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的冲突。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四、人与社会和谐。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政治和谐。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于“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于孟子所说的以民为本。其二,经济和谐。儒家对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即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儒家尤其反对“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其三,文化和谐。发扬中国文化的一统多元性。一统性在于中国需要一个能兼容并蓄的主导意识形态,多元性在于各种思想能在此基础上相互揉合。从先秦诸子百家始,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至清代朴学,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各种学派与民间信仰交流激荡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正是“和而不同”内在精神的体现。

五、世界的和谐。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大同”。《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儒家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以文德感化外邦,诚所谓“仁者无敌”。儒家主张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家各派都有自己向往的和谐社会模式。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墨家以“爱无差等”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法家以“富国强兵”为梦想,倡法治,图实效;佛教以“善地净土”为梦想,强调同体共生、乐善好施。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比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早了两千年。《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经数千年来各种思想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和谐共生理想,已成为以“和”为核心,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的一套哲学伦理体系。

农耕文明时期古人的和谐社会观,虽然有着历史局限,但“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伟大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而不懈奋斗。当社会主义思潮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人们把社会主义比作是中国的“大同思想”。汤因比曾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性,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时候,仍有重要价值。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摘要: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生存资料,进而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觉得其自身似乎可以驾驭自然时,自然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人的关系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延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我们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在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总是要不断地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适合于人类目的的改造,而人类的“目的”说到底是对自然向其所能提供的物质的占有及人与人之间对物质占有量的攀比,为了达到目的,人们不惜牺牲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状态,甚至是违背自然规律。我们不要忘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人是不可能超越自然、背离自然规律而存在的,否则将遭到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理想和最高阶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想达到这样的和谐状态,唯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成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析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 专业:09 社会工作班级:(2)班学号:1311209047 姓名:陈开富文章摘要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国过去发展社会福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也为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在中国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篇论文简略的概述了社会福利在传统中国以及现代的发展,并从过去和现在发现一些社会福利发展的弊端、不足之处,同时找出相对应解决措施。从社会福利的前世今生分析,更好、更全面的为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传统福利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正文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英文写作“Social Welfare”,是国家或社会为其成员提供某些物质或服务,以期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其目标是“抵消市场出于种种原因给那些难以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处理人们在一生中遇到的如生病、残疾、失业以及年老等危机的方法。 国际上,社会福利的体系分成两大部分; 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它包括 a:社会救助体系 b:社会保险体系 2、其他的社会福利体系; a: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的设施和服务)b: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公益性和便民性) c;职业福利(劳动安全及保证劳动力的持续使用)

d:公司的集体福利(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e: 国际社会的捐助(教育、医疗、环保、救灾等) 在中国,与国际化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中国的社会福利覆盖面有限,社会福利制度尚不成熟。 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国家的福利问题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它可以从一个缩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福利社会的发展和变更,对于一国制定和改善的福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分析: 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时期,从1956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们建立起的是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阶段为包产到户与生产扶贫时期,从1978年到1992年。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原有公社体制中包含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被废除了;公积金、公益金也逐步减少;五保户费用的承担变得日益困难;合作医疗制度日益荒废;农村公共养老制度基本回归到家庭赡养为主的历史传统。在城市,效率主导型的国企改革砸烂了工人的铁饭碗,城市就业制度逐步放开,无保险体系的农民工制度开始兴起。 第三阶段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从1992年到2001年。市场经济全面推开后,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改革。但当时所有救济制度的试验都由地方承担费用,覆盖人口相当少。 第四阶段为普及城乡最低保障时期,从2001年到2008年。从2001年9月开始的全面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行动,要求社会救济要变阳光雨露型为社会责任型,全面普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阶段为普惠型教育福利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时期,从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义务教育开始免费,大学教育开始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同时也完善了医疗、劳动者权益、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保障等方面。 社会福利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经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一个过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没完整,还未成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各项制度安排的融资机制远未合理定型。 三、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六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全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所作出的理论阐述和决策部署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充分的现实依据。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首先应全面理解、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六中全会精神上来。 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属于社会建设范畴。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及对其范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建设相对薄弱,满足不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需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社会建设的紧迫性日益显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鲜明地提到全党全社会面前,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还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去年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了要求。这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愿望,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立足世情国情,适应新的趋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准确判断发展方位和趋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从世情看,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既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情看,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加速推进,出现了“四个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单纯的按劳分配体制发展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转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新世纪的头5年,城市化率提高6.8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有1700多万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种社会结构转变的速度和深刻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引起了社会成员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复杂的阶层关系和利益关系。随着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越来越强。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六中全会的主题进行研究部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基于当

中国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普遍福利的崇高目标 “普遍福利”是一个“大福利”概念,它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福利需求的,其中包括: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安全保障、养老福利、健康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我们现在熟悉的是“小福利”,即特殊群体享有的福利: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贫困救助、优抚安置等。 老年社会福利 在城镇,我国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城镇全民所有制单位以及一部分集体单位,覆盖面正在积极扩大。在农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它采用自愿参加的原则,缴费可多可少,采取个人账户基金累积制度,养老保险缴费由有关部门管理和运营,受保人达到规定年龄后就可以按照其缴费的年数和数额领取养老金等。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 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来完成的一种养老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养老的费用与大部分服务都由其家庭成员了提供,它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 儿童社会福利 (一)儿童与儿童社会福利 1、儿童的界定——我国法律将儿童期规定为0~14周岁。 2、儿童社会福利的含义 ※我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儿童社会福利的。具体来说,儿童社会福利是指由社会福利机构向特殊儿童群体——孤儿与弃婴提供的一种福利服务。 ※在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主要是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这类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等。 ※儿童社会福利的功能主要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 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生活收入性福利 1.供养与救济 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三无”残疾人进行供养、救济。2.伤残抚恤 伤残抚恤是国家队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负伤致残,根据其丧失劳动能力及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度,以现金津贴形式给予的抚慰保障。国家队革命残疾军人实行终身抚恤。 3.残疾人劳动就业 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1)集中安置(2)分散安置(3)自谋职业 社会福利事业 1.社会福利企业: 靠社会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它在解决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生活,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国家创造财富。 2.公办社会福利机构 绝大多数孤残儿童或流落社会或由家庭抚养。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是社会福利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国家担保发展社区服务,填补社会福利机构之不足。因此,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最根本的是增强国力,这是一个长期任务。 3.社会福利有奖募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形态,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共生共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地提出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且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古人认为,自然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天道的自然是人道的社会的根基,也是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效法的榜样。从绝对的、根源的意义上分析,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关系的和谐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实际上处于一种基础性、前提性的地位。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基础。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以建立的载体和基础。我们所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主体应当是指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实践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正是由于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需要,才产生了

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一、公仆与人民的三次对话 “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和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但是我总记得母亲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无论是对什么人,要诚实,要用心讲话。虽然她在前几天患了脑栓塞,两眼几近失明,但是她这一番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想今天的在线交流应该是一次谈心,或者说用心谈话,应该诚实,就是把真实情况告诉大家,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 “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我愿随意地同大家谈心。” “如果说第一次和网友们在线交流我感到有点紧张,第二次我感到十分珍惜,那么这次我感到责任重大。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以为这两年的工作不比前八年任何一年要容易,反而要艰巨得多。我必须恪尽职守,和人民一道克服困难,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这三段话是从2009年以来,温家宝总理三次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走进访谈直播间,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时的开场白。从这三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总理质朴亲切的气息,能看到到政府服务方式的改变,也能体会到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走向我们身边。正如总理所说的那样,政府与民众之间应该是一种紧密的、交互式的关系。带着“真心、真意、真情”为人民服务,了解百姓疾苦、民心所向。政府想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更多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同时,民众有权利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民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的追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和谐社会选择题

单选题: 1、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在 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大 2、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 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坚持民主法治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发展教育 C、改革开放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多选题: 1、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 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A、这是我国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 风险的必然要求

C、这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D、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我国在新时期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下列关于和谐社会的正确说法有 A、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 社会 B、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的社会 C、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 D、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 A、一个治国理想 B、一种治国方略 C、一种治国机制 D、一种治国结果 5、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 系的正确说法有 A、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提供坚实基础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提供重要条件 C、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D、四者是统一的 6、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 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B、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

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

为什么男尊女卑?——浅析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形成 及其后世影响 摘要:在中国固守两千多年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角色在形成之初经历了从“男女无别”到“男女有别”到“男尊女卑”的演化过程。而这种在中国社会早期形成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化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程乃至今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社会性别角色分化的表现和内涵也在不断被深化或改变。 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男尊女卑;影响 一.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形成历程 在史前时期华夏民族的先民们曾经有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对于生育过程的片面认识和早期人类的群婚习俗,男子在生育过程中的作用长期不被重视。所以中国远古时期最早出现的生殖崇拜首先围绕女性展开,其也是判断母性氏族公社的直接证据之一。而随着男性在生殖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男权和父权开始被人重视,也最终导致母系氏族公社瓦解,父权制应运而生。[1]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形成主要是在先秦时期,在这期间中国社会性别从“男女无别”到“男女有别”,从“夫妇不别”到“夫妇有别”发生转变,并影响了从此以后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 在三皇五帝时期,“社会发展进入了由母系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的时期”,人们的性别意识由“‘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渐渐转变为‘知母’又‘知父’的时期”,而“五帝”阶段父权地位得到有效提升,男性成为社会的主人,并形成了最初的“男女有别”。此时男女社会性别分工已较为明确,即男性负责生产活动,女性执行生育职能;男性的社会角色更加全面而完善,而女性的社会角色活动范围则局限在身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狭窄范围内。夏时期男性的角色更加动态而多元,涉及社会管理生产生活政治军事方方面面,而女性角色在“文献不足征”的夏朝崭露头角的更是微乎其微,偶居于政治家背后的女性虽然可以染指政治,但也是“妹嬉何肆”。由于“殷革夏命”,先商时期社会性别既有对夏代的继承,也有独特成分。先商时代有明确的男性世系传递,表明其时男子在家族和社会群体中已占有主导地位,。而女性之为男子助手或代表的角色,往往既参与政治,

中国福利制度

普遍福利的崇高目标 “普遍福利”是一个“大福利”概念,它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福利需求的,其中包括: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安全保障、养老福利、健康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我们现在熟悉的是“小福利”,即特殊群体享有的福利: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贫困救助、优抚安置等。 老年社会福利 在城镇,我国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城镇全民所有制单位以及一部分集体单位,覆盖面正在积极扩大。在农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它采用自愿参加的原则,缴费可多可少,采取个人账户基金累积制度,养老保险缴费由有关部门管理和运营,受保人达到规定年龄后就可以按照其缴费的年数和数额领取养老金等。 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 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来完成的一种养老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养老的费用与大部分服务都由其家庭成员了提供,它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 儿童社会福利 (一)儿童与儿童社会福利 1、儿童的界定——我国法律将儿童期规定为0~14周岁。 2、儿童社会福利的含义 ※我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儿童社会福利的。具体来说,儿童社会

福利是指由社会福利机构向特殊儿童群体——孤儿与弃婴提供的一种福利服务。 ※在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主要是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这类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等。 ※儿童社会福利的功能主要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 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生活收入性福利 1.供养与救济 ●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三无”残疾人进行供养、救济。 2.伤残抚恤 伤残抚恤是国家队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负伤致残,根据其丧失劳动能力及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度,以现金津贴形式给予的抚慰保障。国家队革命残疾军人实行终身抚恤。 3.残疾人劳动就业 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1)集中安置 (2)分散安置 (3)自谋职业 社会福利事业 1.社会福利企业: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素质教育,这种新的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条件。笔者对此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才识去教书,还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教育人。古人言:“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此即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品行去影响学生。笔者认为,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的德,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教师应真正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并能以从事这一职业而感到荣耀和自豪,自觉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而减少和杜绝当前一部分教师中存在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行为,纯洁教师队伍。另外,教师在日常具体行为上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如果教师言行脱节,心口不一,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其结果必然是身存教废,令而不行,最终误人子弟。 二、学高为师。黄宗羲在《读师说》中说道:“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教书,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单靠吃学校所学的“老本”是不行的,必须坚持不懈,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师。 我建议文理科教师在一起办公,创造一个文理兼收并蓄的大环境,互相交流,防止和杜绝理科老师不知尧舜禹,文科老师不知酸碱盐的现象发生。学校还可选择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手把手的教导新教师,来加快传帮带过程的完成。 三、教书育人。我国自古至今都倡导教师要教书育人。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现在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教师要支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认真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高超的教授技能,并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使受教育者有效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当今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学而不厌,刻苦钻研业务,更新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走上素质教育的正轨。 (作者单位:秦安一中)

“和谐社会、共享自然”主题班会

“和谐社会、共享自然”主题班会 “和谐社会、共享自然”主题班会班会目的:本次班会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努力以自己的实践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发言: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女:很高兴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在这里展示2班的风采。男:3个月的时光匆匆流走,我们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伴。女:我们互相信任,彼此真诚,携手走过3个月的美好时光。男:这其中有成功,又失败,有喜悦,有迷茫。女:但是我们始终像一只手,关键时刻总会握紧拳头,为这个集体拼搏。男:“和谐”是现今最流行的词语,用它来形容我们的班级是最恰当不过了。女:是啊,“和谐”引领时代,它也是我们校园的主流思想,更是2班的一大特色。男:首先让我们来欣赏李营同学的演讲《创建和谐校园》。二、李营演讲《创建和谐校园》三、主持人发言:男:李营同学的演讲引发我们思考,我们该怎样做呢?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从小事做起,下面几位同学用幽默的对白阐述这个道理。请欣赏三句半《一块西瓜皮的故事》。 四、《一块西瓜皮的故事》五、主持人发言:女:原来不扔果皮纸屑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学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现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带来了台湾人民渴望和平的诚意,也带来了中国和平的希望。中国国民党建党早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亲如兄弟,在这里,我们尊称连战先生一声“大哥”。下面请欣赏袁放同学的诗朗诵《娘,大哥回来了》。 六、配乐诗朗诵《娘,大哥回来了》。七、主持人发言男:好,既然要展示2班的风采,那就要全方位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2班风采展示。八、大屏幕展示2班的风采。九、主持人发言男:刚才的节目展示了我们井井有条、健康向上的生活。女:相信在这样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感受身边的和谐,好,让我们一起进入2班和谐之旅。十、互动节目“感受身边的和谐”。十一、主持人发言女:是老师的谆谆教诲指

柏拉图的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柏拉图的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思想。他主张通过个人正义来实现国家正义,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柏拉图的正义观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价值,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柏拉图;个人正义;国家正义;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千百年来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思想。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他认为正义是善的理念的表现,“是正确调节个人和人类社会的精神和物质需要”[1]。正义的价值是为城邦提供一种稳定的秩序,以实现社会和谐。柏拉图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需要通过追求正义来实现,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实现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2]。可见,柏拉图的正义观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内在的联系。对柏拉图正义观进行深入的解读,可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启示。一、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思路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正义的观点,并将正义的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就各自有的智慧、自制和勇敢为国家作出最好贡献,也就是各人做分内该做的事情而不干涉别人”[3]。他认为欲有和谐

正义的国家,必先有和谐正义的个人。他首先探讨了个人正义,进而归纳、引申出了国家正义的问题,并最终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国家与个人和谐统一的正义思想。因此,我们可以将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分为两个方面: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 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就是灵魂的和谐,他将人的灵魂分成智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当灵魂的各个部分被理性主宰而达到相互和谐时,个人的正义便产生了。柏拉图认为:“(正义的人)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4]172而不正义“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不正义、不节制、懦怯、无知,总之,一切的邪恶,正是三者的混淆与迷失”[4]173。同时,他认为与智慧、激情和欲望相对应的分别是人的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三种美德,不同等级的社会成员应有不同的美德,实现个人正义就是个人美德的体现。他认为智慧是在统治者等级实现的;勇敢适应于武士等级;节制对应于农夫、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对统治者来讲,最大的正义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为社会服务,而不计较私利。对武士而言,其最大的正义就是发挥他们勇敢的天性。对于农夫、商人、手工业者等劳动者而言,他们唯一的正义就是要有节制。“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4]150可以说,“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4]152。当“一个人的较好部分统治着他的较坏部分,就可以称他

中国传统社会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中国传统社会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摘要:封建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和资本主义时期的民主政治环境,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是皇权至上的社会,相应的也造就了以代表型公共领域为特征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代表型公共领域展示机制家国同构封建政治 Abstract: The feudal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 occupying most of the time, different from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and capitalist period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s ancient imperial power is always the first society, the corresponding also made to represent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eatures of public space. Key words: on behalf of the public domain; display mechanism; home state; feudal politics 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十分漫长的国家,没有出现过古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那样的民主政治制度,若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先作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中国长期处于以代表型公共领域为特征的传统社会阶段。封建皇帝是国家的化身,是国家共同体的唯一代表。他受命于天,是大公与大私的统一体。相应地,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基本上属于代表型公共空间。 封建君主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古汉语中的“公”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代表性特征,它在多数情况下都用来指代郡主、贵族或其他位高权重年长的人,有“公”在所构成的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词汇也大部分与这一类人有关系,这一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君主与“公”字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 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性特征有两种: 首先,皇帝名义上垄断一切公共性资源,成为公共表现的唯一主体,他的臣民都是这种表现的对象与受众。皇帝的宫城充分体现“公私合一”的代表性公共性

浅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摘要】从20 世纪50 年代起,中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对 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可谓至关重要。建立普惠型基本福利,注重社会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增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需要着眼改变的几个方面。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还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转型任务尚未完成,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福利制度以人为本普惠型福利合理分配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为了消除计划经济下福利主体单一、平均主义和低效率等种种弊端,主张福利与服务的主体多元和民间运作,政府和企业纷纷将福利保障职责推向市场,忽略了社会公正。反思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正确认识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确定未来福利制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将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一个与福利有着紧密联系的社会学名词,可以将它看成是“社会”与“福利”的合成词。至于什么是社会福利?对此有多种回答,可以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有不同答案。从现有的资料看,各方面对“社会福利”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社会政策”研究中的社会福利概念,大致与社会资源同义,它包括一切有形无形的收入、财产、安全、地位、权利等等。而所谓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合的标准框架中进行的探索。”这种对社会福利的界定是各种看法中意义最为宽泛的一种。 二是针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公正采取的一切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和措施,大致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社会保障”一词同义。按照这种理解“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福利”的一种手段,它的资金来源于专门的社会保障税的收入,而社会福利的资金则来自一般的国家的财政。 三是一切形式的由政府、社会、单位和他人提供的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政策和服务保障,在词义上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相对应,指享受型而非生存型的社会利益。我国理论界所谓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在含义上正是指这个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三大部分或三大支柱。 四是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一切低于或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收入、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等。以我国目前的政策为例,除了指通过民政部门提供的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优抚对象的收入保障、政策优惠、福利服务以外,也包括建设、教育、卫生、司法部门提供的住房、教育、医疗、司法方面的救助,以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采取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各种措施和服务等。 五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提供的收入和服务保障,保障标准主要是基本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

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内容提要 促进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倡导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是中国目前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时所提出的新理念、新目标。本文分析了中国基于什么样的缘由而倡导和谐宗教,在中国社会有着怎样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说明了实现和谐宗教这一理念的可能性,指出了为达成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认为中国提出的和谐宗教的理念和实践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经验,从而有助于实现宗教和睦,促进世界和平。 [找文章到大秘书-/-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缘起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及对宗教的要求。 中国政府倡导建立的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即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它是和谐社会的基点。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生存空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三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具体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它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些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根据国内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关系,依托科学发展观,顺应中国人民和世界各民族对人类未来的共同美好愿望而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也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必将为世界人民所认同,并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对外需要世界各民族摈弃偏见、文明对话、友好相处,共同营建一个和平的世界;对内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其中包括宗教方面。所以,在中国,倡导和谐宗教成为时代的呼唤,宗教和谐成为社会对宗教的要求。 二、与当代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发展的内在诉求。 宗教领域的和谐既是社会发展对宗教的要求,同时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和谐宗教是中国宗教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内在诉求。 因为,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相适应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和要求。纵观宗教几千年的发展史,至今尚存于世者,莫不是积极主动与当时社会相适应者。在长期的发展中,宗教自身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不同社会相适应的机制,或迟或早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那些与当时社会不相适应的教义和体制。仅以基督教为例,其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改革自己的教义信条、神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 (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①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a.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b.服务对象公众化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c.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d.服务队伍专业化。 (2)社会福利机构改革 ①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要求 a.国家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 b.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c.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抓紧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使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②国家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a.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 b.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

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 谐社会 导读:本文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

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