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函数中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用另一函数对它们排序-然后在主函数输出这10个已排序的字符串。

主函数中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用另一函数对它们排序-然后在主函数输出这10个已排序的字符串。
主函数中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用另一函数对它们排序-然后在主函数输出这10个已排序的字符串。

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用另一函数对它们排序。然后在主函数输出这10个已排序的字符串。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void sort(char p[10][100]);

char a[10][100];

printf("请输入十个字符串:");

for(int i=0;i<10;i++)

{scanf("%s",(a+i));}

sort(a);//这个排序算法比用库函数(qsort排序函数)好

printf("排序后字符串为:\n");

for(int j=0;j<10;j++)

{printf("%s\n",*(a+j));}

return 0;

}void sort(char p[10][100])

{char temp[100];//指针在使用之前必须初始化

for(int i=0;i<10;i++)

{for(int j=0;j<10-i;j++)

{if(strcmp(p[j],p[j+1])>0)

{strcpy(temp,p[j]); //字符串赋值函数是strcpy 整型赋值函数是

strcpy(p[j],p[j+1]);

strcpy(p[j+1],temp);

}

}

}

}

实验一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教学板电路及其结构。 2.掌握利用μVision C51 软件编辑、调试(包括仿真调试、单步调试)、运行单片机 程序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利用STC-ISP V39软件和下载线将程序写入单片机的方 法。 3.通过实验熟悉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并掌握它们的应用。 4.掌握矩阵键盘、LED动态显示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准备 1.阅读实验讲义附录一、实验教学板电路图和附录二、μVision软件使用说明 2.按实验题目要求设计好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设计出相应程序,并给程序加 上较详细的注释。 四、实验内容 1. 1.实验线路如附图所示,51单片机的P0口输出接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P 2.4经 NPN三极管9011控制发光管的阳极。P3口支持一个8位行列式键盘,其中P3.4~P3.7 供键盘扫描输出,P3.2、P3.3作键盘扫描输入。 2.实验要求:编程实现键盘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每按一个按键,使对应的二极管点 亮。 2.51单片机P0口输出同时接4个数码管的阴极,P2.0~P2.3,经NPN三极管9011接数码管的阳极,该端口用于分别控制相应数码管的导通。 实验要求:编程实现对任意按键动作的次数进行计数(最大99次),同时将计数值实时显示。 五、实验步骤 1.将实验板与PC机通过COM口连接。启动PC机,进入μVision软件环境,选择建立 新工程文件,即可开始输入源程序。 2.完成汇编、编译、连接,若有错误,则修改源程序,直至编译、连接通过为止。 3.接上实验板上的电源。 3.运行“STC-ISP V39.EXE”,将程序代码下载到实验板的单片机中。操作的顺序是:1)选择单片机(MCU TYPE)型号。 如:“STC89C51RC”要与实验板上所装单片机的型号一至。 2)打开文件(Open File)。 即把要下载到单片机的程序文件(已通过编译了的机器码文件——二进制(.Bin)或十六进制(.Hex)的)调到“文件缓冲区”,这时可看到右边的“文件缓冲 区”有数字变化。 3)选择串行通信口。 选对时,软件上的小灯会变绿。否则小灯是灰色。且在左下窗口提示“出错信息”。

C语言输入输出函数格式详解

1、输入和输出: 输入:输入也叫读,数据由内核流向用户程序 输出:输出也称写、打印,数据由用户程序流向内核 以下介绍一些输入输出函数,尽管都是一些有缺陷的函数,但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 2、printf用法(其缺陷在于带缓存) printf输出时必须加上\n(刷新缓存) 解释:第一幅图没有加'\n',不会刷新缓存区,则不会打印出来;第二幅图是因为主函数结束时刷新了缓存区,但由于没有换行符,所以没有换行便显示了后面的内容;第三幅图时正常打印。 变量定义的是什么类型,在printf打印时就需要选择什么格式符,否则会造成数据的精度丢失(隐式强转),甚至会出现错误

(1)格式输出函数的一般形式 函数原型:intprintf(char * format[,argument,…]); 函数功能:按规定格式向输出设备(一般为显示器)输出数据,并返回实际输出的字符数,若出错,则返回负数。 A、它使用的一般形式为:printf("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项列表); B、语句中"输出项列表"列出要输出的表达式(如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函数返回值等),它可以是0个、一个或多个,每个输出项之间用逗号(,)分隔;输出的数据可以是整数、实数、字符和字符串。 C、"格式控制字符串"必须用英文的双引号括起来,它的作用是控制输出项的格式和输出一些提示信息,例如:

inti=97; printf("i=%d,%c\n",i,i);输出结果为:i=97,a 语句printf("i=%d,%c\n",i,i);中的两个输出项都是变量i,但却以不同的格式输出,一个输出整型数97,另一个输出的却是字符a,其格式分别由"%d"与"%c"来控制。 语句printf("i=%d,%c\n",i,i);的格式控制字符串中"i="是普通字符,他将照原样输出;"%d"与"%c"是格式控制符;"\n"是转义字符,它的作用是换行。 (2)格式控制 格式控制由格式控制字符串实现,格式控制字符串由3部分组成:普通字符、转义字符、输出项格式说明。 A、普通字符。普通字符在输出时,按原样输出,主要用于输出提示信息。(空格属于普通字符) B、转义字符。转义字符指明特定的操作,如"\n"表示换行,"\t"表示水平制表等。 \n 换行 \f 清屏并换页 \r 回车 \tTab符 \xhh表示一个ASCII码用16进表示,其中hh是1到2个16进制数 C、格式说明部分由"%"和"格式字符串"组成,他表示按规定的格式输出数据。格式说明的形式为:% [flags] [width] [.prec] [F|N|h|l] type||%[标志][输出最少宽度][.精度][长度]类型 各部分说明如下: a、[]表示该项为可选项,即可有可无,如printf("%d",100); b、%:表示格式说明的起始符号,不可缺少。 c、flags为可选择的标志字符,常用的标志字符有: - ——左对齐输出,默认为右对齐输出 + ——正数输出加号(+),负数输出减号(-),如省略正数的+默认不显示 0 ——输出数值时指定左面不使用的空位置自动填0,如省略表示指定空位不填 # ——对c、s、d、u类无影响;对o类,在输出时加前缀0(数字0,八进制表示符);对x类,在输出时加前缀0x(字母为小写);对X类,在输出时加前缀0X(字母为大写);对e,g,f类当结果有小数时才给出小数点。 d、width为可选择的宽度指示符。 用十进制正整数表示设置输出值得最少字符个数。不足则补空格,多出则按实际输出,默认按实际输出,例如: printf("%8d\n",100); (前面空五格)100 printf("%08d\n",100); (前面5个0)100 printf("%6d\n",100); (前面空三格)100 printf("%-8d\n",100); 100(后面空五格) printf("%+8\n",100); (前面空四格)+100 e、[.prec]为可选的精度指示符 用“小数点”加“十进制正整数”表示,对“整数”、“实数”和“字符串”的输出有如下

输入和输出函数的区别

输入输出函数区别如下: 一、printf 、sprintf、fprintf的区别 1.1 都是把格式好的字符串输出,只是输出的目标不一样: 1)、printf,是把格式字符串输出到标准输出(一般是屏幕、控制台,可以重定向),是和标准输出文件(stdout)关联的; 原型为: int printf(const char *format[,argument]...); 2)、sprintf,是把格式字符串输出到指定的字符串中,所以参数比printf多一个char*。这是目标字符串地址; 原型为:int sprintf(char *buffer,const char *format[,argument]...); 3)、fprintf,是把格式字符串输出到指定文件设备中,fprintf是格式化输出到一个stream,通常是到文件,所以参数比printf多一个文件指针FILE*; 原型为:int fprintf(FILE *stream,const char *format[,argument]...); 1.2. Fprintf c语言把文件看作一个字符(字节)的序列,即由一个一个字符(字节)的数据顺序组成。根据数据的组成形式,可分为ASCLL文件和二进制文件。ASCLL文件又称为文本文件(text),它的每个字节放一个ASCLL代码,代表一个字符。二进制文件是内存中的数据按其在内在中的存储形式原样输出到磁盘上存放。 1).fprintf(fp,"%d",buffer);是将格式化的数据写入文件; fprintf(文件指针,格式字符串,输出表列); fwrite(&buffer,sizeof(int),1,fp); 是以二进位方式写入文件 fwrite(数据,数据类型大小(字节数),写入数据的最大数据,文件指针); 由于fprintf写入是,对于整数来说,一位站一个字节, 比如1,占1个字节; 10,占2个字节; 100,占3个字节; 10000,占5个字节;所以文件的大小会随数据的大小而改变,对大数据空间占用很大。而fwrite是按二进制写入,所以写入数据所占空间是根据数据类型来确定,比如int的大小为4个字节(一般32位下),那么整数10所占空间为4个字节,100/10000所占空间也是4个字节,所以二进制写入比格式化写入更省空间。因此, 对于1 2 3 4 5 6 7 8 9 0 十个整数,用fprintf写入时,占10个字节;而用fwrite写入时,占40个字节。 对于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这十个整数,用fprintf写入时,占30个字节;而用fwrite写入时,占40个字节。 对于10000 10100 10200 10300 10400 10500 10600 10700 10800 10900 1 1000 这十个整数,用fprintf写入时,占50个字节;而用fwrite写入时,还是

单片机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教学板电路及其结构。 2.掌握利用μVision C51 软件编辑、调试(包括仿真调试、单步调试)、运行单片机程序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利用STC-ISP V39软件和下载线将程序写入单片机的方 法。 3.通过实验熟悉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并掌握它们的应用。 4.掌握矩阵键盘、LED动态显示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线路如附图所示,51单片机的P0口输出接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P 2.4经NPN 三极管9011控制发光管的阳极。P3口支持一个8位行列式键盘,其中P 3.4~P3.7供键盘扫描输出,P3.2、P3.3作键盘扫描输入。 实验要求:编程实现键盘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每按一个按键,使对应的二极管点亮。 2.51单片机P0口输出同时接4个数码管的阴极,P2.0~P2.3,经NPN三极管9011接数码管的阳极,该端口用于分别控制相应数码管的导通。 实验要求:编程实现对任意按键动作的次数进行计数(最大99次),同时将计数值实时显示。 四、实验步骤 1.将实验板与PC机通过COM口连接。启动PC机,进入μVision软件环境,选择建立 新工程文件,即可开始输入源程序。 2.完成汇编、编译、连接,若有错误,则修改源程序,直至编译、连接通过为止。 3.接上实验板上的电源。 4.运行“STC-ISP V39.EXE”,将程序代码下载到实验板的单片机中。操作的顺序是:1)选择单片机(MCU TYPE)型号。 如:“STC89C51RC”要与实验板上所装单片机的型号一至。 2)打开文件(Open File)。 即把要下载到单片机的程序文件(已通过编译了的机器码文件——二进制(.Bin)或十六进制(.Hex)的)调到“文件缓冲区”,这时可看到右边的“文件缓冲区”有数字变化。 3)选择串行通信口。 选对时,软件上的小灯会变绿。否则小灯是灰色。且在左下窗口提示“出错信息”。 4)下载:按“Download/下载”按键下载。 5)把实验板上的供电的直流电源拔掉或关掉3秒钟再插入或打开电源(为单片机上电复位)。 5.观察单片机运行情况,验证程序是否能完成题目给出的控制要求,若不能达到要求,分析原因、查找错误,修改源程序,再次汇编、连接,重新下载、运行,直至达到题目的控制要求。 五、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1.实验一,把程序烧进单片机后,发现按键时,LED灯乱亮,经检查是LED等亮的数

C语言输入输出函数printf与scanf的用法格式

C 语言输入输出函数printf 与scanf 的用法格式 printf()函数用来向标准输出设备(屏幕)写数据; scanf() 函数用来从标准输入设备(键盘)上读数据。下面详细介绍这两个函数的用法。 一、printf()函数 printf()函数是格式化输出函数, 一般用于向标准输出设备按规定格式输出信息。在编写程序时经常会用到此函数。printf()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printf("<格式化字符串>", <参量表>); 其中格式化字符串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正常字符, 这些字符将按原样输出; 另一部分是格式控制字符, 以"%"开始, 后跟一个或几个控制字符,用来确定输出内容格式。 参量表是需要输出的一系列参数,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其个数必须与格式化字符串所说明的输出参数个数一样多, 各参数之间用","分开, 且顺序一一对应, 否则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例如: printf("a=%d b=%d",a,b); 1. 格式控制符Turbo C 2.0提供的格式化规定符如下: 格式控制字符 参量表 正常字符

━━━━━━━━━━━━━━━━━━━━━━━━━━ 符号作用 ────────────────────────── %d 十进制有符号整数 %u 十进制无符号整数 %f 浮点数 %s 字符串 %c 单个字符 %p 指针的值 %e,%E 指数形式的浮点数 %x, %X 无符号以十六进制表示的整数 %o 无符号以八进制表示的整数 %g,%G 自动选择合适的表示法 ━━━━━━━━━━━━━━━━━━━━━━━━━━ printf的附加格式说明字符 字符说明 l 用于长整型数或双精度实型,可加在格式 符d、o、x、u和f前面 m(代表一个正整数据最小输出显示宽度

ControlLogix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

实验 ControlLogix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RSLinx软件的基本用法 了解RSLogix5000编程的基本方法与逻辑设计 使用ControlLogix进行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 二、实验任务 RSLogix5000编程仿真十字路口彩灯控制 三、实验设备和软件 实验设备: 网络控制平台、导线若干、380V电源、PC机 实验软件:RSLinx、RSLogix5000 四、实验步骤 步骤一:连线 本实验中,用导线将位于控制台上的数字输入区的I0插口与点动/自锁按钮区插孔C7,I1与插孔C8连起来,把SB7作为启动按钮,SB8作为停止按钮。数字输入区中的GND-0 (17)端口与24V电源-相连,C7,C8所对应的COM端口(即和其同一列的COM端口)与24V电源+相连。控制台中数字输出区的O0-O5分别用导线和指示灯区的L1-L3,L9-L11这个六个插孔一一对应相连;在指示灯区,从左端数起的三个COM端均应与24V(-)相连;数字输出区的DC-0插孔应与电源24V(+)相连,RTN OUT-0与电源24V(-)相连。 步骤二:RSLinx的设置 1、运行RSLinx,单击菜单栏中的“Communication/Configure Drivers…”,弹出“Configure Driver Types”的对话框(图 2.1)。单击“Available Driver Types”的下拉箭头,选择添加驱动程序,由于PC机和ControlLogix5555是通过以太网连接,所以这里选“Ethernet devices”。

图2.1 选好“Ethernet devices”后,单击“Add New”,就出现如图2.2的对话框,单击OK。 图2.2 2、单击“Add New”按钮,弹出“Add New RSLinx Driver”窗口。输入新驱动的名称,如:AB_ETH-1, AB_ETH1-2等。单击“OK”按钮,弹出如图2.3的窗口。在Station Maping窗口栏中,对应“Station 0”,填入“Host Name”。该PLC模块在内网的地址:192.168.0.211,相应填入,则组态成功。(注意,此时ControlLogix5555必须已加上电源)。

C语言字符串的输入和输出

C语言字符串的输入和输出 字符串的输入和输出 %c人为加入\0进行输入输出 %s直接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字符串时字符数组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指针变量作为输入项时,指针必须已经指向确切的、足够大的存储空间 %s的使用 scanf("%s",地址值) 地址值:字符数组名、字符指针、字符数组元素的地址 例:char str[15]; scanf("%s",str); abc123 1.不读入空格和回车,从空格处结束 2.输入字符串长度超过字符数组元素个数,不报错 3.当输入项为字符指针时,指针必须已指向确定的有足够空间的连续 存储单元 4.当为数组元素地址时,从此元素地址开始存放 2.printf("%s",地址值) 输出时遇到第一个'\0'为止 3.gets和puts函数 开头必须stdio.h #include"stdio.h"

1.gets(地址值) 地址值:字符数组名、字符指针、字符数组元素的地址 4.当为数组元素地址时,从此元素地址开始存放 5.printf("%s",地址值) 输出时遇到第一个'\0'为止 6.gets和puts函数 开头必须stdio.h #include"stdio.h" 1.gets(地址值) 地址值:字符数组名、字符指针、字符数组元素的地址 7.例: char str[10]; gets(str); 包括空格符 8. 2.puts(字符串起始地址) 遇第一个'\0'结束,自动加入换行符 9.字符串数组:数组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存放字符串的数组 可以将一个二维数组看作是字符串数组 10.char ca[3][5]={"A","BB","CCC"}; A\0 B B\0 C C C\0 字符型指针数组 char*pa[3]={"a","bb","ccc"}; pa[0]pa[1]pa[2] 可以重新赋值gets(pa[2]);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

printf 函数和scanf 函数 1. printf 函数是格式化输出函数,输出设备是显示器。其格式是: printf(“输出格式控制字符串”, 输出项1,输出项2,… , 输出项n); 【例1】printf(“Hello ,everyone.”); 输出: Hello ,everyone. 【例2】int x=10;int y=20;printf(“%d add %d is %d ”, x, y, x+y); 输出: 10 add 20 is 30 【例3】printf(“a=%d\nb=%f ”, 2+3, 5.34); 输出: (1) 普通字符照原样输出; (2) %开始的 %d, %f 是一个整体,叫格式说明符,是对后面对应输出项的说明,同时也是输出项 在输出格式控制字符串中的占位符。 描述输出项的格式 常量、变量或表达式;输出项之间用逗号间隔开 a=5 b=5.340000

(3)%f, %d不是随便乱用的,它要和输出项的一一对应(包括个数、类型)。 (4)%7.2f %4d 是加了修饰的格式说明符。 2.scanf函数是格式化输入函数,功能是通过键盘为变量输入数据。其格式是: scanf(“输入格式控制字符串”, &变量1,&变量2,… , &变量n); 【例1】int a; float b; scanf(“%d%f”,&a,&b); 输入:3 4.5↙ 【例2】double x1, x2; scanf(“%lf,%lf”,&x1,&x2); 输入:2.5 , 3.5 ↙ 【例3】int a; scanf(“a=%d”, &a); 输入:a=10↙ 【例4】int a; scanf(“%d\n”,&a); 输入不好控制,容易出错! (1)输入变量和格式说明符要一一对应(个数,类型)! (2)格式说明符也不要修饰。

实验一输入输出接口实验

实验一输入、输出接口实验 一、实验要求 1、P1 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 2、P3.0,P3.1 作输入口接两个拨动开关 3.要求若P3.0单独闭合,则LED灯从L7-L0循环闪烁,每次亮一个,若P3.1单独闭合,则led灯从L0-L7闪烁,每次亮一个。若P3.0 P3.1同时闭合,则所有灯一起闪烁,闪烁间隔为1S。若P3.0 P3.1全部断开,则所有灯全不亮。 4、将闪烁间隔修改为30MS,观察现象。 二、实验目的 1、学习 I/0 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实验设备 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 2、伟福LAB2000P教学实验系统。 四、实验电路及连线 五、实验说明 1、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 P1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2、8051 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对于程序 Delay: MOV R6,#0H MOV R7,#0H DelayLoop: DJNZ R6,DelayLoop DJNZ R7,DelayLoop RET 查指令表可知 MOV,DJNZ 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在 6MHz 晶振时,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6MHZ,所以该段程序执行时间为: ((256×2+2)×256+4)×2=263176

六、实验报告 1、解释为什么P1端口作为输入口时,需先对它置1,才能读取正确的外部输入数据? 2、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2、整理实验程序

连线 连接孔 1 连接孔 2 1 P1.0 L0 2 P1.1 L1 3 P1.2 L2 4 P1.3 L3 5 单脉冲输出 T0 实验二 外中断及定时、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外部中断的运用方法,本实验中采用边沿触发模式。 2、学习 8051 内部 T0 T1 定时/计数器使用方法。 3、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用单次脉冲申请外中断INTO ,采用边沿触发模式,在外中断处理程序中对输出信号灯LED6(P3.1控 制)进行反转(采用CPL 指令) 2、8031 内部定时计数器 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2工作,对 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 P1 口驱动 LED 灯上(L0,L1,L2,L3)显示出来。 3、用 T1作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LED7(L7)(P3.0控制)灯闪烁一次 三、实验设备 1、IPC-610研华工控机一台。 2、伟福LAB2000P 教学实验系统。 四、实验电路及连线 注意: 本实验中,“单次脉冲”同时作为计数脉冲输入T0引脚,同时也引到引脚INTO 申请外部中断,本实验中将要求同时开放外部中断INTO 和T1的定时中断这两个中断。 五、实验说明 1、关于内部计数器的编程主要是定时常数的设置和有关控制寄存器的设置。内部计数器在单片机中主要有定时器和计数器两个功能。本实验T0使用的是计数器。T1使用的是定时器。 2.本实验中内部T0起计数器的作用。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 P3.4 引入定时器 T0。 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 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 TMOD 和控制寄存器 TCON 。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 连线 连接孔 1 连接孔 2 1 P3.0 L7

c语言输入输出函数知识点总结

c语言输入输出函数知识点总结 1.I/O input output(输入端,输出端) 输入:从计算机向外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输出数据。 输出:从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2.C语言本身不提供输入输出语句,输入和输出操作是由C函数库中的函数实现的。 3.字符输出函数一般形式:putchar(a);a可以是字符型变量、整型变量、字符常量、整型常量。函数作用:向终端输出一个字符。 4.字符输入函数一般形式:a=getchar( );函数作用:从终端输入一个字符。函数值:从输入设备得到的字符。 5.格式输出字符 %d:以十进制输出整数;%o:以八进制形式输出整数;%c:以字符形式输出一个字符;%s:输出字符串;%f:以小数形式输出单、双精度数,隐含输出六位小数。 6.getchar一次只能输入一个字符,有几个getchar()就输入几个字符,多输入的计算机不能识别。 7.getchar()输入的时候,空格键、Enter键、Tab键不能乱用,他们都当成字符对待。 printf("%d,%c,%f,%o,%x,%s",a,b,c,d,e,f); .......................................... 8.格式控制都是小写字母; 9.格式控制与后面要输出的变量是一一对应;................................................... 10.printf("%md",a); 1).m是整数; 2).m是指输出的结果占m列宽度; 3).m是正整数的话,输出结果差几列左补几个空格; m是负整数的话,输出结果差几列右补几个空格; 4).如果m的绝对值小于原来数的宽度,则原样输出。................................................... 11.printf("%m.nf",a); 1).m是指输出占几列宽度,n是指输出结果小数点后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2).m是正整数的话,输出结果差几列左补几个空格; m是负整数的话,输出结果差几列右补几个空格; 3).printf("%2.5f",a); m

关于输入输出函数

1.输入字符串──gets()函数 (1)调用方式:gets(字符数组) (2)函数功能:从标准输入设备(stdin)──键盘上,读取1个字符串(可以包含空格),并将其存储到字符数组中去,并用空字符(\0)代替s的换行符。gets()读取的字符串,其长度没有限制,编程者要保证字符数组有足够大的空间,存放输入的字符串。如果调用成功,则返回字符串参数s;如果遇到文件结束或出错,将返回null。该函数输入的字符串中允许包含空格,而scanf()函数不允许。 2.输出字符串──puts()函数 (1)调用方式:puts(字符数组) (2)函数功能:把字符数组中所存放的字符串,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中去,并用‘\n’取代字符串的结束标志‘\0’。所以用puts()函数输出字符串时,不要求另加换行符。字符串中允许包含转义字符,输出时产生一个控制操作。该函数一次只能输出一个字符串,而printf()函数也能用来输出字符串,且一次能输出多个。 3.字符串比较──strcmp()函数 (1)调用方式:strcmp(字符串1 ,字符串2)其中“字符串”可以是串常量,也可以是1维字符数组。 (2)函数功能: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大小。如果:字符串1=字符串2,函数返回值等于0;字符串1字符串2,函数返回值正整数。如果一个字符串是另一个字符串从头开始的子串,则母串为大。不能使用关系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只能用strcmp() 函数来处理。 4.基本输入/输出函数包括: 字符的输入/输出函数(getchar、putchar) 字符串输入/输出函数(gets、puts) 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scanf、printf) 1.字符的输入/输出函数 库函数getchar 函数原型:int getchar(void) 参数说明:无。 功能说明:从标准输入设备上接收一个字符。 返回值:输入成功时返回字符的ASCII编码值,否则返回-1。 库函数putchar 函数原型:int putchar(int ch) 参数说明:ch 被输出的字符的ASCII编值。 功能说明:向标准输出设备上输出一个字符。 返回值:输入成功时返回该字符的ASCII编码值,否则返回-1。 2.字符串输入/输出函数 库函数gets 函数原型:char* gets(char *s)

ControlLogix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

ControlLogix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

实验 ControlLogix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RSLinx软件的基本用法 了解RSLogix5000编程的基本方法与逻辑设计 使用ControlLogix进行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二、实验任务 RSLogix5000编程仿真十字路口彩灯控制三、实验设备和软件 实验设备: 网络控制平台、导线若干、380V 电源、PC机 实验软件:RSLinx、RSLogix5000 四、实验步骤 步骤一:连线 本实验中,用导线将位于控制台上的数字输入区的I0插口与点动/自锁按钮区插孔C7,I1与插孔C8连起来,把SB7作为启动按钮,SB8作为停止按钮。数字输入区中的GND-0 (17)端口与24V电源-相连,C7,C8所对应的COM端口(即和其同一列的COM端口)与24V电源+相连。控制台中数字输出区的O0-O5分别用导线和指示灯区的L1-L3,L9-L11这个六个插孔一一对应相连;在指示灯区,从左端数起的三个COM端均应与24V(-)相连;数字输出区的DC-0插孔应与电源24V(+)相连,RTN OUT-0与电源24V(-)相连。 步骤二:RSLinx的设置 1、运行RSLinx,单击菜单栏中的“Communication/Configure Drivers…”,弹

出“Configure Driver Types”的对话框(图2.1)。单击“Available Driver Types”的下拉箭头,选择添加驱动程序,由于PC机和ControlLogix5555是通过以太网连接,所以这里选“Ethernet devices”。 图2.1 选好“Ethernet devices”后,单击“Add New”, 就出现如图2.2的对话框,单击OK。

实验二数据类型、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

实验二数据类型、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实验内容】 1、数据类型的基本使用方法; 1、输出格式控制字符及输出函数的使用; 2、输入格式控制字符及输入函数的使用。 【实验步骤】 一、在E或F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命名的文件夹。 二、内容与步骤 1、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并进行说明: ⑴ex3_1.c /*整形数据的输出*/ #include main() { int a=12; long b=2269978; printf("a=%d,a=%6d,a=%-6d,a=%06d\n",a,a,a,a); printf("b=%8ld\n",b); printf("%d,%o,%x,%u\n",a,a,a,a); printf("\n"); } ⑵ex3_2.c /*浮点数的输出*/ #include main() { float x=1234.567; double y=1234.5678; printf("%f,%f\n",x,y); /* %f的精度缺省值是6 */ printf("%8.3f,%10.3f\n",x,y); printf("%e\n",x); /* %e的精度缺省值是5 */ } ⑶ex3_3.c /*字符的输出*/ #include main() {char c='W'; int i=87;

printf("%c,%d\n",c,c); printf("%d,%c\n",i,i); printf("%-5c,%5c\n",c,c); } ⑷ex3_4.c /*字符串的输出*/ #include main() { printf("%s,%12s,%8s\n","C LANGUAGE","C LANGUAGE","C LANGUAGE"); printf("%-12.8s,%12.8s\n","C LANGUAGE","C LANGUAGE"); } (5)ex3_5.c #include main() { int x,y; float a,b; char num1,num2; scanf("x=%d,y=%d",&x,&y); scanf("%f,%e",&a,&b); scanf("%c%c",&num1,&num2); printf("x=%d,y=%d,a=%f,b=%f,num1=%c,num2=%c\n",x,y,a,b,num1,num2); } (6)ex3_6.c #include main() { int n1,n2; char c1,c2; c1=getchar(); c2=getchar(); n1=c1-'0'; n2=c2-'0'; printf("%d,%d\n",n1,n2); putchar(n1); putchar('\n'); putchar(n2);

开关量输入实验

4.2 开关量输入实验 4.2.1 实验目的 掌握iCAN4050输入、输出控制原理及应用。 4.2.2 实验设备及器件 PC 机一台 iCAN实验教学开发平台一台 4.2.3 实验内容 能够利用 iCAN4050 模块检测开关量输入信号。 4.2.4 实验要求 要求能够掌握 iCAN4050 模块输入输出基本原理。 4.2.5 实验步骤 系统接线连接 上电运行 输入检测 实验总结 4.2.6 实验预习要求 阅读iCAN4050功能模块简介、数据手册 阅读iCAN实验教材中相关实验 掌握iCAN4050功能模块输入、输出控制原理 4.2.7 数字量输入检测 1.输入检测连接线 该实验主要利用iCAN4050模块检测1路开关量输入信号,其中开关(SW0)分布于PCB上,PCB 板为内嵌在iCAN实验平台表面上,PCB板全局图如图 4.9 所示:

图4.9 PCB 板正面俯视图 在 iCAN 实验平台上我们已经将 iCAN4050 输入控制信号线与 PCB 板上的SW0 连接,用户也可以尝试检测 SW1—SW7 的开关输入信号。(注意:iCAN4050 模块的 COM 端与 PCB 板上 GND 相连接) 表4.3 信号连接线标记号定义 提示:iCAN 实验平台连接线已经标准化,无需用户自行连接;若由于其他外界因素导致实验平台的连接线脱离或段开,用户可以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信息连线;若用户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在此实验平台上开发可以根据端子排端口号定义重新连线,此时不一定利用原来标准化的模块来控制对象。 2.系统连线正面俯视图 如图 4.10 所示为 iCAN4050 检测开关量输入的简单框图,该图是为 iCAN 实验教学平台的正面俯视图,绿色线为开关输出信号与模块之间的控制线,红色为电源线,蓝色为 CAN 通信线。 图 4.10 系统连线框图

C语言中文件_数据的输入输出_读写

C语言中文件,数据的输入输出,读写. 文件是数据的集合体,对文件的处理过程就是对文件的读写过程,或输入输出过程。 所谓文件是指内存以外的媒体上以某种形式组织的一组相关数据的有序集合。文件分类: 顺序文件,随机文件。 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文本文件也称为ASCII文件,在磁盘中存放时每个字符对应一个字节,用于存放对应的ASCII码。 文本文件可以在屏幕上按字符显示,源程序文件就是文本文件,由于是按字符显示,所以能读懂文件内容。 二进制文件是按二进制编码方式来存放的。这里主要讨论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定位等操作。 文件的存取方法 C程序的输入输出(I/O)有两种方式:一种称为标准I/O或流式I/O,另一种称为低级I/O。流式I/O是依靠标准库函数中的输入输出函数实现的。低级I/O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函数(称为底层接口或系统调用)实现输入输出,低级I/O 主要提供系统软件使用。 在C语言中用一个FILE类型的指针变量指向一个文件,(FILE类型是系统在stdio.h中定义的描述已打开文件的一种结构类型),这个指针称为文件指针。FILE *指针变量标识符; 如 FILE *fp;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所谓打开文件,指的是建立文件的各种有关信息,并使文件指针指向该文件,以便对它进行操作。 关闭文件则是断开指针与文件之间的联系,也就禁止再对该文件进行操作。 1、fopen 函数原型: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const char *mode); Fopen函数用来打开一个文件,前一部分用来说明文件路径及文件名,后一部分mode指出了打开文件的存取方式;返回值是被打开文件的FILE型指针,若打开失败,则返回NULL。打开文件的语法格式如下: 文件指针名=fopen(文件名,使用文件方式); 文件指针名必须被说明为FILE类型的指针变量。 FILE *fp; fp=fopen(“C:\\Windowss\\abc.txt”,”r”); 注意用两个反斜杠\\来表示目录间的间隔符。 存取文件的模式是一个字符串,可以由字母r,w,a,t,b及+组合而成,各字符的含

二、数字量输入输出

第二部分数字量I/O 目录 1 DO、DI硬件原理 2 2.1 CPC板的电路图 3 2.1.1 所用I\O口 4 2.1.2 485通讯口7 2.1.3 显示电路的设计8 2.1.4 晶振模块8 2.1.5 上层板的原件清单9 2.2 输入板I/O原理图 10 2.2.1 电路原理11 2.2.2 输入底板的原件清单12 2.3 输出板I/O电路图 13 2.3.1 反向驱动器ULN2003 芯片 14 2.3.2 输出底板的原件清单14 2.4 通讯部分15 3 DI、DO软件部分设计 16 3.1 通讯方式16 3.1.1 Modbus 协议 16 3.1.2 CRC校验17 3.1.3 莫尼康RTU 17 3.1.4 看门狗程序19 3.2 计算机界面的设计20 3.3 输入板的程序设计21 3.4 输出板的程序设计24 4 DI、DO的应用26 4.1 数字输入板的应用26 4.2 数字输出板的应用32 5. 数字量输入程序清单37 6.数字量输出程序清单 49

硬件部分由程序下载口,状态显示,复位,信息通信,I/O口,AD,DA等几部分组成,软件部分采用MODBUS通信协议,CRC校验,看门狗程序,数据传送等部分组成。 1.DO、DI硬件原理 输入板电路分为上层板电路和底板电路,其中上层板电路以Atmega128为核心,主要实现显示状态、控制端口、数据处理和通讯的功能。设计如下:

1.1 CPU 板硬件原理图 图2-2 输入输出上层板电路 1 234567816 1514131211109S1 5.1K Rs 1 5.1K Rs 25.1K Rs 35.1K Rs 45.1K Rs 55.1K Rs 65.1K Rs 75.1K Rs 8P A 3 P A 4P A 5P A 6P A 7P D 5P D 6P D 7VCC

C语言中的输入输出函数总结

putchar ():把变量中的一个字符常量输出到显示器屏幕上; getchar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常量,此常量就是该函数的值; printf ();把键盘中的各类数据,加以格式控制输出到显示器屏幕上; scanf ();从键盘上输入各类数据,并存放到程序变量中; puts ():把数组变量中的一个字符串常量输出到显示器屏幕上; gets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串常量并放到程序的数组中. sscanf(); 从一个字符串中提取各类数据。 putchar() 输出一个字符 getchar() 输入流中获取一个字符 例如: char c = getchar(); putchar(c); 格式化输入输出scanf()和printf()是最有用的,所以重点讲一下。 printf(): 一般形式: printf("格式控制".输出列表); eg : printf("a=%d,b=%f,c=%c\n",a,b,c); 1;格式控制. 格式控制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也称"转换控制字符串",它包含以下两部分信息. 格式说明:由"%"和格式字符组成,如%d,%f,%c,他的作用是把输出数据转换为指定格式输出,格式的说明总是由"%"字符开始的. 普通字符:需要原样输出的字符,或者是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如\n,\t。 2;输出列表 就是需要输出的一些数据,也可以是表达式,如果在函数中需要输出多个变量或表达式,则要用逗号隔开. 一些特殊字符的输出: 单引号,双引号,和反斜杠的输出在前面加转义字符”\” 如:”\’” , “\””, “\\” %的输出用两个连在一起的%%,即printf(“%%”); 常用的格式说明如下: 格式字符 d 以十进制形式输出带符号整数(正数不输出符号) o 以八进制形式输出无符号整数(不输出前缀O) x 以十六进制形式输出无符号整数(不输出前缀OX) u 以十进制形式输出无符号整数 f 以小数形式输出单精度实数 lf 以小数形式输出双精度实数

C语言输入输出函数

1.1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 1.1.1 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 Turbo C2.0 标准库提供了两个控制台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printf( ) 和scanf(), 这两个函数可以在标准输入输出设备上以各种不同的格式读写数据。printf()函数用来向标准输出设备(屏幕)写数据; scanf() 函数用来从标准输入 设备(键盘)上读数据。下面详细介绍这两个函数的用法。 一、printf()函数 printf()函数是格式化输出函数, 一般用于向标准输出设备按规定格式输出 信息。在编写程序时经常会用到此函数。printf()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printf("<格式化字符串>", <参量表>); 其中格式化字符串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正常字符, 这些字符将按原 样输出; 另一部分是格式化规定字符, 以"%"开始, 后跟一个或几个规定字符, 用来确定输出内容格式。 参量表是需要输出的一系列参数, 其个数必须与格式化字符串所说明的输出参数个数一样多, 各参数之间用","分开, 且顺序一一对应, 否则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1. 格式化规定符 Turbo C2.0提供的格式化规定符如下: ━━━━━━━━━━━━━━━━━━━━━━━━━━ 符号作用 ────────────────────────── %d 十进制有符号整数 %u 十进制无符号整数 %f 浮点数 %s 字符串 %c 单个字符 %p 指针的值 %e 指数形式的浮点数 %x, %X 无符号以十六进制表示的整数 %0 无符号以八进制表示的整数 %g 自动选择合适的表示法 ━━━━━━━━━━━━━━━━━━━━━━━━━━ 说明: (1). 可以在"%"和字母之间插进数字表示最大场宽。 例如: %3d 表示输出3位整型数, 不够3位右对齐。 %9.2f 表示输出场宽为9的浮点数, 其中小数位为2, 整数位为6, 小数点占一位, 不够9位右对齐。 %8s 表示输出8个字符的字符串, 不够8个字符右对齐。 如果字符串的长度、或整型数位数超过说明的场宽, 将按其实际长度输出。但对浮点数, 若整数部分位数超过了说明的整数位宽度, 将按实际整数位输出; 若小数部分位数超过了说明的小数位宽度, 则按说明的宽度以四舍五入输出。 另外, 若想在输出值前加一些0, 就应在场宽项前加个0。 例如: %04d 表示在输出一个小于4位的数值时, 将在前面补0使其总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