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摘要]简述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西药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综述了当前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主要途径:中西药同时使用、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用中医理论指导使用西药———西药中化,分析了这几种途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即中西药物的配伍问题,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未来,提出了今后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综述了中西药物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西药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研究;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越来越广泛地被医家所应用,更多的患者选用中西药治疗。临床上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中西药合理应用确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优势,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的提高,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学和西医学是我国长期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人医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用药已日趋广泛,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大动物和宠物疾病防治中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用药是中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现代兽医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兽医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将中兽医知识和西兽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二者之长,融合贯通,探索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西药结合)的最佳途径并形成专门的理论,以此指导临床用药和兽药新制剂的

研制和开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一.中西药结合使用的历史与现状19世纪中叶,西医、西药大规模传入我国,在出现中、西医两大派别

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以晚清中医名家张锡纯(I860?1933)为代表,他著有《论中西药原宜相助为理》一书,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其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症,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要本,其奏效必捷。”他还在其临证心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了用石膏和阿斯匹林制

成石膏阿斯匹林汤,治疗温病周身热证,开创了中西药物联合运用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西药联合使用得到了重大发展。目前,中西药物应用于同一患畜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家畜上运用较多。例如,治疗马乙型脑炎,在服用中药石膏知母汤的同时使用减少脑内压、镇静、解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的西药;在治疗肺气肿时用桑白皮、

瓜蒌、桔梗等药煎汤加氯化钠一并投服,均可提高疗效。除了临床处

方外,中西药复方制剂也得到广泛研究,如用大黄与小苏打配合组成大黄苏打片,用于调理肠胃,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用金银花、板兰根、扑热息痛、扑尔敏等组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综观中西药联用现状,一方面,中西药联用增加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其临床运用机率越来越高,逐渐为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另一方面,由于

受某些错误宣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中西药联用的优势,造成了在兽医临

床和兽药制剂研发中,不讲禁忌,盲目运用,造成浪费甚至引发药源性

疾病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不仅有深远的

学术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西药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化学药物合用时,若配伍合理则可产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药效增强,若配伍不当,不仅出现拮抗作用,降低药效,甚至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据近年来报道,中成药与化学药品合用后导致不良反应的案例主要涉及20 余个中药品种和含生物碱、有机酸等6 类成分的中药。

三、中西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某个或多个环节上可能发生的变化都可能改变药效(增强或减弱),或产生毒副反应。

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中西药联合用药会因胃肠道酸碱度变化,胃肠蠕动改变,胃排空时间改变,胃肠内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而影响中西药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和吸收速度,从而降低疗效、产生毒副作用。

2.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一些中西药联合用药后,可使中、西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发生改变, 有时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如中药枳实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治疗胆道感染时,通过松弛胆总管括约肌,降低胆道内压力,可大大升高后者在胆道的浓度,产生毒副作用。碱性的矿物类中药硼砂和含硼砂的中成药(红灵散和行军散)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联用,可使后者脑组织内分布的药物浓度增加,从而增强了耳的毒性作用,易形成暂时性

或永久性耳聋。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地榆、五倍子)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影响西药的代谢速度,增加其在肾脏的重吸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3.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中药生甘草及含乙醇的中药制剂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去甲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苯巴比妥、降糖灵、优降糖等同用,使代谢产物增加,从而诱发或增强其不良反应。同时含乙醇的中药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乙醇与水合氯醛能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加剧,导致死亡。

4.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一些酸碱性药物由于发生相互作用,可大大加快药物排泄速度,导致药效降低。如红灵散、痧气散、马贝散、陈香白露片等与尿酸化剂诺氟沙星、呋喃妥因、消炎痛、先锋霉素等联合使用时,导致酸性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强度降低。乌梅、山楂、山萸肉、五味子、蒲公英、参麦饮、五味消毒饮、川芎茶调散等含有有机酸的中药,与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抗生素配伍使得抗生素乙酰化率增高,溶解度降低,可导致在肾小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四.结语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西药联用的机率越来越高,但中西药联合使用不是中、西药简单的组合与叠加,而是中西药物及其理论的有

机融合,联用时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形成中西医结合用药理论是实现中西药结合必须突破的瓶颈,医学工作者在此方面开展了许多科研和实

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及药物

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及药物 华法林是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常用药物,其作用原理为华法林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高达98%-99%但只有游离华法林能发挥抗凝作用,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和食物可竞争性抑制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华法林浓度增加,抗凝作用增强。中草药成分复杂,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更高,一旦发生不良相互作用将大大增加患者出血或血栓栓塞的危险。除药物的影响之外,许多食物和营养品也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当患者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应尽量保持饮食结构的平衡,不要盲目添加营养品,并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得到化验结果请及时与您的医生取得联系,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华法林钠治疗期间进食含维生素K食物应尽量稳定,最多维生素K来源为绿色蔬菜及叶子。以下为常见食物药物对华法林药效的影响: 一、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 1.影响维生素K吸收: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噻吩等)、 液状石蜡、考来烯胺等。 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水合氯醛、氯贝丁酯、磺胺类药物等。 3.抑制CYP酶系活性:胺碘酮、别嘌醇、西咪替丁,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苯丙胺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等)等。 4.增加华法林与受体亲和力:奎尼丁、同化激素、苯乙双胍等。 5.干扰血小板功能: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氯丙嗪、苯海拉明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6.其他药物:丙硫氧嘧啶、口服降糖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此外,华法林 与链激酶、尿激酶合用也易导致危重出血事件。 心血管药降脂药NSAIDs抗癌药激素 胺碘酮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氨甲喋吟维生素A 地高辛氟伐他汀吲哚美辛氟尿嘧啶维生素E 对乙酰氨基酚(>1-2 环磷酰胺甲状腺素奎尼丁洛伐他汀 周) 普萘洛尔吉非贝齐吡罗昔康异环磷酰胺他莫昔芬普罗帕酮非诺贝特保泰松替加氟氟他胺

哪些中西药物不能合用

哪些中西药物不能一起使用 当前,中西药物合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然而,中西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复杂,有些药物合用后非但不能产生好的疗效,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根据有关病例及研究资料,以下中西医药物不宜合用。 1.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齿、龙骨、牡蛎、瓦楞子、蛤壳、明矾、闫然铜、代赭石、赤石脂、钟乳石等组成的汤剂及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龙牡壮骨冲剂、女金丹、朱砂安神丸、桔红丸、追风丸、复方五味子片、当归浸膏等,因含有二价以上的金属阳离子,可能与西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异烟肼在胃液作用下,形成络合物,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不宜配伍应用。 2.含有鞣质的中草药,如大黄、地榆、山茱萸、石榴皮、五倍子、诃子及中成药四季青片、感冒宁等,不宜与多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及黄连素同服。因鞣质为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上述西药生成盐酸沉淀物,使之难以吸收,影响疗效。 3.朱砂(Hg2+)及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健脑补肾丸、朱砂安神丸、人丹、七珍丹、紫雪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等,不宜与还原性强的西药如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类、碘化钾、碘化钠、溴化钾、溴化钠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化合物,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某些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也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同服,因为雄黄中的硫化砷可生成可溶性的硫化砷酸盐而增加毒性,降低疗效,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 4.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山楂、山茱萸、五味子等药物的方剂,中成药,与磷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较强的西药合用,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两者药疗均受影响;与磺胺药合用,能加重对肾脏的损害。阿斯匹林、异丁苯丙酸等与煅牡蛎、煅龙骨、硼砂等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合用,也会发生中和反应,而使两者作用都受影响。 5.中药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阿托品合用,因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具有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两药合用,丹参所具有的降低血压的效应,能被阿托品阻断,从而降低丹参的药效。丹参也不宜与雄性激素类药物合用,如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素等,因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拮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它与雄性激素的配伍,可降低雄性激素的活性。 6.中药鹿茸、甘草及其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片、参茸片等,因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西药降糖药如降糖灵、D-860、优降糖、胰岛素等合用,可使血糖升高,降低降血糖类药物的功效。甘草与西药强心或合用,可致血钾降低诱发强心甙合用,可致血钾降低诱发强心甙中毒;苦杏仁含苦杏仁甙分解后产生氢氰酸、若与麻醉剂、安定等合用,可抑制呼吸中枢,并损害肝肾功能。 7.中药药酒不宜与西药异烟肼、痢特灵、甲硝唑、替硝唑合用。合用时可致乙醇氧化不全、产生乙醛,导致高乙醛血症毒性反应,又使机体组织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氧化分解破坏,增加机体对药酒中的乙醇敏感性,可产生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中毒反应。 8.含有麻黄的汤剂及中成药如麻黄汤、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气管炎丸、哮喘片、半夏露等,不宜与西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痢特灵、优降糖、闷可乐、苯乙肼等并用。因单胺

(整理)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与临床药物学.

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与临床药物学 From: 网络 一、作用机制 华法林(warfarin)的化学结构为3-(a-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是消旋异构体R和S的混合物,分子式为C19H15NaO4,结构式如图1。 结晶华法林钠为白色无臭的结晶粉末,遇光变色,易于水,溶于酒精,微溶于氯仿和乙醚。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II、VII、IX、X需要经过羧化过程才能变成有活性的蛋白,羧化过程需要还原型维生素K(VK)、分子氧和二氧化碳。华法林为口服的维生素K拮抗剂(VKA),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环氧化物型)V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氢醌型)VK,阻止VK的循环应用,干扰V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有抗原,无活性),而达到抗凝的目的(图2)。与此同时,肝脏合成的抗凝因子蛋白C和蛋白S也需要经过羧化才能变成有活性的蛋白,因此理论上华法林有致凝的可能性,但在多数情况下,华法林抗凝的作用占优势。 负责VK环氧化物转化为还原型VK的酶有两个,其中VK环氧化物还原酶对华法林敏感,而VK还原酶对华法林不够敏感。因此,小剂量VK1即可有效对抗华法林的抗凝活性,大剂量VK1导致的华法林抵抗可以持续1周甚至更长,因为在肝脏中蓄积的VK1只和华法林不敏感的还原酶接触(图2)。 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抑制在血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抑制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有利于已经形成血栓的清除。二、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香豆素类抗凝药物,为两种光学同分异构体R型和S型的消旋体(racemic)混合物,其中S异构体的抗凝作用比R异构体更强5倍。华法林口服

常用药名及作用

所有注射针剂名称(学名)及用途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第四章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第四章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多发病,病情多为严重,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如合用不当亦可引起严重后果。强心苷是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中重要的药物,由于病人对强心苷的个体差异较大,故在用量方面要因人而异,且需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剂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强心苷与含强心苷中药合用,可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易引起中毒反应。例如地高辛(digoxin)与含蟾酥的六神丸合用,可引起频发性室性早搏。因此,了解和掌握中西药物合用的有益或不良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配伍不当、降效增毒强心苷类药物(如洋地黄毒苷、地高辛、西地兰等)若与含鞣质的中药地榆、五倍子、儿茶、石榴皮、虎杖等同服,鞣质可与强心苷结合产生沉淀,降低后者生物利用度。煅烧成炭的中药蒲黄、槐花、茜草、侧柏叶、血余炭等,若与强心苷同服,因炭制剂能吸附强心苷,亦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凡含强心苷中药(夹竹桃、羊角拗、罗布麻、万年青、福寿草、铃兰、香加皮等)、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与强心苷类药物并用,可相互增强作用和产生洋地黄中毒。 中药麻黄是辛温解表、止咳平喘的良药,其主要成分麻黄碱具有升压作用,能拮抗降压药物的作用,特别是对胍乙啶降压作用的拮抗更加明显。 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帕吉宁(优降宁)期间不宜进食富含酪胺的食物如乳酪、酵母、啤酒、红葡萄酒、鸡肝、白扁豆、香蕉等,以免引起强烈的升压反应。 第二节中西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洋地黄毒苷与福寿草 [临床]患者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洋地黄毒苷治疗,并加用福寿草片,以冀增强疗效,结果引起强心苷中毒。 [机制]福寿草、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等中药及其制剂均含强心苷,若与洋地黄毒苷合用,强心苷总剂量无形增加,可相互增强作用和产生洋地黄毒苷中毒[125],易出现心脏期外收缩、严重心律不齐、甚至心室纤颤等中毒反应。 [处置]凡含强心苷类中药,一般不宜与强心苷并用,必要时只能减量,同时应加强临床观察,对洋地黄化的病人尤当慎重,以免导致强心苷中毒。 地高辛与小青龙汤 [临床]某男(65岁)因咳嗽、咳痰、喘气9天入院。经查体、实验检查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室肥大。入院诊断:慢支(喘息型),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功能III级。予西药抗炎、化痰止咳、平喘、间断利尿及配合中药小青龙汤加减治疗。一周后咳喘明显缓解,双下肢仍浮肿,活动后稍感心慌、气急,加服地高辛1次0.25mg,一日1次,4天后出现心悸,心率93次/分,律不齐,早搏19次/分。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经静推利多卡因,停用地高辛后,早搏消失。一月后,小青龙汤与地高辛再次合用,又出现类似情况,停用小青龙汤,只服地高辛,早搏未再出现[126]。 [机制]小青龙汤为治疗咳喘的常用方剂,其主药之一是麻黄,麻黄含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具有兴奋心脏α受体和β受体的作用,能兴奋心肌,加强心肌收缩力。地高辛主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很容易与小青龙汤配伍应用。当两者联用时,小青龙汤的主药(君药)麻黄既可增强地高辛的强心作用,又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从而导致室性早搏。 [处置] 应告诫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苷的病人,忌同服含麻黄的中药制剂、中成药或汤剂。 地高辛与六神丸

腰腿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腰腿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腰腿痛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的疾病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峡部裂与腰椎滑脱、腰椎后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间韧带劳损、横突炎、棘突炎、腰椎结核、肿瘤、脊髓肿瘤、臀上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椎间盘由纤维环、透明软骨、髓核构成,上下为椎体、前后为韧带。功能是起缓冲作用。20岁以后开始逐渐退变,40岁时较严重。椎间盘的退变、破裂,向后突出,压 迫神经根或硬膜囊、马尾神经,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好发于L4/5、L5/S1椎间盘。 病因病理:1、退变2、外伤、破裂、后突、压迫神经根,出现腰腿痛。 分型:1、突出方向:前突、后突、内突;2、后突对神经根影响:单侧、双侧、中央型; 3、突出程度:幼稚型(隐藏型)、成熟型(破裂型)、移行型(突出型)。 诊断要点:1、好发于成年人,常有腰部劳损病史; 2、腰痛,向臀部、下肢放射,一侧或两侧,腹压增高因素疼痛加重。 3、患椎旁压痛、叩击痛,伴下肢放射痛。 4、脊柱侧弯、腰部平直,腰椎活动受限。 5、肌力减退、肌萎缩,腱放射减退或消失,皮肤感觉障碍或有二便异常。严重突出 可以压迫两节神经根,出现相应症状、体征。 6、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挺腹加压试验、屈颈试验等。 7、X-线情况:腰椎侧弯、屈度变直;椎间隙变窄、前宽后窄,软骨下硬化带; 椎体骨赘形成;关节突肥厚增生。 8、造影与X线动态观察。 9、CT、MRI检查。 鉴别诊断: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腰椎骨折、腰椎结核、马尾神经肿瘤等。 治疗:1、中草药治疗。 腰突一号 桃仁15 红花10 当归15 川芎10 生大黄10 赤白芍各10 鸡血藤15 川萆懈10 云苓15 苍术10 细辛3 香附10 川牛膝10 威灵仙10 生甘草10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腿痛明显者。 腰突二号 熟地15 杜仲15 泽泻10 茯苓10 肉苁蓉15 制附子10(先煎)生黄芪15 当归15 独活15 地龙15 川断15 山萸肉10淮牛膝15 伸筋草10 炙甘草10 功效:补益肝肾、疏通经络。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麻木不仁者。 中成药:腰痛宁、活络丹、杜仲天麻丸、追风透骨丸、外用膏药等。 2、手法治疗。 手法的原则:减低内压,增高外压;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松解粘 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 代谢产物的吸收,缓解神经根水肿,促进神经根的恢复。 3、针灸治疗与穴位注射。

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

2012年第17期中图分类号:R52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 向寿培* 杨珊珊* 胡雪梅* 胡黔萍* 杨家妮* 刘 詹*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中西医结合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人民医院(558300) 2012年7月9日收稿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在活动性和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分别占30%和40%[1],出现咯血症状时,患者情绪常常较紧张,须及时予以止血治疗,2002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6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均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2.5±13.6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Ⅱ型肺结核3例,Ⅲ型肺结核50例,Ⅳ型肺结核8例。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小于100ml )40例,中量咯血(100~500ml )15例,大量咯血(大于500ml 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 )6例[2];首次咯血54例,反复咯血7例。2 疗效观察 2.1参照全国统一化疗方案抗痨治疗及对症处理。 2.2对小量咯血40例患者服用云南白药0.5g/次,每隔4小时服一次,同时予氨甲环酸1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经过2~5天40例全部止血。 2.315例中量咯血患者,除按小量咯血患者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外,予加用血凝酶(立芷血)1.0kU 静脉注射,1次/日,经过3~6天14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垂体后叶素18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 (该例患者42岁),1次/日,2天咯血停止。2.46例大量咯血患者,除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及静脉注射血凝酶(立芷血)外,还予垂体后叶素18~24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其中55岁以上患者不用垂体后叶素,改用盐酸普鲁卡因25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每8小时1次,经过3~7天5例止血,1例疗效不 佳,加用盐酸异丙嗪25mg 肌注,每12小时1次,地塞米松5mg 静滴,每12小时1次,3天咯血停止。 2.5对中量或大量咯血的10例患者因合并肺部继发性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7~10天。3 讨 论 肺结核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急诊病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暨联合应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垂体后叶素,55岁以上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 凝酶(立芷血)、盐酸普鲁卡因综合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个别病例不能奏效则加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非止血药物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查阅文献资料: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使肺中血管炎症消退,通透性降低而有助于止血;应用盐酸异丙嗪既能镇静,又扩张静脉,使肺循环、左心室及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而达到止血;云南白药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味有效止血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功效;垂体后叶素内 含加压素,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使肺血管收缩而止血;普鲁卡因具有镇静、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 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和降低肺循环压力作用而止血,55岁以上患者使用普鲁卡因亦能达到止血目的,从而避免了因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动脉血管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为不同机制的止血药,二者合用可以达到加强止血的效果。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咯血量综合运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综合止血治疗,中、西医药物优势互补,达到协同作用。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2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 张占军* *陕西省安塞县人民医院(717400) 2012年6月12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的80例脑梗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基本痊愈43例,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运用中借鉴。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研究 脑梗塞俗称为中风或者是脑卒中,大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对其治疗方法各种,我院就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月的患者,共计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64岁;病情轻型39例,中型29例,重型12例;梗死部位:基底节梗死37例,丘脑部梗死16例,多发梗死12例,皮质梗死15例。所有脑梗塞诊断均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 79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15、去甲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 2)收缩血管 3)升高血压 16、盐酸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对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有收缩作用;对骨骼肌及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 3)收缩压、舒张压均可升高 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或消除粘膜充血或水肿5)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升高血糖 17、异丙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 )舒张血管,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3)扩张支气管 4)促进脂肪分解 18、硫酸阿托品 1)抑制腺体分泌 2)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3 )解除平滑肌痉挛 4)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 5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 )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 19、盐酸利多卡因 1 )局部麻醉 2)抗心律失常 20、尼可刹米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1、洛贝林 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2、间羟胺 1)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温和、缓慢而持久 2 )心肌收缩力增强,可使休克患者心排血量增加 3)较少引起心悸和心律失常 4)收缩肾血管作用较弱,较少引起少尿、无尿 23、盐酸多巴胺 1)兴奋心脏 2)大剂量应用时,表现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3)治疗量时产生排钠利尿作用;大剂量应用时使肾血管明显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24、西地兰 1)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的作用 3)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影响华法林作用的相关药物及食物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办 可能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及食物 可能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芬、保泰松、羟布宗、甲芬那酸、水合氯醛、丙磺舒、双硫仑、依他尼酸、甲磺丁脲、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替坦、头孢孟多、头孢唑林、头孢噻吩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曲伐沙星等)、磺胺类抗生素、氯霉素、多西环素、甲硝唑、抗真菌药物(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抗肿瘤类药物(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氮芥、阿霉素、长春新碱、丙卡巴肼、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他莫昔芬、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普罗帕酮、奎尼丁、丙吡胺等)、别嘌呤醇、磺吡酮、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异卡波肼、苯丙胺等)、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氯丙咪嗪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等)、抗酸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苯乙双胍等)、降脂药(辛伐他汀、非诺贝特、氯贝丁酯等)、液体石蜡、苯海拉明、甲状腺素、丙硫氧嘧啶、同化激素、氯丙嗪、二氮嗪、左旋咪唑、普萘洛尔、异烟肼、丙戊酸钠、曲马多等。 中草药:丹参、当归、银杏制剂、大蒜、番木瓜蛋白酶、黄连、黄柏、茴香、阿魏、洋甘菊、甘草、芸香、丁香、洋葱、郁金香等。 可能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食物: 葡萄柚、芒果、鱼油、诺丽果汁等。 可能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西药:维生素K类药物(维生素K1、维生素K4等)、苯妥英钠、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等)、卡马西平、扑米酮、皮质激素抑制剂(氨鲁米特、米托坦、波生坦)、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利福平、利福喷汀、螺内酯、氯噻酮等。 中草药:人参、西洋参、圣约翰草等。 可能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食物: 西兰花、白菜、韭菜、莴苣、小葱、生菜、大葱、青椒、菠菜、水芹、菠菜、花菜、甘蓝、胡萝卜、蛋黄、猪肝、豆奶、海藻、鳄梨、红茶、绿茶等。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80例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80例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我院慢性结肠炎患者,观察和对比西药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独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西药治疗,联合使用中药灌肠治疗。评估疗效,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比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对比,中西医结合具有更大的优势,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标签: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发病病程长,容易复发,难以根治,病灶位于结直肠,病变范围可达粘膜及其下层,症状常见为腹泻、腹痛、便血。传统常规疗法为西药治疗,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症状,可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是长期使用不仅毒副作用积累对肾脏造成损害,而且还不利于患者身体免疫力的改善。必须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我院慢性结肠炎患者,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经肠镜确诊,包括45例男患者和35例女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为40.5±5.0岁,病程1~10年,平均3.5±1.5年。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包括23例男患者和17例女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为40.1±5.0岁,病程1~10年,平均3.5±1.0年;对照组40例,包括22例男患者和18例女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为40.5±4.8岁,病程1~10年,平均3.3±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差异,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独西药治疗。用药方案:甲硝唑0.5 g+庆大霉素8万U,灌肠,每天1次,疗程2周。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西药治疗,联合使用中药灌肠治疗。组方:黄连、黄柏、薏苡仁各30 g,白头翁、败酱草各25 g,吴茱萸、白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各20 g,水煎取液150 mL,按照对照组的用药方案加入西药,给药途径、疗程、次数均和对照组一致。灌肠后,卧床左侧休息,保留药液至少两小时。 1.3 观察指标

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及药物

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 及药物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及药物 华法林是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常用药物,其作用原理为华法林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高达98%~99%,但只有游离华法林能发挥抗凝作用,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和食物可竞争性抑制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华法林浓度增加,抗凝作用增强。中草药成分复杂,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更高,一旦发生不良相互作用将大大增加患者出血或血栓栓塞的危险。除药物的影响之外,许多食物和营养品也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当患者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应尽量保持饮食结构的平衡,不要盲目添加营养品,并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得到化验结果请及时与您的医生取得联系,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华法林钠治疗期间进食含维生素K食物应尽量稳定,最多维生素K来源为绿色蔬菜及叶子。以下为常见食物药物对华法林药效的影响: 一、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 西药 1.影响维生素K吸收: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噻吩等)、液状石蜡、考来烯胺等。 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水合氯醛、氯贝丁酯、磺胺类药物等。 3.抑制CYP酶系活性:胺碘酮、别嘌醇、西咪替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苯丙胺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等)等。 4.增加华法林与受体亲和力:奎尼丁、同化激素、苯乙双胍等。 5.干扰血小板功能: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氯丙嗪、苯海拉明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6.其他药物:丙硫氧嘧啶、口服降糖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此外,华法林与链激酶、尿激酶合用也易导致危重出血事件。 心血管药降脂药NSAIDs抗癌药激素 胺碘酮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氨甲喋呤维生素A 地高辛氟伐他汀吲哚美辛氟尿嘧啶维生素E 奎尼丁洛伐他汀对乙酰氨基酚(>1-2 周) 环磷酰胺甲状腺素 普萘洛尔吉非贝齐吡罗昔康异环磷酰胺他莫昔芬普罗帕酮非诺贝特保泰松替加氟氟他胺苯扎贝特羟基保养松鬼白乙叉甙同化激素 氯苯丁酯托美丁钠 考来烯胺舒林酸 抗菌药物其它 阿奇霉素头孢哌酮磺胺甲噻二唑奥美拉唑奎宁 红霉素拉氧头孢磺胺苯吡嗪西咪替丁流感疫苗罗红霉素头孢呋辛酯磺胺异哑唑扎鲁司特水合氯醛克拉霉素头孢氨苄伊曲康唑可待因右旋丙氧芬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60例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36例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24例为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比较观察不同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治愈率高,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中西医结合;丹芪通脉胶囊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残率较高。现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以来60例脑梗死的不同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进行头部CT或MRI确诊。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5岁,病程4d~45d,完全型偏瘫15例,不完全型偏瘫18例,失语28例,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冠心病20例。对照组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5d~40d,完全型偏瘫14例,不完全型偏瘫10例,失语14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冠心病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方法治疗,用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等静脉滴注,配合降压、对症、康复锻炼等方法治疗。

2.2 治疗组以对照组(西医方法)治疗方法配合对症等常规西医治疗,加以丹芪通脉胶囊治疗。方药:川芎10g,丹参30g,桃仁12g,郁金12g,鸡血藤10g,黄芪30g,青皮10g,山楂20g,琥珀2g,三七5g,地龙15g,花椒3g,细辛1.5g 。每次2~3粒,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0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准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为0级,肌力Ⅳ~V级;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肌力提高Ⅱ级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肌力提高I级以上,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行站立或步行;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36例,基本治愈30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基本治愈率为84% ,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24例,分别为15例、4例、2例、3例、64% 、86% 。两组比较,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自残率高达70%以上,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的进步,治疗手段不断更新,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急性脑梗死在中医属“中风”、“卒中”等范畴,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对策及其最新进展

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对策及其最新进展 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食用诺丽果汁(Noni)可引发接受苯妥英钠治疗的患者的血药浓度低于治疗 浓度范围,机制与诺丽果汁中成分诱导CYP2C9有关。 B:食用绿豆食品可明显提高肾移植患者全血中的环孢素谷浓度。 C:需要注意的是,葡萄汁不同于葡萄柚汁,在药学服务中不能混淆。 D:帕金森病患者不能以现榨香蕉汁吞服 左旋多巴制剂或服药前后2h不能吃香蕉,以免疗效下降出现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 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在避免具有临床意义的不利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同时,有时需要特意利 用食物与药物之间有益的相互作用来提高疗效或降低不良反应。 B:关于食物 药物相互作用,一方面需要考虑普通进食、食用特殊食物、功能食品和天然物质保 健品对药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药物对食物的影响。 C:国际医疗 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第六版中要求“医院应使用标准化材料和流程,并至少向患者提供关于以下话题的教育:……处方药物和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食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 D:药师进行处方和医嘱审核时,无需关注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疗程中须多食用高钾食物。 B:高嘌呤饮食(鱼头、肉骨头煲、鱼干、干黄豆、腌肉等)可降低抗痛风药的疗效。 C:苯妥英钠可促进谷氨酸钠的吸收,服药期间应限制谷氨酸钠(味精)及含谷氨酸钠食物的摄取,以免引起乏力、心悸、颈后麻木等。 D: 长期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可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受抑制,影响维生素K的生物合成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用药期间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K的制剂食物或药物。 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摘要]简述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西药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综述了当前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主要途径:中西药同时使用、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用中医理论指导使用西药———西药中化,分析了这几种途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即中西药物的配伍问题,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未来,提出了今后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综述了中西药物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西药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研究;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越来越广泛地被医家所应用,更多的患者选用中西药治疗。临床上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中西药合理应用确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优势,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的提高,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学和西医学是我国长期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人医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用药已日趋广泛,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大动物和宠物疾病防治中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用药是中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现代兽医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兽医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将中兽医知识和西兽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二者之长,融合贯通,探索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西药结合)的最佳途径并形成专门的理论,以此指导临床用药和兽药新

制剂的研制和开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西药结合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19世纪中叶,西医、西药大规模传入我国,在出现中、西医两大派别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以晚清中医名家张锡纯(1860~1933)为代表,他著有《论中西药原宜相助为理》一书,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其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症,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要本,其奏效必捷。”他还在其临证心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了用石膏和阿斯匹林制成石膏阿斯匹林汤,治疗温病周身热证,开创了中西药物联合运用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西药联合使用得到了重大发展。目前,中西药物应用于同一患畜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家畜上运用较多。例如,治疗马乙型脑炎,在服用中药石膏知母汤的同时使用减少脑内压、镇静、解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的西药;在治疗肺气肿时用桑白皮、瓜蒌、桔梗等药煎汤加氯化钠一并投服,均可提高疗效。除了临床处方外,中西药复方制剂也得到广泛研究,如用大黄与小苏打配合组成大黄苏打片,用于调理肠胃,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用金银花、板兰根、扑热息痛、扑尔敏等组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综观中西药联用现状,一方面,中西药联用增加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其临床运用机率越来越高,逐渐为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受某些错误宣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中西药联用的优势,造成了在兽医临床和兽药制剂研发中,不讲禁忌,盲目运用,造成浪费甚至引发药源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2013级临床医学 金娥 摘要: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随着现代基础医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证明了降压治疗主要在于血压降低的本身和保护心脑肾等免受损害。多数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长期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无论西药还是中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西药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大;而中药药性温和,起效较慢。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仍是目前高血压病治疗的最佳方法,较之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很多中药成分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再配合少量西药,起到提高药效的协同作用,又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发挥各有的特点和优势,以期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最高目标一治疗高血压,防止心、脑、肾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发病人数迅速增长,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有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第一疾病”【1】。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为心脏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运用中、西药物治疗本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能较好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治疗并发症【2】。1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 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而中西医结合则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属“眩晕”、“肝风”等病证。首先,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的“二级诊断”模式,疗效仍以高血压病某一阶段的“对症”治疗效果为主,远未达到“对病”诊治的深度【3】,应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根据有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分3期);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第3步是发现病证之间、分期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病总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应为阴阳失调,痰瘀互结。一般早期以阴阳失调为主;中期以痰瘀互结为主;发展至第3期,出现中风、冠心病、心衰和肾病、肾衰则痰瘀胶结、凝滞尤甚。这一分析,从宏观上说明“痰”、“瘀”是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机。我们在治疗高血压病时,配合使用活血化痰的药,取得了比单纯辨证治疗更好的疗效。对于临床无证可辨者,我们给予辨病治疗。而关于活血祛痰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也已见报道【4】。由于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出现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而辨病治疗则是针对高血压病总的病因病机的治疗,具全局性和预防性,故从标本关系上讲,前者治标,后者治本。在症状明显或严重时以治标为主,而症状相对缓和或无症可辨时则以治本为主,防止高血压病向中风发展。

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及食物

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及食物 华法林是心血管系统疾病需要抗凝时经常使用、也是最重要抗凝药物之一,如何用好华法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在临床经常遇到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在合并使用其他药物后导致INR升高或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虽然不是脑出血、腹腔出血等严重问题,但须注意许多药物均会增强或减弱华法林的作用,导致抗凝不足致血栓形成或抗凝过量致出血倾向,因此用华法林的患者如合用其他药物时还需勤查INR。现将所有可能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及食物做一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与华法林产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 (1)肝脏代谢:华法林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是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因此能够抑制CYP450活性的药物均可使华法林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抗凝作用增强;反之,能诱导CYP450活性的药物,可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2)与血浆蛋白结合:华法林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的结合率高达98%~99%,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和食物,可以竞争性地抑制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从而使游离华法林增加,抗凝作用增强。 二、华法林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1)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①影响维生素K吸收的药物:广谱抗生素。 ②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等。 ③抑制肝脏CYP450酶系活性的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胺碘酮、别嘌醇、甲硝唑等。 ④增加华法林与受体亲和力的药物:奎尼丁、甲状腺素等 ⑤干扰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阿司匹林、水杨酸类等 (2)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①诱导肝脏CYP450酶系活性的药物:苯巴比妥、卡马西平、镇静催眠药等。 ②竞争酶蛋白的药物:维生素K、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等。 三、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中草药及食物(为便于查找将药物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1.1 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A:阿加曲班、阿卡波糖、阿氯芬酸、阿米替林、阿莫沙平、阿奇霉素、阿司匹林、阿替普酶、阿西美辛、阿昔单抗、阿扎丙宗、安乃近、安泼那韦、氨基水杨酸、氨鲁米特、胺碘酮、奥美拉唑、奥沙拉秦、奥沙普秦; B:保泰松、苯妥英、苯溴马隆、苯乙双胍、比伐卢定、比卡鲁胺、吡拉西坦、吡罗昔康、吡洛芬、别嘌醇、丙戊酸、布洛芬;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达那肝素、达那唑、低分子肝素、地红霉素、地拉夫定、地美环素、地昔帕明、碘塞罗宁、丁

常用药品名称、用法及用途

常用药品的名称用法及用途 1.盐酸肾上腺素(负肾,AD,1mg/1ml) 1)作用:兴奋α、β两种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升高血压,心肌耗氧量增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2)适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粘膜或齿龈的局部止血等。 2.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正肾,NA,2mg/1ml) 1)作用: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2)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 3.硫酸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SOprenaline,1mg/2ml) 1)作用:兴奋心脏,改善心脏传导,增加回心血量,升高血压,使脉压增大,扩张内脏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2)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中毒性休克及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4.尼可刹米(可拉明,Nikethamide,0.375g/1.5ml) 1)作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适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继发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 5.山梗菜碱(洛贝林,Lobeline,3mg/1ml) 1)作用: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适用于:新生儿窒息、CO引起的窒息以及肺炎等引起的呼衰。 6.去乙酰毛花甙(西地兰,Deslanoside,0.4mg/2ml) 1)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与传导,正性肌力,利尿。2)适用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多巴胺(Dopamine,20mg/2ml) 1) 作用:增加心排血量,加快心率,收缩外周血管,扩张内脏血管。2)适用于:各种休克的治疗,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充血容量的更有意义。 8.阿托品(Atropine,1mg/1ml) 1)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升高眼压;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而起到抗休克的作用,并能兴奋呼吸中枢。2)适用于:内脏绞痛、早搏、感染性休克、急性微循环障碍、严重心动过缓,有机磷农药中毒、麻醉时抑制腺体分泌、阿—斯综合征。 9.间羟胺(阿拉明,Metaraminol,10mg/1ml) 1)作用:兴奋α受体,缓慢持久地收缩血管和中度增强心肌收缩力。2)适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低血压、心梗性休克。 10.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e,5mg/1ml) 1)作用:扩张静脉和小动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血管,缓解心绞痛,降低血压。2)适用于:治疗肺水肿,指端静脉痉挛及预防心绞痛。 11.普罗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35mg/10ml) 1)作用:抗心律失常,松弛冠状动脉及支气管平滑肌局麻作用;增加冠脉血流及轻中度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2)适用于:室早、阵发性室速及预激综合征。 12.呋塞米(速尿,Furosemide,20mg/2ml) 1)作用:抑制髓袢升支的髓质部对钠、氯的重吸收,促进钠、氯、钾的排泄和影响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