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人能活多少年

理论上人能活多少年
理论上人能活多少年

理论上人能活多少年

人类的理论寿命叫自然寿命或天年,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科学的测算办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形成以下三种主要测算法:生长期测算法这是荷兰解剖学家巴芳首先采用的方法。他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据此人类的生长期(最后一颗牙齿长出的时间)长达20~25年,由此可以推算出人的自然寿命应当为100~175岁。性成熟期测算法这是科学家哈尔列尔等首先采用的方法。他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由于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3~15年,由此可以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当为100~150岁。细胞分裂测算法这是美国科学家赫尔弗·利克首先采用的方法。他认为,人的自然寿命相当于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由于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为50次,分裂周期为3年,由此可以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当在150岁以内。综合以上三种方法,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当在100~150岁之间。当然,每个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目前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一个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但要做到精确计量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最精确的结果,必然要等“我”死了之后才能由别人得到。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想方设法用其他办法来代替,例如,能不能用“我们”的平均寿命来代替呢?也不

能,道理是一样的。为此,以“预期”为特征的平均预期寿命概念就出现了。所谓平均预期寿命,是指目前0岁年龄组人口的平均预期生存年数。例如,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5月15日发布的《2013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岁,其中男性74岁、女性77岁。这就是说,2011年出生的中国人,他们中照例每年都会死去一部分;等到这批人100多年后全部死去后,再回过头来统计他们生存的平均年数,则估计会是76岁,其中男女分别为74岁和77岁。从全球看,目前平均预期寿命最长的是日本、瑞士、圣马力诺三个国家,均为83岁;其中平均预期寿命最长的是日本女性,为86岁,世界第一。平均预期寿命是国际上用来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用它来代替平均寿命在统计学上比较恰当。由于这是一种统计调查结果,所以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从古至今,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是不断增长的。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是35岁,而2004年6月15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发表的《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称,230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100岁,其中男性98岁、女性101岁。不过,由于人类的细胞寿命有限,目前又找不到可以激活的延年基因,即使将来医学再发达,完全能够控制癌症、心脏病、中风等威胁人类长寿的死敌,人类寿命也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平均预期寿命

概念对各国政府制定人口政策、保险公司制定销售政策等具有重大意义,而对我们每位中老年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当然,没有实质意义,并不表明我们就不必关心它。每个人虽然不一定会正好活到平均预期寿命(事实上,谁也不想只活到平均年龄),可是,想方设法通过努力来延年益寿,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算一算你能活到多少岁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例如,穴居人的平均寿命是18岁,青铜器时代希腊人的平均寿命是21岁,古罗马时代的平均寿命是23岁,18世纪全球的平均寿命是35.5岁,

19世纪是42岁,20世纪初是49岁。但是,人类的生命不可能无限延长。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里的“七十三”“八十四”并不是谁的规定,而是指至圣孔子只活了73虚岁(公元前551—前479),亚圣孟子也只活了84虚岁(约公元前372—前289)。普通百姓认为,自己一

介平民百姓该活的寿命总“不好意思”超过圣人吧,所以才有

这种诙谐的说法。虽然从科学上看这两个数据没什么道理,但实际上多数人不了这两关。研究发现,人类要获得超过平均预期寿命的“超额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大致上

可以分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因素两大方面。这里的生活因素,就是本书要阐述的内容。具体到个人,先天遗传因素无法把握,可是后天的生活因素主动权则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根据各种因素来“计算”自己的预期寿命。

根据目前最流行的计算公式,测算预期寿命的方法是:以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76岁为基数,(1)如果你是男性减少2岁,是女性增加1岁;(2)如果你懂一些养生之道,经常看保健读物增加2岁;(3)如果你居住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市区,减少2岁;居住在人口少于1万人的小镇或农村,增加2岁;(4)如果你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有1人活到85岁,增加2岁;如果他们4人都活到80岁以上,增加6岁;(5)如果你的父母中有1人50岁前就死于中风或心脏病,减少4岁;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任何一人50岁前死于癌症或心脏病,或者你自己就有先天性糖尿病,减少3岁;(6)如果你是一位富翁,减少2岁;(7)如果你有大学文凭,增加1岁;(8)如果你65岁还在工作,增加3岁;(9)如果你有配偶并且住在一起,增加5岁;如果没有,从25岁起每独居10年减少1岁;(10)如果你经常伏案工作,减少3岁;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增加3岁;(11)如果你每星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累计达5次,增加4岁;每星期累计达2次,增加2岁;(12)如果你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减少4岁;(13)如果你经常感觉紧张、易怒、性急,减少3岁;感到生活很轻松,增加3岁;经常感到快乐,增加1岁;经常感到不快乐,减少2岁;(14)如果你每天抽烟2包以上,减少8岁;每天1~2包,减少6岁;每天在1包以下,减少3岁;(15)如果你每天喝白酒1~

2两,减少1岁;(16)如果你每天喝茶6杯以上,增加2岁;(17)如果你体重超过标准5公斤,减少2岁;超过15公斤,减少4岁;超过25公斤,减少8岁;(18)如果你已经超过40岁,每年都体检1次,增加2岁;(19)如果你是超过40岁的女性,每年看妇科5次,增加2岁;(20)如果你今年30~40岁,增加3岁;40~50岁,增加5岁;超过70岁,增加6岁。经过这样一番计算,每个人大致就可以得到一个数据,这就是你的预期寿命。当然,这里的数值大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中了解到怎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你的健康长寿。书名:每天学点长寿经作者:严行方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定价:¥49.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