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简介

村情简介

村情简介

XXX位于XXX西部,距XXX政府XXX公里,3XXX省道横贯全境,该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各组和产业区已通公路、XXX的农户饮上了安全自来水。全村总面积为XXX亩,辖XXX个村民组,XXX户,XXX人。村党支部成员有XXX人,村委会成员有XXX人,监委会成员有XXX 人。村级经济以烤烟、茶叶、畜牧、经果林和中药材为主,村内现有烤烟XXX亩、茶叶XXX亩,核桃种植XXX

余亩,中药材种植XXX亩;有养猪场XXX个,养猪专业户XXX户,有XXX万羽蛋鸡养殖场XXX个,养羊专业户XXX户;农民人均收入达XXX余元,同时有村小学XXX所,卫生室XXX家。是一个XXX、XXX族居住村庄,自然条件较好。

近年来,该村在XXX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总支委认真组织全村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学习党的XXX、XXX、XXX会议精神和XXX在农村一系列政策,充分发挥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力作用。以抓党建推动全村发展,以抓社会稳定促和谐,以优良的作风促政风带民风,为民服务讲实结,以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淳朴的民风使得该村在XXX个村中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位居前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XXX将盘活存量,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烤烟、茶叶、畜牧、经果林和中药材,带动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结合对该村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努力实施好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项目,发展招商引资,召回外出务工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办企业,搞发展,致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乡镇情况介绍

乡镇情况介绍 xx镇地处闽东北结合部,东与xx乡相连,东南与xx县xx 乡接壤,南与xx乡毗邻,北与xx乡相邻,处在xx区中心区位,素有“闽北东大门”和“旱地码头”之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xx区经济、教育、文化活动中心。省道302、202线贯穿全线。集镇所在地距县城xx公里,境内总面积23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36米,年降雨量1726毫米,年平均气温13.9℃,夏季气温25.6℃,昼夜温差大,具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全镇下辖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6630户,30352人。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20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040.5万元,工业总产值5162.9万元;县级工商税78.29万元;粮食总产量1701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xx镇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千年文化古镇。xx在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立为关隶镇。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升关隶镇为xx,县治移于今城关,属关隶县管辖。清时,xx是xxx县的十七、十八都。民国时,xx为xx二区的一个联保。一九五八年成立xx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由南平专区划福安专区,一九七零年划到建阳地区,八九年改社为乡,九三年撤乡立镇。xx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鲤鱼溪文化民俗,有地方的古民居、高山新娘茶、本地方言快板等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 2、老区革命重镇。xx镇是闽北重点老区乡镇,全镇xx个行政村有xx个老区村。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xx革命根据地,曾

是闽浙边特委、中共xx委所在地,先后爆发过xx农联暴动、角坂刀子会抗丁、天柱战斗、宝岩战斗等革命历史事件。境内有闽浙边地委纪念碑、半林岗游击队集结地等红色遗址。当年,陈贵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xx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创造了“红旗不倒”的奇迹。 3、绿色农业大镇。xx镇地处高山平原区,具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优势,造就了林业、毛竹、银杏、药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现有林地面积19.2万亩,木材蓄积量6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68万亩,生态茶园9000亩,毛竹4万亩,锥栗2万亩,百年野生银杏近百棵,反季节蔬菜1.2万亩,“红花大金元”特色烟叶2300亩,山油茶8000亩,食用菌50万袋。 4、区域优势集镇。xx镇是闽东北的“桥头堡”,与两县四乡接壤,又处于高山区中心位置,区域优势明显,省道302、202线贯穿全线,34.5公里的二级公路将于年底全面贯通。镇区主街有1.5公里,沿街店面200多家,是辐射周边乡镇商贸中心,被省经贸委授予“商业重镇”荣誉称号。“十一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是县域城镇体系次中心,从交通、卫生、教育、居民小区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布局,集镇中心地位进一步突显。 5、旅游魅力乡镇。xx处于xx国家级风景区、xx国家地质公园和xx省级风景区三点一线的中间位置,发展旅游产业区位优势突出。境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有xx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古民居、鲤鱼乡村民俗文化、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精品范文 -------------------------------------------------------------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1、基本村情:文家坝村位于镇西南约5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共554户,全村总人口2328人,其中党员51人,劳动力人数1127人,村干部4人。 土地资源:有耕地面积4677亩,其中农作物(水稻、小麦)面积1460亩,经济作物(大豆、玉米等)面积500余亩,林业(杨树)资源约1645亩。土地流转面积1056亩,可开发利用资源有奇喷黄泥的黄泥洞和具有传奇色彩的土匪寨岩。产业情况: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无村办集体企业,有上规模水果苗圃基地150亩,经果林300亩,科技示范大棚一个,茶叶苗圃基地320亩,烤烟基地1070亩,本村从业人数约1031人。有个体工商户12户。 村级集体经济:无经营性集体资产,村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3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总额100万元左右。村级无负债。村级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镇政府各项工作考核奖金,2012年约6.3万元。 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00元。 1 / 3 ---------------------------------------------------------------精品范文 ------------------------------------------------------------- 弱势群体:有五保户13户,低保户316户705人,孤儿1人,残疾126人。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有175户563人。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位于XX乡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6社326户1461人,有耕地3786.7亩,人均2.6亩,20xx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35元。去年以来,XX村按照“管理民主、村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整合资源,村庄建设明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XX乡村两级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县、乡、村组和农户整体联动,制定了X X 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施功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有效整合项目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类项目的聚合效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有效整合道路通畅、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乡镇幼儿园建设、体育惠民工程、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资金917.9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138万元,为X X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充足

的资金保障。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实施危旧房改造50户,硬化村内道路7.05公里,修建排洪渠4公里,整修梯田2500亩,修建田间生产道路3条4公里,修建太阳能光伏电站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XX村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村内主次干道铺油硬化率、通电率、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覆盖率、电话、网络、广播电视“三网”通户率均达到了100%。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新建村部1处,配套建成了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投资450万元,新建占地6亩的幼儿园1座,建成功能齐全的三层教学楼一幢,配齐配全了教育教学设施;以乡村舞台建设为契机,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硬化场地3500平方米,布置篮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地2个,安装室外乒乓球台4张,建成健身长廊一处,安装健身器材20台件,XX村公共服务条件大幅度改善,建成了服务功能完善、渠系道路配套、娱乐设施齐全、绿化亮化同步的新型农村社区,村庄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优化结构,富民产业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物质基础保障。XX乡村两级结合村情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

方城县情简介

生态·活力·和谐 ———方城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北隅。全县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街),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万亩,总人口103万。 方城迄今已有7000年的文明史,因境内有中国最早的长城——楚方城而得名,古有“汉水以为池,方城以为城”的著名战争策论,是丝绸之路源头、古缯国遗址、中华曾氏祖根地、使圣张骞封侯地、陈胜故里、法圣张释之故里和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故里,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和河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综开发重点县。 方城素有“五界一口”之称,境内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人文自然资源丰厚,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5处,其中佛沟摩崖造像、古缯国遗址为国保单位;有博望坡古战场、望花湖、炼真宫、七十二潭、南水北调垭口等人文自然风景名胜80多处。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29种120余处,探明储量的有世界级特大金红石矿等10余种。特色产业巩固发展,“方城金叶”牌烟叶为上海中华等名牌香烟重点原料之一,“方娇”牌小辣椒为国家优质品种,“裕丹神”牌裕丹参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认证。新兴工业茁壮成长,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多晶硅、人造金刚石、太阳能电池、风力发展等重点项目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等宜居城市已具雏型。交通便利,距南阳机场50公里,距新郑机场180公里,焦柳铁路、兰南高速、S103线纵贯全境。能源充沛,北临平顶山煤海,西有鸭河口火电厂,全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开关站座落境内。

方城县县情简介 中共方城县委方城县人民政府 (2010年9月16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丰收的金秋时节,各位闽南商风尘仆仆莅临方城考察洽谈项目,这是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方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百万人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方城县情向各位嘉宾作以简要介绍。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缘,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53万亩,总人口103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创建县和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农综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重点项目倾斜区。 方城历史悠久。这里处于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接地带,迄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方城”之名,因春秋时期的楚长城而得名。夏商周时即有建制,古称“缯国”、“裕州”,是西汉外交家、博望侯张骞的封地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廷尉张释之、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故里。 方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五条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

乡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五篇

乡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五篇 【乡镇街道范文】一 各村民委员会,乡属各单位: 2013年,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省、市、区科协要求,大力实施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着力培育提升学会能力,着力增强科普惠农益民实效,着力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着力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切实履行好“三服务 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支持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献礼工程和纪念活动,为推进三次创业和建设经济富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龙 安做贡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人才强镇、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把工作重 点放在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争创发展优势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和项目、人才引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配置创新要素,营造 改善创新环境,努力形成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新亮点和竞争新优势,为全乡 经济社会健康提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重点 (一)大力实施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指责,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按照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方针,全面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以未成年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人群为重点,协调 做好“十二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 行动,推进科普宣传群众化、社会化、常态化。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科普活动,推进科普进农村、进学校。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举办身边科学应用 展示、科普讲座等科普宣传活动,大力普及节约资源、健康生活、防灾减灾、低碳环 保等知识,提升村民科学素质,促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项目工作,发展农民专合组织。依托农业产业,新发展一批农技指导员,着力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规模效益。全年力争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

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XXX是于1991年2月7日,经陈仓区(原宝鸡县)编委“宝县编发(1991)03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费实行自收自资”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该站现有正式编制5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法人代表:晁榛。 二、具体职能: “XXXXXX号”文件批准“XXX”承担以下具体职能:1.承担全区乡镇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员工培训工作任务。2.对全区乡镇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进行评审与申报工作。3.对全区乡镇企业新“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产品的开发、引进进行可行性研究。4.为全区乡镇企业经济联合提供服务,会同有关单位对乡镇企业新项目、新产品的投产进行技术鉴定。5.对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标准计量工作进行考评。6.对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产品、引进外资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7.会同有关单位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指导。 三、服务情况 XXX,在各有关部门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级各部门举办各项活动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我区中小企业提供

快捷、方便、高效、全方位的服务,着力为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可研分析、人才交流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各项工作。 曾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提高全区中小企业员工素质,树立和培育学习型企业、知识型人才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大讲堂”、“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以切实服务于我区中小企业,着力解决全区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为主题的“中小企业专家咨询会诊”;以改善中小企业与有关部门关系,切实拉近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距离为主题的“银企项目对接会”、“融资贷款报告会”;以大力推介我区中小企业,宣传全区中小企业整体形象为主题,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省、市、区及其有关单位举办的各类会议、各种经贸展示活动等,极大的增进了我区中小企业与外地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密切了全区中小企业与外地企业间的关系。此外,还积极配合区中小企业局做好有关服务于企业的各项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服务业绩 XXX自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职称申报、技术培训、项目可研、会计咨询、财务审计等工作,分期、分批、分区域、分专业等形式,以及组织专家教授开展讲座培训、现场咨询会诊,采取企业现场培训与基地集中培训相结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xxx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今年来,我们紧抓xxx的机遇,积极打造xxx的目标,按照“净化先行、绿化跟进、硬化基础、美化提升、亮化增色”的思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镇域镇貌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 一是高标准整治环境卫生。投资200万元,组织xx公路沿线xx个村整村联动集中整治,群众投劳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万余台次,搬运砖块300余万块,平整土地80余亩,清理垃圾2万余方,拆除厕所、违法建筑560座,硬化道路2 公里,xx、xx、xx村安装路灯58盏。对xx路和主干公路沿线的130户群众实施了土墙换砖墙和门头改造。同时组建了40名保洁员队伍,公路沿线放置垃圾缸70个,购置垃圾桶70个,配备保洁车22辆,各村建设了垃圾屋,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公约。 二是高品位建设文化墙。按照“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的原则,突出“xxxx”这一主题,主要宣传“农耕文化、湖山美景、苹果产业、文化娱乐、孝道文化”等正能量,投资100万元,建设文化墙2.2万平方米,人工手绘墙体画280副,把文化墙体建成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传承墙、美德教育墙、环境美化墙,提升群众生活的品位。 三是高起点建设绿色长廊。投资230余万元,从xxx村到xx村15公里U型旅游环线建成绿色文化长廊,栽植各种花树22万余株,其中雪松2510株、红叶李1100株、黄杨球600株、冬青球2376株、大叶女贞500株、单枝冬青20万枝,种植三叶草6000平方米,建设花坛1.2万平方米,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成xx、xxxx、个重点示范村。

最新-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精品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位于县城东部,东北界伍家湾乡、田湾镇,东南邻柿溪乡、火马冲镇,西南接锦滨乡,北连城郊乡,素有辰溪东大门之称,是伍家湾、谭家场、柿溪三乡的必经之地,也是片一区四乡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 1956年改称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 地域面积9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0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691人,财政总收入71765万元,被评为怀化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 全乡地域轮廓呈芭蕉扇状,沅水贯穿全境。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乡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9,林木蓄积量1054万立方米。 境内山岭起伏,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 全乡基础设施完好。 交通便利,县道辰----斧、辰----柿公路,乡道木----黄、征----八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2。 有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骨干山塘口,电排1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柑橘、西瓜等,其中以木洲甜橙最为有名,曾远销世界各地。 特色产业主要有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有700余口;葛根种植目前全乡种植面积余亩;楠竹生产有面积约800亩的乡属楠竹场一个;石煤生产是目前全县生产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唯一供应基地;耐火矿、铝钒矿生产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新集镇位于木洲村清波浪沅水河畔,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距县城8公里,距省道223线5公里,集镇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共有25家机关单位入驻,人口容纳量5000人。 镇内配套设施完善,自来水厂、中心医院、车站、市场、学校、文化楼、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旅游资源丰富。 乡历史悠久,早在旧时,木洲春涨便被列为辰溪古八景之一,境内有征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龚家湾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两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村情简介

毛家沟村村情简介 呼家岔为清涧县宽州镇贫困村,位于清涧县城西南部11公里处,毗邻延安市子长县和延川县,原属宽州镇行政村,2016年并入四合队行政村。 全村总土地面积为794亩,其中农耕地600亩、林果地63亩,草地40亩。户籍总人口73户226人,村内常住人口21户31人,常住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67人,其中2017年在册贫困户8户20人,其中,低保户2户6人,五保户1户1人,贫困户占全村户籍人数比例为30%。 本村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较为单一,农民收入较低。本村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以小农经济为主,收入来源主要有土豆、玉米等杂粮种植业和牛羊猪等养殖业。全村现有养羊专业合作社1个,养羊大户3户,共有羊子450只;有养牛户7户,牛40头。目前,全村有80亩集体土地(坝地)对外承包经营,年收入万元。同时正在建设2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今年9月份建成投运后,本村年收入可增加12万元以上。据统计,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521元。 本村组织机构相对完善,村情较好,贫困帮扶力量大。

村子三委会班子健全,其中村委会干部5人,党支部党员12人(60岁以上5人),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3人。2017年,市政府办选派4名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其中副县级领导一名,兼任本村党组第一书记,科级干部3名。经过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确定了榆林市政府16名副县级以上干部与本村16户贫困户“一对一”联户结对帮扶,所有干部都与帮扶贫困户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逐户制定了扶贫计划。 本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经过四年帮扶,驻村工作队共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万元,完成了本村若干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投资45万元建成5公里通村道路,投资23万元新建成一条环山生产道路,投资41万完成村内入户道路硬化工程建设;二是投资18万元修建淤地坝一个,扩大了优质基本农田,增加了本村粮食产量;三是42万元建成120平方米标准化的村级阵地,争取专项资金15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加强和改善了工作和医疗卫生条件;四是投资23万元建成12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案等相关体育健身配套器材;五是花费万元购买红白理事等用品, 充实了农村文化生活;六是投资万修建人饮工程,新打五口井,解决了村民喝水难问题;七是投资35万元解决了村内道路照明情况,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政府采购程序,近期将全面启动实施;八是通过积极争取,总投资140万元的呼家岔光伏项目建设成功列入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 **村现有9个合作社,415户,1503人,农村劳动力941人,耕地面积5950亩,XX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比XX年增加907.2元,增长9.5%。全村整村流转土地5500亩,建成日光温室130座,钢屋架大棚80座,露地葡萄1680亩。目前全村已形成以玉米制种、设施蔬菜、露地葡萄、肉牛养殖、劳务输出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要求,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运行机制,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千头肉牛养殖小区、荒漠区日光温室示范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露地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劳动力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实现较大转变,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村按照“稳定基地、规范管理、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强玉米制种基地规范化管理,以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示范基地为目标,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全力打 造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在巩固完善土地整村整社流转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与奥瑞金公司合作,流转土地5500亩,建成国家级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区1300亩,主要推广玉米制种“三系”配套、机械化播种收获、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节水技术。“四化”示范基地的建设,突破了制约种子精确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瓶颈,建立了企业与农户持续、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了促进种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的新路子,推动了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过渡,对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情况。 近年来,我村园区建设按照“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突出主业、提升效益、做 靓特色、示范引领”的宗旨,以发展优势精品蔬菜为方向,以生态有机质栽培为特色,以“育苗中心、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建设经营为重点,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加快节水新技术推广步伐,着力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园区投资600万元,建成高标准大跨度日光温室30亩,钢架大拱棚XX年产5000立方米日光 温室基质生产线一条。推广日光温室生态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21座,引进试验新品种30多个,推广有机质无土栽培、配方施肥、膜下滴灌等新技术12项。建成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技术300亩,示范推广日光温室智能化管理技术提高日光温室科学管理水平,强化育苗中心功能,促其达产达标,育苗中 心年繁育蔬菜种苗达到XX年经济收入可达到3XX年园区投资60万元,修建占 地5000平米的联栋拱棚一座,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展示。 三、养殖小区情况。 XX年,该村抢抓县镇出台扶持奶肉牛发展的优惠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整村土地流转后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优势和本村肉牛养殖大户较多的实际,结合“四化”示范村建设,把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采取“政策宣传引、外出观摩学、制定政策推、整合资源促”等措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扶持政策、分户饲养、自主经营”的模式,在村北部荒滩新建千头肉牛养殖小区一处。 该养殖小区占地面积77亩,计划总投资280万元,建成高标准双列式牛舍13栋,按照规模养殖、人畜分离、生态环保的要求,分为生活区、养殖区、饲草区、晒粪场四个功能区,配套建设完成修砌围墙480米,硬化主干道路200米,排污管道350

朱王堡镇镇情简介

朱王堡镇简介 朱王堡镇位于永昌县的最东部,东邻民勤县蔡旗乡、南靠凉州区双城镇、北毗金川区双湾镇、西接永昌县水源镇。下辖13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476人;镇域土地总面积407.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4万亩。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8元。2000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8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2009年被确定为金昌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七项国家级殊荣和十余项省级荣誉。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国列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发展改革试点镇为契机,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新农村建设,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基础、核心抓民生”和“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总体要求,突出特色农业、小城镇、工业园区三个重点,强化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小城镇聚集和承载能力,努力建设特色农业强镇,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啤酒大麦、硬质小麦、玉米制种、露地蔬菜、日光温室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不断做强做大。发展各类中小型企业479家,建成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清河麦芽公司、金鲜美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个。小城镇建

设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硬化镇区道路2.96公里;建成商业、住宅、办公等各类楼房103栋,建筑面积达22.26万平方米;供水、供热、排污、供电、通讯等设施也日臻完善。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达到6800多人。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其中四个村实现了社社通油路;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照明入户率达到100%。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集小康住宅、沼气能源、卫生厕所、养殖小区、设施农业“五位一体”的生态家园,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乡村中学已全部并入永昌三中,小学合并工作正在开展,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逐步向均等化迈进。朱王堡中心卫生院硬件设施达到国家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医疗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村村配备了文化室、图书室。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形式,农村“一事一议”和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

美丽乡村项目计划介绍

美丽乡村项目计划 2014年4月, 国家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指南涵盖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八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村庄建设包括了生活设施(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与农业生产设施(土地整治与保护、农田水利设施治理、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 生态环境包括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治理、村容整治(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病媒生物综合防治) 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安全、便民服务等。 经济发展涉及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前,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的瓶颈就是乡村的经济发展,将农业、自然资源与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就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吸引年青劳动力就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与老人,促进社会与谐发展;有利于改善与提高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提高农副产品及二、三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交流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通过农业+自然资源+服务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在美丽乡村建设业务领域,我们针对各区域 的特点,为个项目提供如下全过程的服务: 一、评估乡村资源 1、自然资源评价体系 包含:生态环境评估、土地资源评估、空间资源评估、景观资源评估 2文化资源评价体系 包含:文化资源社会效益评估、文化资源经济效益评估、文化资源可持续效益评估 3综合资源评价体系 包含:产业资源评估、地域吸附力评估、受众群体评估、同质化吸附力评估 二、构建乡村基底 1、乡村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可持续发展等。 2、乡村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环卫设施、道路亮化等。 3、乡村风貌打造:软景景观风貌、硬景景观风貌、建筑构筑风貌等。 4、乡村产业格局:结合各地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形成当地特色产业。

xxx镇工作情况简介

xxx镇工作情况简介 xx镇位于华蓥山中段西麓,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全镇10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今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全镇围绕“粮油生产稳镇、劳务输出富镇、三大支柱强镇、改革开放活镇”的发展思路,精心培育三大产业(畜牧业、林果业、加工业),努力建设三个大镇(畜牧业大镇、林果业大镇、加工业大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一、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 立足镇情,分析新的形势,因地制宜地制订全镇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做活三篇文章。即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旅游为补充,做特农业,做强工业,做靓旅游业,把禄市这个纯农业镇,发展成为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经济强镇。在奋斗目标上,建设三个大镇。即依托产

业建支部,大力发展畜牧业;依托公司带农户,大力发展林果业,依托基地建工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三年努力,将禄市建设成为林果业大镇、畜牧业大镇、农产品加工业大镇,建设成为全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成为丘陵地区的农业典范。在工作重点上,办好三件大事,即“开发一座山、利用一个园、建好一个场镇”。开发一座山就是挖掘资源,调优结构,建成华蓥山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利用一个园就是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建成全省最大的实木套装门生产基地,解决政府增税问题。建好一个场镇就是搬迁政府,完善设施,形成“工”字型小场镇,解决禄市对外开放形象问题。实践证明,上述思路、目标、重点切合禄市镇情,为禄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措施得力,镇域经济上新台阶 充分利用黄花梨公司和大川集团落户红光工业园的优势,努力建设三个大镇(畜牧业大镇、林果业大镇、加工业大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镇域经济。(一)畜牧业发展创新高。构建种草、养畜、加工产业链,建设畜牧业大镇。把种草养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镇域经济的重点,在六水沟等村建优质牧草基地3000亩,以种草促养畜,以养畜促发展。筹集资金

美丽乡村项目介绍

美丽乡村建设(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概念: 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等具体要求。 在2013年,主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作出指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设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 新农村建设与建筑节能 民用建筑和单位面积的商品能耗量都高于城市建筑

龚坊镇基本情况简介

龚坊镇基本情况简介 乐安县龚坊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抚州市西南部,乐安县北部,地处新干、丰城、崇仁三县(市)交界处,辖区面积157.07平方公里,属低丘陵半平原地貌,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09个村小组,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万人。 龚坊镇交通、通信便利。省道抚八线穿境而过。南距乐安县城38公里;北离省会南昌160公里,向乐铁路乐安北部江边站15公里;东北距抚州市84公里;西南距永丰80公里、吉安140公里,京九铁路八都站50公里。通信宽带网已经开通,通信光缆延伸至各村,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全镇。一座35KV的变电站,供全镇日常工业、生活用电。库容150立方米的水塔,确保生活和工业用水。 龚坊镇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29378亩,便于机械化操作的千亩园田化场所三个,是全县的产粮大镇,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10。国家粮食储备库建在该镇抚八线路边,是粮食储备加工的理想场所。现有山林面积15.4万亩,坡度低于15°的荒山一万多亩有待开发。全镇水资源丰富,平均宽度50米的龚坊镇河穿境而过。水域面积4500亩,宜养水面3000多亩,目前用于发展特种养殖水面200亩,尚有2000亩宜养水面有待开发。此外,还有丰富的花岗岩、稀土等矿产资源。 龚坊投资环境优越,加上各项具体、实惠、宽松的优惠措施,优

质的全程跟踪服务体系,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现已吸引台大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手套厂、彩灯厂、圣仁建材厂和永恒米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龚坊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方面已形成烤烟、蚕桑、无公害蔬菜、优质肉猪、水蜜桃、板栗、柑桔等高效产业。工业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工业体系。三产方面,市场体现健全,城镇市场活跃,商品零售额年交易总量达3000万元。 龚坊镇本着“开明开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硬环境更好、软环境更优”的招商理念,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洽谈协商,投资开发,兴办实业,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格咱乡格咱村村情简介

格咱乡格咱村村情简介 一、格咱村基本情况简介 1、格咱村是全乡国土面积最广、生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最多的行政村之一,近年来,格咱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诸多开发商的眼光,格咱已逐步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开发乐园、工矿企业在逐步取代传统而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从2003年的一家红山铜矿企业发展到目前的七家矿山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和带动了格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的发展。格咱村下辖12村民小组,共有433户,2278人,全村共有1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111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74名,预备党员44名;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20岁。全村共有3所学校,1所卫生室,6家企业;全村土地耕地面积4226.412亩;主要农作物以青稞、小麦、马铃薯、油菜为主;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松茸为主。工商业(现在村里还没有集贸市场,有家饭店,有一家移动电话话费代销点);村中有两家鱼塘,一所小学,硬件设施尚可。 2、村中现任领导班子于今年4月完成选举,村党总支部书记袁润才由上级党委政府任命,然后再在村中进行了实质性的选举。村主任:知史七林、村副主任:张长寿,均是在二O一O年四月份的民主选举中选任,2011年1月16日,我村在村里开展了年终总结,全村每户均有一人参加(共计

440人),村民对村领导班子满意度为100%,对村务公开满意度为100%。 3、村中房屋、道路都进行了科学规划,村庄日常管理文明民主;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利设施均达到农村基本水平,农村安全水普及率为100%,农村通电情况为100%。 二、格咱村各个社简介 1、东风大社 宗都组,38户,181人,社长王建华; 格丁水组,34户,188人,社长孙建忠; 格丛组,35户,194人,社长扎拉; 贝木古组,27户,132人,社长孙诺。 2、红星大社 南从组,22户,112人,社长高建华; 古瓦组,21户,115人,社长张跃进; 古打组,24户,133人,社长杨新华; 木叉组,33户,173人,社长孙诺; 3、红旗大社 阿更组,34户,183人,社长孙建国; 拉嘎组,67户,352人,社长杨金华; 4、红跃大社 宗巴组,61户,308人,社长小农布; 初古组,37户,207人,社长农永生。

村基本情况简介演示教学

张百湾镇西洼子村简介 【村庄概况】张百湾镇西洼子村位于张百湾镇东,滦河以北,东临周台子村,西与山前村交界,辖4个自然村,8个居民组,共531户,1653口人,村里共有耕地面积2800亩,有林地面积1600亩,荒山面积8630亩。人均收入3500元。 【产业结构】西洼子村产业结构主要以铁矿采选、种植、养殖业为主。其中有选矿2家,规模化牛场2处,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现有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25个。本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村没有集体企业,没有集体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匮乏,导致村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劳动力状况】全村共有1653人,其中男劳力1002人,女劳力651人,外出农民工123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50个。 一、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西洼子村坚持把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2012年自翟志臣任职村书记后首先修建外环2.5公里环村公路,垒坝1500米,主街道硬化,村庄亮化,安装路灯40盏,

修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建设,完成了村部和学校及幼儿园新建,清理河道等工程,共投入资金630余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村内设有小学和幼儿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二)、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村内共有2处私人诊室,村西平地和新民居小区处各1处,现在广场就有村卫生室,方便村民就医。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其中合作医疗缴费不包括学生是1186人参保率达%99,养老保险缴费人员634人,以享受待遇203人,贫困人口医疗和养老参保率达%100。百姓都过上了有病不愁,老而无忧的生活。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情况介绍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2000-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标准电压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 (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保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乡村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崇义县情简介

崇义县情简介 崇义县地处江西西南边陲,与湖南、广东交界,国土总面积2207.7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16个乡(镇),124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南酸枣之乡、中国鹭鸟之乡,被评为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 崇义历史文化厚重。1517年,王阳明以“崇尚礼义”之意上奏取名设县。崇义是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为主体的心学体系的形成地、实践地和成熟地,是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体现最为完整的地方。县内保存有完好的“平茶寮碑”石刻等阳明文化遗迹,打造了以“一山(阳明山)一湖(阳明湖)一园(知行公园)一馆(阳明展览馆)一院(阳明书院)一碑(平茶寮碑)”“六个一”为主体的阳明文化景观。崇义也是革命老区,毛泽东、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崇义留下了光辉足迹,保存有毛泽东、彭德怀、朱德、陈毅旧居,上堡整训旧址、红三军团总部旧址和红军后方医院遗址,建党初期名将王尔琢烈士墓等许多革命史迹。同时,境内蕴育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客家文化、竹乡文化和乡土文化,有三节龙、民间灯彩、舞春牛等特色鲜明的客家民俗风情,崇义客家梯田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崇义生态环境优美。崇义位于赣湘边界罗霄山脉东麓,

是赣西—赣西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主体分布地区,也是罗霄山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是一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森林覆盖率88.3%,位居全国县级第一。境内有“中国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旅游风景区”阳明山,有“华东户外运动第一山”齐云山,有“地下宫殿”聂都溶洞群,以及“中国最大客家梯田”上堡梯田,“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的阳明湖等。目前,全县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83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5%。2015年,崇义被列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201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县。 崇义自然资源富集。以林业、钨矿、高岭土资源最为丰富。全县林地面积269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9.3%,其中生态公益林94万亩、商品林1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00万立方米、毛竹1亿根,位居全省首位。崇义属于诸广山脉南端丹霞地貌,成矿条件好,品种多,储量大,分布广。全县已探明矿种有27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6种,以钨、煤、锡最为丰富,全县钨保有储量15.2万吨,约占赣州市钨资源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锡储量为3.5万吨,煤储量为1000万吨,硅储量为230万吨,高岭土1000万吨,硅石900万吨。 崇义区位优势显现。东与赣州市南康区接壤,南与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相交,西与湖南省汝城县、桂东县毗邻,北与上犹县交界。厦蓉高速公路贯穿东西,距离赣州中心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