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田娜审题人穆美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

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

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

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

2.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 )

A.道、法、儒、墨 B.道、法、墨、儒

C.法、儒、道、墨 D.儒、道、墨、法

3.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 礼

B. 仁

C. 中庸

D. 德治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

A.独尊儒法,大一统 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5、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两派争执的主要表现为:( )

A.理学的作用和目的

B.“理”是世界的本原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求“理”的方式

6、“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这句话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以下的()

A.程頣

B.张载

C.朱熹

D.王守仁

7、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这与下列哪一背景有关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八股取士

D.西学东渐

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A.楷书→篆书→隶书

B.篆书→隶书→楷书

C.隶书→篆书→楷书

D.篆书→楷书→隶书

9.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0.“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下列什么画的特点:( )

A.山水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世俗画11、《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12、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 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1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人哪个阶段? ()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15、“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16、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的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

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

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

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

17、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发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点是( )

A.纯粹的学术介绍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C.“工读互助团”实践 D.开展激烈的论战

18、“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19、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0、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主观原因在于 ( )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B.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D.共产国际的指导

21、毛泽东思想经历了诞生、成熟和发展几个阶段。下列属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是( )

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新民主主义论》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先从农村着手,农村包围城市

B.从中国国情出发

C.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D.达到的目的一样

23、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①旨在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形成了新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促进了新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④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2012年是高考制度恢复35周年。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25、“发展空间技术、开发空间资源,为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我国大国地位服务”是新时期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宗旨。在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包括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飞船D.“嫦娥一号”探月

26、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27、文艺复兴运动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似之处是()

A. 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

B. 矛头都指向奴隶制残余

C. 都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新内容

D. 都在思想领域中重视人的作用

28、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

A. 脱离罗马教皇统—德意志地区

B. 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 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 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29、“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这段话鲜明地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3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0分,其中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主张怎样的政治思想?(2分)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三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5分)。

(4)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4分)

(5)通过上述材料,你能看出中国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32.(10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二】过去通常认为,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前后,毛泽东等人才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肇始于李大钊1918年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有近百年之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其核心原则及理论成果是什么?(4分)

33.(14分)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2)材料二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有

何关系?(2分)

材料三:上帝的道不是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3)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三持什么观点?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3分)

材料四: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无力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3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2分)

高二11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二11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回答第1至5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What’s the time? A.About 4:30. B.About 5:00. C.About 5:30. 2.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oing? A.They are doing some shopping. B.They are watching a TV program. C.They are attending a concert. 3.When are they talking? A.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 C.In the evening. 4.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rink? A.Tea. B.Coffee. C.Cold water. 5.How old is the man’s grandma? A.She’s 92. B.She’s 90. C.She’s 70.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s the time limit of Doris’ passport? A.Three years. B.Four years. C.Five years. 7.What’s the purpose of Doris’ going to the UK? A.To have a holiday. B.To get further education. C.To do busines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A.He will watch TV. B.He will fill in a form. C.He will wash his shirt. 9.Who will come to take the clothes and shoes? A.The woman speaker. B.The manager. C.The mai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12题。 10.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speakers will attend a job interview. B.The speakers have just graduated.

贵州省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贵州省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三上·新津开学考) 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 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 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分) (2019高二下·霞浦月考) 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官,是齐国君主问政及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孟子曾两次来齐,在稷下治学,“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后来,荀子却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学宫之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 孟子秉持性善学说 B . 黄老之学退出历史舞台 C . 荀子忠实儒学正宗 D . 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 3. (2分)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时期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 ①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②文人阶层不断扩大 ③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④理学的兴起是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4. (2分)(2017·株洲模拟) 国子监是古代官方教育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刻印的书被称为监本。北宋曾出现开封、洛阳、商丘三个国子监并存的局面,监本大多出于杭州。这可以说明宋代() A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 活字印刷已经普及

D .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5. (2分)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下列各项对该观点理解准确的 是 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②结束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 (2分) (2017高二上·玉溪期中)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 A . 改革科举制度 B . “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 . 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D .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7. (2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8. (2分) (2019高二下·绵阳期中) 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A . 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 . 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 . 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 . 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9. (2分) (2018高三上·滨州期末) 下表为《唐律疏议》中北齐的“重罪十条”。据此可知唐代()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丹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第1—6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在谈到春秋时期的某学派时用以下言语归纳:“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跳出纷争归于自然的哲学”“守愚为智的人生哲学”。据此推知,这一学派 A. 提倡破旧立新追求实现社会的进步 B. 核心理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C. 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 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跳出纷争归于自然的哲学”“守愚为智的人生哲学”可知,这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C符合题意;提倡破旧立新追求实现社会的进步是法家思想,A与材料不符;据所学可知,道家主张消极无为,积极退让,主张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与多样化矛盾,B错误;据所学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不符,D错误。【点睛】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老庄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2.“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A. 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 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 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灾异示警”“君权神授”被广大统治者所接受,说明这些思想有助于巩固统治,即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D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其有利于巩固统治而被统治者接受,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A不符合题意;“灾异示警”对统治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其本质还是有利于加强专制,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C不符合题意。 3.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A. 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B. 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 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 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老子强调万事都要遵循法则,不能违背;庄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三者都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故答案为D项。道家的思想在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新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代表两者思想主张基本一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人在当时是否已经注意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为起点,老子和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产生,排除A项。 4.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设置太学,“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达到“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的效果。这反映出其建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太学教育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11月月考试题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11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由于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极富创造性和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口味千差万别。如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口味咸香,兼容八方,从皇宫御膳、贵族府宴到市井小吃,形成了全国特有的层次性饮食文化;清中叶以前,东北人喜欢咸重、辛辣与生食口味,酸菜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冬季喜食炖菜以提取高热量动物脂肪。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独特层次性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气候B.土壤土质 C.政治经济 D.文化习俗 2.最能体现长江中游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是 A.奶茶烈酒B.麻辣辛香 C.羊肉泡馍 D.饭稻羹鱼 3.清中叶以前,形成东北人饮食习惯的根本原因是 A.新鲜蔬菜丰富B.冬季漫长寒冷 C.酸菜新鲜度差D.蔬菜种类较少 2017年9月25日下午5点开始,微信的欢迎界面换了。原先微信启动页中选用的照片素材,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BlueMarble),证明人类能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了。替换原图片的,是由中国“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

象云图。据此回答4—5题。 4.中国风云四号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B.传感器 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 5.中国风云四号观测的优点有 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信息快 ③成本低,效益高④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 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6—7题。 6.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低蒸发弱B.山地降水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7.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20学年高二英语11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20学年高二英语11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班级用 0.5mm 黑色签 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2.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的非选择题必须都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将本试 卷的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共 115 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 30 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 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color does the man prefer? A. Blue. B. Yellow. C. Pink. 2.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next month? A. Cool. B. Cold. C. Hot. 3.What sport did the woman learn to play today? A. Soccer. B. Volleyball. C. Swimming. 4.When did John arrive at the classroom this morning? A. At 7:45. B. At 8:00. C. At 8:15. 5.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Friends. B. Family members. C. School lif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文1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共30小题,第Ⅱ卷为第7页至第8页,共2大题。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 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5.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 ①④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6. 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7.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A. 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 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 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 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8.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9.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定稿

高二文科 6月份月考历史2018.6.3 考试内容:必修一1--17课,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清人李富孙指出,封建制使得“诸侯可骄不可叛,故周室得以久安”。秦代废封建改郡县,是“矫一时之弊而适贻后世之害”。对李富孙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 B.封建制能保证清朝长治久安 C.郡县制毫无进步性 D.郡县制是秦朝灭亡主要原因 2.春秋时期“公室”与“私室”之间的斗争激烈·不少国家私家势力逐渐上升,公族势衰。鲁国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而晋国和齐国的公族势力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反映出 A.国家间的兼并重组十分频繁B.王权尚未完全确立 C.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D.私有制逐渐建立 3.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4.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 C.突显族地位 D.维护尊卑关系 5.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6.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打算废太子,大臣叔孙通说:“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亲见也。……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这表明 A.皇帝权威遭到臣下严重挑战 B.秦朝灭亡在于不遵循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利于统治稳定 D.各派围绕太子展开利益争夺 7.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此诏书意在 A.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 B.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 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 D.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 8.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这些规定体现了 A.谏官主要职能是监督宰相 B.谏官谏议权不断增强 C.谏官隶属尚书、门下两省 D.谏官地位相当于宰相 9. 唐前期的政治人物多为北方人,北宋时政治人物多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官僚集团重视本地域人才 B.南北方士人志向差异 C.科举制改变人才地域分布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了嫡长子拥有祭祖特权 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商人地位提高 C. 士阶层的兴起 D. “学在民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的同时,文化环境宽松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故答案为A项;商业地位提高、士阶层兴起和学在民间都与宽容时代关联不大,并非最佳选项,排除BCD项。 2.西汉宣帝年间曾发生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来看,汉宣帝认为受到上天的警告,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故答案为C项。“独尊儒术”是指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排除A项;“大一统”是指要维护政治、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君权神授”是指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天,排除D项。 【点睛】 3.东晋玄言诗人孙绰在阐述关于周孔之教与佛教的关系时,提出了“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的观点,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用如此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儒佛一致论。他认为佛教着重於内

心教化(“明其本”),周孔主要是社会治理(“救极弊”),两家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致的。这些观点体现了当时( ) A. 三教合一的趋势 B. 儒佛相互吸收影响的趋势 C. 儒佛对立的状况 D. 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儒佛一致论”,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佛教冲击、佛教面临怎样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并适应封建统治的 问题,于是儒佛相互吸收,各自得到发展,各自起到不同的社会作用。故B 符合题意;未涉及道教,故A 不符合题意;“对立”严重背离“儒佛一致”论的题意,故C 不符合题意;“儒学复兴”表述单一,也不符合题意,故D 不符合题意。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A. 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B. 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C. 希望健全中央机构 D. 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宰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因此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说明黄宗羲主张限制君主权力。故答案为B 项。A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黄宗羲提出这一主张并非只是为健全中央机构,排除C 项;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并非否定君主制度,排除D 项。 5.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这首古代著名的诗歌 A. 反映了西周上层官僚贵族的生活 B. 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 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 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答案】B

高二11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二11月月考(英语) I、听力测试:(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第一节 1. Who might Jane be? A. The woman's mother. B. The man's wife. C. The man's mother. 2.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The seaside. B. A bus stop. C. A post office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man should quit (退出) Mr. Smith's lessons. B. The man can't graduate. C. The man has to take Mr. Smith's lessons.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Lend the man something. B. Type something for the man. C. Take a chance to guess.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didn't listen to the man. B. She regretted having listened to the man. C. She will choose more courses this term. 第二节 听第6 段材料, 回答第6 、7 题。 6. Why can't the woman have the party on the twenty-ninth? A. She will attend a meeting. B. She will travel to another city. C. She will see her doctor. 7. How long will the party run? A. Four hours. B. Three hours. C. Two hours. 听第7 段材料, 回答第8 至10 题。 8. Why can't the woman use both her hands well? A. Her mother didn't allow her to use left hand. B. She was born right-handed. C. She wanted to be the same as other people. 9.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being left-handed? A. It is sometimes inconvenient. B. It doesn't matter to him. C. It is better than being right-handed.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often lends his car to others. B. He drives with his left hand. C. He is not Chinese 听第8 段材料, 回答第11 至13 题。 1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first? A. Dry some dishes(盘子)B . Wash some plates(盘子).C. Clean the stove(炉). 12. Where will the man look for another towel? A. On the shelf. B. In the drawer. C. In the cabinet. 13.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with the old towel? A. Clean her bike. B. Clean her car. C. Clean the garage. 听第9 段材料, 回答第14 至15 题。 14. What is the man doing here? A. Taking a business trip. B. Visiting his girlfriend. C. Having a holiday alone. 15. Where will he return the car? A. In San Francisco. B. Right here. C. In another office. II、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标号涂黑。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项题 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构建平等社会 B. 强化中央集权 C. 规范社会秩序 D. 缓和诸侯纷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孔子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平等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的,先秦谈不上“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缓和诸侯纷争的意思,故D项错误。 【点睛】“先秦儒家”是解题的关键。 2.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 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 3.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 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 4.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法家强调的是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道家倡导“无为”,未体现仁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结合所学可知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它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法,可以推断为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故C项正确;阴阳家主要是涉及天地关系等,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广西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广西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6·北京)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 .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 .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 . 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 .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2. (2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期中) 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汉代的是() A . 私营丝织业兴起 B . 水排的出现 C . 曲辕梨开始使用 D . 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3. (2分) (2020高二下·河北月考) 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材料体现了() A . 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B . 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 C . 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 D . 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 4. (2分)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 . 保护佃农利益 B . 增加政府收入 C . 维护地主特权 D . 规范租佃关系 5. (2分)(2020·湖南模拟) 叶圣陶在《昆曲》中提到“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作者意在强调() A . 戏词追求典雅深奥 B . 内容应贴近百姓生活

高二英语11月月考试题01

上学期高二英语11月月考试题01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5,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spital. B. In a friend’s house. C. In the man’s house.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buy? A.A book on planes. B. Pictures of ships. C.A book on ships. 3.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like? A. Folk music. B. Pop music. C. Classical music. 4.Why doesn’t the woman buy the coat? A. It is expensive. B. There isn’t her size. C. She doesn’t like the color. 5.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Finishing his homework. B. Doing physical exercise. C. Smoking on the upper floo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共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s the matter with Hudson’s mother? A. She was ill, but she felt much better. B. She was seriously ill. C. She went to see him. 7. What kind of person is Mr. Hudson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A. A very good worker. B. A person who often gets angry. C. A person who cares nothing. 8. Which may be the reason why Mr. Hudson is so sad? A. His mother’s illness. B. Maybe his son has brought him some trouble. C. His manager wants to fire hi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enerally talking about? A. People served in shops. B. Goods in various qualities. . C. Shopping in different places.

2021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 原则办事; 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的是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位卑未敢忘忧国③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来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9.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10.《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11.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1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孝” 2.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从而获得2007的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学派最适合回应此项议题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4.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中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B.仁爱C.仁政 D.兼爱 5.钱穆说:“这一情形,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7.汉武帝采取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作用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试题部分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试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总分74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下列几次航海活动中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迪亚士抵达 好望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 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表现风格不包括: A、宗教题材为主 B、气势恢宏豪华 C、表现人物个性 D、刻画世俗世界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上海高考题) 6、下列有关英国圈地运动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B、使小农式资本主义扩展 C、使圈地贵族资产阶级化 D、使失地农民成为雇佣工人后备军 7、首先提出分权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洛克 C、霍布斯 D、伏尔泰 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 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旧制度,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