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锦瑟》

叶嘉莹说《锦瑟》
叶嘉莹说《锦瑟》

叶嘉莹:说《锦瑟》

李商隐的诗有两类,一类是与旧传统相近的,一类是有他自己的特色的。所谓他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他用很多的典故,都是神话,而他究竟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事件,我们很难说明白。他这一类的诗,我要举一首例证,就是《锦瑟》。《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代表作,历代很多诗选都把《锦瑟》选为李商隐的第一首诗。我曾经尝试过把李商隐有他自己的特色的这一类诗加以解说,我曾经讲过他的一首诗《嫦娥》,曾经写过文章分析他的《燕台诗四首》,还分析过他的另外一首诗《海上谣》。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一个路子,来了解他这些不容易懂的诗呢?我个人的意思是,最好先从诗里情感的本质去了解。就是说,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定地来指明的,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李商隐有的诗虽然在理性上难以说明,可是在感性上确实是可以感动你的,这是他的特色。下面我们来看他的这首《锦瑟》。

李商隐的诗有的时候叫做《无题》,有的时候他取开头的两个字作为诗的标题,像《锦瑟》。虽然诗的题目是《锦瑟》,但这首诗并不是真的只说这种乐器。我们刚才说了,诗中的形象很重要,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字的本身。你先不用管它的意思,就是文字本身,它的形状,它的声音,它的本意都是有作用的。“瑟”是一种乐器,所谓“锦”者,是说“瑟”上装饰得非常美丽,这就叫“锦瑟”。“锦瑟”两个字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一个就是它的美好;还有就是不管说“琴”,不管说“瑟”,它们奏出的音乐是可以传达情意的。中国对于琴瑟有一个传统,你心里边有什么样的感情,你就会弹出什么样的音乐来。古代有个钟子期,当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山,虽然他没有说出来,钟子期也一听就知道他的情意在于高山;他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流水,他不用说出来,钟子期一听就知道他想的是流水。中国的古人一直相信音乐是一定能够把你内心的情意、品格都表达出来的。

“锦瑟”还有一个典故,古时候,天上的泰帝(是天上最高的神仙)手下有一个仙女,就是素女。有一次,泰帝请素女鼓瑟,弹什么样的瑟呢?就是这个锦瑟。据说,锦瑟上面有五十根弦。一般来讲,中国所说的琴有两种,有五弦的琴,有七弦的琴,中国所说的筝一般是十三弦,琵琶是四弦,可是这种瑟竟有五十根弦,它比所有的乐器都繁复,所以这种乐器弹出来的声音就比所有的乐器都悲哀。素女弹瑟发出的声音太悲哀了,使听者流泪,泣不可止。泰帝说,没有人能够忍受这样悲哀的音乐,就把瑟的弦减少了。“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所以后来的瑟最多只有二十五根弦。

所以说,光是“锦瑟”两个字在本身的文字上,在古典的联想上就有这么多的含义。“五十弦”所传达出的是那最繁复、最悲哀、使人不能忍受的感情。我以前说过,诗人的口气你要注意,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缘无故它为什么“五十弦”呢?其他的乐器是四弦、五弦、七弦,你干吗是五十弦?每个人天生的禀赋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别人没有像李商隐这么敏锐的感受、这么深刻的悲哀?

“无端”,无缘无故为什么要这样?是它自己选择的吗?不是它自己选择的。它是生来就如此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一件事情,是与生俱来的。

李商隐有一首七言绝句《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第一句“荷叶生时春恨生”,春天荷花发芽长叶的时候,那种悲哀就随着春天生长了,是跟它的生命一起长出来的。“荷叶枯时秋恨成”,等到荷叶干枯的时候,它的整个生命完成的时候,是一种悲恨的结果。“深知身在情长在”,“深知”是说确确实实地知道。那么你为什么要这么悲哀。你放下就好了嘛。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李商隐说,我没有办法,“深知身在情长在”,只要有我一天的生命,我的感情就没有办法解脱。“怅望江头江水声”,我满怀的都是惆怅。李商隐总是写惆怅。惆怅就是追求而不得,或得到了又失落,他总是写追求跟失落的感情,永远不能满足,所以他说“怅望”。“望”是用眼睛看,我的眼睛望过去,是无穷无尽的悲恨,而我在望的时候,不只是看到水东流下去了,还听到了滔滔滚滚的水流的声音,所以他前面说“望”后面说“声”,他把两种感受结合在一起了。

李商隐还写过《燕台诗四首》,他说,“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李商隐真的是无可奈何,他说,我只听见了天上的北斗的转动,转就是转好了,李商隐的感觉比别人更敏锐,他看到北斗星转的时候,好像还听到它转动的声音,所以他说“但闻北斗声回环”。北斗转动指的是什么?是

光阴的流逝,时刻不停,宇宙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在光阴的流逝之中,人间、天上有没有改善?你说今天没有变好,订一个“五年计划”,五年以后就好了;订一个“十年计划”,十年以后就好了。可李商隐说,我只知道光阴的消逝,至于有没有改善,那是“不见长河水清浅”。天上的北斗旁边有银河,李商隐说,我从来没有看见那个长河的水有一点点减少的情况,我没有看见一点改善。为什么?长河的水代表的是阻隔,因为一边是牛郎,一边是织女,相爱的两个人永远在分别,什么时候能够把阻隔打通,能够使世上再没有遗憾?

“锦瑟无端五十弦”这一句就可以引起我们这么多的联想,就有这么多的感发。李商隐下一句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说,诗要看你怎样去写,写出来以后,带着多少感情。假如我们把第二句改一下,李商隐不是说“一弦一柱思华年”吗?“一弦一柱”就是说每一根弦每一根柱,但如果改成“每根弦柱思华年”那就很笨了,因为那样就只是在叙述和说明。李商隐说“一弦一柱”,他就一个一个地这么说,“柱”是弦底下的支柱,五十根弦,每根弦都有一个支柱才能弹,所以他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根弦只要你一碰它,每一个声音带出来的都是对过去的“华年”的追思。“华年”是说美好的年华,“思”者,就已经是追思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用的是典故。这个典故是《庄子》里面的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里边有一篇文章叫《齐物论》,《齐物论》就是说万物都是一样的,要把万物看成跟自己是同样的。庄子作了一个比喻,他说,庄生有一天“梦为蝴蝶”,他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他说当他变成蝴蝶的时候“栩栩然蝴蝶也”,“栩栩然”就是非常生动地飞来飞去的样子。后来庄子醒了,“蘧蘧然周也”,很清醒的,他又变成了庄周。

我们说,用典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说“贾生年少虚垂涕”,他用的是这个典故全部的故事,是贾谊关怀国家上了《治安策》,而国家不接受,所以李商隐以“贾生年少”这个故事来自比,比喻他自己也很年轻,也很关怀国家,也愿意给皇帝提好的建议,但没有人听他的。可是李商隐在“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句中,用的就不是庄子本来的意思,与《齐物论》中的哲学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你要注意李商隐是怎么说的,他说庄生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蝴蝶。“庄生”、“梦”这三个字,是《庄子》里边本来有的,“迷”字是李商隐加的,“晓”字也是李商隐加的。庄生梦为蝴蝶这个故事,经过李商隐的改造,说“庄生晓梦迷蝴蝶”,这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谓诗的好坏就是看诗人用的字怎么样,“晓”是说天快要亮了,“晓梦”是破晓以前的梦,这是言梦之短,因为天很快就要亮了,你马上就要醒了。人们常说“夜长梦多”,夜长,你爱做多少梦就做多少梦,所以“晓梦”极言其梦境之短暂。蝴蝶,是一种美丽、多姿多彩的形象,蝴蝶的翅膀是彩色的,蝴蝶飞舞起来,高高下下,有很多的姿态,而且是活泼、飞动的,这就是形象给读者的提示。“迷”字,有的时候是说一种“痴迷”,是一种耽溺,当他梦为蝴蝶的时候,是多么美丽、多姿多彩,所以他就完全沉溺在这种美好的感情之中了。可是这种感情,如同梦一样,而且是同破晓的梦一样,这么短就醒了。

所以佛教的《金刚经》上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是说一切都是这么短暂,像露水一样就化了,像闪电一样就过去了,像梦幻一样转眼就清醒了,如同水上的水泡一样转眼就消失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对句是“望帝春心托杜鹃”。七言律诗里边的这两句要对偶,我们以前讲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对偶也是有要求的,两句的意思不能完全相同,头一句是这个意思,后一句还是这个意思,是不可以的。你要让这两句对起来,但意思要改变。

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有很多人喜欢,但是没有《锦瑟》好。“相见时难别亦难”,他接连用了两个“难”字。他说,我们当然不愿意离别,我们觉得离别是很困难的,可是我们见一面也很困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点办法都没有,眼看所有的花都零落了,这是对美好的东西消逝的无奈,是对宇宙之间无常的无可奈何。后边的一联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说,像春天吐丝的蚕,只要有一口气,它就不断地吐丝,直到死去,这种奉献的力量才终了。他说,就像蜡烛,点燃自己给人家带来光明,当它烧成灰烬的时候,它的眼泪才流完。这两句意思太接近了,这就是“合掌”。

而《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句就不是“合掌”。“望帝”是中国古代一个神话中的人物。传说,古时候在四川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就是望帝,后来,望帝把皇

帝的位置给了他的一个大臣。这个故事本来是说,望帝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他很惭愧,就让位给臣子,自己却离开了。望帝死去以后,他的魂魄离开了他的国家,变成了一只鸟,叫杜鹃,但是他一直怀念他的故国,所以我们中国传说杜鹃的叫声好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而且还传说,杜鹃总是要一直叫到口中流出鲜血。这是一个神话传说,所谓望帝变成杜鹃,是神话中原来就有的,“春心”和“托”是李商隐加上去的,什么叫“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另外有一首诗,题目也叫做《无题》,他说“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他听到那长有荷花的池塘外有了轻轻的隐隐的雷声,雷声指的是什么?中国说“惊蛰”,就是说把在土地里边潜藏的、冬眠休息的那些虫子都惊醒了,所以当飒飒的东风细雨飘下来的时候,听到那长有荷花的芙蓉塘外面有隐隐的雷声,把你所有隐藏在心里边的东西都唤醒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他说,春天来了,把草木唤醒了,把昆虫也唤醒了,把所有的生命、感情都唤醒了。看到花开,你心里边的感情也跟花一样开放了。可是李商隐最后说,你那份春天觉醒的、多情的感情不要跟花一样争着开放,“春心莫共花争发”,因为你把这么热烈、深刻的感情投入进去,你最后落到的下场是“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每一寸相思的爱情、你燃烧的结果是变成灰烬。可见,“春心”在李商隐的诗里边多表示相思、爱情。

我们再回到《锦瑟》这首诗中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那么短暂,是无可奈何的,他说就是死去了,也像望帝一样,有那一份多情的感情。那追求、向往的心变成蝴蝶,变成杜鹃,都不会消灭。“望帝”的“春心”还要“托杜鹃”,就算变成了一只鸟,还要说“不如归去”,还要啼号着流出鲜血来。

后边他又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不像“庄生”、“望帝”那两句,有典故,但这些文字都是有来历的。我们先说“沧海月明珠有泪”。古人比较迷信,比如,说柳絮掉在水里边就变成浮萍,科学上没有这回事,是恰好当柳絮飘落下来的时候,水里边的浮萍长出来了。古人还说草在秋天枯朽了,就变成萤火虫,其实也没有这回事,这是中国古人直觉上的一种想象。

中国古人对于蚌珠,有一个神话传说。古人说“月满则珠圆”,如果天上的月亮是圆的,那么蚌壳里的珠子就是圆的;如果月亮是缺的,那么珠子就不圆,这也是一种想象。“沧海”是产珠的,“沧海月明”的晚上,月亮是圆的,那珠应该也是圆的,是美丽的。可是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每一粒珍珠上面都有泪痕,这其实是结合了另外一个神话传说。中国古人说海底有一种人叫“鲛人”,鲛人哭泣时流出眼泪,就变成了珍珠。李商隐是把最美丽的东西跟最悲哀的感情结合在了一起。“蓝田日暖玉生烟”,也是说美好的东西结合着悲哀,玉被烟霭笼罩着,也是有一种悲哀,可是这两句并不合掌。为什么呢?因为前一句说“月明”,第二句说“日暖”;“沧海”这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寒冷的感觉,“蓝田日暖”所表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沧海”是海,“蓝田”是山。中国陕西有一座山叫蓝田山,蓝田山是产玉的,当风和日丽的温暖的季节,太阳照在蓝田山上,那蓝田山上所产的玉石都在一片烟霭迷蒙之中,那么高远,那么美丽,那么温暖。这两句在对举之中使用了不同的形象,那就是说,无论是日,无论是夜,无论是冷,无论是暖,无论是海,无论是山,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得到那么美丽的东西,但这美丽永远是跟悲哀和失落结合在一起的。李商隐说,我所遇见的感情都是“珠有泪”和“玉生烟”,这是李商隐在对举之中有一种加强的意思。

“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待”是一个表示疑问的口气,他说就是这样的感情,要等到成为追忆的时候,你才怅惘哀伤吗?这是说一般人,一般人等到真的失落了,他才怅惘哀伤。而李商隐说,他不是,“只是当时已惘然”,就在当时,就在我“迷蝴蝶”的时候,就在那“玉生烟”的时候,我已经惘然了。

我讲《锦瑟》这一首诗跟中国旧传统的讲法不大一样,我是从诗中的形象、用典故的口吻、结构来讲的,这些都可以给读者直接的感发。可是,中国过去传统的讲诗的人,不是从这一方面讲解的。因为过去的传统认为只说感受是不够的,一定要用理性去说明。

对于李商隐的《锦瑟》诗就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锦瑟》是一首悼亡诗。“悼亡”从字面上看就是哀悼一个人的死亡,可是中国人说的哀悼的对象,不是随便的一个人,凡是说“悼亡”,一定是丈夫哀悼妻子的死亡。李商隐跟他岳父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很好,但是跟他妻子的感情是很好的,所以他的妻子死了以后,李商隐写了很多首诗怀念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死了以后,他到四

川的一个幕府去做官的时候,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就是说,他经过大散关时,下了很深的大雪,他就回想,做了梦。旧日所谓的“鸳机”,就是女子织布的机器。他说,没有人再给他做衣服了,没有人给他寄寒衣来。他回到家里以后,又写了两句诗,“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房中曲》),这就是所以有人猜测《锦瑟》诗是悼亡诗的缘故。他说,我回到家里来,妻子已经死去了,但她弹过的锦瑟还留在这里。锦瑟这么一个小乐器,它的生命比人还长。人有生命有感情,最后要死去,可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却能留存下来。

认为《锦瑟》是悼亡诗的人对于这首诗是怎么讲的呢?考虑到关于“锦瑟”的神话传说,泰帝命令把瑟的五十弦分破为二十五弦。所以有的人就猜测,大概李商隐跟他妻子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二十五岁。可是根据历史上的考证,没有这回事。

后边的诗句怎样讲呢?“沧海月明珠有泪”,说是赞美他的妻子有明眸;“蓝田日暖玉生烟”,说是形容她的姿色。“庄生晓梦迷蝴蝶”呢?因为《庄子》中有一个典故,就是“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还敲着瓦盆唱歌。他的朋友说,你的妻子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还敲着瓦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我回想了一下,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我妻子这个人,偶然形成了这么一个人,她偶然又回到大自然去,就没有了,我有什么可悲哀的呢?这是庄子的一个理论。庄子“鼓盆而歌”,与妻子的去世有关,所以有些人就说《锦瑟》是悼亡诗。

可是,如果这样解说的话,那就好像是说李商隐的《锦瑟》作得像谜语一样,他就不是通过感发来写的了,诗里面就没有感动的意思了,而且这样解释,也并不是完全切合,只是说有些人这么猜想。这是关于《锦瑟》的第一种解说。

第二种解说认为这首诗说的是晚唐的牛李党争。从李商隐生平来看,因为他陷身在牛、李党争之中,所以有的人就认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说的是李党的李德裕死在崖州。那么“蓝田日暖玉生烟”怎么解释呢?有些人认为说的是牛党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事业好像蓝田山一样崇高。这些人这样解释就是把诗当作谜语来猜。

除了这种猜法以外,还有人说,“锦瑟”是人名,是一个女子的名字。因为李商隐终生都在节度使的幕府之中做官,“锦瑟”一定是一个幕府府主家里边的女子。这首诗就是写李商隐跟这个女子的爱情故事。

还有第四种说法,近代有一位女作家叫苏雪林,她写了一本书叫《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她说李义山的很多诗都是写爱情的。《锦瑟》诗就是写爱情的,她说,李义山认识了两个宫女,她们是一对姐妹,一个叫飞鸾,一个叫轻凤。李商隐跟她们约会的时候,就带着锦瑟,他在墙外一弹,那对姐妹就出来跟他见面。这种说法跟作小说一样,都是猜想的故事。

还有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的“自慨”,李商隐自己慨叹自己。自慨的内容是很广泛的,这里边可以包括爱情,可以包括党争,也可以包括悼亡。有人以为李商隐“自慨”是专门感慨自己仕途不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可靠的。其实,我们也不必狭獈地说这首诗一定指仕途不遇。李商隐还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秋日晚思》)他说,因为我的枕头很冷,像庄生梦蝴蝶那样的梦没有了,所以说“庄蝶去”。我的窗子也很冷,“胤”指的是一个叫车胤的人,车胤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没有钱点油灯或者蜡烛,所以他就找了一个透明的纱制的口袋,抓很多萤火虫放到里面,晚上借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可现在是秋天了,没有萤火虫了,所以李商隐说“窗冷胤萤销”。李商隐还有一首诗是送给当时的一个节度使叫卢弘正的,诗里边有这样一句话,“怜我秋斋梦蝴蝶”(《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他说,卢弘正请他到幕府去做官,因为卢弘正同情他在秋天寒冷的书斋中只能空空地梦蝶。所以“梦蝶”在李商隐其他的诗中是出现过的,而这种梦从他给卢弘正的诗来看,代表了李商隐对于仕途的一个梦想。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句也有很多意思在里面。中国有一个说法:“沧海遗珠”,有一颗很美丽的珠子,可是没有被人采去。因为明珠要被采珠的女子采去,才会被做成很美的首饰,给人戴在头上。可是,沧海里边最美丽的珍珠,没有被人选择,没有被人采用,它就遗落在沧海之中了,“沧海月明珠有泪”,所以这“遗珠”是悲哀的。

所以说,《锦瑟》是李商隐“自慨”是可能的。

肖培东老师《锦瑟》教学实录

肖培东老师《锦瑟》教学实录 课前几分钟,肖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秋声赋》的后两段。 师:刚刚从秋天走出,看看窗外是怎样的天? 生:雨天 师:雨是那个唤起我们许多记忆的一种东西,喜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我用四个字来说说“又是雨天”,猜猜看我对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说。 一生:觉得雨天发生很多的事情,有点感伤,有点怀念。 师:你从老师的哪个字感觉出来? 生:又是 师:又是,同学们说她解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从一个词上她感觉到老师的一种情感,不错。来,再听,又是雨天。 一生:感觉你有点不耐烦的感觉。 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他错了。好,你来说。 一生:我认为老师刚才的感觉是十分高兴的,十分欣赏的,又是雨天,终于雨天又来了,老师非常期待这个雨天,非常期待这个下雨的季节。 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这四个字,老师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节奏,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这就说明朗诵是建立在对文字揣摩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师:来,模拟一下。西南旱灾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师:太高兴了,是吗?再来,广东雨灾后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拖长声音,充满苦恼) 师:对了。同学们,雨天啊,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 生:好。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开始。 (生读《锦瑟》) 师:好。题为《锦瑟》,什么是“锦瑟”,快速找出来。 生:一种乐器。 师:一种乐器,一种绘有美丽锦文的乐器,那么,李商隐这首诗在大家的第一次朗读之后,你告诉我它是写锦瑟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一生:写他自己。 师:写他自己,写他什么事,找出一个字,写什么?

《锦瑟》主题解读

《锦瑟》主题解读 我认为《锦瑟》主旨是诗人自伤身世。李商隐的爱情诗尤为出名,像两首《无题》,其中均有传诵千古的佳句,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如果这首诗被看做“悼亡诗”,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然而若再深入挖掘,“悼亡”也可看成是自伤身世的一种表现。李商隐一生仕途不得志,然而起初婚姻的幸福美满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妻子王氏的早逝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让他的精神世界开始迷茫,在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中,他更加感伤自身坎坷多舛的身世,于是造就了这首“独恨无人作郑笺”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在演奏,它悲凉凄苦的音调勾起诗人的满腹愁绪,奠定了全诗凄婉哀愁而又隐晦的感情基调。诗人倾听弦声,音乐悠悠中,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诗人已经步入中年了,曾经的年华早已不待人,只顾匆匆离去,可是记忆却历历在目。当年的意气风发早已寻觅不到,曾经的春风得意被现实狠狠地打垮,岁月的沧桑给诗人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妻子已然不在,风雨之中徒留诗人一人黯然神伤,那些曾美好的时光终成记忆,幸福却也永远回不来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究竟哪些是梦境哪些是现实,谁还分得清悠悠琴声,如梦如幻,梦幻中的诗人有些迷茫,若心找不到方向又该怎么办诗人的身世正是在这惘然之中,诗人本是最无辜,偏要夹在两党之间处处受排挤、打击,他便迷茫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没,空有满怀壮志却有施展的机会,何其可悲啊!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万物朦胧,若有若无地让人心怀期待。可是那理想的缥缈是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在前方,诗人却永远无法到达,正如那海市蜃楼,美好的终究是幻影。诗人心中的凄凉悲苦,根源是他那浮萍般的身世,他在人事中浮沉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孤零零的诗人让他笔下的诗句都虚无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到哀痛,年华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苦涩的悲哀。在明月有泪的悲凉里,在良玉生烟的缥缈中,诗人回忆他的年华往事,追忆昔日的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年华流逝不等人,而我的远大抱负已然成空。

叶嘉莹--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

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心,指情意;物,指形象。词比较注重比兴,即用一个形象做比喻,传达情意,或者看到一个形象,引起情意感动。但不论比还是兴,都有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与感发过程。而诗则不同直接叙写它除了比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法,那就是赋。赋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直陈其事”。这并不是说,赋就不需要物对心的感发作用。要写出一首好诗来,必须象《毛诗序》中所说的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怎样去评价一首诗的优劣?许多人常常迷惑不解:人们讲形象思维,是不是有形象就是好诗呢?一首好诗,它的每一个形象都有它的目的与作用,而不是杂乱地堆砌在一起。作者先写出美好的背景,衬映出人物的美好。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虞炎这首诗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很美丽,紫藤、花树、黄鸟、青枝,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形象没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和目的。他用“拂”来描写堤上的柳条、柳絮。藤给人的联想是缠绕,拂字放在它后面就不自然。虞炎这首诗第一句就给人凌乱、堆砌之感,说明作者缺乏内在的感动。第二句“黄鸟度青枝”也不行。度,从这一点到那一点。温庭药《菩萨奋》中曰:“鬓云欲度番腮雪”,形容女子在枕上一转头,长发由腮度过的样子。周邦彦也有一句词:“风格遥度天际”。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黄鸟怎样“度”青枝,飞过去还是蹦过去?不清楚而又不贴切.不能感发读者,所以是失败的诗。这首诗前两句整个地看形象虽然多面美,可是不能集中起来产生感发读者的作用。诗必须有完整的生命。 是不是一首诗有了诸多形象的统一性就行了呢?并非如此。评价一首诗,还应当注意它意境的深浅,层次的高低,这是诗人之间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例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的诗较之谢眺的诗兴象高远。何谓兴象?它与形象有何不同?具体地说,虞炎的诗只有形象,面无兴象,也就是说没有形象对读者的感发作用。兴象也有所不同,有的纤细,有的幽微,有的高远,变化万千。李白的诗兴象高远,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气象开阔宏大。他的这首《玉阶怨》,同样有这一特色。谢眺、虞炎诗中都点明了“思君”,而李白不写一个“怨”字、一个“思”字,思与怨的感情仍溢于言外。诗中的玉阶、白露、秋月、水精帘等形象,构成一个统一的色调,一个基本的境界。第一句中,“玉阶”、“白露”两个形象,洁白而有光辉,互为映衬;中间一个“生”字,既有增加、生长之意,又有时间的感觉,表示那女子已在玉阶上站了很久。因此,后边接着写“夜久侵罗袜”就很自然。“侵”,从外面侵袭进去,写出了外界的寒冷,人被包围侵袭的感觉。李白不像谢眺、虞炎那样写思君,没有明说,但在形象中传达了孤独、冰冷、寂寞、没有温暖、没有安慰的感觉。后两句写得更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却下”,更垂下之意。这女子在寒夜白露的包围中,没有回去安睡,仍透过水晶帘望着秋月。“水精帘”,晶莹透明,洁白无瑕。什么人的感情像它一样纯洁美好?李白没有明写,却使读者感到这女子以及她所怀念的人的高洁。“玲珑”,是古代一种中间雕有花纹的圆形玉器。明月上有阴影,形似桂树、玉兔,恰如一块玲珑美玉。李白之诗,将女子思君的情思发展到了一片高远的境界。虞炎的诗当然比不上李白的这一首,谢眺也只单纯地写了“思君”,不如李白还写出了人的心灵、感情、品格的高远。上面的三首《玉阶怨》,有失败的,有在一般程度上成功的,也有能使读者感情、品格为之升华的好诗,我们

锦瑟优质课教案

锦瑟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2.掌握朗诵技巧,获得朗诵体验; 3.了解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 4.结合这首诗的多向旨意,学习开放性诗歌鉴赏的方法; 5.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美。 教学难点:结合诗的多个典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及诗歌主旨。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PPT展示前句,引导学生对接后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李商隐被称为最具争议的抒情诗人,下面我们一来看看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饱受争议呢? 二、探寻背景知人论世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悲剧一生】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

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便去世。 【深山倾情】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于是,他写下了系列《无题》诗,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伉俪情深】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可是李妻在他38岁又去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乡闲居,写下《锦瑟》一诗,不久病故。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最为经典的代表作《锦瑟》。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听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2.朗读指导, 感情基调:哀婉伤感 思忆——语速缓慢 悲伤——情感低沉 迷惘——声音迷茫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感情,获得朗诵体验,指名学生朗读。 四·换位移情体味意境: 同学们都度的非常深情,现在把你充满了悲伤的气氛,可是如果一首诗只有伤感,只有眼泪,何以做到家喻户晓呢?我想这首诗背后一定有某种感情使后人得到共鸣,那么我们下面一起来 探究作者最后发出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此情”到底为何情? 一、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结合诗中的一联或一句甚至一个意象谈谈自己认为的“情”是什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简介作者及其诗歌特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歌《锦瑟》,提起李商隐,大家都很熟悉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生)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生)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生)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最擅长以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朦胧的境界,表达朦胧的情思。也正是这个原因,他的诗歌往往使人在感受到美的同时,却又很难说得清。《锦瑟》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是很富挑战性的哟。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轻重音以及节拍的长短变化。 (生齐读) 师:我先不点评,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古诗文吟诵专家王更生教授的吟诵,请大家注意王教授吟诵时的情感投入。 (听录音) 师:跟大家的朗读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认为他带有了一点富有节奏的音律美,他能投入对这首诗的理解,带有感情,我们是生硬的。 师:他是唱的。这是一门即将失传的绝学呀。最关键是他的情感投入比我们多。我们读起来好像挺有节奏的,但要我们的感情被淹没在单调的节奏里了。没关系,我们还没来得及慢慢体会呢。等我们体会出来了,也不一定比他差! 师:那么既然要体会,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师:还需要再想想?那自己在下面再读读。 (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这首诗表现了李商隐晚年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师:诗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情感的诗句? 生:最后两句,前面一句点明了“怀念、追忆”,后面一句直接抒发了情感:迷惘的、惘然的。 (板书:追忆惘然) 师:从内容看,诗歌写的是对往昔华年逝岁的追忆,在追忆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惘然的心情。这个是在首尾两联中就告诉给我们的。那么是什么逗引起他对“华年”的追忆的呢? 生:由锦瑟,看到它五十弦,诗中说“一弦一柱思华年”表明他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叶嘉莹先生说李商隐诗

叶嘉莹先生说李商隐诗〔五〕锦瑟 发信站: 水木社区(Sat Jun 29 09:20:17 2013), 转信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们上次讲了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这首诗接近于杜甫的风格,李商隐的诗总是有两类,一类是与旧传统相近的,一类是有他自己的特色的。所谓他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他用很多的典故,都是神话,而他究竟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事件,找们很难说明白。他这一类的诗,我要举一首例证,就是《锦瑟》。《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代表作,历代很多诗选都把《锦瑟》选为李商隐的第一首诗。我曾经尝试过把李商隐有他自己的特色的这一类诗加以解说,我曾经讲过他的一首诗《嫦娥》,曾经写过文章分析他的《燕台诗四首》,还分析过他的另外一首诗《海上谣》。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一个路子,来了解他这些不容易懂的诗呢?我个人的意思是,最好先从诗里边情感的本质去了解。就是说,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实地来指明的,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李商隐有的诗虽然在理性上难以说明,可是在感性上确实是可以感动你的,这是他的特色。下面我们来看他的这首《锦瑟》。 李商隐的诗有的时候叫做《无题》,有的时候他取开头的两个字作为诗的标题,像《锦瑟》。虽然诗的题目是《锦瑟》,但这首诗并不是真的只说这种乐器。我们刚才说了,诗中的形象很重要,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字的本身。你先不用管它的意思,就是文字本身,它的形状,它的声音,它的本意都是有作用的。“瑟”是一种乐器,所谓“锦”者,是说“瑟”上装饰得非常美丽,这就叫“锦瑟”。“锦瑟”两个宇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一个就是它的美好;还有就是不管说“琴”,不管说“瑟”,它们奏出的音乐是可以传达情意的。中国对于琴瑟有一个传统,你心里边有什么样的感情,你就会弹出什么样的音乐来。古代有个钟子期,当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山,他没有说出来,钟子期一听就知道他的情意在于高山;他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流水,他不用说出来,钟子期一听就知道他想的是流水。中国的古人一直相信音乐是一定能够把你的内心的情意、品格都表达出来的。 “锦瑟”还有一个典故,古时候,天上的泰帝(是天上最高的神仙)手下有一个仙女,就是素女。有一次,泰帝请素女鼓瑟,弹什么样的瑟呢?就是这个锦瑟。据说,锦瑟上面有五十根弦。一般来讲,中国所说的琴有两种,有五弦的琴,有七弦的琴,中国所说的筝一般是十三弦,琵琶是四弦,可是这种瑟竟有五十根弦,它比所有的乐器都繁复,所以这种乐器弹出来的声音就比所有的乐器都悲哀。素女弹瑟发出的声音太悲哀了,使听者流泪,泣不可止。泰帝说,没有人能够忍受这样悲哀的音乐,就把瑟的弦减少了,“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所以后来的瑟最多只有二十五根弦。 所以说,光是“锦瑟”两个字在本身的文字上,在古典的联想上就有这么多的含义。“五十弦”所传达出的是那最繁复、最悲哀、使人不能忍受的感情。我以前说过,诗人的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 2、培养初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 3、品味本诗哀怨、凄迷的意境和李商隐诗深婉、典丽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中的惆怅情绪。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下面我们看看这些诗句,是出自哪位诗人?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展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诗歌 1、自由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来吗? 内容之眼(诗眼):思华年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来吗?

情感之眼(诗眼):惘然 2、解读诗歌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无端“是什么意思?此句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由“五十弦”的锦瑟联想到什么?此处运用了手法? “无端”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意思。无问处发问说明诗人情绪强烈浓重,迫切需要宣泄。 锦瑟五十弦,音节最为繁复。听锦瑟之繁弦,联想到年华往事的繁多。 联想的手法。 本联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某一天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生感慨。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典故1、庄周梦蝶 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梦醒后,庄周十分疑惑,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诗人因聆听锦瑟的曲调而思绪翩翩,想到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 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 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 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典故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非常悲凄。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同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和怨愤托于锦瑟之声。 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绪? “庄生梦蝶”——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典故3、珠有泪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锦瑟

《锦瑟》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流行“朦胧诗”。人们为什么喜爱“朦胧诗”?原因在于这些诗歌体现了人们内心情感世界的负责性和微妙性。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一位写“朦胧诗”的大师,他叫李商隐。尤其是《锦瑟》,其主旨和情感,让人煞费苦心。今天我们学习此诗,结合我们的人生实际来体会其诗歌的内涵。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红对勾》等资料,解决注音。 师:我们集体的朗读两遍。(教师板书题目“锦瑟”。)请同学回答,题目的意思。 生:题目“锦瑟”,一种可能就是“无题”,题目“锦瑟”取自诗歌首句前两字。因为宋词就是这样。其名字取自前两字。还有可能就是借助于“锦瑟”,表达一种带有一种诗意,来回忆人生,书写感慨。 师:回答很对!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意思,有很多猜测。有人认为是爱情诗,写思念不能相聚;有人认为是悼亡诗,表达对自己亡妻的深情思念;也有人认为是咏物诗。我们今天想从人生的感触来理解此诗。 请我们通读全诗,初步感知诗的意思。 生1:首句可以理解为,借助于锦瑟,来追忆我的人生岁月—— 生2:“一弦一柱”即弹奏的意思,诗人在弹奏音乐中,追念昔日的一切。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有许多感慨,有似乎难以表白。 生3:“思华年”可以理解为诗的主旨,下面的颔联、颈联正是诗的主体部分。 生4:“庄生晓梦迷蝴蝶”,可以理解为人生如梦,恍惚中错过的青春岁月。 而“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春心,魂化杜鹃,是遗恨,更是思念和追求。 生5:这是用典的手法,含蓄的表达诗人的情感与追求。 生5:“沧海月明珠有泪”,珠生于蚌,蚌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也有南海鲛人,泪化珍珠。我们理解为泪水化珍珠,眼泪使人灵魂净化。 “蓝田日暖玉生烟”宝玉深埋于地下,上空升出烟云,阳光下更为分明。我们理解为寓意一种美好的境界,可望而不可即。 生6:“此情可待成追忆,这是当时已惘然”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难以释怀;在当时诗人身处其境,凄迷难辨。如今物是人非,一切如水中月,镜中花。 教师: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诗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当然这种回忆是痛苦的,也可能是美好的。我们可以归结为:青春,短暂而困惑;追寻,遗恨而执着;泪水,纯洁而升华;境界,神往而超越。也就是说,中间四句正是诗人情感的四个片段。 “一弦一柱思华年”,人生短暂,可是又是那么值得珍惜,值得我们去回味,可是人生又是难以言说,揭开人生之谜,是多么艰难啊!有多少次,我凝思、畅想,也试图从古代文人诗情哲思中想受到启发,来解开这个“迷”。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编者按】这课是10年在盐城上的,今年其课堂实录刊载于《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月合刊。在此前,因为我的懒惰,没对它作任何书面的总结和反思。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读一首好诗,应该用心去体会,具体到今天这个舞台上,我希望同学们做到物我两忘,不仅应该忘掉台下所有人,更应该忘掉你自己。我们课本这个专题的小标题是“诗从肺腑出”,也就是说诗歌是诗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所以,面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他面对自己五十多年人生岁月所作的字字珠玑的艰难的总结,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用同样的专一程度,你才可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诗中所的蕴含的真情。所以,我请大家先不要看课本,因为这里面注释太多了,我们不妨先面对原初的那个文本,体会李商隐写了什么?看投影,诵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第一体会是什么?【投影:李商隐《锦瑟》】 二、初读 生:【齐读】 师:诗大家已经读过了,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有凄美的感觉

师:能不能具体的谈谈是哪一句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杜鹃的叫声比较凄凉 师:感觉很准确 生:有点哀怨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板书】此情惘然 生:写的很美,“庄生晓梦迷蝴蝶”,虽然是虚渺的,但依然很美丽。还有第三联都是非常美的景色,虽然有淡淡的悲伤。 生: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从“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我们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五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 【板书】追思华年。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这首诗初步的朗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应该说你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准的,你们会发现,根据我的板书,我们比较能明确的得出首联和尾联,它写了什么,它有什么样情感走向:追思华年和此情惘然。相反中间两联,可能因为,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很美又夹杂着一丝忧伤,但具体针对的事件,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则显得比较模糊。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区别? 生:因为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许多的典故。 师:昨天预习的时候老师已经说了,这些典故的解释字数远远超过诗歌本身的字数——用了典故之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如果知道典故就能够知道典故多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典故就会觉得晦涩难懂

解读李商隐诗《锦瑟》

解读李商隐诗《锦瑟》 从整体着眼去解析李商隐的名篇《锦瑟》,主要要如何解读呢?下面来看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亡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甚至有人认为是追念已故宰相李德裕。这些理解都有道理,我谁的观点都不敢否定。诗无达诂嘛!更何况此诗又将人事全部隐去,全用几个典故传之,更造成一种多义性。不过也无须为此头痛。更不必逐字逐句胡乱揣测,不妨像陶渊明一样“不求甚解”地去读书,你喜欢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觉得有趣就怎样理解。其实,你非得像完成选择题一样,选出一项标准答案来,恐怕本身就是自讨苦吃。 诗是用形象说话的,故而本身就具有多义性,讲究含蓄蕴藉。读诗应学会慢慢品读,但我不赞成像解剖医生一样肢解作品,更讨厌以为字字都有出处或字字都有着落的考证之法。比如李商隐这首《锦瑟》,为什么不试着从整体着眼去理解呢? 首先,“锦瑟”这只是诗人创作的一个感情触发点,应是它触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首联两句就是直抒胸臆式的感慨之语:这锦瑟为什么要弄五十根弦呢?难道就是为了使其曲调悲凉吗?听其曲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想起一生的梦想,想起年轻时所爱恋的对象。 颔联、颈联四句四个典故是对自己一生的形象表述。追忆往事难免使人有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之叹。四句以“梦”起,以“烟”收,是否就暗含了这样一种感慨呢?不过回想起来,许多事、许多人还是历历在目,感情也常常是很复杂的,遗憾、后悔、伤感、不甘、甜美、怀恋、惆怅,实在说不清楚。所以,诗人很巧妙地运用四个典故进行了非常形象、非常概括地表述。“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的是“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齐物论》中说:一次庄子晚上梦见自己化为蝴蝶,早晨醒来竟然弄不清是自己变

_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唐宋词十七讲(作者:叶嘉莹) 温庭筠 篇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唐宋词。讲到唐宋词我就想起来,我是出生在北京一个很古老的旧传统的家庭。我小的时候没有像现在的小朋友那样上什么托儿所啦、幼儿园啦、小学啦,对这些我都没有机会。我是在家里受的旧式的教育。我小的时候是念的“四书”“五经”一类,像《论语》、《孟子》等古书。我伯父、我父亲都喜欢古典诗词,所以从小的时候,就教我背诗,就像唱歌一样地背一些诗。我十一二岁以后,他们就教我学习作诗。我说作诗,没有说作词,因为中国旧传统有一个观念,认为诗里边所讲的是“诗言志”,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可以宣扬教化,是正当的,是应该教小孩子去学的。可是词这种东西,里边写的是什么哪?里边写的是男女的相思爱情,是伤春怨别,是这样的内容。所以我想我的家长,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那时候只教我读诗、作诗,没有教过我读词和填词。但是有些个美好的文学,它本身有一种魅力,你读它,就被它吸引了,就被它感动了。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给同学写的纪念册上,就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词句。我觉得这话说得很美,我们分别以后,相隔千里之远,但是我们共同对着天上的明月,借着月光我们就有一份感情交流,彼此怀念的这一种相联系的感觉。所以我小时候喜欢读词,但是没有人教过我读词和填词。后来我上了辅仁大学以后,开始读词了,那个时候我曾经跟随孙人和,即孙蜀丞老师学过词,也跟随顾羡季老师学过词。两位老师他们不但是教词,他们也创作、也填词。而我上大学的年代1941一1945年,那是北平(北京当时叫北平)沦陷的时期。那个时候,我们老师写作的词里边,常常流露有一份爱国的情思。所以前几年我回国来,见到我同班的老同学,曾经写了一首诗,里边有这样两句:“读书曾值乱离年,学写新词比兴先。”我说我记得我们当年同班的同学,读书的时候正是乱离的战争的时候,北平沦陷的年代,所以说“读书曾值乱离年”。“学写新词比兴先”,我们学写新词,而新词里边表面虽然写的是爱情,可是它们也寄托了爱国的感情在其中,有比兴的思想在里边。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思索的。在中国的韵文的各类的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讲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我年轻的时候,很不赞成这一套说法。文学就是文学,艺术就是艺术,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载道呢?诗歌的本身,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诗是教化呢?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以为一般衡量文学,有两个不同的标准。有的人喜欢用道德和政治的尺寸来衡量文学作品,有的人喜欢用美学的艺术的价值观念来衡量文学作品。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教。“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的。 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从隋唐以来,中国有一种新兴的音乐,这种音乐是中国旧有的音乐融汇了当时外来音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词就是配合这些新兴的音乐的歌曲来歌唱的歌词。所以词本来并无深义。词,就是歌词的意思。这种歌词,最早是在民间流行的,后来士大夫们这些读书人,他们觉得

锦瑟公开课教案

锦瑟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人崔珏有一首叫做《哭李商隐》的诗,其中两句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大意是说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出众、抱负远大,但由于世事造化弄人,一生郁郁不得志。这两句诗可以说对李商隐一生的悲剧性做了一个精确的说明,也为理解李商隐的诗歌提供了感情基调上的衬托。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位“襟抱未曾开”的诗人的一些名句,我起上句,大家对下句,并说明出处!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一)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二)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板书——第一联以“锦瑟”起兴,思忆青春年华,一种惋惜、伤感和无可名状的情绪涌上心头。【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晓梦:用典,喻美好而虚缈的境界。 望帝春心:用典,望帝暮春哀啼,化为杜鹃;喻凄婉哀怨。 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板书:第二联,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玉:喻景象虽好但可望不可及。烟:玉气。 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如南海外鲛人化泪为珠,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的缕缕玉气,依稀可见却不可追及。 板书——第三联,写才美不外现,或美好事物不能长在,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板书——最后一联,从“追梦”中醒来,并知道那梦已远去,并且当时就不甚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2.探究主旨。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板书:哀怨的基调) 引导: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板书:凄迷的意境) 引导:“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常见的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 哀怨的基调凄迷的意境华美的语言 (五)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锦瑟》教学实录

《锦瑟》教学实录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锦瑟》教学实录,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课前几分钟,肖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秋声赋》的后两段 师:刚刚从秋天走出,看看窗外是怎样的天? 生:雨天 师:雨是那个唤起我们许多记忆的一种东西,喜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我用四个字来说说“又是雨天”,猜猜看我对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说 一生:觉得雨天发生很多的事情,有点感伤,有点怀念 师:你从老师的哪个字感觉出来? 生:又是 师:又是,同学们说她解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从一个词上她感觉到老师的一种情感,不错来,再听,又是雨天 一生:感觉你有点不耐烦的感觉 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他错了好,你来说 一生:我认为老师刚才的感觉是十分高兴的,十分欣赏的,又是雨天,终于雨天又来了,老师非常期待这个雨天,非常期待这个下雨的季节 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这四个字,老师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节奏,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这就说明朗诵是建立在对文字揣摩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师:来,模拟一下西南旱灾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师:太高兴了,是吗?再来,广东雨灾后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拖长声音,充满苦恼) 师:对了同学们,雨天啊,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 生:好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开始(生读《锦瑟》)

锦瑟 习题(含答案)

锦瑟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2.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在时间上从“今晨”又回到“昨夜”,点明了幽怨是因为离别。女主人公迁怒于穿越朱户的月光,但恰恰是这种任性的埋怨,让人看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无眠的情景,可谓无理而妙。 B.“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化用了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泪珠一般。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美而哀婉的妙境。 C.《寡人之于国也》的最后一段,孟子从正面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在孟子看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以使得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可以使得君主称王于天下。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能让人在景色的情状中品味出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伤。而把一二联合起来,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急速的流动中。 二、现代文阅读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树喻女子年轻美貌的句子是:“,。” (2)李煜《相见欢》“”句借“梧桐”这一意象表达愁情。(3)韩愈《师说》引用古代圣人从师学习的经历,阐明老师和弟子的区别在于“,”。 (4)杜甫《登高》中写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客游的一句是

锦瑟 高品质公开课获奖教案

课堂实录 课前几分钟,肖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秋声赋》的后两段。 师:刚刚从秋天走出,看看窗外是怎样的天? 生:雨天 师:雨是那个唤起我们许多记忆的一种东西,喜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我用四个字来说说“又是雨天”,猜猜看我对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说。 一生:觉得雨天发生很多的事情,有点感伤,有点怀念。 师:你从老师的哪个字感觉出来? 生:又是 师:又是,同学们说她解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从一个词上她感觉到老师的一种情感,不错。来,再听,又是雨天。 一生:感觉你有点不耐烦的感觉。 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他错了。好,你来说。 一生:我认为老师刚才的感觉是十分高兴的,十分欣赏的,又是雨天,终于雨天又来了,老师非常期待这个雨天,非常期待这个下雨的季节。 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这四个字,老师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节奏,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这就说明朗诵是建立在对文字揣摩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师:来,模拟一下。西南旱灾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师:太高兴了,是吗?再来,广东雨灾后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拖长声音,充满苦恼) 师:对了。同学们,雨天啊,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 生:好。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开始。 (生读《锦瑟》) 师:好。题为《锦瑟》,什么是“锦瑟”,快速找出来。 生:一种乐器。 师:一种乐器,一种绘有美丽锦文的乐器,那么,李商隐这首诗在大家的第一次朗读之后,你告诉我它是写锦瑟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一生:写他自己。 师:写他自己,写他什么事,找出一个字,写什么? 生:思 师:思,刚才同学们说出来了,思,或者换一个字。 生:忆 师:哎,这位男同学说出来了,忆。来,把开头和结尾四句话再一起来读读,锦瑟一二读。 (生读) 师:这是一首李商隐回首往事的诗,那么回忆,同学们考虑一下,在回忆的时候人们的情境是……或者说,回忆的文字在朗读的时候节奏是…… 生:慢 师:哎,舒缓,缓慢一些。第一次朗读了,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这种回忆的感觉。注意,要放慢节奏,缓慢一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读。 (生齐读) 师:如果要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最后两个字“惘然”要…… 生:慢一些 师:哎,再来一遍,“只是”一二开始 (生读最后一句) 师:慢慢的,还在回忆,这个“然”字不一定就从回忆中醒过来,它还在引导着我们继续去沉醉,继续去思考。好,这位女同学,你给大家读一读。 (一女生读,读得一字一顿) 师:速度再慢一点好吗,读两句,最后两句。 (女生读最后两句,读到“当时”的时候笑了) 师:只是当时已惘然(师范读)所有同学一起来读,一二开始 (生读) 师:好,再说说看,这次读了以后你告诉我,这首诗你读出了诗中的…… 生:悲伤。 师:好,马上就说出来了,悲伤。你呢? 另一生:哀愁。 师:其实,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概念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锦瑟》课堂实录

锦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课堂实录 课前几分钟,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秋声赋》的后两段。 师:刚刚从秋天走出,看看窗外是怎样的天? 生:雨天 师:雨是那个唤起我们许多记忆的一种东西,喜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我用四个字来说说“又是雨天”,猜猜看我对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说。 一生:觉得雨天发生很多的事情,有点感伤,有点怀念。 师:你从老师的哪个字感觉出来? 生:又是 师:又是,同学们说她解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从一个词上她感觉到老师的一种情感,不错。来,再听,又是雨天。 一生:感觉你有点不耐烦的感觉。 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他错了。好,你来说。 一生:我认为老师刚才的感觉是十分高兴的,十分欣赏的,又是雨天,终于雨天又来了,老师非常期待这个雨天,非常期待这个下雨的季节。 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这四个字,老师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节奏,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这就说明朗诵是建立在对文字揣摩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师:来,模拟一下。西南旱灾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师:太高兴了,是吗?再来,广东雨灾后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拖长声音,充满苦恼) 师:对了。同学们,雨天啊,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 生:好。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开始。 (生读《锦瑟》) 师:好。题为《锦瑟》,什么是“锦瑟”,快速找出来。 生:一种乐器。 师:一种乐器,一种绘有美丽锦文的乐器,那么,李商隐这首诗在大家的第一次朗读之后,你告诉我它是写锦瑟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一生:写他自己。 师:写他自己,写他什么事,找出一个字,写什么? 生:思 师:思,刚才同学们说出来了,思,或者换一个字。 生:忆 师:唉,这位男同学说出来了,忆。来,把开头和结尾四句话再一起来读读,锦瑟一、二读。(生读) 师:这是一首李商隐回首往事的诗,那么回忆,同学们考虑一下,在回忆的时候人们的情境是……或者说,回忆的文字在朗读的时候节奏是…… 生:慢 师:哎,舒缓,缓慢一些。第一次朗读了,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这种回忆的感觉。注意,要放慢节奏,缓慢一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读。 (生齐读) 师:如果要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最后两个字“惘然”要…… 生:慢一些 师:哎,再来一遍,“只是”一二开始 (生读最后一句) 师:慢慢的,还在回忆,这个“然”字不一定就从回忆中醒过来,它还在引导着我们继续去沉醉,继续去思考。好,这位女同学,你给大家读一读。 (一女生读,读得一字一顿) 师:速度再慢一点好吗,读两句,最后两句。 (女生读最后两句,读到“当时”的时候笑了) 师:只是——当时——已——惘然(师范读)所有同学一起来读,一二开始 (生读) 师:好,再说说看,这次读了以后你告诉我,这首诗你读出了诗中的…… 生:悲伤。 师:好,马上就说出来了,悲伤。你呢? 另一生:哀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