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习题

第5章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习题
第5章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习题

一、问答题

5-1、试说明直流斩波器主要有哪几种电路结构试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直流斩波电路主要有降压斩波电路(Buck ),升压斩波电路(Boost ),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 )和库克(Cuk )斩波电路。

降压斩波电路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低于输入电压的变换电路。它主要用于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电机的调速。

升压斩波电路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高于输入电压的变换电路。它可用于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电机的再生制动。

升-降压变换电路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直流电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主要用于要求输出与输入电压反向,其值可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

库克电路也属升-降压型直流变换电路,但输入端电流波纹小,输出直流电压平稳,降低了对滤波器的要求。

5-2、简述图3-1基本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答:0=t 时刻驱动V 导通,电源E 向负载供电,负载电压E u =0,负载电流0i 按指数曲线上升。1t t =时控制V 关断,二极管VD 续流,负载电压0u 近似为零,负载电流呈指数曲线下降。通常串接较大电感L 使负载电流连续且脉动小。

5-3、根据下图简述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图中设:电感L 、与电容

C 足够大)

输出电流波形

答: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设充电电流为i 1,L 值很大,i 1基本恒定,同时电容C 向负载供电,C 很大,使电容器电压u 0基本不变,设V 处于通态的时间为t on ,在t on 时间内,电感L 上积蓄的能量为EI 1t on ;

图3-2 基本升压斩

图3-1基本降压斩波电路

当V 处于断态时,E 与L 同时向电容充电,并向负载R 提供能量。设V 处于断态的时间为t off ,在t off 时间内L 释放的能量为(U 0-E )I 1t off ,在一周期内L 积蓄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相等。可求得:

E t T U off

=0。分析不难看出该斩波电路是升压斩波电路。 5-4、简述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升降压斩波电路的电路及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如下图。其工作原理为:V 通时,电源E 经V 向L 供电使其贮能,此时电流为i 1。同时,C 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并向负载R 供电。V 断时,L 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i 2。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该电路也称作反极性斩波电路。

5-5、试分析反激式和正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答:正激变换器:当开关管T 1导通时,它在高频变压器初级绕组中储存能量,同时将能量传递到次级绕组,根据变压器对应端的感应电压极性,二极管D 1导通,此时D 2反向截止,把能量储存到电感L 中,同时提供负载电流0I ;当开关管T 1截止时,变压器次级绕组中的电压极性反转过来,使得续流二极管D 2导通(而此时D 1反向截止),储存在电感中的能量继续提供电流给负载。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为:i DU N N U 1

20=。

反激变换器:当开关管V 1导通,输入电压U i 便加到变压器T 初级N 1上,变压器储存能量。根据变压器对应端的极性,可得次级N 2中的感应电动势为下正上负,二极管VD 1截止,次级N 2中没有电流流过。当V 1截止时,N 2中的感应电动势极性上正下负,二极管VD 1导通。在V 1导通期间储存在变压器中的能量便通过二极管VD 1向负载释放。在工作的过程中,变压器起储能电感的作用。

输出电压为i U D D N N U -?=1120

5-6 试分析全桥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答:当u g1和u g4为高电平,u g2和u g3为低电平,开关管T 1和T 4导通,T 2和T 3关断时,变压器建立磁化电流并向负载传递能量;当u g1和u g4为低电平,u g2和u g3为高电平,开关管T 2和T 3导通,T 1和T 4关断,在此期间变压器建立反向磁化电流,也向负载传递能量,这时磁芯工作在B -H 回线的另一侧。在T 1、T 4导通期间(或T 2和T 3导通期间),施加在初级绕组N 1上的电压约等于输入电压U i 。与半桥电路相比,初级绕组上的电压增加了一倍,而每个开关管的耐压仍为输入电压。

5-7、试比较Buck 电路与Boost 电路的异同。

答;相同点:Buck 电路和Boost 电路都以主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GTO ,GTR ,P-MOSFET 和IGBT 等)作为开关器件,其开关频率高,变换效率也高。

不同点:Buck 电路在开关管T 关断时,只有电感L 储存的能量提供给负载,实现降压变换,且输入电流是脉动的。而Boost 电路在T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同时电容C 集结的能量提供给负载,而在T 处于关断状态时,由L 与电源E 同时向负载提供能量,从而实现了升压,在连续工作状态下输入电流是连续的。

5-8、试简述Buck-Boost 电路与Cuk 电路的异同。

答:这两种电路都有升降压变换功能,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而且两种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式完全相同,Buck-Boost 电路是在关断期内电感L 给滤波电容C 补充能量,输出电流脉动很大,而Cuk 电路中接入了传送能量的耦合电容C 1,若使C 1足够大,输入输出电流都是平滑的,有效的

降低了纹波,降低了对滤波电路的要求。 三、计算题 3-1、在Boost 升压斩波电路中,已知E =50V ,负载电阻R =20Ω,L 值和C 值极大,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当T =40μs,t on =25μs 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0,输出电流平均值I 0。

解: V E t T U off 133502540400=?-==; A R U I 67.620

13300=== 3-2、在下图的Buck 降压斩波电路带电动机反电动势负载中,已知E =200V ,R =10Ω,L 值极大,E M =30V 。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当T =50μs,t on =20μs 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0,输出电流平均值I 0。

解:V E T t U on 8020050200=?==; A R E U I M 510

308000=-=-= 3-3、在Boost 变换电路中,已知E =50V ,L 值和C 值较大,R =20Ω,若采用脉宽调制方式,当T=40μs,t on =20μs 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0和输出电流平均值I 0。

解:E t t t U off off

on +=0=V 1005020

40=?; 由于L和C的值都比较大,A R U I 52010000==≈∴ 3-4、有一开关频率为50kHz 的库克变换电路,假设输出端电容足够大,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并且元件的功率损耗可忽略,若输入电压E =10V ,输出电压U 0调节为5V 不变。试求:(1)占空比;(2)电容器C 1两端的电压U c1;(3)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

解:(1)因为E D

D U -=10-,则31105500=---=-=

E U U D (注意V U 50-=) (2)V E D U 1510)

31(1111C1=?-=?-= (3)s DT t μ67.610

501313on =??==,s T D t μ34.131050132)1(3

off =??=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三章 直流电路习题

第三章直流电路 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填空题 1、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路,另一部分是电路。外电路上的电阻称为电阻,内电路上的电阻称为电阻。 2、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也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减去电源的内压降,即U=E-Ir。 选择题 1、用万用表测得全电路中的端电压为0,这说明() A外电路断路 B外电路短路 C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 D电源内阻为零 2、用电压表测得电源端电压为电源的电动势E,这说明() A 外电路断路 B 外电路短路 C 电源内阻为零D无法判断 3、电源电动势为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A、0A,2V B、20A,2V C、20A ,0V D、0V ,0V 4、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减少,则端电压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5、一直流电源,开路时测得其端电压为6V,短路时测得其短路电流为30A,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分别为()。 A、6V,0.5Ω B、16V,0.2Ω C、6V,0.2Ω 判断题 1、全电路中,在开路状态下,开路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2、短路电流很大,要禁止短路现象。() 3、短路状态下,电源内阻的压降为零。() 4、当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等于零() 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4.5V,内阻r=0.5Ω,外接负载R=4Ω,则电路中的 电流I=? 电源的端电压U=?电路的内压降U =?

2.如下图,已知电源电动势E=110V,r=1Ω,负载R=10Ω,求:(1)电路电流;(2)电源端电压;(3)负载上的电压降;(4)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 3.如下图所示,已知E=5V,r=1Ω,R1=14Ω,R2=20Ω,R3=5Ω。求该电路电流大小应为 多少?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E=12V,r=1Ω,负载R=99Ω。求开关分别打在1、2、3位置时电 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5、如图所示,E=220V,负载电阻R为219Ω,电源内阻r为1Ω,试求:负载电阻消耗的功 率P负、电源内阻消耗功率P内及电源提供的功率P。 3.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判断题 1、当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不高,只有50%。() 2、在电力系统中,希望尽可能减少内部损失,提高供电效率,故要求()。 A、R 《r B、R 》r C、R = r 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 12V,内电阻r = 2Ω。定值电阻R1 =4Ω,可变电阻RP的变化范围0—25Ω,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 (1)求RP为多大时,RP 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2)最大功率为多少?

最新电路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复习题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 路,但允许 路。 2.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一般关系式为 。 3. 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 。 4. 一般情况下,电感的 不能跃变,电容的 不能跃变。 5.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子开路时,两 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用S S S R I U 、、表示) 6.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个独立的KCL 方程,可列出 个独立的KVL 方程。 7. 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 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电压无关,端 电压由 来决定。 9. 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 关系相同。 10.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理想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其 等效电路为 。 12. 在一阶RC 电路中,若C 不变,R 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 13.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 0。 14. 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 电路;在各分电路中,要把不作 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戴维宁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线性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 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一端口的 电压,串联电阻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16. 电感的电压相位 于电流相位π/2,电容的电压相位 于电流相位π/2。 17. 若电路的导纳Y=G+jB ,则阻抗Z=R+jX 中的电阻分量X=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 班别:高二()姓名:学号:成绩: 一、是非题(2X20)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4、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 出n个方程。() 5、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6、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7、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8、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 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 是不等效 的。 () 9、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 能等效变换。() 10、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 负载而变化的。() 二、选择题

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2、上题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 A. I1>I2 B. I1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 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 间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 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 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 控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 总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 列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 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答案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 班别:高二()姓名:学号:成绩: 一、是非题(2X20)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4、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 出n个方程。() 5、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6、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7、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8、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是不等效 的。() 9、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能等效变换。() \ 10、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 负载而变化的。() 二、选择题 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2、上题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 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A. I1>I2 B. I1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间 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 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 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控 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总 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列 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20、电压源中的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本身和 外电路 共同 决定 21、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短路 代替。 2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开路 代替。 2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结点a 的结点电压方程为(1/R1+1/R2+1/R3)

第三章01-降压型直流变换器.

第二节降压型开关电源 第三章直流变换器 * VT "Ln lk? 第二节降压型开关电源 (&5祥Sfi开关电8电》图 4 0 t ----- t onr- J ???0 ;aa) VT—高频晶体开关管, 工作在:导通饱和状态 ?止状态 起开关作用,可用M OS管和IGBT管代 替; 开关管与负载RL侧电路相率联,VT的反复 周期性导通和《止,控制了U1是否加到负 ?R L的时间比例,起到斩波作用? VD—续流二极管?当开关管VT截止时? VD 提 供一个称为“续流辭电流的通路?使电感电流 不致迅变中断,避免电感感应出高压而将晶体 管击穿损坏-此续流通路也是电感能 量放出到负载的通路? L—储能电感.有两个作用,能a转换和滤波 C—滤波电容,減小负《电压的脉动成分和?小 输出阻抗? R L—等效负我电阻,用电设备.

lk? + vr __________ 95 ttS生开关电源电路图 + Eo U—输入直流电压?该电压大小不穂定或者有纹波卩0?输出直流电压,纹波小,稳定? 将?个直流电压Ui转换成另 4 0 t ■----- t onr- I ?13 Q * hl U L * 、丫〔二二+ 图S MSfi开*??鼻匕1?创6图?个宜流电压Uo, KUo

第5章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习题

一、问答题 5-1、试说明直流斩波器主要有哪几种电路结构试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直流斩波电路主要有降压斩波电路(Buck ),升压斩波电路(Boost ),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 )和库克(Cuk )斩波电路。 降压斩波电路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低于输入电压的变换电路。它主要用于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电机的调速。 升压斩波电路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高于输入电压的变换电路。它可用于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电机的再生制动。 升-降压变换电路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直流电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主要用于要求输出与输入电压反向,其值可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 库克电路也属升-降压型直流变换电路,但输入端电流波纹小,输出直流电压平稳,降低了对滤波器的要求。 5-2、简述图3-1基本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答:0=t 时刻驱动V 导通,电源E 向负载供电,负载电压E u =0,负载电流0i 按指数曲线上升。1t t =时控制V 关断,二极管VD 续流,负载电压0u 近似为零,负载电流呈指数曲线下降。通常串接较大电感L 使负载电流连续且脉动小。 5-3、根据下图简述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图中设:电感L 、与电容 C 足够大) 输出电流波形 答: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设充电电流为i 1,L 值很大,i 1基本恒定,同时电容C 向负载供电,C 很大,使电容器电压u 0基本不变,设V 处于通态的时间为t on ,在t on 时间内,电感L 上积蓄的能量为EI 1t on ; 图3-2 基本升压斩 图3-1基本降压斩波电路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教案

基尔霍夫定律(一)教案 教学过程: 基尔霍夫定律(一) 复习旧课:串联和并联电路及特点 讲授新课:基尔霍夫定律 安全教育3分钟,走路小心,不要碰到墙壁。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一、复杂电路的基本概念。 以图3-1所示电路为例说明常用电路名词。 1. 支路:电路中具有两个端钮且通过同一电流的无分支电路。如图3-1电路中的AB、AR2B均为支路,该电路的支路数目为b = 3。 2. 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如图3-1电路的节点为A、B两点,该电路的节点数目为n = 2。 3.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如图3-1电路中的CDEFC、AFCBA、EABDE路径均为回路,该电路的回路数目为l = 3。

4. 网孔:不含有分支的闭合回路。如图3-1电路中的AFCBA 、EABDE 回路均为网孔,该电路的网孔数目为m = 2。 图2-19常用电路名词的说明 5. 网络:在电路分析范围内网络是指包含较多元件的电路。 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 1.电流定律(KCL)内容 电流定律的第一种表述:在任何时刻,电路中流入任一节点中的电流之和,恒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 ∑∑=流出流入I I 例如图3-2中,在节点A 上:I 1 + I 3 = I 2 + I 4 + I 5 电流定律的第二种表述:在任何时刻,电路中任一节点上的各支路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0=∑I 一般可在流入节点的电流前面取“+”号,在流出节点的电流前面取“-”号,反之亦可。例如图3-2中,在节点A 上:I 1 - I 2 + I 3 - I 4 - I 5 = 0。 在使用电流定律时,注意: (1) 对于有n 个节点的电路,只能列出(n - 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 (2) 列节点电流方程时,只需考虑电流的参考方向,然后再带入电流的数值。 作业,巩固与练习 1

电路电子技术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加入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 1.五价 2.四价 3.三价 2: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1.电压 2.将高频变为低频 3. 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3: 1.2V 2.3V 3.6V 4: 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1. 2.

3. 5: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6: 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1.全是10Ω 2.两个30Ω一个90Ω 3.全是90Ω 7: 整流的目的是。 1.将交流变为直流 2.将高频变为低频 3.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8: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9: 1.>0V 2.=0V 3.<0V 10: 1.25° 2.95° 3.115° 11: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1.正向导通 2.反向截止 3.反向击穿 12: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1. 2. 3.

13: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1.380V 2.负载对称的电路 3.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1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1.输出电压约为2U D 2.变为半波直流 3.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5: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16: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1.I S e U 2. 3. 17:RLC并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1.电阻性 2.电感性 3.电容性 18: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电路分析基础全套练习题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习题答案 1-1 电路如图1-64所示,已知R 1=3Ω,R 2=6Ω,U =6V 。求: (1)总电流强度I ; (2)电阻R 1上的电流I 1和R 2上的电流I 2。 解:总电阻:Ω26 +36 ×3+2121==R R R R R= 总电流:A 32 6 ==R U I= A 236+36+2121=?I=R R R = I A 136 +33 +2112=?I=R R R =I 1-2 电路如图1-65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Ω,R 2=8kΩ,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求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及R 2、R 3中通过的电流: (1)R 3=8kΩ; (2)R 3=∞(开路); (3)R 3=0(短路)。 解:(1)当R 3=8kΩ时,总电阻: k Ω68 88 8232321=+?+=++ =R R R R R R mA 3 50k Ω6V 100S ==R U I= mA 3253508+88+3232=?I=R R R = I mA 3 253508+88+3223=?I=R R R =I V 3 200 3258222=? =R =I U (2)当R 3=∞(开路)时:I 3 = 0A mA 108 +2100 +21S 2==R R U =I 图1-64 习题1-1图 图1-65 习题1-2图

V 80108222=?=R =I U (3)当R 3=0(短路)时:I 2 = 0A ,U 2 = 0V ; mA 50k Ω 2V 1001S 3==R U = I 1-3 图1-66所示的各元件均为负载(消耗电能),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已知各元件端电压的绝对值为5V ,通过的电流绝对值为4A 。 (1)若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判断电流的正负; (2)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判断电压的正负。 (a) (b) (c) (d) 图1-66 习题1-3图 解:(1)若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时: 图(a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流为正I =4A ; 图(b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流为负I =-4A ; 图(c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流为正I =4A ; 图(d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流为负I =-4A 。 (2)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时: 图(a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压为正U =5V ; 图(b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压为负U =-5V ; 图(c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压为正U =5V ; 图(d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压为负U =-5V 。 1-4 一只“100Ω、100W ”的电阻与120V 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R 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R P=I 2 可得 100+0011201002?)(R = 所以R = 20Ω

直流变换器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要 1.1 技术参数 1.2 设计要求 第二章.电路基本概述 第三章. 电力总体设计方案 第三章.电力总体设计方案 3.1 电路的总设计思路 3.2电路的设计总框图 第四章BUCK 主电路设计 4.1 Buck变换器主电路原理图 4.2 Buck变换器电路工作原理图 4.3 主电路保护(过电压保护) 4.4 Buck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4.5 主电路参数分析 第五章控制电路 5.1 控制带你撸设计方案选择 5.2 SG3525控制芯片介绍 5.3 SG3525各引脚具体功能 5.4 SG3525内部结构及工作特性 5.5 SG3525构成的控制电路单元电路图 第六章驱动电路原理与设计 6.1 驱动电路方案设计与选择 6.2 驱动电路工作分析 第七章附录 第八章设计心得

第一章.设计概要 1.1 技术参数: 输入直流电压Vin=25V,输出电压Vo=10V,输出电流Io=0.5A,最大输出纹波电压50mV,工作频率f=30kHz。 1.2 设计要求: (1)设计主电路,建议主电路为:采用BUCK 变换器,大电容滤波,主功率管用MOSFET;(2)选择主电路所有图列元件,并给出清单; (3)设计MOSFET 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 (4)绘制装置总体电路原理图,绘制:MOSFET 驱动电压、BUCK 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波形(波形汇总绘制,注意对应关系); (5)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小结。 第二章.电路基本概述 直流斩波电路(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直流斩波电路一般是指直接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的情况,输入与输出不之间不隔离。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较多,包括6 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 斩波电路,Sepic 斩波电路和Zeta 斩波电路。Buck 电路作为一种最基本的DC/ DC 拓扑,结构比较简单,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广泛用于各种电源产品中。根据对输出电压平均值进行调制的方式不同,斩波电路可以分为脉冲宽度调试、频率调制和混合型三种控制方式,Buck 电路的研究对电子产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MOSFET 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优于GTR,但其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 的电力电子装置。功率MOSFET 的种类:按导电沟道可分为 P 沟道和N 沟道。按栅极电压幅值可分为;耗尽型;当栅极电压为零时漏源极之间就存在导电沟道,增强型;对于N(P)沟道器件,栅极电压大于(小于)零时才存在导电沟道,功率MOSFET 主要是N 沟道增强型。 第三章.电力总体设计方案 3.1 电路的总设计思路 Buck 变换器电路可分为三个部分电路块。分别为主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主电路模块,由MOSFET 的开通与关断的时间占空比来决定输出电压u。的大小。控制电路模块,可用SG3525 来控制MOSFET 的开通与关断。驱动电路模块,用来驱动MOSFET。 3.2 电路设计总框图 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有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一个系统。有信息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去控制主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此,一个完整的降压斩波电路也应该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致谢环节。根据降压斩波电路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出降压斩波电路的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简单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简单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检测卷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单元测试卷 A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 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 图11―1中设计最合理的是()图11―1 2、在图11―2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头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图是( ) 图11―2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铁丝 B.橡胶棒 C.人体 D.盐水 4、图11-3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电流或用电压表测灯泡俩端电压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11―3 5、如图11-4所示,一个带金属外壳的用 电器,有甲、乙、丙三个触点(可接通或断开)。使用过程中,当人站在地上,身体一部分接触到金属外壳时,最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三个触点处于()选项触点甲触点乙触点丙 A 接通接通接通 B 断开接通断开 C 断开断开接通 D 接通断开断开 6、如图11-5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L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亮 7、如图11―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 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图11―6 A、L1断路 B、Ll短路 C.L2 断路 D、L2短路 8、将一根铜导线接在电路中,要使导线电阻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铜导线对折后接人电路 B、增大导线两 端的电压或增大电流 C、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铝导线代替 D、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银导线代替 9、如图11―7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

电路电子技术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1.五价 2.四价 3. 三价 2:直流 稳压电源 中滤波电 路的目的是 。 1.电压 2.将高频变为低频 3. 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3: 1.2V 2.3V 3.6V 4: 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

1. 2. 3. 5: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6: 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1.全是10Ω 2.两个30Ω一个90Ω 3.全是90Ω 7: 整流的目的是。 1.将交流变为直流 2.将高频变为低频 3.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8: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1.增大

2. 减小 3. 不变 9 : 1.> 0V 2.=0V 3.<0V 10 : 1.25 ° 2.95 ° 3.115° 11: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1.正向导通 2.反向截止 3.反向击穿

12: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1. 2. 3. 13: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1.380V 2.负载对称的电路 3.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1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1.输出电压约为2U D 2.变为半波直流 3.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5: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 16: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1.I S e U 2.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三章直流电路习题答案

第三章直流电路 3.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填空题 1、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路,另一部分是电路。外 电路上的电阻称为电阻,内电路上的电阻称为电阻。 2、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也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减去电源的内压降,即U=E-Ir。 选择题 1、用万用表测得全电路中的端电压为0,这说明() A 外电路断路 B 外电路短路 C 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 D 电源内阻为零 2、用电压表测得电源端电压为电源的电动势E,这说明() A 外电路断路 B 外电路短路 C 电源内阻为零 D 无法判断 3、电源电动势为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A、0A,2V B、20A,2V C、20A ,0V D、0V ,0V 4、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减少,则端电压将()。 A、增大 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 5、一直流电源,开路时测得其端电压为6V,短路时测得其短路电流为30A,则该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r 分别为()。 A、6V,0.5Ω B 、16V,0.2ΩC、6V,0.2Ω 判断题 1、全电路中,在开路状态下,开路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2、短路电流很大,要禁止短路现象。() 3、短路状态下,电源内阻的压降为零。() 4、当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等于零() 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4.5V,内阻r=0.5Ω ,外接负载R=4Ω,则电路中的 电流I=? 电源的端电压U=?电路的内压降 U0=?

2.如下图,已知电源电动势 E=110V , r=1 Ω,负载 R=10Ω, 求:(1)电路电流;( 2)电源端 电压;( 3) 负载上的电压降; 4) 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 3.如下图所示,已知 E=5V , r=1 Ω, R1=14Ω,R2=20Ω,R3=5Ω。求该电路电流大小应为 多少? R2 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4.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E=12V , r=1 Ω,负载 R=99Ω。求开关分别打在 1、2、3 位置时电 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5、如图所示, E=220V ,负载电阻 R 为 219Ω,电源内阻 r 为了 1Ω ,试求:负载电阻消耗的 功率 P 负、电源内阻消耗功率 P 内及电源提供的功率 P 。 3.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判断题 1、当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不高,只有 2、在电力系统中,希望尽可能减少内部损失,提高供电效率,故要 求( A 、R 《 r B 、R 》 r C 、 R = r B 、R 》 r 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 = 12V ,内电阻 r = 2 RP 的变化范围 0— 25Ω,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 (1)求 RP 为多大时, RP 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2)最大功率为多少? 50%。( )。

交流变直流变换电路综述

班级:11自动化2班姓名:王帅学号:201110320222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交流变直流变换电路综述 基本概念 交直流转换有热电变换、电动系、静电系、电子系等方法。迄今,热电变换仍是一种误差小、灵敏度高、有较好稳定性的交直流转换方法。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AC-DC transfer 热电变换器由加热丝和热电偶组成,其间有云母绝缘,热电变换器原理示意图1.加热丝;2.云母片;3.热偶洪.隔离云母片; 5.冷端散热片;6.加热丝引线刃.热偶引线电流通过加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使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大小决定于通过加热丝的电流。有效值相等的交流和直流电流在加热丝上产生的电功率相等,翰出的热电势也相等,由此可实现交直流电流的比较。热电变换器的交直流转换误差中包含有在热电转换过程中通过直流和交流电流时,由于一些物理效应(汤姆孙效应和帕尔蒂效应)的影响不同所引起的直流误差,这是因为,这些效应所引起的附加发热在通过直流时不能像通过交流时可以抵消。此外,还有高频下容性泄漏和趋肤效应所引起的高频误差,以及低频下温度波动所引起的低频误差。单元热电变换器的转换误差小于1 x 10一5,使用频率可到10MHZ;多元热电变换器的转换误差则小于1 x 10,但其频率特性较单元热点变换器的差,一般只使用在100khz以下。中国研制的具有保护热电偶的多元热电变换器在4OHZ- 15kHZ范围内交直流转换误差小于1 x 10一‘。还有一种称为薄膜型的热电变换器,是利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将加热丝和热偶都集中在一块小基片上而成的,目前有的已做到2(X)多个结。其频率特性介于单结和多结变换器之间,可使用到1 MHz以上,在100翻Hz以下不确定度也可达10一6数t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模数转换器和采样及数据处理技术,也可看作为一种交直流转换方法,尽管准确度目前还比不上热电转换,但已经取得了很多实际应用。当模数转换器对交流信号采样测量时,得到的是交流信号的瞬时值,再按照交流量的定义,通过计算获得如有效值、平均值等特征量模数转换器一般是以直流参考电压(齐纳管)为转换标准的,因此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交直流转换。为了提高转换精度,人们在提高数模转换器的性能(速率和位数)、改进采样策略和数据处理。由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工作 工作原理 单相AC-DC变换电路设计以Boost升压斩波电路为主电路,MSP430F1611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完成对Boost 升压斩波电路实现闭环反馈控制。硬件电路包括Boost升压斩波电路拓扑、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矩阵键盘、5110液晶显示模块、辅助电源供电模块、和MSP430F1611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电路。 设计以Boost升压斩波拓扑电路作为电源主电路,控制部分以MSP430F1611单片机为控制微处理器。交流20V-30V输入电压条件下Boost升压斩波电路可满

第3章复杂直流电路详解

复杂直流电路 【项目描述】 在实际电路中,常常遇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源组成的多回路电路,这类电路不能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回路,必须用待定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本章学习基尔霍夫定律、之路电流法和戴维宁定理等分析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方法。其中,基尔霍夫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并通过实践训练来验证和强化该定律。 【项目目标】 应知 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及掌握其应用 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及掌握其应用 3.理解支路电流法及掌握其应用 4.了解戴维宁定理及掌握其应用 5.了解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方法 应会 1.能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分析和计算由两个电源组成的3条支路复杂直流电路。 2.能运用戴维宁定理分析和计算由两个电源组成的3条支路复杂直流电路。【项目分配】 任务一基尔霍夫定律 任务二支路电流法 任务三戴维宁定律 任务四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任务五叠加定理(补充)

任务一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情感目标养成严谨、求实、务实的的职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 【教学过程】 (一)明确项目任务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应用 (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一、基本概念 1.复杂直流电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电源(直流电源)支路组成的多回路电路。 2.支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 3.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汇聚的点。 4.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5.网孔:没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 6.举例说明上述概念。 7.提问:图3-1中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条回路、几个网孔? 8.举例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简称KCL) 1.形式一: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 I入 = ∑ I出 形式二: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 I = 0

电路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讲解

题号一、选 择题 二、计 算题 三、填 空题 四、多 项选 择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每空?分,共?分) 1、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2、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 D.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间隙变小了 4、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 ( ) 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如图4所示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 B.水沸腾时 C.锯木头 D.儿童沿滑梯 摩擦能发热蒸汽冲开壶盖锯子发 烫滑下感到热 图4 6、内能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生活中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非常之多。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不属于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7、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评卷人得分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答案

一、是非题(2X20)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4、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 则一定要列出n个方程。() 5、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6、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7、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8、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是不等效 的。() 9、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能等效变换。() 10、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 负载而变化的。() 二、选择题 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A.2 B.3 C.4 D.1 2、上题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A.3 B.4 C.5 D.6 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A. I1>I2 B. I1

电路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RC 串联电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不能突变的是电容电压 。 2、一个电路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它可以列 n-1 条KCL 方程、 b-n+1 条KVL 方程。 3、三个3KΩ的电阻星形连接,当转换成三角形连接时其每个等值电阻为 9 KΩ。 4、右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功率为 28w 。 5、正弦稳态LC 串联电路中,电容电压有效值为8V ,电感电压有 效值为12V ,则总电压有效值为 4V 。 6、对称三相电源是由3个同频率、等幅值、初相依次滞后120°的正弦电压源连接成 Y (星)形或 Δ(三角) 形组成的电源。 7、已知电路中某支路电流为A t i )30314sin(14.14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为 10A ,频率为 50H Z ,初相为 -600 。 8、理想变压器将一侧吸收的能量全部传输到另一侧输出,在传输过程中,仅仅将 电压 、电流 按变比作数值的变换。 9、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的固有频率是 0f = H Z 。 10、要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可在感性负载上 并联 适当的电容。 11、已知)30100cos(10 -=t i A ,)60100sin(25 -=t u V ,则i 、u 之间的相位关系为 i 超前u 300 。 12、右图所示电路中I = -1.5A 。 13、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U P 与线电压U L 的关系为 l p U , 相电流I P 与线电流I L 的关系为 。 14、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公共连接点称为 节(结)点 。 15、RL 串联电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不能突变的是 电感电流 。 16、阻抗的对偶是导纳,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那么容抗的对偶是 感纳 。 17、受控源中,被控制量和控制量成正比,这种受控源称为 线性 受控源。 18、已知电路中某支路电压为)45314sin(28.28 -=t u V ,则该电压的有效值为 20V ,频率为 50H Z ,初相为 -1350 。 19、要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 感性 元件。 20、品质因素(Q 值)是分析和比较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参数,当Q >1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电压将 大于 信号源电压。 21、叠加定理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处用 短路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处用 开路(断路)代替。 22、某直流电源开路时的端电压为9V ,短路时电流为3A ,外接负载是一只阻值为6Ω的电阻时,回路电流则为( 1 )A ,负载的端电压为( 6 )V 。 23、试求图1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15V =( 75 )W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P 2A =( -30 )W 。 l p I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