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和策略分析概要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和策略分析概要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和策略分析概要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和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在“走出去”战略思想的引导下,我国商业银行也通过跨国并购积极开发国外市场。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并购的动因,并提出了进行跨国并购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动因分析;并购策略

一、引言

国际直接投资(FDI)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是国际间分散的经济活动职能一体化的过程,是更高级和更复杂的国际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设投资,即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另一种是并购投资。并购投资额继1999—2000 年达到峰值后,其交易额和占FDI 输出额的比例在2002—2004 年都有很大下降。但是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又逐步回升,且大额并购交易笔数增多,特别是10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过去几年逐年递增。截至2011 年底,涉及中国的并购交易额达2360 亿美元,排名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量近10%。其中中国的大额交易单笔超过10亿美元的由2003 年的 2 笔增至2010 年的36 笔。由此可以看出,就其规模和所占比例来看,跨国并购仍然是FDI 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银行股改上市工作的顺利完成,一些具备实力和条件的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向全球布局的目标发展,跨国并购是一条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捷径。2007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于2008 年开始迅速波及世界各国,蔓延为一场破坏力惊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使全球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饱受重创,然而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冲击却相对较小,反而为其创造跨国并购的有利条件:首先,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美国乃至世界很多国家的中小银行纷纷倒闭,一些颇具规模的大型银行也忙于重组和自救,这种急需筹资的局面必然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成本;其次,海外诸多中资机构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纷纷选择更为安全的中资银行办理业务,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业

务量迅速上升;另外,金融危机导致大批金融人才失业,也为中资银行提供了吸纳人才的契机。截至2008 年底,5 家大型商业银行共有78 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共收购(或参股)5 家境外机构,涉及收购金额约合71.3 亿美元。

二、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

所谓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所谓跨国并购,就是包括兼并和收购在内的,涉及两个国家以上的,一国企业投入资金或其他生产要素对东道国的企业拥有控制权,是一国企业对另一国企业采取并购的经济行为。

2.1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历史

第一阶段在1998 年至2003 年,一共发生7 宗跨国并购。本阶段跨国并的主要特点:

(1)以商业银行间的横向并购为主,目标主要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一例是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的纵向并购,即1998 年工商银行收购西敏证券亚洲有限公司60% 股权;

(2)本阶段的并购均实现了对被并购公司的控股,其中两宗交易实现了100% 控股;

(3)交易主要发生在香港,只有一宗发生在印尼。

第二阶段从2006 年算起,随着中资银行顺利实现股改上市,为了加快国际化进程和多元化经营步伐,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内银行业掀起了一轮跨国并购浪潮,至今方兴未艾。本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全面涉足,值得关注的是,为避开国内禁止混业经营的监管壁垒,国内银行业通过绕道国外,全面涉足证券、基金、租赁等非商业银行业务,产生10 宗银行与金融集团、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约

占本阶段跨国并购交易宗数的60% ;

2、股权控制仍是主要战略意图,超过70% 的交易最终实现了对被并购企业的绝对控股,其中4 宗交易实现了对被并购企业的私有化;

3、并购区域仍以香港地区为主,但国内银行业已经开始在全球进行网络布局,交易区域涉及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南非、阿根廷、泰国、印尼、台湾、澳门等地区;

4、交易金额大,平均达到63 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一宗交易金额超过360 亿元人民币,有3 宗交易金额超过或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2.2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

在“走出去”战略思想的引导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对外并购的步伐。以三家已成功登陆H 股市场的国有控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我国商业银行,掀起了一股对外并购的热潮。

表1: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情况

并购银行时间被收购方股权比例中国建设银行1994.1 香港工商银行40%

1998.10 香港建新银行30%

2002.2 香港建设银行30%

2006.8 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100% 中国银行1984.9 澳门大丰银行50%

2001.9 南洋商业银行100%

2001.9 集友银行100%

2006.12 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100%

2007.11 东亚银行 4.94%

中国工商银行1998.1 西敏证券亚洲区证券银行业务60%

2000.4 香港友联银行53.24%

2004.1 华比富通银行100%

2004.12 华商银行100%

2006.12 印度尼西亚哈利姆银行90%

2007.8 澳门诚兴银行79.93

2007.9 IEC Investment Limited 40%

2007.10 南非标准银行20% 资料来源:根据网站相关资料整理

2.2.1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交易日益频繁

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交易逐渐增多,近年来,中资银行逐步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许多商业银行纷纷积极参与海外并购,无论跨国并购案例数量还是并购金额都呈现明显递增趋势。以2007 年为例,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案发生6 件,其中工商银行 3 例、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民生银行各一例,并购涉及金额93.48 亿,无论是跨国并购的数量还是金额,均明显高于往年。

表2:我国商业银行近年跨国并购统计单位:亿美元时间交易数量交易金额总量

2003 1 2.78

2004 1 0.96

2006 3 22.25

2007 6 108.58

2008 2 46.49

2009 2 1.74 数据来源:根据表一整理而来

图1:我国商业银行部分年份

2.2.2 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中国开放的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全球并购浪潮的影响下,资本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以对外开放为主导,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并购金额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交易金额达到54.6 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参股巴克莱银行,参股资金近30亿美元。截止2008年底,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而中小商业银行海外布局也开始起步。

2.2.3 并购区域以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为主,并购范围逐步扩大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主要以亚洲本土,特别是以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为主。由于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发达国家和我们国家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也大体相似,地域临近,贸易频繁,拥有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金融监管严格,法规完备,并且积极鼓励跨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在这些地区和国家进行银行跨国并购相对容易,也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为进入更高端的市场打下基础。

而2007 年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收购逐渐在全球范围展开,针对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的收购案逐步增多。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目标的选择在区域更加广阔了,但是区域结构仍然不合理,仍需进行战略性布局和区域调整。如图2中,截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所发生的案例,55%仍然集中在港澳地区,发生在亚洲的跨国并购案例约占65%,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并购仍旧很少,各自累计只占到20%和15%。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除了欧盟和美国,六个贸易伙伴处于亚洲,除此之外还有邻近亚洲的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从贸易增长情况来看,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盟同比增长较快,这为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的区域发展指明方向,也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进行区域调整。

图2: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区域分布

2.2.4 并购方式以完全控股和参股为主

从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方式来看,主要以完全控股或参股为主。如建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工行收购印度尼西亚哈利姆银行等均属于控股型并购。工行在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后,突破了南非的市场准入障碍,以不高的股份成为被收购方的第一大股东,扩展了经营网络,也为进一步增资扩股取得完全控股以及完成非洲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5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更加注重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金融业,尤其是欧美的商业银行,大多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既包括传统的存款、贷款、汇兑等货币业务,也兼营股票证券、期货期权、衍生金融产品等交易,同时还涉足项目融资、保险、租赁、投资咨询等综合性业务。受制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只能涉足传统的货币产品,基本的存贷业务依旧占据核心地位。根据2007 年中国金融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只有280 多种,而国外的金融产品则达到了2 万多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业务单一既不利于平衡各种业务之间的风险,也不利于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和获取更大利润空间。近两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突破国内业务管制,不断丰富自身业务种类,实现国际市场上的混业经营。如表1中统计的并购案例,2006 年中国银行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2007 年中国工商银行并购香港JEC 投资公司、2008 年中国

银行并购瑞士和瑞达基金等案例,均是针对非传统银行业务开展的跨国并购,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业务综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动因分析

跨国并购的动因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机和目的,关于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一直是跨国公司研究的前沿课题。针对不同的东道国和目标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具体动因各不相同,即使某个银行的特定跨国并购案例,也很难用单一的动因理论来解释。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而言,其动因可以从银行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图3: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动因分析

3.1 内部动因分析

3.1.1 追求规模经济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规模经济是提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边际报酬递增效益,一般用成本-产出弹性(Ec)来表示,也就是单位产出变动比率和平均成本变动比率的比值,即:

Ec=(△C/C)/(△Q/Q)=MC/AC

规模经济理论强调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联性,任何企业存在一个适度规模,即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时的企业规模,规模太大和太小都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也是如此,在既定的外部环境下,达到适度规模之前,随着规模的扩大和银行业务、网点和员工的增多,单位运营成本会降低,单位收益会提高,即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

首先,随着并购带来的银行规模扩大,其资本绝对量不断提高,为银行带来资本优势,不仅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信心,银行自身也能够及时缓冲外来风险,为银行的整体业绩提升带来有力支撑;其次,在风险控制上,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银行业务种类多样化和网点分散化,可以平衡季节、地域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增加收益的稳定性;再者,银行经营产品——货币的同质性,使规模增长对其成本下降的作用显著,例如意大利国民劳工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的合并就使营业成本降低4500 万欧元,法国储蓄银行与人民银行合并,使科技成本降低50%;第四,银行规模扩大对于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提升作用显著。

3.1.2 获得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就是1+1>2 的效应,指企业并购之后,无论在现金现金净流量还是公司业绩,都大于并购前的两者之和。并购的协同效应可以细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三个方面。

管理协同效应归因于企业和行业资源的不可分性,银行并购活动的产生,主要因为不同企业的管理效率存在差异性,促使高效率银行并购低效率银行,并通过管理协同而提高总体收益。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管理不善的银行,并通过管理能力的有效转移和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管理协同效应,使并购之后银行的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要充分发挥管理协同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在并购之前应认真选择并购对象,并在并购完成后实施有效的优化整合。

经营协同效应源于经济互补性、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它使并购之后银行的经营效率显著提高。首先,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跨国并购产生规模效应,而规模经

济恰恰是水平并购产生协同效应的根源。其次,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业务的互补优势,分享对方的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实现业务的协同发展,并通过银行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国际竞争力。再者,从市场势力的角度,并购产生的市场扩大化是经协协同效应的另一重要原因。

财务协同效应(Financial synergies)指并购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收益,包括合理避税、财务结构优化等。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为了避税而进行的跨国并购十分罕见,而基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并购行为相对较多。跨国并购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并购目标银行之间搭建资金供求的桥梁,在银行内部建立小型的资本市场,一方获得低成本资金,另一方则提高了资金收益,使双方的资金投放和财务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并购后银行可以将低成本的内部资金,投资于更合理的项目,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3.1.3 市场扩张需求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扩大企业规模会导致市场集中,从而提高自身实力和市场控制力。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强市场垄断地位。因为公司规模越大,其市场控制力越强,就越不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营业利润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则越小。以增强市场势力为目的的企业并购一般发生在下面几种情形下:第一,需求下降或生产过剩导致相互竞价,企业通过并购提高市场地位;第二,国际竞争加剧,企业通过联盟减小外部竞争压力;第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下,企业通过并购继续维持市场地位。金融业本身不适用完全竞争,所以银行更加容易形成垄断,这促使银行为谋求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而进行并购和扩张。

银行经营产品—货币的同质性决定其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我国金融领域逐步对外开放,面临外资银行的不断“引进来”,国内市场被瓜分,我国商业银行只有“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才能增加其对市场的占有率和控制力,形成规模乃至垄断,从而取得长期获利的机会,并且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市场扩张的需求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例如,2009 年底我国工商银行向泰国ACL 银行发起收购,目的就是使工商银行顺利进驻泰国市场,通过具有显著经济和区位优势的泰国进入湄公河区域,从而进一步拓展在东南亚重点区域的机构网络和业务布

局,实现市场扩张的战略目标。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争夺国际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

3.2 外部动因分析

3.2.1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 年代,世界各国纷纷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从而放松管制提倡金融领域的自由竞争。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这种竞争逐渐跨越国界,全球银行业在国际范围内展开角逐。我国加入WTO 之后,金融领域也逐渐放开,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然走上国际化发展之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跨国并购,从而拓展国际市场。

3.2.2 金融危机下海外目标银行价值低估

Gonzalez,Vasconcellos 和Kish 等学者曾经在《跨国并购:价值低估假说》中利用q 比率对跨国并购价值低估学说进行了论证。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大多会考虑目标银行的市值水平,东道国股票市场低迷一般会导致目标银行价值低估,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20 世纪80 年代的美国经济萧条导致股市低迷,在此背景下银行市值降低,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并购投资者。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际,全球许多跨国银行纷纷前往韩国、马拉西亚、印尼等亚洲国家开展跨国并购。同样,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国家,一旦存在价值被低估的目标银行,就会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海外目标银行价值普遍被低估,这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外部动因。

3.2.3 境外金融壁垒和经营管制的存在

对外资银行进驻设立分支机构,大多数国家(地区)制订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表3列出了目前世界典型国家(地区)的外资银行准入制度。一方面,鉴于金融体系的高风险和脆弱性,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态度十分谨慎,东道国往往制定苛刻的准入政策限制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跨国银行的海外拓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银行的发展,防止外资银行加剧国内金融业的竞争,

也会实行严格的经营管制和开业审查。由此可知,国外金融壁垒和经营管制必然会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因此跨国并购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可以绕开种种金融壁垒,突破东道国机构设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有利于中资银行快捷高效地进入东道国市场,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受东道国法律约束的子银行,并且可以利用目标银行现有的银行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大力发展海外业务。

1.2.4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推动银行对外投资

1994 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06 年中国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大国,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946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2009 年底达到2.399万亿美元,具体发展状况如图4所示。较高的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仅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利于外部环境的稳定,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持有外汇资产的风险。在外汇剧增的压力之下,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应对外汇储备增长的有效策略。因此,外汇储备增长的推动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均成为我国企业和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的重要动因。

图4:我国黄金和外汇储备量统计图

表三:典型国家(地区)外资银行准入限制

地区运营要求准入政策

美国最低资本保证金制度:

当地联邦银行法定资本金或者分行负债的

5%

1.外资银行必须经当地政

府允许方能设立州级分

行、代理机构或代表处

2.外资银行必须接受东道

国和母国的双重监管

3.满足其他审慎条件

香港最低股本标准:3 亿港元 1.投资国必须符合巴塞尔

委员会合并监管标准

2.存款额最低标准:30 亿

港元

3.资产额最低标准:40 亿

港元

新加坡1.外资银行资本金不得少于2亿新加坡元

2.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资本金不得少于

1000 万新加坡元

3.新加坡监管局决定500 万资产存放形式

1.外资银行被限制取得全

能牌照

2.外资银行离岸银行必须

有限制地开展经营

3.金管局制定严格准入制

度,全面考察投资银行

的稳健性和母国监管制

4.确定外资银行设立分支

机构能为新加坡带来收

韩国制定注册资本限制:

1.银行实收资本大于30 亿韩元

2.乙类基金不得超过资本金的2 倍

2.进入必须符合《吸引外

资法》规定

3.外资银行开设首家分行

必须符合最低资产管理

水平

4.考虑互惠条件

日本不详 1.母国应有相应的互惠政

2.准入审慎要求

澳大利亚不详 1.要求母国充分监管

2.符合巴塞尔委员会最低

资本金要求

3.投资者必须建立相应的

管理和控制系统

4.满足对东道国机构的一

切审慎要求

资料来源:各国(地区)外经贸资料及相关报告整理而来

四、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策略选择

4.1把握规律,谨慎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

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广泛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周期下行,金融市场很不稳定。而经验表明,经济周期和并购周期的曲线高度一致,经济衰退后的复苏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并购浪潮。金融危机可以为跨国并购带来更多的溢价收入。由于危机国受到金融冲击,金融资产价值严重被低估,因此采用跨国并购进入,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比较优质的资产,等到经济复苏,从低估的资产中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溢价。但是应当看到的是,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并购海外金融业的风险仍然比较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把握规律,在战略上、管理上谨慎制定周密的并购计划,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

4.2认真研究,努力掌握东道国政治法律体制

目前,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但没有哪两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法律体制方面是完全一致的。由于银行业的并购关系到东道国的金融稳定,影响其经济命脉,所以金融管制在很多国家都很严格。如在美国并购就受到证券交易法、反托拉斯法和州立公司法等法律的监管。这些法律经常使并购过程持久,需要花费高额的法律和行政费用,增加并购成本。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认真研究境外国家地区的政治法律体制,要未雨绸缪,能有多大的机会就一定要把握。可以借鉴跨国银行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如我国规定单个外资金融机构入股比例不超过20%,而外资的策略是即使不能控股也要参股,一旦市场放开,他们是最有可能增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4.3明确目标,采取渐进并购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经过改革,在资产规模、资本质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很多国际大银行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现阶段,要大规模全面推进跨国并购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商业银行要分析市场环境,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从自身的业务能力出发,采取渐进跨国并购策略。可以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基地和桥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结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加大开拓东亚、东南亚市场的力度,积累海外发展经验,从而最终实现进入欧美市场的目标。

事实证明,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正是这样做的,如建设银行就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做强亚洲,巩固欧非,突破美澳”。

4.4培养人才,打造跨国并购管理团队

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业务的全职人才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西方国家的并购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并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成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且有完善的法律作为背景。很多外资银行之所以能够通过并购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大银行,关键业就在于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善于跨文化管理的国际营运人才。如汇丰银行,拥有一支被称为“特种部队”的国际事务官团队,他们不仅熟悉全面的银行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等,而且愿意学习东

道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很少给人以“入侵者”的感觉,使汇丰的跨国并购总是在短时间内将收购转为盈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认真学习西方国家的并购理论和经验,通过各种有计划的培训,锻炼团队成员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业务娴熟、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为跨国并购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银行体制改革迅速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目标,把握规律,善于学习,在保证银行业并购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和完善并购市场,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黎燕.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必要性和策略选择[J].银行分析,2009, 9:39-41.

【2】杨光.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分析[J].金融天地,2012, 6:81-82.

【3】黎文忠.银行跨国并购动因、时机和战略[J].中国连锁,2013, 11:13-14.

【4】满春.银行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8, 9:28-31.

【5】王婧.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研究[D].河北大学2010.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22T15:52:07.70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杨亚轩[导读] 跨国并购一方面加剧了跨国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给跨国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杨亚轩/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并以此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许多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地推行跨国并购战略。然而,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着并购目标不清晰、并购后整合不力等许多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 本文概述了跨国并购的含义、种类和特点,阐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动因,着重讨论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趋势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取得长远的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问题;对策 前沿——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已经有近500多年的并购历史,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才刚刚起步(王海,2007)。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既有经济风险因素,又有非经济风险因素(温巧夫,李敏强,2006)。有效整合并购企业双方的跨文化差异是实现成功的跨国并购的关键所在(赵曙明,张捷,2005)。政府应加大对境外收购的指导,企业也应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大胆实施境外收购战略(鲁炜,蒋果,2008)。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一)跨国并购的定义 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融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买另一个国家企业(被并购企业或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或资产,从而实现对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实际控制或完全控制。 跨国并购一方面加剧了跨国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给跨国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接轨,我国企业在“引进来”的同时,开始积极地推进“走出去”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跨国并购战略。但由于跨国并购隐藏着很大风险,中国企业缺乏跨国并购经验,因而面对跨国并购风潮,中国企业应理性对待。 (二)跨国并购的分类 1、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 通常以并购双方的行业相互关系为标准,分为三类: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2、外资兼并和外资收购 以被并购企业是否继续存在为标准,分为两类:外资兼并和外资收购。其中,外资兼并后,被并购企业不再存在;外资收购后,被并购企业可仍旧存在。 3、股权式外资并购和资产式外资并购 以收购目标企业的标的物不同为标准,分为两类:股权式外资并购和资产式外资并购。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和动因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强的探索性。自1985年起,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始了跨国并购的探索之路。1995年以来,全球掀起跨国并购热,中国企业也步入了跨国并购的高峰期,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可谓成绩斐然。 根据2013年1月底普华永道发布的2012年中国并购报告,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下降至5年来最低,但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金额却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总量从2011年的206宗降至2012年的191宗,下降幅度达7.3%,但交易总金额却从2011年的4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1亿元)增至2012年的6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08亿元),上升幅度高达53.8%。普华永道预测2013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企业在国内外的并购交易活动会发生强烈的反弹。 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形成相当规模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与西方成熟的并购行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1、跨国并购的规模和金额不断上升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是在不断增加的(如表1所示)。 表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总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1988-2005年的数据摘自廖运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006-2008年的数据摘自《财经网》。 由表知,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并购交易金额迅速增加, 2001到2002年的增长率就高达131.6%,尤其是2006年突破百亿美元以来,交易金额更是可观。整体上讲,跨国并购的交易数量也是在不断增加的。但在此前,交易金额有升有降,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比较大。 2、投资地区分散,覆盖行业广泛,以横向并购为主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不过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也是选择对象。并购涉及多个行业,涵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能源类与资源类是主要进军领域,不过,机械制造、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金融等也比较受中国企业青睐。倾向于横向并购,目标企业的经营业务同我国企业具有相似性。

(完整word版)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 1、产权制度差异: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商业银行采用的是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其主要表现为股份公司的形式,这种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银行资本的社会化。通过发行股票,可以筹集到数量极其庞大的资本,补充银行资本不足的状况,解决了银行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提高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2)它有效地分解了经济上的所有权(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从而使得出资人同企业资产的实际营运相分离。商业银行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形式和资格,能够自主地支配、使用、处理其实际财产和从事金融交易活动。(3)出资人或股东的责任有限。当银行亏损或破产时,出资人或股东只承担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清偿责任,以其投资对商业银行负责,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对股东利益的保护、银行组织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传统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特征是:(1)占有权、收益权、转让权均高度集中于国家。(2)银行财产的非法人性。银行不具有独立的支配法人财产的资格,从某种程序上讲,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政府对银行行使行长的任免权、资源的配置权、经营的监督权。(3)经营责任的无限性。国家惟一拥有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国家也承担银行经营的无限责任,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4)产权的不可转让性。产权边界事先被国家界定,其他产权主体不能通过市场合约依法进入,从而表明银行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2、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产权制度造成的“所有者缺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国外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政府与行长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仍然是行政性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政府的行政性约束之下,并不能保证其独立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2)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实行的是官本位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级别的升迁来实现激励,干部的任免、奖惩以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任期政绩为主要内容,从而造成银行高级管理层注重短期政绩,实际工作中短期行为明显。 3.企业文化的差异:国外现代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培育和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文化的其核心内容是:(1)培育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决定、支配着银行职工的观念、意识及行为,指导银行员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价值观来影响银行的发展,支配、调节银行职工的行为模式,激发银行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2)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这种职业道德培育的核心是诚信,在诚信的基础上培育公正、廉洁、守法、服务、勤勉等职业道德。通过职业道德来调整银行与社会、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行为,激励银行员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约束银行职工的行为,促使人们遵纪守法、合规经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过去在文化培育方面,特别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偏爱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各级银行经营者,这种强制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后,国家强制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少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又严重滞后,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价值观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而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基本的职业道德必然会带来一些不规范或不道德的行为。 从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商业银行在控制环境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必须从再造控制环境入手,必须彻底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产权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不失时机的进行股份制改造,在此基础上重建商业银行公

山东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山东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一、齐鲁银行 济南市商业银行是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年6月6日,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市商业银行;2004年9月8日,成功与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2008年3月19日,首家异地分行——聊城分行开业;2008年11月30日,首家省外异地分行——天津分行开业。截至2008年12月31日,拥有69家分、支行(部),在岗员工1641人;全行总资产达到亿元,是成立时的15倍;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倍;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是成立时的倍;按照新会计准则口径统计,2008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亿元,同比增长%(以上数字尚未审计)。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经营利润4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5亿元,综合经营实力获得长足发展。 1996年6月6日,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济南城市合作银行; 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市商业银行; 2004年9月8日,成功与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

2008年3月19日,首家异地分行——聊城分行开业; 2008年11月30日,首家省外异地分行——天津分行开业。 2009年6月6日,更名为齐鲁银行。 2009年6月12日,聊城临清市支行开业。 2010年8月27日,青岛分行开业。 2010年9月20日,与济宁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注册成为济宁银行第二大股东。 截至2009年12月31日,齐鲁银行辖有72家分、支行(部),在岗员工1806人。全行总资产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9倍;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20倍;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20倍;2009年实现经营利润亿元;实现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经营利润亿元,累计上缴税金亿元(以上数据尚未审计)。 齐鲁银行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经营绩效持续提升,主要业务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公司治理持续完善,各治理主体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运作有效;中外合作健康发展,开创了“引资引智引技、合心合力合作”的成功模式;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银企家园”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评选的首届“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特色产品”奖,总行营业部荣获“2008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的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商学院08经济学一类一班黎鑫(0802010260)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数量剧增以及国外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资源大战也悄然打响,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以及获取技术以实现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宽松的宏观条件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如2001年海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冰箱工厂、2002年TCL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子公司、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2004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等,中国企业已逐渐成为跨国并购中活跃的主角。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基于跨国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能否在这个经济周期的转折点有所突破,从而扩大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研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现状对于中国企业做出下一步的战略部署意义深远。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1.开拓海外市场 对于处于高成长性的中国企业而言,跨国并购可获得的增长可能要比在新的领域或新的市场自行开拓花的成本更低、时间更少,同时能够利用原有销售网络渠道进入东道国市场。2002年中加入WTO后,我国外贸出口增幅非常快,因此在许多行业由于受到了遭遇到了反倾销等形式多样的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就可以避开各类贸易保护壁垒,直接进入当地市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当地的企业,可以利用当地企业享有的权利进行生产,就可以绕过各种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从而达到巩固和扩大原有市场,开辟新市场的目的。这样做的同时贸易摩擦也有得到缓解,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比如在2004年12月,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了工BM的PC业务,打开了PC美国销售市场,同时联想也跻身于世界第三大PC之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2.寻求资源 中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53位,而且分布不均匀。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工业化进程所需的石油、天然气将至少出现上亿吨的缺口。到2020年到2020年,中国发展必需的45种大宗矿产资源,将只有6种能够自给自足,全国现有的铜矿储量则仅够使用10年。对于国内资源消耗型的企业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利益则必须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实现企业利益的长远增长。 1 作者:黎鑫

美国主要商业银行有哪些

美国有哪些银行?怎样在美国银行开户?首先要清楚在美国银行开户需准备的资料,主要包括:护照、美国驾照、学生证(及I20)、银行卡、工卡、美国身份证(DMV可办理)等。 美国银行如何盈利?国内国外的银行盈利都是一样的,盈利永远是收入减支出。银行的支出大部分是利息支出加费用,而收入就不仅仅是贷款了。我们国家的收入途径相对还少一些。有:贷款利息、国债利息、银行间往来收入、存款准备金利息、外汇买卖、办理银行业务费用收入等等,美国收入的途径更多。 美国主要商业银行有哪些,美国有哪五大银行和五大投行,美国的银行有哪几种 美国主要商业银行有哪些? 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有: 1、花旗集团(Citigroup) 1955年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银行合并,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67年改为花旗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 2、摩根大通公司(J. P. Morgan Chase & Co) 2000年12月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曼哈顿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纽约。 3、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4、美洲银行公司(Bank of America Corp) 美洲银行于1904年成立,总部在旧金山。1998年与国民银行合并为美洲银行公司,成为横跨东西两岸的全国性银行。 5、第一银行公司(Bank One Corporation) 1957年成立。1998年与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总部在芝加哥。 此外主要商业银行还有:第一联合银行、美林银行、威尔斯·法格银行、美国银行、美国国民城市银行、美怡银行等。 美国有哪五大银行和五大投行? 问:1 美国有哪五大银行和五大投行? 2 这几大银行和投行有什么区别? 3 美国国有的银行有哪几个?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城商行发展历史 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城市信用社。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城市信用社,是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建立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3000多家,但是城市信用社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在非公有制的控制之下发展得更好,相反,当时的城市信用社隐含了很大的风险。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改组城市信用社,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1.1第一次变革—城市信用社组建为城市合作银行 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并选择京、津、沪、深和石家庄五城市作为试点。199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在35个大中城市和60个地级城市中全面展开。1997年12月,根据95个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进程,国务院又批准在东莞等58个地级城市继续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 1.2第二次变革—由城市合作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城市商业银行。此后,城市信用社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2012年4月,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成为最后一家被改制成功的城市信用社。 城商行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整体业务指标也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势头,同时部分业绩指标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相关业务板块呈现出独有的行业亮点。截至2015年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到133家。资产总额从不足5000亿元壮大到22.68万亿元,年度利润从10亿元攀升到1993.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34%下降到1.4%,资本充足率从负数增加到12.59%。 2.城商行发展现状 2.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财务分析 财务状况是指一定时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体现在财务上的资金筹集与资金运用状况,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由于银监会和许多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官网上公布了一定的财务报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看出其发展现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盈利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关于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 rade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 跨国并购逐渐取代了绿地投资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众多案例涌现之下,理论界也对跨国并购这一活动进行了探析,出现了众多的研究文献和成果。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即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进入方式——绿地投资及跨国并购,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的原因,哪些因素引发了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本文就该研究领域的中外研究文献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而为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跨国并购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根据跨国并购在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纷纷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并购理论等出发来解释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 1、交易成本理论对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分析 Anderson和Gatign on(1986)提出了交易成本分析范式(TCA),认为影响企业选择市场进入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交易资产专有性、外部不确定性、内部不确定性、无需额外成本而获利的能力。随着跨国并购的兴起它被广泛地用于分析新建和并购选择的影响因素。如Hennart和Park(1993)研究 了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方式选择, 指出当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管理优 势时,并购投资会增加进入成本,不利 于并购进入;如果跨国公司的扩张是在 非相关性行业,并购则可以减少投资风 险,降低交易费用。 后来的一些学者在TCA的基础上, 通过添加影响因素来提高交易成本的解 释力。如Meyer(2000)分析了跨国公 司投资中东欧市场时的所有权控制程度 及进入方式的选择,认为不稳定不完善 的制度会增加交易成本,从而影响跨国 公司在新兴市场中进入方式的选择。 M i l g r o m和R o b e r t(1992)、Z e j a n (1990)、Hennart an d Park(1993)认为 多元化的跨国公司比起绿地投资来更倾 向于跨国并购,这类跨国公司的主要优 势在于可做出并实施并购策略的先进的 管理控制系统。但是Larimo(2003)认 为在一个企业数量有限的行业中实施并 购,则情况相反,那些拥有现金管理控 制系统的企业更倾向与选择绿地投资。 另外一些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来 探讨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上受到文 化差异的影响。Hennart(2000)认为两 国的文化差异越大,企业将无形资产, 如组织和管理经验转移到东道国子公司 中去的成本越高。C h o a n d P a d m a n a b h a n(1995)、L a r i m o( 2003)认为两国文化差异越大,这些企业 的员工越难以适应收购方企业的经营实 践,因此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也就越难以 将他们的经营理念植入到被收购企业 中。Hennart(1996)、Larimo(2003) 认为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置于绿地投资的 子公司中并不会扩大文化差异,因为这 些企业将招募尚未有工作经验的人,他 们更愿意接受跨国公司的理念。这种考 虑下企业会更倾向于绿地投资。 2、企业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影响因素 的分析 Vascomcellos(1998)认为当东道 国股市低迷、公司价值可能被低估时, 外国投资者会倾向于采用并购进入的方 式。Ravenscraft(1991)认为当外币升 值、实际购买力超过名义价值时,外国投 资者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可 以获得价值低估的资产,实现低成本扩 张。另外经营协同效应的发挥必须通过 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转移才能实现。因此, 企业资源和能力转移的内容、特征、形式 和效率等影响跨国并购决策。Y i p (1982)认为当外国投资者具有资源和能 力优势时,往往倾向于采用新建方式进 入东道国。Hennart(1993)则相反,当 外国投资不具有资源和能力优势时,往 往采用并购方式来获得东道国企业的某 些资源和能力,以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3、组织学习理论对跨国并购影响因素 的分析 组织学习理论分析了组织学习、组 织冲突和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选择的影 响,从组织学习、知识传递的角度出发, 为研究跨国并购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 的视角。B a r k e m a a n d V e r m e u l e n (1998)认为如果跨国公司所经营的产业 数量增加,那么跨国公司的偏好将转向 于跨国并购,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多元化 经营的跨国公司已没有能力解决他们企 业所面临的所有事件和问题,导致他们 要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继而认为跨国 公司的产品多元化与它对于绿地投资的 倾向性间存在着U形曲线的关系。 P a d m an a b h a n an d C h o(1999)论证 出另外两条影响跨国公司选择进入方式 上的重要因素,一是公司进行绿地投资 的经验,二是公司跨国并购的经验。他 们认为有过其中某种经营经验的公司会 更倾向于在下一次采用同样的方式,因 为这种经验使得公司知道如何更有效的 实施绿地投资或者跨国并购。 4、知识经济理论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众多研究采用了知识经济的视角来 解释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如何选择进 入方式。以这一角度展开的研究多是考 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如何影 响经济决策,R a v e n s c r a f t a n d Sch er er(1987)、H en n a rt a n d P ar k (1993)认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在跨国 并购中明显存在,收购方企业经常在对 目标企业的估值及文化的考察中获得不 完全的信息,或者在完成收购后的整合 中面临信息缺失的问题。He n n ar t a n d Park(1993)、Henn art et al(1996) 认为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易于出现 关于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 研究综述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发展,以跨 国并购为主要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日趋 活跃,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经 营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跨国并购方面 的研究也日趋完善,关于企业选择跨国 并购方式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 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的 探索和研究不断发展更新,实证研究又 促进了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总结 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 研究文献,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综述 王颖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1 现代商业 MODERN B USINESS 173

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章绪论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金融板块之一,在供应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小金融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今银行体系中,城市商业银行是指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外、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的中小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共有的城市商业银行145家,营业网点近万个,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成熟。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一是扩大了银行业的竞争主体,促进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和效率的提高;二是推动了利率差异化;三是增强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并推动了金融创新,促进了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了渠道,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地区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表现为市场定位不清晰,人才和技术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政府干预较多等问题。银行没有以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缺少差异化发展理念和战略,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与其它类型商业银行相同的发展道路,并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银行未能根据自身特色,发掘不同于其他银行的优势,确定自身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造成商业银行同业化竞争的原因。必须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后针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建立特色组织构架,保持高效管理,选择差异化市场定位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开发差别性金融服务产品,占领市场等。只有在立足于自身机制、市场与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才能确立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发挥在我国银行业的作用,巩固自身优势。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及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及案例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国本土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不断的壮大自己,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外许多企业受到强烈冲击,股价下滑,市值大幅缩水,资金周转困难,世界并购市场受到重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明显活跃。 经济危机给浙江企业“走出去”带来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在经济危机这个非常态的情况下,浙江企业跨国并购还是存在着很多风险的。面对浙江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并购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研究、配套条件及宏观环境不成熟,都大大降低了并购的成功率。 很多企业并购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并购整合对并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整合问题是提高并购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为今后浙江企业乃至国家的跨国并购提高成功率提供指导。跨国并购整合的系统性研究,把并购整合理论真正纳入到企业并购理论体系中,使企业并购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预期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浙江企业并购现状和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同时以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典型案例分析,加深企业对跨国并购的理解,明确并购整合的重要性,给出企业整合的对策建议为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能更好的完成并购整合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浙江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来看,都涉及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并购的相关理论以及并购整合的研究现状,同时还要对并购整合的实践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认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此项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得对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概况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本文写作的基础,用来确定本人的研究方向和视角,使本文在前人基础上有更深的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并购动因与并购效应的研究、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及其借鉴(精)讲课教案

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及其借鉴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由于迎合了商业银行注重研究市场、研究客户、开拓业务空间、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以满足客户需要等客观要求,已经被各国商业银行普遍接受。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观念也由原来的“品牌营销”、“定位营销”、逐步转向“服务营销”。国有商业银行要确立市场营销的新观念,就需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有益经验。 银联信分析: 【营销模式】美日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模式 1、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模式 美国商业银行的专家认为,银行经营的危险问就在于只埋头办理传统的银行业务,而放弃对银行的监测工作,银行只有通过后者才能鉴定当前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客户的需要。 为此,市场营销活动应主要致力于:第一,采用一揽子的服务方式,即系列化业务服务。为了适应客户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情况,美国商业银行将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进行配套,以从整体上满足和解决客户的各种需要。同时,这种服务还向客户提供集业务员、咨询员、情报员为一体的“个人银行家”,负责对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咨询,并对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项目作出安排,帮助客户处理遇到的困难。第二,采用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围绕客户需要,把客户市场细分为不同的门类,并分别由已有的或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如果要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额,必须弄清楚这个市场的哪个部门能从自己提供的金融产品中得到好处。第三,培养“关系”经理的服务方式。就是建立起跨越多层次的职能、业务项目和地区、行业界限的人际关系。“关系经理”不仅推销银行传统业务,而且还为客户提供并办理新的业务,使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用户”,成功地实现账户渗透和业务的发展。第四,加强公共关系,保持良好的信誉。美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公众舆论态度的变化,认为加强公共关系、赢得公众好评是银行服务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从不放弃任何通过报刊、会议、商谈以及其他各种媒介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的机会,尤其偏爱使用广告这一促销手段,美国商业银行的广告费用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2、日本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模式 日本国内的学者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日益推广和普及、市场准入障碍的消除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加入,金融服务业将不可避免地沿着制造业和 零售业的路子发展。大型集成化金融机构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盈利地位,对于专门 从事于某个领域的小金融机构和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银行业来说,依然有大量的

国内外银行的比较

一、电子银行服务国内外的比较 电子银行作为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外电子银行深入剖析其对比差距及原因。从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业务范围(宽度):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范围过于狭窄。不能在网上进行存款、贷款、跨行转账等业务;即使是个人网上购物,也必须是与该网络银行签订网上购物协议的网站,选择面较少:还有服务内容单一,缺少与金融同行如保险公司间的合作。 深度方面:缺少个性化服务。国外:电子银行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已经进入大众度身定做的阶段。由客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进行组合和设计。国内:传统商业银行已有的柜面业务“搬”到网上而已,而缺少电子银行特点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者,国内银行经验丰富,相对于国外银行,也有许多需要借鉴的地方。一是国外的电子银行的现代化水平高,国外的银行在其投入的现代技术高。二是国外的电子银行的发展模式较为丰富,国外电子银行服务模式,有纯电子银行,从传统的银行分离,以传统的银行为主体,而国内银行主要以传统银行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三是国外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体制较为成熟。国内电子银行业务在战略,运营,信誉,法律方面考虑较少。而在国外,不仅加强风险防范,而且重视风险管理。四是国外电子银行各服务渠道信息共享较国内高。国内的基本业务之间相对独立,使得各业务在整合上存在困难,难以实现客户信息共享。而在国外,早在2003年基本实现了物理渠道的电子银行间的相互整合,使得各渠道之间实现数据交互共享。五是国外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强,国外的银行业务依托自身混经营业务,为客户几乎提供了所有的传统服务。而国内的银产品功能单一,业务面小,手续复杂,缺少真正意义的创新。 二、电子银行发展趋势 (一)国外发展情况 20世纪60年代,电子银行以ATM、POS的形式初次展现在人们面前。随后,以自助语音和人工客服为主要形式的电话银行渠道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末期,美国率先成立了世界上首家网络银行,这是电子银行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欧洲其它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电子银行领域开拓创新的浪潮。随着网络银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1999年,美国再次领先推出手机银行,开启了移动便民金融新时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电子银行服务种类不断完善,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并将业务创新的触角重点延伸至移动支付领域和中间业务领域。从国外电子银行开展形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子渠道和传统营业网点并驾齐驱式发展。第二种是不受传统营业网点的依托,单纯利用电子化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模式。其中第二种纯电子银行模式由于其服务的局限性在国外发展得并不顺利,大部分经营该模式的公司逐渐遭到大型银行的并购重组。对于国外小的地方性银行,如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其业务领域随着大银行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被蚕食。因此,大部分小型银行也随即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跟进大银行电子银行最新动态的同时,小型银行努力寻求自身的差异化创新,着重在客户关系管理上下功夫,维持了较好的区域优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电子渠道的使用几乎遍及所有消费支付活动,已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客户日常业务办理的首选渠道。据资料显示,在欧洲,75%以上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办理银行业务,

跨国并购文献综述

海外并购文献综述 1、彭琳、王春雷.成长性视角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36-39. 海外并购“风险链”的防范和控制则是完善海外并购方式,实现企业成长效应最核心的问题。彭林提出海外并购的风险包括并购决策阶段、交易执行阶段和完成后整合发展阶段的风险。决策阶段包括双方环境风险和对象选择与估值风险,执行阶段包括市场风险跟财务风险,整合发展阶段包括经营风险与整合风险。降低风险的对策包括完善政治法律体系,并购对象选择与风险的规避,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双方资源整合。 2、袁天荣、杨宝.海外并购整合风险控制框架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129-135. 文章构建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全面控制框架,具体包括确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控制的目标与原则,进行整合风险要素体系细分及诱因识别研究,提出整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以及整合风险控制的“全要素观”、“全过程观”。作者将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划分为战略整合风险、经营业务整合风险、财务整合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文化整合风险、组织结构与管理整合风险六个方面,称之为“六分法”。 3、李湘玲.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J].企业导报,2012(7):35-36. 李湘玲在文章中提出,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是并购规模逐步扩大,数量不断增长;并购目的呈现多元化,也更为明确;并购手段与方式趋于多样化。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风险有准备阶段的战略选择风险、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实施阶段的估价风险、融资风险和经济技术风险,整合阶段的经营整合风险、管理整:11策包括提高风险估价的能力,人力资源整合与文化整合。 4、李哲.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34-35. 李哲在文章中指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主要是:从行业来看,资源类相关行业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目标;从地区来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范围遍布全球,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亚洲、非洲是重点地区;从主题来看,国有企业是海外并购的主力军,金额上占有直接优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与整合风险。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对策主要是做好宣传沟通工作,熟悉国外并购法律环境,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并且注意并购后的整合。 5、全红蕾.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J].会计师,2014(1):11-12 本文力图在分析海外并购风险成因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规避与化解风险提供建议,以此来推动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全红蕾分析到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主要是由于边际产业扩张的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寻求技术以及谋求品牌和国际市场。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遭遇的风险主要是因现金流不足、债务负担过重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因品牌认同与接受程度不足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及其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开始了跨国并购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尤其在2004年后中国企业开始了在世界各地掀起了跨国并购的浪潮,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飞速发展,跨国并购需求日益强烈,每年的并购数量迅速的上升,并且势头十分迅猛。中国并购市场也正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并购市场之一。 大量的并购后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国际并购的经验,大多数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在跨国并购的整个过程中把目光主要的集中于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忽视和未能准确处理文化差异,所以可以说中国企业海外跨国并购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整合时期。有效的文化整合是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这也被视为跨国并购过程中最难得一部分。因此,并购企业如何能更好的文化整合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二)研究意义 首先,能够更深入的、全面地理解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特征以及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明确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典型特征、特殊的整合模式和策略。 其次,对于国外学者的文化整合研究,很少有层面是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上入手,这使得中国企业不能很好的把理论用于实践活动中。而通过本文研究,将进一步的扩充中国背景下的文化整合理论研究的内容。 最后,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增多与完善,将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活动中。中国企业更应该在这些理论基础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中国国情,需找出适合自己的文化整合模式的道路。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跨文化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众多学者较早的就运用跨文化理论来剖析文化差异的问题,并且取得了 不错的成果,而跨文化理论研究为文化整合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文化整合的 理论发展做出来很大的贡献,因此,认清跨文化理论研究现状显的很有必要。

美国商业银行案例分析

美国商业银行案例分析 一、美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差异化战略 相较于美国传统的储蓄性和商业性银行理性严肃的经营方式,美国商业银行采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它营造出了一种俏皮轻松的氛围,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别具特色。 (1)侧重点不同:美国储蓄、商业性银行侧重在增加放贷上,他们十分相信“二八定律”,注重发挥关键的少部分人(拥有80%财富的20%的人)的作用,而基本忽视了普通的储蓄客户;而商业银行侧重增加低成本的存款,通过低成本存款进行放贷和投资,从而获得收益,他们注重为顾客提供全面贴心的、专业的服务,让顾客有良好的服务体验,建立与顾客的联系,而且创始人希尔十分看重储蓄客户,强调发挥全部人的作用; (2)经营理念不同:美国商业银行定位是“美国最便利的银行”,希望能为所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对顾客极度关爱,他们提供一流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独具特色的服务,毫不吝啬在培养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方面的费用的的支出,为方便顾客付出了大量的人员和技术成本,也正是这些便利化服务,让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顾客关系,带来了更多的忠实客户; (3)经营方式不同:首先美国其他银行并没有太多的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而是较为机械性的提供日常性的服务,他们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顾客到营业部的数量,常常采取鼓励顾客使用自动柜员机和在线服务,或限制银行出纳员每月拜访顾客的次数等方法,从而导致银行与顾客的关系不够亲密;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商业银行在提供自助服务的同时,鼓励顾客走进银行,给顾客提供真诚的,贴心的服务。特别的是,他们将零售业和连锁业的成功经验引入到银行的经营中,让银行像一个“商店”,寓娱乐与零售之中,成为商业银行中的“商店”。 二、服务营销要素7PS: (1)产品Product:美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即他们为顾客所提供的服务。美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在整个纽约乃至美国的市场基本被大通、花旗等超级大银行把持的情况下不断打开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与他们的专业、热情的服务是离不开的。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顾客提供友好细致、专业高效的服务,“十分钟规定”、全天候银行概念的提出、营业时间的延长、为缩短排队时间

城市商业银行按年份的历史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按年份的历史发展 1995到2002 城市商业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准, 在部 分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1 9 94 年底, 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5 20 家, 其 中, 2 2 7 5 家设在地级以上城市, 29 25 家设 在县或县级市。由于城市信用社背离了合 作制原则, 实际上已办成了地方性小商业 银行, 存在规模小(全国平均每个城市信用 社的总资产为6 10 万元)、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经 营风险日益显现和突出。为了根本解决城 市信用社的风险问题, 19 5 年国务院决定 组建城市合作银行, 1 9 9 7 年城市合作银行 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从1 9 9 5 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 务院的要求, 加快了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 步伐。七年来已有1 1 家城市商业银行相继 开业, 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也是我国银行体系中最具有活力和成 长性的一类金融组织。 截止2 0 02 年底, 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 行In 家, 营业网点4 96 1个, 从业人员1 0 .78万人。1 11家城市向U咋良行资产总额1 1 638 . 8 0 亿2 0元, 负债总额1 12 4 . 42 亿元, 净资产41 4 . 4 亿元; 各项存款8 9 8 4 . 97 亿元, 各项贷款 57 04 . 19 亿元; 当年实现利润37 . 3 亿元。按 总资产计算, 城市商业银行占全国商业银 行市场份额的6 . 5% 左右。 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 资产规模超 10 亿元的有29 家, 占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 产总额的71 . 25 % , 其中: 上海银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