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环境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象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生物环境。

3、社会环境包括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4、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年径流量排世界第(88)位。

5、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公平)、合作、(协作)。

6、消费者:属(异养生物),主要指动物。(食草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可称为次级消费者。

7、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8、捕食性食物链:以(生产者)为基础,构成形式为: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例如:青草→(野兔)→狐狸→狼。

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

10、生态平衡的基本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输入与输出物质数量的平衡。

11、大气污染来自四个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

12、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治理方法:吸收法、(吸附法)、催

化法、(燃烧法)、冷凝法。

13、煤矿大气中粉尘污染的防治:(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密闭抽尘及净化;(个体防护)。

14、水体污染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15、水污染防治原则:(防、治、管)三者相结合。

16、噪声分类:按其来源可分为(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以及生活和社会噪声。

17、噪声传播过程中的三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18、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方法:(吸声降噪);(消声除噪);隔声断噪。

19、固体废物分类:按其来源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固体)废物。

20、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对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1、土壤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

22、井工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破坏;土地破坏;水体破坏;(大气污染);(破坏生物圈)。

23、“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24、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25、环境规划的“三同步”:就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26、中国环境标志的含义: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环境:是指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尤其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协调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

3、清洁生产:是对工艺和产品不断运用一种一体化的预防性环境战略,以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

4、生产者:指全部绿色植物和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等自养生物。

5、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6、食物链:是指各种生物以食物为联系建立起来的链索。

7、水资源:是指地球水分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那部分水量。水资源量十分有限。

8、噪声: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碍的声音都是噪声。

9、矿产资源:是指天然赋存于地球内部或表面,由地质作用所形成,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富集物。

10、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和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累进的破坏,并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人类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耗损;(3)生物多样性减少;(4)空气严重污染;(5)酸雨的危害;(6)土壤流失和土地沙漠化;(7)森林资源锐减;(8)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供应不足。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正确规范两个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应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应以高度民主的科学认知与道德责任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侵占土地、破坏农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

4、矿产资源的特点:不可再生性;有限性;不均匀性;循环利用困难;隐蔽性、多样性和产权关系复杂性;动态性和可变

性。

5、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6、中国环境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1)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

(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4)环境保护民主原则;

(5)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整理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824环境保护 整理人尼克 概论考试大纲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I.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理论及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考查范围 1.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概念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3.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的防治 5.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污染防治 6.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7.声学环境保护 基本概念 环境噪声评价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8.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基本概念 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9.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10.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类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管理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12.环境经济 基本概念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13.环境法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体制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14.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我国环境标准的形成和发展15.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作用和目的 环境污染物的特性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

第一章绪言 1、什么叫环境、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2、什么叫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容量? 3、从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你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特征包括什么内容? 6、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1、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2、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3、什么叫食物链? 4、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5、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有哪些应用? 第三章自然保护 1、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森林在环保中有哪些作用? 3、简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5、什么叫自然保护区?我国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哪几类?

第四章环境与健康 1、什么叫环境致病因素?环境致病因素主要有哪几类? 2、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影响污染物对人体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3、环境污染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1、大气污染源有哪些?大气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2、什么叫飘尘?其危害是什么? 3、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酸雨的危害是什么? 4、简述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危害。 5、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为什么说臭氧层破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哪些物质对臭氧的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7、什么叫温度层结?什么是气温垂直递减率? 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1、从化学角度来分,水体污染物主要有哪几类? 2、什么是需氧污染物?需氧污染物的危害是什么? 3、什么叫生化需氧量?什么是化学需氧量?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问答题: 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生态破坏 D大气环境污染 E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 F生物多样性危机 G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H海洋污染 2、请说明好氧生物处理的作用机制 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H是以O为受H体,如C6H12O6 + 6 O2=6 CO2 + 6 H2O +2880KJ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能量较低的CO2和H20,故释放能量多,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 3、请说明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厌氧:是指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5、写出生物法脱氮方法与流程,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生物法脱氮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转盘、接触曝气法),而以活性污泥法使用较多 脱氮菌在脱氮过程中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也要有供氢体(H2-donor) 的存在。 其流程为:见复习题 6、简述好氧法与厌氧法处理废水的优缺点 好氧: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废水有机污染物稳定化,释放能量高,代谢速度快,产物稳定。缺点:对含有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由于要供给足够的O2较困难,需耗用大量稀释水,处理成本高。 厌氧法的主要特点:(1)应用范围广(2)能耗低(3)负荷高(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6)有杀菌作用(7)污泥易贮存 缺点:(a)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 (b)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联好氧处理; (c)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d)厌氧过程会产生气味对空气有污染 8、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1 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7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8多级活性污泥法系统 9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0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系统 11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2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9、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特点 1、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 2、有机负荷高 3、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I.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理论及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考查范围 1.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概念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3.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的防治 5.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污染防治 6.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7.声学环境保护 基本概念 环境噪声评价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8.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基本概念 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9.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10.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类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管理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2.环境经济 基本概念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最新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 环境 :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 环境容量 :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 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 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 超城市化” 。 水体自净作用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光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排污交易 :它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和(二)【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信息传递 B.生态演替 C.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2.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A.烟尘和二氧化硫 B.烟尘和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D.烟尘和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伦敦烟雾,又称硫酸型烟雾,是大气中SO2在相对湿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并有颗粒气溶胶存在时而发生的。大气中颗粒气溶胶具有凝聚大气中水分和吸收SO2与氧气的能力。硫酸雾是强氧化剂,对人和动植物有极大的危害。英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曾多次发生硫酸烟雾事件,最严重的一次硫酸烟雾事件,历时5天,死亡4000多人。 3.()污染事件是由重金属镉引起的。 A.伦敦烟雾事件 B.洛杉矶烟雾事件 C.水俣病 D.骨痛病(即痛痛病) 【答案】D 【解析】A项,伦敦烟雾又称硫酸型烟雾,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SO2。B项,洛杉矶烟雾又称光化学烟雾,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烃类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这种烟雾主要污染物为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C项,水俣病是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主要污染物为甲基汞。D项,富山事件又称骨痛病,是指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主要污染物为镉。 4.下列物质具有较低环境容量的是()。 A.总磷 B.氮氧化物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容量: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  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2、生物放大作用:在同一条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3、超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  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  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4、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5、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  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6、面源污染: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7、水体自净作用: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  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8、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  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10nm-1mm的光辐射,即紫外  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9、排污交易:指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照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市  场买卖。 10、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的影 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环境问题。 二、填空题 1、环境破坏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不断地通过(物质传递)、(能量传递)和  (信息传递),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自然整体。 3、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碳氢化合物)、(NOx)等。 4、CFCs的全称是(氟氯碳化合物),哈龙的全称是(含溴化合物)。 5、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由(排放源)、大气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就构不成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考试试题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补考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废水治理的四大方法分别是、、和。2.噪声按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噪声、、和。3.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三个要素,即、、。4.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域可分为、质量现状评价和。5.我国实行的三级五类的环境标准体系,其中“三级”指标准、标准和标准。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的三个原则是、和。 7.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和。 8.环境可分为和两种。 9.化工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和。 10.生态系统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11.汽车尾气的机外净化主要的方法是、和三种。 12.水体污染物根据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污染源、污染源和污染源三大类。 13.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蚂蚁在爬行的时候留下的“痕迹”,这是在传递()信息。 A.营养 B. 行为 C.物理 D.化学2.飞机适宜在()层飞行。 A.平流层 B. 对流层 C.中层 D.热层 3.下列字母代表“生物需氧量”的是()。 4.酸雨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含量过高。 ,SO 2 B. H 2 S,SO 2 C. SO 2 ,NO x ,NO x 5.《人类环境宣言》是()年提出的。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疏水物质不宜用浮选法除去。 B.物理吸附时,高温有利于吸附。 C.萃取法处理废水时,常采用逆流操作。 D.通过反渗透,使废水中的阴、阳离子分离。 7.生物处理废水主要是除去水中的()。 A.有机污染物 B.无毒污染物 C.有毒污染物 D.无机污染物 8.下列物质不是好氧生化处理法的产物是(), D.生物固体 9.在催化还原法排烟脱硝中,还原剂是()。 10.使用活性碳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操作过程中,没有被吸附的是(). (g) 11.民用炉灶排放的废气属于()。 A.工业污染源 B.农业污染源 C.生活污染源 D.交通污染源12.在双碱法中,使用的第二碱是(). (OH) 2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含标准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D 。 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C。 A.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 3.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__A_____。 A. 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 C.三氮 D.酸性污染物 4.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D。 A.重力分离B.过滤法 C. 离心分离法D.混凝 5.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__B_____。 A. TSP B. 飘尘 C.降尘 D. 烟尘 6.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A 。 A. 6月5日B. 4月22日C.9月16日 D.11月15日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A。 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 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 8.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B。 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9.工业三废是指 C 。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10、导致日本“水俣病”的主要物质是什么?_____C____ A.甲苯B.甲醛C.甲基汞D.氯化镉 11、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以什么毒性最大?_____A____?A.六价铬B.二价铬C.三价铬D.金属铬 12、一般污水处理厂中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去除_____C____ A.酸B.氮 C.BOD D.SS 13、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为称为______B___ A.TSPB.PM10 C.降尘 D. 烟尘 二、判断题 1.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的原则是规范化、最小化、无害化。(×) 2.城市热岛效应的特点是指城市温度比郊区的低。( ×) 3.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过多的植物营养物排入湖泊所致。(√) 4.溶解氧量越少,表明水体污染的程度越轻。(×) 5.城市垃圾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和污染土壤。(√) 6.导致日本“水俣病”的主要物质是六价铬。(×) 7.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中的主要作用是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

一、选择题 1. 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D P76 A.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B. X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C.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D.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 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 C P66 A. 烟尘和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 3.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C A. 化学物质 B.细菌 C.放射性物质 D.热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A. 降雨减少 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 C.森林植被被破坏 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 5 .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A. 有机污染物 B.重金属 C.三氮 D.酸性污染物 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 D P140 A.重力分离 B.过滤法 C.离心分离法 D.混凝 7 . 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 的历史文件 C A.动物 B.植物 C.大气臭氧层 D.水 &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 C P77 A. TSP B.飘尘 C.降尘 D.烟尘 9 . 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A. 一氧化碳 B.甲烷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10.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A A. 6 月5 日 B. 4 月22 日 C. 9 月16 日 D.11 月15 日 11. 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A A.1989 年12 月26 日 B.1986 年12 月26 日 C.1989 年9 月1 日 D.1986 年9 月1 日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我国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为 B P185 A.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B.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C.昼间60分贝夜间的分贝 D.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13.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A 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 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生态环境 (6) 第三章水环境保护 (11) 第四章大气污染及控制 (15) 第五章固体废物及处置 (19) 第六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22)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24) 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 (25) 第九章环境管理 (28) 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0)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 (33)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答案 (37)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 (48)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答案 (52)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环境质量? A. 污染 B、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 C、人群的文化状态 2、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A.人口激增 B.城市化进程 C.工业发展 D.资源消耗 3、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哪几类? A.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B. 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C.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D.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4、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A.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B.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C. 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D.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白色污染、土壤

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5、第一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A. 1972年6月5日 B. 1974年6月5日 C.1975年6月5日 D.1973年6月5日 6、第一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一天? A. 1985年5月31日 ??? B.1987年5月31日 C.1985年5月30日 ???? D.1987年5月30日 7、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 A. 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 D.烟尘和氮氧化物 8、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 9、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 A. 前苏联白俄罗斯 B.前苏联乌克兰 C.前苏联俄罗斯 D.前苏联乌兹克斯坦 10、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 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1、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哪一年的什么地方召开? A.1972年,斯德哥尔摩 B.1973年,巴黎 C.1972年,巴黎 D.1973年,斯德哥尔摩 12、三同步战略是指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__________,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保护概论

1.广义地讲,环境是指以-----为中心,及对该中心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 会因素的总和。 2.在环境问题的三个分类中,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3.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包括两个时代,即为远古时代和------。 4.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发生的历史时段为------。 5.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事件是由------污染引起的。 6.在水俣事件中,致病和致毒物质是-------。 7.20世纪规模最大的烟雾事件发生地是在------。 8.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9.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提交文件是《只 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该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10.蕾切尔·卡逊的论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环境问题的着作。----- 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步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1.“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态学家-----与1869年首先提出的。 1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的。 13.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不同种群的生物综合称为------。 14.高等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扮演-----的角色。 15.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通过营养联系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的----结构。养 16.按照人为干预的程度划分,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受到人为干预的生态系统称 为-----。 17.在食物链中,一级消费者处于----营养级。 18.根据能量传输的1/10定律,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级。 19.在生物圈范围内的各个圈层中进行的物质循环,称为------。在生态系统的信 息传递类型中,通过声音、颜色和光等物理现象传递的信息,成为------。20.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地平衡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 能力。 21.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解决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水利工程是 -----。 22.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在运行中的再生能力得到恢 复或再生的资源称为----。 23.太阳能属于自然资源分类中的------资源。 2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圈层是-----。 25.在平流层中,空气很少有对流运动,-----成为该层空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26.多云的夜晚地面要比无云夜晚高,是因为存在大气------作用。 27.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及存在的大气状况,发生于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地区的 大气污染属于-----大气污染。 28.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两类,分别为颗粒污染物和-----。 29.在大气污染物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和-----。 30.粒径小于10 um的颗粒物,可长期漂浮于大气中,被称为-----。 31.参与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气态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和-----。 32.气流在大气中作无规则的、三维的小尺度运动称为------。 33.由于大气的垂直方向温度变化引起的湍流称为-----。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考试试题

111.112《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补考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废水治理的四大方法分别是、、和。2.噪声按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噪声、、和。3.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三个要素,即、、。4.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域可分为、质量现状评价和。5.我国实行的三级五类的环境标准体系,其中“三级”指标准、标准和标准。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的三个原则是、和。 7.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和。 8.环境可分为和两种。 9.化工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和。 10.生态系统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11.汽车尾气的机外净化主要的方法是、和三种。 12.水体污染物根据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污染源、污染源和污染源三大类。 13.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蚂蚁在爬行的时候留下的“痕迹”,这是在传递()信息。 A.营养 B. 行为 C.物理 D.化学2.飞机适宜在()层飞行。 A.平流层 B. 对流层 C.中层 D.热层 3.下列字母代表“生物需氧量”的是()。 A.COD B.DO C.TOD D.BOD 4.酸雨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含量过高。 A.CO2,SO2 B. H2S,SO2 C. SO2,NO x D.HCl,NO x 5.《人类环境宣言》是()年提出的。 A.1972 B.1982 C.1928 D.1927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疏水物质不宜用浮选法除去。 B.物理吸附时,高温有利于吸附。 C.萃取法处理废水时,常采用逆流操作。 D.通过反渗透,使废水中的阴、阳离子分离。 7.生物处理废水主要是除去水中的()。 A.有机污染物 B.无毒污染物 C.有毒污染物 D.无机污染物 8.下列物质不是好氧生化处理法的产物是(), A.CO2 B.SO2 C.H2O D.生物固体9.在催化还原法排烟脱硝中,还原剂是()。 A.Cu B.NO X C.NH3 D.SO2 10.使用活性碳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操作过程中,没有被吸附的是(). A.O2 B.H2O(g) C.SO3 D.H2S 11.民用炉灶排放的废气属于()。 A.工业污染源 B.农业污染源 C.生活污染源 D.交通污染源12.在双碱法中,使用的第二碱是(). A.NaOH B.Na2CO3 C.Ba(OH) 2 D.CaCO3

暨南大学2016考研真题之824环境保护概论

暨南大学2016考研真题之824环境保护概论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包含5小题,每个名词解释小题6分,共计30分。)1.生态平衡: 2. 化学需氧量(COD): 3. 环境容量: 4. 活性污泥: 5.环境影响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包含5小题,每小题8分, 共计40分。只需作简单回答即可,无需长篇大论) 1. 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是什么? 2. 空气中灰尘可分为飘尘和降尘,这二种灰尘哪种更容易沉降下来?为什么? 3. 土壤环境污染特点是什么? 4. 水体污染的具体类别及对应的污染物? 5. 大气污染中的PM2.5是什么含义? 三单选题(本大题包含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根据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工作是指。 A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 B 环境管理工作和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 C 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法法律法规的建立; D 治理“三废”污染及其资源化。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 A.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 3.大气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 A. TSP; B. 飘尘; C.降尘; D. 烟尘。 4. 水质指标有三大类,其中之一是物理指标。下属各项指标中,属于物理指标的是。 A. 化学耗氧量; B. 悬浮物; C. 生物化学耗氧量; D. TOC; E. 重金属。 5. 如右图所示,有一汽车在设有隔声墙的公路上高速行驶,当汽车通过A点时,在隔声墙的右边B、C、D、E的4个区域中,噪声最小的区域是:。 6. Rachel K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中向世人呼吁: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行进的、平坦的、舒适的超级公路,但是实际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

贵州大学成人教育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 卷)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统分人 得 分 一、判断题(对下列一些说法,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写“√”;你认为错的在括号内上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1.臭氧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电离层。() 2.形成烟雾型大气污染的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是温度高。() 3.两噪声的声压级均为69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69.3分贝。() 4.引起骨痛病的重金属污染物是汞(Hg )。() 5.导致米糠油事件的污染物是多氯联苯(PCB )。() 6.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大气颗粒物污染。() 7.导致温室效应最为明显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8.有机氯农药易于富集在动物的骨骼中。() 9.废水处理技术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10.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一般包括吸声、消声、隔声、隔振与阻尼、有源减噪技术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题目序号及选出的正确答案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本题有10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酸雨的pH 值范围是()。 A.7.0以下 B.小于6.5 C.低于6.0 D.5.6以下 2.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而划分的大气圈层,自地球表面各层依次是()。 A.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得 分 评分人 得 分 评分人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 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在同一条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 生物的现象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 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 现象。 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 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 污染物。 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 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 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

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10nm-1mm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指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照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买卖。 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等 特点的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环境问题。 1、环境破坏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它导致了()的变化。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不断地通过()、( )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自然整体。 3、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等。 4、CFCs的全称是(),哈龙的全称是()。 5、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 6、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由()、和()三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 节就构不成大气污染。 7、()、()和()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8、在荒漠化面积形成的各种原因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9、海洋污染具有()、()、()和()等特点。 10、目前中国面临的外来物种入侵方式主要有()、()、()等三种方式。 11、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目 为()、()、()。 12、指出下图所示的大气稳定度与烟流扩散的关系属于什么类型:()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2. 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4.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的整体预防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轻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降减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5.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二、填空题 1.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 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换)。 3.CFCs的全称是(氟氯碳化合物),哈龙的全称是(含溴化合物)。 4.酸雨一般是指pH值(小于 5.6)的降水。酸雨的形成包括两大过程:(成雨)过程和(冲刷)过程。 5.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目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 6.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理,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填埋)法;若垃圾中可生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期末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四、论述题(13分)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5、城市热岛效应: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 8、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10、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11、环境容量: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12、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3、水体自净作用: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14、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2套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2套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 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5、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 8、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10、荒漠化 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二、填空题(18分,每空0.5分) 1、环境问题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与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2、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1973)年在北京召开。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4、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换)。 5、五个大气层中,(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