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1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1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宋庆龄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综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20名,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3,狠抓学风。

4,、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5、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7、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8、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9、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

第一单元 1至2 周

第二单元3 至 4周

第三单元 5至 6周

第四单元 7至8 周

期中复习及测试 9至10周

第五单元 11至12 周

第六单元 13至14 周

第七单元15 至16 周

第八单元17 至18 周

总复习及期末测试19 至 20周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等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等生字,掌握“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情感目标:

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会写13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四、教学准备:

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预习:1、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三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学生字(字音、部首、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谈预习收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

②、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跌下来品尝播种血脉

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对春雨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

推:左、中、右三部分布局要合理,右边的四画不要写成三画。

密:下部的“山”不要写成“虫”。

五、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结:

同学们,春雨到底有多美,美在哪,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

铁皮水沟密密的你推我挤

敲响演奏播种

八、预习: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春天美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1、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五、板书设计: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听声音美

春雨美看样子美爱春雨

赞精神美

2、瀑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会认“叠、喻、屏”3个生字,会写“瀑、滩”等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

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瀑布录像;学生收集关于瀑布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出示瀑布图片,动画。)

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叠(提醒学生:中间是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析结构复杂的字的字形,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3、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2、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⑴、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诗。(随机指导)

⑶、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六、板书设计:

瀑布重叠涌上岸滩比喻衬着

七、预习: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还有没有描写瀑布的文章,它写了瀑布的哪些特色,结合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旧知,引入新课:

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交流抄写的语句。

3、小结:同学们认真地背诵、抄写诗句,可见大家喜欢这首诗,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这首诗的。

二、自学思考:

1、出示要求:

(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学讨论:

3、班内交流。

三、重点研读问题:

1、瀑布声音的特点。

(1)、指名读这一节诗。

(2)、出示文字:

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要点:突出瀑布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

(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

2、远望瀑布的样子。

(1)、自由读有关诗句。

(2)、从“忽然一转”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背面听声音大,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

(3)、“啊”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让学生品出读时的惊与喜,品出惊什么,喜什么?)

(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学习方法:

A、出示瀑布录象。

B、想象当时情景(颜色、高度)

C、结合录象、课文内容、生活实际谈想法、感受。

(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样子。

(1)、指名读这一小节。

(2)、“仰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珍珠的屏”?

(从全貌看,像一座屏风;从小珠看,形似珍珠;颜色光泽与珍珠相似,晶莹透明。)

(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如烟:轻柔飘逸,弥漫如雾: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如尘:纷纷扬扬的落下。)(5)、赛读,读出美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配乐读全诗,再次感受瀑布的壮丽奇异的景象。(指名3人读)

(2)、为什么作者看到瀑布的样子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呢?

(3)、归纳板书,理清作者观察地点。

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五、作业:

1、用“好像……又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2、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内容。

3、写一种物品的声音或样子。

六、板书设计:

浪涌上岸滩

风吹过松林声(听觉)雄伟壮丽

瀑布青山衬着白银色(视觉)由远及近

珍珠的屏形

如烟如雾如尘

3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惠、崇、欲”等几个字;会写“晓、鸭、芦、怜”等生字。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的字、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两首诗歌;

引导学生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中不理解的地方质疑,整体感知诗歌。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预习:了解作者苏轼,读读作者其他的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小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六、作业:默写古诗。

七、预习:了解诗人叶绍翁。收集、阅读其他关于赞美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桃花三两枝河豚欲上时

水暖鸭先知(想象)

蒌蒿满地、芦芽短

(观察)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轻松课堂气氛)请生领唱《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陶醉了。谁能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

3、春天那迷人的景色真引人向往,我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春晓》,诗人通过“鸟啼”、“风雨声”、“落花”把春天的景色一一展现于人前,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板书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三、知诗人,解诗题。

1、作者简介: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

①、齐读诗题。

②、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③、释“园”、“不值”。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区分“园”古今含义)

古: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因而指私人花园。

今:公园,公开供人们游玩的场地。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四、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

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五、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

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根据板书,加入动作)

五、延伸。

1、诗人轻敲柴门许久,也没有人来开门。虽然最终没有等到主人回来带他进园观赏,但从那一枝斜斜地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园子里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园中的美景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如斯美景此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可唱歌、跳舞、咏诗、画画等)

4、学生汇演。

六、总结全文,齐背诵课文。

七、作业:默写古诗。

课外读一读、背一背其他写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想到:看到:

印苍苔柴扉不开

春满园红杏出墙

4*、柳笛和榆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1课时

四、预习:课外收集柳树和榆树的资料,了解这两种植物;熟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给课后生字注上拼音;了解柳笛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童年生活中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指名说)那同学们想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吗?好,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和作者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自学的收获。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五)、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六)、总结全文,谈收获。

(1)、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2)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七)、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板书设计:

4*柳笛和榆钱

柳笛——吹

榆钱——吃春的赞歌

孩子——乐

语文百花园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旁和“束”旁的由来和含义,会区分“束”和“”两个部分,会区别这个偏旁组成的字。

2、能力目标:

会用比喻、排比句式说句子;能积累成语及名句;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语文大课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

选择一种喜欢的花,收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安排:两课时

五、预习:1、收集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收集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

2、用“仿佛”写几个比喻句。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畅游语海,先看有趣的汉字。

1、认识“”旁和“束”旁,说说它的由来。

2、读有“束”旁和“”旁的字。

3、说一说怎样从字的含义上区分“束”和“”旁的字。

导语: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通过读语句,比较下面句子的区别。

第二句比第一句形象生动,可以让我们知道声音好听的程度,水花飞舞的具体样子,使人如临其境。

2、体会比喻、排比句的好处。

3、用带点词语说一句话。

4、师生评价说的句子。

二、积少成多。

1、读读词语,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

2、这些成语什么意思?能用来描写春天的哪些特点?

3、还知道哪些带有“春”字的词语,说一说,再积累下来。

4、把诗句读一读,说说意思,再背下来。

5、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再积累下来。

三、阅读平台。

1、自由读这段话,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2、带着课文问题默读这段话,自己试着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看法。

4、能为这篇短文画插图吗?请四人上黑板上画,其余人在书上画。

5、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评价画得怎样,为什么这么画?

(1)评价不要脱离课文内容,要边读边体会重点语句,谈自己感悟到什么了?

(2)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句式练习:

夏天的风应该是蓝色的,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浅蓝色看起来很凉爽。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这句话。把“秋天”这句话也改写成“因为……所以”的句式。

7、品读全文。可以运用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

8、积累文中好的词语、句子。

四、作业:

1、抄写有“”旁和“束”旁的字。

2、积累词语名句。

3、背诵诗句。

五、预习:查找自己喜欢的花的资料,了解它的花期、用途等;再实地观察春季的一些花,做好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的笔记。

五、板书设计: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光明媚

春风化雨春色满园春满人间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无论走在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小区;无论是在绿色的田野还是小小的花坛,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让我们感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正悄然而至,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交流收集的资料: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版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 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 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最新语文教案: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教案: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教学设计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设计 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语文版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三年级下册2至4页“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根据台湾著名儿童文字作家陈木城先生的 散文 改编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由9个自然段构成,作者通过对春雨的 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无 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充分表现了自己 对春雨、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对于春雨,学生 并不陌生,它是春天的使者,学生喜欢春雨,对春雨充满了好奇。 作者大量运用了贴切的象声词,模拟声音,使文章读来极富韵律, 同时也能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教学本课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体会春雨的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 中感受文本的美;在主动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阅读和创作中 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会写“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播、尝、乳”等13个生字,会认“淅、沥、篷、叮、沟、蹄、乳”等7个 生字,掌握“铁皮、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等 13个词语。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生字卡片。 3. 课件 。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 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 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全集

全册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容写清楚写明白。(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 语文s版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草原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到我国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自由读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学习生字词 五、自由读,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它留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2.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地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 罗丹的启示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文:13 罗丹的启示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罗丹的启示》这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自己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把茨威格忘记了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雕像的情景,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状态描述得惟妙惟肖。 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阅读教学),并围绕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的设计。在本节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的学法指导。课堂上除了指导学法之外,课堂上重情境、重体验、重合作,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用心感悟并充满激情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鲜活,使学生感受到罗丹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忘我的境界,在体会、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最终自己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罗丹画像、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

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2.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 序。 3.结合课后习题第 2 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2.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展示课件第五屏)4.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5.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节课。我们 继续研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钓鱼和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体会钓鱼的过程。 (展示课件第六屏) 1.理解“涟漪”的意思。 2.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体会钓鱼时的心情。(展示课件第七屏) 1.理解“小心翼翼”的含义,用“小心翼翼” 练习说话。 2.理解“翕动”的意思。 3.出示鲈鱼的相关资料。(展示课件第八屏) 4.体会“我”和父亲的心情。 5.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感情。 (三)体会放鱼的过程。

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 案 组教师

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

最新语文s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

《捞铁牛》教案 (S版三年级下册)

《捞铁牛》教案 (S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重点)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难点)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难点) 教具准备:《捞铁牛》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河底打捞重物,我们现在可以用很多高科技手段,做起来并不困难。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他们并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但他们也能从黄河的河底打捞出重达万斤的铁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十课《捞铁牛》。板书课题(齐读) 二、复习前两部分 1、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出示幻灯片) 为什么要捞铁牛? 是谁提出能捞铁牛的?(生个别回答) 2、出示浮桥的图片及资料,点出捞铁牛势在必行 3.怀丙打算怎么捞铁牛,他怎么说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他想的办法一定和水有关,自信、胸有成竹) 三、新授

1、师:怀丙要捞铁牛了,下面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甲: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2、看幻灯片上的问题,自由读第三段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甲: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乙: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板书:准备工作)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谁再来把第二段内容读一遍,我们看一看课文中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 生:课文中运用了“先……然后……再……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师:你说的完全正确。下面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我们来体会一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等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等生字,掌握“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情感目标: 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会写13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四、教学准备: 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预习:1、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三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学生字(字音、部首、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谈预习收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 ②、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跌下来品尝播种血脉 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第一课

三年级S版教案第一课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 课文: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设计思路: 本文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里的小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动人景象,字里 行间充满对春雨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浓浓春韵的场景中,让学生轻松地感受到春雨的美;在对 课文诗化语言的理解和美妙音乐似的情境体验中,领悟语文的韵味、含蕴的人文;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回归学科 本能。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方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享受语文学习的 快乐、育成和个体相吻合的心理机能。 教学目标: 1.学写“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播、尝、乳”等13个生 字,会认“淅、沥、篷、叮、沟、蹄、乳”等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铁

皮、水沟、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密密的,撒在、演奏、 播种、品尝、乳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欣赏春雨、热爱春天、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3.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 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丰富的情感,放飞想象, 读写结合。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春雨的声音美和精神美; 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学习作者对春雨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 的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迁移练习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配音朗读材料、下载的《小雨沙沙》Flash,

小学语文:《卢沟桥》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下)

卢沟桥: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26 卢沟桥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卢、郊”等生字,会写“庆、州”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像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燕”“皇”“馆”等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瀑布 3

2 瀑布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素质教育目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 (板书课题:2、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 (板书: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百花园八_语文S版

教学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学会分辨形近字,练习仿写一段话。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积累词句的习惯。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卢沟桥_语文S版

《卢沟桥》教案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会写“卢、郊、设、型、组、损、宽坦、侧、栏、皇、燕、攻、抗、馆”15个生字,会认“卢、郊、拱、堤、损、坦、阅、碑、侵、馆”10个生字。理解“造型、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缅怀、悼念”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创造力,认识卢沟桥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卢沟桥)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3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新大本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葡萄叶的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葡萄、寻找、营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体会葡萄叶的奉献情怀和帮助葡萄成长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葡萄叶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了枝头。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相机出示葡萄图片)这是什么?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2.孩子们,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啊,是一个个美丽的梦,是谁的梦呢? 板书课题:葡萄叶的梦。 3.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关于葡萄的诗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读、指认。教师检查自读效果:出示课本中的生字新词,检查认读情况。 3.教师点拨:“薄”有两个读音“bó”和“báo”,文中读“báo”表示葡萄叶的厚度;“翡翠”的“翡”读第三声,“翠”是平舌音。 4.重点生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请读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领读。 (3)重点生字词指导:“沿”右边的上部“几”字“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营”草字头下不能写成“官”。

(4)学习多音字“累”。 累léi(累累果实) lěi(积累) lèi(劳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采取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将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小节,你喜欢哪一节?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第一小节:描写了葡萄叶的样子和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第二小节:写葡萄叶是怎样努力生长的。 第三小节:葡萄叶长出果实。 第四小节:葡萄叶实现梦想的喜悦。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1)自由读,思考:诗人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葡萄叶的外形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你喜欢作者笔下的葡萄叶吗,为什么? (3)拓展:你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能像作者这样用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描述葡萄叶) (4)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是写葡萄叶的梦的?(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 ①如何理解“酿造”一词?(通常指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醋、酱油等,文中指葡萄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②联系实际想一想:“酿造芳香和甜美”是什么意思?(结出甜美的果实——葡萄) (5)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葡萄的美以及对实现梦想的憧憬和期待之情。 2.学习诗歌第二小节。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篇一: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 学科:___语文___ _ 年级:____三______ 任课教师:___刘海霞李秀敏陈广星___ 二〇一三年下学期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考科学家、空气在哪里、百花园三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百花园四七颗钻石、平分生命倾斜的伞、一颗小豌豆、百花园五群众也在淋雨、珍贵的教科书神童的秘诀、说话算数、百花园六古诗两首,父亲、树林和鸟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南极,一片净土百花园七、炎帝创市、年的来历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闹海百花园八、复习期末复习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考试期末工作 【篇二: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 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