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德国古典哲学)

第9章德国古典哲学

9.1 考点归纳

一、概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也开始有了缓慢的发展。

1.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条件

(1)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

(2)政治上:法国革命的影响,德国资产阶级也有了改变整个封建秩序的要求。

(3)哲学上:德国传统的思辨精神是从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哲学中形成起来的,但最早还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库萨的尼古拉。这种传统思维习惯到了18世纪末发展出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被马克思称之为对17世纪形而上学的“胜利的富有内容的复辟”。

2.德国古典哲学的特征

(1)主体性地位提高

从与宗教的关系来看,这一时期的哲学已不再是那种简单粗糙的“自然神论”,而是从“纯粹理性”出发去建立一种“理性神学”(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或“爱的宗教”(费尔巴哈)。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高扬,成为一切论述的出发点和基础。

(2)自然科学的影响变大

影响德国古典哲学进程的还有当时自然科学领域内突飞猛进的发展。18世纪建立在牛顿力学之上的静止的、机械的自然观,进入到19世纪初已有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自然科

学开始从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转移到了研究自然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并对机械运动之外的物理、化学、电学、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3.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1)康德的哲学

①康德认为,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即主体符合于客体;只有把客体理解为由主体自己建立起来的对象,即“现象”,主体才有可能认识这个客体、适合于这种客体。

②康德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人的知性先天地具有一种综合统一感性经验材料的本源的能力,即“先验自我意识”的综合机能,它能够自发能动地凭借其十二范畴去统摄经验的杂多材料而形成先天综合判断,从而建构起人类科学知识的大厦。

(2)谢林的哲学

谢林把立足点转移到主体和客体的原始统一即“绝对同一”上来。“绝对同一”是主客体绝对无差别的原始状态,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自然和人都是从这里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即通过绝对同一本身内部的无意识的冲动而分化出来的。

(3)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认为,从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出发是对的,但是不能靠非理性的直观来理解其能动性,而必须通过理性和逻辑,不过不是传统的形式逻辑,而是能动的内容逻辑(辩证逻辑),这种逻辑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概念的自我否定性。

(4)费尔巴哈的哲学

费尔巴哈则抓住人的感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申了人的原则和自然的原则。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是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一个关键的契机。

二、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批判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一般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康德曾说,他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上述“三大批判”正是围绕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

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形成

(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

康德发表于1755年的著作《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中译本译作《宇宙发展史概论》),它在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①康德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他认为整个宇宙最初是一团云雾状的物质粒子(即原始星云),后来仅仅是由于它们自身内部固有的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而导致了星云的漩涡运动,逐渐演化成了太阳系。

②上帝的第一推动最终被取消了,上帝本身完全被逐出了自然界。用物质本身的原因来解释了一切自然的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康德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自然神论两种因素的交织正是当时西欧各国哲学中自然和人、科学和道德、牛顿的影响和卢梭的影响相互冲突的反映。这个时期的康德还在唯物主义的独断论和唯心主义的独断论之间动摇,直到休谟出来打断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为止。

(2)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

①休谟的挑战

对于康德而言,休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以怀疑论来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休谟的这一观点严重地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休谟的挑战在他看来决不能回避。应付这一科学的危机,惟一的办法是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即在认识之前首先对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批判的考察。

②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调和

康德并没有正面反驳休谟的质疑,这种反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他认为,休谟否定科学知识能够把握人们之外自在的客观存在,并因此否定自然科学的普遍规律能够建立在对这种存在的确信上,这是完全正确的;但由此并不能推出人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确定可靠的知识,因为科学规律的普遍必然性虽然不是建立在自在之物的客观确定性上,却完全可以建立在由认识主体而来的先天必然性之上。

③“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认为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人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的性质,即一切有理性者或认识主体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所不得不遵守的规律的性质;只不过这个认识对象不能视为自在之物,而只是在人们心中所呈现的“现象”。这个作为现象的认识对象就对人们表现出某种“客观性”。认识的过程是“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把这种对传统认识论的颠倒称之为认识论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④自在之物和现象

康德在回应休谟的挑战时对认识论所作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调整就在于把现象和自在之物分割开来,人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自在之物不可知。至于自在之物,休谟甚至对它的存在也抱怀疑态度,康德却主张人们必须设定它,其理由主要包括:

a.为了保证由人们的感官受它刺激而产生的那些知觉印象所构成的对象具有实在性。

b.给人们的认识树立一个“到此止步”的界碑,以此为标准,就可以对凡是离开感性

而直接针对自在之物的断言和描述作出“不可知”的结论,把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的范围内,以保证人们的知识都是货真价实的知识而非伪科学。

c.更重要的是为了给虽然不可知、但却应当相信的东西如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留下地盘,即他说的:“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

⑤道德律和至善

康德的道德学说是关于自由意志的法则的学说。意志的法则就是实践理性。同一个理性,既在理论上(认识论上)为自然界立法,又在实践上为人自身的意志立法。意志立法的形式就是道德律,而它的可能性条件就在于一切有理性者实践的自由,所以道德律的“存在根据”就在于本身不可知的自由。

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在实践理性方面的上述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够认识的,而只是应当去做和可以希望的,所以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晚年力图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这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对自然整体的最终目的的追寻。这个桥梁或中介康德称之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它本质上诉之于人的情感能力。

自此,康德的包含“三大批判”在内的批判哲学体系才最终得到了完成,它们分别探讨了人的认识能力、意志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先天原则。

2.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

对认识能力本身的检查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检查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

(1)总问题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认识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他看来,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判断本身有三种类

型:先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

(2)遇到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既然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可能的科学的基础,所以这个问题按照上面的层次就被分解为四个问题: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形而卜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3)《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

第一个问题是由“先验感性论”来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来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来回答的(以上三论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要素论”部分);第四个问题是由“先验方法论”来回答的。而这也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总体结构。

(4)对认识的分类

人的知识在康德看来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其中理性又分为消极的辩证论和积极的方法论,后者构成了向实践理性的过渡。

①感性

a.先天直观形式

康德认为“感性”,是指人的认识的“接受性”(或“感受性”),即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也就是“直观能力”,这是人们最起码的认识能力。感性或直观在康德那里是由两种成分结合而成的,这就是用来接受的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形式,和通过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包括知觉、印象、感觉等等杂多材料(如色、声、香、味、冷、硬等等)。康德在“先验感性论”中主要探讨的是先天的直观形式的性质及它们与后天质料的关系,以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能,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在直观中构成一个对象。

b.先天与先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