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18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18.1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对哲学这一概念,正确的认识有()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③哲学是对世界观的概括和总结④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一论断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B.存在和思维何者为本原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6.右边是漫画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存在

C.物质依赖于意识

D.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7.2018年9月中旬,超强台风“山竹”如期而至。人类对天文现象的准确预报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

A.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

C.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8.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燃烧永不熄灭的火,上升为气,下沉为水和土。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两种观点

①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前者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后者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③都把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④都是一种可贵的猜想,其理论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10.“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下列成语与上述材料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胸有成竹B.庖丁解牛C.沧海桑田D.锲而不舍11.英国的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

12.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

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B.事物都是不变的

C.规律是客观的D.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14.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

A.人可以创造、利用规律B.人可以认识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D.规律具有主观性

15.有的人做事经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人却相反,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尊重和掌握规律程度不同B.各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同

C.各人的机遇运气不同D.各人拥有的物质条件不同

16.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火车站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站”仅需3秒;深圳铁路警方组成“机器人警察编队”,为春运保驾护航;12306官网开发图形验证码,定向锁定“黄

牛”……2018年春运,“人工智能”成了关键词。对于人工智能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产物C.人脑机能决定的D.客观存在的反映18.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工程师们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大桥的事实说明

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物质决定意识

19.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晰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20.“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轻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星吧!”这段话告诉我们,选择人生奋斗目标应该

A.从自身的实际出发B.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C.从自身的需要出发D.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21.周易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启示我们要发挥A.物质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C.理论的先导作用D.个人的社会作用22.下图漫画《齐心协力》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C.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23.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没有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B.自觉选择性C.社会历史性D.能动性

24.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5.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B.具体性C.条件性D.主观能动性

27.牛顿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就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这主要表明()

A.实践从根本上推动认识的发展B.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循环往复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D.意识依赖于物质

29﹒我们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其哲学依据是

A﹒实事求是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0.在智能互联时代,普通大众的小微创意也会引发蝴蝶效应,不断催生出大量的智能互联品,甚至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主要表明

A.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B.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C﹒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题号A中,错误的填涂到B中。(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就是哲学

3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3.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34.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5.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6.人们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37.只要有人脑,就会产生意识。

38.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

39.认识具有反复性、有限性和上升性。

40.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答卷纸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0分。41.明代的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南宋的朱熹说“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1)王夫之和朱熹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基本派别?(2分)

(2)两个派别的根本观点分别是什么?(6分)

42.2018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宪法修改小组副组长栗战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指出,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栗战书强调,自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次修改要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

(1)结合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宪法修改坚持“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原则的认识。(4分)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8分)

43.材料一:2018年以来,我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稳步推进,这一构想的推进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要积极抓住“一路一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制定有效的包容性发展战略,根据区域特点,做好本地区的规划,有效地衔接国家的规划。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民族地区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0分)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答案

二.主观题:

41.略

42.(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宪法修改必须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事物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宪法修改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要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考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白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考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3.(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起从实际出发,民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做好本地区的规划。(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地落实必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