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

第十一章渔业资源生物学与渔场学实验

实验一鱼类生物学测定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几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测定,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生物学调查的几项测定技术标准,为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材料

小黄鱼,白姑鱼,带鱼,海鳗,鲐鱼,兰圆鯵,鲳鱼等。

三、实验工具

量鱼板、两脚规、刺孔蜡纸、刺孔针、镊子、剪刀等。

四、实验内容

1、取样

(1)由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取样分随机取样和选择取样两种。我们通常采用随机取样进行测定工作。

(2)研究群体组成的样品,一般每次取样数量为100尾。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项目的不同,取样数量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以能反映整个群体的特征为原则。

(3)做好野外采样记录,包括样品的捕捞日期、地点、使用的渔具和网获量等。

(4)在进行生物学测定之前,先把样品进行编号和登记,并做好测定项目的记录工作。(5)样品以取自拖网、围网、定置网、钓具等对鱼体大小无选择性的渔具为宜。

(6)样品应保持新鲜完整,不宜选择腐烂、残损或严重变型的鱼体作为样品。

2、测量鱼体的长度(单位:毫米)(图11-1、图11-2、11-3)

(1)全长—自吻至尾鳍末端

(2)体长—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

(3)叉长-自吻端至尾叉

(4)肛长—自吻端至肛门前缘

对不同鱼类,其测量鱼体长度的方法不同。对某些下腭稍突出的鱼类,如鳓鱼、海鳗、带鱼等,测量长度自下腭前端开始,记录时应注明。全长一般用在辅助观测,不作统计分析之用,唯鳎鱼以全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凡尾椎骨末端易于观察的鱼类,如石首鱼科的大黄鱼、白姑鱼、黄姑鱼和鲷类、鲽类等应以体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凡尾叉明显的鱼类,如太平洋鲱、沙丁鱼、鳓、青鳞鱼、鯷、黄鲫、竹筴鱼、兰圆鯵、鮐、马鲛鱼、鲳鱼、舵、鰹等,应以叉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凡尾鳍、尾椎骨不易测量的鱼类,如鲨鱼、海鳗、带鱼等应以肛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至于鱈、魟类等以体盘长为鱼体长度代表。

进行鱼体长度测量时,应使鱼体及尾鳍自然伸直,平置于量鱼板上,将口闭合,吻(或下腭前端)紧贴垂直档板,然后测量。

326

327

图11-1 鳐类形态术语说明图

图11-2 鱼类形态术语说明图

图11-3 鲨鱼类形态术语说明图

3、测量鱼体的重量(单位:克)

(1)体重—在没有除去内脏之前的鱼体总重量。

(2)纯体重(净重)—除去整个内脏(包括性腺、鳔、胃肠和体腔内的脂肪等)的鱼体重量。

4、性别鉴定

鉴定性别时应将鱼体剖开,目测鉴别出雌性(♀)和雄性(♂)。对于性腺尚未发育,目测不能辨认出雌、雄的幼年鱼,则不分雌雄。

5、蜡纸刺孔

为了解和掌握鱼类渔获物的长度组成而进行大数量(一般为100尾以上)的长度测定,一般采用蜡纸刺孔方法,以便收集大数量的体长,或叉长(肛长)的长度组成资料。同时称出其样品的总产量,并求得渔获物的平均重量。

五、作业

按测定结果,填写表11-1的内容。按以下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表11-1 鱼体生物学测定项目

328

1,绘制体长和体重组成分布图,计算平均体长和体重,以及优势体长和体重及其比重;2,用W=aL b关系式来建立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并绘制关系图。

329

实验二鱼类种群测定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鱼体形态特征的量度和分节特征的数量计数,以及资料整理,要求掌握鉴定鱼类种群的形态学鉴定基本工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白姑鱼

三、实验工具

解剖盘、量鱼板、两脚规、解剖刀、剪刀、镊子、袖珍电子计算器、记录表格等。

四、实验内容

首先把白姑鱼按采集日期、渔区、网具以及网获量等进行编号。在进行量度和计数时力求准确,现将实验顺序叙述如下:

1、形态特征的量度(单位:毫米)

(1)体长-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

(2)头长-自吻端到鳃盖骨后缘或鳃孔的前缘。

(3)吻长-自上颚到眼的前缘,如两眼在一平面上者,以上限为准。

(4)眼径-与体轴平行的眼睛的中线距离。

(5)眼后头长-眼睛中线的后缘到鳃盖骨末或鳃孔的前缘。

(6)上颚长-吻端至上颚骨后缘的距离。

(7)体高-背腹间最大的垂直距离。

(8)尾柄高-为尾柄的最小垂直距离。

(9)尾柄长-自臀鳍的基部后缘到最后一节脊椎骨末端。

(10)胸鳍长-胸鳍上缘基部至最长鳍条。

(11)腹鳍长-腹鳍上缘基部至最长鳍条。

(12)背鳍后长-自背鳍基部后缘到最后一节脊椎骨末端。

(13)分别测出自吻至背鳍、胸鳍、腹鳍各起点之间的距离。

(14)背鳍基长和臀鳍基长。

2、分节特征的计数:

(1)背鳍鳍棘数和鳍条数

(2)臀鳍鳍条数

(3)左侧鳍鳍条数

(4)左侧上下鳃弓的鳃耙数

(5)左侧鳍枝数

(6)幽门盲囊数

(7)体脊椎骨数和尾脊椎骨数

(8)尾鳍鳍条数

五、实验要求

(1)种群鉴定工作要求较高的准确性,形态量度由于人为的误差实属难免,在条件许可时,量度应由独立2人负责,若测量值相差在5%以内,则计算平均值;若测量值相差在5%以

330

331

上,则重复测量。

(2)量度的误差不得超过2mm ,计数要求98-100%的准确性。

(3)在计数鳍条时,可在每10条处划破鳍膜作为标记,以便复查,在石首鱼科中最后一个鳍条往往基部新开始分叉,计数时很易发生差错,因此在遇到疑问时需要解剖支鳍骨才能决定。

(4)在上鳃耙起点处的鳃耙甚小,故计数对要特别注意。 (5)每三人为一个小组,每组测定10个标本。

六、资料整理

经过计数和测量之后,只得到一些彼此分散的数值,因此必须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经过归纳整理、比较分析之后,才能看出各个群体的特征。最常用的统计数值如下: 1,差异系数(C.D )

2

12

1.S S M M D C --=

式中:M 1和M 2分别表示两个种群特征计量的平均值。S 1和S 2为标准差。 按照划分亚种75%的法则(Mayret 等,1953)。若C.D>1.28表示差异达到亚种水平;C.D<1.28属于种群间的差异。 2,均数差异显著性(M diff ) 2

11

222212

1m n n m n n M M M diff +-=

式中:M 1和M 2表示两个种群特征计量的平均值; m 1、m 2为均数误差;

n 1、n 2为两个种群特征的样品数。

根据统计学概率论原理,若平均数差异标准差大于3,则说明两个样品在该指标上差异显著,并判断可能为不同的种群。若小于3,则说明无显著差异,即是从该指标分析两个样品没有成为不同单位群体的特征。

七、作业

每小组作统计表格一份,要求记录正确,演算无误。

表11-2 白姑鱼分节特征统计表

表11-3 白姑鱼形态特征的量度统计表

要求撰写实验报告一份。对表11-2和11-3中的分节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别计算不同组间的差异系数(C.D)和均数差异显著性(Mdiff),以确定不同组间是否存在种群差异。

332

实验三鳞片的年轮特征

一、目的要求

在观察硬骨鱼类鳞片的形态、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经济鱼类中常见的年轮类型和环片特征,为研究鱼类的年龄与生长、寿命与初次性成熟群体的年龄组成等打下了基础。

二、实险材料

鲚(太平洋鲚),兰园鯵,小黄鱼,白姑鱼,蛇鯔,真鲷,鲈鱼等的鳞片。

三、实验工具

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等。

四、实验内容

1、鳞片的收集。鱼类的鳞片,一般采自第一背鳍下面,侧线上方10-20片(因为这个部位的鳞片较完整),若这部位的鳞片已脱落,可取胸鳍复盖处的鳞片。从鳞囊中取下的鳞片,夹放在不带粘性的纸制鳞片袋中,并作好长度、体重、性别、捕捞地点、时间和捕获渔具等记录,以备鉴定年龄时参考。

2、鳞片的处理。鉴定年龄用的鳞片,可用温水或加入少量氢氧化钠(NaOH)用牙刷或纱布洗涤附着粘液后擦干,便可以观察,并将鳞片封入两片玻璃中间编号保存。

3、鳞片染色。将洗涤后的鳞片,用鉴定细菌的墨水加甘油揉磨后,渗干鳞片上,盖以玻片,轮绞可清显出,或将鳞片浸入5%的硝酸银(AgNO3)液中,曝于日光然后用水洗涤轮绞处染上褐墨色。大型鳞片可用焦性没食子酸染色;小型鳞片可用苦味酸、红色素染色,这样就能使环片显示更清晰。

4、年轮的形态和标志

研究鱼类的年龄,必须先知道鳞片上年轮的形成和标志。通常鱼类鳞片上每年形成一个年轮,年轮是测定年龄的重要依据。由于生长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鳞片上形成宽疏和窄密不同的同心圈环片(轮纹)。一般认为紧密的环片代表秋冬季生长缓慢期,宽疏的环片代表春夏季生长迅速期。

鳞片轮纹除隆起线和年轮外,尚有产卵轮、付轮、幼轮等。

(1)产卵轮。由于生殖作用而形成的轮纹,它与其它未成熟时期所形威的年轮在外轮在外形上是不同的。产卵轮在鲑鱼中很明显,由于生殖期间鳞片外形(边缘)受折断和损伤很厉害,在生殖之后,继续生长出新的鳞片,而在产卵期间却留下痕迹,这种鳞片称为产卵轮。(2)付轮。付轮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生长起了非周期性变化,如生长中偶然发生阻滞,或在迅速的生长过程中,突然被缓慢的生长历代替,一般在淡水鱼类中较常发生。

(3)幼轮。也是付轮之一,位于第一个年带内离鳞片中心不远的地方,幼轮均出现于当年生的鱼体,即鱼在第一年的生命中,有时也称它为“零轮”。

(4)再生鳞。由于机械的损伤,影响鱼体上个别鳞片的脱落后,以原来的位置上长出的新鳞片。我们不采用这种鳞片鉴定年轮,应当弃去(这种鳞片无鳞焦以及中心部环片不清楚)。

(5)鳞片的观察方法

①观察不同鱼种的鳞片时,首先应判明鳞片上的基本结构—鳞焦、环片、辐射沟以及前区、后区、侧区的部位,然后自中心开始逐步向四周扩散状的观察环片的疏、密相同排列。

333

②查定鱼年龄时,必须认真观察有代表性的鳞片特征,最好还观察采自鱼体其他部位的鳞片,并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最后才能确切的判别出年龄来。最好方法可以直接以饲养的鱼体上判明。

③观察时视野大小须以看到整个鳞相的全貌为准,依据鱼种不同和鳞片大小,其放大倍数一艘采用8-25倍或更高倍数进行观察。

④查定环片的性状或排列式时,必须视鳞片大小、厚薄、环片粗细以及间隔疏密,对光线强弱而作相应调节。必要时可用不同光源(入射或避射的光照)作比较,以使环片或每轮显示得更清晰。

五、实验步骤

观察下列几种常见鱼类的鳞片标本。

1,鲱鱼。属鲱型鳞,鳞片较薄,近圆形。辐射沟不是从中心到边缘,而是从居中的那半径(中轴)出发,两边的辐射沟前后平行。环片依中轴为基线,呈辐射状排列。年轮以明亮带显示,明亮带与鳞缘平行,其明亮带由于环片的中断而显得突出。年轮在鳞片前区和侧区处更为显著。

鲱型鳞主要为鲱科鱼类所有,常见的鱼类除太平洋鲱外,还有鲥、鳓、刀鲚、风鲚等。2,大麻哈鱼。属鲑、鳟型鳞。鳞片近圆形。以鳞焦为中心,由粗的环片形成同心圈。鳞的前区和后区不甚明显。环片的间隔有疏有密,两者彼此交替排列。这种环片排列的粗疏部分就是生长带,狭窄部分为休止带。

鲑鳟型鳞片为鲑科鱼类所具有,其次黄盖鲽等许多鱼类也有。

3,鱈鱼。属鳕型鳞,鳞片小,呈椭圆形。每一环片是单个细胞的产物,环片呈“小枕”状,在鳞片上沿着园周排列着,辐射沟极发达,满布四区。鳞焦近于前区。年轮以环片的疏密显示,在鳞片的后区观察尤为清晰。

4,真鲷。属鲷型鳞,鳞片呈矩形。前端左右略似直角,鳞的前都边缘具有许多缺刻,隆起线,以鳞焦作中心形成多数同心圆的环片。自鳞片向前瑞形成放射状的放射沟。环片的间隔变异不甚明显,轮纹间有显著的透明的“年轮”,各年轮间的距离,则自内部向外缘逐渐缩小。鲷科鱼类、鮸鱼均属于鲷型鳞。

5,小黄鱼。小黄鱼的鳞片研究比较全面,完整。除头、腹部为圆鳞片外,其他部位为栉鳞,呈矩形。其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

(1)疏密型。年轮以环片的疏密显示,尤其是前区常见。这种年轮为最基本和最常见的类型。

(2)双直型。前区环片呈古瓦状,在此瓦状环片中常常出现由1-2为平直的环片。这种性状是前区所特有的年轮特征。此型在四龄以上的年轮中出现机会较多。

(3)明亮型。两个年带之间的分界处,常常可遇见l-2环片消失,或环状被中断虽不连续状,而出现一条明亮带,这种类型出现较为普遍。各区均可观察到,尤其是后侧区更常见。

以上三种常见的年轮特征有时出现在一个年轮上,成为多样式年轮类型,或二个同时出现在一个年轮上成一个复合式年轮类型;也有可能一个年轮上只反映出某一特征的单一式年轮类型。

六、作业

请每人把所观察的鳞片绘了简图。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

334

实验四耳石、骨片和鳍条的年轮特征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和认识可利用鱼类体上的坚硬组织(耳石、脊骨、鳃盖骨、匙骨以及各种类型的鳍条等)进行年龄研究,为研究鱼类的年龄与生长提供依据。

二、观察材料

耳石:大黄鱼、白姑鱼、带鱼、鳓、银鯧

鳃盖骨:鲈鱼、鳜

鳍条骨:花鲢、三角鲂、白鲢

三、实验工具

骨剪、镊子、放大镜、解剖镜、锯条、金钢砂等。

四、实验内容

1,耳石。许多鱼类有发达的耳石,特别是石首鱼类更为显著,可以作为研究鱼类年龄的良好资料。在取耳石时,切开颅顶骨或翻开鳃盖切开听囊,用镊子取出耳石,放于耳石袋中编号保存,分析耳石时,依据耳石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必要的加工制成薄片,然后选用扩大镜或食件阅读仪进行观测。

有些鱼类的耳石较薄,呈透明的扁平状(如带鱼、银鯧、鳓),不必经过加工,可直接或浸入透明液中观测,有些鱼类耳石大而厚,呈不透明的矢状(如大黄鱼,小黄鱼,白姑鱼)需经过切磨工序,使之变薄呈透明性,然后加进一滴甘油放于镜下观测轮纹。

对于需要切磨工序的耳石,首先用骨剪或锯条,切割成较薄的片状物,然后用金钢砂细磨成厚度0.2-0.5毫米的薄片,这样观察效果较好。

观察时,用入射光,耳石上可看到宽的宽带和窄的白带相间排列。若用透射光时,耳石上可看到正相反,宽带呈明亮,窄带呈棕黄色。一般年轮就在内部的窄带和外部宽带二者交界处。耳石中心通常有一个中心核,中心核在入射光下呈暗黑色,在透射光下则明亮,核的周围有一个小环包围着,这个小环容易同第一年轮相混淆。

(1)观察大黄鱼耳石

据中国科学海洋生物研究所资料,大黄鱼的耳石具有同心轮,在耳石的横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中心向内侧伸出购四条辐射线,其中二条则把内侧割成三个小区。从内侧部看,两个洼沟域的轮纹呈弧形或曲折状,比较模糊;而平滑区的轮纹则弧度极小,而且清楚。依此读取大黄鱼的年龄数,其它各部分的轮纹可供参考。

(2)观察其他鱼类的耳石

银鯧、鳓鱼,带鱼

2,脊椎骨。许多鱼类的脊椎骨,在锥体中央斜凹面同心圆的年轮,故可以年轮(轮纹)中鉴别出鱼的,一般剪取头颅后10节脊椎骨,经过清除肌肉、筋腱。刷洗干净后,进行脱脂(夏天浸于2%,冬天浸于0.5%的苛性钾溶液中1-2天,再放入酒精或乙醚溶液里),然后置于空气中或烘箱内,经过阴干或烘干后,则可观察。

(1)观察海鳗脊椎内

可以用低倍解剖镜观察脊椎内中央凹面上,由宽疏组成的同心园的轮纹,这是观察海鳗年轮的良好材料。

335

(2)观察其他鱼类的脊椎骨

带鱼、绿鳍马面鲀

3,鳃盖骨。有些鱼类,如鲈鱼、鳜鱼等可以清楚地从鳃盖骨上显示出轮纹。制备鳃盖骨的方法很简单,从新鲜的鱼体上取下鳃盖骨后,经过除净残肉、筋腱外,脱脂后进行烘干或阴干,则可观察。

小型鱼类的鳃盖骨,薄而透明必须经过染色方能观查年龄,有些鱼类的鳃盖骨上着生有小棘状或棍状的凸出物,必需加以清除和锉平。如果是大鱼的骨片,还要把骨片的不透明部分进行刮薄或锉平,方能明显辨出年轮。

(l)观察鲈鱼的鳃盖骨。以洗净凉干的鳃盖骨上用肉眼或低倍镜观察是乳白色的宽带呈暗黑色的狭带,两者相互组成一个年轮。一般认为,狭带即为年轮。鲈鱼的狭带和远隔中心-系指鳃盖骨关节突的内缘的宽带(指第二年带)之间有一条很清楚的界线,和近中心的宽带之间则无明确的界限,仅自宽带的乳白色逐渐过渡到狭带的暗黑色。这种情况在鲈鱼的第二、三年带中最清楚。此外,第一年带内的宽带和狭带的组成部分远不及其他年带中宽、狭带组成的为明显。

(2)观察其他鱼类的鳃盖骨。

鳜鱼

4,鳍条。从鱼类的背鳍棘和胸鳍棘基部的横切面上,也可以观察到年带来。在鱼的鳍条中观察的年带,用透射光照明呈发亮用入射光照明时呈暗黑,观察时首先取自近基部的薄切片(制作时与耳石一样)用甘油一滴可增加清晰度,易于现察。

(1)观察白鲢的胸鳍棘:采用胸鳍的第一鳍棘。

(2)观察角鲨的背鳍棘:采用第一背鳍的鳍棘。

(3)观察其它鱼类的鳍棘:三角鲂的背鳍棘,银鯧的背鳍棘。

此外,根据实践经验,对我国一些主要海洋经济鱼类分别采用以下材料鉴定鱼类的年龄:1)带鱼:以耳石为主,脊椎骨为辅;2)小黄鱼:以耳石为主,鳞片为辅;3)鳓鱼:以鳞片为主,耳石为辅;4)鲐鱼:以耳石为主,脊椎骨、鳞片为辅。

五,作业

在认真观察基础上,每人绘出带鱼的耳石、海鳗的脊椎骨简图,并注明年轮之处,判读其年龄。同时,结合各实验组所取得的年龄及其对应的体重、体长,建立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计算绝对生长率和瞬时相对生长率。

336

实验五鱼类性腺成熟度划分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白始鱼、带鱼等的性腺成熟度的观察与划分,进一步掌握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划分方法等级概念以及标准判断的掌握。

二、实验材料

白姑鱼、银鯧、带鱼、绿鳍马面鲀等性腺标样。

三、实验工具

剪刀、镊子、解剖针、扭力天平、解剖镜等。

四、实验内容

详细观察性腺固定标本〈或新鲜标本〉,注意性成熟程度的外形特征。鉴定性别时,应将鱼体剖开,目测鉴别雌(♀)、雄(♂)。对于性腺未发育,目测不能分辨雌雄的鱼体记为雌雄不分。

1,目测法。根据性腺不同发育阶段所表现的外形特征,大致划分六期:

I期:性未成熟的个体。性腺不发达,紧附于体壁内侧,呈细线或细带状。肉眼不能识别雌雄。

II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细带状的性腺已增粗,能辨认出雌雄。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半透明,分枝血管不明显,呈浅肉红色。但肉眼看不出卵粒。精巢偏平稍透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

III期: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性腺己较发达,卵巢体积占整个腹腔的1/3-1/2,卵巢大血管明显增粗,卵粒互相粘成团块状。肉眼可明显看出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但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卵粒很难从卵巢膜上脱落下来。精巢表面呈灰白色或稍具浅红色,挤压精巢无精液流出。

IV期:性腺将成熟的个体。卵巢体积占腹腔的2/3左右,分枝血管可明显看出。卵粒显著,呈圆形。很容易彼此分离,有时能看到半透明卵。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轻压鱼腹无成熟卵流出。精巢明显增大,呈白色。挑破精巢膜或轻压鱼腹有少量精液流出,精巢横断面的边缘略呈圆形。

V期:性腺完全成熟,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性腺饱满,充满体腔。卵巢柔软而膨大,卵大而透明,挤压卵巢或手提鱼头,对腹部稍加压力,卵粒即行流出。切开卵膜,卵粒各个分离。精巢发育达最大,呈乳白色,充满精液。挤压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精液即行流出。

VI期:产卵、排精后的个体。性腺萎缩、松弛、充血;卵巢呈暗红色,体积显著缩小,只占体腔一小部分。卵巢套膜增厚。卵巢和精巢内部残留少数成熟或小型未成熟的卵粒或精液,末端有时出现淤血。

以上为一般六期划分标准,可根据不同鱼类的情况和需要对某一期再划分A、B期,如VA 期、VB期。

如果性腺成熟度处于相邻的两期之间就写出两期的数字,中间加一破折号,如VI-IV,IV-II期,比较接近于哪一期,就把这一期的数字写在前面。如写为IV-II期表明性腺成熟度比较近于第IV期。

对属于性细胞分次成熟,每一生殖季节可排出多份卵粒的鱼类,则采用VI-III、IV-IV 期来表示已经排出某一份性细胞后的性腺特征:

337

338

VI -III 期:表示在生殖季节期间,卵巢已排出一部分卵粒,此时卵巢中除了剩下在本季节中不可能成熟的卵母细胞外,尚有一份处于III 期的卵粒,并在卵巢外观上显而易见具有部分VI 期的特征,也即排过卵的卵巢特征。

VI -IV 期,卵巢已排出一部卵粒但是尚剩下一部分IV 期卵粒,卵粒在外观上具有部分VI 期特征。

2,称重法:秤取生殖腺的重量,计算其占鱼体纯体重的千分数—成熟系数。

计算公式为:

100?=

去内脏后的体重

性腺重

成熟系数

五、注意事项

1,性腺成熟度划分标准并非绝然一律,而在检定过程中,一般以下列特征为依据:

(1)生殖腺重量与整条鱼体重量的关系; (2)生殖腺在体腔内所占的长度比例; (3)鱼卵在肉眼能见度; (4)鱼卵的形状和透明程度; (5)生殖腺的弹性与一般性状; (6)生殖腺的血管发育程度; (7)生殖腺的血泽。

2,性腺重量测定。

公分制的天平进行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2cm 。

3,称重前位先将天平进行校准,性腺及秤盘不能残留杂物及积水。称量时应注意使天平指针对准零位线后再进行读数。

六、作业

每人鉴别10个标本的性腺成熟度等级,并作好记录。最后将所鉴别的结果归纳其主要特点。

实验六鱼类个体繁殖力测定

一、目的要求

鱼类繁殖力,一般指排卵量。而排卵量的测定,是以产卵前的卵巢全部卵数,减去产卵后尚剩下来的卵子数量,所得的差数为该鱼体的排卵量。

通过对白姑鱼等怀卵量的计算,要求掌握研究鱼类个体繁殖力的简易工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白姑鱼、带鱼、大黄鱼等鱼类的卵巢标本。

三、实验工具

解剖刀、剪刀、镊子、培养皿、天平、血球计数器、吸管、烧杯、解剖镜等。

四、实验内容

计算怀卵量方法有:

(1)计数法;(2)重量法;(3)体积法;(4)利比士(Reibish)法,

我们选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1、选取完全成熟,但尚未排卵(即第五期性腺)的卵巢固定(或新鲜)标本2-2个。

2、将卵巢放置于吸水纸上,使水份吸至一定干湿度,然后有天平上秤重量。

3、在卵巢的前、中、后三部分,连同卵巢膜各数量相似的三段,或切取卵巢上一段,重量约占卵总重量的l/10—1/5。

4、将获取卵放置于培养皿中,加一些水使卵粒与卵膜各自分离。然后用血球计算器计数卵子数量。

5、所得数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W

=/

S a?

w

S

S a-个体生殖量;W-卵巢重量;w-样品重量;S-样品的卵粒数

6、每组各算一种鱼的怀卵量,而每种鱼需要测定3个卵巢的标本,并做好记录。

五、作业

各组各自测定数据,并整理全班所测定数量。分析不同体长与怀卵量之间的关系。

表11-4 鱼类个体繁殖力的测定

339

340

实验七 鱼类的饵料分析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白姑鱼、大黄鱼的摄食等级,饵料种类组成的分析,初步了解鱼类饵料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资料整理工作。

二、实验材料

白姑鱼、大黄鱼、绿鳍马面鲀、带鱼、银鯧、鲐鱼等鱼类胃肠标样。

三、实验工具

剪刀、镊子、培养皿、天平、解剖镜等。

四、实验内容

1、摄食等级划分(饱满度)。

鱼类胃肠饵料的摄食情况划分为五个等级,其标准如下: 0级—空胃

1级—胃内有少量食物,其体积不超过胃腔1/2。 2级—胃内食物较多,其体职超过胃腔的1/2。 3级-胃内充满食物,但胃壁不膨胀,凸出。

4级-胃内食物饱满,胃壁膨胀凸出,使胃壁变质。

实验时,剖开鱼类的腹脏,并取出胃肠用肉眼观察每一个胃肠标本的摄食等级,并作好记录。

2、饱满系数

直接将取消化道(胃中)重量,计算其占鱼体纯重的千分数。 公式为:

1000

纯体重消化道重量饱满系数(%)=

消化道重量测定方法和要求,与性腺相同。

3、饲料种组成

剖开鱼的胃肠壁以胃食物中的饵料残体逐一鉴别并还原其所属的种类,然后分别记录种类和出现数量。

五、实验步骤

1、先将要观察的胃肠标本的标签及编号,记载于饵料分析卡上,并进行核对,以免现场原始记录和室内分析发生错乱。

2、把要进行饵料分析的胃肠标本(新鲜标本或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标本),浸透于水中,然后将消化道外或胃外的附着器官、脂肪和系膜等剥除干净。

3、用剪刀剖开胃壁或带食道的胃,小心取出胃含物,放于吸水纸上,将多余水吸出,使它保持到一定的干湿度(以吸水纸上不留较食物团更大的水痕为止),而后放于感量0.1克天平上重之。

341

4、从食物团中残余肢体,碎片以及眼球、棘刺、骨片、鳞片等未完全消化的残体,鉴别出饵料组成的种类(不算出原来全体重量)即为更正重量。

5、整理饵料更正重量时,先对渔场中采集的饵料生物,逐一作好更正重量的换算表。

六、资料整理:

根据要分析每条鱼的原始资料的汇总,然后进行整理计算和综合分析。整理计算的项目计有: 1、摄食率。由于鱼类摄食饵料有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和昼夜的不同,对此应该分析这一群鱼中其实胃数的比率。

100

?总胃数实胃数摄食率(%)=

2、出现频率。用白姑鱼标样分析,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自泳生物等三大类的饵料,计算其在胃含物中出现频率,也可分析有胃中某几种优势饵料生物的出现频率。

100

?总胃数含有该成份的胃数出现频率(%)=

3、组成比例:用白姑鱼标本分析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自泳生物等三大类的重量组成和个数组成百分比。 (1)重量百分比:由于白姑鱼饵料中,各成份胃含物中占有比例不同,一般用更正重量计算:

100

?食物团的更正重量该成份的更正重量重量百分比(%)=

(2)个数百分比

100

?食物团的总个数该成份的个数个数百分比(%)=

4、饱满总指数和饱满分指数:用白姑鱼标进行分析: (1)饱满总指数:

10000

?体重(或纯重)食物团实际重量

饱满总指数(‰)=

10000

?体重(或纯重)食物团的更正重量

=更正饱满总指数(‰)

七、作业

每组同学从全班资料中进行汇集整理,分析其摄食等级、摄食率、出现频率、个体百分比组成和饱满总指数。

附表1 浙江、江苏近海大黄鱼的饵料组成 (1)水媳类:五角管水母、双生管水母。

(2)环节动物:蛰龙介虫、海不倒翁虫、沙蚕。

(3)低级甲壳类:中华哲镖蚤、浪飘水蚤、钩虾、细长脚蝇尖额绒、囊糠虾、太平洋磷虾、太平洋磷虾、宽额假虾。

(4)十足类:周氏新对虾、哈氏仿对虾、细七巧仿对虾、国华管鞭虾、中国毛虾、细赏虾、尖尾细萤虾、鲜明鼓虾、日本鼓虾、葛民长臂虾、小型梭子蟹类、长尾粪幼体、短尾类幼体。 (5)口足类:虾姑、无刺虾姑、虾姑幼体。

(6)鱼类:表鳞鱼、小公鱼、黄鲫、凤鲚、刀鲚、龙头鱼、七星鱼、梅童鱼、皮氏叫姑鱼、虾虎鱼以及大黄鱼、带鱼、银鲳等的鱼卵和幼鱼。

342

实验八 鱼类丰满度与含脂量观测

一、目的要求

通过鱼类丰满度的等级划分和含脂量测定方法,使同学们掌握这一工作的基本观测方法后,并分析鱼类的生长优劣能直接影响鱼类的成活率,世代成熟过程以及生殖鱼群的补充速度,从而进一步对渔业预报、鱼群侦察和加工利用等方面提供资料。

二、实验材料

大黄鱼、带鱼、白姑鱼、海鳗、鳓鱼等鱼类。

三、实验工具

镊子、解剖刀、分析天平、索氏提取器、烘箱、电热恒温器、橡皮管、铁台、万能夹、研钵、无水乙醚、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内容

1、鱼类丰满度的等级划分,鱼类丰满度是指鱼体重量增长程度。在鱼类的不同中生活时期,为了比较其丰满度,以及鱼类在不同中海域和近岸,外海中的生长情况。我们根据目测法,观察鱼的体腔内脂肪层的分布与积聚情况,划分四个等级:

0级-内脏表面及体腔壁均无脂肪层。

1级-胃表面有薄的脂肪层,其覆盖面积不超过胃表面积的l/2,肠表面无脂肪或有少量脂肪。

2级-胃肠表面有1/2以上的面积被脂肪层覆盖。 3级-整个胃肠被脂肪覆盖,脂防充满体腔。

用丰满系数可以估计和比较鱼体肥瘦程度,其计算公式:

3

100L g

K

式中:K -丰满系数;g -鱼类重量(单位为克);L -鱼体长(单位为厘米);

2、莫罗卓夫的含脂量等级标准。

3、含脂量粗脂肪的化学测定方法。 其实验步骤如下:

(1)取样。一般测定鱼类的含脂量,多用鱼体肌肉作为分析样品。但由于鱼体各部分脂肪含量不相同,它主要分布于皮下褐色肉(红肌)、背部和腹部的肌肉、结蒂组织和内脏器官中,并且它们随季节的不同,其含脂量也有差异。如鲻鱼有冬季胃肠上布满脂肪。

(2)化学测定。脂肪的化学测定方法很多,可靠的经典方法有索氏提取法。此外,还有皂化法、氯仿-四甲醇法、酸性乙醚抽提法、盐酸水解温合醚合抽提快速法。

现将索氏(Soxhlet )提取法介绍如下:

A , 根据鱼类含脂肪多少,称取鱼肉3-10克(准确到0.01克)于研体中,加入三倍量的

无水硫酸钠,小心研磨,到鱼肉和无水硫酸钠称为脆性的混合物为止。

B , 将混合物装入事先卷好的滤纸筒,再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到研体,加以研磨后,再移入

滤纸筒内。

C , 将接受瓶洗净烘干、称重,放入约2/3容量的无水乙醚。连接抽取提器合冷凝管。将接

受瓶置于恒温水浴上加热,温度不超过50度,每7-10分钟环流依次。

343

D , 抽提8-10小时,使脂肪完全浸出为止。滴在滤纸筒和毛玻璃上的乙醚液挥发后无油迹,

停止加热,取出滤纸筒,利用抽取器回收乙醚时置95-100度烘箱中干燥30分钟。冷却称重,两次误差不超过0.002克为止。

100W

G

粗脂肪(%)=

式中:G -乙醚抽出物重(克) W -样品的重量(克)

五、实验步骤

1, 每小组分别观察10尾白姑鱼的肥满度;

2, 观察其它鱼类,如大黄鱼、绿鳍马面鲀、带鱼、海鳗、鲻鱼的肥满度; 3, 用白姑鱼进行含脂量测定。每小组测定二次。

六、作业

每小组分别整理全班所观察的白姑鱼等鱼类的肥满度和含脂量。

实验九虾类生物学测定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虾、毛虾的生物学测定,使同学们掌握虾类的生物测定基本方法,为研究虾类渔业生物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

对虾、毛虾、长臂虾、鹰爪虾、管鞭虾等。

三,实验工具

两脚规,木尺,刺控针,刺控蜡纸,培养皿,剪刀,解剖镜,显微镜。

四,实验内容

中国对虾的测定项目

(1)体长。分别雌雄测定其体长,自眼窝后缘至尾节的末端,以毫米为单位。体长在50毫米以上者以5毫米为一体长组(如中值为135mm),体长组为133-137mm,50mm以下者以2个毫米为一体长组;29毫米以下不分体长组。

(2)体重:以克为单位。

(3)性比:把雌雄对虾分开计算其百分比。雌雄对虾的辨识方法为:雄虾第一腹肢内特化为交接器;雌虾第4及第5对步足基部间有一圆盘交接器。幼虾的交接器不甚明显,应注意识别。

(4)摄食等级:用镊子夹住对虾的头,取出虾胃。按胃含物的多少分为四级:

0级-空胃

1级-胃内仅有少量食物(少胃);

2级-胃内食物饱满,但胃壁不膨大(半胃);

3级-胃内食物饱满,胃壁膨大(饱胃)。

(5)性腺成熟度:用剪刀将雌虾头胸甲剖开,检查全部雌虾的性腺成熟度,划分为六期:

1期:尚未交配,性腺未发育,无色透明;

2期:已交配,卵巢开始发育,卵粒肉眼不可能辨别,不能分离,呈白色或淡绿色;

3期:肉眼已隐约可见卵粒,但仍不能分离,卵巢表面有龟裂花纹,呈绿色;

4期:肉眼可辨卵粒,卵巢背面有棕色斑点,表面龟裂,呈淡绿色;

5期:卵粒极为明显,卵巢膨大,背面的棕色斑点增多,表面龟裂突起,呈淡绿色或浅褐色;

6期:已产过卵,卵巢萎缩,呈灰白色。

(6)交配率:在对虾交配季节,应计算雌虾的交配百分比,已交配雌虾的交接器隆起,其中充满乳白色的精液,刚交配的雌性交接器上带有两片精荚的附属物。

3,观察几种常见虾类的长度与重量

对虾、毛虾、长臂虾、鹰爪虾、管鞭虾。

五,实验步骤

344

1,分组分别测定对虾标本各10尾。

2,根据测定项目,逐一测出,并做好记录。

3,观察性腺成熟度时,要先将虾的背甲剪开,挑出性腺,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4,观察摄食等级,先将背甲剪开,在口的末端找出胃囊,尔后鉴定。

5,观察交配率,主要以雌虾的贮精囊中有否精荚存在而辨识之。

6,其它几种常见虾类,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并测量长度和重量。

六,作业

每组分别整理全班观察的虾类生物学测定的资料,如体长组成、体重组成、摄食等级组成以及性成熟度组成等。

图11-4 虾类形态术语说明图

345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一、名词解释 1.MPF 2.细胞周期蛋白 3.APC 4.复制起点识别复合体 5.DNA复制执照因子学说 6.G0期细胞 7.癌基因 8.长因子 9.细胞周期10.联会复合体11.抑癌基因 二、选择题 1.G1期PCC(染色体超前凝集)为( ),S期PCC为( ),G2期PCC为( )。 A.粉末状,细单线状,双线状 B.细单线状,粉末状,双线状 C.双线状,细单线状,粉末状 D.双线状,粉末状,细单线状 2.周期蛋白中有一段相当保守的含100左右氨基酸序列,称为。 A.破坏框 B.PEST序列 C.周期蛋白框 D.PSTAIRE序列 3.破坏框主要存在于周期蛋白分子中。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4.G1中序列,与G1期周期蛋白的更新有关。 A.PEST序列 B.PSTAIRE序列 C.破坏框 D.周期蛋白框 5.CDK激酶结构域中,有一段保守序列,称( ),此序列与( )结合有关。 A.信号肽,破坏框 B.信号肽,周期蛋白 C.PSTAIRE,周期蛋白 D.PSTAIRE,破坏框 6.APC活性受到监控。 A.纺锤体检验点 B.检验点 C.Mad2 D.cdc2o 7.S期起始的关键因子是。 A.cyclinA B.cyclinB C.cyclinD D.cyclinE 8.染色质在期获得DNA复制执照因子。 A.G1 B.M C.S D.G2 9.复制起点识别复合体的蛋白质为。 A.Acp B.Orc C.Mcm D.Pcc 10.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cdc基因是( ),又称( )。 A.cdc2 CDK2 B.cdc1 CDK1 C.cdc2 CDK1 D.cdc1 CDK2 11.RNA和微管蛋白的合成发生在。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E.G0期 12.有丝分裂器的形成是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13.对药物的作用相对不敏感的时期是。 A.G1期 B.S期 C.M期 D.G2期 E.G0期 14.CyclinA的合成发生在。 A.G1期向S期转变的过程中 B.S期向G2期转变的过程中 C.G2期向M期转变的过程中 D.M期向G2期转变过程中 E.S期 15.下列有关成熟促进因子(MPF)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MPF是一种在G2期形成,能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 B.MPF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细胞中,由P34cdc2和cyclinB两种蛋白组成 C.MPF是一种蛋白激酶在细胞从G2期进入M起起重要作用 D.MPF在整个细胞周期中表达量较为恒定 E.在G2/M期,MPF活性达到高峰 1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是指。 A.cyclinA B.cyclinB C.cyclinC D.cyclinD E.cdkl等17.可作为MPF成分之一的是。 A.cyclinA B.cyclinB C.cyclinC D.cyclinD E.ldkl等 18.cyclinD可与cdk4、5、6结合作用于。 A.G1期向S期转变过程中 B.S期向G2期的转变过程中 C.G2期向M期转变过程中 D.M期向G1期转变的过程中 E.S期 19.在细胞同步化的实验中,秋水仙素是常用的一种试剂,其作用机制是。 A.抑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 B.促进胸苷的合成 C.促进三磷酸腺苷的合成 D.抑制仿垂体微管的聚合 E.抑制中心粒的复制 20.在细胞周期中,哪一时期最适合研究染色体形态结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三、填空题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论述题 1、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概念、发展历程、特点、 概念:是指资源环境信息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信息传播以及辅助管理的决策系统。 涉及到的信息技术有: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3S技术(GIS、RS、GPS)、图像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等。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是面向资源和环境应用领域的信息技术系统。 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开始出现,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开始形成。 7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提出,加拿大建设世界上第一套CGIS系统。 8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投入使用,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信息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 90年代,资源环境信息与信息技术产业化。美国就业人口中52%从事直接信息产业。 1998年美国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世界各国响应,数字农业(精确农业)、数字国土……等概念纷纷提出,国家级信息工程纷纷上马。 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成了水质档案系统; 保加利亚开发的农业综合管理系统(Integrated Computerize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CAMS)系统从80年代初开始运行; 198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 1989年美国土壤保持局运用土壤信息系统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控制土壤污染; 1994年我国完成第一个省级环境信息系统; 全球性环境信息系统:国际环境资源查询系统、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等。特点:综合性、基础性、广泛性。 2、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模式概念: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手段,进行环境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和表达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环境空间信息支持和管理决策依据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多技术集成特性、环境空间特性、动态变化特性、广泛实用特性、可视化特性 应用模式:作为环境科学研究工具的应用模式;作为环境管理的应用模式;作为公共服务的应用模式。 3、环境数据分类:环境监测数据、工业污染与防治数据、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数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环境管理数据。 4、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GIS的主要数据源,而其获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环境监测体系。目前环境监测大体分为三个类型:①要素型:按不同的环境要素建立的监测网络;②管理型:按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的监测网络,我国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③混合型:上述两种网络的综合,如重点流域,长委、黄委。 5、环境GIS涉及的空间信息的分类 环境GIS涉及的空间信息主要有三大类:污染源空间信息、环境质量空间信息和自然生态空间信息。对这些空间信息进行查询和处理是环境GIS应用的最基本的功能。 ①环境质量空间信息:环境质量测点发布信息查询与处理、水质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区域噪声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历年环境质量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与制图;②污染源空间信息:点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线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面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背景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废水、气、渣排放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能源消耗信息查询与处理、工业用水量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与制图③自然生

《水资源学教程》思考题

《水资源学教程》思考题 使用教材:《水资源学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左其亭、窦明、马军霞合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第一章水资源学概论 [1]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在介绍水资源特点时,既说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二者是否矛盾?你 是如何理解的? [3]讨论水资源学的概念与学科体系。 [4]分析水资源学与水文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水资源概况 [5]从中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由于自然原因给人们用水带来的困难,并论 证采取跨流域(或区域)调水、兴建水库的必要性。 [6]人类主要面临哪些水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第三章水资源形成及转化关系 [7]叙述水循环的机理与特点。从水循环过程来分析水资源特点。 [8]以一个你比较熟悉的地区为例,分析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9]简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 [10]分析各用水部门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协调或解决这些矛盾? [11]分析生态用水的重要性,论述如何保证生态用水? [12]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分析,该如何做好水资源工作? 第五章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13]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例,搜索相关资料,建立该区域或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14]简述一个闭合流域的水资源转化模型。 [1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有哪些?试简要说明。 [16]选择一个小河流,搜索相关资料,计算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 [17]简要介绍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18]水资源价值流是由什么来决定的?结合某地区实际情况,展开讨论。 [19]简述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模型及应用。 [20]综述基于“社会净福利函数”和基于“发展综合指标测度”的可持续发展量化方法。 [21]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模型建立方法和应用。 第六章水资源评价 [22]简述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23]在区域径流系列计算时,讨论不同河川径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24]某河道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如下:DO浓度为8.5mg/L;CODMn浓度为6.38mg/L;氨氮 浓度为1.13mg/L;镉浓度为0.005mg/L;氟化物浓度为1.0mg/L;石油类浓度为0.02mg/L; 总磷浓度为0.25mg/L。用评分法来评价该河段水质状况。 [25]介绍供水调查和用水调查的内容。 [26]选定某一水利工程,从网上查阅资料,讨论其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 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 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3.动物实验: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对实验动物实施各项操作,获得科研所需 的样品、数据和结果。其中包括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各项实验操作规程等。 4.中医实验动物学: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动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进 行中医药研究的实验学科。 5.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animal(实 验动物),“E”系equipment(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6.3R:替代原则:要求尽可能采用低等实验动物或非实验动物,以替代高等实 验动物进行实验。 减少原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甚至可以降低统计学要求。 优化原则:要求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7.5大自由:①应提供给动物满足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营养食物和清洁的饮 水,使其免受饥渴。②应提供给动物适当的栖息之地和饲养场所,使其能休息和睡眠。③应提供预防动物疾病和患病后及时诊疗的措施,使其免受疾病和伤害的痛苦。④应提供给动物安静的饲养环境,无刺激动物发生应激和恐惧的场面和声音。⑤应提供给动物同类一起自由玩耍、表达天性的空间和自由。 8.实验动物的四大特点:遗传限定、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特点、适宜环境和 均衡营养、应用于科学研究。 9.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①在生物学研究上,实验动物用于研 究生命现象的奥秘,从而揭示生命的本质。②在医学研究上,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制和治疗方法是生物医学的主要任务。而实验动物作为人的替身具有可控性强、操作简便、经济等特点,用于疾病机理及诊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治疗与手术等)研究,特别是烈性传染病、放射病研究和新医疗器械的应用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0.实验动物的分类:包括动物学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和实 验动物学的分类(品种和品系)两部分。 11.品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 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 (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 3)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 2、资源的分类 非再生资源: 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 可再生资源: 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 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共享资源 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 4、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第二章 1、资源稀缺的概念: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稀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属性。 3.两个模型概念: 边拓模型是指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李嘉图模型是指原材料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举例:农地 4、两者的函数模型判断 边拓模型中:g(*)函数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可能性曲线PPF为直线,且平行地向外推移(图2-2)。由于自然资源充裕,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资源可随劳动资本的投入而扩大,最终产品G的生产受制于劳动或资本的限制,而非自然资源。 李嘉图模型中:g(*)表现为递减的规模报酬;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的约束。即L1的增加速度比R0的增加速度快——成本增加定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弧线型,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向外推移(图2-1)。 5、两个模型的比较反映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理解: n 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可以找到反映自然资源产品稀缺性变化的指标,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n 追求G最大化的经济系统中,两种要素的相对价值由他们在生产G的过程中相互替代的比率决定,该替代率也就是G 等产量曲线与PPF在切点的斜率。 n 在PPF上,如果斜率越来越小,R0就越有价值,或越稀缺;反之,则L0越有价值,越稀缺。在图2-1中,显示出R0 的相对价值随经济扩张而提高的特征。在图2-2中则显示出不变的相对价值和稀缺。

水资源学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性质:水资源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工程措施可以利用的水,且水质应符合人类利用的要求;水资源是大气降水补给的地表、地下产水量;水资源是可以通过水循环得到恢复和更新的资源。特点:1流动性。自然界中所有的水都是流动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也是永无止境的。2可再生性。自然界中的水不仅是可以流动的,而且是可以补充更新的,处于永无止境的循环之中,具体来讲水资源的可再生性是指水资源在水量上损失后和水体被污染后,通过大气降水和水体自净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3多用途性。水是一切生物不可缺少的资源,不仅如此,人类还广泛的利用水,使水有多种用途,比如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力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同时也是水矛盾产生的外在因素。4公共性。水是流动的,不能因为水流经本地就认为水归本地区所有,这是由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5利与害的两重性。水是极其珍贵的资源,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利益,但是如果水的集中过快(暴雨洪水)、过多(洪涝)时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6有限性。虽然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和可再生性,但他同时又具有有限性,即在一定的区域一定时段内,水资源量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储存在海洋冰川多年积雪两极和多年冻土中,人类利用的只占地球储水量的0.77%。 水资源学是再认识水资源特性、研究和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门研究水资源形成、转化、运动规律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基础理论并指导水资源业务(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包括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3方面内容:1是对水资源学的基本认识,包括对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利用的认识。2是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这是水资源学成为一门学科理论的支撑。3是对水资源工作主体内容的介绍,包括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权、水价与水市场以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水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1 / 1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1.按照重要程度,管理信息可划分为()。 A.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B.外部信息、内部信息 C.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D.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声音信息 a 2.信息()。 A.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是数据的基础 C.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D.具有完全性 a 3.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战略信息系统()。 A.更注重企业的外部环境 B.更注重企业内部信息的挖掘 C.只处理企业的外部信息 D.提供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 a 4.以下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说法全面的是()。 A.规模扩大、局部细化、面向社会 B.自动化程度提高、定量功能增多

C.开发水平提高、开发成本下降 D.品种不断出新,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a 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使用将()。 A.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 B.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C.提高中层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程度 D.以上全部 d 6.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B.只能提供很少的信息 C.提供太多的信息 D.不能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c 7.企业信息系统促使和支持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了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有关对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增加了信息管理部门,使部门级管理力量得到加强 B.中间层次减少,使分支机构和下层管理人员决策权利和能力加强 C.企业上下之间联络通路缩短,经营计划能更快捷的得到贯彻执行 D.企业横向之间联系得到加强,遇到问题能快速沟通拿出对策

8.信息系统为学习型组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下最能反映这一支持的是()。 A.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组织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应用知识 B.为组织成员提供了学习、创造和应用知识的技术环境 C.知识系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为组织员工的工作提供知识源泉 D.使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进而促使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B 9.信息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A.方便灵活的电子化教学系统,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计划 B.双向交互式的电子化教学系统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C.简单实用的电子化教学系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新途径和机会 D.自动化的电子化教学系统可以节省学生在学习上的开销 c 10.我们将信息资源看作战略资源,因此加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认为信息资源是战略资源,以下()等理由可以加以说明。 A.信息是无穷尽的资源 B.信息的资源转化性质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信息的易复制性质使我们能大批量传播信息 D.信息的易传递性质使我们能快速传播信息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打印版

1.实验用动物:广义上来说,所有用于科学研究、检测鉴定和教学示范的动物都可以称为实验动物或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s),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2.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4. 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5.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死后应得到妥善处理。 6.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7.减少(Reduction):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8.优化(Refinement):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9.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在一般情况下,同种动物能共同生活、交配、繁衍后代,而异种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使相近种的动物交配产仔,其后代也没有繁殖能力。10.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11.品系(strain):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12.近交(inbreeding)即近亲交配。从一个动物群体中有意识地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近亲交配有三种形式:兄妹交配、母子交配和父女交配,最常用的形式是全同胞兄妹交配。 13.近交系(inbred strain)是指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brother-Sister inbreeding)20代以上而培育成的动物14.近交系的亚系分化是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的现象。 15.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RI):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再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培育成的近交系,称为重组近交系。16.重组同类系(recombinant congenic strain,RC):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子代与两个亲代近交系中的一个近交系进行数次回交(通常回交2次),在不对特殊基因进行选择的前提下,再近亲交配14代以上而育成的近交系。 17.同源突变近交系(coisogenic inbred strain):指两个近交系除了在一个确定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它遗传基因全部相同。 18.同源导入近交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是指通过杂交-互交和回交的方式将个体的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一个新的近交系。这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 19.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群体。 20.杂交群:由两种不同的近交系杂交所繁殖的第一代杂交动物称为杂交群(Hybrid),又称为系统杂交动物,或“F1”代。 21.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简称CV动物)不带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 22.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简称CL动物)指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23.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简称SPF动物)指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24.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简称GF)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25.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简称GN)又称已知菌动物,指动物体内带有明确的微生物种类的动物。 26. 哨兵动物:所谓的“哨兵动物”是指为微生物检测所设置的指示动物。哨兵动物一般采用免疫功能正常的清洁级或SPF级封闭群动物。 27.屏障环境是专门为清洁级、SPF级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设计的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 28. 必须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需求,必须由饲料供给,这类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29. 必需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 30.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是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后按一定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报告 正式版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实习时间:XX年10月19日~10月21日 二、实习地点:xx市xx县xx水保站、xx县水文站 三、实习目的: 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2、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3、试验分析不同植物的截留,和土壤

下渗情况。 四、实习方法: 实地考察:观察水保站和水文站的水文观测设施,听老师和技术人员讲解其观测对象和使用方法。实际测量:在水文站里用现有条件测量了河水的流速。查阅资料:查阅书籍,了解了更多的水文测量的方法。 五、实习内容: (一)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 水文观测是《水文与水资源学》教学当中的重要讲授内容,通过实习、在课堂所学和自己查阅书籍和资料,对水文观测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了很多的掌握。水文观测的对象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分别简述。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1单项选择题 1-1.1按照重要程度,管理信息可划分为(A)。 a.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b. 外部信息、内部信息 c.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d. 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声音信息 1.1.2 信息(A)。 a. 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 是数据的基础 C. 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d. 具有完全性 1.1.3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战略信息系统(A)。 a. 更注重企业的外部环境 b. 更注重企业内部信息的挖掘 c. 只处理企业的外部信息 d. 提供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 1.1.4以下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说法全面的是(A)。 a. 规模扩大、局部细化、面向社会 b. 自动化程度提高、定量功能增多 c. 开发水平提高、开发成本下降 d. 品种不断出新,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1.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使用将(D)。 a. 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 b.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c. 提高中层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程度 d. a, b 和c 1.1.6组织中信息流表现为(D)。 a. 它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管理活动无关 b. 信息流伴随物流,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c. 信息流伴随资金流,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d. 信息流伴随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1.1.7企业信息系统促使和支持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了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有关对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企业增加了信息管理部门,使部门级管理力量得到加强 b. 中间层次减少,使分支机构和下层管理人员决策权利和能力加强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686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报告 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实习时间:XX年10月19日~ 10月21日 二、实习地点:xx市xx县xx水保 站、xx县水文站 三、实习目的: 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 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 手操作; 2、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 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 工作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1、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资源环境这种稀缺资源优化配置的学科 2、从两个的倒U形曲线得出资源经济学的任务,我们国家处于哪个阶段。 3、市场失灵: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能过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当上述条件不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即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根源:不完全市场、外部效应、公共物品、非凸性、不对称信息。 外部性效应:外部性的存在,扭曲了价格机制,价格体系不能有效地传递资源稀缺的信号,致使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理论界一般把环境问题的成因归结为环境外部性造成的资源使用浪费,并要求进行环境成本内在化。 公共物品: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变动来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调节却往往无能为力,或调节作用甚微。其根源在于公共物品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4、非竞争性:某人对一产品的消费不防碍他人同时使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非排他性: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同时任何人也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 公共物品类型非竞争性竞争性 非排他性纯公共产品(路灯)共有资源 排他性俱乐部产品私人产品 5、政府失灵是指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1提供公共物品2鼓励和保护具有正外部效应的行为3减少信息不对称4反对垄断5保护产权6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①信息不足与扭曲②政策实施的时滞③公共决策的局限性④政策作用对象的理性反应⑤寻租活动的危害⑥政府目标函数的非利润最大化。 资源环境领域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环境政策失灵包括项目政策失灵、部门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2、环境管理失灵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环境管理活动中寻租活动。 6、庇古手段:征税、补贴、押金退款 科斯手段:自愿协商手段、排污权交易手段 7、排污交易权是指什么,及优缺点(简答) 排污权交易又称污染权交易、排污许可证交易,是指环保部门制定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并按总量控制指标给排污单位发放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排污单位之间进行交易的一种经济手段。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 ①充分利用了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全社会总的污染治理成本最小化。 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监督实行环境标准的费用 ③有利于政府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进行污染总量控制并及时做出调整 ④具有更好的公平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局限性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 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创建于1952年。1981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 位授予权。1988年、2002年、200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被批准设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批准设立水资源 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教师7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科技创新团队一个,教授2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人。本学科设置了水文物理规律模拟及水文预报等7个研究方向。 2000年以来主持与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 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800余项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奖5项,部省级科技奖50多项。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特色显著,基础雄厚,在国内处于领 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就业部门主要有科研院所、高等学 校、流域管理机构、勘测设计部门、环境保护和地矿部门等。 一、培养要求 培养面向现代化,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 新精神,在水文学及水资源科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水文物理规律模拟及水文预报 (Watershed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nd Forceasting)2.水文不确定性理论与应用(Theory of Hydr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Application)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开发利用(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5.水信息理论与技术(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hydroinformatics) 6.生态水文与水环境保护(Ecohydrology and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7.应用水文气象(Applied Hydrometeorology )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9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

水文水资源学试题(A卷)

水文水资源学试题(A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水文 自然界中水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P1)2.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P38) 3.设计洪水:在水利、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中确定拦洪、泄洪设备能力时所依据的洪水。(P94) 4.供水保证率 多年期间用水部门的正常需水得到满足的保证程度。(P145) 5.承压水 充满在两个稳定不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P176)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文现象在时程变化上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P3) 2.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三态的转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物质分子之间的吸力的作用。(P15) 3.降水的基本要素包括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时间、降水强度和降水面积。(P26) 4. 随机变量X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则其偏态系数Cs >0,称为正偏。 5.目前水文资料的代表性分析多采用长短序列统计参数对比法方

法。(P136) 6.地下水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包括有水分来源和有贮存水的空间。(P161) 7.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包括可恢复性、循环转化性和调蓄性。(P198) 8.地下水污染具有相当隐蔽性和难以恢复性的特征。(P246) 9.地表取水工程包括自流引水工程、蓄水工程和扬水工程。(P267) 10.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法律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P290)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特征。(P4) ①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1.5分) ②地区变化的相似性和特殊性(1.5分) ③水资源的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1.5分) ④利用的多样性(1.5分) 2.简述适线法的步骤。(P80) ①点绘经验频率点据。(1分) ②选定总体分布线型。(1分) ③初定参数。(1.5分) ④据初定Cv和Cs值进行适配。(1.5分) ⑤选择采用曲线,求总体参数的估值。(1分)

第十一章 管理毒理学

第十一章管理毒理学 Chapter 11 Regulatory Toxicology 卫生毒理学系 Department of Toxicology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管理毒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危险度、安全、安全性、可接受危险度、实际安全剂量、安全系数等), 危险度分析内容和应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熟悉:危险度评价的意义,毒理学评价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了解: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毒理学网络信息资源等内容。

授课内容摘要 概述 安全性评价 危险度分析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优良实验室规范 一、概述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毒理学的原理、技术、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毒物的管理,以期达到保障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目的。 它需要毒理学工作者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毒理科学与政府管理 毒理科学的目的是研究和试图解释自然现象,特点是谨慎、渐进、尊重事实;而政府管理目标是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解决人际纠纷,特点是偶然性和决断性,寻求问题的解决而不一定探索真理,而且,各部门的法规往往存在矛盾、各方利益冲突、拥护者坚持己见,造成对管理的阻力,且毒理学和流行病学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 科学的评价转化为法规决策可能包括非科学的考虑,包括法律可行性、技术上的解决和费用-危险平衡的评价,与现行法律和公众认知的相容性。 依法管理 已制定法规包括食物、饮用水、消毒产品、化妆品、玩具、工作场所、环境介质 (大空气、室内空气、水、土壤)、饲料, 遗传基因修饰产品等。 已管理各类物质包括药品、工业化学物、化妆品、杀虫剂、食品添加剂、饮用水成 份、天然毒素、工业和环境化学物等。

实验动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的规范化的一门学科 二、实验动物的研究范畴 答:1.实验动物生物学2.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化3. 实验动物遗传学4.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5. 实验动物营养学6. 实验动物医学7. 比较医学8. 实验动物伦理化9.动物实验技术10.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11.实验动物福利 三、什么是“3R”原则? 1.减少(Reduction) 2.替代(Replace) 3.优化(Refinement) 四、1982年第一只转基因小鼠“超级小鼠”问世 1988年10月31日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1.AEIR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Information)情报信息;R(Reagent)化学试剂。 2.遗传:后代在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性与亲代的一致性。 3.变异:后代与亲代或者兄弟姐妹的不一致性。 4.形状:是指在任何生物体中,可以观察到的形态、生理、生化或心理等特征。 5.等位基因: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 6.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多种基因组成的基因序列。 7.基因互作:控制一个形状的是两对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形状类型的现象,这两对基因叫做互作基因。 8.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结构有很大差别的染色体。 9.伴性遗传:控制某种形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一直这种性状的遗传基因因性别而异,在实验动物中伴性遗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具伴性遗传。10.近交系动物:又叫纯系动物,是指至少连续经过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11.转基因动物: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基因稳定的整合至基因组,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 12.封闭群 13.突变系 14.遗传概况 二、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繁育 一、名词解释: 生殖:生物种族延续的各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两性生殖体系的各自独立的生理活动。

2017年水资源学作业答案

2017水资源学作业答案 1、关于有效降水量的正确表述是(C ) A. 降落到农田中的全部雨水 B. 被农作物实际吸收的雨水 C. 渗透到作物的根系层可被作物吸收的雨水 D. 透过根系层继续向下渗透的雨水 2、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位置是( D ) A. 长江三峡水库 B. 长江干流的宜昌 C. 长江干流的武汉 D. 汉江的丹江口水库 3、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多为硬水,其原因是( C ) A.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中有很多的泥沙 B. 岩溶地区的水被严重污染 C. 岩溶地区地下水的碳酸钙含量较高 D. 岩溶地区地下水的PH值较高 4、关于给水性的正确表述是( B ) A. 岩石容水性好给水性就好 B. 给水性大持水性就差 C. 给水性好的岩石透水性就一定好 D. 给水性差持水性就差 5、关于正常年径流量的正确含义是( D ) A. 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流量 B. 概率为50%的年径流量 C. 已有资料的多年的平均流量 D. 一条河流所有年径流量的平均值 6、农作物生长期的需水量是指( D ) A. 农作物生长期的蒸发量 B. 农作物生长期地名蒸发量加农作物的蒸腾水量 C. 蒸发量加蒸腾量减去降水量 D. 蒸发量加蒸腾量减去有效降水量 7、农业污染是污水治理中最困难的问题,其原因是( A ) A. 对污染物的收集很困难 B. 农药和化肥是有毒的污染物 C. 农药和化肥的污染浓度很大 D. 农药和化肥是一种难分解的物质 8、以下水体按循环周期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C ) A. 河水、地下水、极地冰川、湖泊 B. 极地冰川、地下水、河水、湖泊 C. 极地冰川、地下水、湖泊、河水 D. 湖泊、极地冰川、地下水、河水 9、世界上主要可用水资源(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的总量占淡水资源的(A ) A. 0.34% B. 0.25% C. 0.84% D. 0.26% 10、我国水资源的产权应属于(A ) A. 国家所有 B. 开发商所有 C. 使用者所有 D. 承包商所有 11、一个地区有丰富的地下水,但不能作为城市的供水水源,其原因是(A ) A. 透水性太小 B. 持水度太小 C. 容水度太大 D. 给水度太大 12、在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B ) A. 西藏的察隅 B. 台湾的火烧辽 C. 四川的雅安 D. 海南岛 13、湖泊中的静态水量是指(D ) A. 湖泊中的全部蓄水量 B. 湖泊中最高水位时的蓄水量 C. 湖泊中多年平均蓄水量 D. 湖泊中最低水位以下的蓄水量 14、重现期为50年的干旱年,年径流量的频率是(B ) A. 2% B. 5% C. 98% D. 95% 15、动态水资源是指(C ) A. 流动的水体 B. 不断变化的水体 C. 一个水文年能得到补充的水量 D. 循环中的水体 16、冰川在全球环境中的作用有( BCD ) A. 在全球不断变暖的情况下,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将会持续增多。 B. 在新疆干旱地区的绿洲,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 C. 冰川是地球上的一大冷源,可调节全球的气温。 D. 冰川给一些江河提供了水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