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过程:

一、听《那不勒斯舞曲》音乐学生走进教室:

1、学生听着《那不勒斯舞曲》音乐走进教室。

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上课,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刚才我们听的音乐,你觉得美不美(美)那么听了这么美的音乐,难道说你不想起来跳一跳吗?

生:想!

师:那么让我看看,都有哪些勇敢的同学能够到前面来给大家跳一跳。(找几个学生台前做动作)

师:同学们,他们几个跳的怎么样(非常美)你们就甘心落后吗我想不会吧!来!全体起立!我们也来跳一跳。(聆听《那不勒斯舞曲》做动作。)

二、介绍小号

师:同学们,我真没有想到你们的动作会那么美,既能和音乐一致,又能变化多样。同学们,不知你们注意听了没有,这首曲子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谁知道,请举手。

师:你对小号了解有多少能不能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

生:……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号实际上是由金属管子弯制而成的,那么再请大家观察一下:小号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谁看出来啦,请举手。

师:你的观察力可真强,是用铜制成的。所以说小号属于铜管乐器。了解了以上的情况后,我们再来聆听一下小号的音色。

师:感受了小号的音色后,你觉得它属于铜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还是低音乐器

三、出示课题

师:你的判断力可真强,是高音乐器,而这首曲子呢,也就是今天老师要介绍给大家的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做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舞曲音乐,曲名是《那不勒斯舞曲》。

四、介绍曲作者——柴可夫斯基(放《那不勒斯舞曲》的演奏

1、出示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肖像

师:看到了柴可夫斯基的肖像,或许你们已经产生了好奇,柴可夫斯基呢,是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很多,像:歌剧《黑桃皇后》、芭蕾舞剧《天鹅湖》和《悲怆交响曲》等。如果同学们想多了解一下柴可夫斯基,那么就请你们上互联网吧!那里会告诉你许多有关他的内容的。

五、初听作品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下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做的由交响乐团演奏的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那不勒斯舞曲》。

六、介绍《天鹅湖》

1、了解学生对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了解情况。

2、找1名学生讲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剧情。

七、再次感受作品

师:同学们,作为世界经典艺术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它不但剧情美、音乐美,而且舞蹈更美,下面就请大家观看一下这首曲子的舞蹈实况录象。

八、了解芭蕾舞

师:同学们,芭蕾舞是不是很美你们要不要尝试一下那么我先问一下:在咱班有没有学过芭蕾舞的请举手。那谁能到前面教给大家几个动作?

师:你想教些什么?

生:我想教芭蕾舞的手形和手位动作。

1、学生介绍芭蕾的手形

师:把你的手举高点,让大家看清你的手形。

2、学生示范一下芭蕾的手位

3、播放《那不勒斯舞曲》音乐,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芭蕾舞的美了,下面,请大家伴着音乐再把手位动作来做1遍。

4、观看舞蹈实况录象,引导学生模仿动作。

师:同学们,实际上在芭蕾舞中有好多动作是通过芭蕾手位的变化而来的。下面,我们再来观看一下这首曲子的舞蹈实况录象,看看在这个曲子的舞蹈中都用了哪些手位动作。我们也可以边看边模仿。

5、教学评价

师:通过模仿,我发现同学们找到了芭蕾舞的舞蹈感觉,有的同学学过了芭蕾舞做的很美,而有的同学做的还不是很到位,但美也出来了,也体现了芭蕾舞的美,如果哪个同学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继续学习。

九、学习主题音乐1

师:同学们,听了这么多遍的音乐,你们对主题音乐是否熟悉呢那么先听老师弹一下吧!

1、老师弹奏主题音乐1

师:这个主题音乐你们熟悉吗(熟悉)下面就请同学们用la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模唱一下主题。

2、用la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一下。

师:模唱完主题后,把你们的手伸出来,我们来模拍一下主题的节奏,然后再想一想:主题的4个节奏是否相同首先听老师示范一下。

3、模拍节奏。

十、再次聆听作品

师:以上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第一乐段的主题音乐,实际上这个曲子共有三个乐段,哪三段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1、引导学生通过情绪和速度的变化为乐曲分段。

2、引导学生说出三个乐段的情绪和速度。

十一、表现作品

1、分组讨论采取用什么方式表现音乐。

2、学生运用各种方式表现音乐。

十二、拓展知识

师:同学们,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好多,除了今天学习的《那不勒斯舞曲》外,还包括我们熟悉的《四小天鹅》,同学们,要不要观看一下《四小天鹅》的舞蹈实况录象

十三、布置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大家已经爱上了芭蕾舞蹈艺术,同时也喜欢上了由小号吹奏的乐曲,建议大家课下收集一些类似这样的音乐作品,下节课我们好交流一下。今天的课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那不勒斯舞曲》

一、整体欣赏

1、导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音乐会吗谁能告诉大家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不能随意讲话)

师:听音乐时你可以随音乐轻轻摇摆,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

①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那不勒斯舞曲》

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主奏乐器

①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这首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听)

听了一大半了,应该知道了,主奏乐器是什么【板书:小号】

②那后面还是小号主奏吗(听)【板书:乐队】

3、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根据演奏乐器划分)

两部分,师【板书A B】

4、乐曲的情绪(看情况听,先第二部分再第一部分)

如果要用红、蓝两种颜色代表这两个部分的情绪(当然别的颜色也可以),你说红色应该代表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贴两张红、蓝卡片A B】

二、分段欣赏

(一)聆听第一部分

A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我们分段聆听。

1、听第一乐段

(1)音乐情绪(优美)优美中还带着(师用啦范唱)(活泼、轻快)

(2)来,小手随着音乐轻快地动起来。(师生随音乐在空中点,师随后黑板上点)

……、|

……、|

……、|

……、|

(3)瞧,在空中、黑板上留下了很多轻快的小点,数一数有几点(数、轻快地数、用嗒数)

我们好像总是会在哪里点长一点、点重一点,在哪里(师加重音记号)

(4)来,用一个手指把这些轻快的小点留到你的桌上,小嘴也唱起来。(师生随音乐在桌上点)

(5)点得真整齐,在每句的尾巴上还藏着四个音符小精灵,知道他们是谁吗来,听一听。

A、(师弹琴、生听到单音做柯尔文手势,师在图谱上加音符)

注:可给学生一点线索,提示前一个音。

B、这四个音符排列有什么规律(高到低)

(7)

(5)

(4)

(1)

C、师生接唱【出示第一乐段】

D、用“啦”轻巧地唱【出示第一乐段】

2、听第二乐段(边听边板画)

(1)听了第二乐段你想说什么(节奏旋律)

(2)节奏和第一乐段相近,而且也是四句。但开始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使音乐显得怎样

如果此时你来到海边,这个附点节奏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海浪)

是啊,我们表演一下。(放音乐)

~、|

……、|

……、|

……、|

(3)第二乐段的尾音会是什么音符呢和第一乐段一样吗我们一起听一听。

A、(师弹琴、生听到单音,做柯尔文手势,师在图谱上加音符)

注:可给学生一点线索,提示前一个音。

B、这四个音符排列有什么规律(高到低)而且下面三句和第一乐段一样。

(6)

(5)

(4)

(1)

C、师生接唱【出示第二乐段】

D、用“哩”轻巧地唱【出示第二乐段】

3、听第三乐段

(1)前面两段的音乐情绪我们用蓝色表达,那第三乐段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呢仍然用蓝色吗(播放音乐)

(热烈奔放)此时单单蓝色好像不能完全表达音乐的意思了,想在这加点什么颜色(红色)是啊,红色象征着热情。

(2)为什么这里更加热烈奔放了速度、力度、节奏怎样我们一起用手的动作来感觉一下吧。

(3)交流:线条幅度变化与音乐力度、速度、节奏的关系

速度由慢而快,力度由弱到强、连续的十六分节奏、小号在这尽情地表现演奏技巧。

(4)练习用手指点桌子表现渐强、渐快。

4、记忆三个乐段主题

随音乐表演三乐句(手指点桌子,第三乐段渐强、渐快)

(二)聆听第二部分(10分)

1、听乐队演奏,分析音乐在速度、力度上最大的特点(乐队全奏、力度强、速度急速,这就是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的风格)

2、交流重音,画旋律线。

①音乐中出现了几个重音,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师板画)省略前面

②数一数,出现了几个重音,前面我们用手指轻点桌子,那现在该怎么做(拍桌子)我们人多,只要用半个手掌拍就可以了。(最后渐强)

③有乐器肯定更热闹,瞧,老师带来了什么 (铃鼓)这也是塔兰泰拉舞曲的特点,她们在跳舞时一般都会手持铃鼓等乐器。(一小组用铃鼓演奏)

三、整体欣赏

要求:第一部分点桌子,第二部分拍桌子。

四、作曲家介绍

1、音乐美吗知道是谁带给大家这么美的享受吗我要隆重地向你们介绍这首乐曲的作者,他就是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他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那不勒斯舞曲》是他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

2、感受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的风格

①小故事:在那不勒斯,传说很久以前在那曾出现一种名为塔兰图拉的毒蜘蛛,被它咬伤是很危险的,当地人采取一种很奇怪的方法解毒,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他们用发狂似的跳舞来解毒,而且必须跳到筋疲力尽、大汗淋漓。这种舞蹈被称为塔兰泰拉舞。

②想像一下这种舞蹈的动作应该会是怎样的呢来,一起欣赏《塔兰泰拉舞曲》,要注意舞蹈演员动作和音乐的特点。[播放视频《塔兰泰拉舞曲》片段]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特点: 腿部动作剧烈、旋转速度非常快,音乐节奏急促而且我们还看到有好多人在跳舞, 这也是塔兰泰拉舞的特点,大多采用集体舞或对舞的形式表演。

五、结束本课《那不勒斯舞曲》的版本还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欣赏。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并思考几个问题:音乐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音乐情绪怎样的

播放动画片《天鹅湖》片段(芭比那不勒斯舞)情绪:清新欢畅、热烈奔放。体现这样情绪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要素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部欢快活泼、充满了青春活力的《那不勒斯舞曲》重点学习。

(二)欣赏、学唱《那不勒斯舞曲》

1、作品简介

你们知道作曲家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作品

今天,我们欣赏的《那不勒斯舞曲》是选自《天鹅湖》第三幕即在王子成年的庆典上,来自各国的客人表演了各种风格的“性格舞蹈”。音乐故事介绍:《那不勒斯舞曲》描绘了

这么一个故事:恶魔罗德巴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又变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这个曲子就是那个女郎跳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2、欣赏全曲

思考:歌曲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何特点

歌曲为大调式,由带重复的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第二乐段是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活泼而从容;,第三乐段是第二部分,采用连续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重复,情绪更加清新欢畅、热烈奔放。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

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 0 ××××××▏×0 ×,小号以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热烈,由于把重音落在小节中的弱拍,造成切分节奏的效果,使四个连续下行、节奏相同的乐句陡增生动、活跃之感。第二乐段:节奏型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

显得从容不迫。

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小号在这里充分发挥其演奏技巧。 3)、操作课件,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4)、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体会弱起小节歌曲的特点,体会典型节奏型: 级进为主的旋法,造成切分的效果,活泼而从容;划拍跟琴学唱第一部分。(找出旋律的同、异点运用了重复手法)全曲歌词只有一个“啦”字,为无词歌,演唱时口腔要打开,舌尖要轻巧而灵活。第一部分注意每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休止,重音在第二拍上;

5、第二部分采用连续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重复,情绪更加清新欢畅、热烈奔放。聆听歌曲第二部分,划拍跟琴学唱第二部分,(找出旋律的同、异点运用了重复手法)知识点:第二部分的十六分音符处要突出节拍重音和每拍的第一个音。重点练习第一部分,跟着小号演奏的录音哼唱,

3、分声部练唱:齐唱+女声+齐唱,用富有弹性的“la”这个音重温这段经典的旋律,来表达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情感。

4、欣赏

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的《那不勒斯舞》,辨听演奏乐器的音色,学生模仿小号音色跟音乐哼唱。

(三)、拓展活动

1、学生创作——填词

芭蕾舞剧《天鹅湖》流传至今,已经成为经典,《那不勒斯舞曲》这首曲子也随之成为人们喜爱的、耳熟能详的作品,它的表现方式更是多种多样,除了乐器演奏的,还有人声演唱的,我们前面用“啦”哼唱的就是无词歌,也有用《那不勒斯舞曲》填词的,大家可以参照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为《那不勒斯舞曲》试着填词。

2、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活泼、充满了青春活力的《那不勒斯舞曲》,大家了解了体现这样情绪的音乐作品一些音乐要素的特征(节奏、速度、力度)。像这样的音乐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

正如这首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风俗舞的音乐能流行于世界,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一样,我们国家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的旋律,大家可以回家了解一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