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剖析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剖析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剖析

第一章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含义

传统上,西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社会工作是根据使用的方法或实施的领域进行分类的,因而,社会工作者被分为个案工作者、团体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儿童福利工作者和学校社会工作者等。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的被称为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在当时主要由个案社会工作者通过不同的协助方法,借助机构力量协助个人、夫妻或家庭更有效地应对问题、挖掘潜能并恢复社会功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系统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理论基础,与之相适应的“通才取向的”社会工作遂成为社会工作的主流。

关于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在其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观念的变化,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兹介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表:

有关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定义

定义提出者与时间定义

芮奇蒙(Mary E. Richmond),1922年个案社会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为着手点,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调试,以促进其人格成长

鲍尔斯(Swithum Bowers),1949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人际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为依据,启发与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

环境之间有较佳的适应关系

斯梅丽(Ruth E. Smalley),1967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促进案主运用各种社会服务,以增进其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

霍丽斯(Florence Hollis),1972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心理暨社会调试方法。个人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是因同时受到案主本身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个人内在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社会关系的协调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1994年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单以个别方式,为感受困难、生活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案主)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濯进和张曙,2001年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类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

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

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

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

许莉娅,2004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家庭方面的支

持与服务,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和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

个人和社会福利水平

以上有关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虽然在强调个案社会工作的特征方面有所区别(例如,芮奇蒙的过程说,鲍尔斯的艺术说,斯梅丽的工作方法说,霍丽斯的心理暨社会调试说,以及濯进和张曙的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说),但是对个案社会助人本质的认同没有差异,所以不同者在于对案主性质的认识。虽然各个定义中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但其中有些定义暗含了对案主性质的假设,例如,在芮奇蒙、霍丽斯的定义中,案主本人可能是“成问题的”,所以需要通过努力以达到增进(完善)其人格(或自我)等目的;《中国社会百科全书》和许莉娅的定义中用“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案主)一说较好地避免了“问题案主”的假设;鲍尔斯的定义没有像其他一些定义那样强调案主要适应社会或环境(也避免了“问题案主”的假设),而是表述为“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有较佳的适应关系”,应该是一种更好的定义,因为它可能包括案主和环境双方的改变,而不仅仅让案主改变。本书在前辈和同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定义: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或间接的多方面的干预和服务,运用有关人类关系和个人(或家庭)发展的各种知识和技术,艺术化地帮助个人或家庭预防或解决案主的困难或问题,以使个人和家庭有效地发挥社会功能或与所处环境之间达成良好的适应关系。

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

回顾对社会工作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些人物、事件、组

织(或机构)来勾勒出个案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轮廓。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萌芽期:个别化方法的运用和助人自助理念的初步确立(19世纪初~20世纪初)

最早对个案社会工作有革命性贡献的先驱可能是应该格拉斯哥特龙教堂(Tron Church)的牧师托玛斯·查默斯,1814年他在特龙教堂当牧师时,曾访问全体居民,晚间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与居民晤谈,设立主日学校与每家接触,了解个人工作能力、生活习惯与家庭经济。1819年到圣约翰教堂任职时,他创造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

通过了解案主工作能力的高低、亲朋支援的有无以及居住的时间等,来作为救贫助弱的起点。他强调从激发受助者的道德感入手,以了解、唤醒和激励案主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意识为原则,最终达到案主的自助。他同时强调对每个个案的调查和个别处理,以提供适合求助者个别需要的救助。强调个别化,强调在对案主能力和资源了解的基础上的救助,以及不仅仅给以物质援助,而且给以道德激励和鼓舞,重视案主自助等方法和原则,就成为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嚆矢。

1835年,唯一神教派牧师约瑟夫·托克曼(Joseph Tuckerman)受托玛斯·查默斯著作的影响,组织“波士顿预防贫穷协会”,采用了托玛斯·查默斯很多个别化工作方法中的原则,那些原则贯穿于查默斯与贫困家庭、义务访问员的工作中,也体现于合作筹款及社会行动工作中,托克曼自己的著作又影响了后来慈善组织的发展。

成立于1843 的美国“以改善穷人状况协会”(Association for Improving the Poor),也以个别化的方式解决贫困问题。该协会的目标是“访问穷人的家庭,向他们提供辅导,在其切实努力获取工作的时候给以协助,以鼓励他们的自尊和自立,教他们以勤俭之道、勤奋和吃苦耐劳”,在绝对必要的时候向他们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救济——这进一步发展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

1869年,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简称COS)在英国伦敦成立,随后在英国其他城市以及美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纷纷成立。这一组织的工作主要是对申请救济的人进行并确定其需要,统一登记、记录并跟踪,发放救济,并通过“友善访问员”(主要是中上层社会经济地位的妇女志愿者)在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也教以生活技巧、节约意识并进行道德规劝。

友善访问员在深入调查案主的过程中,发现贫民并不是他们原先想象的那样都是由于个人道德上、能力上存在缺陷和不足,这些贫民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一时期的“全国慈善与矫正会议”上发表的各种论文都明确阐述了个别化的原则。

友善访问员在进行访问和调查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要想使助人有来良好的效果,必须对助人者进行培训和督导。最早对个案工作者进行培训的记录出现于1879年的COS年度报告中。1890年之后,培训内容不仅有讲课和讨论,而且还有实务训练,并且也不仅注重对案主的物质状况和生活环境的了解,而且开始注意了解案主思想形成的过程和行为机制。1893年,在英格兰,由济贫院与慈善组织协会建立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学校”,开了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先河。

在慈善组织运动的影响下,1905年末第一个家庭福利会成立,之后以玛丽·芮奇蒙和佛朗西斯·H.麦克莱恩为先驱的家庭服务组织数量迅速超过300个,向成千上万的当事人提供个别化服务。

由于慈善组织协会在当时的广泛影响,到19世纪中期以后,以个别化方法助人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虽然个案调查和个别化的救助以及兼顾物质和精神支持的方法与专业的个案社会工作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方法上已经可以被视为现代个案社会工作的

雏形。

“个案社会工作”一词,最早可能是由纽约慈善组织协会早期的一个秘书爱德华·T.

温德首创的。1897年他在一篇文章中第一次采用了该词,但是该词的流行主要归功于玛丽·芮奇蒙的著作。

玛丽·芮奇蒙于1917年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这部著作实际上发展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指南——它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实证主义,导向社会诊断的过程,从而开出对案主的处方计划——其要点如下:

(1)对案主证据的收集。

(2)对案主家庭证据的收集。

(3)对家庭以外相关环境的证据的收集。

(4)不同来源的证据的比较。

(5)证据的诠释。

芮奇蒙在《社会诊断》中实际上发展出了一个评估的最初框架,但她不是用评估,而是用“诊断”这个医疗术语,开了社会工作医疗模式的先河。

《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被公认为是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开端。1922年芮奇蒙又出版了《什么是个案社会工作》一书,进一步发展了她的理论框架,阐释了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步骤,其中包括调查、诊断和处置。

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多元化纷呈时期(20世纪20~60年代)

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立以前,个案社会工作忙于调查、取证,希望借此能够弄清案主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根据当时对案主的主要假设,即他们有个人道德和行为上的缺陷和不足,来进行劝告和说教,常常不考虑案主本人的看法和想法,便代替他们做许多事。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而神秘的潜意识领域,在这一学派看来,人类行为由潜意识而引发的动机比由意识引发的动机更多。这一发现,使社会工作者对个人治疗的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者更多地关注个人经历的价值和意义,关注的重心在于个人,包括行为、态度和关系的详细研究,尤其强调儿童时期的经验。

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个人问题形成的影响,这让社会工作者又回到对社会和现实因素的考虑上。“功能派”认为人的行为受个人意志的影响,一个人有了意志就可以控制并组织他的行为。该派强调这样一种策略:在有限的时间里着力解决机构功能说及范围内的那些问题。该派不把案主看成是病态或偏差的人,而是看作一个要求特别的服务的人,它不是导向治疗,而是导向“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工作”,认为当专业关系发展,个人之间开始互相影响时,变化的机会就出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哥伦比亚大学的戈顿·汉密尔顿在其所著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个案社会工作理论,以

“诊断”的概念闻名。1940年,她对“诊断”一词的解释是:“理解问题本身及有问题的个人的一个操作性假设”,此外,她还认为诊断包括案主对情景的个人解释。

这个对诊断的解释导向了“人在情景中”这个概念的发展。她把情景看成是评估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认为评估考虑案主可得到的资源并且清楚认识到问题与个人和社会都有关。戈顿·汉密尔顿经典而系统的陈述大大影响了以后的实践,成为20世纪60年代心理社会学派的先导。

在20世纪60年代末,海伦·波曼在其《个案社会工作: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个案社会工作理论,被称为“问题解决学派”。在许多方面,这个新的理论上诊断派和功能派的混合,标志着两派分歧的终结。波曼把个案社会工作看成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其中案主和工作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她的关注点在于人格的自我功能,适应则被视为重要的自我功能的一部分,而应对是“人在情景中“的观点的一个方面。

●新的理论和方法继续发展并走向整合(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

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是美国社会动荡时期,诸如学生运动、黑人运动、女权运动等各种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新的问题领域和新的案主群体的出现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去发展新的服务。在这一时期,系统理论成为所有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新的服务的演进,新的案主群的出现,人们发现这些案主并不能很好地适合传统的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范畴,因此,需要一个整合的方法来回应这些案主呈现出的复杂的问题的问题和情景。于是,整合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的通才方法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的另一个趋势是,许多新的实践方法的发展大多聚焦于一些特别的需要。这个趋势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家庭成为一个被关注的单位,家庭治疗模式随之出现。同时,危机干预、行为修正、任务中心和社会行动等模式都得到发展,它们既丰富了工作者的选择,又恰当地回应了当时许多新的需要。

●重视文化、种族和性别因素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西方主要国家正处于一个萧条、失业和重建社会福利公共角色的时期,这是人们关注无家可归者、艾滋病人、药物依赖及和平与正义的时代。评估被看成是动态的,其中不仅特别重视文化和种族因素对个人、家庭行为和案主使用帮助的能力的影响,而且关注性别对个人发展和行为的影响。

系统理论和通才方法几乎被普遍地接受。女性主义视角已出现,即强调承认案主系统的社会、政治压力,增权于案主,努力去改变案主的环境体系。

●增权和个案管理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权不断被强调为一个目标或实践策略支持生态范式;个案管理由边缘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个案社会工作领域一个独立而重要的模式;同时,女性主义方法开始被一些社会工作者应用于许多案主群体。

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机构

机构是以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为目的的组织,可以是公立的,也可以是民间开办而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认可的。它至少应该有一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可以使工作者与当事人在机构的目标下建立专业关系。机构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对象或群体,有一定的经费来源,同时,还必须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服务活动。条件许可的最好还应该设有督导制度。

●案主

案主(client)是接受个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人。他们有不同的称呼,有称为当事人的,有称为服务对象的,有称为顾客的,也有称为合作者的。案主又分为自愿性案主和非自愿性案主:自愿性案主是指那些遇到困难和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自愿向有关服务机构申请并符合机构所规定的资格的求助者,他们应该有自决的认识,并有责任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非自愿性案主一般是一些违反了法律、法规或道德规范而对本人或他人造成伤害但又不愿主动求助的人,如一些家庭暴力的施虐者、非行少年和吸毒者等。

●问题或冲突

问题或冲突是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关心的核心所在。案主必须要感到有不适应的问题或冲突:冲突,既可以是自己内心的冲突,也可以是自己和他人的冲突或与制度的冲突;所谓的问题,既可以是情感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方面、就业方面以及行为方面等,但问题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意念上的冲突。

●个案社会工作者

个案社会工作者常常统称为“社会工作者”或简称“社工”,这里指负责处理个案的工作者。他们都有固定的责任,担当一定的角色,秉持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巧,对案主有尊重、接纳和保密等专业信守。在社会工作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一个社会工作者必须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入相关的专业协会,遵守社会工作专业守则并获得政府相关证照。

●专业关系

专业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不同于慈善、救济活动或其他一般的做好事,它需要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运用专门的方法和技巧,以不伤害案主尊严的方式,为案主提供适切的服务,而且它不仅仅以提供为旨归,还要激发案主的奋励之气,协助案主学习问题解决之道,培育案主应对未来可能面对的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与服务案主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其可操作化

个案社会工作者的活动是在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的规定下的一种服务活动,同时,为了使服务活动更加切实可行,社会工作行政部门应致力于使比较抽象、笼统的法

律、法规或政策具体化,使其可操作化,以便工作者能够以最少的误(曲)解传递服务。

二、以群体来划分的个案社会工作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是以面临生活、学业和社会适应困难或问题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并预防新的困难和问题的发生,对缺乏相关儿童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儿童个案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对一些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儿童(父母或其中任何一方因为无能力或不能为孩子正常成长提供必要的环境,例如父母沉迷于赌博、吸毒或夫妻严重暴力等)进行初级干预,不应该等到孩子受到严重伤害后才采取行动。

●老人个案社会工作

老人个案社会工作是以有生活和社会适应困难和问题的老人为主要对象,帮助他们适应生命周期的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询,协调其家人或养老机构工作者与老人的沟通,帮助他们了解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必要时提供一些诸如经济、志愿服务和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帮助。

●新移民个案社会工作

新移民个案社会工作是以农村进城寻找新生活不满1年的务工者及其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因为进城而可能面临语言、生活适应、就学、就业、住房和歧视等许多方面的困难、问题和需要的新移民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咨询及指导,必要时提供一些物质援助或协助,使他们进入社会支持网络,以减少他们的使用困难和障碍,满足其基本需要。

三、以场所来划分的个案社会工作

●学校个案个案社会工作

学校个案社会工作是以生活、学业和人际适应方面感觉有困难和问题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努力在家庭和学习之间维持一种开放的联系,协助家庭理解在校孩子的教育需要,与老师沟通、协作,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本人及家庭情况,与学校其他工作者一起评估学生的行为和学业等状况和需要,发展出合适的策略和措施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家庭个案社会工作

家庭个案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协助有经济困难或家庭人际关系冲突的家庭处理与解决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困难和问题,使家庭能够与其所处环境有良好的互动,发挥家庭的正功能。

●医疗卫生部门个案社会工作

医疗卫生部门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两个方面:

(1)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以及慢性病医院的患者及其家属。

(2)精神疾病防治与心理卫生机构的患者及其家属。

●社会福利部门个案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部门个案社会工作主要为社会救济机构、福利性就业辅导与职业介绍机构、老年福利机构、妇女儿童福利机构等场所提供经济性和教育性服务以及其他特定的服务。

●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矫治个案社会工作是以违法或犯罪的青少年、服刑犯及其家人、即将或者已经刑满释放人员、药物依赖者等社会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通过个别化地收集他们的信息并进行相应评估,制定相关的行动计划,协助他们改变与社会期望不相容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学习新的技能,或通过对环境的某些干预,来帮助他们达成与新的环境的良好互动,最后达到回归和融入社会的目标。

个案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按照以上划分标准,应该还有很多,例如妇女个案社会工作、企业个案社会工作和军队个案社会工作等。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

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

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第三讲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 社会工作的过程都是一个建立在知识、价值和技巧的创造性结合基础上的问题解决过程,由一连串的服务所组成。它始于潜在案主面对问题或困扰前来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或社会工作人员给予机构功能外出游目的地寻求可能的服务对象(如针对街头少年帮的外展服务),终止于完成服务或中断服务关系。 个案社会工作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

根据个案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实际工作的重点,将个案社会工作过程分为关系建立、评估、计划、干预、结案五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五个阶段是一个有步骤的不断递进的过程,但实际上,依步骤进行时,又常常是互相关联或并行发生的,有时甚至是循环的。 第一节接案与建立关系 ●接触潜在案主 (一)接触潜在案主的途径 接触潜在案主是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步,工作者和潜在的案主开始接触,通常有三种途径: (1)个人或家庭带着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前来求助。 (2)工作者根据机构功能主动外出要为那些没有提出帮助要求的人提供服务,例如,逃学的街童、性工作者、吸毒者、艾滋病感染者、帮派少年或无家可归者。 (3)有人认为某人或某家庭有严重的威胁他们自己或他人福利的问题,因而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工作者可能去接触那个人或那个家庭,或者转介处强迫规定他们向机构报告,例如经检察院审查判定为需要社区矫正的少年。 (二)潜在案主的分类 根据与机构接触的不同原因,潜在案主可以分为三类: (1)自愿性潜在案主(或申请人)。 (2)非自愿性潜在案主。 (3)强迫性潜在案主。 ●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 在建立关系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潜在案主进行初步的会谈,根据机构的宗旨、资源和工作者的能力,鉴别、筛

个案社会工作实用案例分析.docx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 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 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 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 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 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 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 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 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主母亲及案主会谈。此 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 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同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 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 主、工作者、机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

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冈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政府的政策 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三.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四.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

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 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 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 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 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 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杭州市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研究评审表

规范小区管理,搭好组织机构,架起沟通桥梁 ——助理社会工作师一一爸爸 一、背景介绍 HW小区于2010年交付,房价在当地属于中上水平。小区原定计划分一期、二期,一期主要是商住房的建设,二期主要是开发建设五星级酒店。开发过程中,一期开发商HW因故将所有产权转让销售给了另一个开发商公司YT。四年多来,因房屋质量、设计原因、居民入住情况等原因,小区矛盾逐渐凸显,亟需业主团结起来共同解决,成立业委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案例分析 1、HW小区属于商住小区,因销售期间更换了开发商,中途衔接不够完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新接手的开放商因初涉房地产,政策不熟悉,加上已有业主拉横幅抗议开发商,导致开发商对业主态度也不尽友好。 2、业主构成。HW小区建设之初起点高,宣传阵势十分庞大,房价在周边小区中是最高的,但实际入住之后发现周边配套奇缺,业主自购入住比例不足50%,每幢每单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群租、淘宝人群,令业主苦不堪言。 3、该小区物业未更换,且不是开放商物业,所以得不到开放商的大力支持,但小区地下车库扬尘大、污水倒灌、墙体脱落、车辆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生活,物业的无能为力更令业主怒火中烧。 4、HW小区建在排灌站旁,船只进出每次鸣笛噪音大。小区开

发商未在小区外围建商铺,无配套,居民十分不便,经营性收入也十分少。同时,开发商正在建造二期酒店项目,施工也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三、服务计划 1、服务目标 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本社区辖区有八个小区,3个小区居住规模近1000户,3个小区超1500户,全体社工不足14人,范围广不足以服务好每个小区。所以成立业主委员会,选出全体业主的代表,制定规范,让小区管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势在必行。 2、服务策略 (1)理论依据: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2)理论实践:对于小区来说,环境友好、小区安全、生活便利是居民的基本需求,挖掘一批热心的居民,学习了解法律,参与到业主委员会这一公益民间组织,代表全体业主共同为小区发展无私奉献,就是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自我实现的需要。 (3)社工角色:本案例中,各方对业委会概念只停留在听说的层面,法律定位、工作方向都十分不明朗,社工需要担任使能者、资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上课讲义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 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 ①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支持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和同感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肯定和认可;直接影响则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调整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后者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人格发展反思则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②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邻里和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参考资料

1、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个案工作的含义: 1.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2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 4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 6个案工作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3、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1问题的范围:是否局限在心理问题 2对心理问题的探究深度:浅、深(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中不强调精神分析理论) 3关注点:问题成因与服务方案--个人还是环境 4工作方式:咨询室、走出个案工作室 5是否关注到社会政策、制度是否公平、合理 4、个案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差异: 1理念:助人与服务;教育与改造;价值是否中立 2关系是否平等:平等;不平等 3关注问题的层面:心理;意识形态、政治态度 5、个案工作的目标层次:三个 1.解决案主面对的现实问题,排除情绪困扰(短期\具体目标) 2.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中期) 3.发挥潜能、完善人格、趋向自我实现(终极) 6、玛丽·里士满:1917年《社会诊断》与1922年《何谓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诊断》:总结、概括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案主自决原则,并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发热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独立,可以指导实践并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7个案工作的哲学基础 西方哲学基础 1.人道主义2.实证主义3.乌托邦思想4.新教伦理5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儒家:强调道德、三纲五常2道家:和谐、自由3佛家:博爱 8、个案工作的价值是一套有关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严等发面的理念思想。 9、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1.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与生俱来的。 2.每个人的独特性与个别性都应该被尊重。 3.人有获得资源以解决问题并发展潜能的权利。 4.人在适当的资源状况下,均有改变和成长的能力。 10、伦理守则关键性伦理 1、保密:个案工作者对案主所告知的私事或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责与义务。 2、案主自决: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3、知后同意:某些服务需案主同意后才能提供。 4、保有专业界限: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不能有双重或多重的关系。 11.、伦理困境 1保密与泄密2自我决定与父权主义3专业界线与利益冲突4专业价值与个人价值 伦理抉择原则1 预防对生命及健康的伤害优先于揭露保密资料的伤害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个案社会工作教案

《个案工作》教案 【课程教学目的】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层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个案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工作,与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一起同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个案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个案工作的概念、历史发展、价值观、知识基础、工作程序、工作原则与工作技巧;第二部分介绍当今个案工作中较有影响的实施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既注重了体系的完整性,也兼顾了实用性。第二部分对实施模式的深入介绍,有助于学习者对个案工作有一个感性的、深入的认识。 【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个案工作方法,包括特点、程序、价值、知识与技巧等; 2、了解个案工作具体实施模式的背景、基本理论假设与概念、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 3、为实际开展专业化的实务打好基础; 4、能把个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反思,以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与能动。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了解个案工作具体实施模式的背景、基本理论假设与概念、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 本课程的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从事实际个案的分析 【课程考试】考核由课后作业、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及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制作并上交一份完整个案。课后作业和平时考查共占30分,期末考试及个案制作共占70分。 第一章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了解个案社会工作的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取向与思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服务领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与专业特性 教学难点:个案社会工作与其它助人活动的本质区别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1、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的经典定义,如里士满、鲍尔斯、斯莫利、霍利斯及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关于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2、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 1、案主问题的类型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

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包括情感支持网络; (5)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如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丧亲问题等。 案例二: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 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 填空1*10 1、人生任务由成长需要和生活人物组成p11 (成长需要主要是指满足个人成长的种种需要生活任务是指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角色职责) 2、技术知识:沟通技术、语言知识、逻辑知识、调查方法、模式方法p49 3、文化能力的功能:尊重、沟通和制定工作目标。P50 4、沟通的原则与技巧:树立尊重理念;培养同感能力;训练沟通技巧。P63 5、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和治疗者p136 6、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吧强化物分为物质、社会和活动三种类型。P166(物质强化指实物的需要性刺激 ; 社会强化物指语言上的褒奖;活动强化物是指一些具体的社会活动) 名词解释3*6 1、社会工作个案:是专业工作者尊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P5 2、人的社会功能:是指个人为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务而与社会环境发生的适应、改变、创造等互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p11 3、文化功能: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案主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文化根源所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P50 4、人文情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本身的亲近情感,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健康、尊严的自然关爱,它是人们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的情感基础。P55 5、稳定的心理状态:是指社会工作者在遇到困难、挫折、紧急事件或处于危急状态时,能够克制和调适负面情绪,从而保持理性的思考、判断和行为选择p55

6、沟通: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此互相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的双向互动过程。P60 7、应付能力:是指人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掌握的辟谣的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p12 8、移情:表现为案主不把工作者看作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而是把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对象(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把其当作案主早年生活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p120 9、反移情:是指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和反应。这种感情往往是专业人员过去与他人关系的经验之一,如今把它转到其所服务的案主身上。P121 10、转介:是个案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它是针对一些非本机构或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而转送到其他机构或个人,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p127 11、直接干预:也叫危机干预,一般是在案主处于危机状况下、在法律赋予权力的范围内使用工作手法。P139 简答8*6 1、个案工作的含义:(6点) , 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 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 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 , 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 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 , 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p5) 2、制度知识p48 , 社会制度的价值理念 , 社会制度运行的内在制剂和内在动力 , 制定政策、法律的组织、机构的结构、功能和程序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个案社会工作知识要点

1、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 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助其自助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或家庭,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2、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1)、个案社会工作实施的主体。个案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服务机构从事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 (2)、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和家庭。 (3)、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专业性特点。 (4)、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个案社会工作得目的不是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助其自助。 3、最早对个案社会工作做出贡献的是英国牧师“查默斯”,他提出了“程序指引”理论。 4、查默斯,程序指引理论的贡献? (1)、强调个性化的方法(2)、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救济原则 (3)、强调对“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 (4)、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与培训。 5、慈善组织会社着重工作?(多选) (1)、对员工进行培训(2)、建立了社会工作图书馆(3)COS还发展了学徒式得督导方法 6、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其自助”(单选) 7、个案社会工作大致包括的范围?(多选) (1)家庭个案社会工作(2)儿童个案社会工作(3)学校教育个案社会工作 (4)、医疗卫生个案社会工作(5)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 8、“哲学和知识”被社会工作界视为两个最重要和最优先得“基石”(单选) 9、社会工作哲学基础?(多选) (1)、新教理论(2)人道主义(3)、实证主义(4)、乌托邦理想(5)社会福利观念 10、雷默认为,在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直接服务时存在的问题?(简答) (1)告诉案主真实情况与保护案主的矛盾(2)、法律、法规、政治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冲突 (3)、保密与特殊知情权的冲突(4)提供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5)、结束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11、个案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包括?(多选) (1)、心理析学(2)社会系统理论(3)沟通理论(4)、行为主义理论 (5)、认知理论(6)人文主义理论 12、功能学派的代表人是“兰克”(单选) 13、心理社会学派起源于“玛丽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出版为标志 14、问题解决模式的创始人是“波曼” 15、促使个人改变得不是工作者,而是受助者自己 16、行为修正模式的代表人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单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