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优之行程问题基础

小学数学培优之行程问题基础
小学数学培优之行程问题基础

1. 行程的基本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行程题.

2. 掌握单个变量的平均速度问题及其三种基本解题方法:“特殊值法”、“设而不求法”、

“设单位1法”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解终(中)点问题

一、s 、v 、t 探源 我们经常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用到s 、v 、t 三个字母,并用它们来分别代表路程、速度和时间。那么,为什么分别用这三个字母对应这三个行程问题的基本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表示时间的t ,这个字母t 代表英文单词time ,翻译过来就是时间的意思。表示速度的字母v ,对应的单词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单词是velocity ,而不是我们常用来表示速度的speed 。velocity 表示物理学上的速度。与路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一般来说应该是distance ,但这个单词并不是以字母s 开头的。关于为什么会用s 来代表路程,有一个比较让人接受的说法,就是在行程问题的公式中,代表速度的v 和代表时间的t 在字母表中比较接近,所以就选取了跟这两个字母位置都比较接近的s 来表示速度。

二、关于s 、v 、t 三者的基本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可简记为:s vt =

路程÷速度=时间 可简记为:t s v =÷

路程÷时间=速度 可简记为:v s t =÷

三、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总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

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板块一、简单行程公式解题

【例 1】 韩雪的家距离学校480米,原计划7点40从家出发8点可到校,现在还是按原时间离开家,不

过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那么韩雪几点就可到校?

【巩固】 小白从家骑车去学校,每小时15千米,用时2小时,回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需要多

少时间?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行程问题基础

【例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下午3点,一辆马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每小时走10千米;晚上9点,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为了使汽车不比马车晚到达乙地,汽车每小时最少要行

驶多少千米?.

【巩固】两辆汽车都从北京出发到某地,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15小时可到达。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如果客车想与货车同时到达某地,它要比货车提前开出几小时?

【例3】一天,梨和桃约好在天安门见面,梨每小时走200千米,桃每小时走150千米,他们同时出发2小时后还相距500千米,则梨和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巩固】两列火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三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乙车出发5 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求A、B

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

【例5】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如果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求往返都骑车所需的时间。

【例6】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例7】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赶乘火车。若每时行30千米,则早到15分;若每时行20千米,则迟到5分。如果打算提前5分到,那么摩托车的速度应是多少?

【巩固】小红从家到火车站赶乘火车,如果每时行4千米,那么火车开时她还离车站1千米;如果每时行5千米,那么她就早到车站12分。小红家离火车站多少千米?

【例8】一艘轮船在离港口20海里处船底破损,每分进水1.4吨,这艘轮船进水70吨后就会沉没。问:这艘轮船要在沉没前返回港口,它的时速至少达到多少海里?

【例9】解放军某部开往边境,原计划需要行军18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结果提前3天到达,这次共行军多少千米?

【巩固】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为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了农场,总共用了6小时.问:他步行了多远?

【巩固】(第六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题第1题)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

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到学校多远?

模块二、平均速度问题

【例10】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自行车队8点整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去,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1千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0.8千米。自行车队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例11】如图,从A到B是12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8千米平路,从C到D是4千米上坡路.小张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6千米/小时,平路速度都是4千米/小时,上坡速度都是2千米/小时.问小

张从A到D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

D

C

B

【巩固】如图,从A到B是6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4千米平路,从C到D是4千米上坡路.小张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6千米/小时,平路速度都是4千米/小时,上坡速度都是2千米/小时.问从A 到D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D

A

C

B

【巩固】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30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例12】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90千米到达某地,返回时每小时行驶45千米,求摩托车驾驶员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

【巩固】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小强去时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回来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13】飞机以72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0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巩固】一个人从甲地去乙地,骑自行车走完全程的一半时,自行车坏了,又无法修理,只好推车步行到乙地. 骑车时每小时行12千米,步行时每小时4千米,这个人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巩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会讲故事,王先生开车去拜访这位老和尚,汽车上山以30千米/时的速度,到达山顶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下山.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巩固】某人上山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下山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问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14】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前120千米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使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50千米/时,剩下的路程应以什么速度行驶?

【巩固】汽车往返于A,B两地,去时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来回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时,回来时的速度应为多少?

【巩固】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0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

【巩固】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5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

【例15】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每时行4千米,往返共用3.9时。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

【巩固】小明上午九点上山,每小时3千米,在山顶休息1小时候开始下山,每小时4千米,下午一点半到达山下,问他共走了多少千米.

【巩固】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时走2千米,回来时每时走3千米,来回共用了5小时.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

【巩固】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时走2千米,回来时每时走3千米,来回共用了15小时.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

【例16】小王每天用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骑车去学校,这一天由于逆风,开始三分之一路程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那么剩下的路程应该以怎样的速度才能与平时到校所用的时间相同

【例17】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

某人骑自行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4米/秒、6米/秒和8米/秒,求他过桥

的平均速度。

【巩固】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骑电动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11米/秒、22米/秒和33米/秒,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巩固】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由A点开始爬行一周. 在三条边上它每分钟分别爬行50cm,20cm,40cm(如右图).它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例18】赵伯伯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步行3小时,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假设赵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千米,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在每天锻炼中,

他共行走多少千米?

【例19】张师傅开汽车从A到B为平地(见下图),车速是36千米/时;从B到C为上山路,车速是28千米/时;从C到D为下山路,车速是42千米/时. 已知下山路是上山路的2倍,从A到

D全程为72千米,张师傅开车从A到D共需要多少时间?

【巩固】老王开汽车从A到B为平地(见右图),车速是30千米/时;从B到C为上山路,车速是22.5千米/时;从C到D为下山路,车速是36千米/时. 已知下山路是上山路的2倍,从A到D 全程为72千米,老王开车从A到D共需要多少时间?

【例20】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2倍,那么平路的速度是上坡的多少

倍?

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得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2.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

小学一年级思维训练100题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竺嬗?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23.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24.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25.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26.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27.小红有2个玩具,小英有3个玩具,小明的玩具比小红多2个,小明有几个玩具? 28.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29.3个男同学借走6本书,4个女同学借走7本书,他们一共借走多少本书? 30.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31.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32.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33.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3 分钟,用 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 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1 。想 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9+79=29×79 ( )+47=( )×47 38+58=38×58 511+( )=5 11 ×(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 3 。哪次用的盐多为什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二袋中取出5 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 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 157×85<)(7 (2)54×8)(<8 5 (3)98×6)(<32 (4)74×3 )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 3 2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101后,再涨价10 1 ,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91 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 数相等。原来两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54×4+52×2+51×16 (2)2013 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5=y ×15 14 =1,那么5x-2y=(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45 1 ,这五个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5 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 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9 ,小马虎计算的那 一道算式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1,加满水摇匀后,又喝了3 1 。这时瓶中剩下多少克纯牛奶?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8;10;12 (2)2n+2 【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4681012 【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 (2)由(1)可得规律:2+2n. 2.如图,半径为1的小圆与半径为2的大圆上有一点与数轴上原点重合,两圆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小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π个单位,大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 (1)若大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则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若大圆不动,小圆沿数轴来回滚动,规定小圆向右滚动时间记为正数,向左滚动时间记为负数,依次滚动的情况记录如下(单位:秒):﹣1,+2,﹣4,﹣2,+3,﹣8 ①第几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π) (3)若两圆同时在数轴上各自沿着某一方向连续滚动,滚动一段时间后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相距6π,求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 【答案】(1)-4π (2)解:①第1次滚动后,|﹣1|=1,

第2次滚动后,|﹣1+2|=1, 第3次滚动后,|﹣1+2﹣4|=3, 第4次滚动后,|﹣1+2﹣4﹣2|=5, 第5次滚动后,|﹣1+2﹣4﹣2+3|=2, 第6次滚动后,|﹣1+2﹣4﹣2+3﹣8|=10, 则第6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1+2+4+3+2+8=20, 20×π=20π, ﹣1+2﹣4﹣2+3﹣8=﹣10, ∴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20π,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0π (3)解:设时间为t秒, 分四种情况讨论: i)当两圆同向右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πt, 2πt﹣πt=6π, 2t﹣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当两圆同向左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πt, ﹣πt+2πt=6π, ﹣t+2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i)当大圆向右滚动,小圆向左滚动时, 同理得:2πt﹣(﹣πt)=6π, 3t=6, t=2, 2πt=4π,﹣πt=﹣2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π、﹣2π. iiii)当大圆向左滚动,小圆向右滚动时, 同理得:πt﹣(﹣2πt)=6π, t=2, πt=2π,﹣2πt=﹣4π,

40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培优训练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培优训练 1. 甲乙两油库存油数的比是5:3,从甲库运出90桶放入乙库,甲、乙两库油数比是2:3,求乙库原有油多少桶? 2. 图书馆买来一批书,分别放在甲乙两个书架上,甲书架上放了这批书的52%,若从甲书架上拿出120本放在乙书架上,那么甲乙两个书架放的书的本数的比是2:3,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3. 一堆煤,第一天运走的吨数与总吨数的比是1∶3,第二天运走 4.5吨后,两天正好运走了总数的一半,这堆煤有多少吨? 4. 甲乙两个车间的原来的人数的比是4;3,从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是2:3,甲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5. 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6. 修娄马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31 ,如果再修10千米,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1。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7. 小敏和王刚都是集邮爱好者?小敏和王钢现在两人邮票枚数的比是3:4,如果王刚给小敏9枚邮票,那么他们的邮票张数就相等?两人共有邮票多少枚? 8. 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9:7,如果从甲袋取出5千克倒入乙袋,则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原来甲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9.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期乙地,3小时行的路和与全程的比是1:3,如果再行45千米,正好行到甲快车两地的中点,甲乙两在相距多少千米? 10. 有一个书架上装有两层的书,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书的数量比是5:6,从上层拿30本书到下层后,上、下两层书数量之比为3:4,上、下两层原

有书各多少本? 11. 学校计划把植树任务按5∶3分给六年级和其它年级?结果六年级植树的棵数占全校的75%,比计划多栽了20棵?学校原计划栽树多少棵? 12. 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 13. 甲乙两袋糖的重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0千克糖放入乙袋,这时两袋糖的重量比为7∶5,求两袋糖的重量之和。 14. 六(l )班参加气象兴趣小组的人数是没有参加气象小组人数的21,后来又有6人加人了气象小组,这样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5 4。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5. 一批零件,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3,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3,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6. 某班缺席人数是出席人数的1/9,后又有一个同学去开会,这样缺席人数上出席人数的3/22,已知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1/12,这个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7. 甲乙两堆煤原来吨数比是5:3如果从甲堆运90吨放入乙堆,这时两堆吨数相等,甲、乙原来名多少吨? 18. 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再加工的15个零件是零件总个数的( )? 19. 一辆汽车从A 城到B 城,第一天行驶的路程与全程的比是1:10,如果再行驶360千米,就可以行驶到全程的一半?问从A 城到B 城的公路长是多少千米?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有答案)-直接打印版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1 班级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 学。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1、4、3、6、5、()、() 1、2、4、8、()、() 8、 ()个正方形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 重。他们三人中()最重,()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 了11秒。那么,()是第一,()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2 班级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 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 瓶。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5里填上“+” 或“-”,使算式成立。 1=1 1=21 1=11 1=9 1=15 6、你能把0、1、2、3、7、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7、6()3()2()7()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3套)

小小学学六六年年级级数数学学培培优优训训练练 一、填空 。 1、在所有分母小于10的真分数中,最接近0.618的是( )。 2、在0.85014这个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的第58位是( )。 3、甲数是24,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公约数是4,那么乙数是( )。 4、某铁路上有11个车站,有一个收集火车票的爱好者,收集了这条线路上所有车站发售的通往其它各个车站的火车票,他一共要收集( )张。 5、有浓度为8﹪的盐水200克,需稀释成浓度为5﹪的盐水,需加水( )克。 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 , 这三个数的比是 2 1︰ 3 2︰ 6 5,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7、甲、乙、丙三人共加工1000个零件。甲、乙两人完成数量的比是7︰5,丙比甲少完成 64个零件,乙完成了( )个零件。 8、一个楼梯有7阶,上楼时每次可以跨一阶或两阶。从地面到最上层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9、六(1)班男生人数的31 与女生人数的41 共16人,女生人数的31 和男生人数的41 共19人,六(1)班共有( )人。 10、王老师带一些钱去买一种工具书作奖品,这些钱可买8本上册或10本下册,现己买了一本下册书,余下的钱若配套买,还可买( )套这样的工具书。 二、计算下列各题。 11、 12 、 13、 14、 15、 三、解答下列各题。 16、如图3所示,在长方形内已知有三块面积分别为13、35、4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多少? 17、 18、 四、解决问题。 19、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前进、又经过5小时,乙车到达A 地,这时甲车已超过B 地90千米.A, B 两她讲目距多少千米? 20、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组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父亲今年多少岁? 21、若干人共同做一项工作,后来有5人因工作需要不参加,这样余下的人就得每人各做1天,临开工时,又有8人退出,于是最后余下的人又多做2天。问原来每人做多少天? 22、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全部的52 ,第二天吃了余下的31,第三天吃了又余下的43 ,这时还剩下15千克。食堂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小学一年级数学提优题

一、比大小 37○73-3 82○8+2 二、1、3、4、6组成的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两位数是()。 三、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5小,个位上的数比6大,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四、有一个两位数,个位是比6大的偶数,十位是比3大的奇数,这个两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五、个位、十位上都有算珠,一共有8个,可以表示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六、7颗算珠,能表示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 七、写出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差4的两位数(至少写6个)。 八、判断对错 1、个位上的数比1小,十位上的数比6大1,这个两位数是70。()。 2、比10大的两位数有无数个。() 九、1个十比1个一多()个一。 十、①一个一个数,从九十到一百,一共数了()个数。 ②五个五个数,从八十五到一百,一共数了()个数。 ③两个两个数,从九十到一百,一共数了()个数。

一、北小门口的大路一边插了8面红旗,另一边和它插得同样多,两边一共插了多少面红旗?□○□=□面 二、小明家买了一箱牛奶,共12瓶。小明上个星期每天喝一瓶,还剩多少瓶牛奶没有喝?□○□=□瓶 三、有18个小朋友站在一排,小明的左边有8人,他的右边有()人? 四、小红做了15面小旗,小明做了9面,小明至少还要做()面,才能超过了小红。 五、同学们做彩旗,小明做了8面,小芳做的比小明多,把小明和小芳的彩旗合起来,最少有多少面?□○□=□面。 六、①14-☆>6,☆最大是()。 ②☆-8>6,☆最小是()。 七、□+□+△+△=18 □+△+○=12 △+○=7 □=( ), ○=( ), △=( )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 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3 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 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1。想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 9+79=29×79 ( )+4 7=( )×4 7 3 8+58=38×58 5 11+( )=5 11×(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3。哪次用的盐多?为什

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 二袋中取出5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 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157×85<)(7 (2)5 4×8)( <85 (3)9 8×6 )(<32 (4)74 ×3 )(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32。两天一共看了多 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101后,再涨价101,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 9 1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两个 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 5 4×4+ 5 2×2+ 5 1×16 (2)2013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 5 =y × 15 14=1,那么5x-2y= (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451,这五个奇数中最 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5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 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9,小马虎计算的那一道算式的正确结 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 1,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依题意得:3x+7=4x﹣3, 解得x=10, 则3x+7=37. 答:有10个小孩,37个苹果 (3)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x+24)× =(x﹣24)×3, 解这个方程,得x=840. 航程为(x﹣24)×3=2448(千米).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小时,两城之间的航程2448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梨和橙子与各自箱数分别相乘,相加为两者的总数,求出装梨和橙子的箱子数。 (2)利用两种分法的苹果数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解出小孩数和苹果数。 (3)利用逆风和顺风的路程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出速度,再利用速度和时间求出航程。 2.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 (2)五 (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 |-4|+|+7|+|-9|+8|+|+6|+|-5|+|-2|=41(km) 41×0.3=12.3升. 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 【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故答案为:五.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 3.十字交叉法的证明过程:设甲、乙两瓶溶液的质量分别为和,浓度分别为和(),将两瓶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浓度为,求证:.【答案】证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则混和溶 液中的溶质质量为,所以混合溶液的浓度为,所以,即,,可见。 【解析】【分析】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浓度。根据计算方法分别表示出两个容器中溶质的质量和混合后的浓度,得到等式后用十字交叉法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单位:晨阳路学校 姓名: 郭盼盼 时间:2019年1月

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以致跟不上,因此组织后进生参加教师有目的性的活动,就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学期我对培优补差工作十分重视。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各类学生的思想教育与 学业辅导工作,使她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提高与发展。一般来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就是多方面的,第一就是她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差。第二就是她们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表现较差,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要做好传化学困生的学习的工作,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她们落后的原因,针对她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 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有计划地介绍适应她们的学习方法,并从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工作。 一、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首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在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经常关心接近她们,对它们进行引导与鼓励外,还要实实在在地给她们介绍一些培养兴趣的肺腑,锻炼意志的途径,提供一些她们能够享受学习乐趣的活动。 1、学困生自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操作方式。 阅读一些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数学材料。有意识地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与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解题瞧书,当瞧不懂教材时,试着抄一遍教材,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题,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 2、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操作方式。数学学习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求有更坚强的毅力与耐心。但学困生往往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没多久就会被各种欲望而代替,使学习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因此我们给出下列锻炼意志的建议:将自己的誓言写在面前,确定一个目标,存有不达到目的不停止学习的理念,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逐步加长学习时间。突然改变主意的方法,当一个非学习的活动十分吸引自己时,突然告诫自己去学习,从而战胜自己原本的愿望,能够获取成功,则意味着自己已成了意志坚强的“巨人”。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坚韧性与自制性。学会严守计划,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二、智力因素的开发就是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想象力贫乏,使学困生付出与优生同等代价时,仍然难以将学习数学搞上去的真正原因。背同样一段数学法则,优生一两遍,学困生可能十多遍也无法记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会认为自己“天生就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题库 - 培优题库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题库 - 培优题库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如:2▲3=2﹣3= ,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 【答案】1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4)▲(﹣2)=(﹣4)2=16,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2.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2+1,例如3★(-4)=3×(-4)-3-(-4)2+1.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5; (2)(-2)★(-5). 【答案】(1)解:2★5=2×5-2-52+1=-16 (2)解:(-2)★(-5)=(-2)×(-5)-(-2)-(-5)2+1=-12 【解析】【分析】根据新运算定义得到算式,再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神秘数. (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答案】(1)解:找规律:4=4×1=22-02, 12=4×3=42-22, 20=4×5=62-42, 28=4×7=82-62,…,2012=4×503=5042-5022,所以28和2012都是神秘数 (2)解:(2k+2) 2-(2 k) 2=4(2k +1),因此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 (3)解:由(2)知,神秘数可以表示成4(2k+1),因为2 k +1是奇数,因此神秘数是4的倍数,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另一方面,设两个连续奇数为2 n +1和2 n -1,则(2 n +1) 2-(2n-1)2=8n,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因此,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知识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 训练

小升初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 2.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 4.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5: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8(x-3)-5x = 27 ,x=( )。 8.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1-3+5-7+9-11+…-1999+2001 三、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 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30时。开出1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甲队中途撤走,结果一共用了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3,中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小升初思维训练(2) 一、快速填空。(40分) 1.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2.时钟3点时,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角,()角是这个角的2倍。 2.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盛有18升水,正好盛满,如果把一块与水桶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实心木块放入水中,桶内还有()升水。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一、填空。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2、0.095095095……用简便记法记作(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2.45小时=( )小时( )分; 3吨25千克=( )千克; 7升50毫升=( )立方分米; 44000平方米=( )公顷。 4、()14 =3()2=( )%=( )÷( )=3.5 5、75吨比( )吨多25%; ( )千克比30千克少61 。 6、男生人数的43等于女生人数的32 ,男女生人数比是( )。 7、a 能被b 整除,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10、某个体商贩将进价90元的商品标价为120元,然后九价出售,这样他从中获利( )%。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等边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 ) 2、北京到太原行车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 ) 3、五年级种了101棵树,死了一棵,成活率是100%。 ( )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5、2008年是闰年。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0以内是合数的奇数有( )个。 A 、4 B 、5 C 、6 D 、7 2、如果3x=4y ,下面的比例式( )是成立的。 A 、3:4=x:y B 、4:3=y:x C 、3:4=y:x D 、x:3=y:4 3、将1克糖溶解在1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 、1:10 B 、10:1 C 、1:11 D 、11:1 4、如果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那么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A 、3 B 、6 C 、9 D 、12 5、某机关精简机构后有职工120人,精简了30人,精减了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30÷120 B 、30÷(120-30) C 、30÷(120+30) D 、1-30÷120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1+41 = 65 ×3.6= 2.4-121= 1276 ÷3= 2.5+151 = 153-61-65 = (103-152)×30= 21 ×40%÷0.5÷40%=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工厂一周计划每天生产电动车8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人数不同,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表(增加的为正数,减少的为负数): 日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增减数/辆+4-1+2-2+6-3-5 (2)本周总生产量是多少辆?比原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辆? 【答案】(1)解: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5)=6+5=11辆;(2)解:总产量4+(-1)+2+(-2)+6+(-3)+(-5)+80×7=561辆, 比原计划增加了,增加了561-560=1辆. 【解析】【分析】(1)根据列表得到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五,是(80+6)辆,产量最少的一天是星期日是(80-5)辆,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5)辆;(2)根据题意总产量是80×7+4+(-1)+2+(-2)+6+(-3)+(-5),找出相反数,再由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本周总生产量,得到比原计划增加或减少了的值. 2.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1)操作一: 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2)操作二: 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10表示的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5,(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答案】(1)3 (2)﹣6 (3)解:由题意可得,A、B两点距离中心点的距离为15÷2=7.5, ∵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5,9.5. 【解析】【解答】解:(1)因为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0的点, 所以﹣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3;(2)①因为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所以10表示的点与数﹣6表示的点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