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基础知识

第一讲安全用电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路及其常用物理量

一、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称为电路(或称回路)。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一般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四个部分。

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向负载提供电能的设备。如:干电池、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发电机将机械能变为电能。电源电路中电能的来源,是维持电流流动的原动力。

负载通常叫做用电器或用电设备。负载是将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如:电灯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电炉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负载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或断的装置。

连接导线它将电源和负载连成一个闭合回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电路通常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1、通路通路就是电源与负载接成的闭合回路。电路接成通路时即为有负载工作状态。

电气设备与电源接通时,就要承受电压和流过电流,因而要消耗一定的功率,产生热量,温度升高,会加速设备上绝缘材料的老化、变质,甚至导致漏电、被烧坏。为使电气设备安全而又经济地运行。必须对它的工作电压、电流和功率给予限制。通常把这个限定的数值称为额定值。

额定电压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额定电压。其值与电气设备所采用的绝缘材料的耐压强度有关。

额定电流电气设备长期工作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额定电流。其值与电气设备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有关。

额定功率电气设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称为

额定功率。

一般工厂所生产的电气设备在铭牌或说明书上都标明了这些额定值。电气设备在工作中,如果其工作电流、电压超过了额定值,就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甚至被烧毁,这是不允许的;相反,如果设备的工作电流、电压比额定值低很多,则将达不到正常合理的工作状态,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这也是不行的。因此,电气设备在额定值下工作是最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并能保证使用寿命。

电气设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如果等于额定电流,称为满载;如果大于额定值,称为过载或超载;如果小于额定值,称为轻载。

电气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通常可根据其温度的高低来衡量。如果温度超过规定值,说明电气设备过载,应停电检查。

2、断路所谓断路,是指电源与负载未接成闭合回路的状态,又称为开路或空载。

3、短路所谓短路,就是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经过导线接成回路。

短路是电气设备运行中最常出现的事故,通常是由接线错误或电气设备绝缘损坏造成的。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此电流称为短路电流。短路电流会使电气设备和连接导线的温度剧增而发热,致使电气设备和导线烧毁,甚至引起火灾。因此,短路是一种严重事故,应力求避免。

为了保护电气设备不致在发生短路时而被烧坏,必须在电路中加入保护装置,比如在电路中加入熔断器等。

二、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

(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

原子核旋转。平时因原子核和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

因而原子不显电性。当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的束缚后,

就成为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运

动(移向电场的正极)就形成了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电子运动的方向。即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但人们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如图。

电流有两种:直流和交流。如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电流就称为直流;如果电流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而变化,则此电流称为交流。

3、电流的大小和单位电流有大小或强弱之分。一盏灯通过的电流大,灯就亮;通过的电流小灯就暗。通常,我们用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强度在数值上等于1秒钟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用符号I表示。

度量电流大小的单位为安培,用符号A表示。在计算时比安培大的单位为千安,比安培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千安(kA)=1000安(A)=103(A)

1安(A)=1000毫安(mA)=103毫安(mA)=106微安(μA)

(二)电位

水有水位的高低。电荷如同水一样,在电场中也有电位的高低,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位能,称为该点的电位。

为确定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需要选择一个点作为比较的标准,此点称为参考点。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以此标准来比较电路中其它各点电位的高低,比参考点电位高的电位为正,比参考点电位低的电位为负。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导体,所以在工程上通常取大地为参考点。其电位为零。对于电气设备和电子仪器。通常规定金属外壳或公共接点为零电位。因此,在电气设备安装中,为了保证安全,要求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如电动机的外壳必须接地。

(三)电压

1、什么是电压电压又称为电位差。在电路中,任意两点都具有不同的位

能。从而出现电位差。如同水一样,水从水位高的地方向水位低的地方运动形成水流。所以,可以把电压理解为推动电子运动的“压力”,推动电子运动的力称为电场力。电压是衡量电场力作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电路中,电场力将单位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称为该两点间的电压。用符号U表示。

3、电压的单位计量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计量高电压时用千伏,计量很低电压时用毫伏或微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千伏(kV)=1000伏(V)=103伏(V)=106毫伏(mV)=109微伏(μV)

(四)电动势

1、什么是电动势在电路中,电荷不断地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则高电位处的电荷不断减少,低电位处的电荷不断增加。即两点间的电位差不断减小,最后,两点间的电位差为零。电荷就停止流动。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动呢?

在水路中,为了使水在水管中不断地流动,需要水泵来维持一定的水位差。在电路中,电源内部具有一种外力,这种外力称为电源力,它能不断地将正电荷从低电位外移动到高电位处。电源力移动电荷而做功,电源力对电荷做功的大小,用电动势来衡量。即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由电源负极移到电源正极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用符号E表示。

2、电动势的方向和单位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方向是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

在电路为开路即空载时,电源的电压为空载电压,其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

第二节常用电路元器件

一、电阻、电容元件简介

(一)电阻器

在电路中,电阻器是最常见的电路元件,它的种类很多。以结构形式分,有

固定电阻、可调电阻和电位器。

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热敏电阻器

1.固定电阻器

⑴固定电阻器的分类:

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合金类、薄膜类、合成类。

按用途可分为6种类型:通用型、精密型、高阻型、高频型、高压型、半导体电阻。

⑵固定电阻器的技术指标

①标称系列值在大多数电阻器上都标有阻值,这就是电阻器的标称阻值。通用型电阻的阻值系列如表4所示。选用电阻时,应在标称值系列中选择,电阻的标称值为表中数值乘以10n (n为正、负整数)。

②额定功率电阻器的额定功率也有标称值(见表5),选用电阻时,其标称功率应是实际电路功率的1.5~2.0倍。

③精度(允许)误差电阻器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往往不完全符合,它们之间的相对误差值称为电阻的精度误差。电阻精度的允许误差表示方法见表6。

表4 电阻器阻值标称系列值

表5 电阻器额定功率标称系列值

表6 电阻允许误差档次的符号表示法

⑶电阻器的标志方法

①文字符号直标法

电阻的类别:如表1、表2、表3所示。

标称阻值:阻值电位为Ω,KΩ,MΩ(通常“Ω”不标出)。

精度误差:普通电阻误差等级分别用Ⅰ、Ⅱ、Ⅲ表示+5%,+10%、+20%,精密电阻的误差等级的符号表示方法见表6。

②色环标志法

色环标志电阻可分为四环、五环标志方法。其中五环色标法常用于精密电阻,靠近电阻的腿端为第一色环,依次为第二、三色环,不同的环次和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值和含义如图2和表7所示。

(a)(b)

(c)

图2 电阻的色环标志方法

表7 色标法中颜色代表的数值及意义

2、电位器

⑴电位器的种类

电位器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常见电位器的结构如图6-1-3所示。

⑵电位器的标称值见表4、表5。

3、电容器

电容器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形式来分,有固定电容、半可变电容、可变电容。相应的图形符号如图6-1-4所示,常见电容器的外形结构见图6-1-5。

1.电容器的分类

按结构和介质材料的不同,电容器可分为:

⑴固定式:有机介质(纸介、有机薄膜)、无机介质(云母、瓷介、玻璃)、电解(铝、钽、铌)。

图3 常见电位器的外形结构图

固定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可调电容器

图4 电容器的图形符号

⑵可变式

可变:空气、云母、薄膜。

半可变:瓷介、云母。

图5 常用电容器的外形结构

2.电容器的标志方法

⑴文字符号直标法:标称容量单位为Pf、nF、μF、F。

⑵代码标志法:

对于体积较小的电容器常用三位数字来表示其标称容量值,前两位是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是乘数,表示乘以10的几次方,容量单位是pF。

例:“222”表示2200pF;“103”表示104pF。

⑶极性

电容器中许多类型的电容器是有极性的,诸如电解电容、油浸电容、钽电容等,一般极性符号(“+”或“-”)都直接标在相应端脚位至置上,有时也用箭头来指明相应端脚。在使用电容器时,要注意不能将极性接反,否则电容器的各种性能都会有所降低。

3.电容的检测

电容器的质量好坏主要表现在电容量和漏电阻。电容量可用电阻电容测量仪、交流阻抗电桥或万用电桥测量;漏电阻也可用绝缘电阻测定仪、兆欧表等专用仪器测定。现在主要介绍用万用表对电容器进行定性质量检测的方法。

电容器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失效、短路、断路、漏电等几种,下面具体介绍几种检测方法。

⑴漏电电阻的检测

①固定电容器(非电解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检测。根据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可用万用表R×1K或R×10K挡(视电容器的容量而定)测量。测量时,将两表棒分别接触电容器(容量大于0.01微法)的两引线,如图6-1-6所示。此时,表针会迅速地顺时针方向跳动或偏转,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逐渐退回“∞”处。如果回不到“∞”,则表针稳定后所指的读数就是该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值。一般,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很大,约几百到几千兆欧。漏电电阻越大,则电容器的绝缘性能越好。若阻值比上述数据小得多,则说明电容器严重漏电,不能使用;若表针稳定后靠近“O”处,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若表针毫无反应,始终停在“∞”处,说明电容器内部开路。

图6 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检测

②电解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检测。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时,正常情况下,其阻值应大于几百千欧。

当检测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容量为几百至几千微法)时,由于万用表内电池通过欧姆挡内阻向电容器充电的时间较长,表针顺时针方向偏转幅度很大,甚至会冲过“0”而不动,而且需要经过几十秒到几分钟,才能缓慢回到稳走的漏电电阻值处,所以为加快检测速度,尽快读取漏电电阻值,可采用如下快速检测法:当表针顺时针偏转到最大值时,迅速将切换开关从R×1K挡拨到R×10挡。由于R×10挡的内阻值较小,因而向电容器充电的电流较大。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表针便会很快回到“∞”处,然后再将切换开关拨回R×1K挡,表针会顺时针方向偏转至一个稳定的指示值,该值即为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

⑵电解电容器正、负极的判别

电解电容器可用下述方法判别其正、负极。

①外观判别。例如CD11型电解电容器,可根据其引线的长短来加以区别,长引线为正极,短引线为负极。对于铝壳电解电容器(CDX型),中心引出端为正极,与铝壳连通处为负极。

②用万用表判别。电解电容器具有正向漏电电阻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点。利用此特点可以判别电解电容器正、负极。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拨至R×1K或R×10K挡,交换黑、红表棒测量电解电容器2 次,观察其漏电电阻的大小,并以漏电电阻大的一次为准,黑表棒所接的就是电解电容器正极,红表棒所接的为负极。

测试时应注意,测试前应将电解电容器两引线先短接一下放电,以避免电容器贮存的电能对万用表放电,而毁坏仪表。测量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时,在第2次测量时也应先短接两引线进行放电,以便释放上次测量中累积的充电电荷。如仍有轻微的指针打表现象,属于正常现象,若2次测量得到的正、反向漏电电阻相差无几,则说明电解电容器正向漏电严重,已不能使用。

第三节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电路------电路中的激励和响应(i或u)均为正弦量的电路。

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和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都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正弦电路是电工学中很重要的部分。要建立正弦交流的概念。

本章讨论: 正弦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案例4.1我们最熟悉和最常用的家用电器采用是都是交流电,如电视、电脑、照明灯、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即便是像收音机、复读机等采用直流电源的家用电器也是通过稳压电源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后使用。这些电器设备的电路模型在交流电路中的规律与直流电路中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因此分析交流电路的特征及相应电路模型的交流响应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在于:直流电的方向、大小不随时间变化;而交流电的方向、大小都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图4.1所示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波波形。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激励和正弦响应的电

路。如交流发电机和正弦信号发生器是正弦电源。

生活中用的交流电一般指正弦交流电。

主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

功率。

要建立交流概念。与直流不同。本章讨论一

些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面学习交流

电机、电器及电子技术打基础。

(一)正弦电压与电流

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其波形如上图(a)所示。

正弦电压和电流都是按正弦规律周期性随时间变化的。其波形如上图(c)所示。

直流电路-----除换路瞬间,U和I不随时间而变。如图4.1.1

正弦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如图4.1.2

图中实线箭头和“+”“-”为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虚线和(+)(-)为实际方向;

正弦量-----正弦电压和电流等物理量。其特征:快慢(频率

或周期)、大小(幅值或有效值)及初始值(初相位)三个方

面。

(二)确定正弦量的三要素-----频率、幅值、初相位。

1、频率与周期

周期----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时间(秒)称为周期T 。单位s

频率----每秒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f 。单位Hz

二者关系: f=1/T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标准电力频率(习惯工频)为:50Hz 。日本和美国等60 Hz 。通常的交流电动机和照明负载都用这种频率。

不同领域有不同频率:

高频炉:200—300kHz ;中频炉500---8000Hz ;

高速电动机:150---2000Hz ;

收音机中波:530---1600kHz ;短波:2.3----23MHz ;

移动通信:900----1800 MHz ;

无线通信:300GHz ;

正弦量变化快慢还用角频率ω表示: ω=2π/T=2πf 单位:rad/s

例4.1.1已知f=50Hz ,求T 和ω。

解:T=1/f=1/50=0.02s; ω=2πf=2*3.14*50=314rad/s

2、幅值与有效值

瞬 时 值----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小写字母表示如:i 、e 、u 等。

幅值或最大值----瞬时值中最大的值。大写字母加下标m 表示如:I m 、U m 、E m 等。

数学表达式:i=I m sin ωt

正弦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大小往往不是用它们的幅值,而是常用有效值来计算的。有效值是从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因为在电工技术中,电流常表现出热效应。

正弦量大小常用有效值表示。有效值从热效应(电流的表现)规定的,表述如下:某一周期电流i 通过电阻R 在一周期内产生的热量,和另一个直流I 通过同样大小的电阻在相等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这个周期性电流i 2m I I =2m U U =2

m E E =

的有效值在数值上就等于这个直流值I 。有效值都用大写字母表示。如交流电压380v,220v 指有效值;一般交流电表刻度也是根据有效值来定的。

据上述得:

例4.1.2已知u=U m sin ωt,Um=310v,f=50Hz,试求有效值U 和t=1/10s 时的瞬时

值。

解:

3、初相位

(ωt+ψ) 称为正弦量的相位角或相位,它反映出正弦量变化的进程。

t =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初相位。

规定初相的绝对值不能超过π。

如图4.3所示,图中u 和i 的波形可用下式表示

两个同频率

正弦量的相位角之差或初相位角之差,称为相位差,用Φ表示。

图4.3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相位差为

Φu 〉Φi ,则u 较i 先到达正的幅值。在相位上u 比i 超前

Φ角,或者说i 比u 滞后Φ角。相位差Φ为180°的两个

正弦量叫做反相。 图4.1.5 u 和i 的相位不

相等

例4 已知某正弦电压在 t=0时,为110 V ,初相角为

30°,求其有效值。

解:此正弦电压表达式为

)sin(u m ?ω+=t U u )sin(i m ?ω+=t I i i u i u )()(???ω?ω?-=+-+=t

t )30sin(m ?+=t U u ω?=30sin )0(m U

u

图6 正弦量的同相和反相

定义 Φ=(Ψ1 –Ψ2)为相位差或初相差。

当Φ=(Ψ1 –Ψ2) > 0 时,称 u 比 i 越前 j 角;

当Φ=(Ψ1 –Ψ2) < 0 时,称 u 比 i 滞后 j 角;

当Φ=(Ψ1 –Ψ2) = 0 时,称 u 与 i 同相。

当Φ=(Ψ1 –Ψ2)= 180° 时,u 与 i 反相。

思考题4.1.3

已知:i 1=15sin(314t+450)A, i 2=10sin(314t-300)A,

i 3=15sin(100πt+450)A, i 4=10sin(200πt-300)A,

求:(1)i 1 与i 2相位差等于多少?(2)i 1 与i 2谁超前谁滞后? (3)i 3与i 4相位差等于多少?

思考题 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在某一瞬时都是5A,两者是否一定同相?其幅值是否也一定相等?

V

2220V 5.0211030sin )0(m ==?=u U V

220V 22

2202m ===U U )

sin(1ψ+ω=t U u m 对于

)

sin(2ψ+ω=t I i m

第二讲触电急救及其预防

第一节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可能对人体构成多种伤害。例如,电流通过人体,人体直接接受电流能量将遭到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受到烧伤或灼伤;人在电磁场照射下,吸收电磁场的能量也会受到伤害等。诸多伤害中,电击的伤害是最基本的形式。

与其他一些伤害不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事先没有任何预兆。伤害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而且伤害人体一旦遭受电击后,防卫能力迅速降低。这两个特点都增加了电流伤害的危险性。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就是通常说的电击,是电流的能量直接作用于人体或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一)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机体组织受到刺激,肌肉不由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电击是指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乃到危及生命的伤害,数十毫安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而在人体外部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50mA(有效值)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通过人体,一般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前者的出现比后者早得多,即前者是主要的。

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mA,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但如时间较长,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止,导致机体缺氧引起的,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数安时,由于刺激强烈,也可能先使呼吸中止。数安的电流流过人体,还可能导致严重烧伤甚至死亡。

电休克是机体受到电流的强烈刺激,发生强烈的神经系统反射,使血液循环、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都发生障碍,以致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减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现象。电休克状态可以延续数十分钟到数天。

其后果可能是得到有效的治疗而痊愈,也可能由于重要生命机能完全丧失而死亡。

(二)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造成电伤的电流都比较大。电伤会在机体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但其伤害作用可能深入体内。

与电击相比,电伤属局部性伤害。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因素。

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多种伤害。

电烧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大部分电击事故都会造成电烧伤。电烧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途径的电阻越小,则电流灼伤越严重。由于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加之皮肤电阻又比较高,使得皮肤与带电体的接触部位产生较多的热量,受到严重的灼伤。当电流较大时,可能灼伤皮下组织。

因为接近高压带电体时会发生击穿放电,所以,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往往数百毫安的电流即可导致灼伤,数安的电流将造成严重的灼伤。

电烙印是电流通过人体后,在接触部位留下的斑痕。斑痕处皮肤硬变,失去原有弹性和色泽,表层坏死,失去知觉。

皮肤金属化是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受伤部位变得粗糙而张紧。皮肤金属化多在弧光放电时发生,而且一般都伤在人体的裸露部位。当发生弧光放电时,与电弧烧伤相比,皮肤金属化不是主要伤害。

电光眼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在弧光放电时,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都可能损伤眼睛。对于短暂的照射,紫外线是引起电光眼的主要原因。

二、电流对人体危害的因素

(二)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不同的电流会引起人体不同的反应,按习惯,人们通常把电击电流分为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摆脱电流和心室纤颤电流等。

从安全角度考虑,规定男子的允许摆脱阈值电流为9mA,女子为6mA。

人体遭受电击后,引起心室纤颤概率大于5%的极限电流,称作心室纤颤阈值,习惯上也叫心室纤颤电流。当电击时间小于5s,可用式I=165/t1/2来计算心室纤颤阈值。当电击时间大于5s,则以30mA作为引起心室纤颤的又一极限电流值。大量的试验表明,当电击电流大于30mA时,才会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

(二)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电击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引起的热伤害、化学伤害及生理伤害就愈严重。特别是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心室颤动有密切的关系。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短的电击时间是8.3ms,超过5s的很少。从5s到30s,引起心室颤动的极限电流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更长的电击时间,对引起心室颤动的影响不明显,而对窒息的危险性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使致命电流下降。

另外,电击时间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导致电击电流进一步增加,这也将使电击的危险性随之增加。

(三)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通过心脏、脊椎和中枢神经等要害部位时,电击的伤害最为严重。因此从左手到胸部以及从左手到右脚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右手到胸部或从右手到脚、从手到手等都是很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一般危险性较小,但不等于说没有危险。例如由于跨步电压造成电击时,开始电流仅通过两脚间,电击后由于双足剧烈痉挛而摔倒,此时电流就会流经其他要害部位,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即使是两脚受到电击,也会有一部分电流流经心脏,这同样会带来危险。

(四)人体电阻的影响

在一定的电流作用下,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和人体电阻成反比,因此人体电阻的大小对电击后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体电阻有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之分。对电击者来说,体积电阻的影响最为显著,但表面电阻有时却能对电击后果产生一

定的抑制作用,使其转化为电伤。这是由于人体皮肤潮湿,表面电阻较小,使电流大部分从皮肤表面通过。过去认为,人体越潮湿,电击危害性愈大,这种说法不是十分确切的,因为表面电阻对电击后果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当总的表面电阻较低时,才有可能抑制电击。反之,当人体局部潮湿时,特别是如果仅只有触及带电部分的皮肤潮湿时,那就会大大增加电击的危险性。这是因为人体局部潮湿,对表面电阻值不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击电流不会大量从人体表面分流,而电击处皮肤潮湿,将会使人体体积电阻下降,使电击的危害性增大。

皮肤电阻随条件不同,使得人体电阻的变化幅度也很大。当人体皮肤处于干燥、洁净和无损伤的状态时,人体电阻可高达40~100kW;而当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如湿手、出汗、人体电阻会降到1000W左右;如皮肤完全遭到破坏,人体电阻将下降到600~800W左右。

(五)电流频率的影响

电流的频率除了会影响人体电阻外,还会对电击的伤害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25~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远大于直流电。同时对交流电来说,当低于或高于以上频率范围时,它的伤害程度就会显著减轻。

(六)人体状况的影响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比男性低三分之一。由于心室颤动电流约与体重成正比,因此小孩遭受电击比成人危险。

从一些国家运行经验看,确认流过人体电流不超过30mA,持续时间不超过0.1s,对人体是安全的。

第二节农村触电事故分析

一、触电事故的原因

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发生在农村的低压触电事故中,70%以上是在农村的架空线、接户线和临时用电线路上发生的。在所有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其余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触电事故往往发生的很突然,且常常是在刹那间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找出触电事故的原因,恰当地实施相关的安全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