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撤悬移支架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工作面回撤悬移支架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工作面回撤悬移支架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工作面回撤悬移支架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作面回撤悬移支架安全技术措施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因31011工作面悬移支架段已回采完毕,矿安排我队

对31011工作面的设备进行回收,为确保施工安全,制定

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时间:预计20xx年8月15日以后开始施

工。

二、施工地点:31011工作面。

三、施工负责人:当班跟班工长。

四、作业前的要求:

1、回撤支架前,必须先安设好风机(风机位置由通防

科定),风机要保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倒台、保证足

够风量,方可进行替棚作业,严禁瓦斯超限或在微风、无

风中作业。

2、瓦斯浓度的规定:瓦斯浓度达到0.7%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024%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7%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顶板、支架管理要求:人员进入施工地点前,队领导安排不少于3人为一组顶板管理小组,处理顶板隐患,并负责对工作面内的悬移支架、承载单体柱的补液工作,施工负责人对补液工作要严格落实,确保悬移支架、单体柱的初撑力达到规定值。

4、回撤支架前切眼由采二队进行落底高度不低于2.2m、煤墙打锚杆挂网(煤墙接镀锌网到底板)及上下端头替棚。

五、施工顺序:

调架前维护→撤除4根立柱→降架→翻转顶梁→装车提车回收。

六、施工方法:

1、工作面支架撤除由下顺槽1#架开始向上顺槽方向逐架撤除。

2、外调ZH2000/16/24F型悬移支架使用4个3t手拉葫芦配合

进行作业。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调架前维护

1、每班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工作面所有支护情况仔细检查一遍,发现隐患立即安排顶板管理小组进行处理,及时消除隐患。检查过程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调架前,将1#悬移支架外侧原3.5m的π型梁对

棚支护改架成单棚调架支护形式,一梁三柱,棚距0.5m,单体柱必须打在硬底上,保证支撑有力,并及时系牢防倒绳。

3、调架前,必须维护加固6棚基本棚梁6。回撤基本棚梁时,见6棚回2棚,每调出一台支架要及时补架2架基本棚,基本棚为一梁三柱支护,依次类推。所架基本棚梁严禁少梁缺柱,单体柱打设必须迎山有力,初撑力符合要求。

4、调架前必须做到先维护后调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否则严禁调架。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所有承载单体柱进行二次补液。

(二)放顶

1、放顶顺序:由下端头向上端头方向拆除,逐架作业。放顶和调架工作严禁平行作业。

2、放顶方式:人工回柱放顶,放顶时必须由里向外逐

棚放顶,严禁利用绞车回柱放顶。

3、每次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后路畅通,并在第二排棚梁上打两根戗柱,防止压力增大出现推翻棚梁事故,否则严禁放顶。回撤的单体柱,必须打在棚梁上,严禁倒放。严禁使用卸载、顶盖缺角的单体柱;严禁出现“丁字棚,悬臂梁”。

4、放顶期间,必须三人操作,一人监护顶板情况,发现棚梁歪扭、顶板来压等情况,及时将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待施工负责人确认压力稳定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调架

1、调架前,施工人员先用上端头绞车回下一辆空盘车,回至待调悬移支架处,等待装车外运,盘车回至位置后必须打牢固可靠的临时戗柱。

2、在所拆悬移支架外侧的π型梁上吊挂4个专用起吊绳套,起吊绳套使用新φ18×64mm的40T链条配合新

40T马蹄环联接,并用M20×70mm螺栓穿马蹄环拧满螺母外露1~2扣。悬挂4个3t手拉葫芦,将手拉葫芦起重钩头挂在下一台相邻悬移支架的起吊孔上,拉紧手拉葫芦,使4个手拉葫芦处于承重状态,并设专人看管。

3、悬挂手拉葫芦前,施工负责人要对起吊用的手拉葫芦、起吊绳套等起吊用具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手拉葫芦的磨擦片,应保证完好无损,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处理,严禁使用不完好的起吊用具。

4、拆除悬移支架时设专人观察顶板支护情况,先将悬移支架伸缩梁收回,接着拆除托梁连接套,随后将手拉葫芦与悬移支架一同下降200mm,观察顶板支护情况,发现有破网,流矸或网下沉量大时,要立即采取措施维护,控制顶板下沉,将网联好不流矸后方可作业。

5、顶板支护确认完好后,拆除4根悬移支柱,拆除悬移支柱时,先拆除老塘侧后拆煤壁侧,然后掐开所拆悬移

支架上的液压管路,用布包好管接头,最后拆除操作阀,并将液压管路牢固捆绑在悬移支架上。

6、拆下4根悬移支柱后,将悬移支柱运至5m外的待拆液压支架下,并安排专人拆掉悬移支柱上的液控单向阀,柱鞋,操作阀及各种连接销等小件设备统一装车回收,严禁丢失,并用布条封严悬移支柱上的进液孔,防止运输过程中,煤尘等杂物进入柱腔内。

7、下放悬移支架顶梁时,先回放煤壁侧的手拉葫芦,待支架顶梁前端下降0.5m后,再回放老塘侧的手拉葫芦,顶梁落平后,同时回放前、后4个手拉葫芦使分体顶梁平稳落至盘车上,并用两根戗柱顶住支架顶梁,防止下滑。

8、回放手拉葫芦期间,施工人员要集中精力操作,悬移支架顶梁下方及悬移支架前端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应站在悬移支架顶梁外侧操作手拉葫芦,严禁将手足及身体部位伸入分体顶梁下方,分体顶梁在空中悬停时,施工人员

两手不得离开手拉葫芦小链,防止因摩擦防滑装置失效而出现意外。

9、使用两个手拉葫芦同时回放分体顶梁,操作人员用力要均匀,确保吊链均衡受力,保持分体顶梁平衡,严防因某一处捆绑点失衡或出现问题后致使分体顶梁向某一方向偏移或扭转,造成砸伤或挤伤人员。

10、顶梁落到盘车调正方向后,将顶梁牢固捆绑在盘车上,仔细检查,方可外运。

11、每调出一台悬移支架,及时补打二架基本棚,基本棚为一梁三柱支护,架设牢固,并及时栓好防倒绳。(四)提车回收

1、在支架装车准备提车前必须先将运输通道内的浮煤、杂物清净,保证有效高度不低于2m,并认真仔细的检查轨道是否符合运输条件。

2、提车前,施工人员必须安排专人将上端头处的棚梁

以及工作面支架通道的支护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否则严禁提车。

3、绞车钩头必须使用与钢丝绳规格配套的5个绳卡加工制作,并配置与绳径相符的绳皮,拧紧拧牢。绳皮中间孔以能穿过40T链

条为宜。提车时,司机要做好护身防护,防止抽绳伤人事故。

4、绞车司机、把钩工、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每次开车前,绞车司机必须对绞车的“四压两戗”、地锚螺栓、钢丝绳、制动闸、离合器、钩头、按钮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各部件完好。信号系统必须声光齐全、灵敏可靠,严禁在信号不畅、安全设施不全的情况下开车。

5、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对绞车、钢丝绳、保险绳、钩头及距钩头15m范围内的钢丝绳是否有打结、死弯、压

伤、断丝或断股超限认真检查。把钩工检查轨道上的“一坡三挡”是否灵敏可靠。否则,不准开车运行。机电维修工每天对钢丝绳全绳检查一遍,并作好钢丝绳检查记录及填写报表工作,报表共3份:交机运科一份,安检科一份,本单位一份。

6、提车时,绳道内、被拉支架车辆的两侧及车辆前方严禁有人,施工人员必须躲在有挡蔽的安全地点。车辆运行时,信号工严禁离开信号,并注意观察钢丝绳运行情况,若有异常必须及时发出停车信号。

7、支架车辆掉道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绞车司机及时停车,刹紧手把使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

2)由上端头把钩工到掉道车辆的上方观察掉道情况,窝头把钩工负责站好岗,禁止窝头施工人员行走。

3)处理掉道前,观察巷道顶、帮支护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只有在顶帮支护完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4)处理掉道前,首先在掉道车下方打好临时挡车杠,并检查支架捆绑是否牢固可靠,防止上道过程中滑落伤人。

5)使用倒链处理时,人员必须站在距矿车不小于1m 处操作,防止矿车移动伤人。必须检查倒链起吊绳扣、链环及保护罩是否完好;吊钩必须与矿车连接可靠,如发现滑链、绳扣断丝或严重锈蚀、链环磨损严重等情况,严禁使用。同时,负责人应仔细检查起吊承重点是否牢固;所有人员身体任何部位不得探入起吊车辆的下方;倒链下方严禁站人。正式起吊前,必须先试吊两次,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起吊,拉倒链时应均匀用力,严禁猛拉猛拽,待高度超过道面时,均匀下放上道。

6)处理掉道车辆过程中,严禁在矿车两侧及上道过程中矿车的摆动波及范围内站人。人员一定要在安全距离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