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2)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2)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2)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考试。

二、考试科目

《旅游学概论》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在旅游管理专业方面是否已奠定了继续深入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

根据《旅游学概论》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第一章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的本质

(二)现代旅游的社会属性、特点、定义

(三)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的本质

1、识记:

(1)旅游的三种审美内容。

(2)旅游活动中的两种交往模式。

(3)人类的需求层次。

2、领会:

(1)旅游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2)旅游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3)旅游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消费活动。

3、运用:旅游本质分析。

(二)现代旅游的社会属性

1、识记:

(1)旅游的经济、交往、目的、流动、时间、文化等类定义。

(2)现代旅游的五个特点。

(3)现代旅游的六项基本内容。

(4)旅游的国际机构定义。

(5)旅游的相关定义。

(6)各种旅游定义的共性。

(7)旅游定义的界定(即本书定义)。

2、领会:旅游的三个社会属性。

(三)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具体任务

1、识记:

(1)旅游学定义。

(2)旅游三要素。

(3)旅游学研究的几种方法。

2、领会:旅游学研究的五项内容。

第二章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的历史分期

(二)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和旅游

(三)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其原因

(五)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的历史分期

1、识记:旅游的历史分期。

2、领会:古代、近代、现代旅游的时代特点区别。

(二)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和旅游

1、识记:世界及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旅行及旅游的典型实例。

2、领会:

(1)人类旅行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2)封建社会时期旅行和旅游的五项特点。

(3)中国古代社会旅游类型及特点。

(三)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

1、识记:旅游业开端的实例。

2、领会: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原因

领会:(1)现代旅游高度社会化特征的反映。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现代旅游的作用(8项)。

(五)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1)中国近代旅游业的产生原因、性质。

(2)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实例。

(3)新中国旅游事业体制改革的特点。

2、领会:(1)我国旅游业在全面发展时期所取得的成就。(2)全面发展时期我国旅游业创造的八项经验。

第三章旅游者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者概念

(二)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

(三)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

(四)旅游种类和旅游者特点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者概念

1、识记:

(1)国际旅游者、游客和来华旅游者的定义。

(2)国内旅游者定义。

2、领会:

(1)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非旅游者的区别。

(二)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

1、识记:

(1)可随意支配收入定义。

(2)余暇定义。

2、领会:收入水平与旅游的关系。

3、运用:余暇与旅游的关系。

(三)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

1、识记:

(1)旅游动机定义。

(2)产生旅游动机的一般心理原因。

(3)形成旅游动机的具体因素。

(4)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旅游动机产生的不同影响。(5)旅游动机的分类。

(四)旅游种类和旅游者特点

领会:(1)按内容划分的旅游种类。

(2)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3)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资源与旅游对象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

(四)旅游资源的保护

(五)旅游区(点)及旅游路线的形成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资源与旅游对象

1、识记:(1)旅游对象的定义。

(2)旅游资源的定义。

2、领会:(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殊含义。

(2)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三要素中的两种结构功能。(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1、识记:旅游资源的分类。

2、领会:(1)旅游资源的特性。

(2)中国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

1、识记:(1)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义。

(2)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3)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4)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2、领会:(1)旅游开发的内容。

(2)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具体内容。(3)旅游资源开发中各项原则中的具体内容。(四)旅游资源的保护

1、识记: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及具体种类。

2、领会:(1)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2)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

(五)旅游区(点)及旅游路线的形成

1、识记:(1)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2)旅游点、旅游区、旅游路线的定义。

(3)旅游路线的类型。

2、领会:(1)旅游地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2)旅游区域的特点。

(3)旅游路线设计的原则。

第五章旅游业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事业与旅游业

(二)旅游服务

(三)旅行社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事业与旅游业

1、识记:旅游业定义。

2、领会:(1)旅游事业与旅游业在概念上的区别。(2)旅游业的行业特点。

(二)旅游服务

1、识记:(1)服务及旅游服务的定义。

(2)旅游服务的特点。

(3)旅游服务中需要摒弃的三个旧观念。

2、领会:(1)旅游服务的时间性表现。

(2)旅游服务应变性的具体做法。

(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4)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因素。

(5)旅游服务的四种质量标准。

3、运用:正确理解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三)旅行社

1、识记:(1)旅行社的性质。

(2)旅行社及旅游业务的定义。

(3)西方国家旅行社的种类。

2、领会:(1)近代旅游业务的特征。

(2)旅行社的作用。

(3)中国有关旅行社管理的规定。

(4)旅游者对旅行社的认知。

(5)认知旅行社可靠性的具体项目。

第六章旅游设施与交通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设施的建设

(二)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设施的建设

1、识记:旅游设施及分类。

2、领会:旅游地设施建设的原则。

(二)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识记:旅游者对交通的基本要求。

2、领会:(1)交通中产生消闲效果的四种追求。

(2)各种主要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3)各种非主要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3、运用: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七章住宿业

一、考核知识点

(一)住宿业的性质与作用

(二)住宿业发展简史

(三)住宿业的类型及等级

(四)住宿业的经营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住宿业的性质与作用

1、识记:(1)住宿业的基本功能和递补功能。

(2)住宿业的接待对象。

2、领会:住宿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3、运用:住宿业的作用。

(二)住宿业发展简史

1、识记:(1)住宿业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实例。

(2)不同历史时期住宿业发展的特点比较。

(3)中国住宿业发展简史。

(三)住宿业的类型及等级

1、识记:(1)住宿业不同类型的划分。

(2)高中低档次设施的住宿业数量的比例关系。

2、领会:(1)会议饭店客人的特点与缺点。

(2)住宿业等级划分的社会作用。

(3)住宿业星级评估指标项目及各分项目。

(4)住宿业等级评估方法。

(四)住宿业的经营和发展趋势

1、领会:(1)住宿业的发展趋势。

(2)住宿业经营方式多元化。

(3)分时住宅的优点、客人对此的顾虑及经营者的益处。

(4)饭店联号经营的优越性及管理模式。

(5)客人选择联号饭店的心理原因。

(6)企业加入联号饭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第八章旅游市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内容

(二)旅游者流动规律

(三)旅游市场细分

(四)中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内容

1、识记:(1)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消费与旅游供给定义。(2)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2、领会:(1)旅游产品的特点。

(2)营销的工作步骤。

(3)旅游宣传的手段。

(4)旅游市场中的价格关系。

(5)制定旅游产品价格应遵循的原则。

(6)旅游市场的特点。

(二)旅游者流动规律

1、识记:旅游流向、流量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领会:(1)旅游客流规律。

(2)产生各种规律的原因及规律特点。

(三)旅游市场细分

1、识记:世界六大旅游市场。

2、领会:旅游市场细分的各种方法。

(四)中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

1、识记:(1)旅游形象宣传的模式。

(2)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3)出国旅游的消费特点。

2、领会:(1)我国旅游对外促销的对策。

(2)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第九章旅游业的经济影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全面认识旅游业的经济影响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识记:(1)国家获得外汇收入的途径。

(2)回笼货币的途径。

2、领会:(1)旅游业创汇的优势。

(2)旅游开发扶贫成就的主要表现。

(3)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的具体作用。

3、运用:(1)分析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2)分析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

(二)全面认识旅游业的经济影响

领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十章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与文化

旅游学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旅游学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1. 孙文昌,郭伟编著.现代旅游学(第2版).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2. 章必功.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3.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住著.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5. 查尔斯·R·格德纳, J·R·布伦特·里奇著李天元,徐虹, 黄晶译.旅游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9. 克里斯·库珀等主译张俐俐, 蔡利平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1. 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著.程尽能等译.旅游学通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2. 王健民著.旅行社产品经营智慧.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 宋子千著.旅行社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14. 孙宗虎,肖书民编著.旅行社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5. 杜江,戴斌著.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6. (美) 马文·塞特龙, 佛瑞德·德米科, 欧文·戴维斯著.张凌云, 李天元译.饭店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7. (加) 罗伯特·C. 刘易斯, 理查德·E. 钱伯斯著.徐虹主译.饭店业营销领导:原理与实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8. (加)刘易斯等著.谢彦君等译.饭店业营销案例(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9. 戴斌等著.饭店品牌建设.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0. 巫宁编著.旅游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经典案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1. (美) 约翰·沃德,乔·佩帕德著.吴晓波,耿帅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2. 肖江南. 旅游信息管理.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3. 陈志辉,陈小春. 旅游信息学.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4. 贾鸿雁. 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5. 黄娟琴. "3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国土资源遥感,2004,(3) 26. 波林·谢尔登著,武彬译. 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 旅游学刊,1995,4. 27. 保继刚等著.旅游景区规划与策划案例.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28. 李俊清,石金莲编著.生态旅游资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9. 张超著.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30. 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1. 马耀峰,李天顺, 刘新平著.旅游者行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2. 黄翔著.旅游节庆策划与营销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3. 李志刚.旅游市场监管与品质保障.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4. (英)约翰·斯沃布鲁克(John Swarbrooke)著.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5. A.J. 维尔著.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2、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3、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旅游局确立了我国每年的国家旅游活动主题,其中()的主题是文物古迹游。 A. 1992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 1996年 4、“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被称为() A.马尼拉定义 B.艾斯特定义 C.罗马定义 D.兰沙罗特定义 5、黄山的松,石,云,泉四绝说明黄山作为旅游资源具有()这个特性 A.美 B.特 C.奇 D.用 6、旅游产品的()往往造成旅游产品促销和销售的困难, A旅游产品功能上审美和愉悦性B空间不可转移性 C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D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7、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依托性的行业,下列对依托性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依托B高度依托于旅行社 C旅游业发展依托于国民经济D旅游业依托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通过合作 8、世界最大的饭店业主,美国的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建造的饭店是()的开端 A古代客栈时期B大饭店时期C商业饭店时期D现代饭店时期 9、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第四层次的需要是( )。 A.受尊重的需要 B.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现代旅游是从( )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19 世纪初 D.20 世纪初 11、AIEST 是指( )。 A.英国旅游局 B.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C.世界旅游理事会 D.美国劳工统计局 12、( )是旅游者与完成旅游目的之间的中介体。 A.旅行代理商 B.旅行社 C.旅游中介组织 D.旅游运营商 13、1841年7月,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团体火车旅游,这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参加技工协会活动 B.参加禁酒大会 C.消遣 D.度假 14、( )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主要的旅行形式。 A.帝王巡游 B.士人漫游 C.宗教旅行 D.商务旅行 15、IATA 是( )的简称。 A.世界旅游组织 B.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D.国际旅馆协会 16、( )具有运载能力大,票价低廉,在乘客心目中安全性强的特点。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17、麦金托什提出的四种旅游动机没有包括( )。 A.身体方面的动机 B.文化方面的动机 C.人际方面的动机 D.购物动机 18、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B.就业移民的人C.短期进修的人D.探亲访友的人 19、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南京财经大学《心理学基础》在线考试题库

答案+我名字 心理学基础第一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费希纳 B、皮亚杰 C、冯特 D、鉄钦纳 2、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被成为( ) A、测验法 B、回溯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3、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的具体技术的是( ) A、释梦 B、自由联想 C、移情分析 D、系统脱敏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这里的心理现象不包括( ) A、认知 B、情绪动机 C、能力人格 D、行为 5、感觉是对事物( )的认识 A、整体属性 B、相互关系 C、个别属性和特性 D、本质 6、月明星稀,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视觉疲劳 7、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 )的关系 A、正比 B、反比 C、乘方 D、对数 8、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始于( ) 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感知觉 9、下面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的是(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持久性 D、理解性 10、在下列深度和距离知觉线索中,属于单眼线索的是( ) A、双眼视差 B、辐合 C、调节 D、空气透视 11、三色说中的“三色”是指( ) A、青紫黄 B、红绿黄 C、黄蓝紫 D、红绿蓝 12、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相互作用 D、后像

13、几何图形错觉中,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的是( ) A、佐尔拉错觉 B、潘左错觉 C、月亮错觉 D、缪勒-莱耶错觉 14、人对部分和整体知觉上( ) A、两者无差别 B、前者优于后者 C、二者相互相成 D、前者劣于后者 15、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 ) A、嗅觉 B、肤觉 C、痛觉 D、运动觉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的研究在某些应用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领域包括() A、程序学习 B、脑功能定位 C、行为治疗 D、生物反馈 2、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对人类()的研究 A、意识 B、正常行为 C、无意识 D、异常行为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 A、认知 B、情绪 C、动机 D、能力人格 4、下列属于外部感觉的有() A、视觉 B、味觉 C、静觉 D、嗅觉 5、视网膜上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A、数量不同 B、形状不同 C、分布不同 D、重要程度 6、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A、动觉 B、味觉 C、内脏感觉 D、静觉 7、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A、形状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距离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8、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A、动景运动 B、运动透视 C、自主运动 D、诱发运动 9、知觉的组织原则有() A、接近或相邻原则 B、闭合原则 C、相似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10、注意的特点是()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持续性 D、分配性 三、判断题 1、柏拉图的《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影响到后来心理学的发展。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⑴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⑵商贸旅行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极其附庸阶层。 4、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⑴生活环境的变化产业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生活地点转移到工业城市。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适时回归自然地追求。 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⑵工作性质的变化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机器大工业劳动所取代。工作性质的这一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 ⑶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⑷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答:⑴公众性:这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这些人为参加这次活动而聚合在一起,活动结束后便四散而去,彼此不再有任何的联系。这与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的情况基本相同。

⑵规模大: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人数多达570人,其规模之众不仅在当时是绝对空前而且在此后的世界上也不多见。 ⑶全程陪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照顾。这一点是现代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的最早体现。 7、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⑴世界人口的增加 意义: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⑵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意义: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⑶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意义:不仅意味着旅行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⑷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 意义: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是出游人数大为增加,也使得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⑸城市化进程加快 意义:成为促使战后旅游需求增长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 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意义:对促成二战后旅游需求的增长也有积极影响。 ⑺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采取的支持与鼓励。 ⑻旅游目的地在景点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旅游学概论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3246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学概论》试题 A卷 2013年5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旅游: 2、旅行社: 3、旅游资源: 4、旅游市场: 5、旅游业: 二、填空题(1×30=30分) 1、旅游概论是以( )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 )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2、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 ( )、精神上的( )和特定需求( )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3、近代旅游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 )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于( )年开办旅游代理业务;于

( )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 到( )旅游、( ) 旅游和 ( )旅游三者共同发展阶段。 5、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 )、 得分评卷人 分校(工作站) ( )。

6、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 )和( )。 7、人们对旅游的各种意义所取得的共识,是因为他们大都反映 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 性和( )性。 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作为旅游者进行实地观察的 对象,共同特点是( )性、( ) 性、( )性。 9、旅游产品的特性是连续性、( )性、( )性、( )性。 10、从客观上划分,根据国际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区域划分,可把世界划分为七大旅游市场( )、( )、( )、( )、( )、( )、( ) 。 三、单项选择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0×1'=10分)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 2、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旅行 C、士人漫游 D、学术考查 3、1927年中国当代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光培 C、柳亚子 D、章士钊

南京财经大学期末考试——客户管理

测验名称:exercise 测验说明: 1、单选题 客户关系管理是在观念和理论指导下,借助于管理技术和管理机制所进行的特定商业活动,包括()开发、维系、挽救。 √(A) 客户关系 (B) 客户 (C) 市场 (D) 产品 参考答案:A 我的答案:分值:5 得分:0.0 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包括三大任务,即客户关系的开发、维系和()。 (A) 档案管理 √(B) 挽救 (C) 抱怨处理 (D) 流失预警 参考答案:B 我的答案:分值:4 得分:0.0 作为一套技术解决方案,CRM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 对销售、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三个部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B) 客户沟通手段(如电话、传真、网络、Email等)的集成和自动化处理 (C) 信息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 √(D) 客户抱怨处理 参考答案:D 我的答案:分值:5 得分:0.0 部门级CRM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 销售自动化 (B) 营销自动化 (C) 服务自动化 √(D) 集成多种接触渠道 参考答案:D 我的答案:分值:5 得分:0.0 ( )属于企业级CRM的功能。 √(A) 企业应用系统集成 (B) 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 (C) 集成多种接触渠道 (D) 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 参考答案:A 我的答案:分值:4 得分:0.0 属于协同级CRM的功能是( ) (A) 营销自动化 (B) 服务自动化 √(C) 商业智能 (D) 销售自动化 参考答案:C 我的答案:分值:5 得分:0.0 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表现() (A) 各不相同 (B) 完全相同

(C) 可能相同 √(D) 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D 我的答案:分值:5 得分:0.0 随着客户关系的改善和延续,客户的间接收益随之()。 √(A) 增加 (B) 减少 (C) 不确定性变化 (D) 先增后减 参考答案:A 我的答案:分值:5 得分:0.0 2、多选题 企业管理好客户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 √(A) 降低企业维系老客户和开发新客户的成本 √(B) 降低企业与客户的交易成本 √(C) 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D) 促进增量购买和交叉购买 √(E)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F) 整合企业对客户服务的各种资源 参考答案:A B C D E F 我的答案:分值:3 得分:0 ()属于企业级CRM的功能。 (A) 集成多种接触渠道 (B) 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 √(C) 企业应用系统集成 (D) 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 参考答案:C 我的答案:分值:3 得分:0 在技术上,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表现为如下几大功能子系统()。√(A) 业务管理子系统 √(B) 客户协作管理子系统 √(C) 数据分析管理子系统 √(D) 应用集成子系统 参考答案:A B C D 我的答案:分值:3 得分:0 客户关系管理的根本目标应该是() (A) 以快速、准确、优质的服务吸引新客户和保持老客户 (B) 以优化的业务流程减少吸引和保持客户的成本 (C) 提高客户让渡价值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D) 社会、客户、企业利益的统一 参考答案:D 我的答案:分值:3 得分:0 CRM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档案管理与客户识别 (B) 产品研发 √(C) 市场营销 √(D) 沟通交流 √(E) 服务与抱怨处理 参考答案:A C D E 我的答案:分值:3 得分:0 实际的客户关系生命周期有四种模式,即早期流产型、()。

专升本旅游学概论试卷

旅游学概论 一、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 旅游活动三大因素中,最活跃的是 ,居于主体地位。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种类主要包括 、官吏宦游、经商旅行、 、 、宗教云游、 。 、被誉为“商业饭店之父”的 ,在美国 建造了世界第一座商业饭店。 、形成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可分为 、 以及 。 、联合国 ? 年在 召开的“国际旅游会议”,提出对所有类型旅行者使用 的概念。 、一般认为,早在 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腓尼基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所提出的游客心理模式,游客可根据个性心理特征分为单一中心型和 等两大类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其途径为先发展 ?再发展 ,最后发展 。 、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位于 。

、根据大部分学者公认的观点, 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 ?? 年 ?月 正式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 、根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被分为 大主类,包括地文景观、 、生物景观、 、遗迹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 。 ?、旅游业五大部门包括住宿接待部门、旅游业务组织部门、 、 、和 。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 于 年开始正式营业。 、我国西安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历史古迹,应凭借其垄断性的资源特征,采用 的市场策略占领目标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观光”一词最早出现在 。 ?? 《水经注》和《左传》 ? 《徐霞客游记》和《春秋》 ? 《易经》和《左传》 ? 《大学》和《春秋》 、世界最早的旅行支票是由 创办的。 ?? 美国花期银行 ? 托马斯 库克父子旅行社 ? 美国运通公司 ? 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根据我国对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中所列举的游客类型可被统计为国际旅游者。 ??来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留学生、从事贸易活动的华侨 ?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探亲的华侨、休闲的港澳同胞 ?直接过境的外国人、探亲的华侨、商务考察的台胞 ?从事贸易活动的台湾同胞、驻华领事馆外国官员的家属、休养的华侨

旅游学概论试题--专升本

旅游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旅游业中,人们对______的需求于根本性需求。() A.交通运输产品 B.景点产品 C.饭店产品 D.导游服务 2.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具体负责我国五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B.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局 C.县级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 D.国家旅游局 4.在国际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字中,一般不包括() A.旅游购物收入 B.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 C.饭店住宿收入 D.景区门票收入 5.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是() A.身体条件 B.闲暇时间 C.家庭负担状况 D.旅游动机 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垄断性 C.可创新性 D.永恒性 7.第一次提出包价旅游概念的是() A.托马斯·库克 B.英国的“劳动者旅行协会” C.英国的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 D.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 8.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这便是所谓的( ) A.大众旅游 B.社会旅游 C.奖励旅游 D.包价旅游

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是() A.公务旅行 B.宗教旅行 C.科学考察旅行 D.贸易经商旅行 10.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判定一个人在国内开展的外出旅行是否应纳入国内旅游统计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 A.外出旅行的距离 B.旅游购物的数额 C.是否在外逗留过夜 D.外出旅行的目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就全世界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以及______三者之间。 2.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主要有旅行目的、运输价格、旅行距离以及______。 3.旅游业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______的设立。 4.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______。 5.1937年国际联盟界定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______小时的人。 6.收入乘数表示的是单位旅游消费同其所带来的接待国______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7.可随意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______以及______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8.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以______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9.旅游市场划分就是将全部旅游市场依据______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 10.我国公民目前的自费出国旅游是从最初的______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11.根据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______的活动。 12.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的团体消遣旅游活动是在______年。 13.饭店合作集团中出现最早的一种类型是______。 14.在与旅游事务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__。 15.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取决于______及其______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 16.旅游业就是以______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17.原始社会前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______,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______。 18.在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对国内游客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潜在的旅游资源

南财管理学测试三

(100 的试卷, 大家酌情借鉴!)
考试名称: 考试说明:
正考测试 3
1、 单选题 领导者良好的品德作风引起员工的认同属于( ) (A) 奖赏性权力 (B) 感召性权力 (C) 专长性权力 (D) 职位权力 管理方格图中,9.1 型对应的领导方式是( ) (A) 任务型 (B) 乡村俱乐部 (C) 中庸之道型 (D) 贫乏型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的观点是( ) (A) 领导的方格理论 (B) 领导的权变理论 (C)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D) 领导的特性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中,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1).安全生产。(2).上 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 (A) ⑸⑴⑷⑵⑶ (B) ⑸⑷⑴⑶⑵ (C) ⑸⑷⑴⑵⑶ (D) ⑸⑴⑶⑷⑵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 工作上的成就感 (B) 提升 (C) 工资 (D) 责任 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对立面是( ) (A) 不满意 (B) 极不满意 (C) 没有满意 (D) 没有不满意 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 (A) 马斯洛 (B) 卢因 (C) 弗鲁姆 (D) 亚当斯 控制系统应该及时提供信息,迅速做出管理上的反应。如果反应过于迟缓,修正措施将毫无价值。这是指

( ) (A) 弹性控制 (B) 适时控制 (C) 适度控制 (D) 客观控制 管理控制是包含三个基本环节的过程:即拟定标准、衡量成效和( ) (A) 纠正偏差 (B) 系统实施 (C) 信息贮存 (D) 系统修改 有效的控制系统应有足够的灵活性去保持对运行过程的管理控制。这是指( ) (A) 弹性控制 (B) 适时控制 (C) 适度控制 (D) 客观控制 2、 多选题 构成领导影响力的权力有( ) (A) 法定权 (B) 强制权 (C) 奖赏权 (D) 专长权 (E) 感召权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三种联系的判断,其中包括( )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 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 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 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 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 B.就业移民的人 C.短期进修的人 D.探亲访友的人 7.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 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多中心型 D.近多中心型 8.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9.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10.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生命周期 B.发展周期 C.历史周期 D.循环周期

11.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 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2.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13.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A.景点 B.食宿 C.交通 D.服务 14.旅游业从其产业性质角度看属于(产业 A.经济性质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 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 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 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 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年4月15日,中国_______旅行社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旅游统计中,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方法是:来访旅游人次() A.乘以人均逗留天数 B.乘以总逗留天数 C.除以人均逗留天数 D.除以总逗留天数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3.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4.根据国务院1985年颁发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不对外招徕,只接待境外游客的旅行社被称为() A.一类旅行社 B.二类旅行社 C.三类旅行社 D.四类旅行社 5.独立饭店与连锁饭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B.饭店的规模不同 C.饭店的等级不同 D.旅游者逗留期的长短不同 6.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旅游业中,人们对______的需求属于根本性需求。() A.交通运输产品 B.景点产品 C.饭店产品 D.导游服务 2.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具体负责我国五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B.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局 C.县级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 D.国家旅游局 4.在国际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字中,一般不包括() A.旅游购物收入 B.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 C.饭店住宿收入 D.景区门票收入 5.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是() A.身体条件 B.闲暇时间 C.家庭负担状况 D.旅游动机 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垄断性 C.可创新性 D.永恒性 7.第一次提出包价旅游概念的是() A.托马斯·库克 B.英国的“劳动者旅行协会” C.英国的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 D.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 8.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这便是所谓的() A.大众旅游 B.社会旅游 C.奖励旅游 D.包价旅游 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是() A.公务旅行 B.宗教旅行 C.科学考察旅行 D.贸易经商旅行 10.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判定一个人在国内开展的外出旅行是否应纳入国内旅游统计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 A.外出旅行的距离 B.旅游购物的数额 C.是否在外逗留过夜 D.外出旅行的目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就全世界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以及______三者之间。 2.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主要有旅行目的、运输价格、旅行距离以及______。 3.旅游业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______的设立。 4.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______。

旅游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旅游活动和旅游学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3、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 4、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5、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6、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 7、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8、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 9、旅游本质:一种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愉悦过程 10、旅游学研究对象:要素论:1.旅游活动过程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2.旅游活动运行机制中各要素(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媒介)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旅游者、资源、产品、市场、业、组织、影响。 第二章旅游者 1、对有关术语的定义:居民:在短期初访他国之前,已经在本国至少居住了12个月以上的人。国际旅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少于一年,主要访问目的不是去从事从所到访问国家获取报酬的活动的人。国际旅游者:24小时以上少于一年。国际一日旅游客:不足24小时且未在所到访问国家住宿设施内过夜。过夜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一日游游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邮轮乘客) 2、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前往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旅行和访问,并在目的地的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旅客。国内一日游游客:10千米以外,不超过6个小时但不足24个小时,并未在目的地的住宿设施内停留过夜的国内游客。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问题的提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他客观条件 3、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身体(康体旅游)、文化(文化旅游/软探险)、社交(人际)、地位和声望、购物(商务、会议、修学旅游)。几种旅游动机:观察异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游览风景名胜、了解新鲜事物、体验某种浪漫生活、参加冒险、有益健康、访问自己的出生地、

旅游学概论试题试卷及答案

卷号:3246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学概论》试题 A 卷 2013年5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旅游: 2、旅行社: 3、旅游资源: 4 、旅游市场: 5、旅游业: 二、填空题(1×30=30分) 1、旅游概论是以( )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 ( )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 2、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 )、精神上的 ( )和特定需求( )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3、近代旅游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 )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 体包价旅游;于( )年开办旅游代理业务;于( )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 ( )旅游、 ( ) 旅游和 ( )旅游三者共同发展阶段。 5、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 )、

( )。 6、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 ( )和( )。 7、人们对旅游的各种意义所取得的共识,是因为他们大都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 性和( )性。 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作为旅游者进行实地观察的对象,共同特点是( )性、( ) 性、 ( )性。 9、旅游产品的特性是连续性、( )性、( )性、( )性。 10、从客观上划分,根据国际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区域划分,可把世界划分为七大旅游市场( )、( )、 ( )、( )、( )、 ( )、( ) 。 三、单项选择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0×1’=10 分)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2、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旅行 C、士人漫游 D、学术考查 3、1927年中国当代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光培 C、柳亚子 D、章士钊 4、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 A、馆 B、驿站 C、亭 D、邮 5、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地点为:() A、美洲 B、非洲 C、中东 D、欧洲 6、在我国涉外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认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定 7、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在我国有500间客房的饭店属于()型饭店。 A、小 B、大 C、中 D、、不是旅游基本属性的选项是() A、文化属性 B、经济属性 C、消费属性 D、政治属性 9、不属于旅游职能作用的是() A、宣传招徕旅游者 B、生产、销售旅游产品 C、提供法律或医疗援助 D、组织协调旅游活动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题库7

一.填空旅游学概论题库七 1.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初创期______ 、______ 、衰退期 2.通过发展国内旅游来促进货币回笼,不仅可以起到稳定货币流通量和商品供应量之比例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__的手段 3.旅游营销的核心是______ 4.旅游学的研究,包括某些重要分支的研究,总是以_____ 的整体而不是以它的某一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 5.方法论大都作用于一个学科的___ 范围;而研究方法则大都作用于_______ 范围 6.PA TA的主要期刊是《》 7.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是_____ 8.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国家旅游事务的组织是____ 二.单选 1.随着本国居民工资收入的增加,其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进一步刺激本国经济活动的扩大。这是有过企业的营业量得以扩大,并导致收入和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是所谓的____ A.间接效应B.直接效应C.诱导效应D.继发效应 2.“indirect effects”指的是 A. 继发效应B. 间接效应C. 诱导效应D. 直接效应 3.在接待人次和国际旅游的收入上,居于世界第三位的地位的是 A.美洲B.欧洲C.东亚太平洋地区D.非洲 4.我国旅行社第一部正式的行政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于________由国务院发布 A.1995年10月15日 B.1985年5月1日 C. 1990年10月15日 D. 1996年10月15日 5.影响人们选择旅游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旅行距离、运输价格、_______和个人偏好与旅行经验 A.交通工具的速度 B.旅行目的 C.目的地类型 D.旅行时间 6.有较于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的企业,被称为_____ A.旅游企业B. 旅游者服务企业C. 直接旅游企业D. 旅游服务企业 7.一个人的收入扣除全部纳税后所余下的部分是 A.可支配收入B.可随意支配收入C.收入水平D.旅游消费 8.就价格敏感程度而言,_______旅游者在价格方面不太敏感 A.差旅型B.消遣型C.个人及家庭事务型D.观光型 9.按_____划分,旅游的类型可划分为团体旅游,散客旅游,包价旅游 A.地理范围B.组织方式C.费用来源D.活动内容 10.旅游资源的保护应做到 A.以治为主B.以防为主C.限制利用为主D.绝对保护 三.多选 1.现实旅游资源指的是 A.已吸引旅游者前来的资源 B.已被旅游业利用的资源 C.已被旅游者利用的资源 D. 已被开发的旅游资源 2.下列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中,属于近程市场的包括 A.乌克兰B.俄罗斯C.日本D.澳大利亚 3.旅游换汇率较高的原因包括 A.无关税壁垒影响 B.旅游业出口是一种无形贸易 C.旅游业出口无运输费用 D.旅游产品成本低 4.下列属于旅游营销工作的是 A.市场调研B.市场细分C.市场开发D.产品设计 5.在旅游业中,人们通常将市场一词用指 A.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 B. 旅游产品的交换场所 C. 旅游需求市场 D. 旅游产品的潜在购买者 6.社会现象研究的经验方法大体上包含 A.观摩法B.归纳法C.逻辑推理法D.实验法E.演绎法 7.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标准》(修正草案)中,把旅游划归_________一类 A.住宅 B.交通运输业 C.工业 D.居民生活服务业 E.公用事业 8.国际旅游者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的目的是:____ a. 消遣 b.工商业务,家事,公务出差,出席会议等。该定义是根据______划分是否旅行者。 A.停留时间 B.旅行目的 C.访问的定居地 D.所属国籍 9.旅游目的地的住宿接待部门包括 A.饭店宾馆B.农场出租住房C.度假村D.由个人分时占有的公寓套间E.野营营地 10.航空旅行的主要优点在于 A.费用低廉B.舒适C.快速D.乘坐方便E.行止自由 四.判断 1.在创汇意义上讲,接待国际入境旅游是一种出口,即旅游出口 2.虽然各国在自己的产业划分标准中未将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单独立项,但在本国经济发展规划中都将旅游业纳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3.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只要从其“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服务和管理)方面评定即可,而不用考虑其服务项目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 4.世界杯足球赛,国际性的电影节、音乐节不属于旅游资源范围之列 5.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与世界各地的社会旅游 五.名词 1.旅游营销 2.间接效应 3.旅游学 4.世界旅游组织 5.可支配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