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纲

西方哲学史常考名词解释及其答案(转)(2006-12-17 15:08:28)


自然:指事物变化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本原:它的本意是"太初",即最初存在的东西.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运动和存在的原由.

逻各斯:即世界的秩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一切事物都像火一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

数本原说: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是者:巴门尼德做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是者"是真理的对象.是者的主要性质包括: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是永恒不变的它体现着双重的过程,在一个时候从多生成一,另一个时候从一分解为多,他们作为永恒存在的全体是不变的.

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争斗的"恨".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任务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原子和虚空: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的,变动的,有因为是众多的,所以充实是可以分割的,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就是虚空.

射流说:原子论者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黑格尔认为"一方面是说,要把思维认做诶规定的东西,有内容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思维也同样是能规定,能提供内容的东西.这个普遍的规定就是尺度,就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苏格拉底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德性即知识:其一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德性是对人自身本性的认识.其二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其三德性的可教性,他认为每个人都潜在地拥有德性,在经过对自身的认识后人的德性就会显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德性即知识.把知识放在道德的首位,也就是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

准,这是理性主义的伦理学说.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不懂得善的概念,他就不能为善.苏格拉底的特点在于,他不是通过经验,而是主要通过概念的分析和澄清一些关于人自身和社会的已有的模糊概念等来获取此类知识.美德还在于行为正当,它包含了对目的的或价值的知识是无法通过经验科学或形式科学获得的,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否说的是,我们仅仅依靠理性和澄清概念就能完全洞见善。

助产术: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分离学说:柏拉图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因为不同的认识能力与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所以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知识的对象是"是者",意见的对象既不是是者,也不是非是者,而是介于是一个东西和不是一个东西之间.所处的领域就是可个感领域,而知识的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

四线段: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知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这个四个部分分别是幻想,信念,数学,理性知识.

分有说:柏拉图认为存在时间上在先空间上分离的理念和个体可感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美之所以美,是由于美的理念出现于它之上,并为个体事物所分有,相似的事物之所以相似,由于分有相似的理念,分有大的理念,就成为大的事物,分有正义的理念就成为正义的事物.

理念:柏拉图认为在所感个别事物之前有同名的理念,个别事物是"分有"理念而产生的,理念成为一个等级体系,第一类为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如善.公正.正义.第二类是最普遍或最重要的种,如一和多,部分和整体.第三类是数学的理念和圆形,三角形.第四类为自然物.如水,土等.第五类是人造物.

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从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或者说,先天地存在于灵魂之中,但处在潜在状态,宛如在梦境一般.学习的作用在于出动,提示或唤醒知识,使之明白地昭示与灵魂.

三本原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缺乏和治疗是运动的三个本原.质料是运动的载体,它在运动中保持不变.形式决定运动的事物所处的状态.缺乏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

现实与潜在: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潜在性相当于"缺乏",是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现实性则是事物已有的形式.从潜在到

现实的转化也就是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具有的形式.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形式"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是事物的"是其所是",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动力因"是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目的因"是指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 

目的论:亚里士多德主张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就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宗教唯心主义哲学的总称,因产生于天主教学院,故称经院哲学。它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的教条,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因为它的论证方法极为繁琐,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故弄玄虚,所以亦称烦琐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纳等。经院哲学形成于八至十世纪,十一世纪得到广泛发展,十三世纪最盛行。十四世纪以后日益没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的对象。从十一世纪开始,经院哲学内部展开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这一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这个斗争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有相似之处,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内容。

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十八世纪的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术语。他们用“市民社会”这个名词来表示当时已经摆脱了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用“政治社会”这个名词来表示当时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国家和法律等政治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著作里使用过这一术语,通常也是表示当时社会的财产关系、经济关系,有时在市民二字上加上引号,这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在《提纲》第九条中,是在经济关系、财产关系的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的,在第十条中则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