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图形图表格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图形图表格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图形图表格

第一章

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三章

斜率为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第四章

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曲线

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

斜率为边际产品转化率(MRPT)

资源最佳产出组合

第五章成本理论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解答

微观经济学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X)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 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 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微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微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作者:————————————————————————————————日期:

微观经济学公式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1)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 (a ,b ,c ,d ,n ) a , b , c , d ,…n 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2)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 (P ) P 为商品的价格;Qd 为商品的需求量。 (3)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 Qd = α-β(P )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2.供给函数 (1)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 (a ,b ,c ,d ,n ) a , b , c , d ,…n 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2)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P ) 3.经济模型 以供求为例:抽象出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用数学表达式概括其关系: Qd = α-β(P ) QS = -δ + γ(P ) 一般地,模型方程数目应与所包含的未知数数目相等,满足有解的要求。 Qd=QS P=P 4.弹性 (1)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 因变量变动的比率 = ————————— 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2)价格弹性系数(Ed )如果是负的,一般取正值,以便于比较 (3)需求价格弧弹性 (4)需求价格点弹性 P Q Q Q × ? ?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画图分析)

总效应与边际效应的关系 消费者均衡 生产曲线

TP L MP L AP L A I II III O L MP L AP L TP L C B 特点:先曾后减的倒U 型曲线 关系:(1)TPL 和APL ①MPL=dTPL/dL ,知MPL 在数值上等于曲线TPL 上对应点的斜率②若A 点前MPL 单调递增,A 点后MPL 单调递减,A 点对应MPL 的最高点③若C 为曲线的最高点,则C 点之前MPL>0,TPL 增加;C 点后MPL<0,TPL 减少;C 点处MPL=0,对应TPL 最高点(2)TPL 与APL ①APL=TPL/L ,知APL 在数值上等于TPL 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②若B 点为TPL 上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最高点,则B 点前APL 增加;B 点后APL 减少,B 点对应着APL 最高点(3)APL 和MPL 当MPL>APL 时,APL 增加;当MPLAPL ,APL 增加TPL 增加,说明此时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相比较少,还远没有达到最佳搭配比例,因此理性消费者会增加对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将生产推进到第II 阶段2.第III 阶段APL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答案 第二章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 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 Q d 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50-5P和供给函数s Q=-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有: 50- 5P= -10+5P 得: P e=6 以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 Q e=50-5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得 Qe=-10+5257=?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 5.225.5550=?-=e Q 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 5.225.55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 Pe -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 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均衡价格理论 1、某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分别为P=4Q s和P=12-2Q d。求出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 Q s =1/4P Q d=1/2(12-P)Q s = Q d1/4P=1/2(12-P)P=8,Q=2 2、如果大豆是牛的一种饲料,那么对大豆市场的价格补贴计划会如何影响牛肉的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 价格补贴计划会抬高牛饲料的价格,这又会使牛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于是牛肉的均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减少。(图略) 3、考虑一个市场,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P=4Qs和P=12-2Qd。如果对场卖主出 售的每单位产出课税为6,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对买主征收同样的税呢? 最初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4Q s=12-2Q d,解出Q=2,P=8 税后,供给曲线变为:P=6+4 Q s P′,Q′分别表示税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得:=6+4Q′=12-2Q′,解出,P′=10,Q′=1 P′代表买主支付的价格。P′-6=4是卖主收取的价格。 若对买主课以6美元的税,则需求曲线变为P=6-2Q d,于是得到4Q″=6-2Q″, 解出Q″=1,P″=4。P″代表卖主收取的价格。P″+T= P″+6=10是买主支付的价格。 4、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同年8月的乘客为880 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解:P1=32 P2=40 Q2=880 Q1=880/(1-12%)=1000 E d= △Q/(Q1+Q2)·(P1+P2)/△P =(880 -1000)/(40 -32)× (40+32)/1000+880)=-0.57 所以,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约为-0.57 5、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其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QX 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A:Q X=100 Q Y=250 P X=1000-5Q X=1000 -5×100=500 P Y=1600-4Q Y=1600 -4 ×250=600 E dX=dQ X/dP X· P X/Q X=–1/5 ×500/100 = –1 E dY=dQ Y/dP Y· P Y/Q Y= –1/4 ×600/250 = –0.6 B:假定Y降价以后,使Q 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销售量Q 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由题设Q Y=300 Q X=75 P Y=1600-4 Q Y=1600 -4 ×300=400 △Q X=75 -100=-25 △P Y=400 -600=-200 于是X对Y的交叉弹性为: E XY= -25/ -200 ×(600+400)/(100+75)=5/7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画图分析)

生产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 TP L MP L AP L A I II III O L MP L AP L TP L C B 特点:先曾后减的倒U 型曲线 关系:(1)TPL 和APL ①MPL=dTPL/dL ,知MPL 在数值上等于曲线TPL 上对应点的斜率②若A 点前MPL 单调递增,A 点后MPL 单调递减,A 点对应MPL 的最高点③若C 为曲线的最高点,则C 点之前MPL>0,TPL 增加;C 点后MPL<0,TPL 减少;C 点处MPL=0,对应TPL 最高点(2)TPL 与APL ①APL=TPL/L ,知APL 在数值上等于TPL 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②若B 点为TPL 上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最高点,则B 点前APL 增加;B 点后APL 减少,B 点对应着APL 最高点(3)APL 和MPL 当MPL>APL 时,APL 增加;当MPLAPL ,APL 增加TPL 增加,说明此时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相比较少,还远没有达到最佳搭配比例,因此理性消费者会增加对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将生产推进到第II 阶段2.第III 阶段APL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65848

页脚内容1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1211212211221121212.2/)(2/ )(/)(/)(//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P Q s γδ+-=() 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页脚内容2 弧弹性: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5)预算线( budget line )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2/ )(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 y x x xy P P Q Q e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Λ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Λ2211()0 000 Q P dQ Q f CS Q -=?dx 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 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

微观经济学 图

画图 一·1若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都下降,则这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 数量会如何变化?试画图说明。 2画图说明厂商在短期内只改变某一种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答;1、均衡产量下降,均衡价格不确定 2、参见课本 二·1画图说明当消费者收入提高,同时生产工艺提高后,某劣质商品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化。 2画图说明完全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存在亏损但继续经营的情况。 答;1、 需求下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有三种情况 2、

三·画图说明为什么有时候政府应该给予投资商一定的优惠或补贴。(例如对环保型 )。 答;根据正外部性理论,说明个人边际收益低于社会边际收益,导致个人意愿产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此需要政府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四·画图说明为什么短期亏损仍然可以继续营业。 五·作图分析题(10分) 电话公司通常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收费方式的服务扩大自身市场份额。一种收费方式是:不管通话距离多远,每分钟长途电话费率都是固定的,如美国的Sprint电话公司就是如此;另一种收费方式是,在缴纳一笔固定费用后,可以提供一定的免费通话时间,如Digit电话公司有此规定。假设消费者每月可用于打电话和其他娱乐活动的费用为50美元。问题:(1)如果消费者与Sprint电话公司签订了服务合同,每月缴纳20美元的固定服务费用,所有长途电话费率为每分钟10美分。给出此时消费者的预算线。(2)如果消费者与Digit公司签订服务合同,该公司每月收

取固定费用30美元,可以有200分钟的长途通话时间。如果超出200分钟的上限,则每分钟需付费10美分。给出消费者的预算线。(3)将上述两条预算线置于同一坐标系内,并画出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上述两个公司间的选择是无差异的,即无论选择哪一家公司都会实现效用最大化。(4)如果Digit公司将每月的固定费用减少5美元,并将通话时间削减为150分钟,消费者的选择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会,如何变化,如果不会,为什么? 答;娱乐支出30,通话时间300 娱乐支出20,通话时间200---400 上述两条线至于同一坐标,画无差异线。 娱乐支出25,通话时间400 娱乐支出20,通话时间400 分析更偏好D的套餐 六·画图说明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可能亏损的图形,并说明原因。 七·画图说明垄断竞争厂商通过作广告使利润得以增加的情况。 八·画图说明完全垄断厂商短期亏损的情况。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 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 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 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得分: 】 1.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2 Q 求:当收入M=49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 110 m E =0.5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2 Q -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3 Q -42 Q +100Q +2800 SAC=2 Q -4Q +28001 Q -+100 AVC=2 Q -4Q +28001 Q - 1.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 Q D =14-3P Q S =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2.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d Q =10-2P ;同时有20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S Q =500P 。 (1) 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 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4个单位,求变 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10-2P)=10000-2000P Qs=20×500P=10000P (2)Qd=1000×(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3.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XY U =,他打算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与作图题答案

1、为什么说经济学源于资源的稀缺性?怎样理解经济学的概念? 稀缺性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简单的说,就是社会 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 源。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有何区别? 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作出关于“ 世界是什么”的表述;规范分析 是命令性的,作出关于“ 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怎样解释消费者均衡的?二者有何异 同?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像美丑一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4、为什么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逐渐递减 的?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替代是有限制的。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产量水平。但是,在劳动投入量相当多时,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等成本线 AB和等产量曲线 Q2的相切点是厂商的生产均衡点 E。在 E 点,MRTS LK=ω/ γ。即,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6、用图形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的劳动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 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TP,MP,AP分别代表总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

等成本线 AB和等产量曲线 Q2的相切点是厂商的生产均衡点 E。在 E 点,MRTS LK=ω/ γ。即,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6、用图形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的劳动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 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TP,MP,AP分别代表总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

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主要是与其价格有关。特别是,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例如,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解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与需求规律一样,供给规律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只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又例如,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微观经济学公式汇总

微观经济学公式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1)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 (a ,b ,c ,d ,n ) a , b , c , d ,…n 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2)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 (P ) P 为商品的价格;Qd 为商品的需求量。 (3)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 Qd = α-β(P )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2.供给函数 (1)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 (a ,b ,c ,d ,n ) a , b , c , d ,…n 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2)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P ) 3.经济模型 以供求为例:抽象出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用数学表达式概括其关系: Qd = α-β(P ) QS = -δ + γ(P ) 一般地,模型方程数目应与所包含的未知数数目相等,满足有解的要求。 Qd=QS P=P 4.弹性 (1)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 因变量变动的比率 = ————————— 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2)价格弹性系数(Ed )如果是负的,一般取正值,以便于比较 (3)需求价格弧弹性 (4)需求价格点弹性 Q P P Q P P Q Q × ? ? - = ? ? - Ed

dQ/dP 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5)总收益(Total revenue ) 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 5.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6.需求的交叉弹性 7.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变动百分比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需求收入弹性

微观经济学含复习资料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共十题,每题两分,共计二十分) 1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B ) A. 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 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C. 由于收入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D. 由于采用科学的饲养技术而引起的增加 2. 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 )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下降 3. 当吉芬商品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B ) A.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B.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C.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 D.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 4.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大值时(B )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值点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负 5. 假定商品X、丫的价格和不变,在既定的预算支出下,当> 时,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A)。 A. 增加商品X的消费,同时减少商品Y的消费

B. 增加商品X的消费,同时减少商品Y的消费 C. 同时增加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 D .同时减少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 6. 商品X和丫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C ) A. 向右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变动 D. 向左下方或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第二题:辨析题(共十题,每题两分,共计二十分,每道题要求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的变 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对)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只是引起供给量沿供给曲线移动 2. 价格效应可以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是同向变化的。(错) 只有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是同向的.对低档商品来说,俩者变动则是反向的 3.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 (对) 因为有价格-消费曲线推到需求曲线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价格-消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消费者均衡点,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 4. 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它 们将得到最大效用。(错) 消费者均衡条件应是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5. 低档物品与吉芬物品的关系是:吉芬物品一定是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 是吉芬物品。(对) 吉芬商品是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的低档物品,是低档物品中的特例 6.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间有一个最佳比例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供给):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和影响该需求(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的变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所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次序表。 均衡:经济事务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移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移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效用论 效用: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 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因为,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而二者在原则上是对立的。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施加于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造成和激化后者的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行为失控,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类似的事例已经在世界上出现。 (4)以上述第二个特点而论,虽然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二者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总结的方法有许多内涵是值得而且必须加以借鉴的。以此而论,学习西方经济学又是对我国有利的。当然,在借鉴时,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注意到国情的差别,在西方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能在我国奏效。 (5)趋利避害,上述两个特点可以决定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即:在整体内涵上,否定它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在整体内涵上,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它总结出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却存在着大量的值得借鉴之处。 总结上述五点,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要做到“洋为中用”,即:能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切有利于我国的知识,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在意识形态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3.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学——引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d d s Q Q Q Q s f f P P P P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 y x e / y x dy dx e / y x dy dx y x x y x y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e d Q P / / Q P Q Q 1 2 (Q Q )/ (Q Q ) / 2 2 Q Q Q P 1 2 1 2 1 . 1 P P (P P ) /P P P Q 1 2 2 / 1 ( P P ) 2 1 1 2 1 2 P 2 Q 2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dQ e / d Q d P P d Q dP P Q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e d d Q dP P Q G B CG C G OG G B OG C B AC F O AF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dQ e / s Q d P P d Q dP P Q

Q 弧弹性: e s P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Q P (Q 2 (P 2 Q ) 1 P) 1 / / Q 1 P 1 Q 2 2 P 2 2 Q x Q x dQ x e / xy Q x dP y P y dQ x dP y P y Q x e xy P y P y (3)需求的收入弹性: Q M dQ e / M M Q Q d M M dQ dM M Q 1

第三章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MU lim Q 0 TU Q Q dTU dQ (2)消费者均衡条件 P1 X1 P2 X2 P n X n I MU MU MU 1 2 n P P 1 2 (3)消费者剩余p n CS Q 0 f Q dQ P Q 0 0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xy lim x 0 y x dy dx (5)预算线(budget line) I P X 1 P X 1 2 2 X 2 P 1 P 2 X 1 I P 2 (6)均衡的条件 P 1 MRS 12 P 2 第四章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 K 不变,L可变,则 Q f L, K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TP L f L,K AP L TP L L MP L TP L L dTP L dL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