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辽宁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3年高考.辽宁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3年高考.辽宁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 学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B )=P (A )+P (B ) S=4πR 2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33

4

R V π=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 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k n k k n n P P C k P --=)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曲线11

-=x y 关于原点对称的曲线为 ( )

A .x y +=11

B .x y +-=11

C .x y -=11

D .x

y --=11

2. 已知==-∈x x x 2tan ,54

cos ),0,2(则π

( )

A .247

B .-247

C .7

24

D .-

7

24 3.

=+-2

)

3(31i i

( )

A .

i 4

341+ B .i 4

3

41--

C .

i 2

321+ D .i 2

3

21--

4.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则=( )

A .)1,0(),(∈+λλAD A

B B .)22,

0(),(∈+λλ

C .)1,0(),(∈-λλ

D .)2

2,

0(),(∈-λλBC AB 5.设函数???

??>≤-=-0,0,12)(,21x x

x x f x 若1)(0>x f ,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 )

A .(-1,1)

B .(-1,+∞)

C .(-∞,-2)∪(0,+∞)

D .(-∞,-1)∪(1,+∞)

6.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3,4,3

1

521==+=n a a a a ,则n 为 ( )

A .48

B .49

C .50

D .51 7.函数),1(,1

1

ln

+∞∈-+=x x x y 的反函数为

( )

A .),0(,11

+∞∈+-=x e e y x

x B .),0(,11

+∞∈-+=x e e y x

x

C .)0,(,1

1

-∞∈+-=x e e y x

x D .)0,(,1

1

-∞∈-+=x e e y x

x 8.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连结相邻面的中心,以这些线段为棱的八面体的体积为( )

A .3

3a

B .43a

C .63a

D .12

3a

9.设c bx ax x f a ++=>2

)(,0,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P 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

围为]4,0[π

,则P 到曲线)(x f y =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 )

A .]1,0[a

B .]21,0[a

C .|]2|

,0[a b D .|]21

|,0[a

b - 10.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与其相交于直线1),0,7(-=x y F M 、N 两点,MN

中点的横坐标为,3

2

-

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

A .1432

2=-y x B .1342

2=-y x C .1252

2=-y x D .15

22

2=-y x 11.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 (0,0),B (2,0),C (2,1)和D (0,1).一质点从AB 的中点

P 0沿与AB 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P 1后,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P 2,P 3和

P 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设P 4的坐标为(x 4,0),若214<

( )

A .(

3

1

,1) B .)3

2

,31(

C .)2

1,52(

D .)3

2,52(

1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 A .3π B .4π

C .π33

D .6π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9

2

)21(x

x -

展开式中9x 的系数是 . 14.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

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

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 , , 辆

15.某城市在中心广场建造一个花圃,花圃分为6个部分 (如图).现要栽种4种不同颜色的花,每部分栽种一 种且相邻部分不能栽种同样颜色的花,不同的栽种方

法有 (以数字作答) 16.对于四面体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B=AC ,BD=CD ,则BC ⊥AD ②若AB=CD ,AC=BD ,则BC ⊥AD

③若AB ⊥AC ,BD ⊥CD ,则BC ⊥AD ④若AB ⊥CD ,BD ⊥AC ,则BC ⊥AD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AB=1,AA 1=2,点E 为CC 1中点,点F 为BD 1中点.

(1)证明EF 为BD 1与CC 1的公垂线; (2)求点D 1到面BDE 的距离.

A

A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0,0)(sin()(π?ω?ω≤≤>+=x x f 是R 上的偶函数,其图像关于点

)0,43(

πM 对称,且在区间]2

,0[π

上是单调函数,求?和ω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0>a ,求函数)),0(()ln()(+∞∈+-=

x a x x x f 的单调区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A 、

B 两个代表队进行乒乓球对抗赛,每队三名队员,A 队队员是A 1,A 2,A 3,B

123现按表中对阵方式出场,每场胜队得1分,负队得0分,设A 队、B 队最后所得总 分分别为ξ、η

(1)求ξ、η的概率分布; (2)求E ξ,E η.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0a 为常数,且)(2311

+--∈-=N n a a n n n

(1)证明对任意012)1(]2)1(3[5

1,1a a n n n n n n

n ?-+?-+=

≥-; (2)假设对任意1≥n 有1->n n a a ,求0a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常数a >0,向量c =(0,a ),i =(1,0),经过原点O 以c +λi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经

过定点A (0,a )以i -2λc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 ,其中λ∈R.试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E 、F ,使得|PE|+|PF|为定值.若存在,求出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学试题(理工农医类)参考解答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A

2.D

3.B

4.A

5.D

6.C

7.B

8.C

9.B 10.D 11.C 12.A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2

21

-

14.6,30,10 15.120 16.①④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四棱柱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满分12分

.

A

A

(I )证法一:取BD 中点M ,连结MC ,FM ,

∵F 为BD 1中点, ∴FM ∥D 1D 且FM=

2

1D 1D

又EC=

2

1

CC 1,且EC ⊥MC , ∴四边形EFMC 是矩形 ∴EF ⊥CC 1 …………3分 又CM ⊥面DBD 1 ∴EF ⊥面DBD 1 ∵BD 1?面DBD 1,

∴EF ⊥BD 1 故EF 为BD 1与CC 1的公垂线. 证法二: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得

)

O

B (0,1,0),D 1(1,0,2),F )1,2

1

,21( C 1(0,0,2),E (0,0,1).…………2分

)2,0,0(),0,2

1

,21(1==∴CC EF

)2,1,1(1-=BD ……………………4分 0,011=?=?∴BD CC

即EF ⊥CC 1,EF ⊥BD 1

故EF 是CC 1与BD 1的公垂线.……6分 (II )解:连结ED 1,有DBE D DBD E V V --=11

由(I )知EF ⊥面DBD 1,设点D 1到面BDE 的 距离为d ,

则S △DBC ·d=S △DBD 1·EF.………………9分 ∵AA 1=2·AB=1.

2

2,2=

===∴EF ED BE BD 2

3)2(2321,2222121=??==??=

∴??DBC DBD S S 3322

3

22

2=?

=∴d

故点D 1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

3

3

2. 18.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单调性、奇偶性等基本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推理计算能力.满分12

分.

解:由)(x f 是偶函数,得)()(x f x f =-,即)sin()sin(?ω?ω+=+-x x , 所以x x ω?ω?sin cos sin cos =-

对任意x 都成立,且0>ω,所以得0cos =?, 依题设π?≤≤0,所以解得2

π

?=

.……………………4分

由)(x f 的图象关于点M 对称,得)4

3()43(x f x f +-=-π

π, 取,0=x 得),43()43(ππf f -=所以,0)4

3(=π

f

43cos

)243sin()43(ωπ

πωππ=+=f , 2,1,0,243,0,043cos =+=>=∴k k ππωπωωπ得又…, ………………8分

,2,1,0),12(3

2

=+=∴k k ω….

当k =0时,]2

,0[)232sin()(,32π

πω在+==x x f 上是减函数;

当k =1时,]2

,0[)22sin()(,2π

π

ω在+==x x f 上是减函数;

当2≥k 时,]2

,0[)2sin()(,310π

πωω在+=≥

x x f 上不是单调函数.

所以,综合得23

2

==

ωω或. ………………12分 19.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和计算,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推理和运算能力. 满分12分.

解:)0(1

21)(>+-

=

'x a

x x

x f . ………………2分 当0,0>>x a 时 0)42(0)(2

2

>+-+?>'a x a x x f .

0)42)0)(22<+-+?<'a x a x x f

(i )当1>a 时,对所有0>x ,有0)42(2

2

>+-+a a x . 即0)(>'x f ,此时)(x f 在),0(+∞内单调递增. …………5分 (ii )当1=a 时,对1≠x ,有0)42(2

2

>+-+a x a x ,

即0)(>'x f ,此时)(x f 在(0,+∞)内单调递增,在),1(+∞内单调递增

又知函数)(x f 在x=1处连续,因此,函数)(x f 在(0,+∞)内单调递增…………7分 (iii )当10<'x f ,即0)42(2

2

>+-+a x a x . 解得a a x a a x -+->---<122,122或.

因此,函数)(x f 在区间)122,0(a a ---内单调递增,在区间),122(+∞-+-a a 内也单调递增. ………………10分 令0)42(,0)(2

2

<+-+<'a x a x x f 即, 解得a a x a a -+-<<---122122.

因此,函数)(x f 在区间

)122,12-2a a a a -+---(内单调递减. ………………12分

20.本小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概念,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

12分. 解:(1)ξ、η的可能取值分别为3,2,1,0.

75

8

525232)3(=

??=

=ξP 7528

525332525231535232)2(=

??+??+??==ξP 52

525331535231535332)1(=??+??+??==ξP ,

25

3

535331)0(=

??==ξP …………4分 根据题意知ξ+η=3,所以 P(η=0)=P(ξ=3)=75

8

, P(η=1)=P(ξ=2)= 7528

P(η=2)=P(ξ=1)= 52, P(η=3)=P(ξ=0)= 253

. …………8分

(2)1522

2530521752827583=

?+?+?+?=ξE ; 因为ξ+η=3,所以 .15

23

3=-=ξηE E …………12分

21.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考查数学归纳法,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4分. (1)证法一:(i )当n=1时,由已知a 1=1-2a 0,等式成立; (ii )假设当n=k (k ≥1)等式成立,则,2)1(]2)1(3[5

101a a k k k k k

k ---+=- 那么01112)1(]2)1(3[5

2323a a a k k k k k

k

k k

k +-+---+-=-= .2)1(]2)1(3[5

101111

a k k k k k ++++-+-+=

也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i )和(ii ),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成立. …………6分

证法二:如果设),3(233111-----=-n n n n n a a αα 用11

23---=n n n a a 代入,可解出

5

1=

α. 所以??

??

??-53n n a 是公比为-2,首项为531-a 的等比数列. ).()2)(5

3

21(5310+-∈---=-∴N n a a n n n

即.2)1(5

2)1(301a a n n n

n n n -+-+=- ………………6分

(2)解法一:由n a 通项公式 .23)1(523)1(32011

111a a a n n n n n n n -----?-+?-+?=-

)(1N n a a n n ∈>∴-等价于 ).()2

3

()15()1(201+--∈<--N n a n n ……① …………8分

(i )当n=2k -1,k=1,2,…时,①式即为 32022)2

3

()15()1(--<--k k a

即为 .5

1

)23(51320+<-k a ……②

②式对k=1,2,…都成立,有 .3

15

1)2

3(5

110=+?<-a ………………10分

(ii )当n=2k ,k=1,2,…时,①式即为 .)2

3

()15()

1(2201

2--<--k k a

即为 .5

1

)

2

3(512

20+?->-k a ……③ ③式对k=1,2,…都成立,有 .05

1

)23(512120=+?->-?a …………12分

综上,①式对任意n ∈N *,成立,有.3

1

00<

故a 0的取值范围为).3

1

,0( …………14分

解法二:如果1->n n a a (n ∈N *)成立,特别取n=1,2有 .031001>-=-a a a

.06012>=-a a a 因此 .3

1

00<

下面证明当.3

1

00<

.01>--n n a a 由a n 的通项公式 .235)1(23)1(32)(5011111a a a n n n n n n n -----??-+?-+?=-

(i )当n=2k -1,k=1,2…时, 011112352332)(5a a a n n n n n ----??-?+?=-

>025*******=?-?+?---n n n (12)

(ii )当n=2k ,k=1,2…时,011112352332)(5a a a n n n n n ----??+?-?=-

>.0233211≥?-?--n n 故a 0的取值范围为).3

1,0( …………14分

22.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计算,求轨迹的方法,椭圆的方程和性质,利用方程判定

曲线的性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综合解题能力,满分12分.

解:根据题设条件,首先求出点P 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再判断是否存在两定点,使得点P

到两定点距离的和为定值. ∵i =(1,0),c=(0,a ), ∴c+λi =(λ,a ),i -2λc=(1,-2λa ). (2)

因此,直线OP 和AP 的方程分别为 ax y =λ 和 ax a y λ2-=-. …………4分 消去参数λ,得点),(y x P 的坐标满足方程222)(x a a y y -=-.

整理得 .1)2

()2(812

2

2

=-+

a

a y x ……① …………7分 因为,0>a 所以得:

(i )当2

2

=

a 时,方程①是圆方程,故不存在合乎题意的定点E 和F ; (ii )当2

2

0<

2a a E -和)2,2121(2a a F --为合乎题意的两个定点; (iii )当2

2>

a 时,方程①也表示椭圆,焦点))21(21,0(2

-+a a E 和

))2

1

(21,0(2--a a F 为合乎题意的两个定点. …………12分

201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B)=()1.(5分)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 U A.{x|x≥0} B.{x|x≤1} C.{x|0≤x≤1} D.{x|0<x<1} 2.(5分)设复数z满足(z﹣2i)(2﹣i)=5,则z=() A.2+3i B.2﹣3i C.3+2i D.3﹣2i ,c=log,则() 3.(5分)已知a=,b=log 2 A.a>b>c B.a>c>b C.c>a>b D.c>b>a 4.(5分)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α,n∥α,则m∥n B.若m⊥α,n?α,则m⊥n C.若m⊥α,m⊥n,则n∥αD.若m∥α,m⊥n,则n⊥α 5.(5分)设,,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若?=0,?=0,则?=0;命题q:若∥,∥,则∥,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p∨q B.p∧q C.(¬p)∧(¬q)D.p∨(¬q) 6.(5分)6把椅子排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A.144 B.120 C.72 D.24 7.(5分)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8﹣2πB.8﹣πC.8﹣D.8﹣ 8.(5分)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若数列{}为递减数列,则() A.d<0 B.d>0 C.a 1d<0 D.a 1 d>0 9.(5分)将函数y=3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 A.在区间[,]上单调递减B.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C.在区间[﹣,]上单调递减D.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10.(5分)已知点A(﹣2,3)在抛物线C:y2=2px的准线上,过点A的直线与C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B,记C的焦点为F,则直线BF的斜率为()A.B.C.D. 11.(5分)当x∈[﹣2,1]时,不等式ax3﹣x2+4x+3≥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5,﹣3] B.[﹣6,﹣] C.[﹣6,﹣2] D.[﹣4,﹣3] 12.(5分)已知定义在[0,1]上的函数f(x)满足: ①f(0)=f(1)=0; ②对所有x,y∈[0,1],且x≠y,有|f(x)﹣f(y)|<|x﹣y|. 若对所有x,y∈[0,1],|f(x)﹣f(y)|<m恒成立,则m的最小值为()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9,则输出y= .

2006年高考数学真题辽宁卷(理科)

2006年高考试题辽宁卷理科数学试题 一. 选择题 (1) 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A)1 (B)3 (C)4 (D)8 (2) 设()f x 是R 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 x f x -是奇函数 (B)()()f x f x -是奇函数 (C) ()()f x f x --是偶函数 (D) ()()f x f x +-是偶函数 (3)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③若直线12,l l 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12,l l 互相平行. ④若直线12,l l 是异面直线,则与12,l l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其中假. 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 双曲线224x y -=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3x =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表示该区域的不等式组是 (A)0003x y x y x -≥??+≥??≤≤? (B)0003x y x y x -≥?? +≤??≤≤? (C) 003x y x y x -≤?? +≤??≤≤? (D) 0003x y x y x -≤?? +≥??≤≤? (5) 设○ +是R 上的一个运算,A 是R 的非空子集,若对任意,a b A ∈有a ○+b A ∈,则称A 对运算○ +封闭,下列数集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等于零)四则运算都封闭的是 (A)自然数集 (B)整数集 (C)有理数集 (D)无理数集 (6)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 (,)p a c b =+ ,(,)q b a c a =-- ,若//p q ,则角C 的大小为 (A) 6π (B)3π (C) 2 π (D) 23π (7) 与方程221(0)x x y e e x =-+≥的曲线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曲线的方程为 (A)ln(1y = (B) ln(1y = (C) ln(1y =- (D) ln(1y =-

2014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设集合2 {2,0,2},{|20}A B x x x =-=--=,则A B =I ( ) A .? B .{}2 C .{0} D .{2}- 2. 131i i +=-(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函数()f x 在0x x =处导数存在,若0:()0p f x =;0:q x x =是()f x 的极值点,则( ) A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B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C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 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4.设向量b a ρρ,满足10||=+b a ρρ,6||=-b a ρ ρ,则=?b a ρρ( ) A .1 B .2 C .3 D .5 5.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是2,若248,,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 ) A .(1)n n + B .(1)n n - C . (1)2n n + D .(1) 2 n n - 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 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的部分的体积和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 . 2717 B .95 C .2710 D .3 1 7.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3,D 为BC 中点,则三棱锥11A B DC -的体积为 (A )3 (B ) 3 2 (C )1 (D 3 D 1 1 A B 1 8.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t 均为2,则输出的S =( )

高考数学理(辽宁卷)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学(供理科考生使用)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a 为正实数,i 为虚数单位, 2a i i +=,则a= (A )2 (B (D)1 (2)已知M,N 为集合I 的非空真子集,且M,N 不相等,若1,N C M M N ?=??=则 (A)M (B) N (C)I (D)? (3)已知F 是抛物线y 2=x 的焦点,A,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3AF BF +,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A) 34 (B) 1 (C)54 (D)74 (4)△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b a = (A) (B) (C) (5)从1.2.3.4.5中任取2各不同的数,事件A=“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B ︱A )= (A) 18 (B) 14 (C) 25 (D)1 2 (6)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4,则输出的P 是 (A) 8 (B) 5 (C) 3 (D) 2

201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2014?辽宁)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U(A∪B)=() A.{x|x≥0} B.{x|x≤1} C.{x|0≤x≤1} D.{x|0<x<1} 考 点: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 题: 集合. 分 析: 先求A∪B,再根据补集的定义求C U(A∪B). 解答:解:A∪B={x|x≥1或x≤0},∴C U(A∪B)={x|0<x<1},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补集运算,利用数轴进行数集的交、并、补运算是常用方法. 2.(5分)(2014?辽宁)设复数z满足(z﹣2i)(2﹣i)=5,则z=() A.2+3i B.2﹣3i C.3+2i D.3﹣2i 考 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 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 析: 把给出的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然后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化简,则z可求. 解答:解:由(z﹣2i)(2﹣i)=5,得: ,∴z=2+3i. 故选:A. 点 评: 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是基础的计算题. 3.(5分)(2014?辽宁)已知a=,b=log2,c=log,则()A.a>b>c B.a>c>b C.c>a>b D.c>b>a 考 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 专计算题;综合题.

题: 分析:利用指数式的运算性质得到0<a<1,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得到b<0,c>1,则答案可求. 解 答:解:∵0<a=<20=1,b=log2<log21=0, c=log=log23>log22=1, ∴c>a>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指数的运算性质和对数的运算性质,在涉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有时借助于0、1这样的特殊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基础题. 4.(5分)(2014?辽宁)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α,n∥α,则m∥n B.若m⊥α,n?α,则m⊥n C.若m⊥α,m⊥n,则n∥αD.若m∥α,m⊥n,则n⊥α 考 点: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 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A.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结合线线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 B.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判断; C.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结合线线垂直和线面平行的位置即可判断;D.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即可判断. 解答:解:A.若m∥α,n∥α,则m,n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A错;B.若m⊥α,n?α,则m⊥n,故B正确; C.若m⊥α,m⊥n,则n∥α或n?α,故C错; D.若m∥α,m⊥n,则n∥α或n?α或n⊥α,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的判断与性质,记熟这些定理是迅速解题的关键,注意观察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的模型. 5.(5分)(2014?辽宁)设,,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若?=0,?=0,则 ?=0;命题q:若∥,∥,则∥,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p∨q B.p∧q C.(¬p)∧(¬q)D.p∨(¬q) 考 点: 复合命题的真假;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 专 题: 简易逻辑. 分析:根据向量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分别判断p,q的真假,利用复合命题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若?=0,?=0,则?=?,即(﹣)?=0,则?=0不一定成立,故命题p为假命题,

辽宁省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A={x|x2﹣5x+6>0},B={x|x﹣1<0},则A∩B=()A.(﹣∞,1)B.(﹣2,1)C.(﹣3,﹣1)D.(3,+∞)2.(5分)设z=﹣3+2i,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5分)已知=(2,3),=(3,t),||=1,则?=()A.﹣3B.﹣2C.2D.3 4.(5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轨道运行.L2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1,月球质量为M2,地月距离为R,L2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满足方程:+=(R+r). 设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α3,则r的近似值为() A.R B.R C.R D.R 5.(5分)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

(辽宁省)2014年高考真题数学(理)试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0},{|1}U R A x x B x x ==≤=≥,则集合()U C A B =( ) A .{|0}x x ≥ B .{|1}x x ≤ C .{|01}x x ≤≤ D .{|01}x x << 2.设复数z 满足(2)(2)5z i i --=,则z =( ) A .23i + B .23i - C .32i + D .32i - 3.已知1 32a -=,21211log ,log 33 b c ==,则(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c b a >> 4.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 n αα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 ⊥ C .若m α⊥,m n ⊥,则//n α D .若//m α,m n ⊥,则n α⊥ 5.设,,a b c 是非零向量,学科 网已知命题P :若0a b ?=,0b c ?=,则0a c ?=;命题q :若//,//a b b c ,则//a c ,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6.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做法种数为( ) A .144 B .120 C .72 D .24 7.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82π- B .8π- C .82π- D .84 π- 8.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若数列1{2}n a a 为递减数列,则( )

201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 卷 ) 数 学(理科 )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A={ x | x 2 2x 3 0 } , - ≤<=,则A B = B={ x | 2 x 2 A .[-2,-1] B .[-1,2 ) C .[-1,1] D .[1,2) (1 i )3 2. (1 i ) 2 = A .1 i B .1 i C . 1 i D . 1 i 3.设函数 f ( x) , g( x) 的定义域都为 R ,且 f ( x) 时奇函数, 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 . f (x) g( x) 是偶函数 B .| f ( x) | g ( x) 是奇函数 C .f (x) | g( x) 是奇函数 D .|f ( x) g ( x) 是奇函数 | | 4.已知 F 是双曲线 C : x 2 my 2 3m(m 0) 的一个焦点,则点 F 到 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 3 B .3 C . 3m D . 3m 5.4 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 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A . 1 B . 3 C . 5 D . 7 8 8 8 8 6.如图,圆 O 的半径为 1, A 是圆上的定点, P 是圆上的动点,角 x 的始边 为射线 OA ,终边为射线 OP ,过点 P 作直线 OA 的垂线,垂足为 M ,将点 M 到直线 OP 的距 离表示为 x 的函数 f ( x) ,则 y = f ( x) 在 [0, ]上的图像大致为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 (辽宁卷) 高清 解析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 学(供理科考生使用)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的1 1 Z i = -模为 (A ) 1 2 (B (C (D )2 (2)已知集合{}{}4|0log 1,|2A x x B x x A B =<<=≤= ,则 A .()01, B .(]02, C .()1,2 D .(]12, (3)已知点()()1,3,4,1,A B AB - 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A )3455?? ???,- (B )4355?? ??? ,- (C )3455??- ???, (D )4355??- ??? , (4)下面是关于公差0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四个命题: {}1:n p a 数列是递增数列; {}2:n p na 数列是递增数列; 3:n a p n ?? ???? 数列是递增数列; {}4:3n p a nd +数列是递增数列;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12,p p (B )34,p p (C )23,p p (D )14,p p (5)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60,80,820,100. 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 (A )45 (B )50 (C )55 (D )60

(6)在ABC ?,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1sin cos sin cos ,2 a B C c B A b += ,a b B >∠=且则 A .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7)使得()3n x n N n +? ∈ ?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的最小的为 A .4 B .5 C .6 D .7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0,n S ==则输出的 A . 511 B .1011 C .3655 D .7255 (9)已知点()()() 3 0,0,0,,,.ABC ,O A b B a a ?若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 .3b a = B .31 b a a =+ C .()3310b a b a a ? ?---= ??? D .3310b a b a a -+--= (10)已知三棱柱1116.34ABC A B C O AB AC -==的个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若,, ,AB AC ⊥112AA O =,则球的半径为 A B . C .13 2 D . (11)已知函数()()()()2 2 2 2 22,228.f x x a x a g x x a x a =-++=-+--+设 ()()(){}()()(){}{}()12max ,,min ,,max ,H x f x g x H x f x g x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大 值,{}min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小值,记()1H x 得最小值为,A ()2H x 得最小值为B ,则 A B -=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数学试题卷(文史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已知集合A={2-,0,2},B={x |022 =--x x },则A B= (A )? (B ){}2 (C ){}0 (D ){}2- (2) 131i i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函数()f x 在0x x =处导数存在.若p :0'()0f x =;q :0x x =是()f x 的极值点,则 (A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B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C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 (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4)设向量a ,b 满足||a b +=,||a b -= ,则a b = (A )1 (B )2 (C )3 (D )5 (5)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2a ,4a ,8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 (A )()1n n + (B )()1n n - (C ) ()12 n n + (D ) ()12 n n - (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 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 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 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A ) 1727 (B )59 (C )1027 (D )1 3

辽宁卷,高考数学理科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 科数学(辽宁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2010辽宁,理1)已知A ,B 均为集合U ={1,3,5,7,9}的子集,且A ∩B ={3},(U B )∩A ={9}, 则A = A.{1,3} B.{3,7,9} C.{3,5,9} D.{3,9} 答案:D 2.(2010辽宁,理2)设a ,b 为实数,若复数i i 21b a ++=1+i,则A.a = 23,b =2 1 B.a =3,b =1 C.a =21,b = 2 3 D.a =1,b =3 答案:A 3.(2010辽宁,理3)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32和4 3 ,两个零件是否加工为一等品相互独立,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A. 2 1 B. 12 5 C. 4 1 D. 6 1答案:B 4.(2010辽宁,理4)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 ,m ,满足n ≥m ,那么输出的p 等于 A.1 C ?m n B.1 A ?m n C.m n C D.m n A 答案:D

5.(2010辽宁,理5)设ω>0,函数y =sin(ωx +3π)+2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4个单位后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 A. 3 2 B. 34 C. 2 3 D.3 答案:C 6.(2010辽宁,理6)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已知a 2a 4=1,S 3=7,则 S 5= A. 2 15 B. 4 31 C. 4 33 D. 2 17答案:B 7.(2010辽宁,理7)设抛物线y 2=8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为抛物线上一点,PA ⊥l ,A 为垂足.如果直线AF 的斜率为-3,那么|PF |= A.43 B.8 C.83 D.16 答案:B 8.(2010辽宁,理8)平面上O ,A ,B 三点不共线,设OA =a ,=b ,则△OAB 的面积等于A.222)(||||b a b a ?? B.222)(||||b a b a ?+C. 2 12 22)(||||b a b a ?? D. 2 12 22)(||||b a b a ?+答案:C 9.(2010辽宁,理9)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 B.3 C. 2 13+ D. 2 15+答案:D 10.(2010辽宁,理10)已知点P 在曲线y =1 e 4 +x 上,α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α的取值范围是 A.[0, 4 π) B.[ 2,4ππ) C.( 4 3,2π π] D.[ 4 3π,π)答案:D 11.(2010辽宁,理11)已知a >0,则x 0满足关于x 的方程ax =b 的充要条件是 A. ∈R ,21ax 2-bx ≥21 ax 02-bx 0 B.∈R , 21ax 2-bx ≤21 ax 02-bx 0 C.∈R ,21ax 2-bx ≥2 1 ax 02-bx 0 D.∈R ,21ax 2-bx ≤2 1 ax 02-bx 0 答案:C 12.(2010辽宁,理12)有四根长都为2的直铁条,若再选两根长都为a 的直铁条,使这六根铁条端点处相连能够焊接成一个三棱锥形的铁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有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数学 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河北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2}B x x =-<≤,则A B = ( ) A .[2,1]-- B .[1,2)- C .[1,1]- D .[1,2) 2. 3 2 (1i)(1i)+=-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已知F 为双曲线C :22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 A B .3 C D .3m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 ) A .18 B .38 C . 58 D . 78 6.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成x 的函数()f x ,则 ()y f x =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 ) A . B . C . D . 7.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 ) A . 203 B . 72 C .165 D .158 8.设π(0,)2α∈,π(0,)2 β∈,且1sin tan cos β αβ+=,则 ( ) A .π32αβ-= B .π 32αβ+= C .π22αβ-= D .π 22αβ+= 9.不等式组1, 24x y x y +??-?≥≤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x y D ?∈,22x y +-≥; 2p :(,)x y D ?∈,22x y +≥; 3p :(,)x y D ?∈,23x y +≤; 4p :(,)x y D ?∈,21x y +-≤. 其中的真命题是 ( ) A .2p ,3p B .1p ,2p C .1p ,4p D .1p ,3p 10.已知抛物线C :2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 交点,若4FP FQ =,则||QF = ( ) A .72 B .3 C .52 D .2 11.已知函数32()31f x ax x =-+,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B .(1,)+∞ C .(,2)-∞- D .(,1)-∞- 1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 ) A .B .6 C .D .4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8()()x y x y -+的展开式中27x y 的系数为 (用数字填写答案). 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15.已知A ,B ,C 为圆O 上的三点,若1()2 AO AB AC =+,则AB 与AC 的夹角为 . 16.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2a =,且(2)(sin b A +- sin )()sin B c b 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a =,0n a ≠,11n n n a a S λ+=-,其中λ为常数. (Ⅰ)证明:2n n a a λ+-=; (Ⅱ)是否存在λ,使得{}n a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在 --------------------此--------------------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复数的模长为() A.B.C.D.2 2.(5分)已知集合A={x|0<log4x<1},B={x|x≤2},则A∩B=()A.(0,1) B.(0,2]C.(1,2) D.(1,2] 3.(5分)已知点A(1,3),B(4,﹣1),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A.B.C.D. 4.(5分)下列关于公差d>0的等差数列{a n}的四个命题: p1:数列{a n}是递增数列; p2:数列{na n}是递增数列; p3:数列是递增数列; p4:数列{a n+3nd}是递增数列; 其中真命题是() A.p1,p2B.p3,p4C.p2,p3D.p1,p4 5.(5分)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60,80),[8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 A.45 B.50 C.55 D.60 6.(5分)在△ABC,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asinBcosC+csinBcosA=

b,且a>b,则∠B=() A.B.C. D. 7.(5分)使得(3x+)n(n∈N+)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的最小的n为()A.4 B.5 C.6 D.7 8.(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10,则输出的S=() A.B.C.D. 9.(5分)已知点O(0,0),A(0,b),B(a,a3),若△OAB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b=a3B. C.D. 10.(5分)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O的半径为() A.B.C.D. 11.(5分)已知函数f(x)=x2﹣2(a+2)x+a2,g(x)=﹣x2+2(a﹣2)x﹣a2+8.设H1(x)=max{f(x),g(x)},H2(x)=min{f(x),g(x)},(max{p,q})表示p,q中的较大值,min{p,q}表示p,q中的较小值),记H1(x)的最小值为A,H2(x)的最大值为B,则A﹣B=() A.16 B.﹣16 C.﹣16a2﹣2a﹣16 D.16a2+2a﹣16 12.(5分)设函数f(x)满足x2f′(x)+2xf(x)=,f(2)=,则x>0时,

2014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课标I 理科数学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2 230x x --≥},B={x |-2≤x <2=,则A B ?= A .[-2,-1] B .[-1,2) C .[-1,1] D .[1,2) 2.32 (1)(1)i i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时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已知F 是双曲线C :2 2 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A B .3 C D .3m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A .18 B .38 C .58 D . 78 6.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 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在[0,π]上的图像大致为 7.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A . 203 B .165 C .72 D .158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含答案

2010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2010?辽宁)已知A、B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B={3},(?U B)∩A={9},则A等于() A.{1,3} B.{3,7,9} C.{3,5,9} D.{3,9} 【考点】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分析】由韦恩图可知,集合A=(A∩B)∪(C U B∩A),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因为A∩B={3},所以3∈A,又因为C U B∩A={9},所以9∈A,选D.本题也可以用Venn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考查了同学们借助于Venn 图解决集合问题的能力. 2.(5分)(2010?辽宁)设a,b为实数,若复数,则() A.B.a=3,b=1 C.D.a=1,b=3 【考点】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分析】先化简,然后用复数相等的条件,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解:由可得1+2i=(a﹣b)+(a+b)i,所以,解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相等的概念及有关运算,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 3.(5分)(2010?辽宁)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和,两个零件是否加工为一等品相互独立,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A.B.C.D.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包含仅第一个实习生加工一等品与仅第二个实习生加工一等品两种互斥的事件,而两个零件是否加工为一等品相互独立,进而由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记两个零件中恰好有一个一等品的事件为A, 即仅第一个实习生加工一等品(A1)与仅第二个实习生加工一等品(A2)两种情况,

高考试题——数学理(辽宁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学(供理科考生使用)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A ,B 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 ∩B={3},u B ∩A={9},则A= (A ){1,3} (B){3,7,9} (C){3,5,9} (D){3,9}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考查了同学们借助于Venn 图解决集合问题的能力。 【解析】因为A ∩B={3},所以3∈A ,又因为 u B ∩A={9},所以9∈A ,所以选D 。本题也可 以用Venn 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2)设a,b 为实数,若复数 11+2i i a bi =++,则 (A )31 ,22a b == (B) 3,1a b == (C) 13 ,22 a b == (D) 1,3a b ==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复数相等的概念及有关运算,考查了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解析】由 121i i a bi +=++可得12()()i a b a b i +=-++,所以12a b a b -=?? +=? ,解得32a = ,1 2 b =,故选A 。 (3)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 23和3 4 ,两个零件是 否加工为一等品相互独立,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A ) 12 (B)512 (C)14 (D)16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考查了有关概率的计算问题 【解析】记两个零件中恰好有一个一等品的事件为A ,则 P(A)=P(A 1)+ P(A 2)=211335+=43412 ??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 学(理)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的1 1 Z i = -模为 A. 1 2 B.22 2.已知集合A={x|0的等差数列()n a 的四个命题: {}1:n p a 数列是递增数列; {}2:n p na 数列是递增数列; 3:n a p n ?? ???? 数列是递增数列; {}4:3n p a nd +数列是递增数列; 其中的真命题为 A.12,p p B.34,p p C.23,p p D.14,p p 5.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 [)[)60,80,82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 A.45 B.50 C.55 D.60 6.在ABC ?,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1 sin cos sin cos ,2 a B C c B A b += 且a b >,则B ∠=

A .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7.使得()3n x n N n +? ∈ ?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的最小的为 A .4 B .5 C .6 D .7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0,n S ==则输出的 A . 511 B .1011 C .3655 D .7255 9.已知点()()( ) 3 0,0,0,,,.ABC ,O A b B a a ?若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 .3b a = B .3 1 b a a =+ C .( )3 310b a b a a ??---= ?? ? D .33 10b a b a a -+--= 10.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34AB AC ==,,AB AC ⊥, 112AA =,则球O 的半径为 A . 2 B ..13 2 D . 11.已知函数()()()()2222 22,228.f x x a x a g x x a x a =-++=-+--+设 ()()(){}()()(){}{}()12max ,,min ,,max ,H x f x g x H x f x g x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大值,{}min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小值,记()1H x 得最小值为,A ()2H x 得最小值为B ,则A B -= A.2 216a a -- B.2 216a a +- C.16- D.16 12.设函数()()()()()2 2 2,2,0,8 x e e f x x f x xf x f x f x x '+==>满足则时, A.有极大值,无极小值 B.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C.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 D.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