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 分析方法

3

尹 犟 易伟建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

摘 要:传统的Pushover 方法未考虑竖向地震效应对结构水平位移需求的影响,当地面运动中竖向分量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时,该方法很难对结构最大位移需求作出精确估计。通过对其进行改进,提出首先对结构按一定方式施加竖向地震引起的惯性力,随后进行结构水平向的多模态推覆分析,并按SRSS 方法计算其最大位移需求。最后采用一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竖向地震;Pushover 分析;竖向模态;位移需求

THE MODA L PUSH OVER ANA LYSIS WITH THE CONSI DERATION

OF THE VERTICA L SEISMIC EFFECTS

Y in Jiang Y i Weijian

(C 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Pushover method ,the vertical earthquake effect ,which has an impact on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s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When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vertical direction takes a high ratio ,it is har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demands on structure by the traditional Pushover method.Hence ,the paper aims at making improvement on the traditional one.Firstly ,the inertial force caused by vertical earthquake is en forced on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ertain means.Then ,the multi 2m ode Pushover analysis procedures are appli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structure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demand is calculated on the ground of SRSS method.A multistory concrete frame is applied to testify this theory.The data shows that ,using the improved metho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floor displacement and story drift ratio are well agre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nonlinear time 2history analysis ,which dem onstrated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is of high accuracy.

K eyw ords :vertical earthquake ;pushover analysis ;vertical m ode ;displacement demands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064)和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06F J3003)资助。

第一作者:尹犟,男,1975年10月出生,博士生。

E -mail :yinjiang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46117379.html, 收稿日期:2009-01-20

0 引 言

地震工程的传统观点通常认为,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远小于水平地震。若取地震加速度记录中较大的一个水平分量为基数,其竖向分量峰值PG A 2

v 与水平峰值PG A 2h 之比仅为1Π2~1Π3左右

[1]

。然

而,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强震表明,竖向地震的强度也能达到十分可观的程度

[2-5]

。如:美国

Im perial Valley 1979、Loma Prieta 1989、Northridge1994

及台湾Chichi 1999地震中均曾测得PG A 2v ΠPG A 2h 大于1的地面运动纪录。不仅如此,同期震害调查也显示,某些强震中结构物的破坏的确存在着竖向地震作用的明显痕迹

[6-8]

。如:1985年四川自贡418

级地震,震中区多层砖房破坏严重,震害主要表现为随处可见的水平横缝和环缝,由水平地震引起的典型破坏特征(剪切斜裂缝及X 裂缝)则很少出现;

1995年日本神户地区712级地震中,许多7~8层混

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破坏严重,震害主要表现为3~4

层部位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底层柱的破坏程度却相对较轻,以上震害现象均被视为竖向地震作用导致结构破坏的典型案例。

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反应的简化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 以其相对较高的精度、简单的工作量及广泛的适用性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得到

广泛应用[10-14]

。目前,Pushover 分析大都仅考虑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当竖向分量在地面运动加速度过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时,竖

9

3Industrial C onstruction V ol 139,N o 15,2009

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5期

向地震作用将对结构水平方向的位移需求产生较大

影响[15-16]

。单自由度体系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结

果显示[16]

:对阻尼比为5%,Φ11=0103(水平加速度谱强),Φ22(竖向加速度谱强)分别取0165Φ11及110Φ11的情况,当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时,体系

的最大均方位移响应分别较单纯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增大了1218%和25148%。

本文借鉴模态Pushover 分析(MPA )方法的基本思想,合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于结构水平位移需求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Pushover 分析方法。采用一幢3跨7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其进行了数值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按本文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构最大位移需求与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吻合良好。2 竖向及水平地震作用的模态Pushover 方法

Pushover 分析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通常假定

结构在M Ψ形式的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正比于形

状向量Ψ的位移(M 为结构的集中质量矩阵,Ψ为结构沿高度方向的形状向量),从而可将多自由度体系解耦并等效成单自由度体系。2001年Chopra 在弹性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础上提出MPA (模态

Pushover 分析)方法[12]

,该方法采用与结构水平方向前几阶模态振型成比例的荷载模式进行推覆分析,并将原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等效成多个S DOF 体系;采用弹塑性反应谱或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别确定每个S DOF 体系的最大地震响应后,按一定方式(如SRSS 法)进行组合,即得多阶振型影响下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需求。111 竖向地震效应的施加

一般多自由度体系竖向振动方程如下:

m y ¨y +c y y +K y =-M y I ¨y g (1)式中:M y 、c y 、K y 分别为结构竖向集中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y 、¨y g 分别为结构竖向位移列向量、竖向加速度列向量;I 为单位列向量。

参考水平向模态Pushover 分析的思路,假定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竖向位移响应始终可表示为各阶竖向模态(振型)的某种组合,即:

y =

∑n

i =1

q

i

(2)

<={<1,<2,…

T

(3)

式中:<为结构竖向模态矩阵;q 为广义坐标列向量;

假设阻尼矩阵与振型正交。对式(1)振型分解后,可得:M 3yi ¨q 3i +c 3yi q 3i +K 3yi q 3

i

=-M 3

yi ¨y g

(4)

式(4)即为第i 阶竖向模态等效S DOF 体系的振动

方程。式中M 3yi 、c 3yi 、K 3

yi 分别为该体系的等效质

量、等效阻尼、等效刚度;q 3

i 、γi 为结构第i 阶竖向

模态广义坐标、模态参与系数。

M 3yi =

q 3

i

=q i Πγi ;γi =

i M y I Π

i M y

对式(4)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或利用竖向加速度反应谱可得其绝对最大加速度反应S a (T yi ),即:

S a (yi )=|¨q 3

i +¨y g |

max

(6)

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多自由体系在任一时刻的

竖向惯性力f y 可表示为:

f y =-M y [¨y +I ¨y

g ]

(7)

由结构动力学理论可知:

n i =1

γi

=I (8)

将式(2)、式(8)代入式(7)得:

f y =-M y

∑n

i =1

q i

+∑n

i =1

γi

¨y g

=

∑n

i =1

f

yi

(9)

上式中,f yi 即为第i 阶模态竖向惯性力:

f yi =-M y

y g ](10)

对式(10)取绝对最大值并将式(5)、式(6)代入可得结构第i 阶模态绝对最大竖向惯性力。f max yi =M y |

i +¨y g ]max |=M y |

(11)

各阶模态最大反应不可能发生于同一时刻。根据随机振动理论,本文采用SRSS 方法估计体系的绝

对最大竖向惯性力,即:

f

max y

=

∑n

i =1

(f

max yi )2

(12)

上式确定了作用于多自由度体系各集中质量处的最大竖向惯性力绝对值,其作用方向仍需进一步探讨。由地震工程学理论可知,地震波沿地表土层传播时具有一定的速度,因此结构不同部位在相同时刻受到的地震激励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即所谓行波效应。就竖向地震而言,行波效应造成同一时刻结构不同部位所受激励的大小及方向各不相同,从而使各集中质量处的惯性力也随之改变。由于地震波本身的不确定性,这种方向变化具有随机性,即使采用多点输入动力时程分析的方法也只能就某一条特定的地震波进行精确计算,其结果没有普遍意义。Pushover 分析作为一种简化方法需将结构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不可能实现多点输入,自然也不能精确地考虑行波效应。因此,基于Pushover 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及简化分析的需要,本文偏于安全的以结构

4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5期

竖向对称轴为中性轴,将式(12)确定的最大竖向惯

性力绝对值f max

y 反对称施加于多自由度体系的每一个质点,中性轴一侧所有质点受力方向朝上,另一侧朝下。分析时,这些竖向力将与水平推覆力(按水平一阶模态)一道对结构整体构成方向相同的倾覆力矩,从而使结构顶点产生方向相同的水平位移趋势。112 水平方向模态Pushover 分析

对多自由度体系结构施加反对称竖向力之后,即可采用MPA 方法的基本思路进行水平向的推覆

分析。以下给出具体公式及实施步骤[10-13]

。首先进行模态分析以确定结构各阶自振周期T h i 及模态振型ψi (水平方向)。随后,分别计算各阶模态等效S DOF 体系的等效质量M 3h i 、等效阻尼c 3

h i 及模态参与系数Γi 。

M 3

h i =ψT

i M h I ;c 3

h i =Γi ψT

i c h ψi ;Γi =ψT i M h I Π

ψT

i M h ψi (13)

式中:M h 为结构水平方向集中质量矩阵;c h 为结构阻尼矩阵;ψi 为水平方向第i

阶模态振型

,

ψi ={φi 1,φi 2,…φik …φin }T

;ψi 1为结构顶层水平

模态位移。

对结构逐步施加M ψi 形式的模态荷载直至结构倒塌或整体刚度矩阵det|K h |<0。得到基底剪力(V b i )-顶点位移(u t i )关系曲线,并根据等能量原理

将其简化为双折线形式(图1a )。

a —Pushover 曲线及理想化双折线;

b —等效S DOF 体系Q i -D i 关系

图1 第i 阶模态Pushover 曲线及等效

S DOF 体系恢复力-位移关系

Fig.1 The i th m odal Pushover curve and equivalent S DOF system restoring force 2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根据式(14)、式(15)将图1a 中双折线转化为第

i 阶模态等效S DOF 体系的恢复力-位移关系(Q i -D i )骨架曲线,见图1b 。

D i =u t i ΠΓi φi 1;Q i =V b i Π

Γi (14)D iy =u t i y /Γi φi 1;Q iy =V b iy /Γi

(15)

对第i 阶模态等效S DOF 体系进行非线性动力

时程分析(或根据弹塑性位移谱),得到其最大位移反应D max

i ,即:

D max

i

=max |D i |=S d i

(16)

由式(17)将S DOF 体系的计算结果D max i 还原至结构水平方向第i 阶模态位移最大值u max

i

u max

i

=ψi Γi D max i =ψi

Γi S d i (17)

重复以上步骤,并按SRSS 方法估计多阶模态影

响下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需求u max

,即:

u

max

=

∑n

i =1

(u

max i )2

(18)

2 本构关系及P -M 相关性

采用通用有限元设计分析软件S AP2000进行计

算。假定结构的非线性变形均集中于梁、柱端部,采用塑性铰模型模拟其非线性关系。梁端采用M3铰,柱端采用PM M 铰(轴力-弯矩相关铰),其弯矩-转角非线性关系均采用FE M A 中定义的多折线[17]

,见图2a ;图中关键参数(塑性转角a 、b 及残余强度比c 等)参见表1。对于柱端的PM M 铰,可在P -M 空间指定一个屈服面来表示构件破坏时轴力P 及弯矩M 的不同组合方式,即轴力-弯矩相关性;

本文编制M AT LAB 程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8]

对算例中各层柱的P -M 相关面进行数值计算(压弯区分大、小偏心受压,拉弯区取为直线),并参照S AP2000输入格式将其按最大值归一化,结果见图2b 。一旦柱子的内力组合达到P -M 相互作用面,即认为铰已屈服,S AP2000将根据此时的轴力由表1插值得到相应的M -θ曲线,并将其指定给PM M 铰。

对于Pushover 分析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本文根据212中方法将其转化为振型等效S DOF 体系的恢复力-位移关系骨架曲线,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采用图2c 所示双线性滞回关系。3 算例及对比分析

本文算例研究表明,若不计竖向地震作用对于结构水平方向位移需求的影响,传统MPA 方法完全能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估计所得结构顶点最大水平位移与精确解(动力时程分析所得)之间的误差仅为2%左右。然而,若在时程分析过程中计入

1

4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 分析方法———尹 犟,等

a—塑性铰M-θ关系;b—P-M相关曲线;c—S DOF体系滞回关系

□—底层柱;◇—2~4层柱;○—5~7层柱

图2 梁、柱塑性铰M-θ关系曲线、P-M相关曲线及S DOF体系滞回特性

Fig.2 M-θrelationship,load2m oment interaction diagram and the hysteretic curve of S DOF system

表1 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模型参数

T able1 Modeling p arameter for nonlinear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横向钢筋

构件剪力混凝土梁(弯曲破坏起控制作用)混凝土柱(弯曲破坏起控制作用)

VΠb w d f′

c

(ρ-ρ′)Πρbal a b c PΠA g f′

c a b c

C≤3≤010010250105012≤01101020103012 C≥6≤01001020104012≤0110101601024012 C≤3≥01501020103012≥0140101501025012 C≥6≥015010150102012≥014010120102012 NC≤3≤01001020103012≤0110100601015012 NC≥6≤010010101015012≤0110100501012012 NC≤3≥015010101015012≥014010030101012 NC≥6≥015010050101012≥0140100201008012

注:1ρ′为抗压钢筋配筋率、ρ为抗拉钢筋配筋率、ρbal为纵向钢筋总配筋率、b w为构件的腹板宽度、d为构件截面受压边缘至受拉钢筋形心间的距离、A g为混凝土毛截面积、f′

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P为设计轴力、V为设计剪力;2C表示塑性铰处的箍筋间距≤dΠ3,且

对于中等或高延性需求的梁,由箍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占设计剪力的3Π4以上。NC表示不符合这些规定;3表中f′

c

为采用<150×300

试件得到的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对于C50以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与我国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之间的关系为:f′

c

=(0179~

0181)f cu[19],我国混凝土规范定义的轴心抗压强度f c=0188×0176f cu=0167f cu[19];综合以上关系可得:f c≈0185f′

c

竖向地震影响(输入表3中10对完整的地震加速度地震记录,包含竖向分量),且竖向地震强度相对较大时(所选加速度记录平均PG A2vΠPG A2h达到01954,见表3),传统MPA方法对于结构顶点最大水平位移需求的估计精度立即有所下降。其值与精确解之间的误差接近10%,已超过允许的范围(见图6、表7)。为扩大MPA方法的使用范围,使之适用于竖向地震强度相对较大的情况,本文对其作出了改进(方法参见本文2),并对算例结构进行数值验证及对比分析。

所选结构为某3跨7层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各楼层质量根据受力范围按比例集中于梁、柱交点;其中:边梁-边柱节点集中质量为1719t,中梁-中柱节点集中质量为2916t,楼层总质量为95t。结构单跨6m,总高2518m,其中底层层高412m,其他层层高316m,立面布置见图3。梁、柱混凝土为C30级,纵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RB235级。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规范[9]按设防烈度8度、Ⅱ类场地第二组(T

g

=014s),采用S AP2000对此结构进行配筋,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7层平面框架梁、柱尺寸及配筋

T able2 Dimension and reinforcement details of beams and columns for7story frame

楼层柱截面Πmm

柱配筋Πmm

边中

梁截面Πmm

中梁配筋Πmm边梁配筋Πmm

底顶底顶

1600×60017421742300×6001265189814422088 2600×60015211521300×6001413205714772217 3600×60015211521300×6001297192613642088 4600×60015211521300×6001102170611611848 5600×60010181018300×60083914158911532 6600×60010181018300×60055710975911188 7600×60010181018300×600557710557754

24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5期

从美国太平洋抗震研究中心PEER强震数据库中下载竖向加速度峰Π水平加速度峰(PG A2vΠPG A2h)较大的10组三分量加速度地震记录。所有记录均来自B类场地(地下30m平均剪切波速为360~750 mΠs),断层距大于8km。选择每组记录中PG A2h较大的一个水平分量与该组中竖向分量构成10对双分量加速度记录,为确保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统一将每对加速度记录中的水平分量放大至015g,竖向分量则按同比例放大,结果见表3。

表3 动力时程分析用地震加速度纪录

T able3 Seismic acceleration records for time2history analysis

N o.E ARTH NAME震级M断层距Πkm测站持时Πs PG A2h PG A2v 1chichi199971633101TCU04790100015001327 2chichi199********TCU08979100015001287 3N orthridge19946171416090009N1H ollyw ood2C oldwater21192015001485 4N orthridge19946171012024087Arleta2N or H off Fire S ta39198015001802 3Im perial valley1979615261506604Cerro Prieto63173015001627 6Whittier Narrows19876101114090032LA2N Figueroa S t34184015001509 7Loma Prieta19896193417047189S AG O S outh2Surface39195015001411 8Loma Prieta19896191310058065Saratoga2Aloha Ave39195015001380 9C oy ote Lake1979517151601377San Juan Bautista28146015001513 10Landers19927139519012168Puerta La Cruz64198015001432 注:表中PG A2h为水平加速度峰;PG A2v为竖向加速度峰;加速度峰的单位均为g。

采用S AP2000对该平面框架进行竖向模态分析并确定其相关动力特征,由式(5)计算结构竖向前6阶等效S DOF体系的关键参数,结果见表4。对这些S DOF体系分别输入表3所列10对加速度记录中的竖向分量,采用弹塑性反应谱分析软件BISPEC计算每条竖向波作用下S DOF体系的绝对最大加速度反应,取10条波作用下的平均值为S

a

(T

v i

),即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值(见表4)。

表4 结构竖向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主要参数

T able4 The m ain p arameters of equivalent SDOF system for structure vertical mode

模态阶数γi M3v iΠkg K 3

v iΠ(kN?mm-1)S a(T v i)Π

(m?s-2)

模态阶数γi M3v iΠkg K

3

v iΠ

(kN?mm-1)

S a(T v i)Π

(m?s-2)

10125617175607177×10312174-01370558723146×103516 2110021421331108×103101750100262488826117×105512 3-0101041111041155×105518601185331365139×103512

按本文所述方法对结构施加反对称竖向力,加载方式见图3,荷载值见表5。

表5 作用于集中质量上的竖向荷载值

T able5 The value of vertical force acting

on concentrated m ass kN 楼层A B C D

1571113114-13114-5711

2961223313-23313-9612

31271632016-32016

-12716 41551139316-39316-15511 51771245311-45311-17712

61941449711-49711-19414

72051552113-52113-20515

为对比分析,分两种工况对该框架进行水平向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工况推覆A代表推覆过程中未施加表5中所列反对称竖向荷载,工况推覆B 代表已施加。推覆分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

图3 竖向力施加示意

Fig.3 The scheme of vertical force

 

曲线(即推覆曲线)由S AP2000自动生成,见图4。

根据等能量原理编制M AT LAB程序将Pushover 曲线简化为双折线,并由式(14)、式(15)折算成等效S DOFS的恢复力骨架曲线,计算结果见图5,关键参

34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尹 犟,等

a —一阶模态推覆分析曲线;

b —

二阶模态推覆分析曲线;c —三阶模态推覆分析曲线

┄┄推覆分析A ;———推覆分析B 图4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

Fig.4 Base force vs.roof 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数见表6。对前三阶等效S DOF 体系输入表3所列

加速度记录中的水平分量进行时程分析可得其最大位移反应,取10条波作用下的平均为S d i (见表6)。

1—一阶模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2—二阶模态等效

单自由度体系;3—三阶模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图5 等效S DOF 体系恢复力骨架曲线

Fig.5 Restoring force skeleton of S DOF systems

 

表6 水平向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关键参数

及时程分析结果

T able 6 P arameters and time 2history results

of horizontal EQ.SDOF systems

工况

T h i Π

s Γi

M 3h i Π

kg D i y Π

mm Q i y Π

kN K S DOF i Π

(kN ?mm

-1

)S d i Π

mm 1S DOF A 11071128432176391775281312711514S DOF B 1107

112843217646146

47910129129162S DOF A 0134-0143156105281731073371343919S DOF B 0134-0143156105271879333314743143

S DOF A 01180123104140241872339941021514S DOF B

0118

012310414020160

2224

107193

1411

注:S DOF A 表示由推覆A 关系曲线等效而成的S DOF 体系;

S DOF B 表示由推覆B 关系曲线等效而成的S DOF 体系。

由图4a 、图4b 可知,按一、二阶模态荷载进行推覆分析时,工况推覆B 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较推覆A 全段整体趋于平缓,这意味着施加竖向荷载后,结构水平方向的刚度及强度均有所降低。图5及表6数据显示:其一阶等效S DOF 体系恢复力屈服值Q 1y 降低9128%,初始刚度K S DOF1降低2215%,最大位移反应S d1由11514mm 增至12916mm ,增幅1019%;二阶等效S DOF 体系Q 2y 降

低13%,K S DOF2降低1014%,S d2由3919mm 增至4314mm ,增幅818%。由图4c 可知,按第三阶模态

荷载进行推覆分析时,推覆B 曲线的开始段更为直立,但中间及结束段仍逐渐趋于平缓,基底剪力最大值低于工况推覆A 对应的情况;这表明施加竖向力后体系的初始刚度有所增加,而极限强度则趋于下降。表6数据显示:结构第三阶模态等效S DOF 体系的初始刚度K S DOF3提高1418%,屈服强度Q 3y 降低约5%,

S d3由1514mm 降为1411mm ,降幅8%。

由以上分析可知道,施加竖向荷载后,各阶等效S DOF 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变化显著,究其原因,主

要是推覆分析所得推覆关系曲线发生了明显改变,这种变化必然会对各阶等效S DOF 体系的恢复力-位移骨架曲线造成影响(见图5),进而影响到到水平地震作用下S DOF 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以Loma Prieta 1989加速度记录水平分量作用下结构一阶等效S DOF 体系的位移响应时程为例(见图6a ),S DOF A 对应的最大位移反应为9916mm ,S DOF B 为12811mm ,两者相差2816%(S DOF A 、B 见表6附注)。

结构各楼层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计算结

果见图6b 、图6c 及表7。图中推覆A 、推覆B 分别表示按传统MPA 方法和本文方法估计所得的结构地震需求。为与所谓精确解(即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分两种工况对该框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工况动力A 仅输入表3中10对加速度记录中的水平分量,工况动力B 则输入10对完整的加速度记录(包含竖向分量),所有记录均已按表3进行统一缩放,计算完成后将结果分别按工况取平均。

4

4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5期

a—一阶等效S DOF体系位移响应时程;b—最大楼层位移对比;c—最大层间位移角对比

1—动力分析A;2—动力分析B;3—推覆分析A;4—推覆分析B

┅┅S DOFA;———S DOF B

图6 一阶等效S DOF体系位移响应时程(Loma1989)及结构最大位移需求对比

Fig.6 C om paris on of Disp.response history of1st m odal E Q.S DOF system and maximum structural displacements

表7 最大楼层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角计算值

T able7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m aximum floor displacements and story drift ratios

楼层

最大楼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

推覆

AΠmm

动力

AΠmm

推覆

BΠmm

动力

BΠmm

推覆

AΠmm

动力

AΠmm

推覆

BΠmm

动力

BΠmm

11919919196211852112101475014890152801493 24216244139461724719401632016560170801719 36711868196731777517501714017330179901809 4911538910410015410315001736017170182301843 511310210917812511612316401675016610175401749 613212013018514716614615501587015930165201673 714911214712216713516414501545015260160501629

由表7可知,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时程分析工况动力A得到的结构顶层位移反应最大值仅为147122mm,而工况动力B时该值增至164145mm,两者相差1117%,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也由01733%增至01843%,这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水平方向的位移反应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传统的MPA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水平地震单独作用时结构的最大反应,工况推覆A所得结构顶层最大位移反应(149112mm)与时程分析工况动力A所得精确解(147122mm)之间仅相差约3mm;但由于传统的MPA方法在推覆过程中未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该值与工况动力B(同时输入水平及竖向加速度记录)时的精确解(164145mm)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误差近10%。可见,当竖向地震强度较大时,该方法已不能准确估计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反应。本文方法(推覆B)由于在推覆过程中考虑了竖向地震的影响,计算所得结构顶层最大水平位移为167135mm,较工况推覆A提高18123mm,增幅1018%;计算所得最大层间位移角为01823%,较工况推覆A(01736%)提高了0109%,增幅1118%。经验证,采用本文方法估计的结构最大位移反应与时程分析工况动力B得到的精确解吻合良好,其中:结构顶层最大位移反应误差仅为(167135-164145)Π164145≈2%,最大层间位移角误差约215%,见表7。

4 结 语

本文自美国太平洋抗震研究中心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10对双分量加速度地震记录,其平均竖向加速度峰与水平加速度峰之比PG A2vΠPG A2h为01954,接近1。经统一缩放后,所选加速度竖向分量平均峰值达到0148g,在其作用下,本文所示结构竖向一阶等效S DOF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S

a

(T

v1

)更是达到1217mΠs2,见表4。此时传统的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已不能准确估计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反应。本文参考MPA方法的基本思路,充分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对于结构水平方向位移需求的影响,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首先按一定方式对结构施加竖向地震作用引起的惯性力,随后按传统MPA方法的基本思想进行后续操作。

以一多层框架结构为例,对本文方法进行数值验证并与传统的MPA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若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且竖向地震强度相对较大时,传统MPA方法对于结构最大位移需求的估计精度有所下降,其值与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精确解之间的误差不能忽略。本文方法合理考虑了竖向

54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尹 犟,等

地震效应的影响,所得最大位移需求较传统的MPA 方法提高约10%,其值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吻合良好,结构顶层最大位移需求估计误差仅为2%。与传统的MPA方法相比,该方法仅需增加结构的竖向模态分析及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工作量增加有限,精度却得到明显提高,其研究成果在基于性态及基于位移的抗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沈聚敏,周锡元,高小旺,等.抗震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0:339-341.

[2] Boz orgnia Y,Niazi M,Cam pbell K W.Characteristics of Free2Field

Vertical G round M otion During the N orthridge Earthquake[J].

Earthquake S pectra.1995,11(4):515-525.

[3] Boz orgnia Y,Niazi M.Distance Scaling of Vertical and H oriz ontal

Response S pectra of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J].Earthquake Engineering&S tructural Dynamics,1993,22(8):695-707.

[4] Niazi M,Boz orgnia Y.Behavior of Near2S ource Peak H oriz ontal and

Vertical G round M otion over S M ART21Array,T aiwan[J].Bulletin of Seism ological S ociety of America,1991,81(3):715-732.

[5] Niazi M,Boz orgnia Y.Behavior of Near S ource Vertical and

H oriz ontal Response S pectra at S M ART21Array,T aiwan[J].

Earthquake Engineering&S tructural Dynamics,1992,21(1):37-50.

[6] 钱培风.高层建筑的抗震问题[J].世界地震工程,1992(3):

15-21.

[7] 胡庆昌.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神户市房屋结构

震害简介[J].建筑结构学报,1995,16(3):10-12.[8] 周正华,周雍年,卢滔,等.竖向地震动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

与工程振动,2003,23(3):25-29.

[9] G B50055—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10]K rawinkler H,Seneviratna G D P K.Pros and C ons of a Pushover

Analysi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J].Engineering S tructure, 1998,20:452-464.

[11]G upta B,K unnath S K.Adaptive S pectra2Based Pushover Procedure

for Seismic Evaluation of S tructures[J].Earthquake S pectra,2000, 16(2):367-391.

[12]Chopra A K,G oel A K.A m odal Pushover Analysis Procedure to

Estimate Seismic Demands for Buildings:Theory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R].Report N o.Peer22001Π03.Berkeley: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1.

[13]Chopra A K,G oel R K.A m odal Pushover Analysis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Seismic Demands for Building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 tructural Dynamics.2002,31(3):561-582.

[14]Chopra A K,G eol R K,Chatpan Chintanapakdee.Evaluation of a

M odified M pa Procedure Assuming H igher M odes as E lastic to Estimate Seismic Demands[J].Earthquake S pectra,2004,20(3):757-778.

[15]Lin Y K.C olumn Response to H oriz ontal2Vertical Earthquake[J].

Journal of the Engineering M echanics Division,ASCE1980,106(6): 1099-1109.

[16]李创第,邹万杰,黄天立,等.结构在水平与竖向地震同时作用

的非平稳响应[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6):25-53.

[17]FE M A356.Prestandard and C ommentary for the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R].W ashington,D C:Federal Emergency M anagement Agency,2000.

[18]G 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19]叶列平.混凝土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2-18.

(上接第32页)

1)带有斜向钢筋支撑的内嵌聚苯板高强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滞回耗能性能好于普通的内嵌聚苯板高强混凝土复合剪力墙,随着配筋率的提高,剪力墙的承载力、后期刚度、延性也均随之提高。

2)带有斜向钢筋支撑的内嵌聚苯板高强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开裂、屈服、极限荷载均比普通的内嵌聚苯板高强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相应荷载要大,而加设斜向钢筋支撑及增大斜向支撑的配筋率可以起到提高剪力墙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的目的。

3)带有斜向钢筋支撑的内嵌聚苯板高强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屈服刚度和极限刚度均比普通的内嵌高强混凝土聚苯板剪力墙的相应刚度要大,对于初始刚度来说,3个构件相差不大,但是增设斜向钢筋支撑及提高配筋率可以使构件的刚度衰减变慢。

4)带有斜向钢筋支撑的内嵌高强混凝土聚苯板剪力墙与普通高强混凝土聚苯板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但斜向支撑能够起到推迟裂缝开展、扩大裂缝分布区域的作用,而且斜向支撑还具有引导裂缝开展方向的作用,可以使裂缝向支撑方向上靠拢,能够推迟贯通裂缝出现的时间,随着配筋率的提高,墙体表面的裂缝分布更为均匀、分布的范围更大,这些对墙体构件的抗震性能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E inea A,Salm on D C,F ogarasi GJ,et al.S tate2of2the2Art of Precast

C oncrete Sandwich Panels[J].PCI Journal,1991,36(6):78-98.

[2] 缪友武.两侧开缝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D].北京:清华大

学,2004.

[3] 石琳.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板的试验研究与可行性分析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4] 杨永哲.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

有限元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5] 田士峰.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试验及非线性分析[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6] 曹万林,张建伟,田宝发.带暗支撑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

承载力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3):44-51.

[7] 曹万林,董宏英,胡国振.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抗震

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25(3):22-28.

64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5期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Pushover分析:基本概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 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目前可分为以A 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Pushover,不包括计算目标位移和结果评价的内容。本文中,将两方面的内容统称为“Pushover 分析”。基于结构行为设计使用Pushover分析包括形成结构近似需求和能力曲线并确定曲线交点。需求曲线基于反应谱曲线,能力谱基于Pushover分析。在Pushover分析中,结构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作用下,其抗侧能力不断变化(通常用底部剪力-顶部位移曲线来表征结构刚度与延性的变化,这条曲线我们可以看成为表征结构抗侧能力的曲线)。将需求曲线与抗侧能力曲线绘制在一张图表中,如果近似需求曲线与能力曲线的有交点,则称此交点为性能点。利用性能点能够得到结构在用需求曲线表征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剪力和位移。通过比较结构在性能点的行为与预先定义的容许准则,判断设计目标是否满足。在结构产生侧向位移的过程中,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可以计算出来,观察其全过程的变化,判别结构和构件的破坏状态,Pushover分析比一般线性抗震分析提供更为有用的设计信息。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目前的承载力设计方法,不能有效估计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Pushover分析可以估计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变形,结果比承载力设计更接近实际。Pushover分析相对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分析结果,减少分析结果的偶然性,同时可以大大节省分析时间和工作量。

高层建筑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改进设想

收稿日期:2008-03-09 作者简介:张志飞(1971—),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省池州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和研究。 目前世界各国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广泛采用简便且易于实施的弹性分析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弹性时程分析方法)。然而,现有的结构抗震设计没有也不能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也能完全处于弹性状态。国内外历次震害表明,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是必要的。因为弹性变形分析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高层建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当前,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尚不普及,通常仅限于理论研究中。Pushover分析方法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许多国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经或计划将这一分析方法纳入其中(如美国的ATC—40,FE-MA273[1]、274[2]。日本、韩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及欧共体抗震设计规范等)。 我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Pushover方法与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并列为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的基本方法。由于 Pushover方法是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指定的结构 抗震变形验算的基本方法,工程设计人员迫切需要知道其适用范围、计算过程及实施步骤,更希望能提高其可靠性、扩展其适应范围。可以说,发展、改进结构Pushover(静力弹塑性)方法是势在必行,是我国工程抗震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1高层建筑结构平面Pushover分析方法 目前Pushover(亦称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 研究,一般以平面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集 中在加载模式、目标位移及Pushover方法的可靠性分析等方面。在Pushover方法合理加载模式的选择研究方面,Lawson等[3]以四类抗弯框架(2层、5层、 10层和15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动力弹塑性分 析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3种侧向加载模式(UBS设计加载模式、 均布加载模式、组合振型加载模式)的可靠性;Valles和Reinhorn[4]同样以一个四层建筑为例,比较了均布加载模式、倒三角形加载模式、幂级数加载模式及自适应动态加载模式对 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杨溥等[5]、Moghadam[6]等 也作过类似的研究。 事实上,上述研究的各种加载模式均是单调增加的荷载分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与实际地震荷载的差别,无法兼顾低阶振型与高阶振型的影响。正是基于上述原因,FEMA—273(1997)在其第 2章第9条第2款对Pushover方法的应用范围作 了限制,规定对于高阶振型影响较大的高层建筑,不宜单独应用Pushover分析;如果应用Pushover分析,必须要对高层建筑进行动力弹性分析,并由此按照有关条款修正Pushover分析结果。若要突破 FEMA—273的规定,使Pushover方法有更广泛的 应用范围,必须采用新的思路。 为此,周锡元等人[7]提出了以反应谱为基础,考虑高阶振型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同一时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Chopra教授[8,14]也提出了计算过程及计算原理完全 相同的振型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ModalPushover Analysis,简称MPA)。这种MPA方法适用于包括 高层建筑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改进设想 张志飞 (池州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Pushover分析方法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并成为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中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回顾了高层建筑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发展,对该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该研究领域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的设想,供高层建筑结构研究与设计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pushover;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TU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08)03-0061-03 2008年6月第22卷第3期 Jun.2008Vol.22No.3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PUSHOVER分析

提要:本文首先介绍采用Midas/Gen进行Pushover分析的主要方法及使用心得,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具体说明,其结果反映出此类结构在大震下表现的一些特点,可供类似设计参考。 关键词:Pushover 剪力墙结构超限高层 Midas/Gen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是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静力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结构计算模型上施加按某种规则分布的水平侧向力,单调加荷载并逐级加大;一旦有构件开裂(或屈服)即修改其刚度(或使其退出工作),进而修改结构总刚度矩阵,进行下一步计算,依次循环直到结构达到预定的状态(成为机构、位移超限或达到目标位移),得到结构能力曲线,并判断是否出现性能点,从而判断是否达到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1]。 Pushover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步建立结构能力谱曲线,第二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对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超限高层而言,选取Pushover计算程序的关键是程序对墙单元的设定。SAP2000、ETABS软件没有提供剪力墙塑性铰,对框-剪结构可将剪力墙人工转换为模拟支撑框架进行分析;对剪力墙结构来说,进行转换不可行。而Midas/Gen程序提供了剪力墙Pushover单元(类似薄壁柱单元,详见用户手册),对剪力墙能够设置轴力-弯矩铰以及剪切铰。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在Midas/Gen中进行Pushover分析的步骤(以Midas/Gen 6.9.1为例): 一 Pushover分析步骤 1. 结构建模并完成静力分析和构件设计直接在Midas/Gen中建模比较繁琐,可以用接口转换程序从SATWE(或其他程序如SAP2000)中导入。SATWE转换程序由Midas/Gen提供,会根据PKPM的升级而更新。转换仅需要SATWE中的Stru.sat 和Load.sat文件。转换时需要注意的是,用转换程序导入SATWE的模型文件后,形成的是Midas/Gen的Stru.mgt文件,是模型的文本文件形式,需要在Midas/Gen中导入此文件,导入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风荷载及反应谱荷载没有导进来,需要在Midas/Gen中重新定义; 2) 需要定义自重、质量; 3) 需要定义层信息,以及墙编号; 此外,还应注意比较SATWE的质量与Midas/Gen的质量,并比较两者计算的周期结果实否一致。 2. 输入Pushover分析控制用数据 荷载最大增幅次数用于定义达到设定的目标位移(或荷载)的分步数,一般来说,分步越多,每次的增幅越小,最终得到的能力谱曲线越平滑。但是分步过多带来计算时间上的大大增加,所以取值应该由少至多进行试算,直到取得满意的曲线结果为止。 图1 10分步,每步最大10次迭代结果

PUSHOVER分析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_张松

2012年第1期 TIANJIN SCIENCE&TECHNOLOGY 和地下结构中,并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建筑效果,是结构工程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钢管混凝土兼具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一些特征,可以充分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弥补彼此的缺点,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但同时组合效应也会导致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合理地解释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和核心混凝土两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 “效应”,进而判断其力学特性,是钢管混凝土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热点课题。■参考文献 [1]蔡绍怀.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与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 出版社,1989. [2]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4. [3]蔡绍怀.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 EC S28:90.钢管混凝土结 构设计与施工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5]蔡绍怀,焦占拴.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基本性能和强度计算 [J].建筑结构学报,1984,5(6):13-29. [6]蔡绍怀,顾万黎.钢管混凝土长柱的性能和强度计算[J].建 筑结构学报,1985,6(1):32-40. [7]李继读.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研究[J].工业建筑,1985(2):25-31. [8]蔡绍怀, 顾万黎.钢管混凝土抗弯强度的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通讯(建筑结构),1985(3):28-29. [9]顾维平,蔡少怀,冯文林.钢管高强混凝土长柱性能与承载 力的研究[J].建筑科学,1991(3):3-8. [10]谭克峰,蒲心诚,蔡绍怀.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和极限 承载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20(1):10-15.[11]谭克峰, 蒲心诚,蔡绍怀.钢管超高强混凝土长柱及偏压柱的性能和极限承载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0,21(2):12-19. 1PUS HOVER 分析的基本原理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PHSHOVER 分析)是基于性能 抗震设计的一种方法。它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侧向力或侧向位移的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的过程。静力弹塑性分析可以用于计算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计算。该方法基于如下两个基本假定:①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反应与该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相关,因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由第一振型控制的结构;②在侧向加载的每个步骤内,结构沿高度的变形形状保持不变。静力弹塑性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建立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能力谱曲线;二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对结构进行抗震能力的评估。目前,我国普遍采用能力谱法对结构进行抗震评估。 能力谱法是美国ATC40采用的方法,也是日本新的建筑基准法采用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建立两条相同基准的谱线:一条是由荷载-位移曲线转化为能力谱曲线;另一条是由加速度反应谱转化为需求谱曲线。把两条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两条曲线的交点称为“结构抗震性能点”,性能点所对应的位移就是相应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并同容许值比较,来判断是否满足抗震要求。1.1 能力谱的转换 取荷载-位移曲线上任意一点V i 、d Ti ,转为能力谱的相应的点S ai 、S di : S ai = V i /G a i (1)S di =d Ti /g 1X Ti (2) 式中g 1为第一振型参与系数; a 1为第一振型等效质量系数。 1.2 需求谱转换 由规范的加速度反应谱(Sa-T 谱)转换为ADRS 谱(纵坐 张松(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 PUSHOVER 分析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摘 要】阐述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最新的抗震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 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静力弹塑性方法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 框架结构 罕遇地震 性能点 收稿日期:2012-01-05 建设科技 39 DOI:10.14099/https://www.360docs.net/doc/46117379.html,ki.tjkj.2012.01.012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Pushover分析:基本概念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目前可分为以A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

PUSHOVER方法

PUSHOVER方法 1.介绍 PushOVER计算是属于非线性静力计算,可以考虑多种非线性:材 料非线性(在连接/支座单元内的多种类型的非线性属性;框架单元内 的拉和/或压极限;框架单元内的塑性铰);几何非线性(P-delta 效应;大位移效应);阶段施工(结构改变;龄期、徐变、收缩)。 所有在模型中定义的材料非线性将在非线性静力分析工况中考虑。 用户可选择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类型:无 P-delta 效应大位移效应。阶 段施工可作为一个选项。即使独立的阶段是线性的,结构从一个阶段 到下一阶段被考虑为非线性。 2 加载 用户可施加任意荷载工况组合、加速度荷载和模态荷载。其中模态 荷载是用于pushover分析的特定类型的荷载。它是在节点的力的模式,与特定振型形状、圆频率平方(ω2)、分配至节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指定的荷载组合同时施加。一般地,荷载从零增加至完全指定的量。对于特殊目的(如 pushover 或 snap-though 屈曲),用户可选择使用监 控结构所产生的位移来控制加载。 当用户知道所施加的荷载量,且期望结构能够承担此荷载时,选择 荷载控制。例如,施加重力荷载。在荷载控制下,所有荷载从零增加 至完全指定的量。 当用户知道所期望的结构位移,但不知道施加多少荷载时,选择位 移控制。这对于在分析过程中可能失去承载力而失稳的结构,是十分 有用的。标准的应用包括静力pushover 或 snap-though 屈曲分析。用户 必须选择一个位移分量来监控,可以是节点的单个自由度,或一个用 户以前定义的广义位移。用户必须指定分析中的目标位移。程序将试 图施加达到此位移的荷载。荷载量在分析中可被增加或减少。确认选 择一个在加载过程中单调增加的位移分量。若这不可能,则用户必须 将分析分割至两个或更多的顺序工况,在不同的工况中改变所监控的 位移。 注意使用位移控制和在结构施加位移荷载是不同的!位移控制只用 来计量从所施加荷载产生的位移,来调整荷载量,以试图达到某种计 量的位移值。 3 铰卸载方法 卸载整个结构;局部卸载;使用割线刚度重新开始。第一种方法通 常使用,效率最高,第三种方法效率最低。 4 PUSHOVER方法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是一个特定的过程,用于地震荷载的基于 性能的设计。 SAP2000 提供了pushover 分析需要的下列工具:

静力弹塑性分析_PushoverAnalysis_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收稿日期:2003-02-16; 修订日期:2003-05-12 基金项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001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汪大绥(1941-),男,江西乐平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大型复杂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726069(2004)0120045209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 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汪大绥 贺军利 张凤新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摘要: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 M A273/274和AT C -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 ABS 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 Pushover 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能力谱;需求谱;性能点中图分类号:P315.6 文献标识码:A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W ANG Da 2sui HE Jun 2li ZH ANG Feng 2xin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 o.,Ltd ,Shanghai 200002,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tatic elasto 2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in FE MA273/274and in AT C 240.Its main calculation procedures are summarized an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the frame 2shearwall structu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 C ode for Seismic Design by means of ET ABS.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ushover analysis is a effective method of structural elastoplastic analysis under the maximum earthquake action.K ey w ords :static elastoplastic ;capacity spectrum ;demand spectrum ;performance point 1 前言 利用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进行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既能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 计进行校核,也能够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设计者仅对局部薄弱环节进行修复和加强,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性能,就能使整体结构达到预定的使用功能;而利用传统的弹性分析,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结构,可能采取增加新的构件或增大原来构件的截面尺寸的办法,结果是增加了结构刚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可能存在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 对多遇地震的计算,可以与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看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杆件是否满足弹性极限要求,各杆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对罕遇地震的计算,可以检验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个杆件是否超过弹塑性极限状态,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20卷1期2004年3月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W OR LD E ARTH QUAKE E NGI NEERI NG V ol.20,N o.1 Mar.,2004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两种方法剖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分析) ■ 简介 Pushover 分析是考虑构件的材料非线性特点,分析构件进入弹塑性状态直至到达极限状态时结构响应的方法。Pushover 分析是最近在地震研究及耐震设计中经常采用的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所谓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就是由用户及设计人员设定结构的目标性能(target performance),并使结构设计能满足该目标性能的方法。Pus hover 分析前要经过一般设计方法先进行耐震设计使结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规范要求,然后再通过pushover 分析评价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是否能满足预先设定的目标性能。 计算等效地震静力荷载一般采用如图2.24所示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反应修正系数(R)将设计荷载降低并使结构能承受该荷载的方法。在这里使用反应修正系数的原因是为了考虑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时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即考虑结构具有的延性使结构超过弹性极限后还可以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所以设计时的地震作用就可以比对应的弹性结构折减很多,设计将会更经济。目前我国的抗震规范中的反应谱分析方法中的小震影响系数曲线就是反应了这种设计思想。这样的设计方法可以说是基于荷载的设计(force-based design)方法。一般来说结构刚度越大采用的修正系数R 越大,一般在1~10之间。 但是这种基于荷载与抗力的比较进行的设计无法预测结构实际的地震响应,也无法从各构件的抗力推测出整体结构的耐震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后对结构的耐震性能的把握也是模糊的。 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中可由开发商或设计人员预先设定目标性能,即在预想的地震作用下事先设定结构的破坏程度或者耗能能力,并使结构设计满足该性能目标。结构的耗能能力与结构的变形能力相关,所以要预测到结构的变形发展情况。所以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经常通过评价结构的变形来实现,所以也可称为基于位移的设计(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Capacity (elastic) Displacement V B a s e S h e a r 图 2.24 基于荷载的设计方法中地震作用的计算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 分析方法 3 尹 犟 易伟建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 摘 要:传统的Pushover 方法未考虑竖向地震效应对结构水平位移需求的影响,当地面运动中竖向分量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时,该方法很难对结构最大位移需求作出精确估计。通过对其进行改进,提出首先对结构按一定方式施加竖向地震引起的惯性力,随后进行结构水平向的多模态推覆分析,并按SRSS 方法计算其最大位移需求。最后采用一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竖向地震;Pushover 分析;竖向模态;位移需求 THE MODA L PUSH OVER ANA LYSIS WITH THE CONSI DERATION OF THE VERTICA L SEISMIC EFFECTS Y in Jiang Y i Weijian (C 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Pushover method ,the vertical earthquake effect ,which has an impact on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s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When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vertical direction takes a high ratio ,it is har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demands on structure by the traditional Pushover method.Hence ,the paper aims at making improvement on the traditional one.Firstly ,the inertial force caused by vertical earthquake is en forced on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ertain means.Then ,the multi 2m ode Pushover analysis procedures are appli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structure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demand is calculated on the ground of SRSS method.A multistory concrete frame is applied to testify this theory.The data shows that ,using the improved metho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floor displacement and story drift ratio are well agre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nonlinear time 2history analysis ,which dem onstrated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is of high accuracy. K eyw ords :vertical earthquake ;pushover analysis ;vertical m ode ;displacement demands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064)和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06F J3003)资助。 第一作者:尹犟,男,1975年10月出生,博士生。 E -mail :yinjiang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46117379.html, 收稿日期:2009-01-20 0 引 言 地震工程的传统观点通常认为,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远小于水平地震。若取地震加速度记录中较大的一个水平分量为基数,其竖向分量峰值PG A 2 v 与水平峰值PG A 2h 之比仅为1Π2~1Π3左右 [1] 。然 而,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强震表明,竖向地震的强度也能达到十分可观的程度 [2-5] 。如:美国 Im perial Valley 1979、Loma Prieta 1989、Northridge1994 及台湾Chichi 1999地震中均曾测得PG A 2v ΠPG A 2h 大于1的地面运动纪录。不仅如此,同期震害调查也显示,某些强震中结构物的破坏的确存在着竖向地震作用的明显痕迹 [6-8] 。如:1985年四川自贡418 级地震,震中区多层砖房破坏严重,震害主要表现为随处可见的水平横缝和环缝,由水平地震引起的典型破坏特征(剪切斜裂缝及X 裂缝)则很少出现; 1995年日本神户地区712级地震中,许多7~8层混 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破坏严重,震害主要表现为3~4 层部位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底层柱的破坏程度却相对较轻,以上震害现象均被视为竖向地震作用导致结构破坏的典型案例。 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反应的简化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 以其相对较高的精度、简单的工作量及广泛的适用性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得到 广泛应用[10-14] 。目前,Pushover 分析大都仅考虑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当竖向分量在地面运动加速度过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时,竖 9 3Industrial C onstruction V ol 139,N o 15,2009 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5期

PUSHOVER分析

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 静力非线性(包括 pushover)分析是一个强有力的功能,仅提供在ETABS 非线性版本中。除了为基于抗震设计性能执行 Pushover 分析外,此功能还可用于执行常规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分段式(增加)构造的分析。 执行任何非线性将花费许多时间与耐性。在执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前,请仔细阅读下列全部信息。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重要事项。 非线性 静力非线性分析中可以考虑几类非线性特征。 在框架/线单元中不连续的用户定义铰的材料非线性。铰沿着任何框架单元长度指定到任何位置数上(参见线对象的框架非线性铰指定)。非耦合弯矩、扭矩、轴力和剪力铰是有效的。也有根据铰位置上的交互作用轴力和弯矩所屈服的耦合 P-M2-M3 铰。在相同的位置可存在多于一种的铰类型。例如,可以指定一个 M3(弯矩)和一个 V2(剪力)铰到框架单元的相同端部。所提供的默认铰属性是基于 ATC-40 和 FEMA-273 标准的。 在连接单元中材料的非线性。有效非线性特征包括沿任何自由角度的缝隙(仅压力)、hook(仅张力)、单轴塑性,以及两种基本隔震器类型(双轴塑性和双轴磨擦/摆动)(参见线对象的连接属性指定)。连接阻尼属性在静力非线性分析中没有效应。 所有单元中的几何非线性。可以选择仅考虑 P-△ 效应或考虑 P-△ 效应加上大位移(请参见几何非线性效应)。大位移效应考虑变形配置的平衡,并允许用于大平移和旋转。但是,每个单元中的应变被假设保留为小值。 分段(顺序)施工。在每个分析工况中,可按阶段施工顺序添加或删除构件(请参见静力非线性分段施工)。 分析工况 静力非线性分析可由任何数量的工况组成。每个静力非线性工况在结构中可有不同的荷载分布。例如:典型静力非线性分析可由三种工况组成。 第一种为结构应用重力荷载,其次为在结构的高度上应用一个横向荷载分布,第三种将在结构高度上应用另一个横向荷载分布。 静力非线性工况可从零初始状态开始,或从前一工况末的结果开始。 在前一例子中,重力工况将从零初始状态开始,两个横向工况可从重力工况末开始。 每个分析工况可由多个施工阶段组成。例如:这可能在结构逐层施工中被用于重力分析工况。 静力非线性分析工况完全独立于所有 ETABS 中其它的分析类型。尤其是,任何为线性和动态分析执行的初始 P-Δ分析在静力非线性分析工况中没有影响。只有线性模态形状交互作用可在静力非线性工况中用于荷载。 静力非线性分析工况可被用于设计。通常把线性和非线性结果组合起来没有意义,所以可以被用于设计的静力非线性工况应包括所有的荷载、适当的尺度,它们可为设计检查进行组合。 荷载 应用在给定的静力非线性工况结构上的荷载分布,定义为下列的一个或多个项的成比例组合:

静力非线性分析pushover

pushover分析 2011-07-08 20:03:25|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SAP2000高级应用: 1.基本概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 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 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 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 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 目前可分为以A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 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Pushover,不包括计算目标位移 和结果评价的内容。本文中,将两方面的内容统称为“Pushover分析”。 基于结构行为设计使用Pushover分析可以得到能力曲线,并确定结构近似需 求谱与能力曲线的交点。其中需求曲线是基于反应谱曲线,能力谱是基于Pushover分析。在Pushover分析中,结构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作用下,其抗侧能力不断变化(通常用底部剪力-顶部位移曲线来表征结构刚度与延性的变化,这条曲线我们可以看成为表 征结构抗侧能力的曲线)。将需求曲线与抗侧能力曲线绘制在一张图表中,如果近似需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教学内容

S A P2000之P u s h o v e r分析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Pushover分析:基本概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 形。 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目前可分为以A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

基于多模态的3种加载模式的Pushover研究

第39卷第2期Vol.39 No.2 2018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基于多模态的3种加载模式的Pushover研究 孙江伟,刘文锋*,王树臣,刘晓天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266033) 摘要:鉴于传统的Pushover法不能考虑结构的高阶振型,有学者提出了考虑多阶振型作用的Pushover分 析法,从而提高弹塑性分析的精度.基于2个框架结构,采用M P A、M M P A和IM P A法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比.结果表明,M P A法和IM P A法分析精度高,充分考虑了高阶振型的影响,在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中 可优先采用M P A法和IM P A法. 关键词: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静力弹塑性反应谱法;Pushover分析;动力时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T U375. 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602(2018)02-0019-05 Pushover study of three loading modes based on m ulti-modal SUN Jiang-wei,LIU Wen-fen g*,W ANG Shu-chen,LIU Xiao-ti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266033,China) Abstract:It is viewed that the traditional Pushover is shor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igher modes?som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the Pushover analysis method concerning the multi-or- der vibration m ode,so as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M P A,M M- PA and IMPA are used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wo framework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 PA and IMPA have a better precision,and take a full account of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modes.M PA and IMPA are preferred i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igh-rise build- ings. Key words: modal analysis of static elastic-plastic;static elastic-plastic response spectrum; Pushover analysis;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Pushover方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此法建立在2个假定的基础上:①结构在加载过程中的振型向量保持不变;②结构加载的振型向量仅由第一阶振型确定[1].实际上当机构进入屈 服阶段以后,结构的振型是会发生变化的,且仅由第一阶振型确定的加载模式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存 在若干问题.因此基于多阶振型的加载模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2002年,Chopra和G oel提出模态弹塑 性分析法(Modal Pushover Analysis,MPA ),该法考虑了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M P A法对高层结构的计 算精度要高于Pushover法[2].2004年,Chopra和Goel提出了修正的多模态弹塑性分析法(Modified Mo-dal Pushover AnalyS is,MMPA),M M PA法把第二阶和第三阶振型作用下的结构按照弹性阶段考虑,减 少了计算量2008年,谢礼立院士和毛建猛改进了 M P A法,即IM PA法.该法的加载方式分为2个阶 段,结构屈服前采用传统的加载方式,结构屈服后采用屈服时的振型进行加载[4],IM PA法充分考虑了结 收稿日期=2016-1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10) 作者简介:孙江伟(1990-),男,山东海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抗震.E-mail:1206562731@https://www.360docs.net/doc/46117379.html, * 通信作者(Coiresponding author):刘文锋,男,博士,教授.E-mail:lw£6688@https://www.360docs.net/doc/46117379.html,_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_汪运梅

抗 震研究 K A N G Z H E N Y A N J I U 汪运梅,等: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Push -over 分析方法的研究 74  《工程与建设》 2010年第24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09-10-10;修改日期:2009-10-30 作者简介:汪运梅(1985-),女,安徽六安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 陈道政(1964-),男,安徽合肥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Push -over 分析方法的研究 汪运梅, 陈道政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摘 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 )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抗震工程界提出的新概念,也是工程抗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理论,其中静力弹塑性Push -over 分析方法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概述了Push -over 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利用SAP2000程序进行Pu sh -over 分析的计算步骤。关键词:弹塑性;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ush -over ;S AP2000;能力谱 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81(2010)01-0074-04 目前,各国抗震设计规范多数采用的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多级设计思想,但其实质 是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原则的一级设计理论,据此设计的建筑在罕遇地震下可以避免倒塌而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但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建筑使用功能的丧失和震后恢复重建费或所花费的时间可能大大超过社会和业主所能承受的限度。如何改进现行的抗震设计理念,使结构在未来地震中的损失不超过 人们预期的损失范围,在这种需求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应运而生。 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BSD ) (1)PBSD 的主要步骤。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 )的主要步骤应包括确定地震设防水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目标评价等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设计的基本流程图 (2)PBSD 的地震设防水准及性能水准。对于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为实现多级抗震设防水平,控制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状态,就要细化地震设防水平。设防地震水平是按不同强度地震重现期或超越概率来表示的。文献[1]中建议地震设防等级, 见表1所列。 对不同地震设防水准,结构应达到相应的性能水准。结构的性能水准表示建筑物在特定的某设防地震水准作用下预期破坏的最大程度。它的确定应兼顾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非主体结构的破坏程度,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