医疗保险进行了申报。四是积极开展困难救助工作。从企业职工基本需求出发,积极为企业职工申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工作、开

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提供以下四个例子供选择) 1.以山东威海国资办深化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为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威海国资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措施,深化市属国企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国企资产重组整合取得新进展。本着优势互补、战略合作、共赢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威海港集团与山东高速集团战略重组,重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实施了二热电集团与南郊热电、文登热电厂、文登恒源供热公司整合重组,实现了对文登区、临港区、南海新区供热资源的集中统管,优化了市区的供热资源布局结构。完成了威海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汇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公司、鲁东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脱钩重组,推动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对威海港、二热电、海滨林场等企业所属14户子公司和孙公司进行整合,减少了亏损源,优化了国有资产配置。 二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新突破。采取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整合5户国有企业资本,引入2户民营企业和管理团队个人资本,组建了注册资本2.2亿元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增强滨海新城的投融资和配套服务能力,助推滨海新城建设。采取职工持股、经营管理骨干持大股、国有参股的模式,设立了威海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威海报业步入了市场化运作轨道,深化了威海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三是一般竞争性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步伐加快。完成了电影放映公司、印刷机械厂、新疆同博顺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资本退出改制。积极推进了大信旅行社、昌佳贸易公司、机关印刷所、机关修理所、导游服务中心等企业改制。 四是搭建国有资本运营和服务平台。按照改革国有资本运营机制的要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组建了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将20户市参股企业23.37亿元(股)的国有股权整合纳入该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运营,打造了威海市国有资本投融资和财富管理平台。研究组建了威海市市民卡有限公司和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2个公共服务平台,为整合各项公用事业缴费业务、规范搞好城铁交通枢纽运营管理,给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服务奠定了基础。 2.以浙江国企改革“轻量级选手”凸显巨大能量为例 a.除了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在保障社会民生方面,浙江国有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高兴夫告诉记者,浙江近几年来新建高速公路基本都是在偏僻地区,本身经济效益很差,但是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浙江国有企业却在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通过资产战略重组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出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提升资源配置

《推进国企改革》热点专题主观试题训练

2014年《推进国企改革》热点专题主观试题训练1.(32分)央企是国企的主力军。加大央企红利上缴比例,不仅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而且有利于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成为当前我国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一环。 材料一 注:按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间,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盈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处理央企自身发展与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的关系?(12分) (3)有人说,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知识,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这一说法的合理性。(12分)

1.(32分)(1)材料一反映了2009-2013年我国央企利润不断增加,但上缴红利总额少且增幅缓慢,上缴比例总体上低于同期央企利润增幅,尤其是2010年。(4分)材料二反映了不同类型央企上缴红利比例有所不同,但都低于国际惯例,从央企利润的使用情况看,大部分红利仍在国企内部流动,极少用于公共财政和改善民生方面。(4分) (2)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2009-2013年我国央企利润不断增加,具备了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能。国家今后应继续促进央企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国家应适当加大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实现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激发他们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8分)②效率与公平又存在矛盾性。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央企自身的发展,又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4分) (3)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5分)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改革的过程要依靠人民群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用于改善民生,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7分) 2.(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在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持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秋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材料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l)针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派认为:激发财富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必干预;干预派则认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政府监管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和调控。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阐述你的理由。(14分)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和选择题训练-2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及选择题训练 一、二者的区别方法 1. 抓关键词法 主要矛盾:重点、核心、中心、关键、第一、首要、重要、根本、以。。。。。为主(重)、突破口等,牛蛇马贼刀、荷花好汉篱笆琴等俗语。 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主体、方向、大局、本质、性质、九个指头、占优势、用于判断事物的性质,权衡利弊,估计事物的影响,认清形势,评价人物和工作。 2.意会法(侧重点): 主次矛盾:强调“做、办事情、改造世界” 矛盾的主次方面:强调“想、看问题、认识世界” 二、单项选择题 1、“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A 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B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C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松。回答以下2—3题 2、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是指 A 抓住主要矛盾 B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 3、“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不能放松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 B 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 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 5、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6、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关键在于搞好防治荒漠化工作,要讲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但主要是生态效益,总体规划,同时,要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重点调整 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这一阶段的改革试图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自主权的扩大和利润留成制度的实行,激活了传统体制下作为生产单元的国营企业的盈利意识和发展意识,为逐步适应市场竞争初步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仍居主导地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市场体系尚属萌芽状态。(二)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出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税利分流以及股份制试点,探索搞活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1984年,出现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改革尝试。1984年 12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这种股票是1949年以来我国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1986年,邓小平同志人民大 会堂会见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森,这一历史性会晤最具意义的场面是美国客人赠送给我国领导人一枚纽 约股票交易所的会徽,而我国领导人则赠送给这位美国来访者一张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这次不寻常的会见和不寻常

的赠送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揭开了我国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序幕。因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为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理论构想,全国的国营企业开始一户一策,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87年底,全国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有78%实行了承包制。虽然承包制仍属于放权让利的范畴,但承包制的普遍实行是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向市场经济下的国 有企业转化迈出的第一步,使企业初步完成了从面向计划到面向市场的转变,但承包制所存在的体制缺陷并未消除政企不分的问题。(三)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此,我国成功地进行了计划、 价格、财税、金融等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进行生产经营;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开始按照商业化的原则发放,各级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性补贴基本取消,促进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逐步硬化。大大加快了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步伐。1993年 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

深化国企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深化国企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北京市第2期区县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王瑶 目前,深化国企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要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不仅仅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国有企业更加注重资本使用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应该讲,国资委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经济效益,还是影响力、控制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成绩巨大,令人瞩目。但也存在着诸如一些企业内在发展能力提升还不够快,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效益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些企业过分追求规模扩张,低效资本占用过多,资本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何引导国有企业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又注重资本回报和发展质量,是一种挑战。国有企业应围绕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牢固树立资本成本意识,不仅要重视生产经营成本,更要考虑资本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提升盈利能力,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解决“净资产收益率”这一前提性指标问题。

2、调整考核指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是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要达到5%,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争取达到10%,对研发投入大、成效显著、成果转化率高的企业将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这既是激励,更是要求。而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如果在考核指标方面加以调整,适度引导其增加研发投入,对国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将大有裨益。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在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院所转制企业中开展分红权激励,符合“做优做强做大”的实际需求,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体制,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深化改革,加强集团管控。国资委成立以来,明确提出“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管控思维。在这个基本管控思维的指导下,市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46家集团公司做到了主业清晰、资产清晰,主营业务取得长足发展,资源收益得到显著提高。但是,集团管控模式是否到此为止,值得研究和商榷。在深化改革、加强集团管控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是否可以进一步压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区别的方法一:抓关键词 1、【主要矛盾】:抓重点、抓核心、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 2、【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流”“抓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看主体”、九个指头、分析人和形势等。 区别的方法二:抓住题旨 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则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强调“做事情、办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 【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想问题、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 区别的方法三:依据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 【抓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画龙点睛”等,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等,则体现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原理。【矛盾主次方面】:“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改邪归正”等,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1、“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主要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A 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B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C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松。回答以下2—3题 2、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是指 A 抓住主要矛盾 B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 3、“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不能放松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 B 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 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