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按照市区文件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潘洪刚(校长)

副组长:徐玉玲(校长助理兼德育主任)

成员:井春燕(教务主任)

纪秀振(总务主任)

刘学良(二年级班主任)

张立峰(三年级班主任)

孟兆亮(四年级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由井春燕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职责分工

1、德育处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德育处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市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务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

确保经费投入。

五、活动安排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爱、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设立专门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活动。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

如,国庆节手抄报、老人节、教师节、感恩节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评选和表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打造学校特色成果,报送成果参加上级评比。

六、活动要求

各处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中心校高孟教学点

2014、11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其他的不说,就从我们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学生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吧!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文化优势、教育传承优势,我们应积极探索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学校是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大本营,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学校通过老师为我们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平台,了解更多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融入非物质文化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保护,更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现在全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和各地研究机构的不少理论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以高校为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合乎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举措。为此,各个高校应该普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以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国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积极参与,我们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多少都保持着对自己地方民间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的印象,有些学生还有着相当的感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非常

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社会地理文化的不同,亲身接触知识和技艺,并成为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不哀的关键。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濒临危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导致其传承乏人,濒临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邵冬梅B090902023 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非遗保护技术这一对于我的专业最重要一门专业课。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换了许多人,而且上课的内容也形式不一。但所有老师都围绕了关于非遗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掘区保护的主题。作为一名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既然要在期末结束之际交一篇论文,那么我就说说我的家乡(黑龙江)的非遗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突出黑龙江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及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80年以上的传承史,传承谱系清晰,传承人具有代表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等标准,最终确定了“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黑龙江传统魔术”、“罕伯岱达尔斡尔族民歌”、“鞑子秧歌”、“满族萨满家祭”和“蒙古族草原赛马”等13个类别的49个项目。其中,涉及七个少数民族的26个项目,满族8项,鄂伦春族7项、赫哲族5项、蒙古族3项,达尔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各1项。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目前,黑龙江省的“二人转”、“东北大鼓”、“桦皮工艺”、“鱼皮工艺”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舞蹈和民俗等9个项目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特色。 1、“满族珍珠球”像篮球的运动项目 据五常当地人介绍,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布于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区域,其他满族聚集区也能见到。满族珍珠球历史悠久,最初源于满族人采集珍珠的劳动。努尔哈赤时代居住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年男女,在采珍珠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做大珍珠,竞相往鱼篓里投,投中者预示未来能采到更多的珍珠。为与风浪搏斗,蛤蚌神化成“蛤蚌精”张开贝壳,防止珍珠被夺走。至此,一种攻守兼备的满族球类竞技项目诞生。 满族珍珠球是既古老高雅又文明适度的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满族文化传统,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五常等地,人们只有在庆祝民族节日时才玩起这种运动,这对“珍珠球”的发展、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孙主任透露,下一步保护的措施,除了采取通过信息、图像、

高校文化校园建设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若干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63244497.html, 高校文化校园建设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若干思考 作者:李慧玲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06期 [摘要]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化,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为了加大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我国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可以塑造大学生的品格、陶冶情操,基于此,本文以花鼓灯健身舞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17-03 引言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是培养人才不断发展进步的摇篮,应该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其不仅仅同祖国未来发展人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全局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高校教育中,首先应该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其次,也要坚持进行立德树人,逐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而如何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保护力度的逐渐提升,人们也慢慢意识到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应该在展开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及时融入到学生工作之中,不断创新以及丰富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而可以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定义为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可一个给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种种表演、实践、表现形式、知识体系以及技能等等与之相关实物、工艺品、工具以及文化场所。一种将人作为主要构成部门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表现形式中有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以及文化取向等等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诸多特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起人们的创造力以及创新思维,有着较为丰富的价值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一定数量的工艺品、表演艺术等等内容,可以展示出一个民族艺术创造力、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情趣,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审美意义以及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可以反应以及表现出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社会和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着民族文化、精神有着自身对美的不断追求,可以跨越多个不同的历史时空,其不仅仅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史料内容以及学术价值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以及认

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活态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日益紧迫。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创新上,地方高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工作坊是典型的个案实践,从教育目标、项目内容、运作模式、运行机制、保护功能诸方面完成了非遗教育传承的途径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必要性;途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与完善的过程。目前公认的权威表述是2003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200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它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活态性等特征:(1)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类以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着一代留传、继承与发展的性质;(2)口头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主要靠口传、身教与心悟,很少以书面形式留传下来;(3)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人的活动将文化内涵传达给受众,还体现其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非遗可以说是文化的“活化石”。 二、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学生姓名:谢奎 年级、专业:13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指导教师:符昌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对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黄梅戏为例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彩,种类异彩纷呈,其中湖北的黄梅戏作为南方戏曲种之一极具代表性。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赣而流传到安徽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其他历史遗迹、遗址及人文景观一样,都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这两者作为现存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性,决定了其包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随时代迁延与变革而被人们忽略或忘却。因此,保护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保护因其本身存在形态限制而受到现代社会发展冲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已成为国际间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黄梅戏的艺术性与价值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黄梅戏文化,即指发生于历史上的皖、鄂、赣以及由此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黄梅戏来源于该区域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方式,如此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定:其一,黄梅戏文化是指历史上该地区范围内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安徽、湖北和江西界线上的相关区域。其二,黄梅戏文化约有两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其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息息相关。严格意义上来讲,黄梅戏文化在建国后达到了鼎盛,因此有“梅开二度”一说,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三,黄梅戏文化不仅仅是该地区的一种盛行文化,她更有徽州人带向外省,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黄梅戏文化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演变,日渐成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及中外视角(讲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及中外视角 马迎胜 (2011年11月5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科学定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当下主要有以下三种定位: 1.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 2.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3.现实社会构成的一部分。 这三种定位都有其合理性,只因其所站角度有所不同,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其一:保护人类文明成果的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其第一条“本公约的宗旨”中,站在保护人类文明成果的世界视角,表述了订立公约的宗旨。一是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一个部分;二是强调了各相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尊重和相互欣赏,体现的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和普适性要求。 其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视角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三:促进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它既是历史的一部分,又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共时发展的特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今的社会体系,既是促进其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必要措施,又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 综上所述,立足于当今世界和中国本土的现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文化、民族、现实等各种因素,应当在坚持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研究的科学定位,构建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涉及的学科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有对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有深度的认识,才能构建学科的自足性和合理性,也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与以往的学科研究关涉度高,完全可以在以往的学科体系基础上组合、生成。所以,我们的研究切入点,应当重在从已有的学科体系出发,将其研究范畴相重合的部分加以清理,从而构建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体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文化部组织编写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普查手册》的有关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如下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按照市区文件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潘洪刚(校长) 副组长:徐玉玲(校长助理兼德育主任) 成员:井春燕(教务主任) 纪秀振(总务主任) 刘学良(二年级班主任) 张立峰(三年级班主任) 孟兆亮(四年级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由井春燕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职责分工 1、德育处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德育处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市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务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标准

一般而言,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产业并使其成功商业化应当有以下四个步骤:1)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下受众的吸引点2)建立合作机制和氛围,利用各种传播媒体的支持利用最先进时尚的技术3)使民俗艺术创意和全球化语境中最先进的技术联系4)建立完善的民俗艺术产业机制。但从我们的市场调研和其他的资料,事实中可以分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不可一概而论。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道路都有其独特性,成功的案例也不是可以随便套用的。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将非物质文化进行了分类,并逐一分析。 根据国家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俗,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这11类。我们又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将它们归了五个小类。 1.非遗民间文学 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既有白蛇转传说、梁祝传说这类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也有其他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针对这些民间文学的最传统的,也是最有效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是以它们为基础拍摄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像上面说的白蛇传、梁祝等民间文学就是很成功的例子。除了这些已开发的作品之外,还有很多非遗民间文学适合改编为剧本,如青海的拉仁布与吉门索所描述的凄美爱情,新疆的江格尔书写的英雄史诗,都是很好的题材。挖掘这些有潜力的民间文学,将它们加以改编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并搬上荧幕,不仅可以使这些精彩的民间文学被大众所知晓,又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可谓是一石三鸟。 2.民俗 民俗,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民间的习俗。民俗所包含的项目有各种传统节日、具有民族特色的祭奠以及各类典礼、服饰和特殊习俗。在这些传统节日和各种典礼中,除去春节、清明等五个中央级别的民俗是全国人民共同欢度的节日外,其他都是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适宜由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对它们进行包装与宣传,作为当地旅游资源。这样既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又可以保留这些珍贵的民族、地区特色。服饰也可以作为当地的旅游特色,作为土产出售。民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就是那些特殊习俗,日常生活中已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作为旅游资源又略显枯燥,想将其完全的商业化似乎有些困难,由政府或个人出资为其设立半商业的展馆更为可行。 3.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这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有1)大都需要团体表演,需要的继承人较多。2)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学习3)受众群较小4)基本都面临断代和失传的危机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它们归为一类来分析其商业化的可行性。随着社会的变化,年轻人的价值取向转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它们的传承发展也就遇到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班级:10政治本姓名:张元通学号:20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其他的不说,就从我们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学生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吧!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文化优势、教育传承优势,我们应积极探索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学校是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大本营,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学校通过老师为我们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平台,了解更多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融入非物质文化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保护,更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现在全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和各地研究机构的不少理论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以高校为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合乎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举措。为此,各个高校应该普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研究机构,以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国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积极参与,我们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多少都保持着对自己地方民间民俗

活动、文化活动的印象,有些学生还有着相当的感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非常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社会地理文化的不同,亲身接触知识和技艺,并成为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不哀的关键。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濒临危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导致其传承乏人,濒临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 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其本质面貌在新的环境中渐渐同化甚至异化,原有的生存环境 和土壤逐渐地消失。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应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文化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首次将民族文化传承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高职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在实践技能方面具有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多的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目前主要靠师徒传、家族传,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手工艺为主,目前年轻人都不愿去学习,当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在高职教育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对工艺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不仅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就业渠道,还可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断层现象并培养具有技术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工艺品“传统失蜡法”工艺在高职教学中

的路径设计 2.1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工艺品“传统失蜡法”专业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铜陵市铜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建设“世界铜艺之都”的战略目标。铜陵铜工艺铸造“传统失蜡法”工艺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2013年铜陵职院申 报招生铜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传统失蜡法)专业。由于专业特殊性改变了原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师徒制小班教学。聘国家级二级美术 师张延明为该专业的指导老师,结合大师工作室系统地学习“传统失蜡法”泥塑、翻模、浇铸等技能知识。 2.2建立铜工艺品“传统失蜡法”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工艺品“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需要通过对项目的真实训练、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工作室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项目案例带人课堂,教师通过把项目分解成各个任务单,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了解工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在学校内部成立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化”教学载体就是在学院内设置大师工作室。并聘请大师教学,为大师提供必备的创作空间、展示空间。完全模仿企业工作室进行设计,让学生体验职业情境化空间。工作室大师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按时定期到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技术创新设计辅导。 (2)构建“工作室化”教学体系。以大师工作室的项目任务为载体,项目的来源分为企业项目、设计大赛项目、大师工程项目等,大师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按照职业要求、技术要求提出教学要求并形成不同的任务单,

高校开展刺绣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与探析

高校开展刺绣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与探析 中国的民间美术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一切美术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民族文化精神和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当代各大艺术类高校开展的课程都是迎合市场的新兴美术课程,如环境艺术、平面艺术、工业造型艺术等等,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来源于西方的对于艺术设计的研 究理论,而忽视了我国的民间美术的有关理论知识。而我国的民间艺术如刺绣、 剪纸、印染、绳编等等都是我们祖先经过历史的长河发展至今的,很多优秀的作品和精湛的手艺值得我们现代人去研究和学习,并且对于我们研究和学习其他艺术设计或者美术学科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XX 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颁发了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建设,所以将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将有助于高校美术教育体质的改革,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刺绣,俗称绣花,是以针引线,将丝线、毛线、纱线等按事先设计好的图 样和色彩,在适宜刺绣的织物上穿行运针,以缝迹、线型的组合形成纹饰的一种纤维装饰工艺。刺绣是我国比较重要的手工工艺,而后形成了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各地区的刺绣风格不同,但是手艺精湛,一 般都是传承式的,所用的丝线都是蚕丝线,北方用的是柞蚕丝而南方用的是桑蚕丝,都是非常精致的线,可以在丝帛或者棉布和纱绢上穿行运针。传统的刺绣制作要求严格,设计的画稿适合用什么工艺、针法去制作完成,选择何种底料,线 的颜色选择和搭配,如何利用画面的空间达到省工省料的目的,都有严格的规范。在古代刺绣的画稿都来源与中国画题材,创作所用的绣花针极细,底料一般选用纱绢,绣线都是蚕丝线,一根丝线可以再分出若干条丝线,这些材料都是极精致的,例如纱绢底料,犹如透空而绣,可以表现国画的水、天空、云雾等半透明的

非遗文化进高校的传承教学研究——以传统剪纸为例

Yi Shu Ping Jian Yi Jiao Lun Tan ·艺教论坛非遗文化进高校的传承教学研究 ———以传统剪纸为例 钱海琴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的高校,应该做好培育学生传统文化灵魂的工作,更要主动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发挥好高校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这是高校应该研究的内容。作为世界非遗文化的剪纸艺术,能否引起高校学子的热爱?通过课程教学、社会考察、社会服务等各种途径,寻求适合高校学子的传承创新之路。关键词:非遗 传统剪纸 传承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53-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外国语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项目编号:080500252018。 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提案最 新政策提出,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要阵地。如何将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教育细微处,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是值得我们探求的。我们以传统剪纸进高校为例进行传承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得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高校传统剪纸的传承现状 目前在全国高校开展传统剪纸的课程比较少,其中有着诸多的因素。第一,由于剪纸自身的特殊性,纸张很难保存,全国各大博物馆也很少有传统剪纸陈列,这对高校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要想开展课程就比较困难。第二,现在会剪纸技法的作者,由于文化修养或其他因素,创作水平还不错,但要从艺术的角度去阐释其内涵还是有点困难,高校学子只会对其作品震撼,要进入课程就比较难,或者语言交流都会产生阻碍。第三,现个别高校老师也有带领学生进行传统剪纸的调查研究,但对剪纸的技法不是很了解,或者有创作能力但没有传统剪纸的审美能力,很难从理论的角度去阐释分析剪纸的艺术特点,查阅了多方资料都是以抢救和保护为主,从技术的角度阐释剪纸的艺术特点还是比较少,甚至找不到一篇这方面的理论性文章,因此高 校的传承全方位的比较少,都有些偏方向,主要原因剪纸作品不易保存,现有的一些传统作品集中在收藏家手中,他们不做研究,社会上流通的作品都是现代的,老作品少,给研究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二、传统剪纸的特点分析 传统剪纸作为民间艺术母语,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灵动的视觉形象,广泛的题材,打破时空的构图,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寄托着广大民众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对研究民俗、民风、祭祀、宗教、信仰、婚俗、礼教等有着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高校学子理应挑起这份传承的重担。 传统剪纸工具材料简单,入门容易。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铰出花样来。对于学生来讲不仅可以减轻学习费用,而且还容易上手,对初学者来讲,在短时间内就初见作品成效,再者传统剪纸作品的颜色多以红色为主,看起来很喜庆,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有 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介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英文: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如发明于宋代的“青州白丸子”被誉为中医药发展的活化石。 基本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渭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渭南市地处八百里秦川东部,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东大门,素有“三秦地道,八省通衢”之称。全市辖1区8县,代管2市,面积1.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537万。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约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大荔人”头骨化石和新石器时代的沙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共100多处。这里还有壮美雄奇的华山黄河奔腾咆哮的龙门以及气势恢宏的唐帝王陵墓。五千年文明传承不息,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诗人白居易等是古代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渭南的骄傲和自豪。渭南市悠久的历史和主要的文

非遗进校园现状与思考

非遗进校园现状与思 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非遗进校园”的现状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我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把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不同类型学校开展项目多样、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目前,各地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共进入572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552所;私立学校20所。包含大、中、小、幼和特教、职业技术学校。全省建立培训班(基地)近50个,惠及学生6万人次;举办展演、展览近1000个,惠及学生 45万人次;组织非遗知识讲座近1000次。涉及人类非遗项目 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9个;省级项目63个;市、县级项目202个。 (一)领导高度重视,助推“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马鞍山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各县(区)文化部门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强化措施,落实责任,非遗进校园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宣城市局领导把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了强有力的部署、指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把非遗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亳州市局联合市教育局制定《“非遗传承进校园”主题活动组织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确立“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长效机制。阜阳市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得到了各县市区和各项目传承人的积极响应,使得一些有教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纷纷走进大中小学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条件和要求

(一)申报条件已列入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1、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3、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4、具有鲜明特色,在街道内有较大影响。(二)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1、申报报告: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向区文体局提出本街道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同时附街道办事处意见。2、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3、辅助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街道办事处同意申报的函件。5、已正式公布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件。(三)申报程序1、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申报地区或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具备条件的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筛选、论证。2、经街道办事处同意后报送区文体局。(四)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做好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2、依靠专家,认真筛选、论证申报项目,确保项目质量,并重点关注下列项目:(1)“中华老字号”所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民族传统医药、饮食、民俗等有关项目;(3)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

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有关项目。3、明确具体承担申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4、制定详实、具体可行的五年保护计划,有地方配套经费预算。5、申报材料要求:(1)项目申报书内容充实,表达准确,简介简明扼要,重点突出。(2)10分钟录像片(限DVD)要将项目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与价值、最关键的内容与环节介绍清楚(所有的文字解说均须打上字幕),并达到技术要求。(3)项目申报书和项目简介一律以仿宋_GB2312四号字体A4纸打印、一式8份;电子文本(word格式)光盘2份。(4)照片统一为R-5格式,并附数码电子光盘一式二份。所有申报材料及辅助资料将全部归档,不再退还,各自自留备份。 一、申报条件 (一)具有突出贡献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二)具有展现我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三)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 (四)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二、申报材料 (一)申报报告:各街道办事处文体中心向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提出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当今社会,许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很模糊,真正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与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早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其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概包括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由此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基于民族共同体传统之上的智力精神成果,是基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经历一段曲折漫长的历史,汲取以及借鉴了姊妹艺术营养,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经验精神,

具有活态流变的特点,是民族个性与民族审美习惯活的体现。 2 大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充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领域,符合当代高校培养优质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大学校园人力资源丰富,涉及学科多种多样为社会贡献了许多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正值青春对生活满怀激情,对未来充满设想,具备为高尚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学生没有工作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是大学生对濒危遗产进行传承的必经之路,可以在不丧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性的前提下对其增加新的元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形成创新式积累。 3 大学生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一般来自全国各地,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搜集工作。还可以结成实践分队,对个别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考察。还

课题申报范文:229-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路径与发展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路径与发展对策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连,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民族精神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高校是文化人才的聚集地,如何有效、系统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教学与实践,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力量,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些是本课题着重探讨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课题界定 本课题将全面梳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方式、方法和路径,总结经验并反思不足,着重探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高校创新育人环境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培养。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自21世纪初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传入我国以来,在全国各地逐渐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热潮。2004年,《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高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的文章,随后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纷纷开展了以高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学术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②研究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教学探索。④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⑤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能性研究。⑥总结和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高校美术、音乐、武术教育的作用。⑦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 虽然这些研究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但大多数文章主要探讨的仅是高校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基本设想,然而近10年过去了,这些设想、规划是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着怎样的问题?有哪些启示或者需要做怎样的调整?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需因地制宜,不仅让大学生了解世界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让他们了解和参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如地域民间文化、民族传统文学、传统技艺、风俗礼仪、游艺活动等,以调动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让高校成为铸造民族文化个体的摇篮,让大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民族精神的发扬者。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文化的繁荣。高校是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优良平台,尤其在湖北地区,不仅高校林立,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较丰沛。因此,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策略,可以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人的主体性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人的主体性理论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性和开拓性,在注重人自身固有潜能和创造精神的发挥的同时,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丰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主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