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

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
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

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

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周月军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专题课例研究是在当今教本建设大背景下,针对高三教学实际而提出的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对专题的理解与反思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学迁移,应变创新,完成课堂教学最优化、师生素养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案例,现作一具体介绍。

二、专题课例的设计与实施

1、专题的划分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性重构,对复习容通过专题形式进行纵横归类,以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成功率,对知识进行重构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大历史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放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考虑,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形成“大历史”观念,使学生能对事件、人物,从中国、世界等纵横各方面思考、感悟,养成其世界意识、历史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目标,能力的质取决于知识的量。根据这一原则可将高中历史分为几大专题,如中国古代史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及对外关系史五大专题系统复习(或从纵向可分为汉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五代辽宋夏金元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可分为:近代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四个专题;世界近现代史可分为: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高潮时期、主要国际关系演变史等专题进行复习,一般一个专题可用1-2个课时进行学习。

(3)学以致用,发展能力:根据史学特点,可选择提高学生历史思辩及实践能力的重点、难点、常考点进行专题设计,设计的主要思路有:一是历史问题的有机结合。如全球化的问题、中国、世界近现代化的问题、南北经济的差距、的改革开放等……二是学以致用,用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解释现实中的现象(并不从政治的角度),从而感悟历史与社会的责任。如军国主义的问题、中美关系问题、美国的对外政策、文明的传承与交融等等……

2、专题课例的设计原则

课例是教师指导学生的反思再现和描述,并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课例设计中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激励人人参与成功的机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的层层设问,把问题以大化小或以小化大,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与创新素质。切忌所引史料和所提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使学生感到太简单而索然无味。

(3)“跳远性”原则:问题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问题设计应是“跳远式”而非“跳高式”的,学生能跳多远就算多远,而不是学生跳不过去就失败。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进一步探索的余地和积极性。

(4)方法化原则:强化过程与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具”,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体验性,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已知的信息来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学生不仅应掌握历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应在教师指导下发展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能力。

3、专题课例设计基本容

每个课例设计应包括以下容:1)高考复习基本要求;2)知识结构(专题在整个教学中的价值、地位);3)典型例题(包括近几年高考中的试题及原创精彩例题);4)能力训练;5)精彩案例或课例。

设计中五大块容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例如:

(1)高考复习基本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使学生能明确本专题复习的具体重点及方向,可用“知识与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及价值观”等具体区分。

(2)知识结构

提炼本专题的知识点,揭示本专题重点及难点及其在联系,使学生能理清知识脉络,并理解本专题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能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设计成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能引导其讨论、思考、辨析、以启迪思维发展能力。

(3)典型例题:

一是精选近5年及全国高考中与专题相对应的经典试题;二是根据学生失误的典型解答来设计、原创相应的精彩例题,例题要有针对性,要能适应高考要求,包括题型、命题思路,表达形式等,典型例题应成为学生直接了解、把握高考“考什么”“怎样考”的例。

(4)能力训练:

编写能力训练包括原创试题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以本专题知识为基础,兼顾本题在整个教学中的价值地位,挖掘与之相对应的知识。

b、重视能力的培养,注意综合知识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历史意识的培养。

c、提倡多种题型的合理搭配,题目设计由易到难,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d、题目设计应使每位学生都有一定收获、并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继续探索,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其学习水平。

(5)精彩课例或案例

课例是教师对教学的再现和描述,是叙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及学习技巧,主要事件经验及主要教学片断等,它可以帮助教师及学生不断反思教与学的得失,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经验,借鉴,真正的实现理论的学习,实践的反思,行为的不断跟进。

4、高三专题课例研究的基本实施

高三专题课例研究是在针对高三高考实际,在老师前期大量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定向指导去发现、提炼与总结,以达到个体的感悟与化,培养其应变、创新及实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知识体系的贯彻

课堂上教师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一些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提问等方式来完成,对于一些重点的知识,知识间的在联系等可通过学生间讨论来完成,到时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通过不同层次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可予以一定的指导,如讨论方向等。)

2)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于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可进行重点讲解,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重分析判断、重史料解读、能理解对方观点之可理解之处,灵活开放地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训练的巩固

练习也是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巩固能力的基础途径和有效方法,特别是对高三而言,关键是在练习中要避免机械地简单重复、再现历史知识,要注重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从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乎历史学逻辑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扬学生个性。

4)课后的反思,拓展

教师、学生都应在课后对课堂进行消化、整理、归纳、拓展,并不断反思得失,以真正将知识化,融会贯通,并能进一步思考,在本专题的容及能力上,还可怎样考,怎样学才更有实效,对一些共性或个性的问题该怎么处理?以后的课该接受什么经验或教训?真正做到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行为跟进的统一,切实增加课堂的实效。

三、“专题课例研究”实施例——国际关系演变史专题

一)高考复习基本要求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国际关系的含义;在各历史发展时期,国际关系演变的具体表现。

(2)过程及方法:通过国际关系演变过程中的各重大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中国及世界的视角来审视国际关系的演变及趋势,并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解释;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格局不同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分析、比较历史事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3)情感及价值观:通过国际关系演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历史与社会的责任。

二)知识结构

1、国际关系含义:国际关系是依赖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国际经济关系首先是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着国际政治,文化关系的变化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政治格局大致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等阶段,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的,也是由资产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它们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外侵略扩,争本瓜分世界,必然产生矛盾,下面容在复习时要格外注意。

(1)国际关系史分期及主要特征。17世纪下半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欧洲列强围绕欧洲霸权和海上与殖民霸权这两个方面而展开激烈的角逐,其中英国在这一时期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三对矛盾的发展变化,后由于美国实力的增强,使其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3)二战后至今为第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从两大阵营到美争霸到三个世界的演变到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把握国际关系史的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格局或体系中地位变化的根源。

(2)利益是资本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3)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①维也纳体系(略)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略)

③雅尔塔体系(略)④多极化趋势(略)

(4)规律性知识拓展

人类在付出两次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束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5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

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三)、典型例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2003年卷

2)欧元是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试问: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其前身是在西欧“共同市场”基础上建立的。这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2002年卷

3)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演变。

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a. 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b. 纵观这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2003年卷

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二

(附:参考答案:(1)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2)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3)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安理会能有效地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4)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超级大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在两极格局下掩盖的一些矛盾爆发,导致局部冲突和战争不断。)

四)、能力训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据此回答1-4题。

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

①少数帝国主义强国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②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

③决定对俄进行经济封锁和大规模武装干涉④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使不同的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C、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变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对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

B、恢复了欧洲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C加强了美国对欧洲各国事务的影响D、激化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一战后美国随着实力的增强,它的外交政策随之发生变化。据此回答5-8题

5)、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是

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B、美国经济实力不及英国

C、国联成立后为英、法操纵

D、美国综合国力不及英、法

6)、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过分膨胀②战后攫取世界经济霸权

③美、英海军并驾齐④美国成为亚太地区霸主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

A、谋求世界和平

B、维护雅尔塔体系

C、建立全球霸权

D、维护世界资本主义

8)、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有学者指出各国外交的一切出发就是维护其国家利益。据此回答9-11题。

9)、二战爆发前,英法所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全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联④德国攻势猛烈,英法以守为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其代表性事件是:

A、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

B、美国扶持介石打战

C、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

D、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11)、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我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

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

B、在对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中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

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

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依据有关历史知识,回答(12-16题)。

12)、美国在18世纪后期建国,在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以下对其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领土的迅速扩展

B、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C、对种值园奴隶的剥削

D、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3)、1945年日本投降后,杜鲁门意识到:“事实上,介石甚至连再占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就更加难以做到。”对此,美取的对策是()

A、以武力帮助介石抢占地盘

B、帮助介石运送军队抢占要地

C、促使国共两党达成“双十协定”

D、怂恿介石发动全面战

14)、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A、逐渐形成美国和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B、逐渐形成了美国和联对立的两极格局

C、大国间利益争夺与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D、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

1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决定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东欧剧变,联解体②美、日、西欧经济的鼎立局面③第三世界的日益崛起④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阅读下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三段史料: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是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二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此,我们对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

(2)材料三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一些什么政策?美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1)指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向上述国家提供军事援助。(2)丘吉尔意在让美国为维护英国利益不惜冒对日作战的危险。罗斯福不愿仅为英国的利益对日作战。(3)尽量避免过早同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机会发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以发战争财。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利益。)

18)、自从美国对联实行“冷战”政策后,美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对于“冷战”现象,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国际关系进步的表现;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国际关系落后与反动的表现。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并说说另一观点的可理解之处。

(附:参考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的依据:(1)“冷战”是处理国际关系走向理智的表现,明显进步于动辄使用武力。(2)国际关系中,由于诸多因素,矛盾与对抗不可避免,以往通过残酷的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冷战”避免战争,有利于各国人民。(3)美“冷战”时期,许多地区与国际争端是由国家和地区矛盾引起的,并非都是美对峙争夺造成的。(4)“冷战”有利于和平,那只是客观上的,也是次要的方面。)

19)、有同学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他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试结合有关史实写一小论文(400字左右)。

(附:参考主要史实: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一战”结束后,英、法等国虽然继续维持了欧洲在世界的霸权地位,但实际上其霸权地位已受到挑战。表现:主观方面看,表现为自身实力下降:经过大战,欧洲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恢复困难。一战后各国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高潮,政局动荡,特别是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沉重打击了欧洲帝国主义的联合力量;另外,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严重削弱了欧洲各国的殖民统治。客观方面看,表现为美、日两国实力增强:借“一战”之际,美国代替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日本实力也同欧洲列强相差不远;两国随着实力增强,加强对外扩,美国大搞金元外交,积极参与战后国际事务,并在巴黎和会上,特别是华盛顿会议上起了操纵作用;日本也在东亚大肆扩,这都威胁了欧洲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

“二战”后,欧洲各国在大战中相互削弱,殖民体系也彻底崩溃,而美国则大发横财,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膨胀,确立了

世界霸权的地位,并控制了西欧事务。至此,以英国为首的欧洲世界霸权时代结束。)

五)案例

国际格局演变史

一、教学目标:(见前复习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难点:“凡”与“雅”体系的比较;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格局的不同。

三、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四、教学流程:

本课以四大问题来统领全局:

1.简述近现代国际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

2.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3.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格局的不同。

4.纷争多变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

1.维也纳体系

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实质: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

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终结了欧洲封建时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巴黎和约》,确定帝国主义统治欧洲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1921年九盛顿会议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亚太地区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体系。

实质:完成战后战胜国在全球围对世界重新瓜分。

影响:①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②加深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③

加深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④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与俄之间的矛盾。

瓦解: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9年,欧战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3.雅尔塔体系

含义:二战后,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

关系格局。

实质:它建立在美实力均衡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势力围,深深打上了大

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传统国际关系被美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

新时代。

(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及知识间的在联系可通过学生间讨论来完成,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专题的解答,教师予以方向的指导)

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异同?

相同点:

①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②都通过国际会议重分世界,建立新秩序。

③都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烙印。

④都随大国间经济、军事实力变化而瓦解。

不同点:

①“凡”是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雅”是美两强格局(打破以欧

洲为中心)。

②“凡”反;“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③“凡”建国际联盟;“雅”建联合国,作用不同。

④两者解体原因不同。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解不同观点之可理解之处)

5.世界格局的多元化

原因:联解体;欧盟出现;日本崛起;中国及第三世界的兴起。

影响:出现五大中心力量(美、西欧、日、中、俄),五大力量相互制约和限制,有利

世界安全与稳定。

讨论:世界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国际格局的不同?

①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国际会议将战胜国意志强加给战败国的。

③新国际格局的确立,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缓慢渐进过程。

讨论:纷争多变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②雅尔塔会议及冷战对中国的影响?

③多元化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给你什么启示?

(让学生从师生寻找的材料中得出结论,从历史中得到感悟,培养其世界意识、历史意识)

小结:

1.列宁说:“在资本主义下,分割势力围、利益和殖民等等,除了以分赃者的实力为依据外,也不能以其他的东西为根据。”

2.“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缓和与紧,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发展才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

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 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 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 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 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 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 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发展概况 1、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以为中心的独立革命 (1)背景: A西欧国家(英、西、葡)对美洲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B 经济的发展,美洲人民强烈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双方矛盾尖锐。 C 思想传播,殖民地人民意识觉醒。 (2)主要事件: ~年美国战争;~年革命(杜桑·卢维杜尔); 1815~1826年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今天的、和;圣马丁解放了、和首府以后引退);葡属独立。 (3)性质:反对,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的性质。 (4)特点: A 为中心。 B以的形式进行。 C运动受思想的影响。 D带有和的双重性质。 (5)影响: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2、19世纪上半期:以为代表的反殖反封建斗争 (1)背景: A 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为主要形式。 B殖民主义者与势力开始勾结,亚洲各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主要事件: 、、、、 (3)性质:具有和的双重性质。 (4)特点: A以为中心。(同时期欧洲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20—30年代希腊、比利时独立;1848年革命中的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 B_______或__________领导,提不出___________纲领,大都带有_______色彩。 C具有______________的双重性质(最突出) D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后 (5)影响: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_________________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阶级,他们不是_____________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________纲领,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胜利。同时期亚洲______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亚洲觉醒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政治 (本专题为高考超星级核心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和神权的结合(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进行有效统治⑵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⑶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三种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 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5西汉 ⑴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封国常与中央抗衡;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⑵君主专制:汉武帝:内(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6唐 ⑴中央集权问题并未很好的解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作乱(安史之乱) ⑵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草拟、颁布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执行政令)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宋 中央集权 ⑴军事:杯酒释兵权;地方精兵强将编入中央禁军 ⑵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⑶财政:设转运使,地方财政大部分运往中央 特点:重文轻武;分割权力,相互制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积贫积弱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君主专制 ⑴宋初,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⑵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8元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 1.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 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 巨。”此现象反映了( )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3.“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 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A.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产生 4.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5.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 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 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6.时文有曰:“洋人与中国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 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

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

高三历史专题课例研究 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周月军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专题课例研究是在当今教本建设大背景下,针对高三教学实际而提出的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对专题的理解与反思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学迁移,应变创新,完成课堂教学最优化、师生素养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案例,现作一具体介绍。 二、专题课例的设计与实施 1、专题的划分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性重构,对复习容通过专题形式进行纵横归类,以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成功率,对知识进行重构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大历史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放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考虑,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形成“大历史”观念,使学生能对事件、人物,从中国、世界等纵横各方面思考、感悟,养成其世界意识、历史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目标,能力的质取决于知识的量。根据这一原则可将高中历史分为几大专题,如中国古代史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及对外关系史五大专题系统复习(或从纵向可分为汉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五代辽宋夏金元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可分为:近代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四个专题;世界近现代史可分为: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高潮时期、主要国际关系演变史等专题进行复习,一般一个专题可用1-2个课时进行学习。 (3)学以致用,发展能力:根据史学特点,可选择提高学生历史思辩及实践能力的重点、难点、常考点进行专题设计,设计的主要思路有:一是历史问题的有机结合。如全球化的问题、中国、世界近现代化的问题、南北经济的差距、的改革开放等……二是学以致用,用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解释现实中的现象(并不从政治的角度),从而感悟历史与社会的责任。如军国主义的问题、中美关系问题、美国的对外政策、文明的传承与交融等等…… 2、专题课例的设计原则 课例是教师指导学生的反思再现和描述,并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课例设计中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激励人人参与成功的机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的层层设问,把问题以大化小或以小化大,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与创新素质。切忌所引史料和所提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使学生感到太简单而索然无味。 (3)“跳远性”原则:问题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问题设计应是“跳远式”而非“跳高式”的,学生能跳多远就算多远,而不是学生跳不过去就失败。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进一步探索的余地和积极性。 (4)方法化原则:强化过程与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具”,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体验性,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已知的信息来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学生不仅应掌握历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应在教师指导下发展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能力。 3、专题课例设计基本容 每个课例设计应包括以下容:1)高考复习基本要求;2)知识结构(专题在整个教学中的价值、地位);3)典型例题(包括近几年高考中的试题及原创精彩例题);4)能力训练;5)精彩案例或课例。 设计中五大块容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例如: (1)高考复习基本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使学生能明确本专题复习的具体重点及方向,可用“知识与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及价值观”等具体区分。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我国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③、作用: 2、郡县制:(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选官(才)制度的演变 1、世袭制;军功受爵; 2、察举制度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度(1)、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①、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2018届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

2014届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之美国史

第三单元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战争与和平全册中涉及美国知识点。 【重难点解析】 1.美国的“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规定军火禁运使用于一切交战国,美国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款现自运。中立法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时得到运用。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F.D. 罗斯福总统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1939 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中国无力自运。1941 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在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英、法等大国采取绥靖政策之时,美国的中立政策使得弱小国家无法获取自卫的武器,使被侵略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实际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所以中立政策实质上是绥靖政策。 2.美日关系 ①美国打开日本大门(1853)②日俄战争(1904-1905)美国支持日本③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强烈不满,出现了府院之争④一战后美日矛盾激化,争夺远东太平洋利益,导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⑤二战中美国于1940年对日本禁运,扶蒋抗日⑥二战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爆发太平洋战争(1941)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逐渐掌握主动权⑦美国参与发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中国恢复领土,敦促日本投降⑧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⑨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发展⑩70年代后期,日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进行反控制斗争,80年代,与美国建立起伙伴关系。 3、美国与20世纪世界格局变动的关系及认识 ①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英、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这它们在欧洲、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③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朝“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认识: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盾。 【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19世纪末美国工业发展大事记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 1873年,经济大危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铁路、采矿等大工业大量涌现。 1874年,投资银行摩根银行操纵了宾夕法尼亚铁路、伊利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的股权联合,组成了自己的立法、执行和裁决机构。 1875年,新泽西州颁布《公司法》,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1878年,洛克菲勒集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利用铁路和管道的石油运输业。并向铁路、电气、炼钢、信贷行业渗透。 1897年,美国最高法院宣称一个制造业的股份公司不受《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约束,此后企业并购达到历史的顶峰。 ——[美]兰德斯《世界近代史参考文献资料》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②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圣经》权威,君权至上。结果:形成路德新教,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③扩展: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清教)。④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打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教育发展;加尔文教成早期资产阶革命旗帜。 中心。 2.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规定美国国家权力 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组成,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 行使,行政权赋予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司法权集联邦法院。并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和总统 邦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形式。 文化 文艺复兴: 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③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达·芬奇《蒙娜丽莎》。④评价: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打破天主教会精神专制,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思想: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它 质疑教会和统治者说教,抨击教会权威,反对专制和愚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其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 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它被视作判断是非 一标准,并反对一切外在权威;号召人们构建一个更符性和人性的社会。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全书派和德意志的康德。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成,为两次工业革命奠基。

2018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并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2、秦朝: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3、两汉: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4、魏晋南北朝:马钧改进翻车;水碓、水磨加工谷物;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5、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6、总结生产技术的作品:北朝的《齐民要术》;明朝的《农政全书》。 二、重农抑商——政府采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隋朝:沿用均田制和租调制,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4、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6、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引进玉米和甘薯,推广植棉。 7、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推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修建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邗沟和芍坡。 2、战国:秦国:都江堰、郑国渠;魏国:西门豹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5.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

6.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 Ⅱ.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商周: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春秋战国: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 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3、秦汉:经济重心在关中一带,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 域经济有所发展。 4、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江南 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5、隋唐: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南宋: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 出现了资本生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Ⅲ.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封建社会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确立,1952年底废除)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屯田制、均田制)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结束: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中国近代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 2.辛亥革命: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国家土地所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农民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双交双减的土地 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土地

2021届高三历史备考微专题讲解

2021届高三历史备考微专题讲解 在新的高考备考过程中,学生的基础关系到最终成绩,所以下来在训练讲评进行微专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主干知识的掌握!此次训练是第三次周日测试题。从主观题开始: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孔子吸取《周易》智慧,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孔子认为君子不但要知天命,更要“畏天命”,他从“仁”出发,提出“钓而不纲(结网),弋不射宿(巢宿)”,把不合时宜的滥伐幼树和捕杀幼兽斥为“不孝”。在孔子看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提倡“节用而爱人”,赞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摘编自任俊华等《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材料二: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东南地区被围垦的湖泊达数十个,“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大量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之灾明显增多。朝廷多次下诏禁止围田并展开废田还湖行动,但这些禁令并没有很好执行,围湖围田皆为豪宗,且政府为安置流民,时禁时围,东南地区盲目围田的势头始终持续。——摘编自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宋东南地区围田现象严重的原因及影响。(8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古代生态环文明的思想与实践的主干知识。首先,学生们务必解读好材料的观点,结合材料观点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1问是结合材料跟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材料已经有“知天命,还要畏天命”、把滥伐幼树和捕杀幼兽为“不孝”就知道孔子的生态思想是要遵循自然,敬畏自然,并且要取之有度,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还要节用! 第2问是考查南宋时代东南地区围田现象严重的原因与影响。也是必修二主干知识的人地矛盾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楚,老百姓为何要围田?不就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吗?但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又带来新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恶化,对老百姓带来非常严重的水患,所以,我们应该总结反思得失,收到什么启示! 附参考答案: 1、遵循自然,敬畏自然;取之有道,持续发展;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节用资源。 2、原因:北民南迁,人地矛盾突出;政策不定,执行不力;生态意识淡薄。 影响: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易引发自然灾害,破坏农业生产;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古代县衙几乎就是“一人政府”,“皇权不下县”使得基层正式官员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级。自先秦到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

高二历史必修专题一百家争鸣教学案例

高二历史必修Ⅲ专题一《百家争鸣》教学案例 第1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自孔子创立儒家至今,儒家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思想与孔孟时代的儒家已是差别很大了。要想了解原始儒家(孔孟荀)的思想原貌,我们要尽量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所以讲课中涉及很多这方面的史料。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孔孟荀思想的异同,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早期儒家思想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它的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后世儒家有较大区别),通过学习民本思想,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学生:儒家思想。 教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学生先回答后,教师通过投影解释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练习题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2.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 A.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B.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C.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D.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 3.“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判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它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B.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C.它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后出现的 D.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4.胡适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直到民国八九年间梁启超先生发表他的《欧游心影录》,科学方才在中国文字里正式受了‘破产’的宣告。”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传播的科学与理性主义宣告破产 B.梁启超反对新文化运动 C.梁启超受到西方一战后反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D.胡适赞同梁启超的观点 5.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思想解放 B.学习西方 C.文化转型 D.提倡科学 6.百度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2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 2009-10-21 编辑:小柔 [ 我来纠错 ] [ 我来说两句(0) ] [字号:大中小]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 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 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 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 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