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曲线图专题训练

高考曲线图专题训练
高考曲线图专题训练

2014年高考曲线图专题训练

1.(13新课标Ⅰ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

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解析】首先要弄清供给和需求曲线,然后根据产量大增(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变化较小,根据面积变化看见增产不增收。只有B选项符合。曲线题的出现让经济学更有味道,更能体现综合能力。

2.(13广东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

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给的信息“进口化妆品价格飙升,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很明确,分析其需求曲线,D1应该是需求减少,D2是需求增加。做对本题关键是要细心,看清楚箭头方向和D字母下面的标号,不要弄混淆了。D1需求减少的只有D。

3.(13四川10)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

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表明,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解析】“发送短信”实际上就是“消费短信的服务”,因此属

于“商品价格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要花钱的短信与免费的微信是互替商品

的关系。

4.(13新课标Ⅱ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

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

(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答案】C。【解析】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设问的是支持价格应

该是高于均衡价格,故P1是支持价格,相应Q4点时供给数量,故选C项。

5.(13重庆2)图1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

正确说法是

①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

③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解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

现形式,①并不违背价值规律,故不选,买方市场,是指供给

大于需求、商品价格下有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

的市场趋势,显然,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故②不选,③④均正确切题,故选D

6.(13江苏5)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图1

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答案】A。【解析】一般说来,某种商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价格降低,从而导致需求量增加,反之,会引起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

粮食产量增加,会引起价格降低,需求量增

加,应选A。

7.(13上海14)右表为2011年江苏省、浙江

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支

出。同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

系数为35.48%。据此可知,三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排序正确的是( )

A.浙江>上海>江苏

B.浙江>江苏>上海

C.江苏>浙江>上海

D.江苏>上海>浙江

【答案】D。【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由此可以计算出:江苏省恩格尔系数=(6061÷16782)×100%=36.11%浙江省恩格尔系数:(7066÷20437)×100%=34.57%因此【答案】选:D。

8.(13福建31)图10是a.b两种理财产品在一定时间

内的收益率走势图。就这两种产品的比较,分析正

确的是

A.a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低收入者投资

B.a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大,不适合投资

C.b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幅度小,不适合投资

D.b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答案】D。【解析】曲线图选择题,a线上下波动幅

度较大,投资风险较大。b线波动幅度较小,投资风险

较小,属于稳健性投资。A错误,a线投资风险较大。

B错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C错误,b线波动幅度较小,适合投资。故选D项。

9.(13天津3)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

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

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

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答案】C。【解析】本题专查学生读图分析

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

键要理解图表的意思。图表表明2004——2012

年间,我国的进出口数额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C项正确;A.B.D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选。故【答案】选C。

10.下列关于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商品的价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A项错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项错误;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D项错误。

11.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

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该商品供给减少,价格会上涨,①正确;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商品的需求也会随着减少,③正确。

12.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下图中,合理表示

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A.A1曲线B.A2曲线C.A3曲线D.A4曲线

【答案】A

【解析】根据生活实际,即使收入没有增长,消费也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所以,A2、A3曲线不符合实际;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A4曲线错误。

13.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

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该商品供给减少,价格会上涨,①正确;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商品的需求也会随着减少,③正确。

14.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下图中,合理表示

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A.A1曲线B.A2曲线C.A3曲线D.A4曲线

【答案】A

【解析】根据生活实际,即使收入没有增长,消费也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所以,A2、A3曲线不符合实际;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A4曲线错误。

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某国所有商品平均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这说明()

①该国可能发生了通货膨胀②该国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可能会有所增加③为了稳定物价,

该国应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④为了更好地稳定物价,政府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国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故符合通货膨胀的含义,故①正确;此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其购买,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也减少,故不选②;由于发生通货膨胀,为更好地稳定物价,政府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等,故④正确;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不是政府,故③错误。核心考点三汇率变化及其影响

16.(2012·山东高考)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

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知识。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说明单位时间生产该商品的数量增加,即供给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曲线(S)右移,价格下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7.据报道,2012年8月份以来,日系数码和汽车产品在中国销售量大跌。下图描述的是该时期某

日系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①该品牌汽车生产商供应减少②钓鱼岛事件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日系产品产生抵触情绪③

该品牌汽车采用新材料,售价较高④该品牌汽车被检测出存在安全性能缺陷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18.(2012·福建高考)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

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内容可知M商品是高档耐用品,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因而A、B两项错误;

商品价格的变动并不会决定增值税的征收与否,税收的征收由法律规定,C项表述错误。当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因而政府应对低收入家庭予以补贴,D项正确。

19.(2012·四川高考)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

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答案】D

【解析】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因此在汽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汽油的需求量下降,汽车的需求量也随之下降,所以汽油价格与汽车需求量是负相关,故排除A、C两项。同时,汽车需求量随着汽油价格的上升而下降,故选D项,排除B项。

20.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

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③就单个变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④农副产品在M、N、Q点需求弹性均不大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答案】B

【解析】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高档耐用品在N点时,价格较低,需求量大,其替代产品需求量会减少,①不选。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生活必需品在M、N、Q点需求弹性均不大,④正确。

21.一般来说,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值(Q=消费∕储蓄)随着对未来收入预期(P)、通货膨胀率(T)、社

会保障水平(E)、利率(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未能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

【答案】C

22.(2011·上海高考)右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 A.27% B.42%

C.38% D.32%

【答案】B

【解析】首先知道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而家庭用于购买股票、债券及进行储蓄的投资并不计入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故袁先生家的恩格尔系数为:4/(4+1.6+2.3+

1.7)×100%≈42%。

2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A.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商品价格

B.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

C.X轴为人民币汇率,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

D.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Y轴为恩格尔系数

【答案】D

24.(2011·江苏高考)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

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在x1之前,收入差距拉大,效率提高;x1之后,收入差距拉大,效率降低。因此,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③片面夸大了收入差距的作用。

25.(2012·江苏高考)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

酬比重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由“转变”可以看出,社会结构的转变说明分配更加公平,②③符合题意,B项入选。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不一定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①错误;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增加起不到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④错误。

26.(2012·广东高考)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要理清图中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基础,财政收入也会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故A、C两项表述错误;该省居民收入水平应随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而增长,B项表述错误。

27.(2011·福建高考)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

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在A点时,存在物价走高趋势,宜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从B点到C点,物价高起,经济过热,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E点时亦然;从C点到D点,物价低迷,经济过冷,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此B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28.(2011·福建高考)“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

选择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拉弗曲线”反映的是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启示我们,确定税率必须考虑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如果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必须把税率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①④符合题意。A点反映了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但不一定就是最佳的,②说法具有片面性;税率的确定与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无关,③错误,因此答案为C。

29.(2011·北京高考)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

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状况从B 点向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答案】B

【解析】本图揭示了这样的关系,要使通货膨胀率降低,那么失业率就有可能升高。经济状况从B点到A点变化是通货膨胀率降低,能够降低通胀风险的是提高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本题选B。

其他选项不合题意。

30.(2011·大纲全国卷)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

技术产品的贸易统计数据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

①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②进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逐渐增强③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

升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同时在进口方面,我国也加大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份额,①③符合题意。图中信息只反映了我国部分进出口商品所占份额的变化,并没有反映总量变化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故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不准确,且在图中没有体现。

31.下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上某商

品价格处于P1时,该种商品的供求情况是()

A.该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该商品价格上涨,人们购物需求减少

C.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

D.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答案】C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分析当该商品价格处于P1时,该种商品的供求情况。该商品价格处于P1时,价格上涨,该商品供应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出现供过于求状况,C项正确,D项错误。A、

B两项只从供给量和需求量认识,没有反映出该商品的供求状况。

32.为了鼓励人们外出旅游,国家出台了节假日期间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措施。该方案在2012年

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第一次执行,就带来了自驾游的“井喷”局面,若将免收通行费的这一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X轴为旅游需求量,Y轴为旅游价格,D1表示免费前,D2表示免费后,箭头表示从D1到D2),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答案】C

33.菲利普斯曲线(见右图)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图中,横轴U值代表失业率,纵

轴G值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对此曲线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国家可以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②国家可以运用

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③国家可以运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④国家可以运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答案】B

34.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下

图为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一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从M1到M2,股票价格指数会下跌②从M1到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上升③从M3到M4,

企业贷款难度会降低④从M3到M4,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35.下图是2012年5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会增加②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会增加③中美贸易往来会减少④中

国对美国的出口量会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36.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E点是供需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

推断()

①曲线1是需求曲线,曲线2是供给曲线②曲线1是供给曲线,曲线2是需求曲线

③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乙点④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甲点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答案】A

37.高三学生小王在查阅2006~2011年某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及其增长速度的相关数据(见

下图)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该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逐年增加

B.该市坚待“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可喜成就

C.该市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该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增速总体减缓

【答案】B

38.图中A点到B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③由注重外延发展转向注

重内涵发展④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39.人民网曾开展了主题为“今年你拿到加班费了吗”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

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有3 774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统计如下图。调查结果说明

()

物理竞赛热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物理竞赛热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1.潜水艇的贮气筒与水箱相连,当贮气筒中的空气压入水箱后,水箱便排出水,使潜水艇浮起。某潜水艇贮气简的容积是2m 3,其上的气压表显示内部贮有压强为2×107Pa 的压缩空气,在一次潜到海底作业后的上浮操作中利用简内的压缩空气将水箱中体积为10m 3水排出了潜水艇的水箱,此时气压表显示筒内剩余空气的压强是9.5×106pa ,设在排水过程中压缩空气的温度不变,试估算此潜水艇所在海底位置的深度。 设想让压强p 1=2× 107Pa 、体积V 1=2m 3的压缩空气都变成压强p 2=9.5×106Pa 压缩气体,其体积为V 2,根据玻-马定律则有 p 1V 1=p 2V 2 排水过程中排出压强p 2=9.5× 106Pa 的压缩空气的体积 221V V V '=-, 设潜水艇所在处水的压强为p 3,则压强p 2=9.5×106Pa 、体积为2V '的压缩空气,变成压强为p 3的空气的体积V 3=10m 3。 根据玻马定律则有 2233p V p V '= 联立可解得 p 3=2.1×106Pa 设潜水艇所在海底位置的深度为h ,因 p 3=p 0+ρ gh 解得 h =200m 2.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即便气温很低,一些较深的河 流、湖泊、池塘里的水一般也不会冻结到底,鱼类还可以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安全过冬,试解释水不会冻结到底的原因? 【详解】 由于水的特殊内部结构,从4C ?到0C ?,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达到0C ?后开始结冰,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入秋冬季节,气温开始下降,河流、湖泊、池塘里的水上层的先变冷,密度变大而沉到水底,形成对流,到达4C ?时气温如果再降低,上层水反而膨胀,密度变小,对流停止,“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盖子”,而下面的水主要靠热传导散失内能,但由于水

初三物理内能专题训练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专题训练答案 一、内能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 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物体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 核能是再生能源 D. 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 【答案】 D 【解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据此也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 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来自于放射性的物质铀,铀在自然界中有储量是一定的. 【解答】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所以说法错误; B、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尺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所以说法错误; C、产生核能的燃料在自然界中的确储量是一定是,因此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说法错误; D、核电站是通过可控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对核能的基本认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点. 2.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 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 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 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答案】D 【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 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 C、分子之间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

冲刺高考 专题强化训练

专题强化训练(九)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或许是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学教育,都要求“让、让、让”,即便在家庭中一群孩子一起玩耍,大人们要求的都是“大的必须让小的”,不管“小的”有没有道理,在学校,一直被要求谦卑畏缩、先人后己,课本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慢慢地这种不与世人争的观念就潜移默化,悄悄地成了思维观念和处事方式。不是“不好意思”的处事方式不好,而是凡事不能过度,一旦过了某个临界,所谓的“不好意思”就演变成了“死要面子”。其实,“不好意思”这类人大多本性善良,不忍伤害他人,总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思考问题,把委屈和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快乐留给别人。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教学思考(2)畏缩潜移默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被注意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扔了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办事,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举动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线。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1)注意举动(2)扔了办事 3.下面是××公司开业庆典的贺词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天是××公司值得纪念的喜庆日子,我们在这里庆祝××公司隆重进行开业,值此开业庆典之际,请允许我对××公司表示热烈的祝贺。××公司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公司,我们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过问下,经过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拼搏,××公司一定会逐渐成长壮大!××公司就像一艘刚刚起航的航船,让我们一起同仇敌忾,驶向更美好的明天!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训练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训练 1、一圆柱体的坚固容器,高为h,上底有一可以打开和关闭的密封阀门,现把此容器沉入深为H 的湖底,并打开阀门,让水充满容器,然后关闭阀门。设大气压强为P0, 湖水的密度为,则容器内部底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强为_________,若将 此容器从湖底移动湖面上,这时容器内部底面上受到的向下的压强为 _________。(P 0+gH、P0+gH) 2、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E=_________;当氢原子处于n=5的能量状态时,氢原子的能量为__________;当氢原子从n=5状态跃迁到n=1的基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_________,是_________光线(红外线、可见或紫外线)。(—13.6 ev、—0.54ev 、13.06ev、紫外线) 3、质量为m的物体A置于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B上,A、B之间光滑接触,B的底面与水平地面也是光滑接触。设开始时A与B均为静止,而后A以某初速度沿B的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试问A在没有到达斜面顶部前是否会离开斜面?为什么?讨论中不必考虑B向前倾倒的可能性。(不会离开斜面,因为A与B的相互作用力为(mMcos g) / [M+m(sin)2],始终为正值) 4、一电荷Q1均匀分布在一半球面上,无数个点电荷、电量均为Q2位于通过球心的轴线上,且在半球面的下部。第k个电荷与球心的距离为,而k=1,2,3,4……,设球心处的电势为零,周围空间均为自由空间。若Q1已知求Q2。(—Q1/2)

5、一根长玻璃管,上端封闭,下端竖直插入水银中,露出水银面的玻璃管长为76 cm。水银充满管子的一部分。玻璃管的上端封闭有0.001mol的空气,如图所示。外界大气压强为76cmHg。空气的定容摩尔热容量为C V =20.5J/mol k。当玻璃管与管内空气的温度均降低100C时,试问管内空气放出多少热量?(0.247焦耳) 6、如图所示,折射率n=1.5的全反射棱镜上方6cm处放置一物体AB,棱镜直角边长为6cm,棱镜右侧10cm处放置一焦距f1=10cm的凸透镜,透镜右侧15cm处再放置一焦距f2=10cm的凹透镜,求该光学系统成像的位置和像放大率。(在凹透镜的右侧10cm处、放大率为2) 7、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四个顶点上分别固定电量均为Q的四个点电荷,在对角线交点上放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与Q同号)的自由点电荷。若将q沿着对角线移动一个小的距离,它是否会做周期性振动?若会,其周期是多少?(会做周期性振动,周期为) 8、一匀质细导线圆环,总电阻为R,半径为a,圆环内充满方向垂直于 环面的匀强磁场,磁场以速率K均匀的随时间增强,环上的A、D、C三点位置对称。电流计G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A、电热丝和电动机串联,而电动机不能够独立工作,A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电路中只有一个总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动机同时工作,而电动机无法独立工作,B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动机;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热丝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热丝;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动机工作,电热丝不工作;S1闭合,S2闭合,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S1断开,电动机和电热丝都不工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要求,电动机和电热丝可以单独工作,电路要并联,且电热丝有开关. 2.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家用电冰箱每日耗电约为1度 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 C.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为3V D. 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为10A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家用电冰箱间歇性工作,每日耗电约为1kW?h,符合题意;故A 正确;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故B错误; C、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48V;故C错误; 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2A;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2020届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一)

专题强化训练(一) Ⅰ. 语法填空 A One night four college kids 1. (stay) out late,partying and having a good time. They paid no mind 2. the test they had scheduled for the next day and didn't study. In the morning,they hatched a plan to get out of 3. (take) their test. They covered 4. (they) with grease (润滑油) and dirt and went to the Dean's office 5. (nervous). Once there, they said they 6. (be) to a wedding the previous night and on the way back they got 7. flat tire and had to push the car back to campus. The Dean listened to their sad story and got lost in deep 8. (think). Then he offered them a retest three days later. They thanked him and accepted his offer. 9. the test day arrived,they went to the Dean. The Dean put them all in separate 10. (room) for the test. They were fine with this since they had all studied hard. Then they saw the test. It had 2 questions. B Owing to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eatment,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now in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ted in ancient and developed for 1. long time. It has collected various ways to treat 2. (differ) dise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ys attention 3. the balance of the body system. Once the body system balances, the disease 4. (disappear). The damage of the body system is the source of the disease. TC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Great 5. (success) have been made in many areas through TCM cure. As to acute stomachache, there is no need 6. (have) an operation; all you need is a cup of Chinese herbs, 7. the western way takes more time and money. You may even take the risk of 8. (infect) after operation. 9. (compare)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high fees, TCM has a reasonable price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 afford. I think TCM will be the mainstream in the health services in the future in China. And our country should invest more money on the 10. (develop) of TCM; make sure it is not going to fade away. Ⅱ. 短文改错 Early rising has many advantage. First, it helps us to keep health. We all need fresh air, and the air is freshest in the morning. Beside, we can improve our health by exercise regularly in the morning. Second, it can also benefits our study because in the morning we can learn more quickly. Third, it can make us to plan our work for the day. Only without a proper plan can we work well. Early rising can allow us enough time to get ready for your work. So we say that those who always gets up late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get up early.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0.4 C.2.0 D.2.5 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 17.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 C。如果U C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18.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ab 为半圆,ac 、 bd 与直径ab 共线,ac 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 点垂直于ac 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 A . 76m qB π B . 54m qB π C .43m qB π D .32m qB π 1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1,X 2,X 3,X 4代表α粒子的有 A .221 1101H +H n +X → B .231 1102H +H n +X → C .235114489 92056363U +n Ba +Kr +3X → D .163 0314n +Li H +X → 20.一物块在高3.0 m 、长5.0 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 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则 A .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 .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 m/s 2 D .当物块下滑2.0 m 时机械能损失了12 J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力学)

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现将一质量为0.8千克的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了1厘米。此时正方体物块有一半露出水面。已知容器的横截面积与正方体横截面积之比为5∶1,g 取10牛/千克,容器壁厚不计。此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若再缓缓向容器中注入水,至少需要加水___________千克,才能使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2. 如图所示,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当水箱中水深达到1.2m 时,浮子A 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A 有1/3体积露出水面(浮子A 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1.2×105Pa ,管口横截面积为2.5㎝2,贮水箱底面积为0.8m 2,浮子A 重10N 。则:贮水箱能装__________千克的水。 浮子A 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 3. 3. 弹簧秤下挂一金属块,把金属块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示数为3.4牛顿,当 金属块的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 4.4牛顿,则: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______牛。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g=10N/kg ) 4. 图甲是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边长为10cm 、密度为0.8×103kg/m 3的正方体物块,物块底部中央连有一根长为20cm 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于容器底部中央(图甲中看不出,可参见图乙)。向容器内缓慢地倒入某种液体,在物块离开容器底后,物块的1/3浮出液面。则:当液面高度升至_________厘米时;细线中的拉力最大。细线的最大拉力是__________牛。(取g=10N/kg) 5. 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下端连接一圆柱形重物。先用一竖直细线拉住重物,使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水平桌面上 烧杯中的水面正好与圆柱体底面接触。已知圆柱形重物的截面积为10cm 2 为 10cm ;烧杯横截面积20cm 2,弹簧每伸长1cm 的拉力为0.3N ,g =10N/kg 物密度为水的两倍,水的密度为103kg/m 3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厘米。 6. 如图16-23所示,A 为正方体物块,边长为4cm ,砝码质量为280g ,此时物体A 刚好有2cm 露出液面。若把砝码质量减去40g ,则物体A 刚好全部浸入液体中,则物体A 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克/厘米3(g 取10N/kg )。 7. 一个半球形漏斗紧贴桌面放置,现自位于漏斗最高处的孔向内注水,如图所示,当漏斗内的水面刚好达到孔的位置时,漏斗开始浮起,水开始从下面流出。若漏斗半径为R ,而水的密度为ρ,试求漏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8. 将体积为V 的柱形匀质木柱放入水中,静止时有一部分露出水面,截去露出部分再放入水中,又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再截去露出部分……,如此下去,共截去了n 次,此时截下来的木柱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已知木柱密度ρ和水的密度ρ水。 甲

初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

初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1) 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 B .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D .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 2.对于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成正比 B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 成正比 C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都有关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 3. 下列物体中,质量为50kg 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头大象 B .一只鸡 C .一个人 D .一只蚂蚁 4. 超大型运输卡车,轮胎有数十个,这样的目的是为了( ) A. 增大压强 B. 增大压力 C. 增大受力面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两端开口,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橡皮膜向下凸起,如图所示,当玻璃管逐渐向右倾斜时,管底的橡皮膜凸起程度将( ) A. 不变化 B. 有所加强 C. 有所减弱 D. 无法判断 6. 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 ) A. 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 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 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 D. 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7. 几个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铜制圆柱实心体,把它们竖直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压强较大的是( ) A. 较细的铜柱 B.较长的铜柱 C. 质量较大的铜柱 D. 无法比较 8. 两个完全相同的量杯,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则量杯底受到的压强是( ) A. 倒入水的较大 B. 倒入水的较小 C. 两个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9.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大气压强等于76cm 水银柱高 B. 大气压是由于空气重力而产生的 C. 大气密度大时,气压也较大 D. 大气压随高度降低而变大 10.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上的示数表示铜块所受到的( ) A. 浮力大小 B. 重力大小 C. 重力和浮力之差 D. 重力和浮力之和 11. 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12. 形状不同的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它们( ) A. 质量一定相等 B. 密度一定相等 C. 一定都是实心物体 D. 体积一定相等 13.有一只自制的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玻璃管中有空气进入 B.水银槽内水银太多 C .管子没有竖直放置 D.管子太粗 14.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这种下水管的示意图是:( ) 15.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16.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 .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 D .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7.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10∶3,若将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 它们所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 A.5∶3 B.10∶3 C.2∶1 D.1∶2 1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9.某物体重为0.5N ,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 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 一定为0.3N B 可能为0.2N C 一定为0.5N D 可能为0.4N 20.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 A .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 .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 .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 .“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21.将重为4N ,体积为6×10-4m 3 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 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浮,F 浮= 6 N B .物体悬浮,F 浮= 4 N C .物体漂浮,F 浮= 4 N 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 63N 22.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 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 乙。可以肯定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F 甲<F 乙 D .F 甲>F 乙 23.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2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 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24.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用筷子夹取食物 D 用笤帚扫地 A 用鱼杆钓鱼 C 用羊角锤拔钉 B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30小说探究题

专题强化训练(三十) 小说探究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送不出去的祝福 吕啸天 临近新年还有三天,丰城莲花山来福寺住持喜福大师派弟子虚水下山,带着祥符把新年的美好祝愿送给丰城的百姓。虚水出家才几个月,做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他问喜福大师:“师父,居住在山下的施主几十万人,弟子不知道该送给谁合适。”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福喜之愿,万人皆喜。”喜福大师微微一笑说,“新年的祝福当送给有缘之人。” 虚水一边下山一边想,居住在丰城的百姓有几十万,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富人和穷人。于是他一路打听来到了丰城首富何有国的府上。年近半百的何有国抽着水烟在府上安排管家置办年货、搭戏台。听虚水道明来意,何有国冷冷一笑说:“何某经营商号顺风顺水,家大业大,富贵满门,何须寺里再来凑这个热闹?”让管家把放在桌上的祥符一把塞回虚水的手中,连推带送把虚水赶了出去。 虚水无奈,一路打听又来到了城北莲花村村民向喜莲家中。年过三十的向喜莲,丈夫暴病而亡,寡居的她一人带着两个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一日三餐操碎了心。眼下她正为过年饭菜和两个孩子的新衣服发愁。虚水递过来的祥符,她看都没看:“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有什么用?你拿走。”她也把虚水赶了出去。 祥符和新年的美好祝愿送不出去,接连碰了两个钉子,虚水感到很憋屈,再也没有心思做下去了。回到寺里,虚水说了下山的经过。喜福大师微微一笑说:“出家之人,不拘俗世之念。明早你再下山,再找此两人送上祝福。” 师命难违。次日一早,虚水又带着祥符和新年的美好祝愿下山。他再次来到何有国的府上。虚水二次登门,何有国没有见他,也没有接受他的祥符。何有国这样做不是说他真的不需要美好祝愿。他是担心一旦接受了祥符,今后寺里借送祝福之名向他伸手要银子,就不好拒绝。何有国想了片刻,让管家拿了三两银子交给虚水,说是捐给寺里的香火钱。 虽然还是没有送出祥符,但得到了三两银子的捐赠,虚水心里好受了一些。他又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了向喜莲的家中。年关更近,穷苦人的生活更显得艰难。向喜莲愁苦满脸,坐在旧房子角落里暗自垂泪,两个年幼的孩子躲在一边哭泣,显得很凄惶。 虚水叹了一声,心想:她这个样子再送上祥符,她肯定不要。他做出了新的决定:把何有国捐给寺里的三两银子转捐给向喜莲。 向喜莲接过银子,激动得放声大哭,让两个孩子给虚水磕头谢恩。虚水扶起孩子,逃也似的离开村里。

高考物理大题专题训练专用(带答案)

高考物理大题常考题型专项练习 题型一:追击问题 题型二:牛顿运动问题 题型三:牛顿运动和能量结合问题 题型四:单机械能问题 题型五:动量和能量的结合 题型六:安培力/电磁感应相关问题 题型七:电场和能量相关问题 题型八: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题型一:追击问题3 1. (2014年全国卷1,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v=20m/s 2.(2018年全国卷II,4,12分★★★★★)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 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 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 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 = 10m/s2.求: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答案.(1)v B′ = 3.0 m/s (2)v A = 4.3m/s 3.(2019年全国卷II,25,20分★★★★★)一质量为m=2000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

上教版初中物理竞赛训练试题

上教版初中物理竞赛训 练试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物理竞赛训练试题——运动学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 选择题:(3分×10=30分)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隧道长550米,一列火车车厢长50米,正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厢中某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米/秒,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 ) 秒秒秒秒 3.蒸汽火车沿平直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4.甲乙两船相距50千米同时起船,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甲船航行100千米,恰赶上乙船,若两船都在顺水中航行,则甲船赶上乙船需航行( ) 千米的路程千米的路程 C.大于50千米小于100千米路程 D.大于100千米的路程 5.坐在甲飞机中的某人,在窗口看到大地向飞机迎面冲来,同时看到乙飞机朝甲飞机反向离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 B.乙飞机一定在作上升运动 C.乙飞机可能与甲飞机同向运动 D.乙飞机可能静止不动 6.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u v+u v /v2+u2 v /v2—u2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B点后,又一次返回并在D点第二次遇到甲. 设整个过程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8V.则S 1:S 2 ( ) :7 :6 :8 :7 8.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做出如下判断: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 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静止,乙船可能静止 D.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个个个个 9.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

初三物理培优专题训练

【V-S 图像】 1.(2017年朝阳一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 .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C .甲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甲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的机械能 2.(2017年东城一模)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假设所受到的阻力不变,其?-t 图象如图6所示。其中0~1s 内和3~4s 内的图象为直线,1~3s 内的图象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单选) A .0~1s 内电动汽车做匀速运动 B .1~3s 内电动汽车做减速运动 C .3~4s 内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 .3~4s 内电动汽车的牵引力一定最小 3.(2018年石景山二模)一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其运动的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如图12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5s 时的速度小于2s 时的速度 B .前3s 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后3s 做的功 C .前3s 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后3s 做功的功率 D .前3s 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后3s 物体所受的拉力 图12

【机械能转化】 1.(2017年东城一模考)两年一届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于2015年12月1日在 丹麦欧登塞落幕,中国队以8金3银2铜领跑奖牌榜。关于运动员从图8所示的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接触到蹦床时开始减速 C.所受重力等于弹力时动能最大 D.在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提示,画受力分析图) 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 于a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 ).(多选) 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作减速运动 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 C.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 D.重球在b位置处具有的动能等于小球由c下落到b处减少的重力势能 图8

【强烈推荐】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强化训练(Word版,44份,含答案)(12)

2020年精品试题 芳草香出品

专题强化训练(四十一)散文探究题 [2017·河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桃园杂记 李广田 我的故乡在黄河与清河两流之间。县名齐东,济南府属。土质为白沙壤,宜种五谷与棉及落花生等。无山,多树,凡道旁田畔间均广植榆柳。县西境方圆数十里一带,则盛产桃。间有杏,不过于桃树行里添插些隙空而已。世之人只知有“肥桃”而不知尚有“齐东桃”,这应当说是见闻不广的过失。我这样说话,意在使自家人多卖些铜钱过日子,实在是因为年头不好,连家乡的桃树也遭了末运,现在是一年年地逐渐减少了。 故乡的桃李,是有着很好的景色的。计算时间,从三月花开时起,至八月拔园时止,差不多占去了半年日子。所谓拔园,就是把最后的桃子也都摘掉。最多也只剩着一种既不美观也少甘美的秋桃,这时候园里的篱笆也已除去,表示已不必再昼夜看守了。最好的时候大概还是春天吧,遍野红花,又恰好有绿柳相衬,早晚烟霞中,罩一片锦绣画图,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组成的小村庄,这时候是恰如其分地显得好看了。到了夏天,有的桃实已届成熟,走在桃园路边,也许于茂密的秀长桃叶间,看见有刚刚点了一滴红唇的桃子,桃的香气,是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闻到的,尤其当早夜,或雨后。说起雨后,这使我想起布谷,这时候种谷的日子已过:是锄谷的时候了,布谷改声,鸣如“荒谷早锄”,我的故乡人却呼作“光光多锄”。这种鸟以午夜至清晨之间叫得最勤,再就是雨霁天晴的时候了。叫的时候又仿佛另有一个作吱吱鸣声在远方呼应,说这是雌雄唱和,也许是真实的事情。这种鸟也好像并无一定的宿处,只常见它们往来于桃树柳树间,忽地飞起,又且飞且鸣罢了。我永不能忘记的,是这时候的雨后天气,天空也许半阴半晴,有片片灰云在头上移动,禾田上冒着轻轻水汽,桃树柳树上还带着如烟的湿雾,停了工作的农人又继续着,看守桃园的也不再躲在园屋里。——这时候的每个桃园都已建起了一座临时的小屋,有的用土作为墙壁而以树枝之类作为顶篷,有的则只用芦席做成。守园人则多半是老人或年轻姑娘。他们看桃园,同时又做着种种事情,如织麻或纺线之类。落雨的时候便躲在那座小屋内,雨晴之后则出来各处走走,到别家园里找人闲话。孩子们呢,这时候都穿了最简单的衣服在泥道上跑来跑去,唱着歌,和“光光多锄”互相应答。 在大城市里,是不常听到这种鸟声的,但偶一听到,我就立刻被带到了故乡的桃园去,而且这极简单却又最能表现出孩子的快乐的歌唱,也同时很清脆地响在我的耳里。我听不到这种唱答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了。 今次偶然回到家乡,是多少年唯一能看到桃花的一次,然而使我惊讶的,却是桃花已不再那么多了,有许多桃园都已变成了平坦的农田,这原因我不大明白,问乡里人,则只说这里的土地都已衰老,不能再生新的桃树了。当自己年幼时候,记得桃的种类是颇多的,有各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题专题

力学题的深入研究 最近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几道力学题虽然不是特别难,但容易错,并且辅导书对这几道题或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或浅尝辄止,本文对其深入研究,以飨读者。 【题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 m/s 2,若用a g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原解析】一般的辅导书是这样解的: ①和②一起研究:根据T s s v n n n 21++=,其中s T 1.050 15=?=,得

1.0210)01.1100.9(25??+=-v =s m /00.1,1 .0210)28.1201.11(2 6??+=-v =s m /16.1, 1 .0210)06.1028.12(2 7??+=-v =s m /14.1,因为56v v >,67v v <,所以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这样解是有错误的。其中5v 是正确的,6v 、7v 是错误的。因为公式T s s v n n n 21++=是匀变速运动的公式,而在6、7之间不是匀变速运动了。 第一问应该这样解析: ①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根据1到6之间的cm 00.2s =?,如果继续做匀加速运动的话,则6、7之间的距离应该为01.1300.201.11s 5667=+=?+=s s ,但图中cm s 28.1267=,所以是在6和7之间开始减速。 第二问应该这样解析: ②根据1到6之间的cm 00.2s =?,加速度s m s m T s a /00.2/1 .01000.222 2=?=?=- 所以s m aT v v /20.11.000.200.156=?+=+=。 因为s m T s s v /964.01 .0210)61.866.10(22 988=??+=+=- aT v v -=87=s m /16.11.0)2(964.0=?--。 ③ 首先求相邻两个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从第7点开始依次为,cm s 99.161.860.101=-=?,cm s 01.260.661.82=-=?, cm s 00.260.460.63=-=?,求平均值cm s s s s 00.2)(3 1321=?+?+?=?,所以加速度222 2/.1 .01000.2s m T s a -?=?==2/00.2s m 根据ma =mg μ,得g a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实际上'ma f mg =+μ(此式中f 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力),得m f g a +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因为a a >'所以g a =μ的测量值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