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职业资料--死亡和死后变化

法医职业资料--死亡和死后变化
法医职业资料--死亡和死后变化

死亡和死后变化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因此称为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注意和书上答案不同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

在所有检查方法中,能证明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最可靠的根据。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

【脑死亡与植物状态】★☆★☆

所谓植物状态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的高级部位大脑皮质功能丧失,使病人呈意识障碍或者昏迷状态,而皮质下中枢部位(皮质下核和脑干等)的功能仍然存在,此状态的病人仍有呼吸、循环、体温调节、消化吸收、分泌排泄、新陈代谢等功能。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将重度脑损伤而处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错误地当作脑死亡者而放弃抢救和治疗是不合法的。

【死亡的过程】:

濒死期(agonal stage)又称临终状态。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周期性呼吸。

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又称躯体死亡(somatic death)或个体

死亡。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部抑制状态,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在临床死亡过程中,血液循环停止后,大脑皮质层耐受缺氧的时间,通常为5-6分钟,此即为一般临床死亡期的持续时间。

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又称全体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是死亡的最后阶段。此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功能永久停止。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过程的进展,相继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

【法医学的死亡分类】:

1.非自然死亡(unnatural death)又称暴力性死亡。

是指某一种或几种外来的作用因素导致的死亡。

非自然死亡根据其死亡方式双可分为自杀、他杀、意外死。

2.自然死亡(natural death):又称非暴力性死亡,是指符合生命和疾病自然发展的规律,没有暴力因素干预时发生的死亡,理论上又可以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

生理性死亡也称衰老死:是指人到老年期由于全部生命过程逐渐衰退、消失所引起的死亡。

病理性死亡:指由于各种疾病的发展、恶化而引起的个体死亡称之为病理性死亡。

【安乐死】:是一种既不是暴力死亡又不是自然死亡的特殊类型死亡。系采用人为方法,使受不治之症痛苦折磨的病人,安详无痛苦的死去。【尸体变化和尸体现象的概念】■□■□

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尸体变化,这些变化使尸体表面和内部器官组织呈现与活体不同的征象,称之为尸体现象。

早期死后变

【早期尸体现象概念】★☆★☆:指在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几种相关的死后改变。

【早期尸体现象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肌肉松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自溶等。

【肌肉松弛】:死后由于肌肉和皮肤失去弹性和张力,肢体变软。是死后出现最早的尸体现象。与临床死亡同时发生。

【肌肉松弛的法医学意义】:由于肌肉松驰,体表受物体压迫时可形成与接触表面形态特征相似的压痕,此种压痕可在尸体上保留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对判断尸体死后停放姿势,是否移尸以及移尸的时间有重要意义。

【尸体的局部干燥/皮革样化】★☆★☆:尸体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粘膜面,水分蒸发较快,致局部干燥、变硬,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称为尸体的局部干燥,又称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

【尸体的局部干燥的法医学意义】:可使擦伤更明显;应注意与损伤、中毒等鉴别;

【角膜混浊】: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不

能透视瞳孔,称为角膜混浊。

【角膜混浊的法医学意义】: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尸冷】:死后人体产热停止,而体表散热仍在继续,因此尸体温度随死亡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直至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一致,称作尸冷。【尸冷的法医学意义】:尸冷是推断死亡时间的重要根据之一。

【尸斑】★☆★☆: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血液因其本身的重力,而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称尸斑。

【尸斑的分布特点:】★☆★☆

仰卧位尸体:尸斑主要位于枕部、颈部、背部、腰部、臀部及四肢背侧面。

俯卧位尸体:尸斑见于颜面、胸腹部及四肢的腹侧面。

水中尸体:由于位置不定,尸斑出现部位不定,一般头部和颜面部处于低下部位,易于形成尸斑。

【尸斑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1.坠积期:尸斑一般在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12小时之内均属坠积期。

2.扩散期:组织液向尸体低下部位坠积,并透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内促进溶血。血浆被组织液稀释,且被血红蛋白染色,向血管外渗出,即为扩散期。一般在12小时后,快的也需8-10小时。

3.浸润期:被血红蛋白染色的液体,浸润至组织细胞内,使其着色,称为浸润期。

【尸斑坠积期特点】:★☆★☆

1坠积的血液尚局限于血管内,用手指按压尸斑可退色;

2尸斑转移:死后6小时内,改变尸体位置,原尸斑消失,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出现尸斑。

3两侧性尸斑:死后6小时以后,再改变尸体位置,原有尸斑不再消失,新的低下部位又出现新的尸斑。

4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液从断面流出,容易用纱布擦去,且边擦边流出。

【扩散期特点】:

1用手指按压仅稍微退色;

2改变尸体位置后,原尸斑不消褪,新尸斑也不易形成。

3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组织间隙淌出浅黄色或红色液体。

【浸润期特点】:

1此期尸斑完全固定,手指按压不退色。

2切开尸斑处皮肤,见皮下组织呈紫色或浅紫色,已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简述可提示何种毒物中毒的尸斑颜色】:★☆★☆

尸斑的颜色取决于血红蛋白颜色。尸斑一般呈紫色。

一氧化碳中毒尸体由于碳氧血红蛋白形成,尸斑呈樱红色。

氰化物中毒尸体,由于氰化血红蛋白形成,尸斑也可呈鲜红色。

冻死时,尸斑呈鲜红色。

氯酸钾或亚硝酸钠中毒尸体,因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尸斑呈灰褐色。【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1.尸斑是较早出现的死亡确证。

2.根据尸斑的发展,可估计死亡时间。

3.根据尸斑的颜色和程度可作为分析死因的参考。

4.根据尸斑的位置可以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尸体位置在死后有无变动(移尸)等。

【尸斑与皮下出血的鉴别】: ★☆★☆

【尸僵】★☆★☆:死后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便状态,称为尸僵。其机制认为与ATP耗竭有关。

【尸体痉挛】: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势和动

作,称为尸体痉挛。

【尸体痉挛的法医学意义】:尸体痉挛能固定死者临死时动作、体位和姿势,对判断和推测自杀或他杀,有时极有价值。

早期死后变化

【自溶和自家消化】:死后组织细胞失去生活功能,受细胞本身酶的作用而溶解,使组织变软和液化,称为自溶。另外,人死后胃、肠壁组织因腔内消化液的直接作用而溶解液化称为自家消化。

【自溶的法医学意义】:死后自溶须与变性、坏死等生前病变相鉴别。【晚期死后变化】:★☆★☆24小时之后的尸体变化。

晚期尸体现象约在死后第一昼夜末或第二到第三昼夜开始出现。

【晚期死后变化包括】:

1.毁坏型晚期死后变化: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

2.保存型尸体变化:在特定条件下长期保存的尸体,如干尸,尸蜡,泥炭鞣尸等。

【腐败】:死后机体组织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腐败。

【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甚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的指甲脱落,最后仅剩骨骼,称白骨化。

【木乃伊(mummy)】:★☆★☆尸体因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木乃伊或干尸。

【尸蜡】★☆★☆:尸体埋于湿润的泥土里或浸于水中,皮下及体内的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而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蜡样物质,使

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多数尸体的一部分形成尸蜡,常见于四肢、臀部、面部及妇女的乳房等处,全身性尸蜡形成较少见。

【泥炭鞣尸】:指浸于富含多种腐植酸和单宁酸的酸性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与其他组织逐渐溶解,骨骼和牙齿脱钙,称为泥炭鞣尸,也称软尸。

【尸体化学】:主要研究尸体血液、脑脊液、玻璃体液以及其他组织器官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客观依据。

【非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的推断】:■□■□

(一)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

1.根据尸冷的发展过程推断:

2.根据超生反应推断:

超生反应是指死后某些组织、细胞在一段时间仍保留某些生物活性,对一些刺激能产生反应的现象。例如:死后2小时骨骼肌受刺激可引起肌隆起;死后4小时内,结膜囊内滴注阿托品或依色林,可引起扩瞳或缩瞳反应;死后数小时仍可见肠蠕动;死后10小时,气管粘膜上皮仍有纤毛运动;附睾内的精子,在死后30小时,甚至70小时仍有活动能力。

3.根据组织的电阻抗测定推断:死后电阻抗下降,与时间呈线性关

4.根据尸斑的发展过程推断

(二)根据胃肠内容物的质与量推断死亡时间:

如果胃内充满了未消化食物,系进食后不久死亡;

进餐后约1小时死亡,胃内食物可变软,但外形仍旧完整;

进餐后2-3个小时死亡,胃内容物大部分移向十二指肠,并有相当程度的消化;

进餐后4-5个小时死亡,胃内空虚或者仅剩余烧香的食物,十二指肠内含有消化物或者食物残渣;

进餐后6小时以上死亡,胃及十二指肠都是空虚状态。

(三)根据组织学改变推断死亡时间:死后组织改变有规律性(四)根据尸体化学及酶组织化学推断死亡时间:

离子检测:血清钠氯都是下降的,而钾在死后1-2个小时有显著的升高;脑脊液无变化;玻璃体液价值大

酶的测定:如心肌酶、转氨酶等

DNA的检测:细胞核DNA会在死后规律递减

老人去世前有什么征兆

老人去世前有什么征兆 2015年12月26日 除血管破裂和事故等快速死亡外,一般老年人去世主要是心脏死亡和脑死亡,死亡前都有一些和心脏、大脑有密切关系的呼吸、心跳、脸色等各方面的征兆,但征兆差别很大,没有统一的模式,可观察在行动不便后与平时的变化情况,如果某些方面变化很大就离去世不远了。大部分人可参考下列征兆判别: 一、浮肿消退。有浮肿的老人,大部分在死前一段时间,浮肿有可能会逐步消退,手脚有可能会慢慢瘦下去。 二、说糊涂话。有的人会说糊涂话。甚至一世不该说的全说出来。只因心脏动力不足,造成大脑供血和供氧不足,出现脑痿缩,把过去的老记忋翻出来说,之后元气不足就不说了,这时就进入倒计时了。 三、手脚冰凉。大部分老人去世前几天手脚会慢慢凉下来。首先脚板开始冰凉,再到大腿、肚子甚至到心脏部位冰凉,人就死亡了。各人会有不同,有的人凉到肚子就死了,有的到大腿已死,有的凉到心脏才死。同时,手也会迟点从手指开始向心脏凉进来(手脚冰凉为心脏供血不足死亡类型)。 另外,对肺不好的人,基本上是一口气上不来就去了,如大小便后就死亡。胃不好会吃不下饭。脑不好的人可能神经指挥失灵造成脑死亡。植物人会吃不下饭。心脏不好的人还可能导致血栓或血管破裂而死,或者神经压迫中风症状。总之,哪个器官最先损坏,就出现那个器官的死亡征兆。 四、回光返照。有些人在死前会出现好起来的现象,最极端的是瘫痪几十年的人会走路,个别人能精神一个多礼拜,脸上的皱纹会散开,人看上去一下子年轻了好多。 五、清空大便。大部分老人在接近死前会排最后一次大便。即使

死前不排出,在死后很短时间内也有可能排出。但也有个别人不排便的。 六、错骨排气。快死时,无力支撑身体骨架,容易造成错骨(骨架支撑松动)。死后弯腰的人也可能会伸直。同时,会造成吸气困难而以出气为主,出现错骨排气现象。 七、关闭气门。临死时喉咙一般会响一下,关闭气门,真正死亡。死后一个小时左右身体还有点软,胖的人可能2小时左右还有点软。一般死亡后1-2小时就会变硬。 上述征兆不是每个人都有,出现的顺序也各不一样,各个状况的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阶段长点,按周或者天计,有的按小时计。对于平时五脏六腑都好的人,过程可能会很长。 特别说明:感觉人死亡的过程很痛苦,因意识清楚但说不清楚或者不会说,缺水、缺食、缺药丶缺动都难以及时补给,其表情很痛苦,需要亲人及时供水、供食和供药,及时翻身活动筋骨血脉,特别是水要用温水加点糖和盐,或者加点消炎清凉药,帮助渡过最后的难关。 案例:一个97岁老人2015年12月去世前几个征兆: 一、11月15日开始不能行走,需卧床喂饭,饭量开始减少,但能说话,意识也清楚,心率75。脚烂处疼痛十分明显。 二、11月27日烂右脚浮肿开始消退,痛感强烈。心率95有早搏(有冠心病史),但吃西洋参后心率回到75,脉搏强劲有力。 三、12月5日开始状况开始变差,6日左脚板有点凉(可能是冻了并且血管阻塞造成)。 8日一整天说糊话和掀被子,24个小时动作很多并想坐起来,亲人也有不认识的,心率开始加快到100。一天不吃饭。 9日开始安静下来,不吃少动,会喝水(温水加糖和盐,下同)。但碰到脚就说痛。心率110。很少说话。

法医学之死后变化

死后变化 人个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逐渐消失,尸体受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Postmortem changes)。由于死后变化使尸体呈现的特有征象,称为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死后变化和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随气温、湿度、空气流通情况以及死者体质、死因等情况的不同而异。尸体内外环境因素,既可以加速尸体现象的出现,又可以减慢或终止其发生和发展。因此,在分析和评价尸体现象时,必须充分考虑尸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 尸体现象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 1. 法医学把尸体现象当作死亡的确证,出现了早期尸体现象后才允许尸体剖检、埋葬、火化。 2. 尸体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规律性,据此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3. 根据尸斑的特殊颜色有时能推断死亡原因,如提示某些中毒。 4. 尸体痉挛,可以判断死亡当时的特殊姿势,有助于判断自杀与他杀等。 5. 根据尸斑分布情况及尸僵程度,有助于发现死后体位变动情况,提示尸体曾否被移动。 6. 有些尸体现象容易与生前病理变化相混淆,如自溶与变性、坏死,皮革样化与生前挫伤,尸斑与皮下出血等,应予以鉴别。有的死后变化可以使生前改变明显化,但多数死后变化会破坏生前损伤或病变以及正常结构。因此,尸体冷藏,延缓和防止死后变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必要的,尤其是无名尸体。 尸体现象大致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显现。根据死后尸体现象出现的早晚,将其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两大类。早期尸体现象(early postmortem phenomena)是指人体死亡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尸体变化。包括肌肉松弛、角膜混浊、皮革样化、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自溶及自家消化等。晚期尸体现象(late postmortem phenomena)是指死亡24小时以后出现的改变。包括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前者有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后者包括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和浸软。保存型晚期尸体现象又称为异常尸体现象,系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有异于一般的尸体现象。因为这类尸体现象的形成,其重要特点是腐败过程的中断,尸体往往得以长期保存。但从时间上划分,这类尸体现象归属于晚期尸体现象。 尸体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晚期尸体现象的时间划分是相对的,早期尸体现象虽发生的死后24小时以内,但这些现象不可能在24小时后立即消失,而是继续发展。同样,晚期尸体现象也并非在死后24小时才开始出现,而是死后不久便因腐败细菌的繁殖等作用而逐渐开始,只是在24小时以后,细菌繁殖到一定程度,才使腐败现象明显化。一般在春秋两季,尸体现象的时间划分大体上符合一般描述的情况,而在盛夏或寒冬季节,则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北方冬季野外环境冰冻,即使死后经过时间较长,也只能看到早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 (一)肌肉松弛 1.概念躯体死亡后,肌肉的张力消失,肢体变软的征象称为肌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肌肉松弛使整具尸体呈弛缓状态,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无表情,沟纹变浅。四肢关节极易屈曲,由于括约肌松弛,大小便、精液可能外溢。 在尸体现象中,肌肉松弛出现最早,与死亡同时发生。肌肉松弛现象通常经过1~2小时待尸僵发生即自行消失。但也有肌肉松弛不明显或缺如的案例,例如死亡瞬间突然发生尸体痉挛,此时不仅看不到肌肉松弛,死时手中拿的物品还可握得很紧。

死亡真相 人死后身体的变化

死亡真相:人死后身体的变化 莫·科斯坦帝(Mo Costandi)原文载:BBC中文网 I mage copyright BBC WORLD SERVICE Image caption(期刊:科学图片库) 我们死后,尸体的分解过程是十分有趣的。如果你有胆子研究一下,BBC的莫·科斯坦帝为你具体介绍。 自体消化 虽说是“死亡”,但是一具腐败的尸体是充满生命的。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逐渐腐化的尸体视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的孕育基础。 在人死后的几分钟内,尸体就开始分解。该过程叫做“自我分解”。酶类物质开始消化细胞膜,然后随着细胞的分解,里面的物质就泄漏出来。这个过程通常从含有丰富的酶类的肝脏,以及含水量高的脑部开始。最后,所有的其他组织及器官开始以这种方式分解。受损的血液细胞开始从被破坏的血管中流出,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毛细血管及静脉中,并停留在那里,使皮肤颜色发生改变。 免疫系统关闭 当我们活着时,我们体内的大多数器官都是没有任何微生物的。然而,在死后不久,由于免疫系统停止工作,微生物可以在我们体内随意蔓延。这一过程通常从肠道开始。如果没有受到阻拦的话,我们肠道内的细菌开始消化我们的肠脏,然后消化肠道周围的组织,由内而外进行,而从受损细胞泄漏出来的化学混合物则成为了这些微生物的食物来源。然后,他们侵入到消化系统及淋巴系统的毛细血管中,首先扩散到肝脏及脾脏,之后蔓延到心脏及大脑。 研究显示,在人死亡后20小时左右,细菌可到达肝脏;蔓延至研究所观察的所有器官样本则至少要用58小时。 自然腐烂 在德克萨斯州亨茨维尔的松树林里散布着大约六具腐烂程度不同的人类尸体。在这个场地的中心是两具新近放到这里的尸体,四肢伸展开来。他们松垮的、满布灰蓝色斑点的皮肤依旧完整。在慢慢腐烂的肌肉之间,可以看到死者的肋廓及骨盆。 对大多数人而言,看见腐烂尸体可能有不同反应,轻则感到不安,重则会是感到厌恶和恐惧,犹如噩梦一样。但对于东南得克萨斯应用法医科学院的人员而言,看见腐烂尸体则是家常便饭。

人死后的程序

人死后的程序 人死后的程序 建国前,民间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丧仪繁琐铺张,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习俗相沿,以丧事的隆重与否,视为子辈孝道的尺度。葬俗为木棺土葬,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女服孝期为3年,侄孙辈服孝1年。子女在1年内不得剃头理发和化妆,称“哀戚毁容”。家中3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等。丧仪主要程序有小殓、停灵、报丧、大殓、点主、开吊、发引、摆祭、下葬和下葬后的圆坟、作七、忌日祭等。丧仪日程,少则五至七日,多达半月之久不等,耗费甚巨。一般人家,人过50岁,晚辈即开始为老人做寿衣、打棺材(称“寿棺”、“喜棺”)、修坟穴,准备后事,被视为孝顺。 一、小殓 死者将近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净身、穿寿衣,俗称“小殓”。寿衣为棉布或绸料的棉衣和单衣,忌用缎子和皮毛料,颜色忌用黑色,着衣件数讲究着单不着双,最上等的是讲究有7根领,有的只穿三两件,也要多缝上几根衣领。寿衣上钉布条,不能钉扣子。穿好寿衣后,给死者口内含1枚铜钱或1粒珍珠,再让死者一手握钱币,一手握小米饼子,称“打狗饼子”,传说是为死者在冥间对付饿鬼和恶狗用的。给死者身覆衾被,用黄表纸或白布盖脸。然后,将灵床移至堂屋中间,灵床前设供桌,供上一满碗不甚熟的小米干饭,称“倒头饭”。家人拈香、焚纸、举哀后,子女们跪在灵床旁伴灵。此时即为“遵礼成服”。 二、报丧 人死之后,立即差人前往亲友、街坊邻居家报丧。城市上层人家,多是先发出请知帖,在亲友中请人协助办理丧事。办理丧事的有总理总管丧务,另有内柜、外柜、管厨、知宾等。总理差人给亲友送“长班条”和讣闻,讣闻格式要求称谓得当,具名皆为男性,父亡称“孤子”,母亡称“哀子”,父母皆故称“孤哀子”。有的官商之家还随讣闻发出“哀启”和“行状”。哀启是由孝子具名详述死者生平、嘉言懿行的启事;行状是请名人为死者撰写的传记,用以征求诔文、祭文、碑文等。丧家的大门和屋门,均斜贴一白纸条,称“封门”。再用2尺长的秫秸夹几张火纸,插在大门框上。男丧插在左方,女丧插右方,称“出单旐”,以示家有丧事。 三、着丧服 俗称“戴孝”。死者家中成员身穿白布袍,鞋上缝白布盖鞋帮,分别谓“孝衣”、“服鞋”,统称“破孝”。死者之子、妇和未婚的女儿,要在孝衣外披麻巾、扎麻绳,孝子头戴白布堂巾,上加麻梁冠,堂巾旁坠两个棉花球,如父尚在的在右边钉,母尚在的在左边钉,表示极端哀痛,塞耳不闻外事。孝妇孝女头扎白布(称白祃子)和白头绳。旧时的丧服制度,以亲疏为等差,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统称“五服”。斩 衰为最重的丧服,服期3年;齐衰次于斩 衰,服期1年;大功服期9个月,小功服期5个月,缌麻服期3个月。 四、指路 人死的当晚,家人购置各种纸扎(俗称扎彩),在大门外焚烧。如死者为男性,要烧纸扎的马和马夫,如是女性则烧纸扎的轿和轿夫。焚烧时,子女绕火正转3圈再倒转3圈,并一边呼喊着对死者的称谓,一边高喊:“上西南!”,是为亡魂指路,亦称“烧倒头人子”。 五、报庙

转 人死了之后是什么感觉

人死了之后是什么感觉 这就是两个科学家做的濒死感觉,从此可以看出,每一个人在濒死的时候,感觉都是不同的,其实多半以上的都是对以自己生活历程的回顾,但是也有一半的人就是意识的将自己的身体分离了出去,就感觉自己的躯体在床上,灵魂在空中。人死了是什么感觉,也许通过这样的介绍,你了解了。其实濒死感觉就是根据自己的社会心理、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倾向等有关系的。后来,心理社会学家也对一些死而复生的人做了一些调查,人死了之后是什么感觉?一般归为这五大类: 1、和自己的朋友相聚,在黑洞洞的尽头好像是有一束光线,在人在接触这一束光线的时候,其实其他的朋友都在洞口迎接自己, 这里面有活人,也有死人。其热点就是,他们都是形象很高大的,并且很光彩。这时候自己在人生中的一幕幕都会在大脑中闪过。 2、轻松和安详,一般有这样感觉的人占有一半多,常常是由于他们的心理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总是会感觉自己的在飘扬,在看 到一块黑暗的地方之时,则也会很平静,很安详。 3、和宇宙合为一体,其实有这样说法的人还是少数的,他们总是感觉跟一束光线融为了一体,在那个时候,自己也认为掌握了宇 宙的秘密。 4、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出窍,一般存在这样意识的人是占有35%的,也就是上述所说的,自己的灵魂和身体分开了,并且在远处 总是看到医生在为自己的躯体忙碌着,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就表示有脉搏有呼吸的象征,对于这样的现象,灵魂还会返回来。 5、通过黑洞洞。一般这样的说法占有23%。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很大的黑洞口,并且在黑洞里面快速的向前冲过去, 这时候也会感觉自己的身体被牵拉,并且在洞里面也会出现一些嘈杂的声音。 上述就是对于人死了是什么感觉的介绍,其实对于上述的介绍只是一个说法,至于人死了之后的感觉是怎样的,其实只有真正死了的人才会知道的。最后提醒大家:对于死了的感觉其实是微妙的,但是还是活着好,只有活着才可以看到更加丰富的人生。

人死亡之后身体的变化过程

人死亡之后身体的变化过 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人死亡之后身体的变化过程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 - 死神降临。 死亡瞬间: 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死亡1分钟: 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和膀胱开始排空。 死亡3分钟: 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维的过程 - 例如考虑怎么才能不死 - 或生前对不起谁 - 终止。 死后4-5分钟: 瞳孔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 死后7-9分钟: 脑干死亡。 死后1-4小时: 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也就是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头发长长了。 死后4-6小时:

尸僵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黑。 死后6小时: 肌肉仍然会痉挛。一些厌氧性的生理反应仍然在继续。 死后8小时: 身体已经彻底凉了。最黑色幽默的是,这种情况下,男人会实现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KB的一次的坚挺。(王小波的书中有提到的) 死后36-48小时: 尸僵现象开始消失,身体重新变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 死后24-72小时: 由于身体内存在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 死后3-5天: 身体上开始出现浮肿,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口和鼻子中流淌出来,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死后8-10天: 各种因腐烂而产生的气体充斥腹部,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了,由于血液开始分解,身体也随之从绿色变成红色。 死后几周: 现在是化妆的时候了,指甲和牙齿开始脱落。 死后1个月:

人体死亡后的腐烂过程

科普知识,人体死亡到腐烂的一系列过程。 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就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的喘呼吸,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死神降临了! 死亡瞬间: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死亡 1 分钟: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部和膀胱开始排空。 死后 3 分钟:从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维的过程------------ 例如思考怎样才能不死- 终止。 死后 4~5 分钟:瞳孔放大并且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实际上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 死后 7~9 分钟:脑干死亡,生理上的反映过程用比较形象化的表述方式来说就是基本等同于大多数正常

人看到的 FRJJ 时的反应。 死后 1~4 小时:死后这一时段,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因为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都像是头发长长的。 死后 4~6 小时:尸僵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成黑色,从外部看皮肤底层会呈现一个个黑色的线条。 死后 6 小时:肌肉仍然会痉挛。而一些厌氧的生理反映仍在继续,例如肝分解酒精的反映。妈呀,人又复活啦! 死后 8 小时:身体已经彻底凉了。最黑色幽默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男人们会实现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恐怖的一次坚挺。 死后 36~48 小时:经过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尸僵现象完全消失。身体重新变的柔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 死后 24~72 小时:由于身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器官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哎!

中国过去30年以来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

中国过去30年以来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 中国过去30年以来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施焕中教授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活条件、营养及卫生保健的改善使得婴儿死亡率及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逐步减少,导致死亡模式发生改变。 1957年,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和结核病是主要死亡原因;同期,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分别为第五位、第六位和第七位主要死亡原因。到了1975年,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前三位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肺结核紧随其后。最近的一项包括成年中国人口代表性样本的大规模前瞻队列研究并于2005年报道结果,发现男性的前五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感染性疾病;女性的前五位死亡原因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炎和流感、传染性疾病(N Engl J Med 2005; 353: 1124-1134)。 虽然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总人口的国家死亡登记系统,但国家卫生部可以通过卫生部生命登记系统和全国疾病监测点(DSP)系统获取全国范围的关于死亡率的估计信息资料。卫生部生命登记系统的样本地点不具代表性,因为这些地点几乎全部集中于东部地区,样本监测

地点数量逐年变化。相反,DSP系统监测地点不变,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国人口。因此,由DSP系统得来的死亡原因统计数据是估计中国疾病负担的主要数据。 中国死亡原因统计基于根本死因,其定义为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国家卫生部自1983年开始每年一次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按照原因、性别及年龄报告死亡。为了分析过去近30年以来中国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我们翻阅和剖析了自1983年至2011年共计29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同时重点分析了2010年年龄特异性死亡率的主要死亡原因及首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的类别范围。 如附录表A1和表A2所示(数据被索,有兴趣者请直接于作者联系索取电子版),我国于1982~2010年主要死亡原因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围生期疾病、结核病、或非结核感染性疾病。自1987年起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进入城市居民前十位死亡原因且稳定增长;自1997年农村人口出现类似的情况。城市居民自1992年、农村居民自2005年,结核病滑出前十位死亡原因。自1992年城市居民精神疾病导致死亡成为一个大问题,这事儿于13年后出现于农村居民。神经系统疾病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 1982~2010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均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图1)。在过去29年中,上述5个主要死亡原因每年占所有死亡的比例超过85%。 1982年城市人口首位死亡原因为脑血管疾病,1983~1986年被变成心脏疾病(图1A)。1987~2003年,与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相比,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下降更加迅速;自2004年起,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逐渐增加,变化趋势几乎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相同,这两种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均低于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对于城市居民,自1987年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排首位,1999年明显增加,直至2010年一直处于高水平。呼吸系统疾病在过去29年中一直是第四位主要死亡原因,自1987年起增加至与心脏疾病同样的排名;然而,并未像心脏疾病一直呈增高趋势,其保持稳定水平。在过去29年中损伤和中毒一直是第五位死亡主要原因。中国城市地区主要慢性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呈现总体增加趋势,由405.8人/10万人增加至485.6人/十万人。 与城市人口情况类似,1982年至1986年期间,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在农村人口排名第一,1987年减少一半,之后在过去8年中轻微增加(图1B)。同期,呼吸系统疾病是第四位死亡原因,1987年起增加双倍,之后15年成为首位死亡原因,随后除2005年,在最近9年中均大幅度下降。过去29年中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非常相似,2004年之前均低于农村居民。2002年小幅度下降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自2003年起逐渐增加,2010年分别成为第一位和第二位死亡原因,其水平几乎相同。2010年在中国农村居民观察到主要慢性疾病增加趋势,由1982年443.1人/十万人增加至2010年489.4人/十万人。 关于男性和女性人口死亡率趋势比较的数据发表于自1998年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城市和农村地区男性及女性前十位死亡原因见补充附录中表A3-A6,关于死亡前五位原因比例趋势比较见图2。在过去23年中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在城市男性人口中排首位(图2A),均比同年城市女性人口高(图2B);而对于城市女性人口来说,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通常排首位。剩余死亡模式在城市居民男性和女性人口中类似。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在

死亡与尸体现象

死亡与尸体现象 第一节死亡 一、死亡的概念 传统认为,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不能再使其恢复,即可判断机体死亡。按心跳和呼吸停止发生的先后,分为心脏死和呼吸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等医疗抢救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来,心跳和呼吸停止并不意味着必然死亡。 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对全身器官组织起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调节、整合及支配作用。196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一个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首先提出脑死亡的概念,对死亡的概念也有了刷新。 (一)心脏死 是指心跳先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死亡。 (二)呼吸死 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和脑的停止而导致的死亡称为呼吸死,又称为肺死亡。血氧含量(血氧张力)的显著下降,既是呼吸死的关键所在,又是鉴别急性呼吸死与急性心脏死的死后生物化学的重要指征。 (三)脑死亡(brain death)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脑功能完全丧失,并发生不可逆性的改变,也称为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脑死亡的原因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诊断脑死亡的检查方法 脑死亡的意义 脑死亡与植物人 二死亡的过程 人的死亡尽管有直接迅速死亡,如颈部切断、头部辗压伤等,但较少见。绝大多数的死亡并非突然发生,而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将死亡过程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以脑中枢的机能变化为特征。 濒死期又称为死战期或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相应的机能活动也发生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消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周期性呼吸。 临床死亡是濒死期进一步发展的死亡阶段,又称为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展到皮质下部和脑干,尤其延脑也处于高度抑制状态,呼吸和心跳已停止,各种反射均消失,从外表看人体生命活动已停止,由于组织内微弱的代谢过程仍在进行,故依然有复苏的可能。 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在临床死亡期,作为统一的整体人已死亡,但构成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仍可保持一定的生活机能,对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在此期迅速摘除器官可作器官移植。 生物学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中枢神经系统和重要的生命器官的新陈代谢全部停止,陷入不可逆状态。随着生物学死亡过程的进展,相应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死亡征象(signs death) 人体刚死亡后所出现的征象,称为死亡征象。包括①心跳停止。②自动呼吸停止。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其他各种反射也消失。④肌肉松弛。⑤皮肤苍白。⑥体温下降。⑦皮肤粘膜干燥。⑧尸斑出现。⑨尸僵出现。

死亡后人体变化

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 死神降临。 死亡瞬间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死亡1分钟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和膀胱开始排空。 死亡3分钟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维的过程- 例如考虑怎么才能不死- 或生前对不起谁- 终止。 死后4-5分钟瞳孔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 死后7-9分钟脑干死亡。 死后1-4小时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也就是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头发长长了。 死后4-6小时尸僵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黑。 死后6小时肌肉仍然会痉挛。一些厌氧性的生理反应仍然在继续。 死后8小时身体已经彻底凉了。最黑色幽默的是,这种情况下,男人会实现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恐怖的一次的坚挺。 死后36-48小时尸僵现象开始消失,身体重新变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 死后24-72小时由于身体内存在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 死后3-5天身体上开始出现浮肿,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口和鼻子中流淌出来,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死后8-10天各种因腐烂而产生的气体充斥腹部,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了,由于血液开始分解,身体也随之从绿色变成红色。 死后几周现在是化妆的时候了,指甲和牙齿开始脱落。 死后1个月开始液化,有人想点杯草莓汁吗? 死后数月脂肪会转化成绿色的物质,被称之为“尸蜡”。 死后一年回归自然。

揭秘人死亡的全过程

揭秘人死亡的全过程 死亡之前: 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 - 死神降临。 死亡瞬间: 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死亡1分钟: 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和膀胱开始排空。 死亡3分钟: 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维的过程 - 例如考虑怎么才能不死 - 或生前对不起谁 - 终止。 死后4-5分钟: 瞳孔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 死后7-9分钟: 脑**亡。 死后1-4小时: 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也就是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头发长长了。 死后4-6小时: 尸僵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黑。 死后6小时: 肌肉仍然会痉挛。一些厌氧性的生理反应仍然在继续。

死后8小时: 身体已经彻底凉了。最黑色幽默的是,这种情况下,男人会实现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恐怖的一次的坚挺。(王小波的书中有提到的) 死后36-48小时: 尸僵现象开始消失,身体重新变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 死后24-72小时: 由于身体内存在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 死后3-5天: 身体上开始出现浮肿,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口和鼻子中流淌出来,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死后8-10天: 各种因腐烂而产生的气体充斥腹部,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了,由于血液开始分解,身体也随之从绿色变成红色。 死后几周: 现在是化妆的时候了,指甲和牙齿开始脱落。 死后1个月: 开始液化,有人想点杯草莓汁吗? 死后数月: 脂肪会转化成绿色的物质,被称之为“尸蜡”。 死后一年: 回归自然

法医职业资料--死亡和死后变化

死亡和死后变化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因此称为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注意和书上答案不同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 在所有检查方法中,能证明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最可靠的根据。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 【脑死亡与植物状态】★☆★☆ 所谓植物状态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的高级部位大脑皮质功能丧失,使病人呈意识障碍或者昏迷状态,而皮质下中枢部位(皮质下核和脑干等)的功能仍然存在,此状态的病人仍有呼吸、循环、体温调节、消化吸收、分泌排泄、新陈代谢等功能。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将重度脑损伤而处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错误地当作脑死亡者而放弃抢救和治疗是不合法的。 【死亡的过程】: 濒死期(agonal stage)又称临终状态。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周期性呼吸。 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又称躯体死亡(somatic death)或个体

死亡。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部抑制状态,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在临床死亡过程中,血液循环停止后,大脑皮质层耐受缺氧的时间,通常为5-6分钟,此即为一般临床死亡期的持续时间。 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又称全体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是死亡的最后阶段。此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功能永久停止。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过程的进展,相继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 【法医学的死亡分类】: 1.非自然死亡(unnatural death)又称暴力性死亡。 是指某一种或几种外来的作用因素导致的死亡。 非自然死亡根据其死亡方式双可分为自杀、他杀、意外死。 2.自然死亡(natural death):又称非暴力性死亡,是指符合生命和疾病自然发展的规律,没有暴力因素干预时发生的死亡,理论上又可以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 生理性死亡也称衰老死:是指人到老年期由于全部生命过程逐渐衰退、消失所引起的死亡。 病理性死亡:指由于各种疾病的发展、恶化而引起的个体死亡称之为病理性死亡。 【安乐死】:是一种既不是暴力死亡又不是自然死亡的特殊类型死亡。系采用人为方法,使受不治之症痛苦折磨的病人,安详无痛苦的死去。【尸体变化和尸体现象的概念】■□■□

人的身体变化规律

人的身体变化是有规律的,35岁之前是基本健康期;35∽45岁是疾病的形成期;45∽50岁是疾病的爆发期;60岁以后如果身体上的各个脏器没有明显的疾病,就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70岁以后身体各机能全线下降,又进入了一个老年疾病的高发期。 女性和男性都遵循着这一发展规律,只是在疾病发生这个方面有很大不同。女性因为有月经、要生孩子,所以血亏是她们的普遍特点,由此,补血就是女性终其一生的大事,是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的。再加上当代女性工作繁忙,下班后还要忙于做家务,照料老人、孩子,所以身体亏虚更是免不了的。 所以,女人保养的根本是补气补血养肾。 在此向姐妹们介绍补血养颜茶。常喝养颜茶的女士朋友,皮肤白皙,美容效果不错。每天早上上班后给自己泡一杯,不但补气血,还能名目,特别适合长期待在电脑前的白领性,以及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营业员、教师等。对治疗高度近视也有一定的疗效。就本人而言,由于经常对着电脑工作,喜欢看电视,又患近视,眼睛时常感觉干涩,常用手去揉。只喝了补血养颜茶三包,就觉眼睛舒缓了许多。现在冲服近一个月了,皮肤毛孔细致,脸色红润,色斑也开始减淡更是见得着的。 补血养颜茶: 1、炒制后的红枣6到8颗:红枣是补血最常用的食物,炒制后的红枣还可以治疗胃寒,胃痛。 2、桂圆6到8颗:桂圆在《易经》中被誉为第一补脑的灵丹。桂圆:桂圆在《易经》中被誉为第一补脑的灵丹。具有大补元气,生津养血,健胃益肾,安神益智,养心补脾之功效。对气血虚亏,神经衰弱,失眠健望者有显著疗效。能去除头晕、头胀、头痛,还能提高人的智力。 3、枸杞子6到8颗:枸杞子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补血很简单,只需要长期服用即可,可以用党参配合当归服用即可. 意见建议: 也可以使用成药,如驴胶补血颗粒治疗. 一般党参,当归按照6:1或5:1的比例配合煎水,或煲汤服用即可. 生活护理: 多运动,多喝水,调理脾胃功能,逐渐增加营养.

人体死亡后的腐烂过程

科普知识,人体死亡到腐烂的一系列过程。 死亡之前: 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就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的喘呼吸,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死神降临了! 死亡瞬间: 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死亡1分钟: 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部和膀胱开始排空。 死后3分钟: 从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维的过程----例如思考怎样才能不死----终止。 死后4~5分钟: 瞳孔放大并且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实际上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 死后7~9分钟: 脑干死亡,生理上的反映过程用比较形象化的表述方

式来说就是基本等同于大多数正常人看到的FRJJ时的反应。 死后1~4小时: 死后这一时段,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因为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都像是头发长长的。 死后4~6小时: 尸僵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成黑色,从外部看皮肤底层会呈现一个个黑色的线条。 死后6小时: 肌肉仍然会痉挛。而一些厌氧的生理反映仍在继续,例如肝分解酒精的反映。妈呀,人又复活啦! 死后8小时: 身体已经彻底凉了。最黑色幽默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男人们会实现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恐怖的一次坚挺。 死后36~48小时: 经过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尸僵现象完全消失。身体重新变的柔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

死后24~72小时: 由于身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器官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哎! 死后3~5天: 由于腐烂,身体上开始出现大量的浮肿,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嘴和鼻子中流淌出来。多么美好的一天! 死后8~10天: 各种因腐烂而产生的气体充斥在腹部,舌头也从嘴里伸出来了。由于血液开始分解,身体也随之开始从绿色变成红色。 死后几周: 现在是进行化妆的最好时机,因为头发、指甲和牙齿都从身体上脱落了。别忘了把它们都收集起来。 死后1个月: 在死亡后一个月,即使生前皮肤最粗糙的老大爷的皮肤也开始液化。各位,你们有人想来杯草莓汁吗?死后几个月: 脂肪会更加容易转化成为一种呈绿色与白色相间的被称为“尸蜡”的物质,尤其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

人死之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人死之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近日,广西基层殡葬管理干部参与盗挖和火葬尸体事件引发有关殡葬话题热议。人死亡之后的尸体殓葬方法主要包括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自古以来,世界多数地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土葬,我国还有一个说法叫“入土为安”。事实上,无论哪种殓葬方法,尸体最终都会被破坏或者分解殆尽,重新回归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之中。 只不过,土葬后尸体会以一种更自然的状态腐败分解,这种过程中发生在尸体上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物理变化 虽然现代医学有关死亡的界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多数国家已经接受脑死亡的理念。但是,这里所说的死亡仍然是指传统意义上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志的生理意义上的死亡。 心跳停止,血液循环 终止 心跳停止:人的心脏在平均寿命里跳动超过25亿次,源源不断的将血液泵向身体各部位,为身体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并传输热量。心脏停止跳动的结果就是不能有效泵出血液,血液循环停止。

原发性痿弛状态: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后神经立刻失去功能,表现为意识和肌肉张力丧失。如果这时人不是处在卧位,就会立刻瘫软倒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由于血压降低、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后会发生晕厥倒地的原因。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脑组织血液供应,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通常认为缺氧时间超过4分钟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全身肌肉将陷入完全、永久性张弛状态,也叫原发性痿弛状态。表现为瞳孔散大,眼睑失去张力,眼睛处于半睁状态,手关节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其他关节处于自然弯曲松弛状,邻近肌肉和皮肤可能会受到牵拉而凹陷。 尸白与尸冷:血液循环停止的另一个结果是皮肤在几分钟内失去红润血色而变得苍白。 与此同时,身体核心温度开始从37℃左右的正常温度逐渐冷却,这个过程被称为尸冷。尸冷速度受多因素影响,在环境温度、湿度“适中”的情况下,体温下降遵循线性规律,第一个小时降低2℃,之后每小时降低1℃,最终降低到与周围环境相同的温度。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温度指的并非体表温度,而是指直肠深部、腹腔或肝脏内温度。 重力作用下,血液沉 积向靠近地面区域 尸斑形成:失去心脏泵的动力,体内血液由于重力作用而沉积向靠近地面区域,同时发生凝结,形成血栓,这个过程叫尸斑形成,通常始于死后1小时后。如果尸体保持一定状态足够长的时间(几个小时),尸体最接近地面的部分可以因为血液聚集而出现红紫色斑块。 尸僵:一般情况下,从死后3小时起,尸体开始出现化学变化,导致肌肉渐次开始变僵硬,这被称为尸僵。通常首先从眼睑、下颌头面部和颈部开始,在几个小时内逐渐扩展到

尸体的变化

【法医学】第二章死亡与尸体现象(2) 来源:甘旋璇★HYUN JUN的日志 四、尸僵 人死后,全身肌肉经过短时间的松弛之后,逐渐变短变硬,并使关节固定,尸体呈现难以改变的僵直姿态。这种现象,称为尸僵。 1、发生尸僵的原因 关于尸僵发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尸僵发生的原因是肌肉中三磷酸腺苦(ATP)分解和消失的结果。 在活体内,肌肉中的肌纤蛋白结合着三磷酸腺苦,并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水分,因此肌肉具有柔软性和弹性;肌凝蛋白带有三磷酸腕酶的活性,当肌纤蛋白与肌凝蛋白结合时,形成肌纤凝蛋白,三磷酸腺苷分解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之用;在正常情况下,三磷酸腺苦不断分解,又可不断地重新合成,使肌肉中总是保持比较恒定的含量。人死后,由于主磷酸腺苷不断分解,而不能重新合成,直至消失,于是,肌纤凝蛋自发生脱水,形成僵硬的肌纤凝蛋白凝胶,尸体进入僵直状态。待肌纤凝蛋白分解或发生腐败时,尸僵才会消失。 2、尸僵发生的顺序和时间 尸僵一般于死后1~3小时开蛤出现,也有的于死后10分钟,迟至7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才出现。 尸僵发生的顺序,多为“下行型”,即自头到脚的方向发展。最先发生的是咬肌和眼轮匝肌(约在死后l~3小时出现)→颜面、颈部肌(3~4小时) )→胸、背肌(4~5小时) )→上肢肌(5~6小时) )→下肢肌(7~8小时) )→全身肌肉(9小时以上),12小时后,尸僵强盛,24小时左右最为僵硬。尸体各处僵直的强度不一,以下颌关节最强。死后68小时内,用外力去消除;尸僵还可重现;死后89小时后,用外力消除,尸僵则不会重现了。 除骨骼肌外,心肌和平滑肌亦可发生死后僵直。心肌僵直而将心腔中的血液压出,因此,左心室常呈空腔状;皮肤平滑肌僵直,将毛夹口上举,使皮肤呈鸡皮状;虹膜肌僵直,可使瞳孔缩小。 尸僵自然消失,需经过较长的时间。一般经过1~2昼夜或更长的时间,尸僵开始缓解,肌肉重新变软,关节稍可转动;经2~3天,按尸僵发生的顺序依次缓解,肌肉全部变软,关节又可转动。在一般情况下,下颌关节僵直缓解,死亡已达24小时以上;上肢僵直缓解,死亡已超过30小时;下肢僵直缓解为死后36小时以上;全身僵直缓解,需要3~7天。 3、影响尸僵的因聚 (1)身体因素。年老肌肉萎缩以及婴幼儿肌群发育不成熟的死者,尸僵发生快,强度弱,保持的时间短;健康的青壮年,尸僵发生慢,强度大,持续的时间久。 (2)死亡原因。有机磷和士的宁中毒、破伤风、大面积烧伤和大出血的死者,尸僵发生快而强;水肿、窒息和全身衰竭的死者;尸僵发生慢而弱;临死前激烈运动的死者,尸僵可立即出 现。(3)环境因素。高温可加速尸僵的发生与缓解,而且强度也大;环境温度低,?则相反,在6℃的环境中,尸僵在3小时后出现。在冰雪环境中的尸体,除了尸僵外加上冰冻的作用,尸僵可持续数周或更长的时间。 4、尸僵的法医学意义 (1)尸僵是诊断死亡的证据之一。 (2)有些尸僵能固定死亡的姿态,有助于推断死者死亡时的状态。 (3)根据尸僵的发展或缓解的情况,有助于推断死亡经过的时间。 (4)根据尸僵的出现速度和强度等,可为查明死因提供线索。 尸体痉挛。尸体痉挛发生的机制与尸僵相似。它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人死后肌肉未经过弛缓期,

人死后的生理变化2

人死后的生理变化2 人死后,各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活动逐渐停止,尸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这些变化所呈现的现象为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变化: 描述由于人死后身体机能停止,体温下降,人的体温将随着周边温度和保温情况逐渐下降:显示如果盖上白布比没有盖上尸温的下降会减慢。 1、尸冷: 人死后,产热停止而散热仍继续,尸体逐渐变冷。尸冷的快慢受尸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较大。身体本身的因素有年龄、身体状况、死因等原因。一般身强体壮的成人、肥胖者、破伤风等人死前发生强烈的痉挛以及急性传染病、败血症及急性热性死者,尸体温度下降较慢;而小儿、老人、瘦弱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死者,则尸温下降较快。尸体的穿着、铺盖、棉被等是否单薄也有影响。一般衣着单薄的在死后3—4小时内尸体的温度就和环境温度相一致。 尸体和环境的温差越大,则尸冷的进展越快。体格一般的成人尸温在室温的环境中,平均每小时下降0.5摄氏度。如果环境温度低(2——6摄氏度),则每小时下降1摄氏度,如果环境温度高达40摄氏度,则不发生尸冷。 尸体表面不断蒸发水分,尤其是在覆盖层薄而湿润或创面的部位,每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变得干燥。通常在死后数小时可见唇口发暗,皱缩、稍

变硬。如果眼睛是睁开的,露出的球结膜表面逐渐变成浑浊、皱缩,呈黄灰色三角形斑,此斑可作为死亡的确证。角膜因失去水分而浑浊,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一般死后6—12小时为轻度浑浊,15—20小时混浊加重,但仍可透视瞳孔,经48小时则强度浑浊,已不能透视瞳孔。眼睛闭上或在水中的尸体也可发生角膜浑浊。 干燥的发生和进展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高、干燥、风大或通风良好的环境能加速尸体局部的干燥,反之则干燥发生的慢。 尸僵是重要的早期尸体现象之一,虽然只有一部分肌肉出现尸僵,即可确认死亡。尸僵有时能提示死者临死的姿态,也可根据其进展程度推测死亡时间。至于影响尸僵的因素,一般小儿老人体弱者的尸僵发生和消失都较快。婴儿有时死后10—30分钟即已发生。成人及肌肉发达者正相反。一般高温能促进化学过程而能加速尸僵的发生或消失。但烧死者的僵直是高温引起的蛋白凝固而不是尸僵;低温时出现与消失都慢,但冰冻尸体的僵硬主要是尸体的冻结。 一般情况下,尸僵会在死后1~3小时内开始出现,表现为咬肌、颈肌、颜面部肌肉僵硬,下颌关节固定;经4~6小时,尸僵扩延到全身。12~24小时发展到顶峰,24~48小时开缓解;完全缓解需要3~7天。尸僵缓解的顺序与其发生的顺序相同。 在死后4~6小时内,人为地将已形成的尸僵破坏,尸僵不久后仍可重新发生,但强度较原来尸僵为弱。这种现象称为再僵直。若死后超过6~8小时,遭破坏的尸僵将不能发生再僵直。对于尸僵发生的原因,现在学术上有争议,较主流的理论是,尸僵是由于死后肌肉中三磷腺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