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概念(作业答案)

【逻辑学】概念(作业答案)
【逻辑学】概念(作业答案)

逻辑学讲义(II)——概念

课后作业(2)

一、指出下列各题中划线概念之间是否属于概括或者限制。

1.蚂蚁的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

答:不属于。

2.寒露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答:“节气”是“寒露”的概括。

3.“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答:不属于。

二、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它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理性就是合乎逻辑的行动。

答: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全异”的逻辑错误。

2.真诚就是不虚伪,虚伪就是不真诚。

答:定义不正确,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 城镇居民指的是不在农村居住的居民。

答: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交叉”的逻辑错误。

4. 生命就是内在关系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

答: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5. 过失犯罪就是由于某种过失而导致的犯罪。

答:定义不正确,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三、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它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 电影包括科幻片、故事片、武打片。

答:不正确,犯了“划分不全”、“划分标准不同一”、“子项相容”等逻辑错误。

2. 自然界可分为非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

答:不正确,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 直系亲属包括祖父母、外公外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叔伯、姑母、舅父、姨母等。

答:不正确,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四、分析下述论证中在概念方面存在的逻辑错误。

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始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答:“远者”和“小者”、“近者”和“大者”、“近者”和“热者”、“远者”和“凉者”都是交叉关系,并非是真包含于关系,更非同一关系。因此,两小儿的结论都无法得到。

2. 海洛因和吗啡一类的毒品容易使人上瘾,形成有害的嗜好。因此,这些东西绝对不能使用,即使是用于止痛等医疗目的也不应该。

答:“容易使人上瘾”和“绝对不能使用”之间是交叉关系,而非真包含于关系。因此,由“毒品容易使人上瘾”,得不出“绝对不能使用”的结论。

五、在下列各题给出的若干选项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1. 居维叶不费多少工夫就能把一堆堆支离破碎的骨头安放成形,人们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据说,只要看一颗牙齿或一块下巴骨,他就可以描述出那个动物的样子和性情,而且往往还说得出它是哪个属、哪个种。

以下哪项中划线的两个概念间的关系与上述句子中的“骨头”和“牙齿”之间的关系类似?

C.他在担任大学教授之前曾经是一个海军陆战队的军官。

D.我国的科研机构除了高等院校,还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等等。

2. 企鹅是生活在南极的动物。

以下哪项中划线的三个概念,与上述划线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最为类似?

A.复旦大学的学生有些来自于太平洋中的小岛国。

D.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

3.老马和老赵下象棋,连输三盘,感到很郁闷。老王安慰他说:“下象棋嘛,不是你输,就是他输,何必那么认真呢?”

B.文件可以分为秘密文件、绝密文件和非绝密文件。

C.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在现场,所以,他没有犯罪嫌疑。

D.这家集团涉及的行业可分为房地产业、文化教育业、服务娱乐业、影视业和餐饮业。

4.完全数指的是除自身外的因子之和等于该数的自然数,例如6,因为1+2+3=6,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是完全数?

A.12

B.18

C.24

D.28

5. 四声词指的是含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由四个汉字构成的词。

根据以下定义,则以下除哪项外都是四声词?

A.深谋远虑、调虎离山

B.水落石出、举世无双

C.头重脚轻、感激涕零

D.集思广益、抑扬顿挫

6. “文饰码”指的是只能有限次使用下列两条规则产生的图案:

规则一:单独的一个符号?文饰码。

规则二:如果x是文饰码,那么?xx,x??也都是文饰码。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是文饰码?

A.???

B.????

C.?????

D.?????

8. 战略发展部的82名工作人员中,男性42人,有博士学位的33人,女性无博士学位的22人。

根据以下陈述,战略发展部中男性有博士学问的有几人?

A.14人

B.15人

C.16人

D.17人

9.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由国家,而不是由企业或者个人来为流落街头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因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求助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任何企业或者个人都没有如此巨大的能力。

B.它没有指出国家如何去解决弱势群体的求助问题。

C.它没有意识到国家用来求助的资金也有是由企业或者个人所提供。

D.它忽视了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解决了弱势群体的求助问题这一客观事实。

10. 信贷杠杆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通过调节利率和确定不同的贷款方向、贷款数量、贷款成本,以控制和引导资金运用、调整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B.国家调整人民币汇率

C.公司发行股票以吸引社会资金。

D.人们为了获得利息把钱存入银行。

11. 在公元之初,牧师们将基督教在整个罗马帝国中传播开来。基督教的普及首先涉及的是各大城市的平民阶层。基督徒们反对皇权意识,因此君主们都把他们视为威胁,并组织起对他们的暴力摧残。然而这并没有中断新信仰的扩展,它一点点赢得了贵族阶级和最有影响力的人士,而且很快触及了皇帝周围的人和最高君主本人。公元312年的米兰敕令为迫害画上了句号。公元380年,狄奥多西敕令使基督教成为国教。因此,公元4世纪标志着基督教概念中的转折点。

根据这段话,可得到的正确推论是:

A.基督教从开始就反对皇权统治,且一直与罗马皇帝及其政权斗争。

B.基督教成为国教,意味着它由非法而合法、由被迫害而被推崇。

C.公元312年基督教赢得了贵族阶级和最有影响力的人士的支持。

D.公元380年以后,基督徒不再受到迫害,基督教被承认。

12. 组织公民行为指的是一种由员工自主决定的行为,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当中,但它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性。

以下哪项属于组织公民行为?

A.小李被迫在周末加班。

B.小李按时上下班。

C.小李经常和同事起冲突。

D.小李经常帮助同事。

13. 天然孽息是指按照物质的自然生长规律而产生的果实与动物的出产物,与原物分离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天然孽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B.从羊身上剪下的羊毛。

C.牛被宰杀后发现的牛黄。

D.公园里的柿子树所结的果实。

14. S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统计分析表明,2009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达到了150天,比2008年多出22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四项污染物浓度平均值,与200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约21.3%、25.6%、26.2%、15.4%。S是环保负责人指出,这得益于近年来本市政府持续采取的控制大气污染的相关措施。

以下除哪项外,均能支持上述S市环保负责人的看法?

A.S市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加强了市民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

B.S市启动了内部控制污染方案:凡是排放不达标的燃煤锅炉停止运行。

C.S市执行了机动车排放国IV标准,单车排放比国III标准降低了49%。

D.S市市长办公室最近研究了焚烧秸秆的问题,并着手制定相关条例。

E.S市制定了“绿色企业”标准,继续加快污染重、能耗高企业的退出。

15. 在某次思维训练课上,张老师提出“尚左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在连续排列的一组数字中,如果一个数字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或无数字),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或无数字),则称这个数字为尚左数。

根据张老师的定义,在8,9,7,6,4,5,3,2这列数字中,以下哪项包含了该列数字中所有的尚左数?

A.4、5、7和9。

B.2、3、6和7。

C.3、6、7和8。

D.5、6、7和8。

E.2、3、6和8。

16. 克鲁特是德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北极熊,北极熊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因此,克鲁特是名副其实的北极霸主。

以下除哪项外,均与上述论证中出现的谬误相似?

A.儿童是祖国花朵,小雅是儿童。因此,小雅是祖国的花朵。

B.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作品。因此《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C.中国人是不怕困难的,我是中国人。因此,我是不怕困难的。

D.康怡花园坐落在清水街,清水街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因此,康怡花园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

E.西班牙语是外语,外语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必考科目。因此,西班牙语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必考科目。

逻辑学的概念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

法律逻辑学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P或者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 p,q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形式性质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再进行概括。 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在属种概念之间两特征存在着(反变)关系。这个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5、实质定义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 6、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按质不同,分为(肯定)和(否定);按照量的不同,?可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性质判断的六种形式可用符号分别表示为(SAP)、(SEP)、(SIP)、(SOP)、(SaP)、(SeP)。 7、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I取值为假时,?O必(真)?;?O取值为真时,?I(可真可假)。差等关系之间,上位判断(真),则下位判断必真;下位判断假,则上位判断(假)。 8、运用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SAP可换位为(PIS)?,?SEP应换质为(SA),对SOP先换质,再换位应得(IS)。 二、单项选择题 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 3 ) ①单独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 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1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

2019年电大《法律逻辑学》机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法律逻辑学》机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 A.反证法——间接证明 B.定义项——定义 C.山脉——山 D.大项——三段论 2.“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D)。 A.企业 B.动产 C.土地 D.财产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D)。 A.负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集合概念 4."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A.正确的划分 B.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错误的划分 D.分类 5."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B)。 A.集合概念 B.普遍概念 C.单独概念 D.负概念 6.“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7.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C)。 A.全异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8.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A.划分 B.定义 C.分类

D.限制 9.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A)。 A.矛盾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反对关系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 A.逻辑常项 B.语言表达形式 C.变项 D.思维的内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定义是(D)。 A.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C.正确的定义 D.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B)。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C.负概念 D.正概念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工作不仅要有股拚劲,而且还要注意方法。 2、要么是他作案,要么是你作案,二者必居其一。 3、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2、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3、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道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腐蚀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凡作案人都有作案动机,他有作案动机;所以他是作案人。 2、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3、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是强奸犯。 4、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职守罪。 5、任何法律行为或者是单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双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共同法律行为;遗嘱法律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遗嘱法律行为不是双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共同法律行为。 6、所有因病死亡都是正常死亡;所以所有因病而死的都不是非正常死亡。 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 1、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2、你对创建“平安”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建议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答案(一) 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q 2、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要么q 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q。

法律逻辑学试题与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C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C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 3、“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 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 种词项。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 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 。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 ;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 。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SOP—SI非P-—非PIS。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8、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9、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真、 SAP 真假不定。 20、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之间具有全同和真包含于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从( 4 )来说明的。 (1)仅从内涵方面(2)仅从外延方面 (3)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4)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3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词项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词项 (3)所有的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词项属于( 1 )

法律逻辑学 山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多选题(36分) 1、如果A与B是单独概念,则A与B之间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D、从属关系 学生回答是:BD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这一命题具有相同形式的有。 A、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B、只要寒潮一来,气温就会下降。 C、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D、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学生回答是:ABC 3、下面关于同项的A、E、l、O命题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有.()A、A与E为反对关系;B、非A与0是等值关系;C、1与E为矛盾关系;D、A与1为全容关系。 学生回答是:ABCD 4、下面关于法律规则的分解与合并,说法正确的有. A、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合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B、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析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C、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析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析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D、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合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合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学生回答是:BC 5、下面关于法律三段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有的法律演绎推理都是法律三段论;B、所有的法律三段论都是法律演绎推理;C、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D、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核心。 学生回答是:BD 6、所有的结果都有原因,但是有的原因没有结果。 以下哪项为真,则该命题为假?() A、有的结果没有原因; B、所有原因有结果; C、有的结果没有原因,或者所有原因都有结果; D、有的原因有结果。 学生回答是:ABC 7、“X能波2整除”和“X能被4整除”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后者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D、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完整版)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第二章概念 [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 [要点]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定义和划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B )。(1.00分) A. 集合概念 B. 普遍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2. “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1.00分) A. 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 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 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C )。(1.00分) A. 全异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同一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1.00分) A. 划分 B. 定义 C. 分类 D. 限制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A )。(1.00分)

A. 矛盾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差等关系 D. 反对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1.00分) A. 反证法——间接证明 B. 定义项——定义 C. 山脉——山 D. 大项——三段论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D )。(1.00分) A. 企业 B. 动产 C. 土地 D. 财产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D )。(1.00分) A. 负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D. 集合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1.00分) A. 正确的划分 B.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 错误的划分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法律逻辑学作业题目及答案

文档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1.00 分) A. 集合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2. “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 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1.00分) A. 所有M 不是P ,S 是M ,所以S 不是P B. M 是P ,S 不是M ,所以S 不是P D. 有些M 不是P ,有些S 是M ,所以S 不是P 3.如果有的 A 是 B ,并且有的A 不是B ,则A 于B 的外延关系是( )。(1.00分) A. 全异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D. 同一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 念的逻辑方法是( )。(1.00分) A. 划分 B. 定义 C. 分类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 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1.00分) A. 矛盾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差等关系 D. 反对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 (1.00分) B. 定义项——定义 C. 山脉——山 D. 大项——三段论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 (1.00分) A. 企业 B. 动产 C. 土地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 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1.00分) A. 负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 ( )。(1.00分) A. 正确的划分 B. 犯了 "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D. 分类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1.00分) B. 语言表达形式 C. 变项 D. 思维的内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一定义是( )。 (1.00分) A.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B. 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最新河南电大法学专科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法学专科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5春开始河南电大把《法律逻辑学》纳入“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选题: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普遍概念) 2.“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 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 是(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 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 逻辑方法是(限制)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 断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反证法——间接证 明)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财产)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 人”这一概念属于(集合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错 误的划分)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逻辑常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一定义是(犯了"以比喻代 定义"的逻辑错误) 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单独概念) 13.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 然的) 1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以比喻代定义) 1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有B 不是A"均真,则A与B(交叉关系) 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 唆犯,可以从轻处罚”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7.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前提与结论间的形 式联系) 18.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概 括和限制都错) 19.“这个抢劫犯一定是李鹏”是(必然肯定判断) 20.“甲某可能不是盗窃犯”是(可能否定判断) 21.求同法的特点是(去异求同) 22."重工业是生产重工业产品的工业"这一定义是(犯 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3.如果(A与B交叉),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 不是B 2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来考虑概 念所属种类,"无产阶级"是(正概念) 25."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 这一判断可以理解为(有 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 26.“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是一个(选言判断) 27."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 感情破裂是共同的,可以推知,双方感情破裂是要 求离婚的主要目的。"这段话运用的是(求同法)28.“他不但口才好,而且充当辩护人辩护得也好”是 一个(联言判断) 29.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是(没有前件,就没有后 件) 30.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和"小王是中国人"中," 中国人"(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31.动物学家用一种苍蝇(猩猩蝇)做实验。如果在猩 猩蝇生长期内给予全日光照,猩猩蝇经过208小时 成熟。如果给予半日光照,则猩猩蝇需要212小时 才能生长成熟。如果在生长期内无光照,则要219 小时内才能成熟。可见,光照时间长短是猩猩蝇成 熟期长短的原因。该实验运用的寻求因果联系的方 法是(共变法) 32.甲说:“根据该被告犯罪的情况,不应从重处罚。” 乙说: “那就应从轻处罚。”甲说: “也不应从轻处罚。” 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不违反逻辑规律)33."我既肯定有人不是好的,又肯定所有人是好的"犯 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34.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 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35.某甲说:“要说必然会胜诉是不对的,谁能担保必然 会胜诉呢?要说可能不会胜诉也是不对的,怎么可 能不会胜诉呢?”。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某甲说的 话(违反排中律) 36..前年引进美国大片《廊桥遗梦》,仅仅在滨州市放 映一周时间,各影剧院的总票房收入就达到800万 元。这一次滨州市又引进《泰坦尼克号》,准备连续 放映10天,1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应该能够突破。 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上述推断最可能隐含以下哪项 假设(这两部片子都是艺术精品,预计每天的上座 率、票价等非常类似)

逻辑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是研究____思维的逻辑形式____思维的逻辑规律____及其___简单的逻辑方法______的科学。 2.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逻辑常项_____和__逻辑变项_____两部分组成,可以代入不同内容的部分是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3 在“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句话中,“逻辑”一词所表达的含 义是指(3) 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某种特殊的观点或方法③思维的规律和规律④逻辑学 4 思维的基本特征( 2). ①直接感受性②概括性③间接性④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时(3) ①思维内容②思维的基本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6. “p 并且q”与“p 或者q”,这是两个判断形式含有(2) 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②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题 1、概念是_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____的思维形式,他的两个逻辑特征是__内涵______ 和____外延____。 2、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来看,“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__从属_____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具 有__交叉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全异______关系;“上海”与“中国最大的城市”具有 ____并列____关系。 3、“共青团员”的属概念为__团员______ ,种概念为__女共青团员_______,矛盾概念为___非共青团员____ ,反对概念为 ___非共青团员_____,交叉概念为___大学生______ 。 4、在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___概念____ 和___概念____之间。存在着一种__反变_____关系。外延愈大,其内涵就 ___越少___ ;外延愈小,其内涵就__越多____ 。 5、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__概括____和__限制___的逻辑根据。 6、定义是__揭示概念内涵_____的逻辑方法。它是由__被定义项____ 、__定义项____和__定义联项_____ 组成。 7 如果一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那么它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于_____关系,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_____关系。 8、划分是__揭示概念外延_____的逻辑方法。它由___母项_____、___子项_______和__划分的依据______组成。 二、选择题 9、“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判断中的“人”这一概念是(2)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题 1, 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只有当前件 (真)而后件(假)_时, 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 ,它都是真的 . 3,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排中排 ). 4, 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这一定义中 ,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 , 邻近属概念是 ( 法律 ). 二 , 单项选择题 1, " 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3 ) (1) 定义过宽 (2) 定义过窄 (3) 定义用否定联项 (4) 以比喻代定义 2, 下列判断形式中 ,主, 谓项都周延的是 (2 ) (1) 所有的 S 是 P (2) 所有 S 不是 P ⑶有S 是P ⑷有S 不是P 3, "p T q"负判断是(4) (1) P A g (2) p V q ⑶p V g (4) _p 真且q 假 ________ p t 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 可能非 P (3) 必然非 P 5," 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2) 可能 P (4) 不可能非 P 就是说 , 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 ." 这段议论 (1 ) (1)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3)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2) 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4)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 "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2 ) 8, "p V g"的等值判断(3 ) (1) p t g (2) p V g (3) p A g (4) p t g 9, 当:"所有S 是P"与"有的S 是P"均是假时,则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 反对关系 (2) 差等关系 (3) 矛盾关系 (4) 下反对关系 10, 当p 假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 A q (2) p V q (3) p t q (4) p A q 三 , 问答题 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 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 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 普通逻辑所说的 "同一思维过程 ", 是指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 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 "三同一 "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 :A 是 A. "A" 表示任何一个思想 , 它可以是概念 , 也可以是判断 .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 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 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 , 又有区别 .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 . 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 , 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 , 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 提, 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6," 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1) 反对关系 (3) 差等关系 7, "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 (2) 矛盾关系 (4) 下反对关系 ; 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 , 所以, 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3 ) (1) 大项不当周延 (3) 中项不周延 (2) 不项不当周延 (4) 两否定推结论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教材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引论标准答案 简答题 1.(1)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 (2)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3)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 (4)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 2. 首先,他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我们由自发的逻辑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逻辑思维。 其次,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逻辑学还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提高论辩能力。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外延 2.否定、行为 3.矛盾;全异;真包含(属种);真包含于(种属);全同 4.属,种 5.“划分过窄”;“多标准划分” 6.外延;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 7.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8.被定义罪名概念=种差十邻近的属概念 9.集合 10.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11.定义过窄

12.全同;同一个 1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多标准 划分”和“子项相容” 14.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定义过宽 15.集合,非集合 16. 概括和限制 17.单独概念;哲学范畴 18. 肯定的;全称 19.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20. 认识性内涵 21.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 22.认识性;规定性; 23.词项; 24.归类;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C. 5.B. 6.D. 7.D. 8.A.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6.D 17.C 18.C 19.C 20.B 21.A 22.A 23.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B.D.E. 3.A.B.C.E 4.C.E. 5.A. C.D 6.A.B.C.E. 7.A.C 8.D.E. 9.A. D.E. 10.A.B.C.D.E. 11.B.C. 12. A.B.D 13.BD 14.ABD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资料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 3、“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 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 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种词项。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 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 。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 ;对SAP命题换位,其 结论是PIS 。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SOP—SI非P-—非PIS。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8、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9、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 真、 SAP 真假不定。 20、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之间具有全同和真包含于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