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推荐)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推荐)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霉菌试验

?一、概述

?二、霉菌的试验方法

?三、防霉措施

?四、有关标准

概述

?霉菌的危害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的目的

霉菌对材料和产品的影响

?直接危害是霉菌生长食取材料中的有机成分,直接导致结构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质变化等。间接危害是霉菌分泌的新陈代谢排泄物有机酸和其他离子化合物,造成电解或老化效应,某些触媒剂,还促成氧化或分解作用的发生,间接导致材料及部件的损坏。长霉造成的故障模式:

---引起电子或电气设备失灵

---减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造成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破坏密封

---使金属件腐蚀

---使玻璃产生蚀刻

低压与霉菌

这两个因素的组合不会增大二者本身的影响太阳辐射与霉菌因为太阳辐射产生热,所以这个组合不可能产生影响,和高温与霉菌的组合相同。此外未经过滤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盐雾与霉菌这是一个相容的组合湿度与霉菌湿度有助于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会增大它们的影响高温与霉菌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在71℃(160 ℉)以上,霉菌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了

低温与霉菌

低温影响霉菌的生长。在零度以下,霉菌保持在假死状态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是气候环境试验的一个项目。用于考核产品或材料抵抗霉菌侵袭的能力。它于一般环境试验一样,考虑产品在实际运输、储存或使用中,最易遭受霉菌危害的环境条件,在试验室中用人工模拟创造霉菌生长最适宜环境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的目的

?为确定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必须制定一个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能判断霉菌的侵蚀作用和给出正确评价的试验方法。它将为产品的选材、结构和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产品能在有大量霉菌存在的气候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二、霉菌试验方法:

1、霉菌试验的分类:

?天然暴露试验:直接暴露在选定的湿热环境中。有室内、室外的暴露试验和埋土试验的方法。

?试验室人工加速试验:常用有湿室悬挂法和无机盐琼脂平皿法。

2、菌种的选择

?黑曲霉

?黄曲霉

?杂色曲霉

?绳状青霉

?球毛壳霉

3、试验样品的准备

?霉菌试验不得采用经过盐雾、沙尘等试验的试品。

?试验样品一般不进行清洁处理。

?试验样品在受试前需要进行外观检查,特别注意污染表面,缺陷及存在的其他任何于霉菌生长的状况,并作详细记录。

?试验样品需要进行性能测试时,在受试前应按试验样品的技术条件进行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试验样品一般按委托试验单位交付的状态(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状态),置放在霉菌箱(室)的试品架上

?将对照样品垂直放置在接近试验样品处,但不得与试验样品接触。

?试验样品与对照样品同时接种。

4 、霉菌试验条件的控制

?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

温度控制

?对于恒定的霉菌试验,温度控制在29±1 °C;

?对交变霉菌试验,前20h控制在30±1°C; 后4h 温度为25±1°C相对湿度控制

?对于恒定的霉菌试验,相对湿度控制在95%-99%C ;

?对交变霉菌试验,前20h为95±5%; 后4h 相对湿度为100%

风速控制

?风速控制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的风速,控制在0.5m/s—2m/s之间。试验箱(室)的风速应保证试验箱内温、湿度的均匀。如果风速过小,箱内会产生温度梯度影响霉菌的生长;风速过大,会将孢子吹落使悬挂的试品晃动抖掉孢子,尤其在孢子萌发的初期更严重。

5、试验过程中的检查

?前七天,是霉菌孢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七天后检查对照样品长霉情况,长霉覆盖面积达90%以上时,说明试验条件适宜,否则说明试验条件不适宜,试验应重新进行。

?在七天以后试验中对照样品上的霉菌生长程度应逐渐增长,这样证明试验是有效的。反之,证明试验无效,试验应作废。

6、试验结果等级评定

?生长部位

?复盖面积

?颜色

?生长形式

?生长密度

?生长厚度

?对试品化学、物理或结构的影响分5级即:0级、1级、2级、3级及4级。

7 、判别受试产品合格与否

?长霉等级给出之后,要判别受试产品合格与否,还应考虑产品技术条件,产品制造工艺,产品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等方面综合判断受试产品的抗霉性能是否合格,由产品专业标准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

8 、试验周期

耐霉性很差或生霉迅速的试验 7-14 天

耐霉或生霉缓慢的试品 3-4 个星期

对样品外观检查时28天

对性能检查时84天

9、霉菌试验中的灭菌问题

霉菌试验中的灭菌问题,是霉菌试验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灭菌的彻底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也就是能否确切反映霉菌试验的真实情况,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目前霉菌试验所用的灭菌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热力灭菌、化学灭菌及物理方法等三类。

9.1、热力灭菌

热力灭菌在灭菌方法中占主要地位,它可分为干热灭菌及加压蒸气湿热灭菌法两种。

?(1)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方法一般用于经高温处理不易损坏的干燥物品。含水的物品不能采用干热灭菌。?(2)湿热灭菌(这里主要指加压蒸气灭菌法)加压蒸气湿热灭菌主要是利用高压蒸气的灭菌作用进行的。

9.2、化学灭菌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菌,可算作化学灭菌。一般被霉菌污染过的试验箱,可用化学药剂产生的蒸气进行薰蒸。手、皮肤被污染可用30%来苏儿洗手,碘酒杀菌力强,也是皮肤较好的消毒剂,来苏儿可用做室内消毒,急需的玻璃器皿等也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洗涤进行药剂灭菌

9.3、物理方法灭菌

?利用紫外线灯照射,紫外线灭菌原理主要由于微生物细胞原生质含有很多能吸收辐射能而发生光化反应的分子。

10、霉菌试验的应用对象

?霉菌试验是作为鉴定产品抵抗霉菌侵害能力的一种手段,对在湿热环境条件下贮存、运转和使用的设备,无疑应经受这种试验的考核。经过试验,就能够确定其抗霉能力以及长霉程度。

?霉菌试验,可以用整台设备、零部件、非金属材料做试验,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一种受试样品应选取三件进行试验,以便以两件试验样品评定结果为准。?长霉与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等密切相关。在产品设计、制造时就必须采取防止霉菌的侵害。在产品试制定型试验中予以试验考核、鉴定防霉腐成效。当经过定型鉴定其设计、材料、工艺都基本固定下来,在批量生产中,一般原则不会改变,可不需再做霉菌试验。只在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变更而影响到环境防护性能时,须重新进行霉菌试验的考核。

三、防霉

1、防霉设计

各种环境因素对设备和材料的影响,提供了大量避免或减少这些有害影响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产品时应充分预计到产品所处的生物环境条件,了解霉菌生长的原因、条件、危害及预防方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产品的防霉措施不应是单一的孤立的,而必须从产品的选材、结构设计入手并贯穿于产品的加工处理、装配试验、包装运输贮存以及使用和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2、防霉措施

?防霉措施如下:

(1)尽可能采用抗霉性能良好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延长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时间,使由于长霉而导致的材料损伤减至最小。

(2)必须避免装配产品时形成长霉的潮湿窝,如在未密封的成对插头插座之间或在特定的位置的印刷电路板和接端连接器之间都不应有明显的潮湿窝。

(3)采用全密封的结构,里面充以干燥清洁的气体,是防止霉菌生长的最好方法。

(4)部分密封的外壳内放置干燥剂并定期更换或采用加热来保持壳内低湿度以避免长霉。(5)当选用的材料耐零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防霉剂。防霉剂可以加入到漆、橡胶和塑料中,防霉剂也可以与载体喷涂或侵涂于所要防护的材料或产品上,或将杀菌剂制成药片置于需防护产品的外壳中。

(6)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手汗、污物的污染。

(7)有外壳的产品,应定期进行清理,除去可供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如灰尘和污垢,以防止产品长霉和损坏。

(8).自然通风容易积聚灰尘,所以产品内部易于积聚灰尘的部位应有足够适度的空气流,以阻止霉菌的生长。

(9)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长霉可以采用防潮包防霉包装。

(10)如材料和产品允许时,也可用紫外线或臭氧法灭菌。

(11)光学玻璃可以防雾防霉憎水膜层保护其不受潮气侵蚀达到防霉的目的。

(12)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和改善产品工作和贮存的环境条件。

3、防霉剂

?(1)防霉剂一般具备的条件对霉菌有广泛的、强烈的抑制或杀伤能力,而对人体无害或害处较小的;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或溶解度极小;

对材料或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外观无不良影响;

经济实用。

?(2)常用的防霉剂

五氯酚钠

对硝基酚

五氯酚

五氯酚锌

五氯酚苯汞

苯基硫柳汞

硫柳汞

8-羟基喹啉铜

醋酸苯汞

S67(有机锡)

S59(有机锡)

四、霉菌试验有关的标准

?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国际上的长霉试验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标准。

?第一种用于产品(元件、设备、装配件)类型标准,这类型有iec、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和美国军标等长霉试验方法标准。

?特点是对各种产品进行试验时,采用规定的一套菌种。试验的温湿度、除捷克和美军标准采用交变循环二阶段法外,都采用恒定的温湿度条件。试验周期采用28天为主,用84天的有联邦德国、美军标等标准。产品长霉后的长霉等级,捷克和印度标准只分二级,以“有”“无”表示,但印度标准比较明确提出“无霉菌生长为合格”。上述其他标准均为多级,iec、英、法、德等标准都从0级至3级,美国军标从0级至4级。但多数标准均未提出合格等级的规定。

?第二种用于产品材料类型标准,这类型有日本和前苏联两个标准。特点是根据产品和材料性质,选用不同的菌种进行组合,然后混合使用。日本标准的试验周期,视产品和材料的难易,选用不同的长霉试验周期,但一般工业产品试验,仍然选择28天的试验周期作为考核。前苏联标准均规定试验28天。产品长霉后的长霉等级也属多级制,从0级至5级。这个标准也均未提出长霉合格等级的规定。

?第三种用于材料类型标准,这类型有iso、astm、aatcc等标准,iso标准的长霉方法针对

塑料(pvc)材料,astm标准针对合成材料,aatcc标准针对纺织物。特点是用无机盐琼脂培养皿法。长霉试验周期选用21天。试验样品长霉后的长霉等级仍然为多级制,这几个标准也均未提出合格等级规定。

上述三类标准中,第一、二类标准的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周期等主要技术指标大致相似,区别较大的是试验菌种。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霉菌试验简明教程-实验部分

霉菌试验培训教程空军装备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

实验部分 实验一霉菌试验室常用的器皿 微生物学实验室所用的玻璃皿,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对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玻璃器皿的质量要求硬质玻璃,才能承受高温和短暂烧灼而不破损;器皿的游离碱含量要少,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对玻璃器皿的形状和包装方法的要求,以能防止污染杂菌为准;洗涤方法不恰当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一、器皿的种类、要求和应用 1.试管 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玻璃试管,其管壁必须比化学实验室用的厚些,这样在塞棉花塞时,管口才不会破损。试管的形状要求没有翻口,不然,微生物容易从棉花与管口进入试管而造成污染。棉塞可用棉花塞、试管帽,橡胶塞等。 试管的大小常选用中试管(约13~15×100~150mm)。 2.玻璃吸管(又称移液管) 霉菌试验室一般要准备1、5、10ml的刻度玻璃吸管,与化学实验室所用的不同,其刻度指示的容量往往包括管尖的液体体积,亦即使用时要注意将所吸液体吹尽,故有时称为“吹出”吸管。 3.培养皿 常用的培养皿,皿底直径90mm,高15mm。培养皿一般为玻璃皿盖。在培养皿内倒入适量培养基制成平板,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菌种以及微生物计数等。 4.三角烧瓶与烧杯 三角烧瓶有100、250、500、1000ml等不同的大小,常用来盛无菌水、培养基和摇瓶发酵等。常的烧杯有50、100、250、500、1000ml等,用来配制培养基和药品。 5.载玻片与盖玻片 普通载玻片大小为75×25mm,用于微生物涂片、染色,作形态观察等。盖玻片为18×18mm。 6.双层瓶 由内外两个玻璃瓶组成,内层小锥形瓶盛放香柏油,供油镜头观察微生物时使用,外层瓶盛放二甲苯,用以擦净油镜头。 7.滴瓶 用来装各种染料、生理盐水等。 8.接种工具 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接种铲、玻璃涂布器等。接种环、针、钩、铲的金属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

××××× 环境鉴定试验大纲 共7页 单位名称 二零零×年××月××日

××××× 环境鉴定试验大纲 签署页 编写: 校对: 审核: 批准:

1试验目的 确定×××的抗霉能力。 2适用范围 本大纲仅适用于×××的环境试验。 3引用文件和试验依据 GJB15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 4试验样品说明 型号与名称: 数量: 5试验通用要求 5.1标准大气条件 5.1.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温度:15oC~35oC; 相对湿度:20%~80%; 气压:试验场所压力。 5.1.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温度:23oC±2oC; 相对湿度:50%±5%; 气压:86~106kPa。 5.2试验条件允许误差 温度:试验样品附近测量系统的温度应在试验温度的±2.0℃以内; 相对湿度:控制传感器附近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被测值的±5%以内; 气压:±5%; 频率:±2%,低于25Hz为±0.5Hz; 加速度:±10%; 其它见试验条件的具体要求。 5.3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的要求 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应能产生和保持试验所需的环境试验条件,各种应力的容差应能满足试验条件中的规定。 用于监测试验条件参数的测试仪表的精度至少应为被测参数容差的1/3,其标定应能追溯到国家最高计量标准。 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检定,并应在有效期内。 5.4试验条件的监测及记录要求 试验过程中,承试方应对试验设备进行连续监测,以保证温度、湿度等应力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连续记录。 5.5试验程序 5.5.1预处理

试验样品不允许进行清洁处理。 5.5.2初始检测 试验前,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特别注意污染表面、缺陷及存在的其它任何有助于霉菌生长的状况,并在详细记录。 5.5.3试验 按照GJB150.1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中规定的试验程序实施。以24h为一个循环,每循环分高温阶段、降温阶段、低温阶段、升温阶段。 5.5.4最后检测 试验结束后,应立即检查试验样品表面长霉情况,以目测为主,必要时可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检查试验样件时应记录记录长霉部位、覆盖面积、颜色、生长形式、生长密度和厚度,并拍摄照片。检查时,试验样品分批从霉菌试验箱中取出进行,当天检查完毕,当天未检查完的试验样品应重置入试验箱中,箱内相对湿度不得低于70%。长霉等级的评定参照表1要求进行。 表1 长霉等级评定表 5.6合格判据 (不同产品应有不同的长霉要求规定,比如什么产品,什么部位,什么材料等长霉等级不应超过哪一级?具体判断合格的要求视不同产品而定。根据以往的经验基本上要求不超过2级。) 5.7试验中断处理 5.7.1若试验中断于试验期的前7天,试验则应重新进行。 5.7.2若试验中断于试验期的7天以后,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5.7.3试验箱内温度升高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试验应重新进行。 a.温度升高达40℃ b.温度超过31℃达4h以上。 c.对照样品上的霉菌因超温影响有衰退现象 d.温度升高期间相对湿度降低到50%以下 除上述情况外,应及时恢复试验条件,并从中断点起继续试验。 5.7.4试验箱温度降低,相对湿度仍符合标准,对照试验样品上生长的霉菌未发现有衰退迹象,可恢复试验条件,并从温度降低至低于规定的容差点起继续试验。 5.7.5试验箱内相对湿度降低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试验应重新进行。 a.相对湿度降低到50%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 盐雾 湿热)

o 精心整理 GJB150A 三防试验(霉菌、盐雾、试验) 1湿热试验 1.1试验条件 按照GJB150.9A-2009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试验条件见表2。1.2?试验程序? a)b)c)d)e)1.322.12.2?a)将试件安装在试验箱内合适的支架上或进行悬挂; b)在接种前将试件放置在工作中的试验箱内(温度30℃±1℃、相对湿度95%±5%)至少4h ; c)通过喷雾器将混合孢子悬浮液以很细的薄雾喷在棉布对照条上以及试件表面进行接种,为了使空气进入试件的 内部,在复位试件的外壳时不要上紧紧固件,接种后立即开始试验培养; d)按照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e)在试验7d后,检查对照条的霉菌生长以确认试验箱内的环境适合霉菌生长。此时与试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每个对照条应至少有90%的表面被霉菌覆盖。否则,调节试验箱到所要求的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后重新开始整个试验。在试验期间对照条留在试验箱内; f)若在试验7d后对照条90%以上的表面出现霉菌生长,则继续试验直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为止。若试验结束时与试验7d时相比对照条上霉菌的生长没有增加,则说明本次试验无效; g)内完成,Array 2.3 3? 3.1 3.2 a) b) 为(1-3 c) d)干燥阶段结束时,应将试件重置于盐雾试验箱内并重复b)和c)一次; e)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用流动水轻柔冲洗试件,然后再进行外观检测并记录试验结果。 3.3合格判据 试验结束后,立即检查受试设备表面情况,其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条件判为合格: a)构件金属无明显发暗变黑;

b)金属接合处无严重腐蚀; c)金属防护层腐蚀面积占金属防护层面积的30%以下; d)涂漆层除局部边棱处外,无气泡、起皱、开裂或脱落,且金属未出现腐蚀;非金属材料无明显的泛白、膨胀、起泡、皱裂以及麻坑等。

(完整版)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湿热)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GJB150A 三防试验(霉菌、盐雾、试验) 1湿热试验 1.1试验条件 按照GJB150.9A-2009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试验条件见表2。 1.2?试验程序? 按照GJB150.9A 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试验程序如下: a)完成初始检测后,试验箱内的温度调节为23℃±2℃、相对湿度为50%±5%,并保持24h ; b)调节试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 c)按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在第5和第10个循环周期的末尾进行性能检测; d)e)1.3 22.12.2?a)b)c)d)e)f)试验7d g)内完成,2.3按表 3?盐雾试验? 3.1试验条件 盐雾试验以典型样件进行,试验条件见表5。 3.2试验程序 a)调节试验箱温度为35℃,并在喷雾前将试件保持在这种条件下至少2h ; b)喷盐雾24h ,在整个喷雾期间,盐雾沉降率和沉降溶液的pH 值至少每隔24h 测量一次,保证盐溶液的沉降率为(1-3)mL/(80cm2·h); c)在标准大气条件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高于50%的条件下干燥试件24h 。在干燥期间,不能改变试件的技术状态或对其机械状态进行调节; d)干燥阶段结束时,应将试件重置于盐雾试验箱内并重复b)和c)一次;

精心整理 e)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用流动水轻柔冲洗试件,然后再进行外观检测并记录试验结果。 3.3合格判据 试验结束后,立即检查受试设备表面情况,其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条件判为合格: a)构件金属无明显发暗变黑; b)金属接合处无严重腐蚀; c)金属防护层腐蚀面积占金属防护层面积的30%以下; d)涂漆层除局部边棱处外,无气泡、起皱、开裂或脱落,且金属未出现腐蚀;非金属材料无明显的泛白、膨胀、起泡、皱裂以及麻坑等。 精心整理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 盐雾 湿热)

GJ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试验) 1 湿热试验 1.1 试验条件 按照GJB150.9A-2009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试验条件见表2。 1.2 试验程序 按照GJB150.9A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 试验程序如下: a)完成初始检测后,试验箱内的温度调节为23℃±2℃、相对湿度为50%±5%,并保持24h; b)调节试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 c)按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在第5和第10个循环周期的末尾进行性能检测; d)调节温湿度条件使其达到标准大气条件。进行性能检测以便与试验前检测结果对比。 e)全面目视检查试件,并记录试件在湿度条件下暴露引起的变化情况。 1.3 合格判据 试验前、后的产品外观和功能性能检验项目结果合格,同时试验中的功能性能检测结果合格,则判定合格。 2 霉菌试验 2.1 试验条件 霉菌试验以典型样件进行试验,霉菌试验条件见表3。 2.2 试验程序 试验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试件安装在试验箱内合适的支架上或进行悬挂; b)在接种前将试件放置在工作中的试验箱内(温度30℃±1℃、相对湿度95%±5%)至少4h; c)通过喷雾器将混合孢子悬浮液以很细的薄雾喷在棉布对照条上以及试件表面进行接种,为了使空气进入试件的内部,在复位试件的外壳时不要上紧紧固件,接种后立即开始试验培养; d)按照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e)在试验7d后,检查对照条的霉菌生长以确认试验箱内的环境适合霉菌生长。此时与试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每个对照条应至少有90%的表面被霉菌覆盖。否则,调节试验箱到所要求的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后重新开始整个试验。在试验期间对照条留在试验箱内;

(推荐)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霉菌试验 ?一、概述 ?二、霉菌的试验方法 ?三、防霉措施 ?四、有关标准 概述 ?霉菌的危害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的目的 霉菌对材料和产品的影响 ?直接危害是霉菌生长食取材料中的有机成分,直接导致结构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质变化等。间接危害是霉菌分泌的新陈代谢排泄物有机酸和其他离子化合物,造成电解或老化效应,某些触媒剂,还促成氧化或分解作用的发生,间接导致材料及部件的损坏。长霉造成的故障模式: ---引起电子或电气设备失灵 ---减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造成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破坏密封 ---使金属件腐蚀 ---使玻璃产生蚀刻 低压与霉菌 这两个因素的组合不会增大二者本身的影响太阳辐射与霉菌因为太阳辐射产生热,所以这个组合不可能产生影响,和高温与霉菌的组合相同。此外未经过滤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盐雾与霉菌这是一个相容的组合湿度与霉菌湿度有助于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会增大它们的影响高温与霉菌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在71℃(160 ℉)以上,霉菌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了 低温与霉菌 低温影响霉菌的生长。在零度以下,霉菌保持在假死状态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是气候环境试验的一个项目。用于考核产品或材料抵抗霉菌侵袭的能力。它于一般环境试验一样,考虑产品在实际运输、储存或使用中,最易遭受霉菌危害的环境条件,在试验室中用人工模拟创造霉菌生长最适宜环境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的目的 ?为确定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必须制定一个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能判断霉菌的侵蚀作用和给出正确评价的试验方法。它将为产品的选材、结构和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产品能在有大量霉菌存在的气候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霉菌试验-GJB-150.10A-2009

霉菌试验就是检测产品抗霉菌的能力和在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即高湿温暖的环境中和有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设备是否受到霉菌的有害影响。用途:霉菌试验主要针对军用装备及民用电子产品、线材、橡胶等材料,按标准规定进行各类霉菌的培养,在规定的时间(通常28天)后,对产品外观性能进行评价,以确定产品防霉的等级。 霉菌试验的标准有: GJB 150.1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 HB 6167.11-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霉菌试验. GJB4.10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霉菌试验 GB T 2423.16-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 GB/T10588-2002 GB 10588-89 除了霉菌测试,GRGT开展的其他可靠性测试项目有: 1.气候环境可靠性: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恒温恒湿、高温高湿、低温低湿、快速温度变化、冷热冲击、高压蒸煮(HAST)、盐雾腐蚀(中性盐雾试验、铜加速盐雾试验、醋酸盐雾试验交变盐雾试验)、人工汗液试验、气体腐蚀测试(SO2/H2S/HO2/CL2)、耐焊接热,沾锡性,防尘测试(IP1X-6X),防水测试(IPX1-X8)、产品阻燃测试,UV老化(荧光紫外灯)、太阳辐射(氙灯老化、卤素灯)等项目; 2.机械环境可靠性:振动(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机械冲击(半正弦波、方波和锯齿波)、

碰撞试验、跌落测试、斜面冲击试验,温湿度+振动三综合、高加速寿命测试(HALT)、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HASA)、插拔力,插拔寿命测试,按键寿命测试、摇摆试验、耐磨测试、附着力测试、百格测试等; 3.电气性能包含: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电压,电流测试,电缆阻抗测试等等

霉菌试验培训教程

霉菌试验培训教程 陈丹明编写 空军装备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

目录 实验一霉菌试验室常用的器皿………………………………………………实验二消毒与灭菌…………………………………………………………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实验四接种与培养…………………………………………………………实验五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六霉菌形态的观察……………………………………………………实验七显微镜下霉菌孢子的计数…………………………………………实验八菌种的保藏…………………………………………………………实验九霉菌试验流程及操作………………………………………………

实验一霉菌试验室常用的器皿 微生物学实验室所用的玻璃皿,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对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玻璃器皿的质量要求硬质玻璃,才能承受高温和短暂烧灼而不破损;器皿的游离碱含量要少,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对玻璃器皿的形状和包装方法的要求,以能防止污染杂菌为准;洗涤方法不恰当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一、器皿的种类、要求和应用 1.试管 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玻璃试管,其管壁必须比化学实验室用的厚些,这样在塞棉花塞时,管口才不会破损。试管的形状要求没有翻口,不然,微生物容易从棉花与管口进入试管而造成污染。棉塞可用棉花塞、试管帽,橡胶塞等。试管的大小常选用中试管(约13~15×100~150mm)。 2.玻璃吸管(又称移液管) 霉菌试验室一般要准备1、5、10ml的刻度玻璃吸管,与化学实验室所用的不同,其刻度指示的容量往往包括管尖的液体体积,亦即使用时要注意将所吸液体吹尽,故有时称为“吹出”吸管。 3.培养皿 常用的培养皿,皿底直径90mm,高15mm。培养皿一般为玻璃皿盖。在培养皿内倒入适量培养基制成平板,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菌种以及微生物计数等。 4.三角烧瓶与烧杯 三角烧瓶有100、250、500、1000ml等不同的大小,常用来盛无菌水、培养基和摇瓶发酵等。常的烧杯有50、100、250、500、1000ml等,用来配制培养基和药品。 5.载玻片与盖玻片 普通载玻片大小为75×25mm,用于微生物涂片、染色,作形态观察等。

霉菌的特点生长时间温度和控制措施

霉菌 一、霉菌的相关知识:[ méijùn ] mould 霉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学的名称,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可能属于真菌,也有可能属于放线菌门。霉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无横隔壁,具多个细胞核,并会聚成菌丝体。霉菌常用孢子的颜色来称呼,如黑霉菌、红霉菌或青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霉菌的预防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感染:1.注意身体某部位霉菌的滋生,比如指甲,有时霉菌会侵入指甲造成灰指甲,所以指甲不要留长,经常清理。多汗的皮肤褶皱里,特别是胖人皮肤褶皱比较多,如果是夏季出汗多,有可能在褶皱处滋生霉菌。还有就是脚部也是霉菌滋生的有利环境,有脚气的人就更应该注意,防止引起其他部位感染。 2.自己的内裤要单独洗,特别是家人或自己有足癣或灰指甲时更应该注意,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都应该分开来洗。 3.不要滥用抗生素,大量吃抗生素可能会将有益人体健康的菌群给抑制住,破坏人体的天然防御屏障,造成霉菌的的大量繁殖。 4.警惕洗衣机中隐藏霉菌,洗衣机用的久了肯定会滋生霉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60度左右的水来彻底清洗就行了。同时洗完的衣物一定要在太阳下晾晒,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

杀死残存的霉菌。 5.在公共场所最好不要用公用的或者别人用过的洗具。同时选用适宜的个人清洁护理产品。 6.正确的避孕,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侵袭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就尽量不要使用药物避孕。 7.如果患有霉菌性阴道炎,自己治疗的同时,男方也应同时接受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9.穿着全棉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高,这可是霉菌拍手称快的“居住”环境!还是选用棉质的内裤吧! 10.控制血糖,碱性产品清洗外阴.女性糖尿病人阴道糖原含量和酸度偏高,易于被霉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清洗外阴,选用pH值弱碱性产品。 霉菌试验就是检测产品抗霉菌的能力和在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即高湿温暖的环境中和有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设备是否受到霉菌的有害影响。 霉菌试验的标准主要有: GJB 150.10-19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 HB 6167.11-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霉菌试验。 GJB4.10 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霉菌试验 GB T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 GB/T10588-2002 GB 10588-89 目前能进行霉菌试验的实验室很少,知道的就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某空军研究所等 霉菌环境对食品影响 一、针对于外部环境霉菌易产生地方和原因 1.生产车间墙壁潮湿,在潮湿部位容易生长霉菌。 2.车间存在冷凝水的管路、墙壁等容易生长霉菌,水管的破裂,也会导致霉菌的产生。 3.空气中总是包含一定水蒸气,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不到,不过,当水蒸气液化的时候,比如当我们沐浴或是泡澡的时候,浴室内镜子的表面就会变得潮湿,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他们。热空气中包含很多的水分,当热空气冷却时,水分就会冷凝、液化。冷凝、液化通常是发生在房屋中温度最低的部位,比如墙壁上温度低的部位,正是在这些温度低的部位,最容易产生霉菌。 4.车间里无法保证正常的换气,无法让车间保证在规定湿度情况下,容易生长霉菌。 5.车间忽冷忽热,容易产生冷凝水的地方,容易糟到霉菌侵害。

六年级实验室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代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是满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代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现象: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很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因为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2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过程:(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好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3鸡蛋与醋反应实验 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 实验步骤: 1.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 2将鸡蛋放入醋中。 实验现象:1.有气泡生成。 2.鸡蛋皮变软。 实验分析:蛋放入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4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酒 精灯。 实验步骤: 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 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 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 状。 注意事项:食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5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水泥的变化 实验材料:杯子、盘子、火柴、小勺、铁架台、酒精灯、水泥块。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 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儿,水泥凝固了。 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观察牛奶的变化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 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变成絮状。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注意事项:混合物体时,药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惯性实验 实验器材:鱼缸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块、小锤一个。 实验步骤: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看鸡蛋如何运动。 实验现象:鸡蛋会掉进鱼缸里。 实验结论:鸡蛋没有随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运动 趋势,木板抽掉后,只好掉进鱼缸里,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击打棋子实验 实验器材:棋子、尺子 实验步骤:把5个棋子摞起来,然后用尺子迅速打击下部的棋子, 观察上面棋子的运动。 实验结论:上面的棋子没有与被击打的棋子一起飞向远处,而是 竖直向下落回原处。 6 昼夜变化的原因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 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以上是否 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 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 正午和傍晚? 实验记录: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 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3.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 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上,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 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 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传,昼夜 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7 探究四季的成因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 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的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 4.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季的形 成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 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 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地变化,从而 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8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皮球 实验步骤: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 阳,学生自己当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 “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4.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 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 几乎全是黑的;当“月球”亮面转到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 球”几乎全是光明的;当“月球”亮面由向着“地球”到背着“地

GJB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湿热

G J B 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 湿热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G J B150A三防试验(霉菌、盐雾、试验) 1湿热试验 1.1试验条件 按照GJB150.9A-2009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处于工作状态。试验条件见表2。 1.2?试验程序 按照GJB150.9A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试验程序如下: a)完成初始检测后,试验箱内的温度调节为23℃±2℃、相对湿度为50%±5%,并保持24h; b)调节试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 c)按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在第5和第10个循环周期的末尾进行性能检测; d)调节温湿度条件使其达到标准大气条件。进行性能检测以便与试验前检测结果对比。 e)全面目视检查试件,并记录试件在湿度条件下暴露引起的变化情况。 1.3合格判据 试验前、后的产品外观和功能性能检验项目结果合格,同时试验中的功能性能检测结果合格,则判定合格。 2霉菌试验 2.1试验条件 霉菌试验以典型样件进行试验,霉菌试验条件见表3。 2.2?试验程序 试验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试件安装在试验箱内合适的支架上或进行悬挂; b)在接种前将试件放置在工作中的试验箱内(温度30℃±1℃、相对湿度95%±5%)至少4h; c)通过喷雾器将混合孢子悬浮液以很细的薄雾喷在棉布对照条上以及试件表面进行接种,为了使空气进入试件的内部,在复位试件的外壳时不要上紧紧固件,接种后立即开始试验培养; d)按照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e)在试验7d后,检查对照条的霉菌生长以确认试验箱内的环境适合霉菌生长。此时与试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每个对照条应至少有90%的表面被霉菌覆盖。否则,调节试验箱到所要求的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后重新开始整个试验。在试验期间对照条留在试验箱内; f)若在试验7d后对照条90%以上的表面出现霉菌生长,则继续试验直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为止。若试验结束时与试验7d时相比对照条上霉菌的生长没有增加,则说明本次试验无效; g)在试验结束时应立即检查试件。如果可能,则在试验箱内进行检查。在试验箱外的检查如果不能在8h内完成,则应将试件放回试验箱内或似潮湿环境中至少12h。除气密性装备外,应打开试件外壳并检查试件的内部和外部。记录检查结果。 2.3合格判据 按表4的规定,对产品最后的长霉程度进行评定,不大于2级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 3盐雾试验 3.1试验条件 盐雾试验以典型样件进行,试验条件见表5。 3.2试验程序 a)调节试验箱温度为35℃,并在喷雾前将试件保持在这种条件下至少2h; b)喷盐雾24h,在整个喷雾期间,盐雾沉降率和沉降溶液的pH值至少每隔24h测量一次,保证盐溶液的沉降率为(1-3)mL/(80cm2·h); c)在标准大气条件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高于50%的条件下干燥试件24h。在干燥期间,不能改变试件的技术状态或对其机械状态进行调节; d)干燥阶段结束时,应将试件重置于盐雾试验箱内并重复b)和c)一次; e)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用流动水轻柔冲洗试件,然后再进行外观检测并记录试验结果。 3.3合格判据

盐雾-霉菌试验评判知识

盐雾试验普及知识 试验顺序:盐雾试验应在其它气候试验之后进行,特别是在湿热和霉菌试验之后进行。若试验均在同一样品上进行,对于产品过于严酷,最好做盐雾试验的产品单独进行。 盐雾对产品的危害及机理:产品易出现锈蚀,当坚固零件锈蚀严重时,拆卸困难,影响产品的维修;腐蚀物能使可动元件卡死,结果无法发出掼令行为;微细导线腐蚀严重时,将造成开路;晶体管管脚常因锈断而失去作用;某些排列紧密的印刷线路的腐蚀物,可以把相近线路短路,电源触点电阻增加,电路不通等等。 试验前样品的检查:a.高应力区;b.不同类金属相接触的地方;c.电器和电子元件-特别是它们之间很接近,又没有涂层的地方;或者是裸露的电路d.金属表面,带有镀层的表面或经过防雾处理的表面或元件;e.由于盐沉积阻塞或覆盖而造成故障的机械系统;f.电和热的绝缘体。 盐雾试验适用对象:用于检验金属和非金属防护层的均匀性-主要是防护层的厚度和孔隙率方面是极为有效的。尤其对阴极镀层,如钢上镀镍-铬,或镀铜-镍-铬,镀层的防护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镀层孔隙的多少。阳极性镀层(镀锌、镀镉等)主要是检验钝化膜质量。 试验结果评定参考方法(合格判据): ⑴对于平板,当试验目的为通过对比求取良好工艺材料时,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4540,利用腐蚀率把结果分为10级。这方面国内类似的标准有GB5944-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评定,SJ1276-77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质量检验;HB5192-81镀层和化学覆盖层表观腐蚀等级评定方法,HB5193-81镀层和化学覆盖层耐腐蚀性检验。 蚀为不合格,否则为合格。 ⑷机电产品主要零部件外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a.构件金属无明显发暗变黑;b.金属接合处无严重腐蚀;c.金属防护层腐蚀面积占金属防护层面积的30%以下;d.涂漆层除局部边棱处外,无气泡、起皱、开裂或脱落,且底金属未出现腐蚀;e.非金属材料无明显的泛白、膨胀、起泡、皱裂以及麻坑等。 影响受试品性能的重要零部件腐蚀程度超出上述要求的,则认为受试品无耐盐雾腐蚀能力。

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霉菌试验 一、概述 二、霉菌的试验方法 三、防霉措施 四、有关标准 概述 霉菌的危害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的目的 霉菌对材料和产品的影响 直接危害是霉菌生长食取材料中的有机成分,直接导致结构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质变化等。间接危害是霉菌分泌的新陈代谢排泄物有机酸和其他离子化合物,造成电解或老化效应,某些触媒剂,还促成氧化或分解作用的发生,间接导致材料及部件的损坏。长霉造成的故障模式: ---引起电子或电气设备失灵 ---减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造成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破坏密封 ---使金属件腐蚀 ---使玻璃产生蚀刻 低压与霉菌 这两个因素的组合不会增大二者本身的影响太阳辐射与霉菌因为太阳辐射

产生热,所以这个组合不可能产生影响,和高温与霉菌的组合相同。此外未经过滤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具有显着的杀菌作用盐雾与霉菌这是一个相容的组合湿度与霉菌湿度有助于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会增大它们的影响高温与霉菌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在71℃(160 ℉)以上,霉菌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了 低温与霉菌 低温影响霉菌的生长。在零度以下,霉菌保持在假死状态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是气候环境试验的一个项目。用于考核产品或材料抵抗霉菌侵袭的能力。它于一般环境试验一样,考虑产品在实际运输、储存或使用中,最易遭受霉菌危害的环境条件,在试验室中用人工模拟创造霉菌生长最适宜环境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的目的 为确定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必须制定一个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能判断霉菌的侵蚀作用和给出正确评价的试验方法。它将为产品的选材、结构和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产品能在有大量霉菌存在的气候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二、霉菌试验方法: 1、霉菌试验的分类: 天然暴露试验:直接暴露在选定的湿热环境中。有室内、室外的暴露试验和埋土试验的方法。 试验室人工加速试验:常用有湿室悬挂法和无机盐琼脂平皿法。 2、菌种的选择

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霉菌试验标准和条件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霉菌试验 一、概述 二、霉菌的试验方法 三、防霉措施 四、有关标准 概述 霉菌的危害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的目的 霉菌对材料和产品的影响 直接危害是霉菌生长食取材料中的有机成分,直接导致结构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质变化等。间接危害是霉菌分泌的新陈代谢排泄物有机酸和其他离子化合物,造成电解或老化效应,某些触媒剂,还促成氧化或分解作用的发生,间接导致材料及部件的损坏。长霉造成的故障模式: ---引起电子或电气设备失灵 ---减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造成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破坏密封 ---使金属件腐蚀 ---使玻璃产生蚀刻 低压与霉菌

这两个因素的组合不会增大二者本身的影响太阳辐射与霉菌因为太阳辐射产生热,所以这个组合不可能产生影响,和高温与霉菌的组合相同。此外未经过滤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具有显着的杀菌作用盐雾与霉菌这是一个相容的组合湿度与霉菌湿度有助于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会增大它们的影响高温与霉菌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在71℃(160 ℉)以上,霉菌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了 低温与霉菌 低温影响霉菌的生长。在零度以下,霉菌保持在假死状态 霉菌试验的定义 霉菌试验是气候环境试验的一个项目。用于考核产品或材料抵抗霉菌侵袭的能力。它于一般环境试验一样,考虑产品在实际运输、储存或使用中,最易遭受霉菌危害的环境条件,在试验室中用人工模拟创造霉菌生长最适宜环境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的目的 为确定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必须制定一个与实际工作条件相似,能判断霉菌的侵蚀作用和给出正确评价的试验方法。它将为产品的选材、结构和设计提供依据以保证产品能在有大量霉菌存在的气候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二、霉菌试验方法: 1、霉菌试验的分类: 天然暴露试验:直接暴露在选定的湿热环境中。有室内、室外的暴露试验和埋土试验的方法。 试验室人工加速试验:常用有湿室悬挂法和无机盐琼脂平皿法。 2、菌种的选择 黑曲霉

霉菌试验

霉菌试验 霉菌试验技术描述 霉菌试验就是检测产品抗霉菌的能力和在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即高湿温暖的环境中和有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设备是否受到霉菌的有害影响。 掌握情况 我司可按GJB 150.1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HB 6167.11-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霉菌试验.、GJB4.10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霉菌试验、GB T 2423.16-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等标准进行霉菌试验。菌种包含: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S3.3928,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AS3.3875,土曲霉(Asp.terreus)AS 3.3935,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AS3.4253,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AS 3.2942, 赭色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AS3.4302, 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AS3.3984,光孢短柄帚霉(Scipulariopsis breuicaulis) AS3.3985等。 用途 针对军用装备及民用电子产品、线材、橡胶等材料,按标准规定进行各类霉菌的培养,在规定的时间(通常28天)后,对产品外

观性能进行评价,以确定产品防霉的等级。 公司介绍: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GRGT)定位行业高端,引领行业先锋,历经近50年的发展,目前成为一家技术精湛、服务精心、管理精细的一流的计量检测专业机构。 GRGT是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军工电子602计量测试站,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国防实验室(DILAC)和总装军用实验室认可,并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是中国CB实验室,建立企业计量最高标准80多项,通过CNAS、DILAC认可项目591项。同时,获得众多国际著名机构和组织的能力认可和授权,还是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运输包装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 GRGT传承军工企业的精工技术,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仪器计量校准、产品环境与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检测、产品安全检测、化学分析、环境检测、产品认证、高端仪器设备维修和租赁、计量检测技术咨询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GRGT总部位于广州,已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海南、北京、天津、大连、青岛、西安、郑州、济南、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厦门、福州、重庆、长沙、武汉、成都、合肥、南昌等城市建有二十多个分公司和合作实验室,并在广州、无锡、长沙、天津、郑州建有实验室基地,构成了全国性技术服务保障和营销服务网络,为各类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平云路163号 李先生1380 、8840 060 020-668 、37067 Q:9738 536 87

霉菌试验箱的使用条件

霉菌试验箱的使用条件 霉菌试验箱的使用条件: 1、安装场地 地面平整,通风良好 设备周围无强烈振动 设备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 设备周围无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和粉尘 设备周围留有适当的使用及维护空间, 2、供电条件 电源要求:AC380V±10%50±0.5Hz三相五线制 预装功率:总功率+2.0KW 要求用户在安装现场为设备配置相应容量的空气或动力开关,并且此开关必须是独立供本设备使用(建议电源开关容量:32A) 3、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30℃(24小时内平均温度≤30℃) 环境湿度:≤85%RH 4、供水条件(仅限湿热型及需要用水设备) 采用纯净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电阻率≥500Ω.m 5、其它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打开试验箱的门,会造成箱内的温、湿度波动;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多次打开门或长时间敞开门或试验样品散发湿汽,可能会造成制冷系统换热器结冰而无法正常工作 霉菌试验箱,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考核电工电子产品的抗霉能力和发霉程度。 霉菌试验箱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箱体内胆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镜面板,箱体外胆采用A3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补水箱置于控制箱体右下部,并有缺水自动保护,更便利操作者补充水源。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加湿系统管路与控制线路板分开,可避免因加湿管路漏水发生故障,提高安全性。水路系统管路电路系统则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箱体保温采用超细纤维保温棉,可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霉菌试验箱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材料、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气件在湿热环境下、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