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海水净化作用的研究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朋菲(&’(%$),女,河北魏县人,讲师,从事生物技术研究。文章编号:&""($)(%#(!""#)"#$""&*$"!微生态制剂对海水净化作用的研究

张朋菲&,华玉芝&,司化民!

(&+河北工程学院城建系,河北邯郸",)"#*;!+邯郸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河北邯郸",)""))摘要:本实验从养殖海水水体中分离到正常微生物群体,经特殊工艺制成微生态制剂,用于养殖海水水体的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生态制剂能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污染指标氨氮和-./-0的含量,明显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显著减少养殖水体中存在的病原菌,重建水体微生态平衡。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病原菌;氨氮;-./-0

中图分类号:1,,文献标识码:2

由于目前环境污染的加重,尤其是水质污染的严重,使得水体有机负荷大大增加,以至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随着水产养殖的蓬勃发展,其绿色环保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微生态制剂具有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的特点。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运用优势菌群,经过鉴定、培养、干燥、分离等系列特殊加工制成的。投入微生态制剂的机理就是人为加强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强水体自净能力,能较快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

质,从而保持水体适宜34值和溶氧水平,

使水体处于良性循环中。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健康状态的营养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的生长和防病治病中,本研究通过对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水体进行水质测定及水中作菌群分析,旨在探讨养殖海水的净水作用,为水处理进一步开发利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实践依据。

!材料和方法

&)

研究场所和研究对象:养殖对象来自于大连湾海珍品养殖厂的红鳍东方鱼屯:规格(体长从&’5#+!67;

体重从&((85#(8)。实验期间各养殖池管理方法完全相同,仅实验池中按水体体积添加&"337所制微生态制剂,每,天添加一次。

!)

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微生态制剂来自于从养殖海水水体中分离到的正常微生物群体,由[9:((光合细菌)、9:*(苦草芽孢杆菌)、9:’(蜡样芽孢杆菌)、9:&&

(硝化细菌)]组成,活菌数为&*"亿;8。#)

菌群分析:施用活菌水质净化剂#"天后用平板涂布法作水中菌群分析将水样用无菌水稀释至&"$&、&"$!、&"$#,

分别采用!!&)<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6),伊红美兰培养基(<>?)加!@的氯化钠、弧菌培养基大致定性分离出9A&"菌种及其它异养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弧菌。

"结果与讨论

"+!微生态制剂对水质净化指标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取两个实验环境相同的饲养池,实验组微生态制剂投加量为#""337,结果见下图&、图!。

由实验结果知实验池氨氮较对照池低#"78;=,说明本微生态制剂对于海水养殖水体中的主要毒害物质氨氮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由于现在集约化养殖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增加使得水体有机负荷过大造成

水质恶化,各种病原菌泛滥,由图!知本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降低水中的有机物,

在实验进行至第&&天第!"卷第#期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BCDE!"FCE#!""#年’月9CG0HID CJ 4KLKM NH:OMOGOK CJ 206PMOK6OG0ID Q !!!!!!!!!!!!!!!!!!!!!!!!!!!!!!!!!!!!!!!!!!!!!!!!!!!!!!!!!!!!!6MKH6K IHR SK6PHCDC8A QK3E!""#

万方数据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8-29T15:04:14.8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作者:杜春雷 [导读] 微生态制剂又被称作生菌剂或者活菌制剂,主要用于补充畜禽消化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元素,促进动物体内消化道菌群的平衡性与协调性。通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升畜禽对饲料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机体的抗病能力,最终满足动物生产需求。现重点从多个层面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 (张家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微生态制剂又被称作生菌剂或者活菌制剂,主要用于补充畜禽消化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元素,促进动物体内消化道菌群的平衡性与协调性。通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升畜禽对饲料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机体的抗病能力,最终满足动物生产需求。现重点从多个层面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动物微生态制剂;畜牧业;应用 前言 饲料中抗生素的泛滥,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益无害。而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安全替代品,无疑为食品安全的进步添了动力。目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鸡、鸭、牛、羊以及水产养殖等各方面,作为一种物质增剂,这完全符合微生物生态原理,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其现状与前景。 一、动物微生态制剂简述 1.1简介 动物微生态制剂也叫活菌制剂,它是一种生物制品,常用于调节宿主的机体微生态平衡。动物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肠道内免疫细胞,以消灭有害微生物来为动物预防疾病,无毒害副作用,通常被当作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中的动物养殖有很大帮助,在畜牧业中也越来越体现出重要的作用。 1.2来源 微生态制剂里的有益菌种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从动物自身提取,如动物的肠壁,第二类途径是动物周围的生存环境,例如土壤和饲料等等。要能在畜牧业中进行作用,必须具备一些条件,首先是安全无副作用,具有很好的粘附作用,容易培养,活性较高等等,才能对动物的健康生长或免疫力的提高进行促进。 1.3分类 我国农业部1999年发布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按照菌种分类,可分为乳酸杆菌类(包括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芽胞杆菌类(包括蜡样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肠球菌类(包括尿链球菌、禽链球菌、乳链球菌、粪链球菌等)、酵母菌类(包括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等)、双歧杆菌和光合细菌等。这些菌种各有所用,例如乳酸菌有10多个属、100多个种。乳酸菌的杀菌能力使得它能够抑制微生物造成的腐烂,为动物补充营养,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增强动物免疫力。芽胞杆菌属性好氧,能消耗肠内的氧气,降低局部氧分子浓度,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繁殖。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2.1防止机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改善肠道内的环境 动物菌群和许多病原菌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毒物质,如胺、氨和细菌毒素。但是添加了微生态制剂后不仅能促进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质的产生。乳酸菌可产生有机酸和抗菌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肠道pH值,促进宿主生长发育,保持健康。 2.2产生有益物质起补充营养的作用 益生菌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后,体内代谢能产生多种氨基酸,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有用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以作为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吸收,也可以促进钙向动物体内的增加,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2.3增强动物免疫能力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是一种良好的免疫激活剂,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增强动物的抗病性,能及时杀灭病原菌侵入体内,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畜牧业中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分析 3.1应用到养禽行业上 在集约化养殖家禽中,由于过大的饲养密度、较差的卫生情况和换料情况等会降低家禽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根据相关实验可知,微生态菌群对家禽的肠道具有调节作用,没有饲喂微生态制剂的家禽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要远远少于喂养组,但是其大肠中菌群数则多于喂养组。微生态制剂能够将雏鸡利用饲料率大大提高,将其成本和鸡的发病率降低,将使用抗生素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家禽产品与绿色安全的要求是符合的。将微生态制剂饲喂给家禽,没有饲喂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法氏囊指数等都低于饲喂组的。另外将益生素添加到蛋鸡的日粮中,可以将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提高,同时还可以将粪中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大大减少。 3.2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上的应用 母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母猪的产奶量,增强免疫力,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大大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育肥猪的饲料里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增强食欲,明显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加快了生猪出栏时间,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在公猪饲料中添加微生物益生菌可提高公猪精子活力,提高母猪受精率,能显著提高公猪的生产性能。 3.3应用到反刍动物养殖上 将微生态制剂喂养给奶牛,对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能够将奶牛消化养分的速度加快,使奶牛瘤胃后营养素的流量增加,使其免疫能力加强。(1)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疗作用。奶牛乳房炎不但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好,同时很好地解决了牛奶中

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5-18T15:23:01.3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作者:陈清刘少敏吴香兰 [导读]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采用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制备,可调整微生态的平衡,防治疾病。 (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微生态疗法指的是通过采用微生态制剂,帮助生理性有益菌进行生长发育,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重新建立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微生态制剂的主体主要包括肠道菌群中的生理性细菌,例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可用于防治新生儿疾病,例如早产儿喂养困难、新生儿黄疸、婴幼儿腹泻以及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治疗等。 【关键词】医师在线;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采用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制备,可调整微生态的平衡,防治疾病。大量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微生态制剂可治疗多种疾病。目前,我国的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发展迅速较快,菌种和制剂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加,临床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疗效具有一定的菌属特异性,国外采用的产品疗效证据和国内应用的微生态制剂不一致,本次研究就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的论述,总结如下: 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其特点 1.1概念 微生态制剂指的是人或者动物的正常优势细菌群研制成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和酪酸菌);兼性厌氧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粪链球菌);需氧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1]。 1.2微生态制剂的自身特点 1.2.1丽珠肠乐 丽珠肠乐是一种单一双歧杆菌成份的活菌制剂。患者口服后,双歧杆菌和肠道厌氧菌占据肠粘膜表面,构成一种生物学屏障,形成一定的定植抗力,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进行定植入侵。双歧杆菌可通过发酵葡萄糖产生大量的醋酸和乳酸,使患者的肠道PH值和Eh逐渐的降低,抑制患者的比分致病性细菌,另外,还可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患者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复杂多糖,阻止患者的肠道内潜在致病菌和毒素[2]。 1.2.2促菌生 促菌生主要是需氧蜡样芽孢杆菌制成的活菌制剂,因为需氧蜡样芽孢杆菌在患者的肠内停留时间大约为8d ,口服后患者不容易被胃酸破坏,进入患者的肠道后能够消耗一定量的氧气,造成厌氧的环境,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胃肠内的氧化还原电势,促进患者的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生长,与有害菌争夺一定量的营养,抑制其它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长,使得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功能能够恢复。缺氧环境不利于自身的生长,不会在患者的肠内长期的停留。 1.2.3妈咪爱 妈咪爱属于复方乳酸菌营养剂,具有活的粪链球菌、枯草杆菌以及Vit C、 Vit B12 、烟酸酰胺、乳酸钙以及氧化锌等,可直接调整菌群的失调,控制患者的病原菌数量,恢复患者的微生态平衡,患者口服妈咪爱之后,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在肠道内可发生定居并且繁殖。枯草杆菌可分泌促进一定量的消化酶,分解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促进患者的消化功能,粪链球菌分泌细菌素以及促肠活动素,抑制患者肠道内有害菌生长和繁殖。另外,活菌制剂中具有大量的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锌、钙, 可产生一定量的β-葡萄糖醛酸酶,使得患者的结合胆红素还原成为尿胆原排出体外。因此,妈咪爱可对母乳性黄疸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有明显的退黄作用[3]。 2.2.4 培菲康和普乐拜尔 培菲康是一种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以及双歧杆菌三种肠道固有菌的复方制剂,患者口服后可重建宿主的肠道菌群间的微生态平衡,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调。发挥一定的生物屏障作用,清除患者肠内的有毒物质,防止外来菌的不断入侵,可诱导局部肠粘膜和T 淋巴细胞亚群致敏和激活,在患者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抗原后的活化过程起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另外,可分泌的促肠活动素,促进患者的肠道运动,分解转化和吸收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促进患者无机盐、矿物质吸收和利用。普乐拜尔主要是在上述三种活菌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蜡样芽孢杆菌,因为蜡样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菌,进入患者的肠道后可大量的生长和繁殖,和需氧菌以及兼性厌氧菌等致病菌进行争夺营养,抑制生长和繁殖,消耗患者肠道内的氧气创造厌氧环,促进三种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 进一步的调节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4]。 2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2.1腹泻病的防治 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大多数的腹泻患者存在一定的肠道菌群紊乱,采用益生菌制剂可有效防治各种腹泻病。益生剂,例如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以及博拉德酵母菌可对急性腹泻病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的病程,降低患者的腹泻的严重程度。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目前临床上儿童多发的急性腹泻症,肠道中的正常厌氧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具有明显减少,数量减少程度和临床症状的轻重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多种益生菌可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确切的疗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的水样泻具有明显的效果[5]。 2.2乳糖不耐受 食物中的乳糖不能被有效的分解,会引起患者发生渗透性腹泻以及肠鸣、腹胀以及腹痛等,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含有一定量的β-半乳糖苷酶,可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减少乳糖不耐受患者的各种症状。 2.3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 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新生儿及婴儿肠绞痛以及儿童功能性腹痛等,益生菌制剂可补充肠道生理菌、发酵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产生乳酸以及醋酸,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患者的胃肠正常生理功能,显著减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临床症状[6]。 2.4肝脏疾病 大量的临床研究说明,患有肝病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严重肝脏疾病患者,例如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以及急性肝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随着“无抗养殖”时代的来临,微生态制剂由于具有功能多、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使其成为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目前,在水产和畜禽养殖领域,大华农公司也相继研制了相关微生态制剂产品,如在水产养殖上用来调水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在畜禽养殖上用的饲料添加剂益菌宝、益康素。本文将对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优势种群作用。正常微生物与动物和环境之间所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物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了优势种群,则原微生态平衡失调,原有优势种群发生更替。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其中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如该优势种群发生更替,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显著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抑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繁殖,恢复微生态平衡,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逐渐增加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保持原有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夺氧作用。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为厌氧菌,若氧气含量升高,则引起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大量繁殖,不利于维持微生态平衡。大量研究表明,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生物拮抗作用。动物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拮抗作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同病原微生物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并将其驱除定植地点,从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乳酸杆菌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之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快,免疫系统的成熟度快而早,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使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益生菌能够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及抗菌物质。有益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进入肠道后产生乳酸,芽孢杆菌进入动物肠道能够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对新生畜禽是有益的。某些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伊短菌素等,可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 合成酶类及营养物质。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达8%以上。促进生长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生长。 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改善机体环境。当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时,肠杆菌比例增高,分解蛋白质产生氨、胺、细菌毒素等有毒物质。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抑制病原菌,从而恢复微生态平衡。某些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可产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类,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氨、吲哚等有害气体浓度,改善机体内的环境。

微生态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作用机理与运用

微生态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作用机理与运用 随着水产业养殖的发展,鱼虾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运用越来越广,各种药物促长剂、化学促长剂和其余抗生素类添加剂应运而生。某些药物在增进生长、提高饵料利用率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一些难以抑制的弊病。首先是损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升高,抗药性的产生以及抗生素含量的蓄积,造成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利用不含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并增进动植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微生态制剂,生产出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已成为饲料工业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大批的研究结果表明,鱼类摄取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使鱼类肠道内菌群发生变革(即有害菌受到抑制,有益菌群增加),还能够刺激肠道起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和吞噬细胞的活性,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 黄永春等在研究中表明(1):(1)EM中的各种有效微生物不仅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具备品种众多的氨基酸组成,还有丰盛的维生素等,从而改良了原有饲料品格,提高了营养成份;(2)随饲料进入鱼体内的EM改良机体的微生态环境,增进鱼类的摄食、消化和吸收,使鱼类表现出较佳的生理情况?血液指标显然改良、耗氧率下降,从而具备较高的抗逆性(如抗病、抗

低氧等),并具备较快的生长速度。另外,耗氧率的下降,不仅提高了鱼类对环境的适应力,而且有利于能量的同化和合理利用,从而达到促长目标。 正是因为微生态制剂的这些优质特点,使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在养殖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美国FDA赞成用作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已有43种,我国农业部1999年6月宣布了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产阮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孢菌等12种为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此外,国内外延续有运用新菌种的报道,如环状芽孢杆菌、顽强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丁酸梭菌、芽孢乳杆菌、噬菌蛭弧菌等(2)。 微生态制剂的添加程度并非越多越好,当饵料中乳酸杆菌浓度超过2×l07个菌落/kg饲料时,对大菱鲆的生长反而不利(3)。 1鱼类发病的起因 鱼类是微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员,其遗传因子、免疫情况、生理功能和健康情况等是抗病的基础因子,对内外环境中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有着一定的恳求和影响,对于生态环境的各类因素也有一个特定的需求,这些内外因子与鱼类维持和谐一致而形成具备相对巩固的动态平衡,使养殖鱼类处于健康的生长情况。当鱼处于健康情况时,在其内外环境中存在着一个相对巩固的微生物优势种群,如淡水鱼的体表和粘液上,由假单胞

微生态制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新一代环保型饲料,经有关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宁夏等地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的主要成分是乳酸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是从肥沃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经培育、扩繁而制成,它可以作为猪、鸡、牛、鸭及鱼、虾等养殖业的辅助饲料使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基本作用原理:动物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内有上百种、数百亿的细菌形成肠内菌丛,它与动物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肠内菌丛在发挥各种营养生理学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病原菌增殖等防御感染的作用。家畜的大肠菌症、沙门氏菌症以及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发生都与肠内菌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使肠内菌丛的平衡保持正常对维护动物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它与畜禽生产中的各项指标的提高和改善有密切关系。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取代或平衡动物生态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菌系的微生物制品。狭义上讲,它是一种能激发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同时抵制有害菌系生长的微生物制品。 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作为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后,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投入菌种的代谢物中和肠内毒素,抑制了其它有害菌丛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宿主体内形成了正常微生物菌群,为宿主合成主要的维生素,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的入侵。 微生物进入一个微生态系统(畜禽体内)后,能否在那里定

居,生长繁殖并成为正常菌群而形成一个由微生物、宿主、环境三者之间呈生态平衡的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这要看做生物和宿主双方是否具备定植条件。一般来说,畜禽在幼年时期最容易接受外来有益微生物的影响,加速体内正常种群的建立,有利于有机体的生长和抗病能力的提高。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从幼雏鸡开始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料时,其效果最好,其原因也即在此。因此,在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时应掌握好使用时间,例如猪应在产前就对母猪使用,鸡最好在育雏时即使用。 微生态制剂应用最早见于日本,50年代就有“表飞鸣”、“乳酶生”,其成分是粪链球菌,用于治疗肠道疾病。以后相继在畜禽方面开始应用,美国从70年代开始使用饲用微生物。我国对益生菌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但应用则是近几年的事。相对起点高,发展快,以研究乳酸杆菌、芽孢杆菌为主。近年来,在家禽养殖业中,动物微生态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以及对动物营养、农作物生长和环境改善所起的显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效果显著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养殖业者的首肯。 1、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动物微生态制剂(Animal microecologial Ageent AMEA),又称活菌剂、生菌剂,是以动物体内正常菌群为主体的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其商品名称则主要有:生物兽药、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生菌素、益生素、生物发酵剂、生物净化剂、合生素等。1989

西药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1.地西泮耐受特点:抗催眠产生快,焦虑慢。 2.苯巴比妥中毒,加速排泄药:碳酸氢钠 3.巴比妥急性中毒致死原因:深度呼吸抑制 4.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来普隆 5.偶尔失眠:唑吡坦 6.早醒、夜醒:氟西泮、夸西泮 7.老人,小孩催眠:水合氯醛 8.自主神经紊乱导致失眠:谷维素 9.紧张,恐惧引起的失眠:氯美扎酮 10.对所有癫痫都起效:丙戊酸钠 11.癫痫大发作:苯妥英钠 12.癫痫小发作:乙琥胺 13.精神运动发作,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 14.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15.抗癫痫药有肝毒性:丙戊酸钠 16.地西泮不良反应:嗜睡,共济失调,耐药,依赖 17.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头晕,共济失调,血小板,粒细胞减少 18.抗癫痫药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是:地西泮 19.诱发癫痫发作的药:利培酮 20.抑制5-T H的抗抑郁药:舍曲林 21.抑制HE的抗抑郁药:马普替林 22.抑制5-T H及HE的抗抑郁药:度洛西汀 23.抑制5-T H能及HE能的抗抑郁药:米氮平 24.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NE,5H T,DA:吗氯贝胺 25.吗啡急性中毒致死原因:呼吸抑制 26.吗啡镇痛适用于:急性锐痛 27.吗啡适用于各种剧痛,不包括:颅脑外伤剧痛 28.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的原因:延迟产程 29.镇痛药可用于剧烈干咳:可待因 30.哌替啶代替吗啡用于剧痛原因:依赖性弱 31.吗啡解救药:纳洛酮 32.吗啡戒毒代替品,成瘾性低:美沙酮 33.镇痛比吗啡强,也成瘾:芬太尼 34.镇痛是吗啡1/10,成瘾弱:哌替啶 35.适用于分娩止痛的药:哌替啶 36.脑功能改善药:×西坦、多奈哌齐、石杉碱甲、利斯的明、胞磷胆碱、艾地苯醌、银杏叶提取物。 37.有心梗,脑梗避免使用:选择性CO X-2抑制剂 38.对CO X-2抑制比CO X-1作用强:美洛昔康 39.儿童感冒发热首选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40.儿童病毒发热用药引起肝损伤:阿司匹林 41.禁用于儿童发热的CO X-2的退热药:尼美舒利

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分析

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分析 陈雪梅(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汕尾5166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其与抗菌药物合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8月份、10月份、11月份门诊处方7234张,其中应用微生态制剂处方289张;分析微生态制剂使用情况,与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之间的联用情况,就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含微生态制剂处方占被抽取处方数的3.99%,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片、乳酶生使用率最高,占62.99%;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联用率为29.06%。结论:我院在微生态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合理现象,应该引起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合理性 Probiotic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Chen Xue Mei(Shanwei Yi Hui Foundation Hospital,Shanwei 516600) Abstrtact:Objective: To learn probiotics in our hospital and its situation with antibacterial drugs combined. Methods: 7234 prescriptions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09, October, November, of which 289 applications prescriptions used probiotics; to analyse their medication reasonableness of antibiotics and probiotics coupled.Results: Prescription containing probiotics are extracted total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of 3.99%, of which quadru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films, Clostridium butyricum film and Lactasin were used in the highest rates, accounting for 62.99%; 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s rate of 29.06%. Conclusions: in the course of using probiotics in our hospital, there are some potential anomaly that should lead to a common concern of physicians and pharmacists. Keywords: Probiotics; Antibiotics; Combined; Rationality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1]。由于其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无论在婴儿,老人还是新生儿都可以预防和治疗腹泻、便秘等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近些年来,微生态制剂由于它突出的药理作用,在儿科广泛调节肠道菌群失调,预防及治疗慢性腹泻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便秘、肝脏疾病等。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处方存在着配伍不当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该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使其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2]。其中,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现象尤为突出。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我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2009年8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门诊处方中抽取7234张,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有289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有84张。

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嗜温、好氧、产芽孢的杆状细菌,该菌在自然界中广 泛存在,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能产生多种抗菌素和酶,具有广谱抗 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 一、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1、生物耗氧 2、产酶产酸 3、产生抗菌物质 二、枯草芽孢杆的作用 1、动物饲料添加剂 (1)枯草芽孢杆菌为需氧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进入动物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游离氧,降低了肠内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势,改善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保持肠道微生态系 统的稳衡,同时使肠道中原本存在的需氧菌肠杆菌等的生长因缺氧受到抑制, 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减少胃肠道疾病发生几率。 (2)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是其产生多种消化酶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点上枯草芽孢杆菌显得尤为突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酶、 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同时还具有降解饲料中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酶,如果胶、 葡聚糖、纤维素等酶,其中很多是动物本身不具有的酶。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 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促生长因 子等,参与动物机体新陈代谢,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3)枯草芽孢杆菌能促进动物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处于高度的“免疫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发育加快,免疫系统成熟快而早,T、B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动物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 (4)拮抗致病微生物,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的数量,使机体内的有益菌增加而潜在 的致病菌减少,因而排泄物、分泌物中的有益菌数量增多,致病性微生物减少,从而净化了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2、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1)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和抗菌物质,使池底积累的大量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硫化氢等),使之先分 解为小分子(多肽、高级脂肪酸等),后分解为更小分子的有机物(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单糖、环烃等),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有效降低了水中的COD、BOD,使水体中的氨基氮(NH3-N)、亚硝基氮(NO2-N)和硫化物浓 度降低,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 (2)能为以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繁殖。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内底栖水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

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在养猪生产中要大力提倡在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可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新型抗菌药物及细胞因子制剂等,既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又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能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这是养殖业今后的用药方向。本文向养猪户介绍了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一、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出大量的有机酸、溶菌酸及过氧乙酸等,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多种氨基酸、合成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给动物增添营养物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宿主代谢,克服腐败过程,分解与转化有害物质,保障动物健康的生理状态;能刺激肠道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数量,诱导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动物机体免疫力与抗病力。 二、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 好氧的芽孢杆菌可消耗肠内氧气,使局部氧分子浓度下降,抑制有害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繁殖,其代谢中产生的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对有害菌也有强大的杀伤能力;抑制腐败菌生长,进而减少氨、胺有害物质的产生;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B 族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及各种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给动物提供营养,帮助消化食物,大幅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能分解纤维二糖,为动物提供营养;并改善免疫力与抗病力等。 三、肠球菌类(粪链球菌、尿链球菌、禽链球菌、鸟链球菌、乳链球菌等) 能产生乙酸、甲酸,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维持肠道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调节菌群平衡;还能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多种维生素。 四、酵母菌类(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

药品小常识

药品小常识 每个有孩子的家庭肯定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家庭常备药箱。关于小儿常备药的使用很多家长还不是特别了解。 药物半衰期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例如一个药物的半衰期(一般用t1/2表示)为6小时,那么过了6小时血药物浓度为最高值的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血中浓度仅为最高浓度的1/8。 药物的半衰期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的速度,表示了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它是决定给药剂量、次数的主要依据,半衰期长的药物说明它在体内消除慢,给药的间隔时间就长;反之亦然。消除快的药物,如给药间隔时间太长,血药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消除慢的药物,如用药过于频敏,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通常由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称组成,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中的“美林”是商品名称,“布洛芬混悬滴剂”是通用名称。 同一商品名的药品可能有多样剂型,如“美林”有“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和“美林-布洛

芬混悬液”,他们的成份都是布洛芬。滴剂适合6月龄以上婴儿,混悬液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 同一通用名称的药品可能有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品牌,如相同成份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有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必理通”,也有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南极雪”。注意:用药前一定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不可过量用药,错过服药时间不可两顿的量并一顿吃,避免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功效类似的药,尽量使用成份单一的药。感冒药跟退烧药不能同时吃,因为感冒药通常含有退烧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看懂说明书上“慎用”“忌用”“禁用” “慎用”提醒服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但并非绝对不能使用。在服药后,要留心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要立即停药和(或)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表示不适宜或者应避免使用。说明可导致的不良反应较为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会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禁用”这是最为严重的警告,不良反应很明确,不良后果很严重,应禁止使用。 当然,在临床上,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会反复权衡利弊,万分谨慎地超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但作为患者千万不要自行超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 儿童的药物剂型选择 儿科常用的药物剂型有:糖浆剂、干糖浆散剂、栓剂、滴耳剂、滴眼剂和眼膏、皮肤涂剂等。在给儿童用药的这个问题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医生和家长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美国人很规矩,日本人很严谨,法国人很重视药物的口感和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口服药物的剂型选

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肠道微生态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功能关系密切,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中的使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国内外现无针对老年人肠道微生态制剂使用的规范化指南与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老年科、消化科、微生态学等专家,制定本共识,进一步规范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及相关性疾病中的使用。本文仅就共识的推荐意见进行阐述。 肠道微生态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功能关系密切,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中的使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国内外现无针对老年人肠道微生态制剂使用的规范化指南与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老年科、消化科、微生态学等专家,制定本共识,进一步规范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及相关性疾病中的使用。本文仅就共识的推荐意见进行阐述。 一、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1炎症性肠病: 推荐意见:炎症性肠病患者可在美沙拉嗪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 mg,3次/d,疗程4~8周)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500 mg,3次/d,疗程≥4周)。 2肠易激综合征:

推荐意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可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 mg,3次/d,疗程4~8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5 g,3次/d,疗程4~8周)作为辅助用药。也可尝试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等益生菌制剂。 3急性感染性腹泻: 推荐意见:老年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采用抗菌药物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1260 mg,3次/d),症状控制后益生菌继续服用1~2周。 4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推荐意见: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d,服用至症状控制后2周)。 5慢性便秘: 推荐意见:老年便秘患者可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1~2 g,

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及其在畜禽健康发展的作用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2011届大专毕业论文 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及其在畜禽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姓名:戴宏阳 所在系(部):动物药学院 所学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指导老师:周芳 论文完成时间: 2011 年 6 月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及其在畜禽健康发展的作用

戴宏阳 【摘要】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发展特点分类和研制的理论依据,简单的叙述了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畜禽健康发展肠道有益菌 1 微生态制剂的概述 1.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1]。 1.2微生态制剂的发展 自从1977年联邦德国的Voeker Busch博士首先提出“微生态学”这一术语以来,微生态学在生命科学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微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从本世纪初梅切尼科夫在欧洲提倡饮用酸牛奶可健康长寿以来,微生态制剂亦从此而风行于世界各地。70年代德国Volkor rusch 在赫尔本建立了微生态学研究所,并从事对双歧杆菌、乳杆菌、

大肠杆菌等活菌作生态疗法的研究与应用。日本微生态制剂发展较快,80年代初已有26种微生态制品用于医疗和保健。其他各国亦多种微生态制品投放市场,而且数量和品种亦在不断扩大。我国最早使用微生态制剂乳酶生来治疗肠道疾患。80年代初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首先研制成功促菌生(蜡杆芽胞杆菌)以来,事后各种活菌微生态制剂相继研制成功。并陆续投放市场,这些微生态制剂一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并以惊人的速度、良好的效果被更多人群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制剂能纠正微生态失调,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病辅治、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主要作用,对构建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微生态制剂的显著特点[2] ○1由从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有益微生物中所筛选出来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所组成,对人,动物无害而且有益,有较强的作用功能。 ○2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功能作用是组成微生态制剂的所有活的有益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功能主体是活的有益菌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添加剂的根本所在。 1.4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根据微生态制剂的性质,目前国际上已将其分成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 益生菌又称益生素,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和动物)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目前应用于动物的益生

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有10多个属、100多个种。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出大量的有机酸,溶菌酸及过氧乙酸等,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VB1、VB2、VB6、VB12、VC),给动物增添营养物质,帮助食物的消化及吸收,促进宿主代谢,g服腐败过程,分解与转化有害物质,保障动物正常健康的生理状态;能刺激肠道的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的数量,诱导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 2.芽胞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好氧的芽胞杆菌可消耗肠内的氧气,使局部氧分子浓度下降,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繁殖,其代谢中产生的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对有害菌也有强大的杀伤能力;抑制腐败菌生长,进而减少氨、胺有害物质的产生;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B族,促生长因子及各种 糖,为动物提供营养;并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等。 3.肠球菌类(粪链球菌,尿链球菌、禽链球菌、鸟链球菌、乳链球菌等)。能产生乙酸、甲酸、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维持肠道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调节菌群平衡;还能产生VB1、VB2、

VB6、VB12、VC 等多种维生素。 4.酵母菌类(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目前已知的酵母菌有500多种,酵母菌与真菌、细菌等互生、共生培养,其代谢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是动物的有效养分;还能产生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物质,有利于乳酸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提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还可产生VB1、VB2、VB6、VB12、VC 、氨基酸及多种酶类。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可作为动物饲料的调节剂、粗饲料的发酵剂、营养剂及治疗剂使用,可部分取代抗生素的应用。 5.双歧杆菌。目前已知双歧杆菌属中有30多个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双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假双歧杆菌等 6.光合细菌类。光合细菌在代谢中能产生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被动物利用后,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对饲料的转化利用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可净化水体、净化饲养环境,通过太阳能或紫外线做能源,利用有机物和有害气体为基质,净化水质与土质。因为光合菌能直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氨态氮和硫化氢,通过反硝化作用除去水中的亚硝酸铵,还能分解池塘里的残饵和粪便等。光合细菌在水中繁殖释放出酵素,能抑制病原菌生长。

2019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9肠道微生态制剂老年人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肠道微生态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功能关系密切,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中的使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国内外现无针对老年人肠道微生态制剂使用的规范化指南与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老年科、消化科、微生态学等专家,制定本共识,进一步规范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及相关性疾病中的使用。本文仅就共识的推荐意见进行阐述。 肠道微生态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功能关系密切,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中的使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国内外现无针对老年人肠道微生态制剂使用的规范化指南与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老年科、消化科、微生态学等专家,制定本共识,进一步规范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老年人及相关性疾病中的使用。本文仅就共识的推荐意见进行阐述。 一、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1炎症性肠病: 推荐意见:炎症性肠病患者可在美沙拉嗪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

菌(420 mg,3次/d,疗程4~8周)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500 mg,3次/d,疗程≥4周)。 2肠易激综合征: 推荐意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可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 mg,3次/d,疗程4~8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5 g,3次/d,疗程4~8周)作为辅助用药。也可尝试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等益生菌制剂。 3急性感染性腹泻: 推荐意见:老年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采用抗菌药物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1260 mg,3次/d),症状控制后益生菌继续服用1~2周。 4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推荐意见: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枯草杆

肠道微生态制剂市场研究报告

肠道微生态制剂市场研究报告 来源:中国数字医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614555722.html,浏览次数:36日期:2012-06-08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报告说明(请详细阅读): 一、本报告撰写来源于两套数据库: 一套数据库侧重于零售药店,来源于10个地区、1200多家药店的销售数据。十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福建、新疆、河南、湖北、江苏、重庆。 另一套数据库来源于16个重点地区、500家多抽样医院的销售数据,16个重点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长沙、郑州、石家庄、沈阳、哈尔滨、济南、南京、杭州、西安。 二、本报告将医院和零售两套数据结合起来对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分析,其中对于产品全国销售额的计算是依靠医院进货价和批发商的批发价格进行计算的; 比如妈咪爱,按照医院和药店的进货价计算,2007年销售额在2.8亿元左右。若按照厂商的出厂价计算,则2007年销售额应该在2.3亿元左右,若按照医院和要点的零售价格计算,则妈咪爱2007年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三、报告中对产品的地区销售分析以原始抽样数据为主(相关的图表下方均有说明),其中零售市场和医院市场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不同渠道,因此两套抽样数据之间的对比没有意义(如妈咪爱在北京医院市场监测数据和零售市场检测数据之间的对比没有意义)。 报告正文: 1 肠道微生态制剂市场概述 1.1 肠道微生态制剂产品介绍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Volker 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科学,是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 modulator)是由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分成三大类: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合生素。1989年Fuller把益生菌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1994年在德国召开的会议上对益生菌的定义作了再次修订:“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他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我国1996年公布了6种菌,即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岐杆菌、酵母菌、DM423腊样芽胞杆菌、SA38腊样芽孢杆菌等可用于动物微生态调节剂。微生态制剂临床上可用于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止泻和防止便秘)、抑菌或杀菌作用(细菌素)、护肝(内毒素)、降压、调脂(甲羟戊二酸单酰辅酶A)、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 本报告中所述的微生态调节剂重点分析益生菌类,包括下列产品: 复合菌株制剂:贝飞达、金双歧、美常安、妈咪爱; 其它产品为单菌株制剂。 就菌种选择上,主要有: 含双歧杆菌制剂:贝飞达、金双歧、丽珠肠乐、培菲康; 含方乳酸菌制剂:贝飞达、金双歧、乳酸菌素; 含蜡样芽胞杆菌制剂:肠复康 含枯草杆菌制剂:美常安、天悦婷、妈咪爱 含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整肠生 本报告所述微生态调节剂的适应症均为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其中妈咪爱主要用于小儿腹泻的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