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禹亲子阅读日记

朱辰禹亲子阅读日记
朱辰禹亲子阅读日记

东胜区二幼暑假亲子共读书目记录表

2016.7.10

东胜区二幼暑假亲子共读书目统计表

东胜区第二幼儿园亲子阅读日记

阅读时间:2016.7

幼儿姓名:朱辰禹

幼儿班级:中一班

阅读内容:数学绘本

记录人:朱辰禹妈妈——杨智君

阅读记录:

陪儿子读书源于偶然,却始终成为必然。不知不觉中已经和这个孩子读了一些数目,自己对儿童读物的热情也是与日俱增。一日整理儿子的书,蓦然间才发现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么多的故事。孩子的书大多是我为他选择的,几乎都是绘本类。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和儿子读书的轨迹。

一次,以为数学老师无意中提到他的孩子对数学绘本很感兴趣。我觉得试试看。第一次购买的数学绘本并不是很成功,然而对于儿子而言却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每天一本数学绘本,被我成为“惊喜”送给儿子。看到他期待的眼神,愉悦的心情。投入的阅读。真叫人欣慰。从简单的数字认识,数的概念。以及一些简单的数理及运算都融入一些情趣盎然的故事中。孩子在讲故事中,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吸收了不少的知识。几本书读下来,朱辰禹对数学绘本的热情让我感到吃惊。每日睡觉之前,不看几本书,不做几次简单的运算,他绝对不会休息,有时候搞得我也感到烦躁。可是又不忍心打击他的热情。

随着他对数学绘本热情的升温,我常常偷着乐。因为我经常可以看到儿子一个人坐在新开辟的阳台小书屋静静地读书、“演算”、写写画画……两只肉嘟嘟的小手手,翻看着书页,掰着小指头,口中念念有词计算着……看他认真投入的样子,我不由得喜上眉头。不求他能学习多少,起码他对书籍的热爱,他的认真投入,值得我这个妈妈感到欣慰。

每日闲暇时候,他会冷不丁的问你一个几加几等于几,或是几比几大多少……此类的问题。我忍俊不禁,这孩子真有点着魔的意思。看他满脸的诚恳,不忍心拒绝他。……

就这样,我和我的儿子读着绘本故事,也走进了一片数学的神秘花园。不期待儿子能收获多少数理知识,也不求他成为数学天才,只希望,他在读书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他的认真专注一直伴他左右。

(请家长将您和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如阅读方法、互动过程、有趣的事情、亲子共读的感想等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成为孩子成长的足迹)

小学家长写的亲子日记-榜样

小学家长写的亲子日记:榜样 编者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通过亲子日记能够反思自己的教育以及行为,下面我们来看几位家长写的亲子日记吧! 篇一 好几天没写了,但一直关注着,对不起,陈老师,中间隔了,我没挨着写国庆节放假了,我刚才告诉孩子,说哪天带她去玩一天,她说,去哪?我说,去菏泽阡陌,然后还让她看了那个链接,给她浏览了一下,她看了,高兴的不得了,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好多可以玩的小项目,比如,攀爬,荡秋千,等等。她一直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去?我说等天气好点,你作业写完了就去。她说好,连忙去写作业了。我说,字要写好点啊,她说,妈妈你看行吗?我过去看看,挺好的,我说写吧不打扰你了!其实觉得孩子内心好单纯,特别容易满足,要的不多,就是父母的认可,关爱,和陪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可爱的,我们也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张潇予妈妈 教师点评:我们的坚持就是孩子榜样,只要我们还能回来就是好样的。我相信你这次开始就不会停止了。加油! 篇二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因为下雨和孩子在家待了一天,孩子写了一会作业,就陪三个弟弟玩,很有大姐姐的架势

篇三 今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是我们伟大的祖国69岁的生日。 儿子说:爸爸,今天是不是应该庆祝一下?国庆节呢!女儿也鼓掌说好。我说:那咱们开始分工:我掌勺,你们两个负责择菜、刷盘子,你妈负责收拾残局。 儿子削皮女儿洗菜,我边切边炒,还特意做了孩子们的最爱~糖醋里脊、京酱肉丝。儿子说:爸,手艺有进步,味道不错。女儿说:那当然了,看最近我都吃胖了。我说:放心吧,包你们满意。 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欣慰。 教师点评:多么幸福的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绝对是幸福的。加油! 作者|陈富永 小学家长写的亲子日记:榜样

狂人日记的解读

《狂人日记》教案初稿 教学目标:①把握小说内容。 ②透过狂人的大哥、“余”和“狂人”的眼睛,感受狂人多重形象特征。 ③试着理解小说主题。 ④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索鲁迅小说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感受“狂人”多重形象特征,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课时:3---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①阅读小说,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②感受“狂人”在大哥眼中的形象。 一、 1、导入(可由《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导入) 2、介绍小说创作的原型 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表兄弟,不过不是小说开头所写的“余昔日在中学校时的良友”,而是鲁迅的一个亲戚,在西北作幕僚,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可是没有用。他虽然住下了,但还是很恐慌,要逃跑,换了一个又一个房间。鲁迅安顿他,劝慰他,却苦于怎么说都没有用。有一天这位亲戚极为恐惧地朝鲁迅喊:“今天就要被拉去砍头了!”并颤抖着拿出一封绝命书。鲁迅认为他精神错乱了,送他去池田医院时,沿途的巡警又吓得他面如土色。医院里治了一星期,无效。鲁迅托人送他回了绍兴。这事发生在1916年。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酝酿了两年之久。 二、认真阅读小说,说一说自己读不大懂的地方。 老师可画一画重点字词。 三、研读序言 研读目的:鲁迅在小序中实际早已先置了引起日后争论不休的三种观点,他在正文之前安排了一个小序,小序虽短,却有三人出场,他们对狂人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态度,正是这三种态度,赋予了狂人多重形象的特征。 1、小序中一共有几个人出场?狂人的哥哥,我,狂人 2、结合小序中对大哥的描写,思考大哥对狂人的态度。 问题一:阅读小说的第三、四、五、七、十、十一节,画一画写大哥的句子,看一看狂人眼中的大哥是什么样的人? ①吃人的人 ②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吃人的是我哥哥。 ③大哥教唆“吃人”(讲书的时候说“易子而食”“食肉寝皮”)“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篇一:紫砂虎 今天,爸爸买了一只紫砂虎,我看了看,从前面只看得见头,从后面只看得见象教鞭一样的尾巴,从侧面只看得见它的一面,妈妈让我站在椅子上向下看,这时我看到了紫砂虎的全部身体。 原来,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篇二:下珠珠棋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下跳棋吧!我把棋拿上来,我选了绿色的棋子,妈妈选红色的棋子。妈妈说你先走,我一走就跳了三步,妈妈只走了二步,可给我搭了一步桥,我一下又走了五步,妈妈才走了三步。没几下我的棋子全部到了终点,我一看妈妈还差三步,我战胜了妈妈。 篇三:量高尺 我们家的墙上有个量高尺,每年我都用它量身高。去年我身高是1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长高了6cm。 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到姚明那么高?”妈妈说:“只要你天天多吃饭,不挑食,坚持锻炼身体,将来就能长成像姚明那样的小巨人”。 篇四:口算 数学中,最简单的就是口算,可是,口算又是最难的,为什么说呢?就听我介绍吧。 口算,要经过大脑的快速计算,是脱口而出的,可不能在草稿纸上等你算出来才说出来的,那样子叫计算,不叫口算。而我却不一样,一道题目,像0.75除以3,我会脱口而出,答案是0.25,对吗? 口算,其实很简单,加油! 篇五:学好数学能省钱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牙膏。到了超市,我们直奔洗化柜,我们发现了同种竹盐牙膏有两种卖法:1、3个110克的牙膏组成清新畅享装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妈妈对我说:“书汀,我们今天打算多买一些牙膏回去慢慢用,你看这两种卖法的牙膏买那种省钱呢?”这下子可把我难住了,妈妈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就当成18元你来算一算吧!”我立即说:“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我是这么想的:18元买三盒,用18÷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

亲子日记:亲子日记家长篇示范文

亲子日记:亲子日记家长篇示范文 写在编辑之后:看着如此懂事的孩子,我们的改变和孩子的成长都是值得的。 2.8魏祥恒妈妈11月21号星期二晴(第七十四篇) 今天下午和老公吵架了,小宝睡着了,我什么也不想干,就也躺在床上睡了。儿子今天踢足球要5点多才放学,直到儿子放学,才起身去接儿子。 接到儿子我尽量表现的开心一点,不想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儿子在那眉飞色舞的说着他踢球的事,我应和着儿子,无意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儿子说:“妈妈,你怎么了?”我本想着给儿子说没事,不用你瞎操心。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故事,想知道孩子的心事,就必须给孩子说出大人的心里的事,这样孩子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我对儿子说我们吵架的事,从头到尾的给他说了一遍。儿子听完了说:“这是爸爸的不对,爸爸不应该……。妈妈你也有不对你应该……”听儿子说完我很惊讶,儿子都有分析问题的能力了,孩子真不能小看。一路上儿子又给我讲了学校里有趣的事情,我知道儿子在逗我开心。最后儿子又给我展现了他的奖品。 看着儿子那么懂事,心里很感动,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好孩子,其它的一切都不是事,顿时心情大好。我对儿子说:“宝贝今天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儿子也很高兴。我给儿子做了儿子最爱吃的薯条。

吃完饭,儿子在认真的写作业,我在写亲子日记。一切都恢复了往常的幸福!儿子谢谢你! 孩子都会从我们的交心促谈中慢慢长大。加油多么懂事的孩子。孩子爸爸看到有如此的儿子也会很受感动。 2017.11.21 晴亲子日记第二篇樊朝希妈妈接孩子放学,坐上车就说妈妈今天作业超级多!给她买了点多味小花卷!让她吃着,好节约时间回家赶紧写作业! 到家换鞋洗手就准备去写,这时孩子爷爷发话了:让她玩会,歇一会!我说爸:今天作业有点多,也许10,11点才能完成!孩子爷爷嘟嘟囔囔的……老人对孩子的溺爱我想各位都知道!这也是我坚持自己带孩子的原因,也庆幸自己做对了!有时我都在感慨一晃都那么大了,而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你们错过了用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呼吁一下希望你们陪在孩子身边! 九点听见孩子收拾书本的声音,问她!说:妈妈作业我写完了!出乎我意料,看今天的作业量,按照她平时拖拉的习惯怎么也得11点完成!表扬了她!亲她一下!让她去洗漱睡觉! 应该是我这段时间控制脾气不发火鼓励多于批评的效果!成绩也有所提高!想改变孩子看来首先改变的应该是我们 @二.五班樊朝希妈妈 拖拉的毛病是大毛病,只有我们沉下心来陪伴才能慢慢改变她。对孩子来说,最靠谱的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对他都不靠谱,靠谁都不大靠谱。留守的孩子性格很孤僻,孩子有这样的妈妈是人生的幸福。 2017.11.21 多云星期二第8篇昨天儿子放学,格外的高兴,

【课外阅读】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

【课外阅读】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棗旁人侧目棗家人延医救治棗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

关于家长教育心得的亲子日记

关于家长教育心得的亲子日记编者按: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机会,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亲子日记中的记录吧! 篇一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八天的假期结束了,明天孩子们要上学了。在老家的这些天孩子们玩得乐不思蜀了,下午叫他们回来的时候还嫌来得早呢,还好孩子们的作业早早做完了。 回来之后,我和他爸出去有点事,没让孩子跟着去,女儿年龄小些有点闹腾,儿子这次不但没说跟着去还帮忙哄妹妹不要闹。我们回来之后看到儿子在辅导妹妹做作业,样子还挺认真的,儿子这次值得表扬,给你一个赞。 教师点评:多表扬孩子,他会越来越主动,我们的教育也会越来越轻松。 篇二 今天天气还是阴天,还下了一会小雨,不知道明天还下午不,看天气预报这几天都有雨啊。 吃过早饭,女儿的小伙伴来找她出去玩。我对女儿说:"去玩两个小时在回来做做练习题吧"女儿答应一声就出去了,快十一点了才会来。自己悄悄的进房间写练习题去了。我看见没有吱声,知道她进去做作业了。回来的有点晚害怕我说她。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女儿出来了说作业做完了,让我检查一下。我拿起作业开始检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大毛病没有,还是数字潦草啊!女儿看我脸色不对,就拿

起扫把开始扫地。我也没有说话,就把作业放下了。等她扫完了地,我把她叫了过来。先表扬了知道做家务了,是个懂事的孩子。话锋一转我就说起来她作业的问题了,女儿也虚心接受了,说下次一定改。我说下次你做完作业自己先检查一遍,检查完了再给我。女儿嗯了一声就跑去看电视了。 教师点评:这是一种教育方法,让孩子内心有种愧疚感,她会越来越积极。 篇三 明天就要开学了,早上儿子说:"妈妈,今天你给我蒸点彩色卡通馒头吧,我想吃了。 好,起来去买了菠菜、紫薯、南瓜、胡萝卜,回来用料理机打成泥和面,小时候孩子爱挑食,不喜欢吃蔬菜,所以就给他做成卡通馒头,数字馒头,这样一边吃,还可以一边学习,不知不觉就多吃点。 下午面发了,儿子自己蒸了好多卡通的馒头,还把那些卡通馒头上面装饰了一番,即开发了思维又锻炼了动手能力,等蒸熟之后,吃着自己蒸的馒头吃的更香了,还要给舅舅家的妹妹送去。 教师点评:好用心的妈妈,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妈妈是幸福的妈妈,家庭也是幸福的家庭! 作者|陈富永

狂人日记解析复习过程

狂人日记解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 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 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关于千米的数学日记

关于千米的数学日记 篇一: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篇一:紫砂虎 今天,爸爸买了一只紫砂虎,我看了看,从前面只看得见头,从后面只看得见象教鞭一样的尾巴,从侧面只看得见它的一面,妈妈让我站在椅子上向下看,这时我看到了紫砂虎的全部身体。 原来,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篇二:下珠珠棋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下跳棋吧!我把棋拿上来,我选了绿色的棋子,妈妈选红色的棋子。妈妈说你先走,我一走就跳了三步,妈妈只走了二步,可给我搭了一步桥,我一下又走了五步,妈妈才走了三步。没几下我的棋子全部到了终点,我一看妈妈还差三步,我战胜了妈妈。篇三:量高尺 我们家的墙上有个量高尺,每年我?a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474649787.html,/zhaoshangjiameng/"target="_blank"c lass="keylink">?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长高了6cm。 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到姚明那么高?”妈妈说:“只要你天天多吃饭,不挑食,坚持锻炼身体,将来就能长成像姚明那样的小巨人”。

数学中,最简单的就是口算,可是,口算又是最难的,为什么说呢?就听我介绍吧。口算,要经过大脑的快速计算,是脱口而出的,可不能在草稿纸上等你算出来才说出来的,那样子叫计算,不叫口算。而我却不一样,一道题目,像0.75除以3,我会脱口而出,答案是0.25,对吗? 口算,其实很简单,加油! 篇五:学好数学能省钱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牙膏。到了超市,我们直奔洗化柜,我们发现了同种竹盐牙膏有两种卖法:1、3个110克的牙膏组成清新畅享装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妈妈对我说:“书汀,我们今天打算多买一些牙膏回去慢慢用,你看这两种卖法的牙膏买那种省钱呢?”这下子可把我难住了,妈妈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就当成18元你来算一算吧!”我立即说:“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我是这么想的:18元买三盒,用18÷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 也就是多2元钱多买40克牙膏,照样算1元可买20克牙膏。而买150克的牙膏1元买不到20克。所以我认为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听了以后高兴的对我说:“太棒了!学好数学真有用!” 今天,我知道了,原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还能省钱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家长的亲子日记怎么写范文三篇.doc

家长的亲子日记怎么写范文三篇家长的亲子日记怎么写范文三篇 2.1班邓一凡妈妈2017年10月22日星期日阴 今天我有事回老家了一趟,爸爸在门市上,所以把凡凡和悠悠留在了家里,凡凡写作业,悠悠看电视,互不打扰!我一路狂奔,办完事跟奶奶简单的聊了两句,就赶紧回来了!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停车一看,兄妹俩都在院子里的三轮车里坐着呢,屋里一片漆黑,他俩看见我,异口同声地喊妈妈! 我心疼地说你们怎么在外面?凡凡赶紧给你妹妹拿马甲穿上! 凡凡一边去客厅拿衣服,一边回答说咱家停电了,应该是哪里跳闸了吧! 我推车开门进来,抱了一下他们俩,赶紧进屋检查怎么回事,配电箱那里没有问题,那就是总闸那里的问题了,就带着孩子们拿着手电筒去地下室看看,原来是没电费了!,唉,粗心的妈妈,最近忙的忘了去交电费了,,那也没有办法了,物业那里已经下班了,只能黑着灯了孩子们,真抱歉,是妈妈疏忽了!从这个意外情况看来,凡凡和悠悠还是很懂事的,没有慌,没有乱,知道安安静静地等妈妈回来处理,孩子们真棒! 2017年10月22日,星期天,阴4.2李东浩、4.5李韵淇的爸爸。 今天星期天,昨晚玩的有点晚,所以儿子有点起床有点慢。6:30的闹钟一直响,儿子始终保持沉默,就是不想起床。我走过来:该起床了,7:20还要锻炼呢!快点。可儿子还是不想动,隔壁的女儿开始发话:能不能把你的闹钟关上?你不起床还要影响我。儿子慢吞吞的说:星期天让我再睡会吧?我说:练跆拳道和上学是一样的,作为学员是不能随意缺课的,缺一节课怎么补?做事要有耐大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作业很快就完成了,孩子们高兴的说要去看姥姥姥爷去!到娘家孩子们看到爸妈就都赶紧喊了姥姥姥爷,爸妈高兴的回应着我看到爸妈突然看到我们的到来有些惊讶!心里酸酸的便暗下决心,在忙也要常回家看看父母

狂人日记解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 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 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 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 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xx!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 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 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 “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数学阅读日记

数学日记集锦 实验小学 三六班韩雅林 辅导老师张红云

目录 ………………读《切煎饼》………………读《黑猩猩的来信》………………读《山中鬼怪》………………读《黑猩猩发香蕉》………………读《换了新头领》………………读《跳木桩》………………读《狒狒的真话和假话》………………读《只有一面的魔环》………………读《兔子和鸡关在一起》………………读《请裁判》………………读《小猩猩的考题》………………读《哪吒大战红孩儿》

读《切煎饼》 今天我读了《300个数字游戏》切煎饼,从第50页到第53页,一共四页。 张师傅的工作是烙煎饼,有一次,一位顾客说家里来了很多客人,, 所以他想请张师傅尽 最大努力,把一张煎饼 切成八块,但只能切三 刀,张师傅真的只用三 刀,就满足了顾客的要 求,你知道张师傅是怎么切的吗? 答:第一刀和第三刀交叉并垂直的切成了四块,然后把四块煎饼摞成一摞,第三刀从中间一分为二,就成了八块。 我学到的知识是能力锻炼及创造,平均分法。 通过今天的数学阅读,我发现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换个思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把这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一些事情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黑猩猩的来信》 今天我读了《数学大冒险》黑猩猩的来信,从第1页到第7页,一共7页。 有一天,酷酷猴收到了从非洲寄来的信,酷酷猴一看,原来是黑猩猩,上面写着: 酷酷猴一看,很快就算出来了,因为前面几个数的和是20,所 以△是5, 3+3+3+3+8=3×○-☆,把8分 成两个3和一个2,把2看成 3,最后再减1,3×7-1=20, 所以○是7,☆是1。黑猩猩 邀请酷酷猴5月17日前到来。 我学到的知识是连加改成乘法和乘减的依据是乘法的意义。 通过今天的阅读我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数学真有趣! 请于△月○☆日前到来。过了这个日期,此信失效,恕不接待! 黑猩猩 3+3+3+3+8=△×4=3×○-☆ △○☆都是自然数,☆小于3

给孩子制定计划的亲子日记

给孩子制定计划的亲子日记 编者按:放假期间,家长要对孩子的假期制定相应的计划,让孩子明白计划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看中秋节中的亲子日记吧! 篇一 今天上午儿子把这几天的作业规化好了,每天做什么,今天儿子把今天规化好的作业写完了。他看到我在洗衣服就问:“妈妈你把衣服洗完了,我洗什么?老师让我们帮妈妈洗衣服。”我说:“今天的衣服洗完了,你把你自己的红领巾洗了吧!”他听了就把他自己的红领巾全找出来洗了,我觉着儿子长大了。 教师点评:希望能把日记的第几篇加上。我都作为父母的都愿意为孩子付出,但我们也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这都是在锻炼孩子,让孩子成长。只要加油我们就能看到优秀的孩子。 篇二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跟儿子约定好。等他写完作业带他出去玩,儿子那么大了,很少带他出去,这次一定带他出去走走,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一个人的见识不能只停留在书里,还是应该多走走,多看看。 儿子倒是也配合,一天都在家里写作业,不过,年龄必竟还小,有点坐不住,题也错的不少,我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一定要稳住,又快又好固然好,如果不能兼顾,要先做好,然后再快,你看,你虽然都写完了,但是现在错了那么多,不是得不偿失?”儿子也乖乖的听了,把错的又重做了一遍,可见他有多想出去了。 教师点评:教育的机会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 篇三 中秋节快到了,今天孩子们也都放假了,所以我们一家人都去了姥姥家,再加上大姨家一家人,好热闹啊!五个孩子一起玩,一起搭积木,捉迷藏,玩的很高兴呢!凡凡是最大的,他还真有大哥哥的样子呢,知道怎么领导弟弟妹妹们玩,知道看到弟弟妹妹们有危险时就来告诉我们,也知道谦让……儿子长大了! 教师点评: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机会,我们要适时的把这样的机会给孩子送上。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 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

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四篇

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四篇 【导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苏阳文斋为大家提供《数 学日记五年级300字四篇》,欢迎阅读。 【篇一】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 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 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 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篇二】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五年级 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二年级家长写的亲子日记-生活小事

二年级家长写的亲子日记:生活小事 时间:20XX年X月X日

二年级家长写的亲子日记:生活小事 时间:2021-05-10 编者按:生活的一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还有家长的教育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亲子日记的内容吧! 篇一 今天是放假后第一天上学,今天早早起来,把早饭做好,叫女儿起床,女儿醒来自己穿衣服呢!穿上衣服自己去刷牙洗脸去了!我把早饭端上桌,把儿子叫起来,穿上衣服洗洗脸去吃饭,女儿收拾好了之后坐到饭桌上自己吃饭,吃完饭匆匆忙忙收拾好送他们两个去上学。走了一会前面太堵了,一点也不通,我对女儿说你下车吧!自己跑着去吧!女儿说好自己背着书包走了,儿子一直闹不让姐姐走,我对儿子说前面开车过不去,你姐姐要迟到了,儿子听话的不哭了,有时候持候两个孩子也挺烦的,有时候也很高兴!今天下午放学有点晚,接完儿子去接的女儿,女儿见到我对我说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我说怎么表扬你的,她说老师说我写字写的好看,语文和数学老师都表扬我了!我对女儿说那很好,妈妈为你感到高兴,但是妈妈希望你一直持续下去,女儿说妈妈我会的,女儿加油!妈妈会在你身后一直陪你走下去的! 教师点评:当孩子受到表扬的时候,是如此的快乐。我们需要给予更大的鼓励和支持,孩子会越来越好!加油! 篇二

今天星期一,下午放学回家,女儿告诉我今天她们开了班会。她说老师今天要求她们回家扫地,刷碗。并且自己的衣服脏了要自己洗。对于做家务洗衣服、扫地,以前真没让孩子们做过,我女儿确实也要求过帮助我刷碗,我都说你还小,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今天再次听到老师要求孩子们回家扫地、刷碗。我觉得真的应该这么做,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一个爱劳动的好习惯。我闺女很听话并且很开心的完成了老师的要求。女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的笑了,我对女儿说,女儿你要坚持每天做,妈妈看好你。 教师点评:孩子以后不只是学习,而是要学会独立的生活。我们教育不是培养只学习的的人,而是会生活的人。习惯是从各方面进行的。加油!、 篇三 昨天晚上因为拼音拼读的事情吵了大宝,睡觉时还凶着跟他说:明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再读。今天早上我六点起来做饭,我正忙碌的时候大宝起来了,我一看时间六点半,我就问大宝:你怎么起那么早?大宝说:不是你说的吗让我六点半起。是呀,我把昨天晚上说的自己都忘记了,我跟大宝说:昨天晚上是妈妈不对,妈妈不应该凶你,你能原谅妈妈吗?大宝点点头说:妈妈,我原谅你。其实大宝平时还是很懂事的,就像老师说的其实每个孩子都不笨,只是缺乏沟通,如果好好沟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通过发脾气来解决了。

狂人日记的解读

《狂人日记》教案初稿 教学目标: ①把握小说内容。 ②透过狂人的大哥、“余”和“狂人”的眼睛,感受狂人多重形象特征。 ③试着理解小说主题。 ④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索鲁迅小说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感受“狂人”多重形象特征,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课时:3---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①阅读小说,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②感受“狂人”在大哥眼中的形象。 一、 1、导入(可由《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导入) 2、介绍小说创作的原型 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表兄弟,不过不是小说开头所写的“余昔日在中学校时的良友”,而是鲁迅的一个亲戚,在西北作幕僚,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可是没有用。 他虽然住下了,但还是很恐慌,要逃跑,换了一个又一个房间。鲁迅安顿他,劝慰他,却苦于怎么说都没有用。有一天这位亲戚极为恐惧地朝鲁迅喊:

“今天就要被拉去砍头了!”并颤抖着拿出一封绝命书。鲁迅认为他精神错乱了,送他去池田医院时,沿途的巡警又吓得他面如土色。医院里治了一星期,无效。鲁迅托人送他回了绍兴。这事发生在1916年。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酝酿了两年之久。 二、认真阅读小说,说一说自己读不大懂的地方。 老师可画一画重点字词。 三、研读序言 研读目的: 鲁迅在小序中实际早已先置了引起日后争论不休的三种观点,他在正文之前安排了一个小序,小序虽短,却有三人出场,他们对狂人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态度,正是这三种态度,赋予了狂人多重形象的特征。 1、小序中一共有几个人出场?狂人的哥哥,我,狂人 2、结合小序中对大哥的描写,思考大哥对狂人的态度。 问题一: 阅读小说的第三、四、五、七、十、十一节,画一画写大哥的句子,看一看狂人眼中的大哥是什么样的人? ①吃人的人 ②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吃人的是我哥哥。 ③大哥教唆“吃人”(讲书的时候说“易子而食”“食肉寝皮”)“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④狂人要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下手。 ⑤因狂人说破他们的“隐情”,“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忽然显出凶相”,给狂人罩上了“疯子”的名目,以便“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 ⑥妹子是被大哥吃掉的

关于数学日记合集8篇

关于数学日记合集8篇 关于数学日记合集8篇 数学日记篇1 今天中午,我们包馄饨吃。一大早,爸爸就买好了馄饨皮和馅料。我们共包了50个馄饨,一起下锅,不一会就烧好了。我说:“三个人吃,应该平均分。”接着我算了起来:50÷3=16......2。爸爸笑了起来,说:“傻孩子,这样没法分,再想想。”我说:“那我先吃10个,剩下的你们分。”我又算了起来:÷2=20。这下对了,爸爸妈妈各吃20个,我吃10个,正正好! 数学日记篇2 今天,我在家看书,看了一个数学小故事:是一名出色的国际象棋冠军和国王下棋.国王问了他的奖赏条件,象棋冠军说,如果我胜利了,我什么也不要,只要国王满足我如下条件:“在棋上放大米,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 这样下去,一直放到第64个格.”后来,象棋冠军胜利了,国王给了他一袋大米,而象棋冠军不服气.国王迷惑不解,不知所以然?于是找了一位数学家来计算,算了出来,结果多得厉害,国王下出病来了.是这样算的:根据指数,除第一格一粒米外,其余格子是前一格米数的倍数,到64格,结果是922亿亿粒大米,约是461万亿斤.国王不怕才怪,即使一个国家也要好几百年才能有这么多收入! 看完这则数学小故事后,我想:以后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可以

粗心大意,这样才不会吃亏. 点评: 数学日记篇3 今天我帮妈妈煎鸡蛋。我给你说说煎鸡蛋的时间,洗锅30秒,烧热油1分钟,拿鸡蛋要10秒,搅鸡蛋20秒煎鸡蛋5分钟,洗碟子30秒,把鸡蛋盛上30秒。我用了7分钟把鸡蛋煎好。 然后,我跟妈妈说:“妈妈我把鸡蛋煎好了只用了7分钟。”妈妈说:“怎么那么快呀!”我回答:“我学了合理安排时间,它教了我,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许多样事情,数学真的很奇妙! 所以,我以后要学好数学。 数学日记篇4 我的学习收获 第三单元我们学了认识直角。首先我们知道了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还知道了一个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画直角要先画一个顶点,在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而且像书和奖状还有学生奶这些东西上都有直角,学习用的东西里也有很多物品有直角,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有直角的物品。 乘法应用 12月5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乘法口诀学完了,我觉的相同的数相加时应用乘法比较简单。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 2018年10月29日早周一天气:晴 昨天是个好日子,哥哥家孩子过满月,学校举行“家校共育大型公益讲座”,但是,遗憾的是,我没能到场错过了聆听武教授精彩讲座的机会;不过,幸运的是,孩子爸爸在现场将武教授的精彩演讲全部用手机录制下来了。虽说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但是通过群里各位宝爸宝妈们写的《亲子日记》,昨晚的我异常激动也备受鼓舞、感同身受,以至于今早四点多钟醒来后就再无睡意。 对于我来说,今日所记与其说是《亲子日记》倒不如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今日所写也应昨日写下来。 周五下班后,一进门看到孩子在客厅吃着东西看动画片,我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进入书房,打开孩子的书包(周五孩子会将所有课本全部带回家),将孩子所有课本以及练习题之类的挨个看一遍,看到她的《语文导学与训练》时,几个红色醒目的错号格外刺眼,当时的我有点蒙了并没有像之前叫过孩子来劈头盖脸的训一顿,而是似乎在孩子的错题上看到了我自身的问题,值得我深刻自我反省。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并不像其他私立幼儿园的孩子们过早地去接触小学知识,更没有上幼小衔接,只是在最后40天学了一些皮毛知识,所以我家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与老师们的要求相比,相差甚远。拼音拼读认知、汉字识字量等等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这样就致使孩子在做作业时比较吃力,我也算是终于找到了原因所在,并不是孩子贪玩不努力,而是我的方式方法有问题。 自孩子入学以来,我没能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而是一味地训斥

她,恨不能在接孩子放学的那一刻就开始问东问西,今天在校表现好不好啊、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啊、有没有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啊、回到家先写作业啊等等,这些对于任何家长看来,可能都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呢,你们想过吗?反正在这之前,我是真的没有考虑过,一味地按着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目标去要求孩子,泯灭孩子的天性,这是不是应该算是我教育孩子的失败之处呢。现在我的感觉是,每天睁开眼首先想得是孩子上学的事情,早早的起床准备早餐,早早的叫孩子起床,紧接着的就是不断催促孩子快点穿衣、快点洗漱、快点吃饭、快点下楼、快点上车,在路上也一直不断地叮嘱各种注意,就连到校门口了也是让她加快步伐赶紧去教室,下午到家赶紧写作业,晚上赶紧早睡觉,这一天下来有多少个“催促”、多少个“快点”、多少个“赶紧”,根本无法数清。就是这样,还老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得,一天一天的跟打仗似得,与孩子“打仗”、与老公“打仗”、与老人“打仗”,与各种杂七杂八“打仗”、与时间“打仗”等等,自己都快成了战争贩子了……这可能也印证了老师的一句话吧:“一二年级拼的不是老师和孩子,拼的是家长”,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可能是一个好妈妈,但是一个好家长吗?不是,绝对不是,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家长呢,真是值得我去学习、去深思。 昨天下午外出回到家,两个孩子就睡觉了,我坐在电脑前将开学以来孩子所学的内容汇总了一下,因为以往只注重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没有过多关注孩子的弱处,此次我将重点放在孩子做练习题时的各种题目上。另外,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科学高峰的阶梯,如老师在家长会上所言“现在认识再多的字,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是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又是谁是能足以相信的呢?当然了,除了自己,还有谁呢?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