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D.内化

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应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0.(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行为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l6.态度与能力都是内部倾向,二者()。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 D.基本一致

17.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8.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9.(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2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2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26.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28.皮亚杰认为( )是儿童道德品质的开始。

A.服从家长管教 B.遵从游戏规则 C.遵守学校规章 D.爱护玩具

29.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30.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31.“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理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32.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33.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是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34.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一般遵循( )。

A.从自律到自我中心主义 B.从他律到自我中心主义

C.从他律到自律 D.从自律到他律

1.D 2.B 3.C 4.D 5.C 6.B 7.C 8.D

9.A[解析]从众行为主要是跟随他人的现象,因此选A。

1O.C[解析]态度与品德都是内部倾向,但态度决定行为的选择。

11.D[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12.D[解析]品德是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3.D[解析]根据大纲162页认同的概念,选D。

14.A[解析]认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15.B[解析]根据大纲153页,选B。

16.B[解析]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行为的选择。

l 7.D[解析]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18.D[解析]二者结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19.D[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20.B[解析]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是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

21.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22.B 23.B 24.A 25.A

26.D[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根据定义可知态度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7.B

28.B[解析]皮亚杰最早对儿童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个阶段。而道德品质开始的标志是遵从游戏规则。

29.B 30.D

31.D[解析]班杜拉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观察学习理论,可以解释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

32.C

33.C[解析]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虽已形成但不成熟、不稳定。

34.C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15.()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6.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8.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A.顺从、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

D.认同和内化

19.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0.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21.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22.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

23.学生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其价值内化程度处于()水平。A.组织

B.反应

C.接受

D.性格化

24.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不稳定的

25.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2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27.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29.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30.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青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1.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32.()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3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l2岁

3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3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6.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37.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39.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D.与他人相接近

4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4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2.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类似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44.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45.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4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1.C 2.C 3.D 4.B 5.D 6.D 7.C 8.B 9.A 10.A 11.D12.A 13.B 14.B 15.C 16.B 1T.C 18.A 19.B 20.B 21.C22.A 23.B 24.A 25.D 26.C 27.A 28.A 29.A 30.A 31.D32.D 33.B 34.B 35.C 36.B 37.B 38.C 39.B 40.B 41.B42.D 43.D 44.C 45.A 46.B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5.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形成的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内化性和意志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11.()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A.态度的评价

B.态度的认知

C.态度的意向

D.态度的情感

12.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评价成分

1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认同

B.模仿

C.从众

D.内化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的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5.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分为()。

A.依从、认同和内化

B.依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

16.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意志

B.道德行为

C.道德信念

D.道德情感

17.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1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9.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从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

20.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两难故事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对偶故事法

21.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叫做()。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理智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想象的道德情感

22.学生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其价值内化程度处天()水平。

A.组织

B.反应

C.接受

D.性格化

23.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无规则水平

24.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25.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6.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道德信念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27.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8.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9.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30.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31.()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32.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规范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33.“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34.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是低年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35.一个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36.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7.下面能反映个人的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沾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8.()是指人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

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

39.个体按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称为()。

A.依从B.服从C.屈从D.从众

40.()是指学习传播媒介显示的榜样行为。

A.直接模仿B.象征模仿C.创造模仿D.延迟模仿

41.价值辩析这一理伦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拉斯D.布来特

4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A.2—5岁B.6—7岁C.8—10岁D.11—12岁

43.()指引导个体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验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A.群体约定B.价值辨析C.角色扮演D.认同

44.“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

45.品德是通过道德()来体现的。

A.认知B.情感C.意志D.行为

46.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无规则水平

47.在态度和品德形成中的()阶段,个体的行为主要受控于处在压力,而非内在的需要。

A.依从B.认同C.内化D.处化

48.品德是一种()现象。

A.社会B.生理C.心理D.自然

49.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原因在于()。

A.道德情感不深B.道德认识不足

C.道德意志薄弱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50.()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A.认知失调B.态度定势C.道德认识D.受教育程度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是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充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是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像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9岁以下儿童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青年人处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处于后习俗水平。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关键年龄在9岁。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2017.6苏教版四下品德与社会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复习 1、在公共汽车上 1、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都有我们需要遵守的()。 2、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要主动给()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 1、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都有我们需要遵守的公共规则。 2、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 2、想想他们的难处 1、我国现有残疾人()多万,残疾人包括()残疾、()残疾、( )残疾、( )残疾、( )残疾、多重残疾或其他残疾的人。 1、我国现有残疾人8000多万,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或其他残疾的人。 2、物理天才 ( ),撰写了《时间简史》等名著,是一个在轮椅上被禁锢了40年却拥有一颗睿智头颅的大师。 2、物理天才史蒂芬·霍金,撰写了《时间简史》等名著,是一个在轮椅上被禁锢了40年却拥有一颗睿智头颅的大师。 3、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 ( ) 他们。 4、“残疾人的( )和( )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 )、( )、( )残疾人。”这段话出自 ( ) 3、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4、“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这段话出自《中华人们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5、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抚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 )、( )、( )。 5、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抚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教育。 6、中国助残日是每年月的第个星期日。国际盲人节是每年月日。国际聋人节是每年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月日。 6、中国助残日是每年5月的第3个星期日。国际盲人节是每年10月15日。国际聋人节是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12月3日。 生死不离 1、2008年月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级特大地震,此时还涌现出()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4伸出我的手 1、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调查发现,全国约有亿名中小学生。其 中因家庭贫困不能上学的儿童每年约有万人。 1、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调查发现,全国约有 2亿名中小学生。 其中因家庭贫困不能上学的儿童每年约有100万人。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复习要点】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1、呈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2、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2、呈现榜样注意点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榜样行为示范的方式 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

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在这一教育主题统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共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1.我和我的同学;2.我要安全地成长;3.我的成长与家庭;4.我的邻里生活;5.我的成长与学校;6.我的成长与他人;7.家乡哺育了我。 这七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册教材由后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主要是有关邻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单元主要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单元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第四单元主要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二、教学目标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校三年级共四个班级。各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三、学生分析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0态度与品德形成

典型真题分析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2008年4月) A.依从B.接受 C.认同D.内化 【评析】答案为C。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此题旨在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从,第三阶段内化。 2.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2007年) 【评析】(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 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B.从众C.服从 D.感染 1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D.内化 12.“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D.伦理的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C.内化D.坚定 15.品德是( )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哲学 B.科学C.心理学D.伦理学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 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
)提出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 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2
)。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日期:2008-12-25]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863c.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精选】第七章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七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1.解释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3. 理解并记住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水平中个体道德推理的主要特征; ?4. 了解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5.了解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概念的发展; ?6.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培养的措施。 ?7. 运用关于品德形成的各派理论中的合理观点,对德育工作改进提出建议。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一、态度的性质 ?态度的定义:是习得的,影响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态度的构成因素(认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倾向) 二、品德的性质 (一)品德的含义 ◆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二)品德与道德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共同点——较稳定的态度与品德是同质的 ?区别—— a.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b.范围不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1、怎样认识新邻居? 答:要主动与邻居打招呼,要热情帮助邻居。 2、、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答: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来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邻居能够给予及时的帮助。 3、、说说你家和邻居家的关系? 答:我家和邻居家关系很好,平时经常互相来往,有事互相帮助。 4、、你家和邻居家之间有哪些来往? 答:过年的时候给邻居拜年,我家做什么好吃的会拿给邻居吃、我经常找邻居家的小伙伴玩,我生日的时候邻居叔叔还会送我礼物。 5、、你帮助邻居做过什么事情?你和被帮助的人的心情是什么? 答:下雨的时候我帮邻居家收过衣服,我还带过邻居家的小朋友,帮助他们我觉得很开心,被他们帮助我觉得很幸福。 6、、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多为邻居着想? 答:不把杂物堆在楼道里,这样会给邻居带来不便;不把废渣倒进下水道,这样会堵塞下水道;不在楼上玩球、跑步,这样会影响楼下邻居学习和休息。 7、、如果自己家或者邻居家装修,噪音很大,我们该怎么办? 答:应该互相体谅,尽量不要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装修。 8、、你家对邻居家有哪些不满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答:比如:邻居家的牛老师到我家地里吃庄稼,爸爸妈妈并没有打邻居家的牛,也没有让邻居赔钱,只是让邻居以后多注意一下就行了。邻里之间就是要互相体谅,才能化解邻居之间的矛盾。 9、“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告诉我们要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就要互相谦让,多考虑一下邻居的利益。 10、维护身边的环境,你也能做很多事情。你准备怎么做呢? 答:经常打扫公共楼道,为小区的绿化浇水,讲究公共卫生,不乱仍垃圾,不乱停车,不乱贴乱画。 11、邻居之间应该怎么相处? 答:平时互相来往,有事互相帮助,多为邻居着想,于是互相体谅。 12、怎么样才能让所有的邻居都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呢? 答:制定一个邻里公约: (1)讲究公共卫生,不乱仍垃圾,垃圾装袋入箱 (2)维护楼道畅通以及消防设备完好 (3)不乱停车、不乱贴乱画 (4)不吵架、骂人 (5)遇到矛盾应该相互体谅、理解 (6)爱护小区绿化 13、我们学校位于(仁村镇东院村东院居委) 14、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15、我们学校获得的荣誉有() 16、我们学校有(6 )个班级,(29 )位老师,(285)个学生。 17、我们学校有很多设施,校门在学校(东)方,教学楼在学校(南、西)方,操场在学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与品德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行为,便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则是由态度决定的。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2)态度VS. 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实质相同,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可加定义)。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 (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总之,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作严格区分。 3)简述品德VS. 道德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主要表现:①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②同一社会中各个阶级间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习俗。 (3)道德的阶级性 (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 (1)形成的后天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8.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1.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2.(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1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1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18.“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19.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 )功能。 A.选择功能 B.鉴别功能 C.动力功能 D.陶冶功能 20.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动荡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教学进度

第二课不给邻居添麻烦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邻里相处要讲公德,能为别人着想,相互谦让,相互宽容;逐步树立民主意识,学习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邻里之间相处的准则。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起为别人着想,谦让、宽容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讨论:怎样多为邻居想一想。 1、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注意怎样做了吗? 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体会怎样为邻居着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 2、讨论:有了麻烦怎么办?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在不经意时也会给邻居添麻烦,请你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给邻居添了什么麻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学生看图并讨论,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给邻居添过麻烦。 师:我们会给邻居添麻烦,反过来邻居有时候也会给我们添麻烦,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先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的邻居给他添了什么麻烦,如果是你该怎么处理? 3、师小结:《民法通则》关于相邻关系的有关规定: 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二、三味书屋《不一样的琴声》 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琴声怎么会前后不一样呢?” 三、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1)讨论共用部位乱堆乱放的现象该怎样处理。 (2)制定邻里大会大会议程 (3)制定邻里公约。 四、师小结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必须要为邻居着想,不给邻居添麻烦。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河套大学土木工程系王霞 大学生们在追求成才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己品德的完善。殊不知品德乃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品德败坏,即使他才华出众,又有哪个单位能录用他呢?所以品德修养实在是大学生成才诸因素之首,而树立优良道德风尚无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呢?众所周知,品德培养方法包括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因此,道德教育是品德培养的外在方法,外在因素。反之,道德修养是个人的自我品德培养,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因此,道德修养是品德培养的内在方法,内在因素。针对大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道德修养可以分为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因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所以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是言教。 言教。所谓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言教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和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际行为应该如何,从而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道德;最终使他们树立道德信念。学校可通过讲授有关道德方面的课程进行言教,教师可通过撰写论文、著书立说等方式进行言教。由此看来,言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德形成和教育的前提与指导。然而,真正讲来,言教只能使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使他们想做、愿做、欲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奖惩。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行为给以奖励、不道德行为给以惩罚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分为物质奖惩、社会奖惩、精神奖惩。奖惩的作用,在于使大学生看到:他遵守道德、受道德限制,可得到更大快乐——长远的、恒久的、真正的快乐,于是大学生们便会产生遵守道德的需要、欲望、愿望。所以,奖惩是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成为学生自身内在需要、欲望、愿望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愿望的教育方法,是陶冶学生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不过,奖惩只能使大学生愿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保证他实行道德、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保证大学生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身教。 身教。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在大学,引导学生实行道德应主要通过身教达到。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高校如果不仅对学生实行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邻居家的小伙伴 教学内容:教科书P 1-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2、让学生试着了解自己的邻居,和邻居小朋友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现在已经三年级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你们认识和结识了许多人,他们中的一些还曾经给过你们帮助,你能说说,在你生活中出现的某个人吗? 2、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人,有同学,有老师,有好朋友。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邻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今天欧文们就一起来谈谈我们的邻居,谈一谈你是如何跟你的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板书课题:我的邻居小伙伴) 二、第一部分《说说邻居家的小伙伴》。 1、我想我们大家都会有邻居,在你的邻居当中,你有没有自己的好伙伴呢?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朋友吗?——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 1 我的好伙伴。 2、指名说说自己的好伙伴。——教师评价。 3、听了一些同学的介绍,老师发现,你们在邻居当中的确找到

了不少好朋友,而且你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老师这里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外国小朋友如何和他的中国邻居成为好朋友的。 4、(1)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成为好朋友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板书。 (2)教师总结,学生笔记书上。 三、第二部分《他不理我了,该怎么办呢?》。 1、刚才大家谈的都是关于自己和邻居小伙伴友好相处的故事,那么老师相信无论是再好的朋友,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小摩擦,你们说是吗?你能回想一下当你和你的邻居小伙伴发生摩擦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吗? 2、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些小摩擦的呢? 3、我们书上也有好朋友之间发生了摩擦,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四、第三部分《远亲不如近邻》。 1、刚才孙老师说过:“远亲不如近邻”,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己发言。 2、刚才有的同学讲的非常好,这句话是说明了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邻居可能会给予我们更大的帮助,因为他们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有哪些发生在邻居间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看书。 3、你能说说你的邻居曾经给予你们什么样的帮助吗?

教育心理学练习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选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5.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形成的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内化性和意志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11.()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A.态度的评价 B.态度的认知 C.态度的意向 D.态度的情感 12.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评价成分 1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认同 B.模仿 C.从众 D.内化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的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5.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分为()。 A.依从、认同和内化 B.依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 16.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意志 B.道德行为 C.道德信念 D.道德情感 17.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1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良好态度与 品德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 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一)表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水平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水 平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能够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 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表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 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表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 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 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二)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来说,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实行说 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实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 逐步提升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实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 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

过程,对外在刺激实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 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相关。① 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 化的观察学习。他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自体 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 观察他人在相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而实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是 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 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者示范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这种学习过程并非直截了当完成的,相 反要经过注意榜样的行为特征、在头脑中组织和编码所观察到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再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方式、对这种行为方式实行各种 形式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其中强化不但包括外部强化,还包括自我 强化和替代强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 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班杜拉的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 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 观察学习的效果。班杜拉在一个经典实验研究中,将3~6岁儿童分成 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即榜样)对大小如成人一样的充气 玩偶实行攻击,如大声吼叫或拳打脚踢,然后让第一组儿童看到“榜样”攻击玩偶后受到另一成人的表扬和奖励;让第二组儿童看到“榜样”攻击玩偶后受到另一成人的惩罚;而第三组儿童则只看到“榜样”攻击 玩偶。之后,把这三组儿童一个个单独领进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放着 各种玩具,其中包括玩偶。对儿童的行为观察表明,第一组儿童产生 较多的攻击性行为,第二组则比第一组显示更少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三组儿童都学会了攻击行为,但因为不同的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使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或不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班杜拉认 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二)表现榜样注意点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D.内化 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应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0.(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行为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l6.态度与能力都是内部倾向,二者()。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 D.基本一致 17.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8.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9.(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2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2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还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燃烧青春挥洒汗水,成就我们稚嫩的梦想与追求。我们也许抱怨,也许开心,也许无所谓。但是在我们这些情绪背后,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努力的拼搏,挥洒着超出我们几倍的汗水来浇灌我们,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 如今有太多太多除去学习的其他事情烦扰着我们,比如今天昨天去网吧被老师看到了,《穿越火线》装备打折了,《地下城与勇士》装备被别人盗了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经常打扰我们,致使我们来到学校的本意被扭曲,学习的热情不高,只是想着快点下课,好赶紧把我们的消息告诉我们的好朋友。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一遍一遍的问大家,这个知识点大家会了吗?这道题以后碰到会做了吗?我这么讲大家能不能听懂等等,那种殷切关怀的眼神,几乎略带一些沙哑的嗓音,因为经常用粉笔而干燥的手部皮肤,这些都是牺牲,都是无私的奉献,说老师是红烛在我看来真的一点不过分,老师他们燃烧的是生命啊!而我们的父母,他们或是顶着烈日炎炎在工作,或是在办公室里手忙脚乱的在赶稿子,或是正在为某件事情而担忧,但是他们心甘情愿,他们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应该的,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足够了。他们不求回报,他们想的也很简单,孩子,我们只是想让你有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能力,自己活的好就行不用管我们。 说出的这些也许连父母和老师给予我们的万分之一都不到,但是这些足以我们这些在学校的学生为之努力学习。对待一个人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见到老师问声好那么简单,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只有这样才算是尊敬老师,没有让老师的辛苦白费。而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就要用孝敬来对待了,在家里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已经在外很辛苦的父母不要太疲劳,我们要让父母看到希望,让父母感到有曙光有未来。在此,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同学有父母亲洗过脚的吗?假如没有,请为你的父母洗一次脚,感受一下含辛茹苦为了我们奔走劳顿多年的证据。 在即将结束之际,学生以学习为生,要以学习为主,只有努力去学习了,才算对得起老师,才算对得起家长,才算真正的尊敬与孝顺。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勾勒出美好的明天的同时,也写出来,老师,父母,你们辛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