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说课稿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说课稿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0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开篇,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4)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2)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3)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教材重点与难点

(1)重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正确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难点: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B、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依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第一次战争是在1842年就已结束,由于时间相隔较远的原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继续关系,所以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法:增加课堂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启发式提问法:通过设置争议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猜想,引入课题)

如果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就像这个腐烂了的苹果,那同学们你能想到它衰败的原因有哪些吗?而这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本课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评、析、练来突破)详见课件。

3、小结:结合板书设计,让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4、课后练习

四板书设计: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背景:1、西方强大(根本原因)

2、中国落后(提供条件)

3、虎门硝烟(直接原因)

(二)过程:1840年开始;1842年结束

(三)结果:中英《南京条件》

1、内容:开通商口岸

2、割地

3、协定关税

4、领事裁判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

(四)影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五)战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二)经过:1856 开始;1860攻占北京,战争结束

(三)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影响:清政府权利结构变化

洋务运动兴起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0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开篇,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4)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2)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3)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教材重点与难点 (1)重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正确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难点: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B、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人教版2019统编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教学目标(一)学习鸦片战争前19世纪英国与中国的对比,明确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封 建落后的中国无法抗衡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 (二)通过分析19世纪英国与中国,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期世界的变化,在世界中看中国,分析中外共时性问题。 (三)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了解多种历史的呈现方式,并根据史料印证历史结论。 (四)引导学生读懂图片、文献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问题,形成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六)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的因应,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培养学生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反应,引导学生认 识到要用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文明,向其他文明学习、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二)难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与中 国 归纳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对外扩张,掠 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原料和商品市场。 2、主要原因: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 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 片。 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中国西方 政治君主专制,日益腐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小农经济,科技落后工业革命,生产力发达 军事武备落后,军队废弛船坚炮利 外交闭关锁国,愚昧无知世界霸权,殖民扩张 综合社会矛盾,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学习鸦片战争 爆发的原因。 在分析过程中 对比中国与西 方国家的情 况,培养学生 分析中外共时 性问题的能力 ——历史时空 观。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案 【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本节内容】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三、开眼看世界 【知识梳理】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世界: 不断发展,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中国: 依旧顽固,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导火线: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收缴的走私鸦片,英国决定对华发动战争。 (2)过程: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战争以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而结束。 (3)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起因:,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2)进程:1856年,对中国发动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类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进攻大沽炮合→1860年,英、法联军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4)影响:中国的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三、开眼看世界 1. :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两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等书稿。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一书,该书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的思想。 3.徐继畬:撰成《》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课堂探究】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意』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能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政治 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代表着主权逐步丧失,是社会退步的表现,但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半封建化开始打破落后的封建制度,是进步的表现。 【巩固练习】(选择题每题2分) 1.(2019四川成都高一联考)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维护鸦片贸易说”“文化冲突说”“商业贸易说”“侵略战争说”。其中,多数人最有可能支持的是() A.维护鸦片贸易说 B.文化冲突说 C.商业贸易说 D.侵略战争说 2.(2019河南新乡高一期中检测)《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B.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D.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 3.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主要战役中的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由此可知()

华师大版八上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word教案

课题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联 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 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 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 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 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 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屈辱史与战争史,也是中国的抗争史与探索史,从1840年到1949年,109年的历史,中国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也进行了六次不同阶级的抗争。屈辱的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 【讲授新课】 一、历史发展顺序 虎门销烟——抢占珠江口——南京下关——《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修 (1839)——()——()——()———(1843)————(1844)——(1856)约”——占领广州——占领天津——《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1856)——(1858)———(1858)———(1860)————(1860)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 1.背景: 1)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2)古老不变的中华帝国,仍沉睡在“天朝、闭关”的迷梦中,清王朝此时已呈现出衰败的景象,必然成为英国掠夺的目标。 3)英国用可耻的鸦片走私来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却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 概括:清政府愚昧无知,腐朽没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急于扩大原料产地与市场。。 2.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改变中英贸易出超的局面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 ③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④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的措施——虎门销烟 4)对林则徐禁烟运动的评价: 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举动,它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5)结果:英国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3.过程 1)时间:—— 2)路线:广东珠江口——天津白河口——南京 4.结果:中国战败,英国胜利 5.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6.影响: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二)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二)【内容标准】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 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识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⑶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受到后人的崇敬。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教学要点】 重点: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难点:火烧圆明园。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利益,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能力培养 (1)归纳分析: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陈述表达: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描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及关天培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 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3)对《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工具:课件《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导入:设问: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28幅浮雕,第一幅就是“鸦片战争”,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入。 一、虎门销烟 1、假设:没有发生虎门销烟事件,鸦片战争是否会爆发?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4分钟。启发学生从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英国)国内形势、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目的、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出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三方面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爆发的必然性。)答案:会 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古老不变的中华帝国,仍沉睡在“天朝、闭关”的迷梦中,清王朝此时已呈现出衰败的景象,必然成为英国掠夺的目标。 英国用可耻的鸦片走私来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却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 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要英国的侵略行为受到抵御,英国同样会寻找其他理由发动战争。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林则徐?(结合练习册第2页第8题当堂完成) 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举动,它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二、南京条约 1、结合flash《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补充关天培可歌可泣的反抗侵略的事迹。 2、适当说明清政府兵败的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农业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等。引导学生了解,要避免战争唯有自强,增强综合国力,赶超世界先进潮流。 3、说明在侵略者炮火的威逼下,清政府俯首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由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