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理想国》读后感

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理想国》读后感
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理想国》读后感

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

——《理想国》读后感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知识界的必读之书。他的哲学核心是其理念论,而他的政治观念的核心则是他的正义观。本文对《理想国》中讨论的几种正义观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柏拉图的正义城邦的内涵,对欠债还债就是正义,以善待友、以恶对敌就是正义以及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进行了有力的逻辑批判。本文认为,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设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亦有不足。【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理念;

众所周知,柏拉图是希腊古典文明的产儿。作为人类的优秀导师之一,他在思想领域的件数无疑是多方面的。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论正义,通过对当时流行的各种争议观点的批驳和分析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他设计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理想国”的政治思想和国家学说,并提出具体实施的措施。他认为,国家的最高目的是“正义”,也只有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柏拉图要树立自己的正义观,但正义观在当时被大众所屈解了:一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二是认为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就是正义;最重要的是当权派和智者派则推崇强权政治的正义观,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有好处、有利益。”在《理想国》的第1至第4卷中,柏拉图通过优雅和机智的对话,对当时流行的正义观念作了逐一的分析和反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柏拉图是如何驳倒当时流行的反正义的三种观点。

一、驳“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这个观点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念,但只是日常生活中某一情形下的正义行为,而不是正义的定义。因为如此定义正义,会造成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是不正义的后果。

在柏拉图看来,正义就是美德的一种。美德指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善良的道德本性。例如智慧、正义、自制、勇敢、友爱等等都是古希腊传统美德的内容。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去探寻这些美德的相对性。面对一个发了大财的富裕人士把正义定作是欠债还债时,苏格拉底揭示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苏:克法洛斯,你说的妙极了,不过讲到“正义”嘛,究竟正义是什么呢? 难道仅仅有话实说,有债照还就算正义吗?这样做会不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呢? 打个比方吧! 譬如说,你有一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了。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他也是不正义的。

克:你说的对。

苏:这么看来,有话实说,拿了人家的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

在这里,苏格拉底使用的通过对话寻求普遍性的定义寻求真理的方法,就是古希腊最初意义的辩证法。他的辩证法的特点是在问答中不断通过分析事实,进行推理来揭示对方的矛盾,使对方承认错误并不断按照自己的诱导方向去修正错误,从而启发对方去认识真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一种帮助别人分娩思想的过程。故而称这种方法为思想的助产术。这种方法不同于智者派人士一样企图简单的将对方驳倒,而是引导对方顺着自己的逻辑路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苏格拉底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朋友的例子,有力的批判了有债照还是正义之举的

说法。因为原主人头脑不清楚时,无论如何不能将简单的按有债照还的常理来办事,否则就会给对方带来伤害,产生不正义的后果。在此,有债照还明显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一旦在生活中简单的照搬就有可能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来。看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想要看一种行为是否是正义的,不能光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还要从我们的对象能否受益来检验我们的行为是否是有利于对方的。就说现在三月学雷锋做好事来说,有的小学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本来是一件好事,我们社会应该多多表扬才是。但由于过于集中的学生去做这事,结果有的敬老院在三月学生来得太多反倒使老人受了很多干扰。这样的好事不产生好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举不胜举。如果我们更多的采用柏拉图式的思想方式来考虑问题,或许就会真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二、驳“正义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的观点

在古希腊,还流传着另一个把正义看成是以善待友,以恶对敌的观点。

玻:苏格拉底,假如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那么,正义就是“把正义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

柏拉图认为这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首先,就时间言,这个观点只能用在战争中和盟友合力抗敌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的作用,那么就会得出正义在战时有用而在平时无用的观点。苏格拉底说,并不是在不生病时医生就是没用的,也不是说在不航海的时候舵手就是没用的。这说明这样的正义定义太过狭窄。事实上恰恰相反,一个正义的人和政府都是在平时就能做得很好才能保持自己和国家的久安。第二,如果说正义平时也有用,比如在替朋友保管钱财方面做到以善待友,那么就会得出钱财不用时正义有用,一旦钱财被使用了,正义反而无用了。最后,正义还要求“以恶对敌”,这是不是意谓着还要替朋友去掠取敌人的东西呢? 这样正义之举不就成了小偷行为了吗?这样的驳难看似荒唐,其实正好揭露出了这个定义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报纸上常常报到说某某市政府在出现什么事故时组织了几个部门现场办公,迅速高效的处理善后工作。这种高效固然是必须的,但我们更希望政府能够在平时将灾难之火消灭于星星点点之时。一个有责任的政府不能仅仅是在出现事故时才行动。事实上我们在数不清的事故面前,都会发现,这些事故原本大都可以避免的。我们要想把我们的社会维持在一个正义的基础之上,就应该注重平时去防范。

最后,在苏格拉底看来,善恶的标准也是相对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一旦对同一种行为作出不同的判断,以善对友以恶对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举一个例子说,政府对于乱摆地摊是不允许的,这是出于对民众出行利益的考虑。但政府一旦全面取缔又会给当地民众带来生活上的不方便。这就是对于地摊看法的标准有不同所致。

三、驳“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

色拉叙马霍斯提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他论证说:每一个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就有不正义之名。因此,他认为,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柏拉图对此进行了反驳:1、正义有时是不利于强者的,即并不表现为强者的利益。他说:统治者无意之中也会规定出对自己有害的办法来;而遵照统治者所规定的办法去做是正义。那么,弱者受命去做对强者不利的事情也是正义。而这个推论结果恰好和正义的定义相违背。2、强者的利益并不能包罗万象。比如科学和技艺,它们不可能只顾到寻求它的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寻求它的弱者的利益。一位医生行医不会只图赚钱而不顾及病人的身体,一位舵手不会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不照顾他部下水手们的利益,一个统治者不会只顾自己的利

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每种技艺的利益都是特殊的,每种技艺尽其本职,使受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

在这里柏拉图很深刻地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统治者应该为民众谋取福祉。当一位船长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全体船员的利益那该是多么可怕。我们的政府有义务去把好舵,当好我们的船长。相反,如果正义只是强者的利益,一旦可以用一只手枪指挥一个国家时,这个国家一定处于一个极为可怕的乱世。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就是因为政局不稳,国家才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四、驳“不正义比正义更有益”的观点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不正义的人生活总要比正义的人过得好;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这种情况使人们对正义的积极价值产生怀疑。柏拉图反驳道: 1、上述观点必将把不正义归在美德与智慧这一类,把正义归在相反的一类,而这是违背常理的。2、不正义是强有力的论断站不住脚。柏拉图认为正义是智慧与善,正义的属性是使他们友好、和谐,而不正义是愚昧无知,不正义的属性是使他们分裂、仇恨和争斗。虽然,不正义也是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只具有破坏力———不论在国家、家庭、军队或者任何团体里面,不正义首先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使他们自己彼此为敌,其次也跟对立面为敌,跟正义的人们为敌。正由于不正义的人狭隘的行为,造成与他人的合作的困难,甚至完全不能合作,因而没有战斗力。而正义的人依靠智慧,与人为善,是能够成功的、坚强有力的。3、正义者比不正义者过得更好更快乐。柏拉图认为,如何生活得快乐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人该怎样采取正当的方式来生活的大事。柏拉图指出,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德性。所谓事物的功能,就是非它不能做,非它做不好的一种特有的能力。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正义的心灵促使人们能够以正当的方式生活,导致好的行为方式,因此必定快乐、幸福,所以正义者是快乐的;相反,不正义的心灵或说邪恶的心灵指导下的人的行为是邪恶的,因此其生活得不好,必定是痛苦的。

显然,柏拉图对传统的流行的各种正义的定义作了批判,他认为,上述个别的、特殊的、经验性的正义均有其适用的时空限制,超出一定范围,进入不同情况,或使用不当,就可能变成不正义;而且,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假象,使人们将不正义误解为正义,产生许多明显错误的观点。于是,他进一步思考着超越限制的普遍的正义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他在他所构建的“理想国”中寻找着正义。

读西哲名著,我总能在其中感到一种犹如渴者饮甘露的感觉。哲学圣贤的话总能超越时空来感染我。二千多年前柏拉图的正义观在我们现在看来还有这么深刻的现实意义,许这正是名著的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袁久红,王海风.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 .

[3]付丽娟. 柏拉图的正义观探析[J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 1 .

[4]高瑞泉. 走向理性的太阳———读柏拉图的《理想国》[J].历史教学问题,2001 1 .

[5]李寅春,何东辉. 理想国的正义与法律———简评柏拉图之《理想国》[J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4 3 .

[6]王莹章. 柏拉图《理想国》新探[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1 .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精选1500字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精选1500字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精选1500字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读后感《《理想国》读后感》.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 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

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阳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阳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阳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柏拉图书札第七②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作家出版社 1986年版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现在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要辨证的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吸取前人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要批判的吸收,合理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称“精神恋爱”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仅此而已。前几天,刚刚读了《理想国》的内容,粗略的看完了全书。由于柏拉图所处时代与现今大不相同,该书中又充满了理性的玄冥、逻辑的曲折和言辞的诡秘,说彻底读懂了这本书谈不上,只是有一些杂乱的读后感想,就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柏拉图在这本震古烁今的书里谈及了道德问题、教育问题、专政问题、民主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文艺问题、宗教问题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涉面之广、言论之深,无不让人拍掌叫好。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图的学说便是综合性的。这里,仅想通过《理想国》中的几卷文字,谈谈“正义”。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

益”等观点。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政体中王政或贵族政体最好,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都不如哲学王做统治者的智慧王政体更符合正义。所以从第五卷起,讨论中涉及到了儿童教育、教育的立法和妇女儿童如何共有的问题,而且颇具戏剧性。 既然在建议的可行性上达成一致,那么这个建议是否是最好的呢?一个国家里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和男人,他们去守卫城邦,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的了。所以,苏格拉底说,这个建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的。 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和认识论学说,讨论了哲学王与城邦的关系和哲学王的形成。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作者:————————————————————————————————日期:

一、柏拉图生平简介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是雅典最后一名君主克德鲁斯的后裔,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柏拉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的监护人,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的青年。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因此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期、酷烈的战争中度过的,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的危机与衰落。20岁之前的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艺青年,20岁以后的八年与苏格拉底的相识真正奠定了他的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在此期间雅典的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反复更迭,最终随着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彻底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看法。“三十僭主”政体的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的蜕化变质,使柏拉图的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的危机。随后28岁的柏拉图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涯。他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燕燕的伊奥尼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时的僭主戴奥尼修的统治而被卖为奴隶,后在好友的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的创作生涯。《理想国》的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的启蒙,并目睹了雅典政权的不断更迭和民主政治的弊端,加之他在游历各国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理想国》的智识之源。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力图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及实现哲学王的统治以完善他所见过或者经历过的存在种种缺陷的政治制度。 在创办学园期间柏拉图又曾进行了两次西西里之行。在西西里的政权更迭之交,柏拉图在好友迪翁的邀请下,曾试图将自己在《理想国》中所构建的政治理论应用于西西里的统治中,将狄奥尼修二世培养成为其理想中的哲学王,但却以失败告终。在西西里的政治试验的失败,破灭了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政治梦想。 此后,柏拉图重返学园专心致力于著述与教学,由于政治实践的教训使他的政治思想也有所修正,因此在他学术生涯的后期他不再坚持哲学王的统治,在他的《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他转而求其次,期望建立一个实行法治和混合政体的次好国家方案。 二、第一卷,对三种“正义观”的否定 第一卷的场景是以苏格拉底回忆的方式开始的,“昨天,我跟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同下到比雷埃夫斯港1,(张竹明先生实际上没有把这个文字译出来,是一同下到,不是来到),参加向朋迪斯女神2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 1 它是整个希腊世界的工商业中心,希腊世界的商人、工人还有其他的人都汇聚在这个地方,它是整个希腊世界所有民族的大融和,所有的民族在这个地方汇集在一起,在这个地方民族与民族、雅典人与外邦人互相融和。 2 朋迪斯女神——色雷斯的一个女神,雅典人把她搬到了雅典城邦来进行祭祀,用雅典人控诉苏格拉底的说法就是雅典人在引进新神。我们要想看懂这个文本,因为它是对正义的辩护,所以它是和苏格拉底申辩、辩护最为相关的文本,如果没有看过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你就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这里不是说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前言: 阅读了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一版的《理想国》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理想国》,以第一本书为主。译书分为十卷。全文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克法洛斯等人对话的形式展开。 译序: 通篇大义,在于介绍苏格拉底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过程和理想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格拉底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时期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创建雅典学园时期,在这个时期,苏格拉底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第三个部分是讲述理想国的深远影响,理想国出笼后即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很多国家乃至城邦的统治者视其为瑰宝,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第一卷: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而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应该由道德原则来审定,法律是要整合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将正义最大化。色的观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但是色拉叙马霍斯把正义和利益牵扯到一起,是不可能使人信服的,苏格拉底的观点则是理想国中的正统的正义。第二卷: 格劳孔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好,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好,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结果好。一般人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阿德曼托斯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是惧怕因果报应。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 从个人正义过渡到城邦正义,在城邦在各个组成成分中,苏格拉底重点谈到的是护卫者,他将卫士与狗作比喻,认为”两者都应该有敏锐的感觉…昂扬的精神斗志…对敌人凶横,对朋友温和。”这些强调的是他们的天赋品质。 苏格拉底注重教育,主张禁止宣扬神的秽迹,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然而,苏格拉底过分关注对城邦里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采取净化这种极端的措施,强迫改变居民的精神世界与思想认知。这种净化的措施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无异,会极大地限制居民的创造性,不利于城邦的持续发展。 第三卷: 开篇谈到死亡与地狱,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

《理想国》读后感1500字

《理想国》读后感1500字《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着,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着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

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 读《理想国》,我认为最重要的,乃是不自满于眼下所有,唯有不断地融入新的环境与集体,才能启发思考从而了解自我、社会、 国家政治、世界历史的变迁,体察到宇宙永恒的真理。最终有所获益。 《理想国》以复杂逻辑架构起来的精致的语言论证背后,乃是透视了古希腊雅典城邦盛极而衰的政治乱象和在如此背景下体现的自 由人的各种病态面貌。通过归纳对比奴隶制社会现存的六种政制以 及联系互生的状态,对应六种人格,如画家一般将这些表现勾勒出来,暴露其弊端。“王者政治”,才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理想体制,才是正义的政治,统治者才是正义的统治者。理想国的理想统治者 当是哲学家无疑。学习哲学,随时随地扩展眼界,灵魂始终被善的 光芒照耀,以见识丰富认知才能更接近正确,对当下我们完善自身 修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穴喻最让人印象深刻:一群人坐在洞穴中,背面连通光源,因为背对光源,头颈无法转动,因为有限的活动空间导致他们必然会把 人走过的影像当成真实,沾沾自喜于摸透了影像运动的规律。假如 此时有人帮助一个人解脱了枷锁,此人身体能够自由转动而看到真 实的光源时,他的眼睛因习惯黑暗而感觉痛苦,假如有人铁了心要 将其拉出深渊,进一步认识外面的世界时,他仍需要一段时间改变 自己既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从近观事物的影像直到能够直接看到地 球的最直接的光源,才有了对世界的基础认知,而那些安于洞穴环 境的人则因为不愿挣脱束缚的“虚假自由”而陷入无知的深渊。人 寻求智慧的过程正是背过影像直接运用理性了解实体背后的实在的 过程。摆脱原有的有限视野,直达无限的旅程,建立理性,就是哲 学的发展目标。辩证法就是通过分析矛盾直达本质的过程。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 我从不曾认真去思考自由。当铁链日渐被腐蚀,我终于挣脱了铁链,尝试着去走出洞穴时,我以为我是自由的了。但是,洞穴外强烈的阳光却刺得我眼睛生疼!我开始思考,我是行动自由了?还是思想自由了?我迷茫,我摸索,我一步一步地探寻。 “极端的自由就是极端的奴役。”柏拉图在谈到四种制度时认为极端的自由就是不自由,而是变成了奴役,人本是自己的主人,却变成了自由的奴役。我们得到的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失去了越来越多。古有庄子的逍遥游,今有西方自由女神像。无论古今,人们追求自由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追求自由,却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自由的牢笼。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由本是我们追求的东西,但是成为普世价值的“自由”不再是给人们带来兴奋感,反倒是让人陷入越来越深的迷茫之中。如果有人问我,你自由吗?我可能会难以回答。什么是自由?人们一边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一边疯狂地增长自己的欲望,无形中我们给自己加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甚至很多人因为焦虑和惯性而陷入“超重”的生活。我们改

变着,也被改变着。物质增长,欲望滋生,竞争激增,我们被迫前进,被迫选择,处于时代的激流中,不进则退。自由,本该是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呀,为何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巨大压力之中?上午捕鱼,下午打猎,晚上从事批判,这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生活方式,但是996的日子里怎么会允许你这样?我们行动越来越自由了,但是我们思想却被禁锢了。高铁飞机,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有多少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又怎么会有时间来享受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自由并不在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而在于可以不做他不想做的事。甚至,我们会经常看到朋友圈的人似乎都有各种各样的爱好,旅行、摄影、美食等。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人并非是发自心底的热爱,而是孤独和焦虑在作祟。换句话说,那是一种压力和快节奏下的极度不自由状态。身体的压力和心理的压力共同作用,我们被时代所束缚,被别人的思想所束缚,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我们是许多的别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甚至很难找到自己,又怎么会找得着真正的自由?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说,自由是令人迷惑的:人们占有它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有它;直到失去了,没有了,他们才知道它。 在《理想国》中,雅典城邦赋予公民的自由只是一种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自由——源自个人想要成为自己的主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82115185.html,)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 阅读柏拉图《理想国》我想给我最大的感想或许还是告诉我作为人要尊重自我或者别人的选取,因为在书的结尾因为人自我的对于神的不一样的选取造成的彼此的不一样的 命运而告诉人们,自我要对自我的选取负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一《理想国》是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的代表作,它孕于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记得导师曾今说过《理想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如其书名的政治着作,更是一部教育着作,拜读之后,倍感如此。其中本书阐述的对护卫者的培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想到当今现实,谨对此发表一点鄙薄之见。 在《理想国》构建的城邦里,作为守护这座城邦的人——守护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的知识和训练”来培养他们。培养这样的一个人需要怎样的教育呢?在此,我想用个别说明一般。 在本书中,要对护卫者进行教育。首先,要选择有天性基础的人,天性即天赋,有护卫者的质地,要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之后,才进行对后天

的培养。从教育的内容上看:第一,有选择性,要选择善的、真的、积极的故事,排除恶的、假的内容;第二,有序性,先进行教音乐后教体操,教音乐以使其心灵达到对美的爱,教体操已达到身体健康、锻炼他心灵的激情部分。从教育方法上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要模仿就模仿与他们专业有关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不要模仿坏人和鄙夫。当然,前提是故事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此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进行考察。 教育过程中,书中尤其强调早期教育,在此期间要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铸造成什么形式,就能铸造成什么形式”。好的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要排除丑恶的假的故事,因为它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有些好的故事从小就应该讲给他们听。柏拉图提出“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们的心灵深处”。 反观我们现在,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年轻父母会用优美的音乐或动听的自然之声进行胎教以及父母为儿女的殷殷之心。然而一部分父母太过着急,从小就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比谁早会认字、数数,比谁背的诗词多,谁说的英语好。于是,重点班、辅导班泛滥成灾,孩子弱小的心灵

柏拉图理想国的读后感

柏拉图理想国的读后感 导语:《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柏拉图理想国的读后感,供您参阅。 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凡目下之人文、社科类学科莫不可追源溯流至此,书中涉及了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神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诸多问题。故此,欲入西学之门寻奇揽胜,《理想国》堪称首选路径。该书中文译本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郭斌和、张竹明之译本为最佳,英文译本以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之“The Republic”译笔最为流畅,当为尚未熟谙古希腊文者之宝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返回雅典。玻勒马霍斯和格劳孔的弟弟阿得曼托斯挽留了他们,来到玻勒马霍斯家里。第一卷中的有关“正义”问题的所有辩论都是在这里进行的。首先,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的父亲珂法珞斯交流了拥有财富的老年人的优裕生活,并从而引发了有关“正义”的讨论。珂法珞斯认为正义就是“为人诚实”和“欠债还钱”。这一辩论未及深入,玻勒马霍斯起而为其父辩护,但只

是坚持“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并进一步把“正义”发展为相当于咱们的雷锋同志那样的精神境界——对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其次,“愤青”色拉叙马霍斯不满于苏、玻二人的“一唱一和、互相吹捧”,挑起了其与苏格拉底之间的激烈论战。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无他,就是强者的利益”,而且强者是从来不会犯错误的。呵呵,这个诡辩士、愤青子已经颇有些“强权就是真理”的意味了。苏格拉底通过分析所谓的“技艺”就是要使利益达之于客体,而非对于执行者本身有利来加以反驳。色拉叙马霍斯对此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牧羊人就不是为了羊群好,而是为了牧人自身获利,并由此得出结论:"Justice is in fact what is good for the stronger, whereas injustice is what is profitable and good for oneself。" 即公然叫嚣——正义者,强者之利也;多行不义,方能得利。看来政治非道德论者古已有之,始作俑者非此“色愤青子”莫属啊!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和中国法家的慎、申、商、韩之流真当拜色拉叙马霍斯为他们的祖师爷了。最后,智慧的苏格拉底终于说服了粗鲁的色拉叙马霍斯,使之勉强认可了过正义的生活要比过不正义的生活好,理由有三:第一,正义的人聪明善良,不正义的人邪恶无知;第二,不正义者内心烦乱不安,从而不能有效行动;第三,正义者要比不义者生活更加幸福。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800字(精选3篇)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800字(精选3篇)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理想国读书笔记800字(一) 《理想国》是古希腊着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重要的对话体着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着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

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理想国》首先开启了对理想国家加以描述的先河。在该着中,柏拉图本来是要论述个人正义,为了说明个人正义,用城邦正义作为铺垫和比方,但,柏拉图实际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图的这种证明方式给了后人一个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城邦正义,或者说,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后来人们在思考国家正义、法律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成果。而我国古代没有关于国家正义问题的思考。我国古代虽然有对个人正义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涉及个人义务、行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的正义问题,所以,其思考的深度远不能同西方的正义思考相比。传统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认为,君主制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可改变。如果没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专制制度中。想到现今的社会,正义一直都是受人们褒扬的话题,正义的事情永远都是被人们所称颂的。然而什么是正义,我想很多人都是无法给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给出了也是摸棱两可,一个简单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图式的反驳推翻掉。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各色各样,在此处正义的事情,放到彼处马上就变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极其不正义的事情。单纯的眼光去判断事情总是片面的,多虑的思想去思考事情总是无法清晰的,生活中只能适事而行。

理想国读后感1500字(一)

理想国读后感1500字(一)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所以,通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可以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专职的奴隶制国家,特权横行、等级森严,压迫沉重,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已经是具有创新意识、目光深远、有改革思考的智者。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这决定了他的政策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服务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张都不见得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也不见得是真正正义的。 《理想国》展现了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很多规矩、礼仪、道德,都没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

柏拉图理想国的读后感

柏拉图理想国的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柏拉图理想国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同时《理想国》也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原书共分为十卷,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 ,他通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 国理想渗透于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辨的智慧。在这内容庞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讲到。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两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说,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

义的评价。所以,可以这样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

《理想国》读书笔记1200字

《理想国》读书笔记1200字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 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 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 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 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 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 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阳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阳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 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 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阳

理想国读书笔记一万字

理想国读书笔记一万字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那么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怎么写?以下是本人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理想国读书笔记一万字本文意在表述作者对《理想国》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的理解,以期激发读者的共同思考。 首先,明确《理想国》是苏格拉底与众青年游行归来的一次彻夜长谈,谈话中的内容由想象、假设和基于当时基本情况的推断构成的一副完整完美的共和国画卷。 相对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一种激进、冲动的力量,柏拉图的理想国则是一种伦理道德美的想象构造。柏拉图对国家的所有设想都是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并没有在物质生活方面替我们打算周到。 作者通过阅读选取几个相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论述:正义的维度,城邦的三个阶级,灵魂的三种属性,哲学家王。 正义的维度 众所周知,《理想国》是一部正义论,对正义的讨论贯穿始终。《理想国》开篇就从多个维度探讨正义: 社会维度,诚信信任,有话直说 在社会维度下讨论正义,苏格拉底认为诚信并不是绝对

的,对朋友守信,对敌人则不需要守信。这似乎说明绝对的正义是无法做到的,甚至可以说从那时起人们就不再相信绝对正义的合理性,而对于相对正义则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通过的苏格拉底的话的解读,我认为绝对正义虽不被提倡,那是他作为一种手段而不被提倡,但其作为一种结果却是人们向往的,即作为结果的绝对正义不可能通过作为手段的绝对正义来实现,却可以通过相对正义来实现结果的绝对正义。 经济维度,欠债就还 从利益的得失来说明正义与不正义,苏格拉底认为是好人受益,使坏人受损,就可以理解为正义,我对这一点的理解与对社会维度的分析是一致的。 政治维度,敌友之分 政治维度是最大最强的维度;此维度下,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道出了自己的理念---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以及认为的“正义”---“各守其分,各司其职”,在集体与个人的得失选择中,赋予了集体大于个人,个人有义务为推进集体获利最大化牺牲个人一切的思想。 宗教维度人道主义(人性)维度 如果可以生硬的对柏拉图的人性观做一个界定,我认为应该是人性白板(仅在善恶之间的白板,不涉及天赋才能),后天的培养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善恶,以及阶级,有天赋的哲学家如果没有好的哲学教育的培养,会沦为无耻的政治流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 《理想国》在讨论到城邦的建设的时候,首先说的就是人的正义问题,在柏拉图的理解中,他认为我们如何去理解正义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个城邦的正义,如果我们理解了城邦的正义那么也就理解了个人的正义。下面是xx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 今年的上课老师让读柏拉图《理想国》,对于这样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名著,似乎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不怎么样的,因为在我们今天的理解中我们看到书中的一些对话是十分的荒唐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其实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视角,我们忽视了我们应该关注的东西,我们只是知道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东西或许是不怎么样的,在我的老师组织的课堂的讨论上边,很多人都在从这样的理解上误解柏拉图的著作思想,所以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或许在我们阅读的首先应该更加的关注柏拉图的写作才背景和他自己的很多的背景,这样的理解是十分的必要的,我们必须在理解著作的首先知道了作者的自己的背景,或许我们的了解会更加的宽容一点,我们或许在我们理解中更加的清楚如何来面对自己的阅读的困难。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理想国》写作于古希腊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的背景让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思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当然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说他的思想不可以启迪我们今天的人们,相反的是,柏拉图的著作启发了后世的很多的思想家去开发他们自己的思想的领地,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古希腊的文字的理解中是“政治学”的意思,这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是一个名字,在某一种程度上也是说的一个内容,在后来人们的翻译的过程中西方人将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时是翻译为了今天的英文“The Republic”拉丁文词根,所以英文的翻译自然就是“The Republic”,我们的国人在翻译英文的时候翻译为了"共和国","国家篇"或者是我们今天在理解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关于自己的制度的建设的一种期待,你是否理解这样的目的,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或者理解那样的文本的知识的时候我们无法回避的想到我们自己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制度是否可以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生存,于是我们翻译的理想国也就在这样的了解中定了下来,其实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柏拉图的是一个十分的现实的政治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理想的环境中想象的东西,可是我们曲解了柏拉图的理解,从题目的翻译上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相信理想国是空想的,却不知道那是一个经过当时现实的思考而做出的一个高于我们的实际的制度建制的一个政治的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