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10单元混合运算教案(DOC)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10单元混合运算教案(DOC)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10单元混合运算教案(DOC)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十教学内容

窗一、为福利院的小

朋友买文具

课型新授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展台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设境激趣

二、20 思维碰撞探究新知

星期六,四(一)中队的队员们要

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情境图),仔

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

信息?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表

述得也很清楚。学数学不仅仅要能发

现问题、整理信息,也要根据信息提

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这些数学

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上学问题呢?

1.探究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师:我们先来解决“买10个文具

盒需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

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

30支钢笔送给福利院的

小朋友。

生:文具盒每个29元,一

个笔记本5元,一支钢笔

8元。

生1:买10个文具盒需要

多少钱?

生2:还可以问,卖40本

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

需要多少钱?

生3:买40本笔记本多少

钱?

生4:卖30支钢笔多少

钱?

生5:根据信息,我提出

的问题是:“买这些礼物

一共需要多少钱?

(1)独立试做,初步感知

师:不要急于回答,请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师: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谁再起来说一说?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师: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做做试试。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合作交流,梳理建构

师: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也就是文具盒的“单价”,乘要买的个数,得出了总价钱。

(提示)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买的个数=总价钱

在日常生活中,像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一般叫作“单价”(板书:单价),而要买的个数就叫作......

师:对于她说的理由,你认为怎么样?

师:是啊!正因为如此,我们再平常生活中,一般把个数、本数、支数,还有......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就叫作数量。(板书:数量)

用单价乘数量,所得的结果就是总价。(板书:总价)

(4)活学活用,巩固理解

“单价×数量=总价”这是一个非生1:29×10=290(元)。29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用乘法计算,所以就是29×10=290(元)。

生2:因为一个文具盒师29元,29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

学生做题。

生1:个数。

生2:数量。因为文具盒是论个,但本子论本,所以不能叫个数,而应该是数量。

常重要的数量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自主练习

1),先自己在心里说一说,哪位同学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如果要买3瓶可乐,应该怎样列式?根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生:2×3=6(元),根据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师:橙汁、桃汁和梨汁呢?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2、探究混合运算

师:通过刚才的试做,我们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要求“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你打算怎么做?

1)独立试做。

师:在练习本上自己做做试试。

2)合作交流。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一种做法。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做法,谁来说一说?

师:“5×40”和“8×30”各求的是什么?生:......

(生组内说,老师先后参与到两个小组里。)

学生试做,老师巡视,并让两名学生发哦黑板上板演。

生1:请大家看黑板。因为要求“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我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40本笔记本的总价,再求出钢笔的总价,最后把两个总价相加就是一共要花的钱了。

2:我也是根据“单价×适量=总价”先求出一种的总价,再求出另一种的总价,再加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生:笔记本的总价,钢笔

三、10 思维提升拓展应用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自主练习2.6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

的总价......(师板书)

交流数量关系,独立完成。

生谈收获。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十教学内容

窗一、为福利院的小

朋友买文具

课型新授总课时 2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复习导入引导构建

二、10 思维碰撞探究新知

师:对于上节课我们解决的买40

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体,我们想到

分析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

而除了昨天我们学习的“单价×数量

=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外,混合

运算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板书:混合运算)

对于它的运算顺序,你又有什么发

现呢?

师:是的,像这种前后是乘法或除

法,中间是加法或减法模样的算式,

还有一个好玩的名字,叫作扁担乘或

扁担除,计算时,我们可以在一步计

算当中直接求出结果。

如计算“5×40+8×30”时,我们

就可以先求出“5×40”和“8×30”

的积,然后再相加。

师:好,你来说。

生1:和我们前面所学的

乘加、乘减,还有除减的

算式一样,也要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生2:老师,我还有种做

法。

生2:我也是列的综合算

式,算式是8×30+5×40,

答案也是440元。师:你

三、15 思维提升拓展应用

师:恩,他这样做行吗?说说你的

看法。

师:听明白了吗?对于一道算式当

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法的,我们要先

算...再算...

1.完成基本练习。

师:做两道小题,试一试?

(出示教材当中的“你会计算下

面各题吗?”)

生展示: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

以先算11×7和15×4的积,答案是

17,大家同意吗?

师:不仅结果对了,而且书写也还

是那么工整,看!这等于号上下对的

多齐,你的呢?

2.变式练习。

师:自己错了要看得出来,别人做

的题,能不能检查一下呢?(屏幕出

示自主练习5)

师:呵,这么快就发现问题了!好,

我们先看第1题。

(课件当中以1、2、3标出运算顺序)

师:第2个。

师:你看,我们不是一直在说“先

算乘除,后算加减”吗?你看,他不

说的慢一点,我把你的算

式记下来。(师板书)

生3:可以这样做。他们

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只

不过一个先球了30支钢

笔的总价,然后再求40

本笔记本的总价,他们两

个先算谁,结果都是一样。

生答乘除,加减。

生做题,师巡视。

生同意。

生1:他是先算了240-40

了,应该先算除,再算乘,

最后才能算减法。

生2:也是错了。在这道

题,应该先算560÷7,然

后算乘法,但他先算了

7×8,所以错了。

生3:哎呀!不是!“先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就先算了乘,又算得除吗?

(课件当中以1、2、3标出运算顺序)

师:原来是这样啊!你们听明白

了?最后一道题呢?

(课件当中以1、2、3标出运算顺序)

3.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2)自主练习第4题。

回顾总结,体验愉悦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5×40+8×30

= 200+240

= 440(元)

答:买笔记本和钢笔一共要花440

元。

算乘除”并不是说要先算

乘法再算除法,而是说当

一个式子里,有乘法、有

除法,还有加法、有减法

时,要从左往右算,要先

想乘法或者是除法,然后

算加法或者是减法。

生4:对了!

说运算顺序,计算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生谈收获。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十教学内容

窗一、为福利院的小

朋友买文具

课型练习总课时 3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不带括号的散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35

思维提升巩固应用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一、(基础题)填一填。

1.计算850+260×5÷13时,应先算

()法,再算()法。

2.26与4的积,再加上125与25的

商,列式为()结果等于()。

3.90+56÷2×3的最后一步算()。

二、(重点题)计算下面各题。

自主练习9

三、(创新题)把下面的算式合并为

一个综合算式。

1.90×3=270 300÷5=60

270+60=330

综合算式:()

2.48÷6=8 8×64=512

960-512=448

综合算式:()

四、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10-12.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巩固运算顺序。

巩固运算顺序,提高计算

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

力。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生汇报。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十教学内容

窗二、为福利院的小

朋友买食品

课型新授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带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使同学们体会到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设境激趣

二、15 思维碰撞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生找数学信息,并提

出数学问题。

(一)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

干,还剩多少钱?

1.理解题意

2.分析解答

(1)分步计算(一)

先算出20包饼干的钱数:

4×20=80(元)

再算出1箱牛奶和20包饼干一共

要花的钱数:58+80=138(元)

最后算出还剩的钱数:200-138=62

(元)

(2)分步计算(二)

先算出1箱牛奶和20包饼干一共

要花的钱数:

58+4×20

=58+80

=138(元)

生1:200元钱买1箱牛奶

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

钱?

生2:80元钱可以买几包

巧克力?

从情境图中可知,每箱牛

奶的单价是58元,每包饼

干的单价是4元,要求还

剩多少元,应该先求买1

箱牛奶和20包饼干一共

要花的钱数,再用200元

减去一共要花的钱数,就

能求出还剩的钱数。

三、15 思维提升拓展应用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

再算出还剩的钱数:

200-138=62(元)

(3)列综合算式

200-(58+4×20)→先计算小括

号里的乘法算式

=200-(58+80)→再计算小括号

里的加法

=200-138 →最后计算小括号外面

的减法

=62(元)

3、解决问题

200-(58+4×20)

=200-(58+80)

=200-138

=62(元)

(二)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25×(44+288÷16)

25×(44+288÷16)→先计算小

括号里面的除法

=25×(44+18)→再计算小括号

里面的加法

=25×62 →最后计算小括号外面

的乘法

=1550

270÷(15×30÷90)

270÷(15×30÷90)→先计算小

括号里面的乘法

=270÷(450÷90)→再计算小括

号里面的除法

=270÷5 →最后计算小括号外面

的除法

=54

1.自主练习1。

2.自主练习2。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因为是用200元减去1

箱牛奶和4包饼干所花的

钱的和,就必须使用小括

号把1箱牛奶和4包饼干

的和括起来,这样计算就

可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生汇报计算顺序

理解运算顺序。

解决实际问题。

生谈收获。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十教学内容

窗二、为福利院的小

朋友买食品

课型新授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带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使同学们体会到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设境激趣

二、15 思维碰撞探究新知上节课提出的问题:80元可以买几包

巧克力?

1.理解题意

分析1:要求80元买几包巧克力,

需要先求出巧克力的单价,巧克力的

单价是面包与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

已知面包单价是8元/包,蛋黄派的单

价是12元/包,因此巧克力的单价是

8元/包与12元/包的和的2倍,列式

为(8+12)×2,再求80元里面有几

个巧克力的单价,就可以买几包巧克

力。

分析2:如果列综合算式,要求面

包和蛋黄派的单价和,要用小括号括

起来,要想算出巧克力的数量,就需

要把巧克力的单价括起来,然后用80

元去除以巧克力的单价,就可以得到

需要买的包数。列式为:80÷[(8+12)

×2]

2.分析解答

(1)分步计算:

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

(8+12)×2

承上启下,引出问题。

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三、15 思维提升拓展应用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

=20×2

=40(元)

再算出要买的巧克力的包数:

80÷40=2(包)

(2)列综合算式:

80÷[(8+12)×2] →先算出小括

号里面的加法

=80÷[20×2] →再算出中括号里

面的乘法

=80÷40 →最后算出中括号外面

的除法

=2(包)

3.解决问题

80÷[(8+12)×2]

=80÷[20×2]

=80÷40

=2(包)

答:80元可以买2包巧克力。

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52×[288÷(130-106)]

350÷[7×(45-40)]

1.自主练习3.

2.自主练习4

课堂总结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完整解决问题

52×[288÷(130-106)]

=52×[288÷24]

=52×12

=624

350÷[7×(45-40)]

=350÷[7×5]

=350÷35

=10

交流运算顺序,独立解答。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生谈收获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十教学内容

窗二、为福利院的小

朋友买食品

课型练习总课时 3

教学目标1.准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教学难点: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35 思维提升拓展应用一、填一填。

1.把下列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总价

总价÷()=数量

2.在计算(2000-36×47)÷44时,

首先算()法,再算()法,最后

算()法。

3.180×450-420÷80,想要改变运算

顺序,先算减法,必须使用括号,算

式是()。

4.张老师花40元买了8跟跳绳,每根

跳绳()元,若要买20跟这样的跳

绳,一共要花()元。

5.15×16=240,28-16=12,240÷12=20

列成综合算式是()。

6.5人4天编了80个筐,每人每天编

了()个筐。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在算式240-80÷5×10中,要先算

减法,最后算乘法。()

2.算式中只有乘除法的,要先算乘法,

再算除法。()

3.300-(15+15×6)与(300-15+15)

×6的结果相同。()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交流解答。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4.买3瓶梨汁花了12元,那么买1瓶

梨汁应花4元。()

5.小明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排

球,一共花了368元,1副羽毛球拍

68元,要求一个排球的价钱应该列式

为368-68÷6.()

三、计算。自主练习5.6

四、解决实际问题。自主练习7.8

总结收获。

巩固运算顺序。

分析题意,独立解答。

学生交流。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课型复习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解决生活中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认识和理解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计算习惯,并能验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解决生活中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三步计算问题的分析过程,培养耐心细致的计算习惯,并学会检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复习导入

二、5

思维碰撞回顾整理

三、25 思维提升巩固应用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

们都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学的知识真多呀,那今天我

们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大家

愿意好好的表现吗?(板书:整理和

复习)

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有小括号、中括号时,该按怎样的顺

序运算?

1. 我学会了吗1,算一算

2.出示“我学会了吗”2情境图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着重

说出自己是如何找出有用信息去思考

的。

(2)指名交流

(3)小结: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一定要理清思路,列式时根据需要填

让学生自由说说

生交流。

独立计算,交流运算顺序。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上合适的括号。

3.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1)729除以100与73的差,再

加上46,和是多少?

(2)58与26的和称他们的差,

积是多少?

4.王师傅一共要加工900套衣服,已

经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

还剩下多少套没有加工?剩下的用2

天完成,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

5.羽毛球拍每副98元,网球拍每副

203元,李老师买5副羽毛球拍和4

副网球拍。估计一下,李老师大约要

花多少钱?他实际用了多少钱?

6.学校预备了2100元订购20张课桌

和40把椅子,已知每张课桌是67元,

每把椅子是17元,准备的钱够吗?不

够还需要多少元?如果多了,那么还

多多少元?

本单元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

想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对于三步混

合运算,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

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一看,二想,三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订正

交流。

分析问题,独立解决,全

班交流。

生交流。

主备人使用人

单元综合

实践

教学内容全家自驾游课型

综合实

践课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启发探究

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问题导入

二、10 思维碰撞制定方案

三、10 思维提升实践探究同学们,喜欢自驾游吗?对于自驾游,

你想知道哪些事情?

你想怎样调查这些信息呢?

我校三年级某某同学明天将要全家自

驾游,我们一起帮他制定的自驾游的

计划好吗?

1.研究内容:确定驾车路线,设计路

程,计算旅游费用等。

2.研究途径:上网、查阅报纸杂志、

查看地图等。

3.研究准备:地图、计算器、电脑、

旅游杂志等。

1.确定驾车路线。

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

请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活动汇报

纸上,贴到黑板上,我们比一比哪个

小组的计划最好。

2.设计行程。

你们小组准备玩哪些项目?先自己想

一想,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形成一

让学生自由说说

如人数、时间、地点、游

玩项目及其价格、“怎样

去”、“怎样玩”等

生讨论,如问老师、打电

话、上网查等等

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生分小组讨论、制定计

划,教师进行小组指导,

各组完成后贴到黑板上)

(小组讨论,形成表格式

书面计划。教师进行小组

四、10 思维提升展示交流

五、5

课堂总结回忆整理个你们小组认为最好的计划。

各小组将完成后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计算旅游费用。

出示价格表,你认为有哪些地方是需

要注意的?

小结:同学们对价格表认识得很清楚,

想得周到。

1.各小组展示收集的信息

2.各小组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计算、

选择与分析,得出最终的旅游行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制定了自驾游的

计划,你有什么收获?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

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

活中。学好数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

更精彩。回家以后,可以制定一个全

家人的周末游玩计划。

指导。)

小组讨论,汇报。

展示交流。

自驾游要了解人数、地点、

游玩项目,要做好“怎样

去”,“怎样玩”的计划。

在做计划的时候要用到很

多的数学知识,考虑问题

要联系实际等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 4 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操场教学楼北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 2 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出示主题图: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小组汇报讨论过程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问题: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 120 米,又向走了 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 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 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 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 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2014. 2. 17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 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例1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 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 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 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参看课本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园观赏花卉的情境,借助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材通过摆学具,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借助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和”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等到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整理信息的方法。 五、教与学建议 1、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

2018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内含:新授课35个,练习课15个,复习课5个,总计55课时。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面积 第六单元年、月、日 制作活动日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我们的校园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 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 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 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 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 的感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本 科目数学 班级三(1)班 任课教师黄菁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铺地砖展开的,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制定的计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加强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二)核心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图理解分析题意,感悟用“画图”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解题计划,并能表述清楚,正确解答,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题计划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先画一画,再填空 (1)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正方形,每行能摆()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每行能摆()个,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这样的长方形。 (二)课堂设计 1.复习旧知 (1)40里面有()个2。算式: 150里面有()个5。算式: 7200里面有()个9。算式: (2)填空 5平方米=()平方分米9分米=()厘米 70分米=()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