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水保管理制度(精品资料).doc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精品资料).doc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春至双辽段

CSL05合同段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湖南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CSL0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3月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项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

1.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1.1.管理机构

根据工程对环境的要求,项目部成立环保及水保领导小组。

组长:于学辉

副组长:张云峰国忠臣

组员:高广家常亮任福来席钊勇陈兆玲杨雨舟

各施工队负责人

1.2主要职责

1.2.1领导小组职责

⑴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⑵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⑶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⑷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1.2.2组长职责

⑴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⑵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实施性计划。

⑶领导和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环保政策法规,保证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⑷分解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并责任到人进行实施。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⑸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1.2.3小组成员职责

⑴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⑵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工作。

⑶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⑷负责环保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2.保证体系

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详见图1),保证环保水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

图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3.宣传教育培训

3.1对施工沿线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生态和植被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3.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环保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创优达标综合考核项目中,使环保工作深入人心。

3.3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环保宣传栏和标志牌,从日常生活做起,使所有参建员工把环境保护变为一种自觉行为。

3.4印发环保教育手册,做到施工人员人手一册,增强全体员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5组织环保专职人员的岗前培训,聘请有关环保专家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课。

4.检查制度

4.1检查落实制度:环保小组领导及组员要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据环保目标,明确检查任务,确定检查方法。采取日常巡查的办法进行,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并整改。

4.2评比奖罚制度:项目经理部设立环保奖励基金,根据项目经理部环保检查情况,进行单位间的综合评比,对环保好的单位通报表扬,并实行奖励;对环保差的单位,一方面督促其停工整顿,另一方面在全项目通报批评和对责任人进行罚款。

5.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内容及措施

5.1保护内容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路基、桥梁、涵洞施工时有可能引起植被的破坏、大气以及水源、噪音、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我单位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和《水

土保持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5.2.保护措施

5.2.1水污染的防治

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类、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路基施工机械、桥梁桩基施工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废物会侵蚀深层地基的清洁水源;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产生的污染,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污染,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染将对水源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及所处水系不受污染。

⑴建便道时,滑落到河道的土石方及时清理,及时疏通河道。

⑵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桩基、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集中储存,沉淀固化。

⑶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或河流受到污染。

⑷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⑸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

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⑹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

⑺禁止将有毒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

⑻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5.2.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本标段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建筑碴土、生活垃圾、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废弃的包装材料、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⑴回收利用

对建筑碴土可视其情况加以利用;废钢可按需要用作金属原材料;对废电池等应分散回收,集中处理。

⑵减量化处理

对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后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过程中,也可采用焚烧、热解、堆肥等技术措施。

⑶焚烧处理

对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理的废物,尤其是对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采用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处理应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处理装置,注意避免对大气的二次污染。

⑷稳定和固化处理

利用水泥、沥青等胶接材料,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减少废物的毒性和可迁移性,减少污染。

⑸填埋

经过无害化、减量化或焚烧处理的废物残碴集中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边的生态环境隔离,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应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5.2.3.噪音的防治

本标段施工线路在靠近村民房舍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使施工噪音、振动达到环境标准。

⑴在设备选型时,对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声响评估,选择低污染或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消音、隔音、护板等措施降低噪音。

⑵在施工期间,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⑶对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场地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区。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间作业时,配备劳保用品。

5.2.4.大气污染的防治

⑴选择低污染的机械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⑵在运输、储存水泥、粉煤灰等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防止和减少扬尘等措施。

⑶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超速运输,防止沿途撒漏及产生较大的粉尘。

⑷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

⑸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生活区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⑹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⑺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采取洒水措施,控制扬尘现象,并将现场垃圾及时清理出现场。

5.2.5水土保持措施

⑴努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严格遵守有关水土保持的法规、条例。

⑵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施工措施,实行水土保持责任制。

⑶施工便道原则上少挖多填,避免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及地下层上水的出露,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⑷取土场选择应尽量避开植被覆盖区和耕地,当必须占用植被覆盖区或耕地时,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植被可选择合适地点进行移植,防止破坏;耕地取土场内应先把表层耕植土推出,放置一边,待取土

完成后,将耕植土予以回填,继续耕作,不减少当地耕地面积。

⑸路基填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坡面防护,并进行坡面绿化,绿化植被必须经过认真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绿化时间宜选在春季进行,播籽应注意浇水养护,保证成活率。

⑹在基坑顶设挡水埂,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采用水泵排水时,水泵的进出口水管和水泵进行包扎。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基底、坡脚、填层积水。

⑺施工完毕后,对取土后的取土场进行平整,必要时需覆盖,防止荒漠化或水土流失。

6.临时工程的使用及恢复

便道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或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少占地,便道修筑时尽量避开植被覆盖区,严禁在便道两侧取土。

预制场、混凝土拌合站按规划设置,控制规模,完工后对道路和预制场、混凝土拌合站进行清理,清理表面硬化层,凿除桩头,恢复土原有功能,按照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生产、生活房屋均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拼装活动房屋,且房屋周围设通畅的排水系统,并对空地进行绿化,同时对施工场地硬化,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

临时工程的修建避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防止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YGT-6标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办法 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0年七月一日

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铁十八局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环境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水土保持护法》、《云南省水土保持实施条例》、《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云桂铁路云南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云桂云铁工[2010]30号)、《云桂铁路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水土保持管理办法》(云桂云铁工[2010]31号)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标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涉及的管理范围为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建设影响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施工机械存放地、预制梁场、轨枕板厂及其邻近受影响的范围。 第三条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确保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第四条建设过程中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当地水体不受污染,降低噪声,做到施工期间文明施工,工后场地清理满足绿色通道建设要求。 第二章环境管理原则 第五条环保、水保、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施工过程中环保、水保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方针。 其含义是主体工程、大临工程、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弃碴场、砂石料储备场、材料厂等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符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要求,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施实行“三同时”制度。 确保工程顺利通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 第三章环境管理目标 第六条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林地,实现占补平衡;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沿线环境,确保顺利通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国家专项验收。将云桂铁路(云南段)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工程。 第四章环境保护工作体系 第七条设置环保、水保领导小组 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项目经理部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常务副经理、党工委书记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分部经理、总工任组员。小组办公室设在征拆环保部,由征拆环保部负责日常工作。项目部环保专项负责人为征拆环保部部长李明。 环保领导小组 组长:邓勇 副组长:陈野郑艳崔振喜

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编制: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审核: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批准: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成渝客运专线CYSGX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做到环保、水保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2.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安全质量部、机械物资部监督指导、各作业架子队实施,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完整的环境保护及节能保证体系,详见图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2.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节能管理组织机构

2.2.1 管理机构 项目部将按照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领导小组,各作业架子队对应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实施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环保专业人员,详见图 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2.2.2 主要职责 (1) 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及节能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节能工作负总责。 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节能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及节能事宜。 保持与业主、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及节能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及节能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及节能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2) 组长职责 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节能工作负总责。 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节能实施性计划

水保资质管理办法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保障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根据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水利部《关于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移交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管理的通知》(水保[2008]32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资质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单位,应申请加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为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按照本办法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并在资格证书等级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业务。 第三条个人资质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人员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参加资质管理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上岗证书》(以下简称“上岗证书”)方可开展工作,同时每三年至少参加一次知识更新培训。 第四条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资格证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持甲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可承担各级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持乙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可承担所在省级行政区省级及以下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持丙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可承担所在省级行政区市级及以下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 第五条管理主体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负责资格证书的管理工作。资格证书的颁发、降级和吊销等证书管理文件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签发。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具体承担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审查、颁发、延续、变更等管理工作;省级水土保持学会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委托承担甲级资格证书的初审和乙、丙级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延续及变更的审查、日常检查等具体管理工作。没有省级水土保持学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乙、丙级资格证书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承担。 第六条管理原则资格证书实行动态管理,总量控制。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业务的需求等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持证单位控制总量,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择优发放资格证书。 第七条征求意见资格证书的颁发、延续、处罚等应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章资格证书的申请、审查与颁发 第八条甲级资格证书条件申请甲级资格证书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独立法人,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组织章程或管理制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或开办资金不少于200万元,或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持有上岗证书的专职技术人员达20人以上,其中注册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师3人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6人以上,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水土保持相关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的专职技术人员中,所学专业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一、综述 1、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是保证环境资源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的根本。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本项目《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和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依据招标文件,建立管理体系,对我单位公路施工活动范围内环境予以认真保护。 2、结合本合同段工程实际和自然环境保护特点,制定具体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并贯彻落实。 3、无条件地接受当地环保部门和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监督、指导,积极改进环保、水保中存在的问题,文明施工。 4、借鉴我单位以往施工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执法、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5、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教育,提高全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 6、工作安排时,永临结合,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7、保护野生动、植物,严禁施工人员猎杀野生动物。 8、加大奖罚力度,坚持“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 二、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建立专门机构、配齐专业人员。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设专职管理部门,配齐专业管理人员,聘请一名环保专家指导本标段的环境保护工作。项目部设环境保护室,专人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检查、督促各施工队依法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杜绝污染。详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2 进场后,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合理的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立环保、水保管理体系。详见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 总干渠C2标土建及金属结构制安工程环保、水保管理办法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黔中枢纽总干渠C2标工程项目部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黔中枢纽总干渠C2标 环保、水保管理办法 1、总则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依据设计文件对线路范围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活动的要求,防止土建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的依据是: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上级的有关规定;设计文件。 (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实施“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体系。 (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防护的重点: ①取土场及弃土场水土流失; ②路基边坡水土流失; ③施工弃土、污水排放; ④河流、自来水厂的污染保护。 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体系 2.1 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 项目部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机构: 项目部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委员会,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环境

保护管理的最高架构。主任由项目部经理担任;副主任由项目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书记、总工担任;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部安全监察管部,是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在项目经理和主管生产副经理、总工的领导下,负责监督、检查、组织和推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处理日常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护工作。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主任:ⅩⅩⅩ 副主任:ⅩⅩⅩ、ⅩⅩⅩ 成员: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ⅩⅩⅩ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标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成渝客运专线CYSG二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水保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2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2.1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安全质量部、机械物资部监督指导、各作业架子队实施,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完整的环境保护及节能保证体系,详见图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2.2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节能管理组织机构

2.2.1 管理机构 项目部将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领导小组,各作业架子队对应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实施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环保专业人员,详见图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2.2.2 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及节能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节能工作负总责。 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节能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及节能事宜。 保持与业主、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及节能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及节能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及节能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2)组长职责 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节能工作负总责。 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节能实施性计划。

环水保管理制度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京沈京冀客专Ⅴ标段第三工区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校对: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京沈京冀客专Ⅴ标段第三工区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日

目录 一总则 (1) 二环保、水保工作领导小组 (1) 三工作职责 (1) 四管理制度 (3) 五施工环境基本保护措施 (6) 六控制程序和相关规定 (8) 七附则 (10)

一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水保法》,依据设计文件有效控制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京沈京冀客专Ⅴ标段第三工区线路范围与重要环保、水保因素有关的活动,减少或防止对自然环保、水保的破坏和污染,保护和改善沿线自然、生态、工作环保、水保,修建环保、水保型京沈京冀铁路,满足环保、水保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环保、水保管理的依据是:国家、行业及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实施细则、条例以及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及设计文件。 第三条环保、水保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实施“纵向管理责任到底,横向管理责任到边”的管理体系,本环保、水保管理制度适用于京沈京冀客专Ⅴ标段第三工区。 二环保、水保工作领导小组 环保、水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晓勇 副组长:李余发高雄于善霖黄东亮 组员:马世鑫宋文学路建白侠张合民 王金雷施长生康建国司京邹如旭 三工作职责 第四条识别、获取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环保水保法律、法规和京沈京冀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司、指挥部颁布的环保、水保管理制度,制定工区环保、水保管理制度,开展环保、水保教育,普及环保、水保科学知识,监督检查各部门、各架子队的执行情况,实现持续改进,保证环保、水保目标、指标的实现。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及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及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1防止大气污染 路用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细颗粒及混合料在运输、堆放时遮盖以减少扬尘;注意粉性材料拌合场位置的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使用先进的拌和及摊铺设备减少混合料烟气排放。施工过程中通过清扫、洒水等方式进一步降尘。 2.2防止水污染 防止油料等跑冒滴漏污染水体,制定污水处理措施,生产生活污水必须集中处理后达标后才能排放。 2.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使用先进机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处于良好工况;进行适当围档;

在靠近村庄进行作业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噪音扰民。 2.4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过程中一般固体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可加收固废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回收;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特殊固废,经检测对环境无危害后及时清理运送至指定地点堆放处理。做到固废分类收集处理,最终实现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河道、沟渠及道路上堆积物,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及废弃物,弃土充分利用,废方回填洼地、修建改移的地方道路、修补地方已损坏的机耕道路或是用以平整互通立交绿化场地等,以少占农田。 3.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3.1合理安排施工用地,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 3.2对易产生坍塌病害的路堑地段,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路基土石方及支护工程协调紧凑,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工程施工,以防止边坡坍塌、水土流失。 3.3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碴和建筑垃圾按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堆放和运至指定位置。杜绝随意排放和倾倒。 3.4施工完成后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和设施及建筑垃圾,对取、弃土场进行植物防护,以免水土流失。 3.5施工场地和道路硬化处理,周边和两侧设排水沟,防止排水引起水土流失。 3.6施工现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保持水土同时又美化施工环境。 3.7在项目清耕过程中,应做好清耕表土的储存工作,为项目后期中分带、互通区景观绿化以及复垦储备耕植土,以利于植物的早期成活和生长。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加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程序,规范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行为,预防和控制施工生产和生活中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采取分部门、分级管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应做到定员、定编、定岗、定职、定责,实行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环保与水保”和环保与水保“三同时”原则。 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属各施工队应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纳入责任目标,逐级负责,层层把关,落到实处。 第二章环境方针与目标 一、项目的环境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把环境保护的好坏作为工程是否创优的重要标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二、项目的环境目标是:确保国家、地方政府及业主有关环保要求得到有效识别,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环境投诉处理率100% ,争创环保先进单位。第三章环保与水保相关部门职责一、项目安全环保部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其工作受项目部领导指导,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实施全面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1、按照公司《质量/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体系管理手册》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一体化体系程序文件》规定,识别并获取适用于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2、建立和完善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和管理; 3、协助最高管理者制定企业环境方针和目标; 4、了解掌握各施工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动态,定期对环保与水保工作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项目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掌握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状况,参加工程项目的最终检验,对不符合环保与水保要求的工程,督促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负责环保与水保投诉的处置。负责环保与水保工作的内、外部信息沟通和交流。 二、设备部、材料部分别负责对机械设备、物资的采购和使用管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控制,制定相应规定和措施,严禁购入超出国家及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设备、物资,对机械运输设备的跑、冒、滴、漏和油料的外泄、水泥的散失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等制定具体的防止污染管理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搞好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监测和达标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三、安全环保部负责环保与水保人员和与重要环境因素岗位有关人员的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有效地加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哈佳二分部2号拌合站环保水保工作,依据国家法律,国家环保、水保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主体工程搅拌站建设、施工场地、便道、弃碴场、砂石料场、材料厂、停车坪、生活营区等场所。 1.3 环保水保工作的目标:“两不破坏”、“三不污染”。即不破坏景观,不破坏生态;不造成水质污染,不造成空气污染,不造成噪音污染,创造适宜的施工和生活环境。 1.4 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环保、水保宣传,加强对广大员工的环保水保教育,使环保水保工作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1.5 环保水保应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和坚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原则。 1.6 环保水保管理工作贯穿搅拌站建设的全过程。 1.7 为使搅拌站施工现场有良好的视观效果,实现施工现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标准化施工工地建设要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2 管理体系 2.1 项目部设环保部,具体负责标段内环保水保工作的日常业务。下属各分部指定专职环保水保管理人员。 2.2 各级环保水保人员的职责是: 2.2.1 认真抓好项目部领导有关环保水保工作的指示、决定和要求; 2.2.2 及时向广大员工进行环保水保的宣传教育; 2.2.3 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提出环保水保工作措施; 2.2.4 定期组织环保水保工作检查,开展环保水保工作评比活动; 2.2.5 与地方环保水保部门建立联系,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2.2.6 及时查处污染环境和造成水土流失的事件; 2.2.7 施工现场,工完料清,严禁污染道床及线路周围环境;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doc

xx高速公路路基01标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文件编号:JQLJ01—环保—06—2012 中国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高速公路路基01标项目部 2012年11月

目录 1、总则 1.1、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目的和依据 1.2、环境保护盒水土保持工作原则 1.3、环境保护适用的环境法规、标准 1.4、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指标 2、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 2.2、施工阶段 3、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4、环境保护措施 4.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4.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制度 4.3、水环境保护措施 4.4、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4.5、噪音环境的保护措施 4.6、振动环境的保护措施 4.7、固体废弃物 4.8、水土保持措施 4.9、文物保护措施

1、总则 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目的和依据 本合同工程施工规模大、周期长,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们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安徽省相关环保规定的要求,针对工程施工期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依照国家、地方环境及相关法规和对工程环境保护的评估,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具体的工作安排,使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原则 借鉴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系列标准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方法,编制与施工运作程序相吻合、满足环境主管部门要求、便于业主管理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保护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环境法规、标准的要求。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原则见表1。 1.3 环境保护适用的环境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与上述法规相对应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环保局等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规定。 1.4 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指标

环水保管理制度

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枝至镇宁段(第三合同段) 环水保管理制度 编制:谭荆 审核:张晓新 四川武通路桥工程局 六镇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环水保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按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通过国家验收。 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把施工对环境、邻近单位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确保六镇高速公路工程实现“三个一流”目标,做好施工期间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依照国家、交通部及贵州省、六枝特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结合六镇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部(以下简称“本标段”)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六枝特区环境保护法规,严格执行014000《环境保护体系》,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促进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固体

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交通部及地方行政部门管理规定。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范围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工区驻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和制梁场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 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全过程进行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适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配合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组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活动;接受地方、行业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指导、监督、协调、理顺与地方、行业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关系。 六、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项目必须纳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加强生产过程中废水、废(烟)气、施工扬尘、噪音(振动)、固体废弃物(碴)的排放控制,建立目标,实现达标排放。 七、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地要节约土地,尽量少占耕地。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工点、取弃土场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八、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防止水土流失,特别注意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的环境保护 第九条各施工队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各自工程特点,排查本施工队内环境保护对象、目标,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必须把环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5733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Mod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根据本项目经理部管段施工工程特点,结合工程所在地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制度。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2条中铁九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成立施工环、水保护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长:王猛 副组长:韩顺学、金耀、金玉昌 成员:姜涛、张桂莲、王志鹏、阮晖、胡科、杜占龙、 张太宇、王淑英 第3条中铁九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设立安全环保

部,设专职环保工程师1名,负责施工环、水保护日常管理工作。各作业队安全环保工程师具体负责环、水保具体工作。 第4条项目部各部室环保工作职责: 安全环保部:制定施工环、水保管理办法和本管段工程环保规划,并督促落实。参与工程施工环、水保措施的制定并进行审核。组织现场环、水保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部驻地的环境、水源规划、卫生和绿化工作。 工程管理部:负责正式工程中设计环、水保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物资部:负责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环、水保管理工作。 各作业队:负责本管段各工区施工现场具体环、水保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章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第5条节约施工临时用地,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爱护野生动物。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 1.工程概况、工作方针与目标 1.1.工程概况 中铁二十局承建的兰新铁路甘青段LXS-7标段位于青海省门源县和甘肃省山丹县境内,线路里程为DK328+819~DK345+155,全长16.336km。设大梁隧道和祁连山隧道两座、硫磺沟大桥一座,地处大梁中高山区及祁连山中高山区,区间有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极为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1.2.工作方针 环境保护方针是坚决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国家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 1.3.工作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水体功能、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噪声、振动对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努力建设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原生态线路。 2.环保工作原则 2.1.工作原则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把环保水保工作的好坏作为工程创优的重要标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

2.2.工作重点 地表水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植被及牧区环境保护、水土流失防治、自然景观保护、沿线噪声、振动、电磁污染控制。节约用地、临时用地恢复和施工废弃物的管理。 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符合国家、铁道部、甘青公司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和检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见表一。 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4.1.管理机构 为加强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见表二。 组长:郭育红 副组长:王永顺石鸿江王流宝 组员:安维杰谢江胜唐林裴崔举吴信军 王亚然王得军张宏邵江飞张金星 封海鹏王小战何元度喻志良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经理部的安质环境保护部。负责对各分区环保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各分区相应成立环保水保小组,负责对所辖架子队和拌和站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编号:SY-AQ-0406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根据本项目经理部管段施工工程特点,结合工程所在地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制度。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2条中铁九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成立施工环、水保护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长:王猛 副组长:韩顺学、金耀、金玉昌 成员:姜涛、张桂莲、王志鹏、阮晖、胡科、杜占龙、 张太宇、王淑英 第3条中铁九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设立安全环保部,设专职环保工程师1名,负责施工环、水保护日常管理工作。各作业

队安全环保工程师具体负责环、水保具体工作。 第4条项目部各部室环保工作职责: 安全环保部:制定施工环、水保管理办法和本管段工程环保规划,并督促落实。参与工程施工环、水保措施的制定并进行审核。组织现场环、水保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部驻地的环境、水源规划、卫生和绿化工作。 工程管理部:负责正式工程中设计环、水保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物资部:负责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环、水保管理工作。 各作业队:负责本管段各工区施工现场具体环、水保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章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第5条节约施工临时用地,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爱护野生动物。 第四章临时用地管理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重大危险源分析: (1) 三、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1) 四、水土保持措施 (2) 五、环境保护措施 (3) 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 七、水环境保护 (4) 八、粉尘防治 (4) 九、控制噪声 (4)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 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不含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JQGTSG-7标段, 正线起讫里程 DK160+095.27(不含 725#墩)~DK189+531(潍坊特大桥青岛台), 线路长度 29.44 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潍坊特大桥0.5 座,长 29.44km。标 段共有连续梁 12 处,其中 (32+48+32)m 连续梁 6 处; (40+56+40)m 连续梁 1 处;(40+64+40)m 连续梁 2 处; (48+80+48)m 连续梁 1 处, (60+100+60)m 连续梁 1 处,(62+112+62)m 连续梁 1 处。运输及铺设 CRTSⅢ型板 10882 块。 2.潍坊西制梁场承担预制架设箱梁 860 孔施工任务。 3.4 号拌和站,承担潍坊特大桥DK160+095.27~DK189+531段( 29.44km)860 片箱梁混凝土施工任务。该拌和站设1套 HZS120和 1 套 HZS180拌合机,占 地26.8 亩,由配料机、皮带传送机、拌合机、拌合控制室等组成。本段混凝土 拌合总量为 26.8 万方。 二、重大危险源分析: 可能导致的事故主要有:固体废物对环境、扬尘污染;污染水体、取弃土 场的水土保持;烟尘大气污染;施工噪声、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地表植被保护等。三、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立水土保持和环境保 护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具体负责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 持工作的规划、措施制定、方案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检查与监督。 环境保护体系见下图。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目录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不含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JQGTSG-7标段,正线起讫里程DK160+095.27(不含725#墩)~DK189+531(潍坊特大桥青岛台),线路长度29.44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潍坊特大桥0.5座,长29.44km。标段共有连续梁12处,其中(32+48+32)m连续梁6处;(40+56+40)m连续梁1处;(40+64+40)m连续梁2处;(48+80+48)m连续梁1处,(60+100+60)m连续梁1处,(62+112+62)m连续梁1处。运输及铺设CRTSⅢ型板10882块。 2.潍坊西制梁场承担预制架设箱梁860孔施工任务。 3.4号拌和站,承担潍坊特大桥DK160+095.27~DK189+531段(29.44km)860片箱梁混凝土施工任务。该拌和站设1套HZS120和1套HZS180拌合机,占地26.8亩,由配料机、皮带传送机、拌合机、拌合控制室等组成。本段混凝土拌合总量为26.8万方。 二、重大危险源分析: 可能导致的事故主要有:固体废物对环境、扬尘污染;污染水体、取弃土场的水土保持;烟尘大气污染;施工噪声、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地表植被保护等。 三、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立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具体负责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

环境保护体系见下图。 四、水土保持措施 1.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方案,无水土保持方案不得开工。 2.工程开工前,先做好各项工程的临时排水设施,防止开挖部位被冲蚀或建筑垃圾冲入河道或既有沟渠。 3.采用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路基施工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防止水土流失淤塞河流、沟渠和农田。 4.主体工程措施 为保证水土稳定和防治水土流失,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防护工程、排水系统工程。 5.取(弃)土场防护和恢复措施 在取土场取土前先在角落开挖取土形成取土场面积约5-10%的小取土 坑,然后将取土场余下面积的表土以及附近路基部分剥离的表土一并推入

环水保管理制度教材

环水保教育制度 1 目的为规范本项目部环水保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环水保素质,预防环境、水土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中交四航局、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交四航局贵广铁路工程一项目经理部职工和作业队伍职工劳动环水保教育管理。 3 职责 3.1项目部职责 3.1.1项目部经理负责职工环水保教育管理制度、计划的批准,并组织执行。 3.1.2副经理负责职工劳动环水保教育管理制度计划的审核,并协助项目部经理组织执行。 3.1.3各部门、班组、作业队伍职工是本制度的具体执行者。 3.1.4安质部是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对不符合项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做出处罚。 3.2作业队伍职责 3.2.1作业队伍施工经理是所辖职工的环水保安全教育的管理者和责任者。 3.2.2作业队伍应委派一名环保员配合进行所辖职工的环水保教育工作。 4 进场岗前环水保教育 4.1新职工进场后必须及时进行岗前环水保教育,未经环水保教育培训不得上岗作业。 4.2岗前环水保教育和培训内容: 4.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国家的法律法规。 4.2.2中交四航局、公司及项目部各项环保、水保管理制度和规定。 4.2.4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预防预控措施。 4.2.5其工作岗位特点决定的环境影响因素及预防预控措施。 4.2.5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报告程序。 4.2.6本项目部的环水保奖惩规定 4.3岗前教育时间不小于 10 学时。 4.4 岗前教育培训完成后,新进场人员参加环水保知识考试。 4.5 考试合格者,发给进场作业证,持证进场作业。 4.6考试不合格者,重新参加岗前教育培训,或清退出场。 5 一般规定 5.1项目部级环水保教育包括通用环水保知识、环水保规章制度、主要环境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5.2职工环水保教育计划由安全环保负责制定,各作业队伍兼职环保员协助组织实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方案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一、编制依据 本工程所涉及的地方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国家和铁道部适用于本桥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定与验收标准等,具体名称如下: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0)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 )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环境保护法>(198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二、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中铁四局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五项目队(DK383+190~DK390+390)范围内的桥梁、路基、涵洞、临建等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三、编制原则 认真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将施工引起的对环境的干扰、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贯彻”三同时”的原则:环保与水保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力争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队管段起点里程为DK383+190,终点里程DK390+390,管段长度为7.2km。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内,途经张七各庄、郎仲庄、官庄、西杨庄、东杨庄、山里各庄、刘庄子共七个村庄。管段范围内主要结构物有桥梁2座(其中特大桥1座、中桥1座),涵洞19座。沿线主要经过农田、菜地、道路、部分河流。本管段地形总的为华北丘陵地带,总体属低山区。经过唐山遵化市,沿线以丘陵及丘间平原为主,表层多覆盖沙土、新黄土,山脉分布广泛,山地经济作物多为板栗树、核桃树,耕地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大部分地区均被人工植被覆盖。其中张七庄沙河特大桥DK383+900处跨越一条小河,长年低水位。桥址范围地下水比较丰富。DK388+187.1中桥跨越遵宝线公路。 本区地区内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分。常年平均日照时数2608.2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0.9℃。历史最低气温-

环水保管理制度

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 广昌顺化大桥项目经理部 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 广昌顺化大桥项目经理部

环水保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按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通过国家验收。 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把施工对环境、邻近单位和居民生活的影 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确保顺化大桥改造工程实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目标,做好施工期间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依照国家、交通部及江西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结合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 广昌顺化大桥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本标段”)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西省环境保护法规,严格执行IS014000《环境保护体系》,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促进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交通部及地方行政部门管理规定。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范围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工区驻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和制梁场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 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全过程进行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适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配合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组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活动;接受地方、行业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指导、监督、协调、理顺与地方、行业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关系。 六、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项目必须纳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加强生产过程中废水、废(烟)气、施工扬尘、噪音(振动)、固体废弃物(碴)的排放控制,建立目标,实现达标排放。 七、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地要节约土地,尽量少占耕地。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工点、取弃土场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八、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防止水土流失,特别注意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的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