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青少年诵读优秀的古典诗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本着这个初衷,我们选编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本》。

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三?…百?…千?”,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古代蒙学经典;第二部分“四书五经”,节选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篇章;第三部分“古文观止”,收录了20篇经典古文,其中10篇以劝学励志为主题,10篇以爱国治国为主题;第四部分“经典故事”,收录了5则神话故事和10则寓言故事,均出自古代典籍;第五部分“经典诗词”,精选了古诗词93首,按年级排列,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为了方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所有古诗文原文之后均附大意。

本书选篇精当,既考虑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又兼顾到青少年读者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希望它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限于编者的水平,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

第一部分:“三”“百”“千”

一、三字经

二、百家姓

三、千字文

第二部分:四书五经

一、四书

1.大学(1章)

2.中庸(4章)

3.论语(10篇)

(1)学而篇(6章)

(2)为政篇(7章)

(3)里仁篇(10章)

(4)雍也篇(4章)

(5)述而篇(9章)

(6)泰佰篇(4章)

(7)子罕篇(9章)

(8)颜渊篇(8章)

(9)子路篇(11章)

(10)宪问篇(11章)

4.孟子(6篇)

(1)公孙丑上(2章)

(2)滕文公下(1章)

(3)离娄上(4章)

(4)告子上(4章)

(5)尽心上(7章)

(6)尽心下(4章)

二、五经

1.诗经(7篇)

(1)关雎(周南)

(2)小星(召南)

(3)子衿(郑风)

(4)鸡鸣(齐风)

(5)东方未明(齐风)

(6)伐檀(魏风)

(7)硕鼠(魏风)

2.尚书·盘庚上

3.礼记(3篇)

(1)苛政猛于虎也

(2)不食嗟来之食

(3)学记

4.周易(2篇)

(1)泰卦

(2)颐卦

5.春秋左传(2篇)

(1)曹刿论战

(2)烛之武退秦师

第三部分:古文观止

一、劝学励志篇

1.劝学(节选)(《荀子》)

2.师说(唐·韩愈)

3.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6.陋室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二、爱国治国篇

1.国殇(战国·楚·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乐府诗集》)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三国·蜀·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第四部分:经典故事

一、神话故事

1.精卫填海

2.夸父逐日

3.鲧禹治水

4.女娲补天

5.嫦娥奔月

二、寓言故事

1.画蛇添足

2.狐假虎威

3.拔苗助长

4.鹬蚌相争

5.自相矛盾

6.愚公移山

7.螳螂捕蝉

8.买椟还珠

9.曾子杀猪

10.朝三暮四

第五部分:经典诗词

一年级

1.江南(汉乐府)

2.咏鹅(唐·骆宾王)

3.静夜思(唐·李白)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5.春晓(唐·孟浩然)

6.村居(清·高鼎)

7.古朗月行(唐·李白)

8.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二年级

1.敕勒歌(北朝民歌)

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3.池上(唐·白居易)

4.悯农二首(唐·李绅)

5.咏柳(唐·贺知章)

6.绝句(唐·杜甫)

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8.小池(宋·杨万里)

9.所见(清·袁枚)

10.赠刘景文(宋·苏轼)

1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1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14.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三年级

1.鹿柴(唐·王维)

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3.绝句(唐·杜甫)

4.游子吟(唐·孟郊)

5.江雪(唐·柳宗元)

6.蜂(唐·罗隐)

7.墨梅(元·王冕)

8.塞下曲(唐·卢纶)

9.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10.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1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14.春日(宋·朱熹)

15.乞巧(宋·林杰)

16.嫦娥(唐·李商隐)

四年级

1.别董大(唐·高适)

2.枫桥夜泊(唐·张继)

3.望洞庭(唐·刘禹锡)

4.乐游原(唐·李商隐)

5.凉州词(唐·王翰)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8.渔歌子(唐·张志和)

9.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10.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11.题西林壁(宋·苏轼)

12.游山西村(宋·陆游)

13.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14.独坐敬山亭(唐·李白)

15.忆江南(唐·白居易)

1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五年级

1.望天门山(唐·李白)

2.山行(唐·杜牧)

3.出塞(唐·王昌龄)

4.示儿(宋·陆游)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6.题临安邸(宋·林升)

7.秋思(唐·张籍)

8.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9.牧童(唐·吕岩)

10.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11.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12.浪淘沙(唐·刘禹锡)

13.凉州词(唐·王之涣)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15.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16.江南春(唐·杜牧)

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18.乡村四月(宋·翁卷)

六年级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2.石灰吟(明·于谦)

3.竹石(清·郑燮)

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6.赠汪伦(唐·李白)

7.春夜喜雨(唐·杜甫)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9.天净沙·秋(元·白朴)

10.马诗(唐·李贺)

11.明日歌(清·钱鹤滩)

12.元日(宋·王安石)

1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14.清明(唐·杜牧)

15.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16.鸟鸣涧(唐·王维)

1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1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9.浣溪沙(宋·苏轼)

2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的意义: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因为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就诵读这些经典,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将永远无法弥补。让学生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学生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自主探索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 通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民族传统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

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词

目录 1.一字诗 16.古朗月行 2.一去二三里 17. 画鸡 3.咏鹅 18. 竹里馆 4.风 19.村居 5.遗爱寺 20.早发白帝城 6.凉州词 21.悯农(一) 7.登鹳雀楼 22.悯农(二) 8.画 23.画眉鸟 9.小池 24.竹枝词 10.出塞 25.咏雪 11.暮春 26.所见 12.鹿柴 27.宿建德江 13.春晓 28.从军行 14.别董大 29.敕勒歌 15.静夜思 30. 江南

1.一字诗 (清)陈沆 yì fān yì jiǎng yì yú zhōu 一帆一桨一渔舟, yì gè yú wēng yí diào gōu 一个渔翁一钓钩。 yì fǔ yì yǎng yì chǎng xiào 一俯一仰一场笑, yì jiāng míng yuè yìjiāng qiū一江明月一江秋。 2.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yí qùèr sān lǐ 一去二三里, 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亭台六七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九十枝花。 3.咏鹅 (唐)骆宾王

ééé 鹅,鹅,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毛浮绿水,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解落三秋叶,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能开二月花。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过江千尺浪,rù zhú wàn gān xié 入竹万竿斜。 5.遗爱寺 (唐)白居易 nòng shí lín xī zuò

中华古诗文

第三届初三语文 中华古诗文知识竞赛 A、竞赛时间为90分钟。全卷只有100道选择题,每道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B、每道题1分,全卷共100分。 C、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最后一页),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朋 B、人 C、师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礼记》 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A、足 B、乏 C、困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 A、李白 B、苏轼 C、李之仪 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 B、慎于思 C、慎于言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 B、礼节 C、礼仪 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 B、廉者 C、仁者 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 B、俭朴 C、俭素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14、“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宫城 16、“问君能有几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B惆C愁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 B、辫 C、辩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三年级下学期中华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三年级下学期中华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1、夜雨(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2、长干行其一(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长干曲四首(其二) (唐)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5、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送上人(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7、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8、新嫁娘词(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9、弹琴(唐)刘长卿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0、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宫词·故国三千里(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2、清平调·(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3、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4、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5、少年行(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6、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7、瑶池(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8、蚕妇吟(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19、杂诗(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20、牡丹(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思想: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诗经》、古诗文、经典神华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教育原则 完整性原则:忠实原著全文,不断章摘句。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并合理对待。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积极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 知性合一原则:文以载道,读经典与良好品行的养成结合,读圣贤书,养君子德。 全体性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 五、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 1、活动责任人:各班语文教师 2、活动时间及方式:

(1)营造班级经典文化氛围:本期第一期板报各班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专题布置。 (2)各班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写字课15分钟,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做到日有所诵。 (3)充分发挥品德,班会课的课堂渗透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4)各班语文教师先在本班学生中进行初赛,由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选出优秀者,再在年级中复赛评出优胜者。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为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创设师生浓郁的读书氛围,也为了让同学们能持之以恒地养成诵读中华经典的良好习惯,5月24日下午,我校五年级学生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来自各班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三字经》、《论语》、《诗经》以及《水调歌头》《满江红》等几十篇中华经典名篇。那一字字,一声声的标准音节,抑扬顿挫,时而深沉,时而柔美,时而激越,他们用自己富有节奏感的艺术性语言表达着自己对参赛作品的理解。 从比赛过程来看,参赛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同学们精神饱满,通过诵读很好地诠释了国学经典的内涵。每一首作品的结束都有一个高潮,显得虎虎有生气。有的同学把经典诗文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并且还制作了经典诵读手抄报,令人耳目一新。总之,每个班的同学各有风采,各有特色。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也切实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闫沟小学 2018.5.25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资源。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的人文素养。借助创建书香校园的契机,张满明德小学积极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通过诵读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诗文,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同时,此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生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诵读经典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 语言是一个民族睿智的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炎黄子孙值得骄傲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纵观目前我国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不由令人担忧:课堂教学中老师大量的分析讲解与问答交流替代了儿童朗朗的读书声;现代化传媒手段的运用及动漫的介入,替代了学生大量感知书面语言的实践;生活节奏加快、课外学习特长,使得学生用于读书、感受书面语言的时间少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严重不足,语言营养堪称不良。 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 一、熟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语法知识的传授、基础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普遍语言积累不足、文化底蕴单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训练,语言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良好的语感应该从诵读中培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掌握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及运用规律。通过熟读和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应减少一些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主旨,多背诵教材中的优秀范文,使学生读书的意识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培育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大量阅读和积极背诵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积淀。为了落实《语文课标》提出的“积累”理念、实现《语文课标》确立的“积累”目标,北师大版语文课标教材在设计上极富创意且便于教师操作落实。例如在加强课内阅读积累这方面,教材编排不仅注意适当地加大了课内阅读积累的量,更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尽早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教案讲解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活动流程 一、宣读班誓 二、全班齐唱《我快乐》 三、节目表演 1、背古诗《悯农》、《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2、相声《慈母心》 3、舞蹈《读唐诗》 4、名诗对诵 5、女生唱《咏鹅》 6、全班齐背《弟子规》 四、班主任做总结

主持词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好! 女: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 男: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 女:有的写景,有的写物; 男:有的抒情,有的叙事; 女: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 男:有的情意缠绵,有的豪迈奔放。 齐:今天,让我们徜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一年级(37)班《诵读经典诗文,学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全体起立,唱班歌《快乐鸟》。 女:嗳,你说,我们小学生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女:那还用说,当然是学习了。 男:我国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名的古诗,很多同学都会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生背古诗《悯农》、《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男:几位同学朗诵得真好。 女:他们真爱学习,我们一定要多向他们学习啊! 男:好了,好了,今天班会,我们就少谈一点学习,好吗? 男:在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到现在还能指导我们的思想、行为。 女:是的,让我们通过相声《慈母心》来感受一下吧。 (两位同学表演相声) 女:嗳,你知道吗?唐朝可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男:是啊,那一首首唐诗如歌似画,有苦有乐,就好像是祖先在向我们诉说。请欣赏舞蹈《读唐诗》。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古诗词)

经典诵读:《三字经》 必背古诗词篇目: 1、江南…………………………………………………………………………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民歌 3、咏鹅…………………………………………………………………(唐)骆宾王 4、风……………………………………………………………………(唐)李峤 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唐)孟浩然 9、凉州词………………………………………………………………(唐)王翰 10、一去二三里…………………………………………………………(唐)王昌龄 11、题画…………………………………………………………………(清)袁枚 12、七步诗………………………………………………………………(三国)曹植 13、画眉鸟………………………………………………………………(宋)欧阳修 14、蝉……………………………………………………………………(唐)虞世南 15、雨晴…………………………………………………………………(唐)王驾 16、早春…………………………………………………………………(唐)韩愈 17、苔……………………………………………………………………(清)袁枚 18、山中…………………………………………………………………(唐)王勃 19、遗爱寺………………………………………………………………(唐)白居易 20、咏华山………………………………………………………………(宋)寇准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分类:国学课题 | 标签:特色活动 2012-11-07 20:01阅读(295)评论(0)“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校发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特色已有6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诵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参考我镇阅读考级书目和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材选用古诗词130首,其中收录小学必背古诗70首。

经典诵读20首古诗

1.重别周尚书 北周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2.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3.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4.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7.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9.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内外经典诵读(古诗)

10.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2.清溪行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3.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5.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7.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8、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归雁 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20.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华古诗文读本-子集译文

中华古诗文读本译文 1、论语六章 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行,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四、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志向在于道(立志要高远),根据在于德(从道德起步),凭籍在于仁(有爱心),活动在于六艺(有渊博的知识学问: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2、老子二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3、孟子二则 一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荣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青少年诵读优秀的古典诗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本着这个初衷,我们选编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本》。 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三’‘百’‘千’”,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古代蒙学经典;第二部分“四书五经”,节选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篇章;第三部分“古文观止”,收录了20篇经典古文,其中10篇以劝学励志为主题,10篇以爱国治国为主题;第四部分“经典故事”,收录了5则神话故事和10则寓言故事,均出自古代典籍;第五部分“经典诗词”,精选了古诗词93首,按年级排列,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为了方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所有古诗文原文之后均附大意。 本书选篇精当,既考虑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又兼顾到青少年读者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希望它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限于编者的水平,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 第一部分:“三”“百”“千” 一、三字经 二、百家姓 三、千字文 第二部分:四书五经 一、四书 1.大学(1章) 2.中庸(4章) 3.论语(10篇) (1)学而篇(6章) (2)为政篇(7章) (3)里仁篇(10章) (4)雍也篇(4章) (5)述而篇(9章) (6)泰佰篇(4章) (7)子罕篇(9章) (8)颜渊篇(8章) (9)子路篇(11章) (10)宪问篇(11章) 4.孟子(6篇) (1)公孙丑上(2章) (2)滕文公下(1章) (3)离娄上(4章) (4)告子上(4章) (5)尽心上(7章) (6)尽心下(4章) 二、五经 1.诗经(7篇) (1)关雎(周南) (2)小星(召南) (3)子衿(郑风) (4)鸡鸣(齐风)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 一、幼儿园阶段 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

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测试题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75道小题,每题一分) 1、《________》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 书。“__________”这部书所记的思想核心。孔子是_________的创始人。 2、孔子曾被尊为“_________”。《论语》中《为政》的几句话轮廓式地勾勒出一条孔子所走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__________》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5、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________ 降至终点。 6、“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___。 7、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 8、“《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______ (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9、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

小学中华古诗词诵读演出主持人串词

小学中华古诗词诵读演出主持人串词 男(甲):寒霜染大地,浓雾锁江天,我们跟随秋天的脚步在美丽校园中阳光生活。女(甲):奇文共欣赏,读书破万卷,我们跟随诗人的神韵在诗意校园中感受经典。 男(乙):当飒飒的秋风掀开了中华诗国的宝库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幽幽远古跳跃出来。 女(乙):当秋日的暖阳照耀着祖国花朵的笑脸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他们口中传唱出来。 男(甲):字字珠玑, 女(甲):句句经典! 男(乙):声声诵读, 女(乙):津津有味。 合: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女(甲):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文字浅显而意境悠远的好诗,它们有的咏物,有的状景,有的说理,有的甚至是儿童启蒙的教材。这些好诗,无论男女老幼,说,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写,几乎都能信手拈来。

接下来请欣赏由一年级表演的节目《古诗词诵读<画鸡><春晓><静夜思><三字经>》。 男(甲):在我们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毛泽东,同样,在我们中华古诗词的瑰宝中,毛泽东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我们记住领袖毛泽东,诗人毛泽东。 请欣赏二年级为我们朗诵毛泽东的一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 男(乙):同学们,你们知道“精忠报国”的故事吗?你们了解“莫须有”的典故吗?一曲《满江红》之所以千年传诵不衰,不仅仅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样的好句,更因为我们从这首感情激扬,气势磅礴的词中看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气节。 有请三年级为我们朗诵岳飞的一首著名的词——《满江红》。 女(乙):春花秋月本来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景色,可是面对亡国之恨,反而更加增添了诗人的许多忧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细品诗人写情愁。请欣赏四年级朗诵的《虞美人》。 男(甲):诵读“大江东去”,我们激情荡漾,神游“故国英雄”,我们真情流淌,想起“三苏父子”,我们豪情满怀。请欣赏四年级的配乐朗诵《赤壁怀古》。 女(甲):古诗是美丽的,一行行诗句整齐地排列着,我们看到它是美丽的,品味着蕴含在诗句中的意境,我们同样感到它是美丽的,如果把它谱成曲子,唱着它,我们更能感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请欣赏由三年级表演的《古诗歌曲联唱》。

三年级 经典诵读古诗文

《别董大》【其一】【唐代】_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望天门山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代】 水光潋滟(liàn 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春日 朱熹【宋代】 胜日寻芳泗(sì)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示儿 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乞巧 林杰【唐代】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píng)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天河一小经典诵读考级古诗文(三) 劝学 孟郊【唐代】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赠花卿 [唐]杜甫 锦[jǐn] 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题都城南庄 崔护【唐代】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dū]。晚春韩愈 唐 -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yú jiá] 无才思, 惟[w?i]解漫天作雪飞。 夜雪 白居易【唐代】 已讶[yà]衾[qīn] 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zh?ng], 时闻折[sh?] 竹声。 《南浦别》 白居易【唐代】 南浦[pǔ]凄凄[qī]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村夜 白居易【唐代】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qiáo]麦花如雪。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白居易【唐代】 叶声落如雨, 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 谁为拂尘床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yōu 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竹石 郑燮 [xia]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华古诗文读本—辰集

中华古诗文诵读读本——辰集 《论语》三章(139字,3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选自《雍也篇第六》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选自《述而篇第七》 3、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选自《颜渊篇第十二》 《老子》二章(195字,4分)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选自《上篇道经七章》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选自《上篇道经二十五章》 《管子》一则(114字,3分)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选自《弟子职篇》 《墨子》一则(362字,8分)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命……虽强劲,何益哉?”以上说王公大人,下以驵百姓之从事,故执有命者不仁。故当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明辨。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非命上》 《孟子》二则(206字,4分)

古诗文经典诵读名句摘录

古诗文经典诵读(名句摘录) 第一部分(56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8.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9.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1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易经》) 1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14.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易经》) 1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4.言必行,行必果。(《论语》)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记》)

中华古诗文读本—子集

中华古诗文读本——《子集》 1《论语》六章 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四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老子》二章 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孟子》二则 一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庄子》一则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5《礼记》一则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6《吕氏春秋》一则 吕不韦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天子也,而士皆去之。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 7《傅子》一则傅玄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或曰:耻者其至者乎,曰未也。夫至者自然由仁;何耻之有?赴谷必坠,失水必溺,人见之也。赴阱必陷,失道必沉,人不见之也,不察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思唐虞于上世,瞻仲尼于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相伯夷于首阳,省四皓于商山,而知夫秽志者之足耻也。存张骞于西极,念苏武于朔垂,而知怀闾室者之足鄙也。推斯类也,无所不至矣。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耻而知之,则圣贤其可几;知足而已,则固陋其可安也。圣贤斯几,况其为慝乎?固陋斯安,况其为侈乎?是谓有检,纯乎纯哉其上也。其次得概而已矣,莫非概也。渐其概,苟无邪,斯可矣。君子内省其身,怒不乱德,喜不乱义也。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之谓也。若子方惠及于老马,西巴不忍而放麑,皆仁之端也。推而广之,可以及乎远矣。 8《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