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社会理想;“自然”社会模式构成Abstract:Overalongperiodoftime,expertshaveattachedagreatimportancetothestudyofTaoYuan-mi ng’sidealcommunity,butmostofthemexplainitfromaliteratureangle.Theauthorinthispaper,fromthestructureofsocialeco nomy,politicalsuperstructure,thesocialestateandfamilystructureandbyusingthestandpointofhistor yandsociology,triestoexplainTaoYuanming’sidealcommunity.Wehopethatinthiswaywecoulddiscove rthechangeofsocietyandthiswillplayanactivepartinruralityandincreaseitsreferencevalueandstudyv alue.

Keywords:TaoYuan-ming;idealcommunity;patternofnaturalsociety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再次表达自耕自织以求暖衣足食的愿景。《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飓开我襟。”也描写了陶渊明所向往的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使人进入了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繁木林荫下凉风吹襟的惬意,描绘了小康和谐的农家乐趣。《归园田居》组诗中也再次描述了理想田园社会的居住情况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田园社会的饮食情况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不仅描述了田园生活,并身体力行倡导人人都来参加生产劳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以此来歌颂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样在《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也再次揭示陶渊明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上都是在咏歌描绘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悦心情。世外桃源陶渊明辞官归隐故里之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迫使其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而《桃花源诗并记》也正是以文学形式表达其理想,展示其乌托邦社会模式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里进一步描绘了与田园生活休戚相关的另一个社会图景:“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种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往来种作”突出人人辛勤劳作,“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丰衣足食”的愉快,对土地,房屋,鸡犬的描绘则曲婉地表现出社会安定。而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则又表明桃花源民风的淳朴。“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鸡犬互鸣,童叟欢愉。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压迫,没有官场的丑恶,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的和谐统一;人人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

综上,这里设想出了一个“尚贤尊圣”、“和谐田园”、“世外桃源”等的完美“自然”社会理想及乌托邦模式。表现了陶渊明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和向往。也反映陶渊明希望人们用共同劳动和平共处来创造和谐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二、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及形成

(一)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

关于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其构成:

1.在社会经济方面,描绘了以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桃花源记》)人们有良田,种植桑树、养鱼植竹,按照四季轮换,种植五谷等作物。“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春收蚕丝,秋收粮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棉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古人的理想在这里都实现了。

2.在社会政治方面,极力否定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努力架构一个“无君”社会。在《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展示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揭示了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贤者”,以其自由自在的生活常态,否定君主制度的存在性。这里没有君主、国家和各级官吏机构的存在,排除了压榨和剥削。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根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即社会分层〔1〕。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中人人参加劳动: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希望是一个“秋收靡王税”的没有剥削劳动所得完全归己所有的社会。在他的理想王国中,没有严格意义的社会等级区分和阶级、阶层分化对立,没有体现社会的不平等。

3.在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桃花源诗并记》)这里,人们以家为单位,相互勉励,努力耕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各归所居休息。自然和谐,和平安静,安居乐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关系,在这个“自然”社会里,人们没有忧伤,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等级差别。这些在其作品中多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方面,更多地表现了友情、亲情、人情,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如:“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归田园居》节选)

4.在生活习俗结构方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人们互相认识,如有来人,便一眼认出外来的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来了外人,便争相邀请去家里做客,以杀鸡斟酒招待,表露出“自然”社会中的人们热情与好客。“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虽说荒草掩路,但是阻隔的实际上是“自然”社会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而在“自然”社会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与人之间经常往来,交情淳厚,老少和睦相处。“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衣裳则是“自然”社会中人们穿的服装。礼法、服制犹保存着古风,显示“自然”社会中的民俗文化特质。

(二)陶渊明社会理想模式形成

陶渊明社会理想模式形成,除了受传统农业社会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聚居观念的影响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陶渊明社会理想产生的现实依据

社会学认为,社会变迁中的理想目标,是社会思想家或者个人在社会变动或者变革背景下,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或希望出现的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目标。那么按照这个认识,社会变迁,特别是社会环境,对思想家及其社会理想的产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正值晋宋易代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乱的时期之一。中原战乱后,北方士族纷纷南下。东晋王朝失陷了中原、偏安江左,腐朽的统治阶层不顾人民的死活,仍在进行着激烈的内部争权夺利,使人民长期处于动乱不安之中。兵役、劳役、水灾、旱灾、赋税,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四处逃亡。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上述情况十分相似〔3〕。

社会变迁导致社会转型,新的社会统治模式的不确定性,往往使社会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希望出现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新思潮,而社会个体与此同时产生了社会批判思想——自己的社会理想模式。

陶渊明处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社会转型之际,政治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小军阀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杀,兵祸连年不绝。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现实产生了强烈不满,于是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地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那么,以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自然”社会模式便应运而生。

2.传统思想及同时代思想家的影响

“桃花源”式的“自然”社会模式的设计,不仅有现实的生活基础而且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石。陶渊明自幼受到儒家经典的熏陶,“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另,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所描述的“恒产”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

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陶渊明也对其也进行了借鉴与吸收,这主要体现在其所描绘桃花源理想的生活场面中。由此可以看出,桃花源理想社会的设计与孔孟思想是有一定联系的。

另外,《老子》第十八章提出的“小国寡民”的设想,为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社会模式的架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如“黄绮之商山”,“贤者避其世”也和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相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些在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社会中的社会生活描写,可以说是对《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继承与阐释。

一定的思想源自于一定的时代。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产生于东晋南初那个特定的时代,当时魏晋玄学之风盛行。陶渊明受到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他生活及各个方面: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致远、幽美的田园生活。而崇尚自然,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特征。关于此,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也着重谈了这点。

同时代阮籍、嵇康、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陶渊明也对其吸收应用。

总之,受传统及同时代思想的影响,并由于“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其政治取向、意识形态或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4〕,因而使得陶渊明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中成为政治社会化中的一员。于是,陶渊明以自己已有的农民平均思想为内动力,借助于其所面对的黑暗现实生活的推动,编织设计了自己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式的“自然”社会模式。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从《桃花源记》看渊明人生理想 容提要:桃花源成为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桃花源的和平美好与东晋硝烟四起的现实对比鲜明,以此对统治者发动的不义战争进行谴责,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其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之根源的深沉思考。其三,桃花源的提出,体现了他对上古治世社会的追求。其四,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崇尚的隐居生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桃花源渊明理想向往隐居生活 “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是东晋诗人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的总结。青年时的渊明颇具“大济苍生” ①的宏伟报负,希望有所作为。怀着“铅刀一割”②和中兴氏的愿望,先后三次出仕。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这十三年中,渊明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他正直孤介的性格,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辞官而去。最后从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③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⑤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惨况,让他感到无比愤慨。长期的躬耕自资生活,他对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根源进行了反思。晚年,他创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社会

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它闪耀着人民理想的光辉,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⑥ “桃花源”为什么会成为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并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桃花源的和平宁静与硝烟四起的东晋社会对比鲜明,从而对混乱现实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地处深山丛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桃花源人的祖先是朝时的一批避乱隐居的人,《桃花源诗》说:“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桃花源最初的隐居民由此而产生,这些人对暴的残酷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桃花源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国中之国,而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类社会类型。在桃花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没有君主、没有统治集团,没有人剥削人。人们如同一家人,男女耕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斑白”、“童孺”则纵歌寻欢,这里避开了战争的硝烟,远离了尘世的纷争,似太虚幻境,却又真实自然,桃花源令苦难中的人民无比向往。 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部的矛盾都非常复杂尖锐,西北各少数民族贵族在黄河流域割据混战,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他们常对南方进行威胁、骚扰。腐败的司马氏豪族地主集团部争权夺位,使社会动乱不堪,广大人民饱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战争之灾。公元399年爆发卢循、恩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被镇压之后,东晋社会权位之争更趋激烈。 从东晋建立开始,到裕消灭桓玄代晋自立,一百余年的社会始终处于极其动荡之中。频繁的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要表现在:其一,战争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再次表达自耕自织以求暖衣足食的愿景。《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飓开我襟。”也描写了陶渊明所向往的夏日乡居的淳朴、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归之心,就是放下之心,放下执著之心,放下对世俗欲求之心。这种心思也许在他内心已存多时,所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其实质是不愿让自由之心被世俗利益牵挂。在陶潜心里,做官并不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心为形役,只让人惆怅愁苦。他自觉到做官是误入尘网,浪费生命,但亡羊补牢也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迷途不远)。于是决心脱身,决定回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回归的途中已经初步感受到解放的自由快乐,也有归心似箭的心情流露。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喜爱的房屋、儿子还有树木(松菊),天伦之乐的享受,离别之苦即刻消失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回来了比起做官就不那么气派了。往得狭小,走路没有人陪同了。面对这贫困的环境,就只有坚定意志(倚南窗以寄傲),学会过清贫的日子,学会在容膝之地安心,在寂寞庭园受发现乐趣:或涉足或远观,在孤独中体会到鸟倦归家的的幸福 感。这就是安贫乐道,就是放下执著后的对“所求不得”的忧苦的解脱。因为无所求了,也就无“所求不得”之苦了。但要让这种天伦之乐和庭园之乐得以持久,还须做些努力。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这就是对孤独的进一步坚定的选择。这里的“绝游”也许首先是与官场人的绝游,但也不排除对一般朋友(不同遂)的绝交。一个有境界的人往往是是孤独豹,交友是有选择的,这样可以避免闲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这是说明绝游的原因,强调了与世俗的不合,或说是天下“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除了自觉与世俗之人绝游,还耍进一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好的打发生活,也才不违离忧得乐的初衷。他找到了亲情之乐(悦亲戚之情话)、琴书之乐(乐琴书以消忧),农耕之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山水之乐(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有这么多的乐事的发现是不是就完全瓣决了人生问题呢?没有,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对死的忧虑没有解决。 1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就是陶渊明的艳羡和忧患。

论文-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词 (1)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1)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3)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他的生活和思想 (4)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分析 (8)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古典诗歌题材。他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家事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思想密不可分。陶渊明在其独特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思想引导下,运用质朴的诗歌语言,描绘躬耕自资的劳苦与欣悦,冲淡自然的表现田园生活的淳真与美好,既抒发个人的志趣(《归园田居》),有寄托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高远,对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新自然说意象意境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魏晋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里,所处时代,是南渡的东晋王朝末期过渡到刘宋,形成南北朝的乱世分裂时代。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解体,专权乱政,军阀征战,生灵涂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道家、玄学、佛教等各种思想逐步兴盛,影响到文学方面,“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的《诗品》)的玄言诗赋大盛其时。 青少年时期,陶渊明过着“少而贫病,居无朴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①”的生活,但他博读书典,志向宽广:“读书敦宿好”(《辛丑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怀有“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的政治抱负,并且受到魏晋时期盛行的老庄思想、玄学清淡之风的影响,养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的品格,凭借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的自由个性,创作出了质朴自然,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3年(公元365年),他28岁以前的经历已经难以考证,只从《五柳先生传》的自述中推想其于贫苦生活中读书不辍。太元18年(393年),于29岁时初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②”其后“躬耕自资”闲居五六年。隆安3年(399年),35岁,任刺吏桓玄属吏,两年后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桓玄篡晋后,刘裕出兵讨伐,陶渊明曾任刘裕幕下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年),41岁,为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同年8月改任彭泽令,但于11月,为官80余天即弃职返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词》及《归园田居五首》。自此以后,直至终老,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 ①颜延元.《陶微士谏》.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1. ②沈约.《宋书隐逸传》.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3.

陶渊明精神

陶渊明精神 自古以来,陶渊明总是被看成是一个隐逸诗人,和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说他追求静谧安宁、真诚无欺的古朴社会,追求淡泊高远、任远委化、身无外求的人生,不肯沉浮应世,选择辞官归隐、躬耕自励之路。他的田园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陶渊明也成为历代士大夫无比仰慕的“隐逸高士”的楷模。但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陶渊明从“官场”到“隐居”,只是生活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他没有甘心于躬耕,藐视功名利禄,他一生在不停的追求。 1、他的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最后一次归田前,主要体现在仕途上的追求,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陶渊明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其祖祖辈辈都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比较正统途径是,通过仕途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等政治理想和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如在其诗《乞食》中,诗人引韩信的典故表示希望自己能象韩信那样辅佐明君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含蓄地表达渴望举荐的从政思想。“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融思远翥。”(陶的《杂诗》)的豪情,就是他的进取思想的反映。但是陶没有料到入仕任职的繁杂,官场中的上下级关系森严,同僚们的相互应酬和相互倾轧,以及注重门第出身,而不重才的风气。现实与诗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和实现理想的目标向去甚远。以至出现了五次出仕五次归隐的曲折历程。由此可

见,陶渊明在仕途上的追求是十分努力的,并且可以说“屡败屡战”,前后五次徘徊于“仕” 与“隐”的矛盾中。从表面上看,归隐后的陶渊明政治兴趣已经冷淡,在没什么壮志了,事实上“在冰冷的外衣里,却藏着一颗火热的心。仔细阅读一下陶诗,那种“金刚怒目式”的诗句不胜枚举。直到诗人晚年,他的政治热情还没有减退。 二是归田后,由从政转向从文,达到以诗文传世的目的。陶渊明归田后的几十年,并没有沉醉于那种自欺欺人的生活中。因为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难免不受历史人物的影响。孔子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要么做官,要么归隐,只有能做官而不做的人,才有当隐士的资格。陶不做官,只能归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是通过仕途,仕途不通,只能转向“立德、立言”的文学创作。陶的归隐就是由从政转向从文。在政治上无法进取而求其次举动,这和孔子的当年所遇到的问题在情理上是相通的。陶的转变可以说是兼有时代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陶不管是“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还是“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以及辞世前一年作的《有会而作》中“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的感叹。以诗文传世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追求,只不过归田后更侧重于之而已。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 浅析陶渊明得理想生活和人一辈子态度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后代世人也称他为“靖节征士”,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初期得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他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得开国元勋,军功特别显著,最大得官做到大司马.而陶渊明得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因此青青年时代得陶渊明就立志学习,且非常有雄心壮志.但从二十九岁开始进入仕途,却只担任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他得壮志不能实现,还不得不在官场中周旋,不能真心相对,官员之间虚伪一场.陶渊明认清了官场得黑暗与污浊后,就逐渐关于仕途有些心灰意冷.后来陶渊明生活上也越来越困难了.他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远离官场,远离那些他不乐于见得是是非非.因此他满怀情感得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后来他又写了《桃花源记》,以理想式得社会生活来对抗现实得无奈.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得要紧题材,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特别向往美好得田园间得生活.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之前,心中一直有一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来”,呼唤来到不被世俗所污染得地点.后来,他实现了归田园居得愿望.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人人自得其乐得乐园——“桃花源”,建立了一个理想得社会,没有压迫,每个人基本上真心相对.陶渊明只能通过写词来寄予他盼望参与政治得愿望,更盼望人民不要再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中.wcoM假如人们能生活在那种没有争斗得社会中,该是多么幸福啊.因此陶渊明得归隐更是一种对社会动荡得无奈与感叹. 一、陶渊明得理想田园生活 陶渊明得田园诗产生于东晋论文联盟末年,而这与当时得政治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东晋末年,当时朝廷特别污浊、腐败,而当时得士族文人一辈子活也非常糜烂.在这种得现实环境里,非常多名士被卷进残酷得政治斗争之中,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而像陶渊明那个有理想有抱负得人,确信将会陷入现实与理想斗争得漩涡中.有如此一句话:“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因此在那个时期许多不满于现实得文人,放弃仕途,归隐田园.陶渊明确实是这些文人中得杰出代表.在那个阶级斗争激烈,官场腐败得时代,陶渊明认识到了其中得黑暗,而不愿同流合污,因此在陆续做个几个小官之后决定归隐,后来就一直过着“躬耕自资”得生活,生活自给自足,并在诗中表现出盼望有一个没有忧愁得理想社会.在南山之下种种菜,赏赏花,并在这种情况下开创了田园诗. 总之,陶渊明能够讲是田园诗得开山鼻祖.历代也有许多写田园诗得人,但没有一个能够超过陶渊明得.陶渊明得田园诗清新脱俗、质朴自然,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得意愿,有他独特得个人经历又将他思想融入到里面去,在他得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能够讲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流派. 二、陶渊明得人一辈子态度 一定得人一辈子态度受一定得时代得妨碍.陶渊明得人一辈子态度就受时代得印记妨碍得痕迹非常深.东晋末期,官场黑暗,地主庄园经济接着进展.永嘉之乱后,士族大量购置田园,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那个动荡时代之中,官场如战场,士族得官职变幻无常,讲升就升,讲贬就贬.而陶渊明得人一辈子态度在他得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得体现.陶渊明时代为官得家庭与当时得社会环境对他得妨碍也可谓不小.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能够令自己光宗耀祖.他也在为此不断地努力,但却在不断地受挫中.在东晋末期时期玄学之风特别盛行,而陶渊明受到玄学思想得妨碍.用隐居来躲避显示,寄情于山水来表现对现实得不满.陶渊明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拥有高尚得情操,又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总之,东晋末期得时候官场腐败,关于士族也不是十分在乎,统治阶级也非常腐朽.陶渊明就毅然辞官,用归隐田园来抵抗.能够讲陶渊明看透了官场得黑暗,对官场也深恶痛绝.陶渊明没有求名求利之得欲望了,他在那个幽静得田园中寻到了自己得归宿.

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故有“文如其人”之说。 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黑暗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火光和血污的时代,它酿造了空前的文化浩劫。大批的优秀人才饮恨死去,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多数文人借药、酒或佛家思想来麻醉自己,用似乎狂放、风光的外表来掩盖他们骨子里的悲哀。但是,在那黑暗的乱世里,却产生了一个千古传诵的魏晋风流,在这个风流中心,陶渊明是最完美的一个。一千多年来,陶渊明迷人的魅力,像一颗璀璨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那么陶渊明有哪些迷人的魅力呢? 一、人格的魅力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幼年丧父,青年时代,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官到彭泽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据《宋书》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得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最直接的原因,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因为家里有十斗米或更多的米而不折腰呢?据记载,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好:“少年穷苦,每以家弊,东奔西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因为看不起微薄俸禄而辞官,相反“五斗米”对于他来说应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他宁愿归隐后忍受“饥米驱我去”的乞食日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流俗、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的一块堡垒,用以保卫自己心灵的一块自留地。 2、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的两个结论,也是他人生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做人的准则、品德和节操。“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朝与仁又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土》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品德节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存哲学。陶渊明依恋山水、旷性仁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于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社会理想;“自然”社会模式构成Abstract:Overalongperiodoftime,expertshaveattachedagreatimportancetothestudyofTaoYuan-mi ng’sidealcommunity,butmostofthemexplainitfromaliteratureangle.Theauthorinthispaper,fromthestructureofsocialeco nomy,politicalsuperstructure,thesocialestateandfamilystructureandbyusingthestandpointofhistor yandsociology,triestoexplainTaoYuanming’sidealcommunity.Wehopethatinthiswaywecoulddiscove rthechangeofsocietyandthiswillplayanactivepartinruralityandincreaseitsreferencevalueandstudyv alue. Keywords:TaoYuan-ming;idealcommunity;patternofnaturalsociety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

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 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翻译。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强调与补充,并作以检测。题目为课件中的六个句子,还可以适当添加。 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提醒学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文试T61 钱思宇2161106002 陶渊明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伟大诗人。他出身名门,才华超群。19岁时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闲情赋》。他身世坎坷,出生时家道衰落,同年丧父,尝尽生活的酸苦;中年丧妻,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他五次出仕,五次辞官,直至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他热爱生活,能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农民一样在田间耕种劳动。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耕作的体验写到诗文词赋中,在宁静的乡居生活中完成了由士大夫向伟大诗人的转变,被后人赞誉为“田园诗人”,并开创了田园诗派。他的思想上升到了空想社会主义高度,对中国文化具有积极的进步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思想形态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渐渐没落。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因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时生活在农村,家乡田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铺垫。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中,接触的多是农耕村民,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生活。闲暇的务农生活让陶渊明有了自在惬意的写作环境,使得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流传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归田园居五首》。他在其一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

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 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文学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陶渊明,这位被钟嵘在《诗品》中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文学大家,是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上的一个归宿。然而陶渊明为士大夫们筑了一个“巢”,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孤独感。本文主要从陶渊明的社会生活及其创作的生命诗文中,追寻感受这位孤独隐士的自白,以期更好地贴近他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陶渊明;生命;诗文;孤独感 孤独,在中国文字解释中,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者,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很平静地独行。陶渊明正是这样的孤独者,他是田园诗派的王,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却也有深刻的绝

望与悲哀。他生前为诗为文为人不做媚时媚世媚俗之语,独寻真知。杜甫写的《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用在陶渊明身上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陶渊明诗文中历历可见的孤独感是在魏晋动荡局势中滋养出来的,也是他在对自己生命思考里无法摆脱的。因此,其孤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会生活的孤独,二是宇宙生命的孤独,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者相互交缠。 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的陶渊明,自幼受着儒家的传统教育,在“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大济于苍生”的抱负是再寻常不过的。然而不幸的是,在晋宋易代之际极度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之中,由于门阀制度森严,下层文人不是有心报国,无路请缨,就是随时可能卷入政治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正如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里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

况且其“质朴自然,非矫厉所得”,因而每次出仕都令陶渊明感到“一形似有制”。终于,在彭泽县令任上八十余日后,陶渊明以一首《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结束了他的仕宦生涯。 陶渊明于社会生活的孤独不,仅体现在治国上,还有其齐家。他的绝意仕途,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世俗观念的质疑。亲友的劝仕,使他深陷于不被理解的孤独痛苦之中。他感叹“邻靡二仲,室无莱妇”,“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其中不无期盼知音赏识的意味。纵然羡慕子期伯牙,庄周惠子,陶渊明也宁愿孤独,不想随其波逐其流。“吾驾不可回”是陶渊明对尚同的世俗观念的坚定回答,因此也产生了树立独立人格的欲求。 我以为,幸的是其仕隐抉择的几度纠缠,亲人知己逝去不复返的无依,与农民不能交心推腹的苦闷,这些社会生活的孤独感,看似颓废、悲观、消极,

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习《五柳先生》,理解陶渊明的品格和精神。 2鉴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杂诗·其二》,理解陶渊明“有志不获骋的苦闷”和淡泊名利的快乐。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分发《杂诗》材料。 导入: 全班齐声背诵此文。 周敦颐说陶渊明独爱菊。在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东晋,陶渊明为人正直,并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迫于生计,志向动摇过去做过官,最后一次就是彭泽令,后来就发生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情,最终他坚定志向,决定回归园田,做了一名“独爱菊”的隐士。但是“守拙归园田”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安贫乐道的陶渊明曾经也是一名志在四方的青年,他的精神世界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五柳先生传》和大家手中的两首诗来更多地了解陶渊明。 一、赏析《五柳先生》 播放课件,问题一:本文被认为是陶渊明的自传,请画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总结概括他是什么样的人? 总结学生答案: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从“自传”来看陶渊明本人是:不贪慕荣利的人,一个真诚的人,安贫乐道的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二、赏析《杂诗其二》和《杂诗其五》。 大家先来看《杂诗其五》,读一遍,参照注释看一遍理解一下此首诗歌。 画出强壮年时期的陶渊明是什么状态: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问题:壮年时期的陶渊明是什么样的? 总结学生答案:少壮时期的陶渊明是自得其乐,充满志向,积极进取的。 当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年老,与壮年时期形成了对比: 其五: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故人惜光阴,念此使人惧。 其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 问题:中老年的陶渊明是什么样的? 总结学生答案:身体衰弱,志向没落,充满了沉重的孤独感。 结语:通过陶渊明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他。一个人是复杂的,从壮怀激烈的少年到淡然自若的老年,他也曾历经痛苦,失落和孤独,但是在浑浊的世间最终他选择了做一个正直、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内容提要:桃花源成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桃花源的和平美好与东晋硝烟四起的现实对比鲜明,以此对统治者发动的不义战争进行谴责,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其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陶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之根源的深沉思考。其三,桃花源的提出,体现了他对上古治世社会的追求。其四,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崇尚的隐居生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桃花源陶渊明理想向往隐居生活 “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的总结。青年时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①的宏伟报负,希望有所作为。怀着“铅刀一割”②和中兴陶氏的愿望,先后三次出仕。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这十三年中,陶渊明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他正直孤介的性格,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辞官而去。最后从彭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③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⑤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惨况,让他感到无比愤慨。长期的躬耕自资生活,他对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根源进行了反思。晚年,他创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社会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它闪耀着人民理想的光辉,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⑥ “桃花源”为什么会成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并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桃花源的和平宁静与硝烟四起的东晋社会对比鲜明,从而对混乱现实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地处深山丛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桃花源人的祖先是秦朝时的一批避乱隐居的人,《桃花源诗》说:“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桃花源最初的隐居民由此而产生,这些人对暴秦的残酷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桃花源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国中之国,而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另一种

浅谈陶渊明诗风

浅谈陶渊明诗风 纵观我国的诗人,在东晋陶渊明的诗歌可谓是清新,内涵最为丰美。他的诗歌以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思想受到从古至今的讨论。就诗歌的创作上来看,陶渊明并不是特立独行,而是受到了玄言诗的影响,成功的将田园题材融入到诗歌当中,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 标签:陶渊明诗风 从陶潜的文学接收上来看,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分水岭。自从南朝开始,文坛竞争无数,华丽的文学风气盛行,而陶潜的诗歌清新淡雅,以其“归隐”为主要题材被当时人追崇。 一、陶潜诗歌风格 1.质朴和醇美有机结合 在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朴实,几乎毫无华丽辞藻。在他的诗歌里,很难有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基本上是按照事物原本的样子,自然的描写,如实的叙说。很多著名诗人,如苏轼、朱熹、葛立芳都曾经评价陶潜的诗歌平淡与自然。在这样的评价当中,都说明了陶渊明诗歌的自然质朴。然而,如果仅仅是自然质朴,那么诗歌读起来会平淡无奇,但是陶潜的诗歌并非这样,他的诗歌在平淡中彰显韵味,包涵着浓烈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气息。陶潜的诗歌是化繁杂为简单,“真”并非都是生活原本的东西,而是需要锤炼溶于诗歌当中,这就带来了“醇”意。比如,在《归园田居》中所描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样简洁的笔墨,描绘出了朴素的生活。在诗句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让整个画面都显示出浓厚的韵味,并通过两个叠词,就像是作者信手捏来一般,而诗歌的“樊笼”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黑暗愤愤不平,也体现出作者对人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纯洁的人生态度。在《饮酒》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一句中,读者可以看到陶潜的胸襟,在平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韧性。因此,苏轼曾经评价陶潜说“陶潜的诗歌非常的实绮”,这一段话评价陶潜的诗歌风格十分的中肯。在陶潜的诗歌当中,表现出来了一种淡泊宁静的诗歌情怀。因此,陶潜的诗歌无论是质朴无华还是经过锤炼修饰都含于自然,都有一种纯净的特性。正如评论家叶嘉莹所评价:“陶潜诗歌都蕴含着一种丰美和自然,可进一步的深入研求。” 2.情、景与理的有机统一 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就是内心中有感动,就可以通过诗歌的形式给表达出来。在陶潜的作品当中,很多诗歌都是以抒情诗歌为主。他把自己的内心所涌起的感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达到了情与景的统一,让作者融入到意境之中。王夫之曾经说过“不用说其中的道理,而自喻”,意思就是说诗歌当中并没有体现出哲理的意思,但是可以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中慢慢体会,从而获得美的享

陶渊明“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文精神

陶渊明“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文精神 1,对“穷则独善其身”的总体认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从先秦到两汉,隐居高卧的隐士可谓不胜枚举。汉代末年,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汉初建立起来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局面破坏殆尽,人们纷纷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僵化的社会秩序中挣脱出来,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文人开始独立思考社会、人生的问题。魏晋时,统治集团的血腥争夺,政治的残酷、虚伪,又严重影响文人们立身行事的态度,当此之时,玄学兴起,清议盛行,经学独尊的地位动摇了,文人们以从政为官当作人生归宿的意识也大大淡化,人们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士人的群体主义消失,个人主义得以张扬。人们反对虚伪的礼教,反感无聊的繁文缛节,而追求返朴归真,崇尚真情,归返自然,纵情山水。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魏晋的隐逸之风远超前代,非常盛行,一大批名士加入了隐居的行列。社会上还形成了一套品评隐士风度的标准并加以吹捧,其内容大致为不拘形迹,注重心意,冲淡平和,超然脱俗,不求富贵,不慕荣华,一任自然,随遇而安。这样的标准与陶渊明内心深处的思想观点、处世态度不谋而合,高度一致。 2、陶渊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处世原则的体现 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怀有“大济苍生”、“治国平天

下”的理想抱负。这种人生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可是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达”!“兼济天下”要有一定的权位。现实决定了陶渊明不可能“飞黄腾达”,更不能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他就归隐,这正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处世原则的忠实实践。归隐后的陶渊明生活是贫困的,但是他“君子固穷”,守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不与统治者妥协。长期的农业劳动,与广大农民的近距离接触,使他逐渐感到退居田园,躬耕自资,实在是一种富有乐趣的生活,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生活,并创作了大量诗歌,描写、歌颂农村安静的环境、优美的景色、淳朴的民风以及自己内心的愉悦。如《归园田居·其一》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在诗人笔下,几间农舍、几缕炊烟、几声犬吠、几声鸡鸣,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与污浊的官场相比较,这些不经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致,蕴含着至善至美,与诗人自己高洁情操和志趣交相融合,相得益彰。于是他的诗歌就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美感。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他的“独善其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安分守己、了此余生,既然“闻达”不可求,就隐居田园,在很艰苦的条件下,不屈服,不沉沦,奋发有为,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以诗文传世,同样取得不凡的成就,成为我国“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之祖,不但让自己青史垂名,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3,“穷则独善其身”的历史意义

浅析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析陶渊明桃花源记 《》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 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